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語言文學專業論文參考

  漢語言文學是研究我國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盒手段,關乎著我國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漢語言文學專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漢語言文學專業論文範文一: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科建設研究

  1.準確定位,確定學科方向

  學科定位是地方高校創辦漢語文文學專業成敗的關鍵問題。傳統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基本定位於培養研究性和綜合型人才,畢業生大都從事教學,理論研究,新聞記者、編輯和文學批評等工作。1999年,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社會分工細化程度的加劇,社會對專門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劇,而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一個傳統的人文專業,學生不能把課堂學習的知識直接轉化為技術技能應用於職業領域,不具備很強的應用特性,因此漢語言文學專的發展受到嚴峻挑戰。但是這不意味著社會不需要漢語言文學的人才,恰恰相反,據統計資料顯示,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相關行業———媒體、公共管理、教育業、藝術、娛樂、法律、培訓等行業中,語言應用能力是處於前三位的核心知識,但由於在管理、經濟、設計、法律等方面知識的欠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許多相關行業中缺少競爭優勢。這說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中文人才需求也發生了轉變。因此,為用人單位培養以寫作能力為突出能力的應用型中文人才是普通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行學科定位的出發點。

  2.以課程建設為基礎,找準突破口

  自1910北京大學實行分科教學設立中國文學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在中國高等教育歷史上已經有百年時間,專業建設經驗豐富、課程體系完備,但學科的發展方向不會因為歷史悠久就一定要約定俗成。在學科建設的路上我們要根據社會需要、學校特點以及地域性、時間性的差異,找準學科建設的突破口。對於地方高校而言,師資薄弱、經費不足是不爭的事實,故而在學科建設的起步階段不能面面俱到,一定要找準突破口,這個突破口就是市場需求什麼樣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而要想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落腳點則在課程建設上。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古代文學、文學概論、美學等課程在做課程建設時,應該將語言應用能力作為首要的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地將語言的運用能力融進課程的建設和實施中。以《古代漢語》為例,《古代漢語》主要是培養學生閱讀古代文獻的能力,在網路超級發達、便利的時代,學生對於不懂的古代文獻,不會願意去查字典,逐字逐句的解釋、分析了,更願意去網上百度,直接找翻譯來看。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加入故事性強、接地氣的一些古文,讓學生讀後將資料進行重組、改寫,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也達到了閱讀古文的教學目標。

  3.以科研為推動力,借用外力,培養學科建設團隊

  通過對國內外學校學科建設成功經驗的研究可以看出,學科建設的根本就是學科團隊建設,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學科隊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而要建立高水平的學科團隊,不僅需要具備一流水平的學術造詣和學術聲望的學科帶頭人,而且要求學科隊伍中其他成員也具備與學科建設相匹配的學術水平和實力,並有一定的學術梯隊人才的儲備。而在地方高校中不管是漢語言文學專業還是其他專業,缺少的恰恰是能夠讓專業活起來的學科帶頭人。以科學研究為基礎,推動學科團隊的建設。漢語言文學專業科學研究的方向相對來說很為廣博,而對於地方高校而言,師資條件有限,要想在科研方向上形成合力,主要是科學研究的專案要選好,選擇的科學研究專案要和社會需求、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相適應,研究成果可以有的放矢。外來的人才引進困難,但可以讓已有的人才走出去,積累行業經驗,開拓學術視野,逐漸確立兼顧學科發展、學校特色的科學研究領域。行業經驗的積累很重要,作為教師,如果不能及時、充分了解學生未來可能的行業領域,就很難將知識與能力有效地結合。以外界的行業經驗、學術視野帶動每位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以此為基礎,逐漸培養屬於自己的學科建設團隊。

