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俞敏洪寫的一封信

  俞敏洪一手創辦北京市新東方學校,擔任校長。2016年1月22日,俞敏洪入選2015“噹噹年度影響力作家”商業精英作家榜。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給俞敏洪寫的信,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篇1

  當下國內學子,凡欲跨洋深造者,很容易想到這樣一個名詞,新東方,我也不例外,很榮幸地成為新東方的學員之一,然而年復一年,差強人意遊自於心。

  第一次進新東方學習,是兩年前的雅思,當時問過很多朋友,關於選擇培訓學校的問題,少有人建議新東方,大多認為,新東方成熟起來了,就不那麼注重質量了,但出於最初的嚮往,我還是選擇了它。

  雅思長線班分3個階段,按理說也不過是一個班的3個階段吧,我就這麼想著,我的同僚們也這麼想著,可是新東方不是這麼想著,於是每個階段都默默地多出了20餘人,最初限定的小班教學,就在這樣發展成了大班,更無語的是,據說老師安排不過來,於是單科不同階段的老師出現了換班現象。

  第二次進新東方,是一年前考雅思前,一年過去了,畢竟是第一次考出國類語言考試,自認實力還未到裸考上戰場的程度,於是,雅思強化班我又來了,沒有懸念地,成為了另一個長線班最後一個階段的插班生,很無辜地遭到了前排女生的白眼,我可以理解的,因為曾經我也不怎麼友好地對鄰座男生表示厭煩,也僅僅只是因為,空間瞬間狹隘了。但很慶幸地,除了這一切不盡人意的環境因素,我對福州新東方的師資還是表示肯定的。

  第三次進新東方,上個月,北京新東方,新GRE強化班,不要問我為什麼考了雅思又考GRE之類的問題,本人求學經歷異常很久很久,但確定的是,現在,我在備考GRE和TOEFL,我要去美國。然後,和大多數抱著美國夢的同齡人一樣,開始了差不多一個月的北漂生活。ZTR11024,身為住宿班的我們,沒意見也不敢有意見,住在香山腳下的一個部隊,全封閉非軍事化管理,一週只能洗三次澡,澡票自費,所有洗漱用品必須自帶,而報名時並無此說,於是在這個一瞥就望到頭的鬼地方,唯一的食堂,唯一的店鋪,很直接地以高價賣著我們的各種必備用品。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畢竟我們是來學習的,當時的我,很願意相信,在老俞你的字典裡,有逆境出人才這個詞。第一節課,一個班65人,最後一節課,一個班15人,我們宿舍一個禮拜有一個人退班,20天,三分之二的時間同學們都在討論對老師的不滿,投訴到了總部也沒能引起多大的重視。舍友說,新東方是個養家餬口的地方,可是我們不想成為為它養家餬口的人。都說新東方面試非常嚴格,而單單我們宿舍就互問過不下十次,這些老師都從哪裡冒出來的?是,你有學歷,你有經歷,可是你不會教,你就不能以新東方老師自居。在我眼裡,新東方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它和其他學校都不一樣,每個老師都在用獨到的方法在講授著,而每個學生總是可以不由自主地學會什麼,就算有些學生是無心向學。而如今,我看到的是一張既得志的面孔,現在想到新東方,我很容易想到另一句話,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一個好的學校,不是對老師的工資作保,而是對學生的前途作責,而新東方現在是在幹嘛?以它無微不至的知名度,打造出了另一種形式的銀行,卻只進不出。說到這個,我更不以為然的是,為什麼全國新東方不聯網?至少住宿班的學員有這種待遇不行嗎?退班退不成,學費只讓存入北京新東方帳戶,對我們外地學員來說有什麼意義嗎?

  老俞同志,我知道你打拼新東方很久很久,如今新東方名聲在外想必你也不在乎這點瑕疵,我也不敢想你該有多偉大的師者父母心,但我真的相信,一個學校的運營,離不了學生的支援,就像一個商品對於消費者的意義是一樣的,商家的最終目的是錢沒有錯,我想大家也都能理解,但一分錢一分貨,值不值得買,消費者是有決定權的,希望你慎重對待這個問題。你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你也是讀過《諫太宗十思疏》的人!

  篇2

  俞敏洪老師:

  您好!我是大二的學生。再次在圖書館的閱覽室裡輕輕地把新東方的雜誌拾起,走到一張桌子面前,輕輕地拉開一張椅子,輕輕坐下,輕輕地翻開書的前面,又是熟悉的你的卷首語,現在的我早已心靜如水,所以才有心情在這裡拿著這本英語雜誌當作消遣把玩著。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以前的自詡憤青的我在看你的文章的時候都覺得那麼賞心悅目,現在,我早已被和諧了,卻怒了。

  在林林總總,良莠不齊的英語雜誌裡。新東方的這本雜誌且不說內容,光從紙質、插圖、排版上來說就足以讓人耳目一新了,是大學生無聊的時候又不想頭腦太空的理想的讀物。但是,作為新東方老總的你,有著從最傳奇的農村草根成為萬人矚目的大學生勵志導師光環的你,有著一家優秀的英語教育機構的你,1人之上,萬人之下的你,難道沒有覺得你寫的這一類文章有點走進了千篇一律,不思進取的泥淖了嗎?

