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鱉的養殖方法

土鱉蟲的生命力極強,只要不暴露室外,無風吹雨打,無陽光直晒,土鱉蟲均可成活。下面就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土鱉的養殖要點,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盆養

  可選用內壁光滑的塑料盆,高度在15釐米以上,直徑45釐米以上,內建飼養土便可直接養殖。種卵也可採用盆孵化,孵化出的幼蟲可按大小分盆飼養。盆養適合小規模養殖,投資少,操作方便,移動靈活。缺點是溫溼度難控制,產出效益低。

  :缸養

  缸養一般適用於不加溫或稍加溫的養殖形式,選用內壁光滑的瓦盆、缸盆,高度不超過1米,一半或部分埋入地下,飼養土可放置40-50釐米厚,春秋季節溫度在0-20度時可稍加溫縮短土鱉蟲的冬眠期。優點是地下溫溼度平衡穩定,土鱉生長得好、壽命長、產出質量好。缺點是週期長,單位面積產量低,易受鼠害。

  :池養

  平面池養是立體溫室池養的前身。用磚在室內水泥地上砌成方形的高40-45釐米的池子,留走道1米,兩邊砌池子或室內全砌上池子,上鋪木板走動操作。四周內壁上緣在粉刷的同時用水泥漿粘上6-8釐米寬的玻璃條***沒有玻璃條可用厚薄膜代替***,以防土鱉翻跑。可加溫養殖,門窗及四周牆壁要封閉效能良好,以防鼠害、蟻害。優點是:蟲子生長良好,管理方便,投資少。缺點是週期長,單位面積利用率低。

  :立體池養

  我們倡導的是較先進的溫室立體化養殖模式。其優點是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產出快,效益高。但投資大,建100平方米的立體飼養池約需資金5000元左右。養殖戶要根據自身條件來確定養殖形式。 人工養殖土鱉蟲的過程中,加溫養殖可縮短土鱉蟲的生長週期三分之二。雖然加溫提高部分養殖成本,但比起所產生的效益便顯得微不足道。立體池養更需要加溫,由於立體養殖土鱉蟲入土不深,在寒冷的冬臘月土鱉蟲經受不住四周架空的寒冷而出現死亡。

  1***立體池養的具體要求與做法是:

  一、房屋。建立體飼養池的房子要不漏雨,四周牆體完好,平頂、尖頂都行。如地勢較低,可環房外挖水溝排水。房屋高度一般在2.6米以上,寬度3.6米左右,長度8——12米為佳。原來門窗不在走道正中的應設法改在正中,寬度不超過1米,窗高不超過1.5米,門高不超過2米。

  二、牆體。泥磚、紅磚、水泥磚牆均可,但應單面用水泥砂漿粉刷。在房屋的兩頭留下門窗後用立磚砌兩個隔層牆,牆間間隙5——10釐米。砌隔層牆時,每隔一段距離砌頂磚頂住原來的老牆,以防隔牆倒塌。也有的只砌一個隔層牆,空層中放入珍珠岩。這樣狀態下的土鱉蟲房冬暖夏涼,常年狀態如地下室,能保證土鱉一年四季正常生長。

  三、池體。在砌好隔層牆後,根據房屋內所剩面積留出走道1米。設計飼養池板的尺寸***池板尺寸不宜過大,一般在1平方米左右***,飼養池板的厚度3——3.5釐米,定好尺寸後用鋼筋混凝土澆製,選用4毫米的鋼筋。池板澆製保養好後便可砌制立體池。每層3塊立磚***高約40釐0米***,砌制一層後,內壁粉刷好,再鋪另一層池板,可建6——7層,上面封頂,坑頂與房頂間隙鋪上草或別的保溫材料。在坑房走道一面留下19——20釐米的操作視窗。操作視窗上週粘上向坑池內伸出4釐米左右的硬性塑料紙,以防土鱉蟲翻跑***注意這裡不能用玻璃條,操作時玻璃條會劃傷手臂***。坑房砌好後周邊室內要粉刷,補上縫隙,防止鼠蟻進入。 四、加溫設施。在飼養房內用磚砌1——2條地火龍。用蜂窩煤或原煤加溫較為恰當。地火龍設定在平面上,熱源從下向上緩緩升騰,即使爐子滅掉數小時,地火龍上仍有餘熱。燃燒爐可設定室外,也可設定在室內。在室內的爐子上應該設蓋,以防煤氣洩漏。燃燒後的廢氣排出室外。 加溫的方法也很多,應因地制宜。

  2***常用的加溫方法

  1、是電熱加溫法:用電爐或取暖器加溫比較方便,易操作。取暖器最好採用增溼型的,電爐上可架鍋燒水以增加空氣溼度。用電無汙染,但成本高,應注意用電安全,一般冬天孵化種卵溫度不夠時採用。

  2、是煤爐加溫法:用普通煤爐加裝管道散熱,同時把廢氣排出室外。排氣管散熱較快,加溫時會引起溫度忽高忽低,且管道容易損壞,損壞後引起的廢氣洩漏易造成操作人員煤氣中毒。在冬天天門窗緊閉的情況下,煤爐燃燒掉的氧氣也應該設法補充。此法投資小,方便靈活,經驗實惠,被部分家庭養殖戶採用。 3、是地火龍加溫法:在飼養房內用磚砌有1-2條地火龍。用蜂窩煤或原煤加溫較為恰當。地火龍設定在地平面上,熱源從下向上緩緩升騰,即使爐子滅掉數小時地火龍仍有餘熱。燃燒爐可設定室外也可設定室內。在室內的爐子上應設蓋,以防煤氣洩漏。 4、是蒸氣管道加溫法:有條件的大型養殖場可用鍋爐燒出蒸氣用管道通入坑房內加溫。一次性投資大,多年使用。鍋爐燒出熱水可泡製飼料、燙蟲等。坑房內加設開關,為坑房增溼,實在是一舉多得。其投資大,小型養殖戶無法採用。 加溫方法很多,應因地制宜。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增加冬臘月養殖池溫度,縮短土鱉蟲生長週期,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