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東創業的外國人

  下面是小編整理分享給大家的的故事,歡迎閱讀。

  中東地區旅居著大批外國人。他們發現,這裡有很多未開墾的領域,市場潛力巨大,機遇無限,於是紛紛“下海”,一試身手。中東,正成為外國人創業的熱土。

  看準商機

  如果你身在異國他鄉,想要健身、交友或培養新的興趣愛好,參加體育俱樂部活動是一條重要途徑。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迪拜,加拿大籍印度人拉維·布薩利看到商機,與人聯手建立迪普萊公司,專門為在這個海灣國家工作和生活的外國人承辦各種體育賽事。

  迪普萊公司成立於2007年,迄今已有4萬名會員,去年營業額超過145萬美元。

  布薩利說,自己的經營之道十分簡單。“我們發現很多人喜歡體育運動,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個網站,提供相關資訊,幫助人們參與其中。”

  迪拜是國際商務樞紐,又是著名的免稅港,非常適合迪普萊這樣主要以外國機構和外國人為服務物件的公司發展。不過,作為“外來者”,這些公司也會有自己的煩惱,比如籌資困難等。在阿聯酋,銀行和投資人對於資助小型企業向來比較謹慎,更不要說外資企業了。

  “一個外國人要在這裡招商引資,難度要比當地人大得多,”布薩利說,“不過,站在投資者的立場上,你也能理解他們的苦衷。一個外國人來此做生意,一旦破產,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溜回家或逃到第三國,無需承擔任何聲譽上的風險。但對於投資人來說,這確實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因地制宜

  阿聯酋85%居民非本土出生,絕大多數當地人在政府部門擔任公職,於是形成眼下這種局面:大多數私人企業由外國人創辦。

  不過,在羅蘭·達希爾眼裡,中東各國的情況很不一樣,在這裡創業需因地制宜。達希爾是瓦姆達公司員工,該公司致力於在中東地區支援企業家創業。

  不久前,達希爾在埃及開羅為幾家創業公司開展一系列路演,箇中經歷讓他感慨良多。他說,把阿拉伯世界看成“一個地區”是外商經常犯的一個錯誤。“這裡不是一個市場,消費者型別千差萬別,金融體系和規範也不盡相同。”

  達希爾認為,中東地區可分為20多個市場,雖然有相似之處,但差異更大。“以埃及為例,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人們的購買力很有限。電子商務和數字化概念尤其薄弱,可以說尚未起步,因此在這裡做生意,你不會輕易賺錢。”

  他說,即便你瞭解這個市場,該地區普遍存在的官僚作風也足以讓你感到舉步維艱。比如埃及,官僚機構十分龐大,雖然近來經歷了政局動盪和改革,但對於外商來說,依然不是一個理想的創業之地。

  相比之下,在達希爾的家鄉迪拜,情況就要好太多了。由於這裡的免稅區制度,外國人在此創業無需找當地合夥人,就可以百分百擁有企業。雖然成本不算低廉,但相對於中東其他國家而言,這裡絕對是最佳選擇。

  拓展思路

  儘管困難重重,但中東地區市場巨大,不少領域尚未開墾,對於很多外國創業者來說具有很大誘惑。法國人埃爾韋·庫維里茲便是其中之一。他想成立一家以女性為目標群的媒體公司,但他沒有選擇法國為創業之地,而是在黎巴嫩建立網站Diwanee。

  對於讓很多外國人感到頭疼的官僚主義,庫維里茲似乎並不十分介意。他說:“如果你來自法國,就不會覺得這裡的官僚主義特別糟糕。”他認為,更大的挑戰是如何適應一個新興市場。

  “從一個成熟的數字化市場來到一個新興市場,你得有不同的思維模式。對於前者,要想佔領2%的市場份額,你得從別人手中‘偷’;但對於後者,你可以有更加開闊的思路,”庫維里茲說。

  庫維里茲表示,在與黎巴嫩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並沒有感受到太多排外情緒。“最初,人們會問:‘為什麼這個法國人要來這裡?他要幹什麼?’那是因為很多人把這裡當成一個撈‘快錢’的地方,賺一筆後會立馬走人。但如果你是認真的,能證明你有長遠計劃,一旦人們瞭解你是一個有承擔的人,就會接納你。”

  熱尼·甘尼姆擁有一半羅馬尼亞血統、一半黎巴嫩血統,幾年前在迪拜創業,公司在2009年金融危機中倒閉。但她選擇留下,如今準備東山再起,建立Pi Slice公司,涉足微小型財務貸款領域。她希望聯手有投資意向的個人和公司,幫助中東貧窮地區的企業家融資。

  她堅信,選擇阿聯酋是一個正確決定。“這裡的文化推崇‘樂善好施’,這裡的市場年輕,充滿活力,既有充足的資金,又有旺盛的消費能力,所以我很有信心。”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