  4.靈活管理,健全學科建設機制

  地方高校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科建設重視不夠,機制不靈活,要想學科建設能夠成功,不論是內部機構還是學科資源的配置都遵循學科分化和綜合的發展規律。在地方高校很多學科建設的任務沒有專門的部門管理,學科建設成了教研室主任或系院的工作。你讓一個身兼繁瑣事務的教研室主任或系主任抽身做學科建設,效果顯而易見。名不正則言不順,人才只有用對了地方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要選擇那些有志於研究學科發展的人,帶動和管理學科的建設,學校和系院要寄予這些人充分的空間和時間,切不可急於一朝一夕就見成效。如何有效地發揮每位教師的最大能量,採取合理的管理機制是至關重要的。而對於出去取經的教師和深入各行業掛職的教師,學校要建立與各行業合作的長效機制。資訊化是從有形的物質產品創造價值的社會向無形的資訊創造價值的新階段的轉化,也就是以物質生產和物質消費為主,向以精神生產和精神消費為主的階段的轉變。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科建設要與時代接軌,開闢出學科發展的新方向。

  關於漢語言文學專業論文範文二: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摘要]

  漢語言文學是高校中文類專業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也是培養中文類大學生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最重要的課程。它的教育培養目的是發揚與傳承人類的人文精神風貌,探索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意義,堅守國家、民族以及個人的精神認同和社會義務,具有很明顯的社會人文教育印記。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中文類;教育教學;問題;對策

  漢語言文學是高校中文類專業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也是培養中文類大學生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最重要的課程。然而從目前的教育教學情況來看,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在學校層面主要表現的問題有,學科發展空間狹窄、學生就業率低、教師科研成果少,在學校層面就不被重視;在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教學內容陳舊、課堂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教學氣氛差,在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參與度低、漢語言文化專業知識掌握不牢等。這些問題是伴隨著學校其他專業快速發展而逐漸產生的,已經成為制約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重要障礙,必須深入問題產生的原因,切實有效的快速解決。漢語言文化教育對於中華文明的傳承和良好精神風貌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於增強個人對於國家、民族的認同,是社會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1]。所以高校要認識到這種學科的特點,不應該過分的注重實用性、應用性,而偏離了漢語言文化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當然在社會快速的變革的新時期,也要看到漢語言文化畢業生找工作遇到的困難,實時調整部分課程,努力和社會需求接軌,培養具有社會人文教育精神,掌握社會需要的專業應用能力,促進漢語言文化教育的不斷髮展。筆者對當前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針對存在的相應問題,結合自身工作經驗給出了對策建議,以期推動漢語言文化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漢語言文化專業人才。

  一、漢語言文學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漢語言文學作為傳統的社科類學科,對於社會的貢獻不像工科類專業那麼明顯,在以就業率為價值導向的大學教育體系裡面逐漸成為弱勢專業,由於應用性、專業性不夠明顯,近年來就業持續走低,這就導致了高校招生生源較差,很多學生都是被調劑招收的,對漢語言文學缺乏先天的興趣,而漢語言文學作為傳統的社科類學科注重是對人精神、素質的培養,缺少技能型、技巧性的教學,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偏低。不少年輕的大學老師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內涵和發展方向認識不夠,沒有對其專業核心能力有清晰的認識,導致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把握不準,對於教育理念貫徹不深,這也是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專業教學的落後必然導致學生專業能力的不足,影響其長遠發展。

  1、教育理念不明確

  對於一個社會學科來說,必須具有清晰的教育理念,並在教學過程得到全面的貫徹,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漢語言文學教育在面對近些年社會價值文化衝擊時,沒有很好的明確自己的教育理念,對於要培養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沒有深入的認識,面對就業率低就提出打造應用型人才,面對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就要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刪減專業課程,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漢語言文學的核心教育理念認識還不夠深,對於要培養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回答的還不夠。當前基礎教育正在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面對基礎教育的新要求,高校漢語言文學課堂改革勢在必行,漢語言文學教育要聚焦於學生的專業素質提升,以專業能力提升作為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在明確的漢語言教育理念指導下進行專業核心能力建設,只有這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成果。

