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的學風解讀

  學習,標誌成“型”,勤學,應蔚然成“風”。執政黨應該樹立怎麼樣的學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黨的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首先提到的,是“學習型”。

  學習,標誌成“型”,勤學,應蔚然成“風”。“學習型”政黨怎麼學,也即以什麼樣的學風來學習?

  李瑞環同志新出的《看法與說法》一書,可作教材,好在學風。

  學風問題是思想方法問題。學好用好哲學,思想方法對路,看問題就能抓住本質一針見血,把握規律通透見底;說話有精神,下筆如有神。瑞環同志是木工出身,但酷愛學哲學,下了“真學,學真”的功夫。例如,他學《矛盾論》、《實踐論》,全能背下來,他的看法與說法,總含著透徹的哲理、深厚的哲思、鮮活的哲學。

  學風問題是我們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問題。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先後為革命和建設,提供著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總是在、尤其關鍵時刻總是在困擾著全黨。就在我們身邊,“狗屎都不如”的教條主義,“常常是由於無知”的經驗主義,總在那裡“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瑞環同志的這些段子,很多都是同教條主義、經驗主義鬥爭的產物,今天讀起來仍感親切、深刻。他的講話,不少是來自基層的實話,富有活力的新話,好記管用的短話,群眾喜歡的笑話。例如,1992年,瑞環同志作為主管宣傳工作的,在全國宣傳部長會上如何告誡大家少講空話?他舉了一個來自湖北神農架地區,用高音喇叭沒法驅趕野豬的案例,叫你忍俊不禁。“空話連野豬都騙不了,何況人呢?”

  學風問題是全黨同志的工作態度問題。在群眾面前說話做事,首先要端正態度。瑞環同志常說,群眾看我們幹部,無非兩條,一是怎麼幹事,二是怎麼說話。幹群眾的事,就要特別上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群眾說話,也要特別上心,是“隨談”,卻不“隨意”。黨的幹部把話講實在了、講明白了,黨的理論才能彰顯應有的魅力,黨的政策才會有實踐的感召力。但話要說好,既要有底氣,也要下功夫。“所謂‘一覺醒來,疑團頓解’,實際上是一夜未眠,冥思苦索。講艱苦,這種頭腦的加工最艱苦。”此乃“是大家常講家常,凡才子夜讀子夜”。

  《看法與說法》裡透著的學風,一是有神氣,這個“神”,是哲學思維;二是接地氣,這個“地”,是“人民至上,實踐第一”,是堅持以研究問題為中心,拿起理論的武器,到社會實踐中敏銳發現問題、正確分析問題、切實解決問題;三是帶靈氣,這個“靈”,來自下苦功琢磨問題,塌下心研究問題,方“心有靈犀一點通”。

  毛澤東同志說過,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鬥力。“學習型”政黨怎麼學習?《看法與說法》裡,有系統而不是零碎的,實際而不是空洞的,務實求理、與時俱進的,充滿旺盛生命力和堅強戰鬥力的馬克思列寧主義。

  篇二

  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科學分析當前形勢,著眼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把加強和改進全黨的學習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黨內營造重視學習、崇尚學習的濃厚氛圍,不斷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使我們黨真正成為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於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

  一、深刻認識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意義

  學習是一個人獲取知識、提高素質、增長本領的重要方式,是一個民族和國家傳承文明、繁榮進步的重要途徑。重視和善於學習,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也是黨的一個重要政治優勢。80多年來,我們黨總是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向全黨提出學習的任務,特別是在每一個重大歷史轉折時期,都把加強學習作為戰勝艱難曲折、奪取新勝利的重要法寶,極大地推動了黨的事業的蓬勃發展。面對世界的新變化、形勢的新發展,黨中央又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任務提到全黨面前,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敏銳的時代意識、強烈的進取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政黨永不滿足、永不停滯的鮮明特徵。

  1.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知識創造、知識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越來越成為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政治多極化更加明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是一個以變革、調整、創新為顯著特徵的時代。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進步日新月異,新發明、新創造層出不窮,知識生產、知識傳播不斷加速,知識和人才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第一資源,知識經濟、創意產業成為重要經濟形態,創新能力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因素。重視和加強學習,倡導建設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會,已經成為一股世界潮流。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無論是國家還是政黨,如果不加強學習,不提高學習能力,勢必會落伍。正如胡錦濤同志指出的,“面對這樣的新形勢新任務,如果我們的領導幹部不抓緊學習、不抓好學習,不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就難以完成肩負的歷史責任,甚至難以在這個時代立足。”我們黨作為世界上具有廣泛影響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更好地肩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就必須更加重視學習、更加善於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順應時代發展實現知識的不斷更新。只有這樣,才能敏銳把握時代前進脈搏,科學判斷世界發展大勢,更好地帶領人民在時代的風雲變幻和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搶佔先機、掌握主動,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2.當代中國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任務艱鉅而繁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越來越成為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風險挑戰、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迫切需要。經過長期努力,我們黨帶領人民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寶貴經驗。但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是一個理論與實踐雙重探索的過程。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我們不懂得、不熟悉、不精通的東西還很多,或者過去懂得的、熟悉的東西,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知識的迅速更新,又變成不懂得、不熟悉了。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學習。”現在,我國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一系列階段性特徵,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不斷湧現。可以說,我們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所肩負任務的艱鉅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見,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所面臨矛盾和問題的規模和複雜性世所罕見,在前進中所面對的困難和風險世所罕見。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迫切需要我們在新的實踐中重新學習、繼續學習,掌握好、運用好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不斷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不斷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3.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執政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是長期的歷史性課題,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越來越成為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緊迫任務。我們黨已成立88年、在全國執政60年、領導改革開放30年,黨的先進性得到堅持和發展,黨的執政地位得到加強和鞏固,黨在實踐中鍛鍊得更加成熟、更加堅強。但是,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於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於永遠擁有。必須看到,我們一些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一些黨員幹部的思想觀念、創新精神、素質才幹與黨的宗旨和先進性要求還不完全符合。這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都與不重視學習、不注意提高思想理論素養密切相關。鄧小平同志曾指出,“不注意學習,忙於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說要變質,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面對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學習。如果不通過新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就不能有效應對嚴峻挑戰,就有失去執政資格、失去人民信任和擁護的危險。全黨同志必須居安思危,認真汲取世界上一些執政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以對黨、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態度,更加自覺地學習,更加認真地學習,更加勤奮地學習,更好地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

