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類的小文章

  每一篇勵志類的文章都是非常正能量的,很值得一讀,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小時鐘

  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隻舊鐘當中。兩隻舊鐘“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著。

  其中一隻舊鐘對小鐘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三千二百萬次以後,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萬次。”小鐘吃驚不已。“要我做這麼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

  另一隻舊鐘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小鐘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鐘很輕鬆地每秒鐘“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三千二百萬次。

  :每天做好一件事

  有一位畫家,舉辦過十幾次個人畫展。開始無論參觀者多少,臉上總是掛著微笑。有一次,我問他:"你為什麼每天都這麼開心呢?"他給我講一件事情:小時後,我興趣非常廣泛,也很要強。畫畫,拉手風琴,游泳,打籃球,必須都得第一才行。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於是,我心灰意冷,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父親知道後,找來一個漏斗和一捧玉米種子。讓我雙手放在漏斗下面接著,然後撿起一粒種子投到漏斗裡面,種子便順著漏斗滑到了我的手裡。父親投了十幾次,我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幾粒種子。然後,父親一次抓起滿滿的一把玉米粒放在漏斗裡面,玉米;粒相互擠著,竟一粒也沒有掉下來。父親對我說:"這個漏斗代表你,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會有一粒種子的收穫和快樂。可是,當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擠到一起來做,反而連一粒種子也收穫不到了。"

  :老木匠的房子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闆,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老闆捨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後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闆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

  “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

  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麼會這樣呢?現在他得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裡!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裡了。把你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進去一顆釘,加上去一塊板,或者豎起一面牆,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美、高貴,牆上的銘牌上寫著:“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釘子

  有一個壞脾氣的男孩,他父親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個釘子在後院的圍欄上。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的,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容易。於是,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髮脾氣。他告訴父親這件事情。父親又說,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給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後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欄上的洞。這些圍攔將永遠不能回覆到從前的樣子。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就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象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默想: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人窮還是心窮

  有個富人和窮人的故事是這樣說的:那富人很富,每天回家下車時,都見一個窮已至極的要飯人,守在路邊。那富人開始理也不理,鄰人都說這富人心不慈善。富人說我這樣恰是慈善,他站在這要飯越是要得著,越不想去致富,因為他還活得下去,富招兒都是被窮逼出來的。鄰人搖頭,說富人站著說話不腰疼,窮人沒路,有了路自會去謀生。富人說咱試試看。第二天富人下車,走到要飯的跟前,給他三張大票,說:我最初就是300元錢做小買賣起家,現在同樣給你這麼些錢,你自己去謀力,乾點什麼吧,別在這要了。

  窮人見錢眼開,滿口應諾,從此半月沒見,鄰人正以為富人這錢給對了時,那窮人把錢花完又回來了,還是站在原來的位置,伸出討乞的手。富人的車開過,從此再也不理這個窮人。

  人受點窮,特別小時候生活拮据沒什麼不好,幼時苦日子能激勵人一生奮進。世上的財產永遠不會絕對平均,有富就有窮。哀莫大於心死,窮莫大於心窮。心窮透了,誰也沒辦法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