  2、就業能力低下

  當今社會高校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要客觀的看待漢語言文化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難題。不可否認的是工科類學生是找工作難度較小的,主要是因為社會對於應用性、技能型專業人才需求較大,因為他們能直接創造生產力。而漢語言文學本身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實用性,這個先天的特點直接決定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困難,面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難題,首先必須要突出漢語言文學專業特點和特長,在校期間要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良好的文字組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公文寫作、人文素養等各職業能力水平,這些漢語言文學專業核心職業能力培養並沒有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造成了很多學生的眼高手低,得不到市場的認可,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2]。

  3、課程結構體系不合理

  課程結構體系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最重要的內容,它決定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出的人才特點和專業水平。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點,過去的漢語言課程的結構安排不合理,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設計要注重人文性和實用性相結合,把對人的培養和對技能的掌握進行有機統一,如果不對課程結構體系進行改革和優化,漢語言文學教學體系就難以實現,專業教學的整體效益就得不到顯現,也沒法提升漢語言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

  4、教育教學方式落後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最直接的操作人,教師對於漢語言文學教育理念認識的深度直接決定了教學深度,教師的教學方法也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由於教學理念的落後,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過去的填鴨式的知識灌輸,缺乏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不能及時分析學生個性特點,有選擇的採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得不到激發,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較低,缺少學習的自主性會造成學習效率的低下,最終也難以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漢語言文學教育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

  1、功利性思想盛行,人才培養理念受衝擊

  漢語漢語言文學教育追求的是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和人文精神的薰陶,是為了引導學生以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對於社會現象的思考,是為了社會文化和人類文明的傳承,這就要求漢語言文學教育必須脫離理工科的教學思維,要更加關注學生個體人文素養的培養,不是以工具主義理性為指導思想的能工巧匠的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需要培養的是以推動國家和民族進步為己任,具有獨立思考思考能力,具有厚重的人文素養的社會精英[3]。因此,要想對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就必須先回答“培養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必須有明確的教育理念作為指導,因為教育理念是人才培養體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漢語言文學課程改革中,必須要瞄準“要培養什麼樣的人”這個重要命題,以育人目標為指導,科學的設定漢語言文學的專業課程體系,通過專業課程體系教學給予學生思考的導向和成才的導向,使漢語言文學教學回歸到人文學科自身的軌道,實現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學素養的目標。

  2、素質教育被忽視,課程組織架構不合理

  漢語言文學教育出現問題的原因來源於課堂,由於教學內容重複,語文課程也學了好多年,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培養,一旦漢語言文學教育方式落後,就很難掌控學生的學習興趣,授課教師也就很難保證課堂的授課質量。要想讓漢語言文學發揮好基礎課、必修課的作用和地位,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養成二次學習的好習慣,改變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形成的對語文課程形成的片面認識,引領學生深入認識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學和傳統文化,以傳統文學寶庫提升學生的鑑賞、思考、領悟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文學鑑賞能力和人文素養[4]。教師要合理設計架構課程體系,對以前的教學內容進行二次開發,不能一套講稿念好多年,要多在課程改造和課程設定上下功夫,開展多種形式的素質教育拓展活動,讓學生自主走近傳統文學這個寶貴的資源。一個好的專業課程體系應該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時代發展進行增減,漢語言文學教學也要根據其發展趨勢不斷完善其課程組織架構,讓專業教學更加貼近新時期的學生需求。

  3、教學方法落後,課外實踐教學體系薄弱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要根據新時期人才培養要求,積極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不僅要教知識,還要教方法、教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具體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啟發學生多思考,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和思考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瞄準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這個最終目標,要結合漢語言文學***制定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另外,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不僅侷限在課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建立漢語言文學學習小組或學生社團,讓他們開展我國文學不同發展時期的研究,既加深了專業素養,又學會了研究方法,還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出版社、作家協會、書店、電視臺等未來主要就業單位,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掌握現代辦公職業技能,提前規劃職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巖春.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4,***8***:136-137.

  [2]張楓.當前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赤子,2014,***9***:83.

  [3]鍾鵬舉.漢語言文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天地,2013,***15***:21-22.

  [4]周利華.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淺析[J].科技展望,2014,***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