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驢養殖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驢被稱為全身都是寶的動物,營養價值及其高,養殖驢的技術方法你又瞭解多少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一、喂飼:驢是草食動物。其飼草以幹、硬、脆的農作物秸稈為佳。例如玉米、穀子、豆蔓等質地較硬的秸稈,用鍘草機切成3-4釐米長的短段。最忌喂半乾不溼、折之不斷的飼草。此類飼草最易讓驢鬧"結"症。同時輔以豌豆、玉米、炒棉子等精料或麥麩等。每天早、中、晚各喂1次,以晚飼為主。每次飼餵時添上單草即草樣秸稈讓其食至大半飽時,再喂合草即將秸稈摻以苜蓿、豆蔓等含蛋白質較高的飼草,以此誘其食慾。待其有停食的表現時,再喂拌草即把槽底所剩的草,摻以豌豆、玉米、炒棉子等整粒飼料或摻以麥麩及少量水,以誘其達到最大攝食量。

  二、圈養:集約化肉驢育肥,以圈廄養殖為好。一般的圈廄只要上能擋雨、下可遮風就行。圈舍內設有食槽,每頭驢應留足60-80釐米的食位。在成年驢之間,按食位的距離,設定堅固的柵欄為屏障,以防止其互相襲擾公母混養的圈廄更為重要。

  三、繁殖:應選用形體較大、耐粗飼、抗病力強、適應性好、繁殖效能良好、飼料報酬高的驢種。目前肉驢多以同類交配繁育為主,也可與馬雜交。集約化養殖可採用人工授精法,採集良種清液。有利於大批量繁育,加速良種的培育推廣。

  四、防病:肉驢比起馬、牛等更耐粗飼,抗病力也較強。但這並不等於不生病,尤其是在集約化養殖條件下,要嚴格執行"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更要注意環境衛生,防止疫病發生。肉驢同騾馬一樣,容易患傳染性貧血、鼻疽和破傷風等。

  肉驢養殖舍怎樣做好消毒工作

  隨著養殖業的不斷髮展,肉驢養殖 在養殖裡,工作人員的著裝問題,引起人們的關注。正確做好消毒工作是養殖工作重點問題之一。耐熱、耐溼的紡織品可煮沸消毒30 分鐘,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鐘或用250~500mg/L有效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不耐熱的尼龍製品等,可採取過氧乙酸燻蒸消毒。燻蒸消毒時,將欲消毒衣物懸掛室內勿堆集一處,密閉門窗,糊好縫隙,用15%過氧乙酸7mL/m3 ,放置於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熱燻蒸1~2小時,或將被消毒物品置環氧乙烷消毒櫃中,在溫度為54℃、相對溼度為80%條件下,用環氧乙烷氣體800 mg/L消毒4~6小時,或用高壓滅菌蒸汽進行消毒。

  肉驢養殖驢圈基本防疫措施

  肉驢養殖養殖肉驢一般都有一定規模,雖說驢不怎麼像牛羊那個容易得病,但是大家也不要掉以輕心,肉驢養殖的基本防疫措施還是很重要的,但最為重要的有三條:一是驢和圈舍的建設要科學合理;二是增強驢的抗病能力;三是消滅傳染病來源和傳染媒介。

  一般的防疫措施

  一驢圈舍及環境衛生 養驢的選址和圈舍的建設,要符合家畜環境衛生學的要求。良好的環境條件,才能減少傳染病的侵襲,才能加強驢體對疾病的抵杭能力,有利於它本身的生長髮育。因此,驢應選在地勢較高、乾燥,水源清潔方便,遠離屠宰、牲畜市、收購站、畜產品加工以及家畜運輸往來頻繁的道路、車站、碼頭,並與居民區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避免傳染源的汙染。 驢要有良好的圈舍和運動。冬季要能防寒,夏季要能防暑。驢耐寒性較差,這在寒冷地區,防寒顯得格外重要。廄床要平坦、乾燥,廄舍採光要好。運動要寬闊、能排水,糞尿要及時清除。

  飼料要清潔衛生,品質優良,多種多樣,精、粗、多汁飼料合理搭配,滿足各種驢的營養需要。水源要清潔,水質要好。

  二及時清掃和定期預防消毒 每天數次清掃糞尿,並堆積發酵,消滅寄生蟲卵。對圈舍牆壁,每年用生石灰刷白,飼槽、水槽、用具、地面定期消毒,每年不少於兩次。

  三做好檢疫工作,以防傳染源擴散 在引進種驢、採購飼料和畜產品時,一定要十分注意,不可從疫區輸入。對外地新進的種驢,應在隔離廄舍內隔離飼養1 個月,經檢疫健康者,才可合群飼養。

  四實施預防接種,防止傳染病流行 預防接種應有的放矢。要摸清疫情,選擇最有利的時機進行。例如春季對驢進行炭疽芽胞苗的預防注射,以預防炭疽病;用破傷風類毒素定期預防注射,以預防破傷風。

  為了使上述工作正常開展,要廣泛地做好宣傳工作,使領導和群眾人人都明白衛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意義。只有把廣大群眾都動員起來,防疫措施才能得到認真的貫徹,保證防疫收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