  由於高考不理想,剛進大學後,我就豎立了一種要在大學裡認真讀書的精神,以彌補高考失利的遺憾。但是尚處於思想幼稚期的我理所當然就需要一個有著豐富經驗的導師來引導自己。在眾多牛人裡,你的出身、天資、大多經歷都不牛,最後卻成為很牛的人,又時常以天道酬勤、真誠待人的思想激勵著自己和他人,這就無疑是那千千萬萬普通學子理想的楷模,而我就是那千千萬萬分之一。

  我的專業是國貿,所以是學經濟學的,在這個領域裡有著兩個閃耀的詞語——巨集觀、微觀。學好了巨集觀的大道理,你可以調控整個國家的經濟,可以去當一名國家經濟顧問,但是真正能讓我們這些小民切身感受到的各種舉措還是存在於微觀的。觸類旁通,生活也是這樣,人生更是這樣。作為一位飽經風霜的成功人士來說,你能體會那麼多簡單卻意味深長的東西,是因為你經歷過,是因為你已經有了一種和和尚差不多的禪的境界。可是,你有沒有想過, 從一位草根進階到一位萬眾矚目的成功人士,這固然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是我們要相信科學,不能迷信,這無論對人還是對事都一樣。唐駿落馬了,覃彪喜也被人狠諷了,李開復也過於神化了,他們的言論,除掉商業性和對自身的美化性,都帶著極強的主觀性,片面性,而他們卻把這些需要每個人自己去感的東西變成了教條主義,認為你如果不這樣做,你就不可能成功。我認為,我們的思想,無論又多麼高深,多麼寥廓,都只能指導別人,供別人參考,而無權去規定別人怎麼做,無權去告訴他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芸芸眾生都有各自的思想,性格,這決定了他們的為人處世,然後大家一起來構成我們這個色彩斑斕、求同存異的世界,使它少一些枯燥,多一些色彩。

  像你寫的這些文章,富含這人生的簡單哲理,裡面也不乏你一貫有之的真誠,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以大學四年為界,沒有經歷過困苦折磨的人始終看不懂,或者不屑去看,經歷的人看著覺得無聊,這樣,你,一位優秀的大學生導師,在進行著這樣一件沒有多大意義的事情,卻必須打破自身的瓶頸相似的文章你寫的太多,在侷限的框架裡狂擠出文字來奉獻給廣大讀者,到底是你苦,還是讀者苦呢?

  在你的大學經歷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你有一回合心病太重。最後在看紅樓夢的時候和林黛玉不約而同地吐血,然後,整整休息了一段時間,然後豁然開朗,使自己活得更加豁達,這更造就了後來的你。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需要我們去深度思考的,然後以自己雄厚的閱歷去給予懵懂的大學生一些把事理看清的指導,要告訴他們,什麼都是可以的,對和錯沒有絕對的標準,讓他們活得更加灑脫。我們中國一直以來總是以某個階段的某個東西來衡量那個時候的成敗,然後你沒達到那個點就判決你那個時候是頹廢的,你就是失敗者。高中的時候是高考,大學的時候更是雜七雜八的各種定義。以前,高中的一位老師對我說過:“高中和大學是天堂和地獄的區別,現在,你先到了天堂。當時我不以為意,嗤之以鼻,認為老師黑白顛倒,站著說話不腰疼,倚老賣老。但是到了大學,我才發現,對於稍有思想的人來說,這實在是真理中的真理。高中的時候不管你生活中遇到什麼挫折,只要你吧學習搞好,然後高考好好考,金榜題名後其他的一切就都是浮雲了。在大學,一個人的發展的好壞被定義在衣、食、住、行、學方方面面,簡直把活生生的人定義得五馬分屍,人格分裂。你稍一較真,就有可能陷入了極端的人生意義的思考,要去和尼采老師做朋友了。

