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入職職業生涯規劃範文

  職業生涯規劃能幫助事業單位工作者順利入職,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一

  序言:

  不少人都曾經這樣問過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該如何去走?記得一位哲人這樣說過:走好每一步,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說長也長,因為它是你一生意義的詮釋;人生之路說短也短,因為你生活過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個人都在設計自己的人生,都在實現自己的夢想。

  有道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千真萬確。對自己要做的或是將要做的事沒有任何準備就是在為失敗做準備。

  一直以來自己有一個習慣就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考慮一下,有一個小小的計劃,當然這並不是預不預的問題,只是我的一個習慣。在當前大學生所面對的就業壓力十分的大,我們如何在以後嚴峻的就業形式面前做的更好,在以後應聘時從眾多的應聘者中脫影而出,我們以後到底做些什麼?我們以後往哪些方面發展?所以我們有必要提前規劃我們的未來為我們以後的發展做好規劃,也就是我們的職業生涯設計!

  一、自我評估認識自我

  就自身而言,我認為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其實是比較廣泛的,具體的講自己對電腦、軍事文學以及音樂方面比較感興趣,同時還比較關心體育方面的新聞。而我的愛好也是基於這些興趣之上的喜歡玩電腦、喜歡看書、喜歡聽音樂、喜歡交朋友。

  二、認識自己的職業性格

  1性格的態度特徵:我的性格比較誠實、正直的,相對謙虛但不乏張狂,在做事情時認真勤奮責任心強,同時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在自己的生活與同學及其他人的交往中是比較大方的,同時自己做事情雖然細心但還是比較馬虎的。

  2性格的情趣特徵:我的性格在情趣上是典型的北方的那種,比較容易衝動,情緒欠穩易波動。

  3性格的意志特徵:我的性格在意志方面是比較果斷、頑強、有點倔強,堅持對一些事情不會輕易放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意志力控制方面做的不是很好,這或許是我的一個比較大的缺點,在對事物的預知上是屬於樂觀但同時有比較強的憂患意識。

  4性格的理智特徵在感知注意方面,我是屬於那種主動觀察的型別;在想象方面,我是屬於主動想象的型別,是那種發散型的型別,同時我認為自己在做事情的時候是現實主義與幻想主義的結合。

  如果按照美國霍蘭德的職業興趣理論的分析,我認為我是屬於企業型的職業興趣者,按照人才專家把人們的職業定位型別的五種劃分方法的話,我認為我是管理型或者是創造型的人。

  三、自己的職業能力

  在一般能力上,我認為我的智力還是中等偏上的,在注意力上比較集中,善於觀察,記憶力較強,思維比較開闊,想象力較強。在特殊能力上,也就是我的特長上,我認為自己並沒有什麼特長,只是自己的興趣所到對一些東西投入了,或許會做的較好一點。

  四、自我潛能

  1我的個人能力:在能力上我自知自身能力還是比較欠缺的,但是通過大學近一年的學習生活與鍛鍊,我認為我的社會交際能力比較強,具有一定的組織領導能力、實踐能力較強。

  2我的相關經歷:我相信我在大一里面,在社會實踐方面還是比較強的,我利用雙休日時間去做一些各種各樣型的大學生兼職活動,一是為父母減輕一些負擔,同時鍛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二是利用這些機會去學習別人家的工作方法和管理經驗,同時開闊自己認識社會的視野。

  3相關知識:通過平時的課堂學習加上課餘時間的自我學習,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有一定特別的深入瞭解,同時對其他各門專業知識也都稍微略知一二。

  二

  題記:“歷史不能假設,過去不能重來。”人的生命並不太長,並且我們的人生之旅只發單程車票,沒有回頭的行程。同時,大學時代又是黃金時代,眺望整個人的軌跡,態度決定高度,目標決定幸福。因此,在我們的大學生活剛剛起步之時,趁早選擇可行的路線,科學、合理地規劃自己的未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職業定位

