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比技術更重要

  當下的問題,態度重要還是技術重要呢?以下是小編整理了辯論,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在大多數人的認識中,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總會有那麼一點點小缺陷。工作中的錯誤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零缺陷工作》一書闡明瞭“零缺陷工作”的前提,關鍵是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態度。“零缺陷工作”的核心就是要改變人們對待錯誤的態度。

  記者:2004年,您出版了《細節決定成敗》一書,開啟了中國精細化管理的新裡徵。2011年新年伊始,您推出了新作《零缺陷工作》,將精細化思想進一步深入。請問是什麼促使您寫這本新書的?

  推薦閱讀

  楊文俊卸任蒙牛總裁職務 中糧地產孫伊萍接任房地產庫存超5萬億

  發改委再度約談食用油漲價企業訊號商卡斯柯迴應動車事故北京建築業勞動合同範本出爐[組圖]車曉離婚後否認3億分手費[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馨月:央行意外降準的三大原因  汪中求:《零缺陷工作》是我本人精細化思想追求的標誌。然而,零缺陷的思想還遠遠不夠深入,未能融入我們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實現零缺陷工作的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以零缺陷質量管理為例。隨著ISO9000、QS9000、TS16949等質量管理體系陸續引進,6sigma、精益生產等學習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但是縱觀中國企業界,成功的案例並不多見。曾有專家對此做過總結,認為主要原因有三,我深以為然。關注形式,忽視實效,即草草地學習幾堂關於零缺陷質量管理的課程,沒有深層次地去分析企業質量管理的現狀並有的放矢地改之,收效甚微;關注工具,忽視系統,即開展一些差錯預防,沒有質量文化的全員灌輸,沒有關鍵質量流程和職責的梳理,沒有系統化機制的保障,效果大打折扣;關注符合,忽視功能,即只在乎質量體系認證是否通過,忽視質量管理系統本身的功能是否達到預期的要求,導致員工的零缺陷意識殘缺不全。員工是企業的員工,如果一個企業不能將零缺陷的思想不折不扣地執行下去,作為普通員工又如何能將零缺陷工作作為自己工作的指導思想呢?

  近年來,金融行業頻頻出現各類操作失誤,甚至由此導致刑事案件,應該說,這源於一種崗位的意識缺失。如果僅僅把零缺陷的追求當做一種風尚,風吹過後就將一切束之高閣,最後的結果必然是不盡如人意。我之所以堅持不懈地推介精細化,推廣零缺陷思想,就是希望整個社會、所有行業都將零缺陷的意識牢牢地紮根於心中,將零缺陷工作當做一種無上的精神去看待、去追求,從而推動整個中國企業界真正地走進零缺陷這座美麗的花園。

  記者:有讀者反映,聽到最多的是諸如“零缺陷管理”、“質量零缺陷”,等等;對“零缺陷工作”一說知之甚少,請問這一說法應該如何理解?

  汪中求:零缺陷概念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初,由被譽為“全球質量管理大師”、“零缺陷之父”和“偉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勞士比Philip B.Crosby提出。隨即,零缺陷運動在美國推廣開來,後來該思想傳至日本,繼而進一步擴大到工商業所有領域。克勞士比有著作《質量免費》,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成“一二三四”,即:一個核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二個基本點——有用的、可信賴的;三個需要——客戶的需要、員工的需要和供應商的需要;四個基本原則——質量就是符合要求、預防的系統產生質量、質量的工作準則是零缺陷和必須用質量代價來衡量質量表現。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對“零缺陷工作”做一個簡單的總結:零缺陷工作就是把人看成組織的主體,把人的態度放在比技術更重要的立場來思考,並且堅信隨著人的素質的提升一定能提前預防缺陷和主動改進缺陷。

  記者: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對金融系統而言,零缺陷工作的理念有哪些現實意義?

  汪中求: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至今令人談虎色變,它源於美國的次貸危機,而引發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便是擁有150多年曆史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這場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表明,金融行業的任何風吹草動,都牽一髮而動全身,可能引起整個金融市場乃至全球經濟的大動盪。由此可見,金融系統對經濟的穩定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現實意義。我們不禁要問:如何才能保證金融系統的穩定呢?答案是:零缺陷工作,以此牢固夯實金融業的基礎,為整個經濟保駕護航。

  舉一個客觀的例子。據報道,江西省鄱陽縣財政局經濟建設股股長李華波,自2006年開始,以一個假公章越過7個資金管理環節以及銀行的審查,前後套取9400萬元公款並逃往境外。李華波只是一個最基層的管理幹部,何以堂而皇之地作出如此大案?就是因為管理缺陷太多,金融系統出現漏洞,小漏洞導致大漏洞,大漏洞引發大問題。

  關於零缺陷工作理念在金融行業的現實意義,我打算就該理念在具體工作中的主要作用簡要闡述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有助於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金融工作需要細緻、耐心、謹慎、認真等諸多優點,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無疑能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和團隊的綜合實力。

  第二,有助於對工作精益求精。金融工作的特點決定了精益求精的重要性,多出一個不起眼的小數點或零,結果可能失之千里,因此追求零缺陷勢在必行。

  第三,有助於塑造員工的責任心。責任心就是對工作、對客戶、對同事、對自己以及所有跟本職工作相關的人或事負責,由此才能讓工作臻於完美。

  第四,有助於員工自我提高和改進。缺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進步,不能將缺陷彌補,不懈追求零缺陷的過程,就是員工追求完美的過程。

  第五,有助於打造高效益組織。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金融系統中的組織必須能夠關鍵時刻站得出,危難時刻頂得上,沒有一個高效的組織是不行的,零缺陷就是出類拔萃的能力,就是無與倫比的競爭力。

  總之,任何高深遠度的理論,終究要在工作實際中驗證它的準確性和現實意義,零缺陷工作的理論概莫能外。金融系統的朋友們,不僅需要樹立零缺陷工作的理念,更得在工作實際中不斷總結完善,從而塑造一個更優異的自己,打造一個更優秀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