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演講稿

  紅色基因是引用了生物、動物、遺傳的生物概念來借鑑革命精神、革命文化、革命傳統的說法,這就是紅色基因的概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市第五次黨代會的圓滿成功,令人鼓舞,催人奮進。以這次黨代會為標誌,龍巖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盛會謀定大局,崛起重任在肩。我們的事業無上光榮,我們的未來無限光明。我們要在新一屆市委的帶領下,傳承紅色基因,發揚優良傳統,不斷把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推向前進,讓黨的事業在閩西大地薪火相傳、繼往開來,再譜龍巖改革新篇章,再鑄龍巖發展新輝煌!

  傳承紅色基因,書寫紅土新篇,我們就要大力弘揚蘇區精神和蘇區作風,在開啟新徵程中體現更大作為。閩西素有“鬧革命走前頭、搞生產爭上游”的蘇區光榮傳統。這與要求我們的好乾部“五條標準”、“三嚴三實”以及忠誠乾淨擔當的要求一脈相承。閩西蘇區的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帶頭傳承蘇區幹部好傳統,發揚蘇區幹部好作風,敢闖敢拼、敢為天下先,在全面實施“三大戰略”,深入打好“三大戰役”,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努力實踐、奮發有為;在全力打造創新型工貿旅遊強市的征途中衝鋒在前、建功立業。

  傳承紅色基因,書寫紅土新篇,我們就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強調:“從嚴治黨是一個永恆課題,黨要管黨絲毫不能鬆懈,從嚴治黨一刻不能放鬆。”貫徹落實的要求,蘇區重任在肩,閩西理應先行。我們要全面落實“兩個責任”,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保持昂揚向上的精氣神,營造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力量。我們要發揚閩西蘇區特別講政治講紀律的優良傳統,讓講紀律、守規矩成為每一位黨員幹部的鮮明特徵,營造一個清清爽爽、乾淨幹事的良好環境,真正讓閩西紅土更紅、清風更清。

  傳承紅色基因,書寫紅土新篇,我們就要堅持不忘初心,銳意改革創新,不斷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閩西是“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發源地,是紅軍長征的出發地,是我們黨走向成功、奪取勝利的出發地。這裡凝聚了我黨我軍“從哪裡出發、為什麼出發”的初心,這裡孕育並傳承了“聽黨的話、跟黨走”的紅色基因。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種意識”,大力弘揚古田會議精神、才溪鄉調查精神,堅定龍巖自信、樹立龍巖擔當、弘揚龍巖正氣、凝聚龍巖力量,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龍巖提供堅強有力的保證。

  鋪展巨集圖興偉業,揚帆起航踏征程。龍巖是一片成就事業、創造歷史的紅色熱土。站在新起點上,讓我們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新一屆市委的帶領下,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從古田再出發,不斷從成功走向新的成功,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篇2

  真正的共產黨人血脈中流淌著紅色基因。深蘊著忠誠堅定、不畏犧牲、艱苦奮鬥、服務人民的優良傳統,凝練成為共產黨人血脈中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無論是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還是艱苦創業的建設時期,直至今天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紅色基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向前。

  多次寄語廣大黨員幹部,“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使我們的黨永遠不變質、我們的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每一名共產黨員,自面向黨旗莊嚴宣誓的那一刻起,就應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煥發生機,潤養精神源泉。

  堅守忠誠剛毅的理想信念。“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回顧黨領導的革命史,無論是大革命失敗後的低潮,還是漫漫長征路,抑或是八年艱苦抗戰,歷經千難萬險最終奪取革命勝利,靠的就是共產黨人對黨、對共產主義信念的忠誠堅定。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堅毅的信念,也就有了奪取勝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對共產主義執著而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都必須傳承和堅守的,這是政治靈魂,更是不朽的精神支柱。

  弘揚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是共產黨人獨有的標識。自建黨伊始,無以數計的革命先烈為黨、為新中國作出了巨大的奉獻與犧牲,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甚至是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視死如歸、犧牲拼搏的壯麗凱歌。如今,新中國行進在崛起復興之路,更需要傳承這種不怕犧牲、勇於勝利的情懷和氣魄,繼承革命先輩遺志的信念,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畏困難,勇往直前。

  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曾講到,“艱苦樸素,艱苦奮鬥,這既是黨的作風,也是每個共產黨員,每個革命者的作風。”在革命年代,缺吃少衣少藥,武器落後,物質條件極為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正是靠著艱苦奮鬥精神和旺盛的革命鬥志,克服各種困難艱險,贏得勝利。在新的建設時期,艱苦奮鬥精神就是我們事業的原動力,更要傳承和發揚,將其作為共產黨人的精神品格,在工作、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去堅守奉行。

  緊密血肉相連的黨群關係。我們黨在敵我力量懸殊的困境下堅持下來,由小變大,由弱變強,一步步走向勝利,所依賴的就是黨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建立了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和血肉聯絡,贏得了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傾其所有的支援。直到今天,我們在新形勢下完成新任務開創新局面實現新目標,制勝的法寶仍舊是密切聯絡群眾的優良作風,只有各項工作符合基層實際和黨員群眾意願,我們的工作才能獲得最大的支援,各項事業才能無往而不勝。