  本來高考第一志願時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希望以後從事經濟方面的工作,成為一名商場上的高階白領,可是世上有許多事情往往事與願違,陰差陽錯我進了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學專業。原以為自己的大學四年就會在鬱悶中度過,但是沒想到我竟然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與這個專業接觸得越多,就發現在我的教育領域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為什麼在基礎知識教育方面可以同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相較量的我國至今還沒培養出自己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厭學?為什麼在狠抓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在大學的校園裡卻出現了馬加爵這樣的人物?百年大業,教育為本,如果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那將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發展。我發現在教育領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它有廣闊的平臺供我充分展現才華,施展抱負。再說,我們讀書的目的不就是問了讓自己的一生能夠為國家爭得榮譽嗎?所以我認定了教育,並且義無反顧,無怨無悔。

  我的職業定位為教師,一名在大學裡從事教學和科研的教育工作者

  二.知彼:環境分析

  1.當前所處的政治、經濟環境。進入21世紀,我國社會發展開始了新的歷史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鼓舞了人民的奮鬥熱情,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為人才的成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時機。

  進人21世紀,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網路技術的發展,產品和服務的知識化、智慧化、數字化,經濟效益越來越依賴於知識的創新。現在,一個重視本來、強調發展、立足變革的時代已經到來,為人才脫穎而出創造了廣闊的平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2.當前社會職業變化新趨勢。

  20世紀90年代,美國勞工部21世紀就業技能調查委員會對21世紀美國社會人才素質的要求進行了研究,認為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勞動力市場已對工作者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全體就業人員必須具備五大能力和三大基礎。

  五大能力指資源統籌能力、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能利用多種科技知識手段進行工作的能力、獲取並利用資訊的能力、認知複雜交錯的相互關係進行系統運作的能力。三大基礎是能力基礎、思維基礎和素質基礎。

  同時,我國有專家對21世紀我國的熱門專業作了預測,認為以下10個職業將成為未來發展的熱門職業:①軟體開發、硬體維護、網路整合等高層次計算機科技類職業;②通訊工程、無線電技術等電子工程類職業;③農業類職業;④政治類職業;⑤金融、房地、資訊諮詢業;⑥師範醫科類職業;⑦環境類職業;⑧院外醫療業;⑨美容職業;⑩國際商務策劃師。另據國家人事部對各類全國專業協會的有關資料統計後作出預測,我國急需以下人才:稅務會計師、電腦分析專家、家庭護理專業人員、心理學專家、環境分析師。

  3.教師行業分析。

  1教師行業就業前景及社會需求。

  教師職業越來越吃香,主要是因為教師職業穩定且收人穩定,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職工收入就相應受到影響。而政府越來越強調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教師職業也越來越受社會尊重,一些特殊專業教師一直被看好,如音樂、美術、電腦等。據中央教育研究所蔣國華介紹,中國教育行業部門人員數有可能增加一倍,教師隊伍將達 1700萬~2100萬人。

  在就業空間進一步加大的同時,教育也面臨素質大挑戰。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快,師資人才國際化將成為一種趨勢,師資培訓業將會出現高潮,在未來,教師將有可能步入高收入行列。

  2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職業道德素質: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和良好道德修養。

  科學文化素質:廣博的文化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全面的教育科學知識,基本的美育知識。

  教學能力素質:加工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交往能力。

  心理素質:積極樂觀的情緒,豁達開朗的心胸,堅忍不拔的毅力。

  創新素質:創新的教育觀念,創新的教育能力,創新的人格特徵。

  三.知己:自我認識

  1.優勢分析

  性格優勢:為人隨和,待人友好,喜歡幫助別人,能與他人很好地協作;意志堅定,堅忍不拔,自己認準的事能持之以恆;積極樂觀,對生活充滿希望,相信自己一定擁有美好的明天,並且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些都是教師必不可少的性格特點,對於以後工作非常有利。

  氣質優勢:經心理測量本人屬於粘液質穩定內向型,善於剋制忍讓,心胸開闊,能忍受委屈,做事穩重,有條不紊,適合做研究。

  其他優勢:

  1有強烈的求知慾,樂於學習,能夠從學習中獲得樂趣,而不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並且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學業成績優秀,這為以後進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礎。

  2對教育充滿了興趣,並且喜歡孩子,而且自己現在也是學這一專業的,這為今後成功打下了堅實基礎。

  2.劣勢分析及相應對策

  性格方面劣勢:自己屬於內向型性格,不太善於人際交往,並且與老師交流比較少,交友面比較窄,以後應該多與他人交流,主動與更多的人建立融洽友好的關係,擴大自己的交友圈。