  人生路漫漫,人的心智的成長卻往往跟不上知識的增長,在中國的教育制度下尤其是這樣。其實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都是差不多的,因為只要你肯靜下心來花時間去學東西,總是或多或少可以學到一些東西的通常在大學裡的定義是那些在圖書館認真讀書的人是在學習,那些整天在浪蕩的人就是不思進取,正真的學習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太深奧,我這裡不想多講,但是,心智的不成熟卻足以毀掉一個人,尤其是那些陷入極端思考走不出來的人。前一陣子,中大又有一位女生跳樓了,據說,她整天總是在抱怨:“我這麼優秀,怎麼在中大那麼爛的學校裡啊,真是屈煞我了。”然後她又覺得自己平時那麼努力,付出那麼多,怎麼到期末成績還是比不上人家啊。然後,走不出來。再然後,suicide。By the way,中大是全國十大名校,我所讀的學校也與中大有關,叫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什麼意思,你懂的。一朵年輕的花悄然消逝,白髮人哭黑髮人,她是一個擁有另無數人仰慕的名校光環的學生,且擁有所謂的無所事事的人所缺乏的學習精神,卻隕落了。許多人一聽到這件事,第一反應就是罵這個女的不會想,最多的是“問候”她的父母這裡的問候不是比擬成罵人的問候,而是安慰的問候,真正的問候,本來不想寫出來,但是這個不是反語卻有時容易被人看作是反語的詞語還是有必要說明清楚。他們可以不懂,我可以諒解,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他們過於強大。且不上升到我們和父母並沒有絕對的誰對誰負責這樣的高度來討論問題,當一個人心病嚴重的時候,他根本就沒有辦法控制他自己,更別說什麼理智不理智了。可以說,那個時候的他根本不是他自己。

  人的路子很長,真的很長,為什麼一定要讓大學生揹負那麼多壓力呢,你有沒有發現,大學生比農民工更容易輕生是因為大學生需要投入那麼多成本,其中還包過機會成本,他們身上揹負著太多父母期望的目光,而苦力工卻沒有多大的心裡包袱,他們對自己的定位很低,得過且過,但是,他們起碼可以自己養活自己,問心無愧。祖國的棟樑,父母的希望,就這樣早早地隕去,連個普通人都做不了,這難道不是這個社會的悲哀嗎?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深度地思考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嗎?只要你還有手有腳有腦袋,或者退一步說,只要你還活著,無論你是初出牛犢還是廉頗老矣,都可以東山再起,何必那麼早就把自己槍斃了呢?作為學生,如果我們還是以玩為重,那隻能說這是我們喜歡的生活方式或者說我們是積極向上的但是我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如果是後者,那麼只能靠自己慢慢去體會,急不得的,總有一天是會明白的。

  其實學習和玩真的很難界定,學習也是玩,學習也可以帶給我們快感的,而玩中也有很多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東西的,只要不要沉迷,就分不清它們是好是壞的界限。關於學習,如果你還用被逼,那說明你根本就不瞭解學習是一件什麼東西,你根本就是還像一個機器人一樣被動地接受被人的指令。所以當老師您,花了幾個鍾很辛苦,在以前你苦口婆心地教導別人要對自己負責,要對生活充滿希望後,竟然使出了“逼”這樣的字眼,實在是令人失望了,難道還用你教嗎?莘莘學子大多都知道,而這些心知肚明的人又大多都心智不還成熟,不知學習為何物。所以我親愛的俞老師,你說你花了幾個鍾很辛苦,是從海綿裡擠出來的,但是你知道我寫這封信給你,得花我多少時間嗎?答案是,在一個星期中每天抽出幾個小時來想和寫,而且我不是那種無病呻吟的人,我必須有事情讓我來感我才能發,我才能寫出文字,否則你給我N個小時都木用。你覺得很辛苦嗎?你覺得你辛苦耕耘後寫得怎麼樣呢?而我現在的心境可以使我整天一有空就在聽新概念和讀新概念,一點都不覺得辛苦,也沒有任何目的,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當然,這以後,這肯定是會有用的,但是我沒有把“用”擺在第一位。我想這種境界,才是許多大學生所欠缺的。

  我記得你曾經說過的大學生在大學必須達到的三個目標,我曾經為它的言簡意賅而奉為至理,但是現在我有一些看法。第一個,努力成為自己專業領域全國前100名。曰:且不說這個資料是無法通過引數估計的,單是這句話就充滿了功利性,雖然功利性是可以有的,但是功利到這樣赤裸裸又沒有可以有別人的成績來作參考系,實在是令人汗顏。第二個,看500本書。曰:書看多是有益的,但是太盲目地去要求數量,就很容易讓人產生浮躁和衡量“書對自己有沒有用價值”的心裡,還有,我也很喜歡讀書,但是我覺得讀到一定程度就覺得再也沒有人可以給我任何啟迪了,所以那些言論的東西一般就不,反而傾向於去看那些枯燥無味,充滿概念的書,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正真推開思維的牆的也是閱歷帶給我的。第三個,英語。曰:這我沒得說,這是實話,無論你愛或者不愛,它就在那裡等你。

  雖然現在自己應經不崇拜任何人了,但是我還是對你很欽佩的,畢竟那麼多拉拉雜雜的偉人言論裡,你的話還是比較誠懇的,我這人想的很多,平時卻寫得很少,這次激動地寫一寫,也是希望你對中國教育能有更大的影響,如果你真的不行,那就讓別人來,優秀的有見解的人一大堆,別那麼逼自己去寫文章,苦了自己也苦了別人。也別讓人看出新東方里面的”阿諛奉承“是那麼明顯。推薦一個叫筆名叫秋葉的傢伙的博文給你看,你可以知道那些困頓的大學生到底在想什麼,然後你可以更好的做些什麼。

  願一切順利!

