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傳承創新主題演講稿範文

  歷史的火炬已經在我們面前,面對國家復興的的精神和責任,我們不但要傳承,還要創新,在新的時代裡實現祖國的偉大復興。下面小編整理了傳承與創新演講稿,供你閱讀參考。

  傳承與創新演講稿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踏進廣中醫的校園,你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岐黃馨香了嗎?

  中醫學沉澱幾千年的文化,凝聚博大精深的智慧,恪守救死扶傷的誓言,<蓮 山~課件 >抒寫歷史長河的華章。古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中醫理論體系的堅厚基石,取象比類和實踐經驗是中醫漂泊在歷史激流中的兩片船槳。然而,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中醫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質疑聲,貶斥聲,此起彼伏。缺少可靠統計資料支援,無法重複實驗驗證,沒能建立數學模型進行量化評估——西方世界把中醫排擠到科學的邊緣。聽著國醫急促的喘息,我們岐黃驕子怎能不心急,怎能不惋惜,怎能不自覺地去肩負振興中醫的歷史使命?!

  西醫精確的檢查技術和明確的治療規則,顯示了現代生物醫學模式的先進性,人們自然而然地習慣用西醫的思維方式來理解中醫的辨證邏輯,用西醫的規範標準來評價中醫的治療方案。不可否認,在診治器質性病變上,西醫優於中醫。比如腫塊增生,手術切除的療效立竿見影。但在治療功能性疾病上,中醫卻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談到胃病,西醫一概歸咎於胃酸分泌過多,於是乎不停地發明各種各樣的制酸劑。然而,胃酸本身有錯嗎?沒有胃酸,誰來殺菌,誰來使蛋白酶原轉化為蛋白酶,誰來促進胰液、膽汁分泌?事實上,統計資料顯示,50%的胃病並非胃酸過多所致。按照中醫的觀點,是因為肝木克脾土太過,肝胃不和,用扶土抑木法治療,藥到病除。由於個體辨證的不可重複性,中醫始終無法登上世界公認的舞臺。然而,正是掙脫公式化的束縛,堅持貫徹三因制宜、因勢利導的原則,中醫才得以穿越千年,依舊展現著無窮魅力。

  今天,中醫走到前進路途的岔口,縱然山重水複,終會柳暗花明。平衡協調好傳承與創新的兩扇翅膀,揚長避短,中醫這橫亙千古的大鵬,定能自由翱翔於天地之間,繼續守護人類的生命健康。岐黃文化薪火相傳,保持理論特色的同時,汲取西醫有效的經驗技術,中醫才得以開創一片清輝!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傳承與創新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慈善,創新觀念》。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共同富裕是中華民族古老而現代的夢想,扶危濟困是炎黃子孫傳承了數千年的信念。

  禮記書: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幼有所長。

  墨子說:兼相愛,交相利。

  杜甫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康有為寫作《大同書》,孫中山追求天下為公,黨的xx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理想。

  而今,夢想和信念傳承到我們這一代。同學們,我們做好準備去接受這精神的火炬了嗎?我們不但要接受,還要創新,在新的時代倡導新的觀念:

  一、我們要倡導新的成功觀。成功的標準不是你賺了多少錢,當了多大的官,獲得多大的榮譽,誠如愛因斯坦所說: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是看他取得什麼。因此,一個成功的人應該是一個大慈大悲、心憂天下的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應該是一個慈善家。

  二、我們要倡導新的財富觀。一個企業家賺了數千萬,這些就是他的嗎?是,是他的,在法律上是他的。但同時也應認識到,沒有時代給他機遇,沒有員工為他打拼,沒有夥伴同他協作,就沒有他今天的成功。因此,這些財富是他個人的,也是社會的,是社會創造的財富。恆安集團總裁、晉江慈善總會首任會長許連捷就說:財富來自社會,也要回報社會,當我們正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時候,怎能忘記在我們這塊土地上還有很多特殊困難群眾。

  慈善是衡量成功的標尺,慈善是達到大境界的人的必然情懷。我們倡導了新的成功觀和新的財富觀後,我們還要倡導新的慈善觀:

  慈善是施捨恩賜嗎?不,它是平等互助。

  慈善是有錢人的專利嗎?不,它是人人可有的情懷。

  慈善僅僅是物質上的付出嗎?不,它播種的是愛心,傳遞的是感動,收穫的是和諧。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馬丁•路德•金有一個夢想,他夢想有一天,白人和黑人親如手足,我也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每一個食不果腹的人都能得到溫飽,每一個失學兒童都能重回校園,每一個垂危的病人不再因醫療費的高昂而魂斷病榻。

  我夢想有一天,不再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不再富人的孩子是塊寶,窮人的孩子是棵草。

  我夢想有一天,人們不僅傳頌唐宗宋祖,傳頌亞歷山大、查理大帝這些強者的名字,更傳頌史懷哲、特雷莎修女、辛德勒這些大慈大善者的名字。他們一個獻身於非洲的醫療事業,一個是全球窮人的聖母,一個從納粹德國種族滅絕行動中搶救了1100多名猶太人。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我夢想有一天,人類實現了他古老的理想——共同富裕。

  傳承與創新演講稿篇3

  演講稿 “創新促發展,青春勇擔當”

  尊敬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來自北京中遠物流的田徵,很高興能代表團委參加這次的演講比賽,將廣大青年員工的優秀事蹟與在座的每一位分享。我的演講題目是“創新促發展,青春勇擔當”。

  青春,因夢想而絢麗,因奮鬥而精彩。人們讚美青春、珍愛青春,緣於青春是生命中風華正茂的多彩花季,是打牢人生根基的黃金時期,是成就美好夢想的萌生時節。青春最大的魅力,不僅在它的銳氣和勇氣、夢想和希望,更在於它的生命中萌動著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隊伍的前列。創新是一個國家強盛的發動機,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更是一個公司發展的動力源泉。

  在北京中遠物流轉型發展的道路上,湧現出了一批批始終站在公司創新發展的最前沿,勇立潮頭、勇挑重擔的青年員工和集體。他們立足本職崗位、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不斷提高崗位履職能力;他們不怕苦累、拼搏奉獻、迎難而上,敢於挑戰艱難險阻;他們腳踏實地、科學求實、不驕不躁,取得了一流工作業績;他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敢為人先,不斷推動創造激情;在科技創新、管理提升、降本增效、安全生產、營銷服務等各項工作中, 為實現公司盈利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體現了青年人的價值,展現了青春的無限風采。

  在北京中遠物流工程物流部有這樣一支集體,他們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創先爭優,攻堅克難,通過打造專案團隊的凝聚力與核心競爭力,在北京重大件物流市場上開創了一片天地,他們就是北重阿爾斯通專案部。這是一支團結、向上、充滿朝氣的年輕的集體,專案部現有人員 9 名,35歲以下的青年員工 6 名,佔專案部員工的 70%。自2006年起承擔定子全程物流運輸任務以來,專案部迄今已順利完成了包括中國本土、瑞士、英國、荷蘭、非洲等33臺規格不同的重大件定子發電機物流運輸任務,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何讓價值近數千萬歐元,集超高、超寬、超重於一體的龐然大物經過23個轉彎,跨越42座橋樑,12座涵洞,穿越豐臺、石景山、大興、海淀四個區成功從北重工廠穿越北京城常常考驗著專案組。這不僅關係到裝置、財產的安全,更關係到生命安全和北京中遠物流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形象。專案部定期組織員工學習大件運輸的最新理論知識,圍繞運輸線路選擇、貨物裝卸和加固等技術方案和應急預案等進行內部高強度培訓。為了克服運輸中的種種難點,專案部還研究採用了國內最先進的橋式車組運輸方式,以最大限度適應道路要求。除此之外, 專案部還自行編制了《超重型車輛運輸操作規則》、《定子季節運輸應急方案》,開發了“橋上橋”技術,制定了運輸前協調會制度,這些精心準備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確保定子運輸的萬無一失。專案組先後27次成功地將價值近數千萬歐元定子穿越北京,完成國內外綜合物流“交鑰匙”工程,目前該專案實現無生產責任事故安全運輸達15000多公里。北重阿爾斯通專案部秉承中遠物流“物暢其流、傳遞文明”的企業使命,按照“務實、協調、創新、進取”的企業精神,保持嚴謹、認真、規範的工作態度,多次重新整理北京市區大件運輸的紀錄。專案部更是先後榮獲中遠物流系統“雙學一創”文明視窗、“中遠集團青年文明號”以及“中央企業青年文明號”等集體榮譽稱號,他們的定子運輸方案榮獲第六屆中國國際物流節2010年”解決經典方案大獎”。 七年來,專案部先後培養和輸送了6名骨幹人才,為公司業務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七年來,專案部全體員工在專案中磨礪,在困難中成長,他們用敬業與學識踐行著對企業的責任與義務,踐行著科學發展觀文章演講稿 “創新促發展,青春勇擔當”。他們以科學的管理和專業的技術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在平凡中體現秩序,在困境中前進發展。“勇於爭先,永不止步”將作為北重阿爾斯通專案部的精神傳承下去,激勵著更多團員青年開拓奮進,不斷前行。