  心理素質劣勢:我在心理素質方面最大的劣勢就是“害怕失敗”,經常對自己的生活、工作有著美好的憧憬與設想,很想嘗試新事物,攻克新課題。但往往是還沒開始幹,或者剛一開始碰到困難,就擔心害怕,甚至有時會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安於現狀,可以說這是我以後學習、工作中最大的弱點。以後要多嘗試新事物,增強對失敗的承受力,並在挫折與風險中磨鍊出堅忍的意志。

  3.其他方面劣勢:

  l雖然學的是教育學專業,但自己專業學科知識比較缺乏,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論斷,只會重複他人的觀點。並且現在科研能力比較弱,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涉及比較少,以後還要不斷地學習各方面的知識。

  2普通話不標準,話語中常常伴有鄉音,以後要加強普通話訓練。

  四.職業準備期規劃

  對於剛剛跨進高等學校大門的莘莘學子來說,大學無疑是人生旅途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加油站。大學階段是提高職業技能、完善職業素質的基礎階段,是為未來的職業成功積累資本的重要階段。我覺得積累知識、發展智力、鍛鍊能力是大學生求學階段的中心任務。基於此,我對我的大學學習與生活做了以下規劃:

  1.大學一年級:

  1儘快熟悉大學,充分利用大學教育階段活動,瞭解學校發展的歷史。學科特色,瞭解自己所在院系發展狀況及本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及要求。

  2儘快熟悉大學生活特點,適應大學學習環境、掌握大學學習方法及基本規律,為學業進一步深化打下基礎。

  3積極參加院系和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參加學生會競選,並在自己的職位上做出成績,同時培養自己的交際能力、應變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大學二年級:

  l將主要精力和時間用於學業方面,關注專業發展、學科動態,為報考研究生繼續深造積蓄力量。

  2重點培養自己英語與計算機方面的能力,取得計算機二級證書及英語四級證書。

  3積極參加各類學術講座,拓寬知識結構,開闊視野。

  4暑期通過社會實踐和做家教等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大學三年級:

  1選擇一所高校實習,積累更多、更好的經驗。

  2參加普通話培訓,爭取普通話考試在二級甲等以上。

  3獲一等獎學金,取得英語六級證書,在“未來教育家”比賽中取得一定成績。

  4為考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或國家公務員而努力奮鬥。

  五.職業發展期規劃

  經過大學及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都達到一定水平的我,憑自己的實力到一所重點大學任教,也許剛開始可能只是普通大學。我會認認真真對待我的教學與科研,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奮鬥。

  我很是敬佩某大學的一名老師,到死最終也只是一名講師,他把自己的一生完全給了學生,給了三尺講臺,但我相信我能夠兼顧教學與科研。教學是責任,也是興趣,與學生在一起會讓人覺得永遠年輕,給需要幫助關懷的學生以幫助,儘自己所能教育他們,與他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成為他們的朋友。

  能夠得到學生的肯定就是我在教學上的目標。搞科研同樣也是責任,用自己所學,儘自己的力量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一些理論指導,解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至於教授等什麼職稱評定就順其自然,關鍵是自己科研成果能具備一定影響力,能解決實際問題就好。

  六.成功標準

  薩特說過:“人生是一系列的選擇過程,選擇什麼樣的人生,便追求什麼樣的人生,追求什麼樣的人生,便實現什麼樣的人生。” 既然選擇了教育,就已經註定了遠離名利。我成功的標準很簡單,就是馬斯洛需求理論中最高層——實現自我。首先,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幹出一些成績,教學得到學生的認可,確確實實是學生心中的好老師;科研成果得到社會的認可,能夠解決教育領域中的一些問題。其次,讓自己的工作充滿樂趣,向他人談到自己的工作時能夠感到愉快。最後,希望家庭生活幸福美滿,有能力讓父母安享晚年。這樣,我就覺得很滿足了,就覺得到人間這一趟沒有白走。

  歌德說過:“僅有知識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應用;僅有願望也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行動。” 我的生涯目標已經確定,關鍵是要看行動。我將從現在做起,抓緊生活中的每一天,不怕困難,持之以恆,瞄準目標,勤奮努力。現實情況如果發生變化,就做一些適當的調整,以求更加科學。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