  紅色基因是共產黨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黨的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必須傳承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煥發出戰斗的精神、拼搏的勁頭,奪取事業新的勝利。

  篇3

  同志強調:“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說,我們黨的紅色基因就是不能拋棄的傳統、不能丟掉的根本。在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程序中,形成了許多偉大的革命精神,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物質載體,它們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也是孕育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脈源泉。同志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新形勢下,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深入發掘紅色資源、紅色傳統的時代價值,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為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養分,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實現中國夢凝聚強大動力、築牢精神支柱。

  江西省是中國革命的“四大搖籃”,其中安源是工人運動的搖籃、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人民軍隊的搖籃、瑞金是共和國的搖籃。在這片光榮的紅土地上,誕生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和蘇區幹部好作風等一系列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是江西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大優勢。我們自覺把這一優勢與正在進行的改革發展事業相結合、與人們日常生活相結合,大力運用紅色資源、紅色傳統、紅色基因來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彰顯新的時代價值。

  典型引領。先進典型是旗幟和榜樣,是最鮮活的教材、最直觀的導向,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代表,能夠引導和激勵人們向上向善,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中國革命歷史是共產黨人最好的營養劑,黨的歷史上出現的許多先進典型總能不斷給人們心中增添正能量。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為了傳承紅色基因,江西省高度重視、認真抓好對革命歷史人物的宣傳學習、對各行各業英雄模範和先進典型的宣傳學習,使人們爭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爭做有信仰、有擔當、有情懷、有氣節的好黨員、好乾部、好公民。同時,適應時代要求,進一步發掘重大先進典型,發揮先進典型的激勵引領作用。我們發掘推出了龔全珍、曾建、皮祖強等一批全國先進典型,使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學有榜樣、做有標尺、趕有目標;全省上下深入推進“模範”工程,開展“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爭做龔全珍式好乾部”活動;注重發揮身邊好人的示範作用,釋出“身邊好人榜”,用身邊人講述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幹部群眾從身邊小事做起傳承紅色基因。

  創推精品。紅色文化是紅色資源的靈魂、紅色基因的密碼,凝結著我們黨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呈現著中國共產黨人的鮮亮底色。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是創作並推出更多更好的紅色文化精品,用一系列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相統一的紅色文藝精品使我們的紅色基因活起來、傳下去。為此,江西省注重把紅色基因融入文藝作品創作生產全過程,先後推出了電影《可愛的中國》、電視劇《紅色搖籃》和《領袖》、贛南採茶戲《八子參軍》、廣播劇《本色》、大型情景歌舞《井岡山》等系列紅色文藝精品,用黨的優良革命傳統給人們以情感上的滋養、思想上的啟迪、道德上的教育和價值上的引領,幫助人們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知感悟。同時,深化對革命傳統的理論研究,堅持定期召開蘇區精神研討會、八一精神理論研討會等,推出《中央蘇區史》《論井岡山精神》等一批高水平的理論研究成果,加強對井岡山精神、八一精神、蘇區精神、蘇區幹部好作風等精神財富的研究概括和內涵提煉,幫助人們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

  注重實踐。紅色基因來自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實踐也是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換言之,傳承紅色基因不能僅僅推出一批無聲文字和有聲作品,還應將其融入人們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真正使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為此,江西省把開展紅色主題實踐活動作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式,廣撒深播“紅色種子”,使紅色基因能深深印在人們腦海、時時落到行動之中。比如,以“七一”、“八一”、中央紅軍長征等重大黨史事件為切入點,策劃開展“紀念先烈、報效祖國、圓夢中華”“啟用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等系列紅色主題實踐活動,著力形成重溫紅色歷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大力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把紅色基因融入學校教育,《井岡山精神》《100個紅軍故事》等50多本紅色鄉土教材相繼走進課堂,讓廣大青少年學生在潤物無聲中自覺堅定理想信念、校正價值追求,做到愛國愛黨跟黨走。

  建好陣地。紅色文化陣地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革命優良傳統的具象體現。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方式,就是建好用好紅色文化陣地,讓人們在參觀遊覽中重溫革命歷史、感受革命傳統、砥礪理想信念。江西省有一大批革命遺址,一個革命遺址就是一座革命傳統的豐碑。為傳承紅色基因,江西省大力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精品工程建設,近年來重點建設了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東固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等,並對尋烏調查紀念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等的陳列布展進行改造提升,充實教育內容,豐富陳展形式,開展網上數字展館建設。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各類紅色文化陣地成為黨員幹部瞭解黨的歷史、加強黨性鍛鍊的重要場所,成為廣大群眾增強愛國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成為青少年學習革命傳統、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課堂。
 

  看完“”的人

1.傳承紅色精神演講稿

2.傳承中華文化勵志演講稿

3.傳承經典文化勵志演講稿

4.文化傳承的演講稿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