  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首要任務

  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一個最顯著的標誌和最鮮明的品格,也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思想保證。緊密結合我國國情和時代特徵,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是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領中國社會進步和推動黨的事業發展的根本前提。必須堅持在實踐中檢驗真理、發展真理,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準確把握當今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準確把握改革發展實際,及時總結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新鮮經驗,不斷作出新的理論概括,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1.立足中國國情、研究中國問題、指導中國實踐,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新理論。把握中國國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礎,必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深入總結中國人民的獨創性經驗,不斷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指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是與中華文化交匯的過程,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必須認真汲取其中蘊藏的智慧和養分,融合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使馬克思主義具有中華文化的特質、打上中華民族的烙印。實踐是理論的源頭活水,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途徑。必須以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內涵,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反映時代精神、回答時代課題、引領時代潮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時代化就是緊密結合時代特徵,不斷吸收新的時代內容,使馬克思主義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時代化既包括內容的時代化、形式的時代化,也包括話語體系的時代化。必須準確把握時代主題,積極迴應時代挑戰,創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範疇、新論斷,用富有時代氣息的鮮活語言,用適合當今社會的表達方式,更好地闡明對當今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等重大問題的主張和看法。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先進的、開放的思想體系,總是與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相聯絡,總是在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過程中得到豐富發展。要站在現代科技發展的最前沿,敏銳把握科學技術重大突破給經濟社會乃至人們思維方式帶來的深刻影響,善於運用最新的科學思想和科技素材拓寬馬克思主義的視野、豐富馬克思主義的內涵。要積極借鑑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國家創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學習、吸收其科學進步的合理成分,使馬克思主義在海納百川、博採眾長中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3.關注大眾需求、迴應大眾關切、解答大眾困惑,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大眾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通俗化、具象化,使之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所理解、所接受。列寧講過,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等於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馬克思主義本質上是人民大眾的理論。大眾化是理論創新的重要途徑和最終歸宿,也是創新理論發揮作用的重要環節。大眾化不僅是表達方式問題,也是根本立場、根本方法問題。要堅持大眾視野、群眾觀點,以最廣大人民的實踐為理論創新的源泉,以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理論創新的目的,關注大眾的需要和訴求,解答大眾的思想疑問和困惑,把立足點放在服務人民大眾上。要緊密聯絡人民大眾的思想實際,廣泛開展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析事明理、釋疑解惑,澄清理論是非、辨明前進方向,增強科學理論教育引導群眾的作用。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充分考慮廣大群眾特別是城鄉基層群眾的接受能力和思維習慣,把深邃的理論用平實質樸的語言講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眾樂於接受的方式說明白,使抽象的理論邏輯轉化為形象的生活邏輯,讓科學理論從書齋走進人民大眾、融入人們心靈。

  三、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長期戰略任務

  善於運用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黨員、幹部,不斷提高全黨的思想理論素養,是我們黨推進事業發展的重要經驗。毛澤東同志早就指出,“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鬥力量”。實踐證明,理論越是豐富和發展,促進理論向實踐轉化的要求越迫切,理論武裝工作越重要。黨的理論創新每推進一步,理論武裝就必須跟進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紮根於當代中國的科學社會主義。必須把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作為長期戰略任務,努力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使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日益深入人心、更好發揮指導作用。

  1.系統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努力在對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認識上達到新高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必須全面系統、完整準確地學習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刻領會其重大意義、時代背景、實踐基礎和歷史地位,深刻領會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依靠力量、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等問題上形成的獨創性的理論觀點。要把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研讀馬列著作、毛澤東著作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結合起來,同認真總結新中國成立60年和改革開放30年的成功經驗結合起來,從理論和實踐、歷史和邏輯的統一上加深理解,進一步增強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理論體系的自覺性堅定性。要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建設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培養造就一大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特別是中青年理論家,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2.認真總結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功經驗,不斷推動學習實踐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是解決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指標。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戰略決策,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的重大舉措。要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引導黨員、幹部準確掌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對各方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使全黨對科學發展觀認識上有新提高、思想上有新收穫。要認真總結各地各部門創造的成功經驗,形成有利於學習研究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政策導向、輿論導向、用人導向和體制機制,不斷推動學習實踐向深度和廣度發展。要堅持突出實踐特色,著力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堅強意志、謀劃科學發展的正確思路、領導科學發展的實際能力、促進科學發展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