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聽黨話跟黨走演講稿6篇2

  聽黨話跟黨走演講稿篇4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當我唱起這首歌時,我就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因為她唱出了我們共同的心聲,唱出了各族人民對黨的厚意深情。中國革命歷史的實踐有力的證明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一條顛覆不破的真理。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犧牲,不懈奮鬥,終於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人民贏得了當家作主的權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道出了億萬人民的心聲。永遠跟黨走,是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奮鬥歷程中牢固樹立的信念。新中國成立後,國民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國家日益強盛,雖然經歷了曲折和坎坷,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沒有變,黨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艱苦創業的革命傳統沒有變。奧運會的舉辦,我們感到自豪;神舟七號的昇天,我們感到驕傲;奧運會場,我們因看見自由飄揚的紅旗冉冉升起而熱淚滿眶;世博會能在上海舉行,我們感到興奮。親愛的黨,是您創造了這一切!我們要努力學習,奮發向上,以優異的成績,為黨爭光,為黨添彩!我們這些國家棟梁不會辜負老前輩對我們的希望,我們會在世界舞臺上發揮出我們最耀眼的風采,讓祖國更加美麗富饒。

  聽黨話跟黨走演講稿篇5

  傳說中,有一種鳥,它費盡一生尋找屬於自己的荊棘樹,唱出心中最美、最銷魂的歌,在歌聲中揮灑自己的生命……

  原來,我也是一隻荊棘鳥,我也有最純潔、最永恆的尋求。

  我願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追求一個答案,人的一生該怎樣渡過,才算了無遺憾?尋求這個答案,對我來說,也許很難,不過,我不怕,因為我還年輕。

  年輕是什麼?

  年輕是春日的竹筍,草原的新綠,出水的芙蓉;

  年輕是初升的太陽,遠征的新帆,離弦的利箭……

  年輕的我還有一大段時光去思考:人生的路該怎樣走,人生的真正價值又是什麼呢?當我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時候,保爾的一句話,給了我很深的觸動,“人的一生應這樣渡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渡年華而悔恨,也不至因過去的碌碌無為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這也許就是我所尋求的答案。可是什麼才是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呢?穿越歲月峰頭,伴著歷史雲煙,我沉迷在對過去的追尋裡。

  中國上下五千年,留下的燦爛文化讓我為之驕傲。思緒飄過唐明清,來到20世紀初那個紛爭的年代,我彷彿聽到山河在咆哮,大地在哭泣,華夏兒女在苦苦掙扎,在大聲地呼喊,長夜漫漫,路在何方?路在何方!1921年的一個夏日,中國共產黨誕生了,猶如一道曙光劃破黑暗的長空。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它挺身而出,帶領著千百萬革命志士,用燎原的星火喚醒了四萬萬勞苦大眾,歷經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宣告響徹大江南北,整個世界都為之而震驚。此時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一首歌叫做《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飄揚的五星紅旗是那麼的鮮豔;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那些影片中的英雄人物會因為一句“我是一名共產黨員”而甘願拋頭顱、灑熱血。這一刻,黨在我心裡是一座豐碑,是一個燈塔,是一面旗幟,讓我敬仰、引我前行、促我奮進。無數共產黨員憑著那份永恆的追求,憑著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晴空。

  歷史的清風,拂開陰霾,讓陽光灑向大地,見證永恆;浩瀚的長河,載著歷史和訴說從時間中流過,笑看風雲榮辱不驚。1921年的那艘紅船,載著無數革命先輩的革命理想,迎著歷史的波濤,乘著時代的風帆,向我們一路走來。時間的車輪駛入21世紀,跨過21世紀的門檻,中國黨迎來了90週年華誕。回首90 年,彈指一揮間,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走過90年的風雨歷程。在這90年裡,我們在黨的領導下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黨90年的征程就是一部革命史,一部奮鬥史,一部光榮史。

  90年的風風雨雨,鍛造了一個個頂天立地的共產黨員。黨員是黨的活的細胞。黨的先進性從黨員身上集中體現出來。一名名黨員,就是一面面鮮紅的旗幟。這一面面旗幟,就代表黨的魂!90年的風風雨雨,留下的是不變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黨用行動詮釋著對人民的莊嚴承諾“為人民服務”,讓黨旗永遠飄揚在人民群眾的心中。也讓中國人民得出了永遠跟黨走的結論。永遠跟黨走,是中國人民歷經28年的英勇奮鬥得出的歷史結論;永遠跟黨走,是中國人民在實現小康社會道路上得出的歷史結論;永遠跟黨走,是中國人民在這今揚眉吐氣的日子裡得出的歷史結論。身後是已逝的過去,向前是新展開的未來。我們的腳下,通向明天的路在朝著遠方延伸。讓我們邁著堅定的步伐,永遠跟著黨,永遠向前走!

  聽黨話跟黨走演講稿篇6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長征接力有來人》。

  當歷史的長卷翻到21世紀的第一頁,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的80誕辰。中國共產黨的80年是奮鬥的80年,是勝利的80年,是中國命運大變化的80 年。

  回首這80年的歷史,從南湖煙雨中誕生,到打響南昌起義的第一槍;從井岡山根據地的創立,到二萬五千里長徵;從“七七”事變到抗戰勝利;從重慶談判到打倒蔣介石;從開國大典到改革開放。每一段歷史都是那樣的驚心動魄,那樣的氣勢恢弘,其中二萬五千里長徵,是中國共產黨黨史上最為壯烈絢麗的篇章。1934年8月,由於“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指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不得不離開根據地,踏上漫漫的長征路。他們不顧天上敵機的襲擾,地上敵軍的圍追堵截,不顧雪山草地,山高水險,不顧衣食無著、彈藥奇缺。在毛澤東等的指揮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中國工農紅軍,非但未被剿滅反而在“死亡地帶”,轟轟烈烈地走過了二萬五千裡。可是,在長征的兩年中,十萬優秀兒女倒下了。漫漫征途灑遍了紅軍將士的鮮血,萬水千山掩埋著中華民族的忠骨。

  華考|zk168 正是長征付出代價之後所留下的火種,孕育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正是由於抗日戰爭中人民力量的壯大,才迎來了解放的曙光。由此看來,長征對我們民族和人民的命運產生了多麼深刻的影響。同志高度評價說:“長征的勝利,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偉大的黨,光榮的黨,正確的黨, 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支英勇無畏、戰無不勝的軍隊。長征,作為中國革命史上一座巍巍豐碑,將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每每想到這裡,我都會對課文《金色的魚鉤》中的老班長,《七根火柴》中的無名戰士,油然而生敬意,正是他們的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一句俗話說得好:“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是啊,我們青少年如果只想著吃好的,穿好的,比一比紅軍戰士,難道不汗顏嗎?如果只是畏懼困難,不刻苦學習,比一比紅軍戰士,怎能不心中有愧呢?

  歷史已經進入21世紀,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發揚長征精神,去掉身上的“驕嬌”二氣,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各種技能,永遠聽黨的話,做黨的好兒女;跟黨走,做黨的接班人。長大後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到那時,我們會無比自豪地對先輩們說:“你們放心吧!長征接力有來人!”


聽黨話跟黨走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