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態勢語分類及介紹

  演講中,我們用到的不僅僅是語言那麼簡單,如果將語言加之以相應的手勢語言,那麼我們的演講效果會更加的出色。那麼什麼是手勢語言呢?手勢語言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演講中,手是活動範圍最廣,活動幅度最大的部位,它包括從肩膀到手指的活動,還有肘、腕、指、掌各部分的協同動作。是態勢語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演講起著重要作用,是演講中“演”的重要手段之一。手勢使有聲語言顯得生動、活潑而自然,增強聲音的感染力。國外一些學者認為,手勢和麵部表情態勢語言,在演講中可以傳遞整個演講資訊的40%。蘇聯早期馬克思主義宣傳家葉米雅羅斯拉夫斯基說:“演講者的手勢自然是用來補充說明演講者的思想、情感與感受的。”蘇聯演員瓦帕帕江也說:“手勢語本身就象文字一樣地富有表現力。”特別是在言語少於思想,三兩句話中蘊藏著通篇哲理的時候,尤其是這樣。手勢語不僅能強調或解釋臺詞的含意,而且能生動地表達臺詞裡所沒有的東西。”可以這樣說,沒有手勢的演講,不是真正的演講。

  另外手勢也能暴露人的性格和心理狀態,胸有成竹時,摸摸下巴;高興時,拍拍大腿;後悔時,拍拍腦門;為難時搓搓手;憤怒時,拍拍桌子;精神緊張時,雙手會緊絞在一起;悲痛欲絕時,捶捶胸;豎大拇指表示讚許,豎小拇指表示蔑視等等。難怪弗洛伊德認為“指尖會說話”。

  演講的手勢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按它的運用方式、意思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a.形象手勢

  這種手勢主要用來摹仿事物,給聽眾一種形象的感覺。比如演講者到“袖珍電子計算機只有這麼大”的同時,用手比劃一下,聽眾就具體知道它的大小了。在講到“微型的照相機只有現在的進口打火機那麼大”時,用手勢配合一下,既具體又形象。

  b.情意手勢

  這種手勢主要是表達演講者喜、怒、樂的強烈情感,使具體化。比如:講到勝利成功時 ,演講者拍手稱快;講到非常氣憤的事情時,演講者雙手握拳,不斷顫抖;講到著急、擔心時,演講者雙手互搓。情意手勢既能渲染氣氛,又助於情感的傳達,在演講中使用的頻率最高。

  c.指示手勢。這種手勢有具體指示物件的作用。它可以使聽眾看到真實的事物。比如講到“你”、“我”、“他”或“這邊”、“那邊”、“上頭”、“下頭”時,都可以用手指一下,給聽眾更清楚的印象。這種手勢的特點是動作簡單、表達專一,基本上不帶感情色彩。這種手勢只能指示聽眾的視覺可以感知的事物和方向,視覺不及的,不能運用這種手勢。

  手掌手勢的基本要領:拇指張開,其餘四指自然併攏微曲,手臂手臂分為三段:上臂、前臂與手根據手掌的位置而靈活變化。

  常用的手掌動作,共有以下11種:

  1揮手手臂向前,手掌向上揮動——表示激勵、鼓動、號召、呼籲、前進、致意等。

  2舉手五指朝天,前臂垂直,手掌舉至頭部--表示行動、肯定、激昂、動情、歌頌等

  3推手手心向前,前臂直伸——表示堅決、制止,果斷、拒絕、排斥、勢不可擋等意。

  4壓手手心向下,前臂下壓至下區——表示要安靜、停止、反對、壓抑、悲觀或氣憤等。

  5擺手手心對外,前臂上舉至中區上部——表示反感、蔑視、否認、失望、不屑一顧等。

  6心手五指併攏、彎曲,自然放在胸前——表示自己、祝願、願望、希望、心情、心態等。

  7側手手掌放在身體一側,手心朝前——表示憎恨、鄙視、神祕、氣憤,指示人物和事物等。

  8抬手手心向上,手臂微曲,手掌與肩齊高--表示號召、喚起、祈求、激動、憤怒、強調等。

  9合手兩手在胸前由分而合,雙手合一——表示親密、團結、聯合、歡迎、好感、接洽、積極、同意等。

  10伸手手心向上,前臂略直,手掌向前平伸--表示請求、交流、許諾、謙遜、承認、讚美、希望、歡迎、誠實等意思。

  11分手兩手在胸前由合而分,雙手開啟,做另一手勢狀——根據開啟後手勢的區域不同分別表示空虛、沉思、消極下區,贊同、樂觀、積極中區,興奮、讚美、向上上區等。

  附:手勢語區域的分類

  1上區手勢訓練:在說話中手勢超過肩部的動作,稱為上區手勢。手勢在這一區域活動,一般表示理想、希望、喜悅、激動、祝賀等;手勢向內、向上,手心也向上,其動作幅度較大,大多用來表示積極向上的、慷慨激昂的內容和感情。上區手勢在演講與大會上運用比較多,在平時交流與溝通中一般很少運用。

  2中區手勢訓練:說話時手勢在肩部至腰部之間活動的動作,稱為中區手勢。手勢在這一區域活動,多表示敘述事物、說明事理和較為平靜的情緒,一般不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其動作要領是單手或雙手自然地向前或兩側平伸,手心可以向上、向下,也可以和地面垂直,動作幅度適中。中區手勢是日常生活與工作中運用最多的一種。

  3下區手勢訓練:手勢在腰部及以下活動的動作,稱為下區手勢。手勢在這一區域活動,一般表示憎惡、鄙視、反對、批判、失望等。其基本動作是手心向下,手勢向前或向兩側往下壓,動作幅度較小,一般傳遞出消極否定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