  一個沒有創造品質和創新精神的人,只能成為一個誰都能替代的“人手”,而成不了一個不可替代的“人才”,更成不了令人尊敬的“人物”。而下面我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人物”就是榮獲了2011年度“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的北京中遠物流貨運部的陳曦。陳曦帶領的中國有色專案組是北京中遠物流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排頭兵,他們秉承中遠物流“務實、協調、創新、進取”的企業精神和“一切為客戶著想,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客戶提供精品服務”的理念,一步一個腳印地探索出了一條成功的轉型之路,該專案於今年榮獲中遠集團2011年“巾幗文明崗”光榮稱號,並收到了中色國貿總經理派人送來的獎牌和表揚信。但是每一個閃亮的榮譽背後無不灑滿了辛勤的汗水,陳曦作為2008年中國有色緬甸達汞山鎳礦運輸專案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在專案組成立後隨就安排專案小組成員研討運輸方案,並親自赴緬甸實地考察運輸路線。由於該專案的運輸貨品種類繁多、運輸路線複雜、難點較多,陳曦為主要負責人的專案組分別對其成員進行了細緻的分工,工作包乾到人,由不同的人分別負責客戶營銷、專案報價、成本核算、總體環節控制,國內和國外分別也安排專人負責各自物流環節的控制,爭取不遺漏每一個環節。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她多次奔走在達貢山的碼頭邊上,不停地用水比劃著,嘴裡還不時地與旁邊的2位專家討論,臉龐和脖子上的汗水在烈日下清晰可辨,但絲毫也沒引起她的注意。剛討論完運輸方案,她又馬不停蹄地到吊裝現場看綁紮鎖具是否扎牢,叮囑身邊的人報告下批貨物運輸的船期。專案組人員大都是年輕人,缺乏專案現場工作經驗,加之緬甸工地現場惡劣的工作條件,對專案組人員都提出了挑戰。為了能讓專案組人員能安下心來工作,她更是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由於緬甸當地水質也極差,水源缺少,一星期都難得洗一次澡,但她沒有叫過一聲苦和累,3次進出專案工地一呆就是幾個月。2011年北京中遠物流擬在非洲建立專案部,擴大非洲口岸通往非洲大陸的支線業務。公司領導考慮到陳曦此前在非洲學習和工作的經歷,主動找陳曦希望她能擔此重任,已為人妻為人母經過幾番思索後還是接受了本次任務,並毅然前往坦尚尼亞。考察合作代理資質、拜訪港務局、租辦公室、等等,事無鉅細,都得親力親為。在這幾年間,陳曦一心撲在工作上,因為要長時間駐紮國外,錯過了兒子第一次喊她媽媽、也沒在兒子牙牙學語的時候陪在他身邊。但是她卻說,總有一天兒子長大後一定會支援和理解媽媽。我相信,陳曦不僅能贏得兒子的支援和理解,她也用自己的甘於奉獻、勇往直前的精神贏得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尊重和讚揚。

  北京中遠物流不斷匯聚青春力量,使創新動力源源不斷。從立足實踐、勇於探索的“中遠集團青年崗位能手”張肖一、到不畏艱辛、敢於接受磨練的“中遠集團優秀共青團員”徐向陽,再到嚴控風險、穩步轉型的“中遠集團青年文明號” 中國遠洋天津物流產品物流部,無不體現了青年員工奮發向上的朝氣、開拓進取的銳氣和爭創一流的志氣。志存高遠聚夢想、服務創新勇擔當、錘鍊品格引風尚,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促進北京中遠物流做強做優、轉型發展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