  蠟筆小新

  篇3

  敬愛的俞敏洪老師:

  您好!首先非常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中抽出5分鐘時間來看這封來信,請允許我做一個自我介紹,我是一名營銷人,叫李海波,來自四川儀隴一個非常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以務農為生,辛辛苦苦一輩子將我和姐姐妹妹三姊妹拉扯大,由於家境貧寒,姐姐只上了初中,為了能送我多讀些書,早早就外出打工為我賺學費送我上學,在全家的辛苦和努力之下,送我上了四川閬中師範學院,在專科三年期間,由於年輕不懂事,當時沒有體會到讀書的不容易,在這三年中沒有認真學習,畢業後沒有考上正式教師,所以未能從事我最喜歡的職業——教師。於是03年1月8號選擇來到北京,轉眼間已經6年過去了,從一個不會講普通話,找不到工作,走入營銷這個職業,經歷過沒錢坐公交車、沒錢吃飯等等大多數營銷人經歷的磨練,也經歷過兩次創業失敗。但我並沒有因為兩次失敗而失去信心和耐力,現在我又站起來了,於2007年7月1日成立了“北京成立誠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開始了人生的第三次創業。

  公司取名叫“成立誠”,這個名字來源於自己做為一名營銷人所走過的路,得到的一點小小感悟——成功立足於誠信。 北京成立誠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是一家立志於為營銷人服務的培訓機構,堅持以“推動中國營銷人實現職業化”為使命,這也是公司成立初衷,旨在幫助中國營銷人持續提升綜合素質和從業技能,為企業培養和輸送更多優秀的營銷人才。

  公司發展1年多以來,成功為數十家企業提供銷售內訓課程,並獲得客戶好評;公司於2007年12月8日組建了“成立誠·營銷人俱樂部”,併成功舉辦了22期公益學習活動,旨在為營銷人搭建一個專業的學習平臺、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舉辦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實踐和聽取會員的寶貴意見,逐漸走向成熟。在這期間公司也在不斷積累資源和拓展渠道,於2008年12月26-27日在北京成功舉辦“中國·2008營銷人年會”,到場3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營銷界精英們,共同分享了國內頂級營銷專家的營銷技巧和成功企業家的營銷思維,出席本次大會的領導有中國市場學會理事長高鐵生先生;營銷專家有李力剛、孟昭春、楊光等;成功企業家有慧聰網董事局主席--郭凡生先生等等。本次會議結束後,有來自全國30多家媒體對本次盛會成功舉辦的意義做了相關報導。因此,在成立誠實現自己夢想和價值的時候,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轉眼間,“中國·2009營銷人年會”又將在北京舉辦了,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環境影響下,中國的大學畢業生以及即將從事或正在從事營銷這個職業的職業人群,將面臨空前的就業和職業壓力,為了讓他們在將來的職業道路上更好、更快的發展,本次營銷人年會主要圍繞“就業、職業、創業”這三方面的能力提升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展開兩天的學習和研討。為了能讓更多的營銷人能在本次學習盛會上受益,組委會決定在不斷提升大會學習品質下大大降低學習成本,無論是中小企業老闆還是基層的營銷人都能參與進來一起學習,預計本次參與學習的規模將達到8000人之多。

  本人是在200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在CCTV-2經濟頻道上觀敬愛的“俞敏洪老師”您在《贏在中國》第二季上對創業者的點評中,產生了無比的尊敬和厚愛,後來經常在網上看您的視訊和文章,對我觸動最大的一段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像樹一樣的成長,即使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但是隻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自己成長起來。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後,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活著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樑之才,活著死了都有用。這就是我們做人的標準和成長的標準。”後來,我一直用這句話來告訴自己,一定要做一個像樹一樣的人,像樹一樣成長和發展,為他人增添一片綠色。

  以上寫的這段我敢用生命保證絕非冠冕堂皇和阿諛奉承的話,相信這也是很多營銷人在聽到俞老師的課後發自內心的感想。因此,為了能讓更多的營銷人從俞老師身上領悟到成功者必備的思想觀念和職業成長經驗,我代表所有來參加學習的營銷人及成立誠的全體職員向俞老師發出特別邀請,希望能到現場為我們指引方向、傳授經驗!如果可以出席本次大會,做為一名營銷人的我,將終身感激不盡!

  特此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