財務計劃是什麼

  財務計劃的編制目的是為了約束和控制企業的財務行為。企業的財務部門需要把實際執行情況和計劃進行對比二發現差異.找出原因,並採取必要的措施,保證計劃的完成。

  財務計劃分類

  長期計劃

  是指1年以上的計劃,通常企業制定為期5年的長期計劃。制定長期計劃應以公司的經營理念、業務領域、地域範圍、定量的戰略目標為基礎,長期財務計劃是實現公司戰略的工具。

  長期財務計劃編制包括以下程式:編制預計財務報表;確認需要的資本;預測可用資本;建立控制資本分配和使用體系;制定修改計劃的程式;建立激勵報酬計劃。

  短期計劃

  是指一年一度的財務預算。財務預算是以貨幣表示的預期結果,它是計劃工作的終點,也是控制工作的起點,它把計劃和控制聯絡起來。各企業預算的精密程度、實施範圍和編制方式有很大差異。預算工作的主要好處是促使各級主管人員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詳細的思考和確切的計劃。

  財務計劃編制程式

  1、由企業最高管理當局根據財務決策提出一定時期的經營目標,並向各級、各部門下達規劃指標;2、各級、各部門在規劃指標範圍內,編制本部門預算草案;

  3、由財務部門或預算委員會對各部門預算草案進行稽核、協調,彙總編制總預算並報企業負責人、董事會批准;

  4、將批准的預算下達各級、各部門執行。

  財務計劃基本步驟

  1.確定計劃並編制預計財務報表,運用這些預測結果分析經營計劃對預計利潤和財務比率的影響。

  這些預測結果還能用於監督實施階段的經營情況。實施情況一旦偏離計劃,管理者能否很快得知,是控制系統好壞的重要標準,也是公司能否在一個變化迅速的世界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

  2.確認支援長期計劃需要的資金。

  包括購買裝置等固定資產以及存貨、應收賬款、研究開發、主要廣告宣傳需要的資金。

  3.預測未來長期可使用的資金。

  包括預測可從內部產生的和向外部融資的部分。任何財務限制導致的經營約束都必須在計劃中體現。這些約束包括對負債率、流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等的限制。

  4.在企業內部建立並保持一個控制資金分配和使用的系統,目的是保證基礎計劃的適當展開。

  5.制定調整基本計劃的程式。

  基本計劃在一定的經濟預測基礎上制定,當基本計劃所依賴的經濟預測與實際的經濟狀況不符時,需要對計劃及時作出調整。例如,如果實際經濟走勢強於預測,這些新條件必須在更新的計劃裡體現,如更高的生產計劃額度、更大的市場份額等,並且計劃調整得越快越好。因此,此步驟實際上是“反饋環節”,即基於實際情況的變化對財務計劃進行修改。

  6.建立基於績效的管理層報酬計劃。

  獎勵管理層按照股東的想法即股東價值最大化經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