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的愛國詩歌朗誦

  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於戰鬥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展的重要收穫。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艾青愛國的現代詩歌朗誦,希望大家喜歡。

  :

  《我愛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艾青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風,

  像一個太悲哀了的老婦

  緊緊地跟隨著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著行人的衣襟,

  用著你土地一樣古老的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著……

  那從林間出現的,

  趕著馬車的

  你中國的農夫,

  戴著皮帽,

  冒著大雪

  要到哪兒去呢?

  告訴你

  我也是農人的後裔——

  由於你們的

  刻滿了癇苦的皺紋的臉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的

  歲月的艱辛。

  而我

  也並不比你們快樂啊

  ——躺在時間的河流上

  苦難的浪濤

  曾經幾次把我吞沒而又捲起——

  流浪與監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貴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們的生命

  一樣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沿著雪夜的河流,

  一盞小油燈在徐緩地移行,

  那破爛的烏篷船裡

  映著燈光,垂著頭

  坐著的是誰呀?

  ——啊,你

  蓬髮垢面的小婦,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與溫暖的巢穴

  已枝暴戾的敵人

  燒燬了麼?

  是不是

  也像這樣的夜間,

  失去了男人的保護,

  在死亡的恐怖裡

  你已經受盡敵人刺刀的戲弄7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無數的

  我們的年老的母親,

  就像異邦人

  不知明天的車輪

  要滾上怎樣的路程?

  ——而且

  中國的路

  是如此的崎嶇,

  是如此的泥濘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那些被烽火所齧啃著的地域,

  無數的,土地的墾植者

  失去了他們所飼養的家畜

  失去了他們肥沃的田地

  擁擠在

  生活的絕望的汙巷裡;

  飢謹的大地

  伸向陰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顫抖著的兩臂。

  中國的痛苦與災難

  像這雪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中國,

  我的在沒有燈光的晚上

  所寫的無力的詩句

  能給你些許的溫暖麼?

  《失去的歲月》

  艾青

  不像丟失的包袱

  可以到失物招領處找得回來,

  失去的歲月

  甚至不知丟失在什麼地方——

  有的是零零星星地消失的,。

  有的丟失了十年二十年,

  有的丟失在喧鬧的城市,

  有的丟失在遙遠的荒原,

  有的是人潮洶湧的車站,

  有的是冷冷清清的小油燈下面;

  丟失了的不像是紙片,可以揀起來

  倒更像一碗水投到地面

  被晒乾了,看不到一點影子;

  時間是流動的液體——

  用篩子、用網,都打撈不起;

  時間不可能變成固體,

  要成了化石就好了,

  即使幾萬年也能在岩層裡找見i

  時間也像是氣體,

  像急馳的列車頭上冒出的煙!

  失去了的歲月好像一個朋友,

  斷掉了聯絡,經受了一些苦難,

  忽然得到了訊息;說他

  早已離開了人間

  艾青簡介:

  1910年出生於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畈田蔣村的一個封建家庭。自幼由一位貧苦農婦養育到5歲。

  1917年就讀於金師附小。

  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

  1928年在林風眠校長的鼓勵下到巴黎勤工儉學,學習繪畫,接觸歐洲現代派詩歌。

  1932年初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不久被捕,在獄中寫了不少詩,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發表後引起轟動,一舉成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誠摯,詩風清新,轟動詩壇。以後陸續出版詩集《北風》《大堰河》《火把》《黎明的通知》《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春天》等,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後的詩集有《歡呼集》《光的讚歌》等。

  1935年出獄,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文藝陣地》編委、育才學校文學系主任等。

  1941年赴延安,任《詩刊》主編。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時代的精神,汲取了詩情,抗戰期間成為他創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陽》、《曠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鑽》等9部詩集。

  1948年以後發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讚歌》《古羅馬的競技場》等二百餘首詩作。出版了《艾青選集》等。另有論文集《詩論》《論詩》《新詩論》等著作。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作中斷了二十餘年。直到1976年重又執筆,出現了創作的另一個高潮。

  1979年平反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出訪了歐、美和亞洲的不少國家。創作有詩集《彩色的詩》《域外集》,出版了《艾青敘事詩選》、《艾青抒情詩選》,以及多種版本的《艾青詩選》和《艾青全集》。詩集《歸來的歌》和《雪蓮》曾獲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新詩獎。

  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時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