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一年級陽臺上的小鳥教學設計

  教師們在授課前都需要做教學設計的準備,而《陽臺上的小鳥》是一年級學生需要學些的語文課文,那麼關於《》陽臺上的小鳥》教學設計是怎麼樣的嗎?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陽臺上的小鳥》教學設計,歡迎閱讀!

  語文一年級下冊《陽臺上的小鳥》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本文設計注意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內心世界,著力通過圖文結合,引導朗讀,激發學生想像,讓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體驗感悟,培養想像能力、朗讀能力。

  教學目標:

  1. 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學習2個新部首。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體會“我 ”為雨中的小鳥擔心的真勢情感,學會關心弱小。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是怎樣關心小鳥的。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是怎樣關心小鳥的。

  課型:

  新授課

  教法:

  談話、講授、合作交流

  教具:

  小鳥標本、小黑板、掛圖。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

  1、出示小鳥標本***同學們,請看老師手上的是什麼動物?***小鳥***今天,小鳥很開心,它飛呀飛,來到了你的桌上,你會怎樣做呢?***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表揚關心小鳥的孩子是好孩子。***

  2、小鳥飛呀飛,飛到一個小朋友家的陽臺上下班。這個小朋友會不會像我們班的小朋友一樣關心愛護他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3. 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 自由朗讀課文,用筆標出生字,把難讀的生字多拼讀幾遍。

  2. 聽老師範讀,注意聽清楚自己不會讀的生字詞

  3. 出示生字、生詞 片認讀,再去掉拼音認讀。

  4. 再自由朗讀,要求讀正確、流利。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課文,感悟內容

  1. 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各寫了什麼?

  2.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想想寫了什麼?結合圖理解。

  3. 我看到溼漉漉的小鳥,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小組合作學習2----5段。並討論。

  4. 交流彙報。

  ***1***“我看到的小鳥想到它很可憐,同情小鳥。讓學生找出句子。

  ***2***我看到小鳥,阻止媽媽到陽臺收衣服。找出動作的詞,指導學生讀出感嘆的語氣。體會我內心充滿同情、關愛的情感。

  ***3***朗讀課文,有愛心的小朋友站起來。有感情的朗讀。

  四、總結全文,拓展思維

  1. 學習本篇課文,你喜歡課文的小朋友嗎?你喜歡他嗎?請你用詞讚美他。

  2. 我們班的小朋友想得到讚揚嗎?說說你是怎樣愛護小動物的。

  小結:

  本篇課文寫了“我”看見一隻小鳥在陽臺上躲雨,便阻止媽媽到陽臺上收衣服的事。課文圖文並茂,語言親切,感情自然趨勢,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利於激學生關心弱小的願望。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知道了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1. 讓學生自由朗讀。

  2. 指名分角色朗讀,其它同學當小老師,評評誰讀得好。

  3. 讓學生分角色朗讀。

  4. 小黑板出示課後練習3帶標點的句子,請學生看尊準標點,自由朗讀,讀準確的當小老師帶全班讀,並給句子加上標點。

  三、小組合作,自學識字

  1. 小組長帶領複習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的讀音,說說記憶生字的方法,提出難記的生字,請小老師指哪些生字最容易讀錯,並帶領大家認讀。

  2. 認讀要求會寫的生字,請小老師給大家指出易錯的字,並帶領大家認讀。

  3. 用生字口頭組詞。並說句子。

  4. 指導書寫。

  ***1***認識2個新部首

  ***2***觀察田字格生字,指出難寫字,老師範寫。

  ***3***學生獨立書寫。

  ***4***檢查訂正,評價誰寫的好。

  四、積累詞語

  1. 朗讀課文,把喜歡的詞語摘下來。

  2. 用本課的生字組幾個喜歡的詞語寫在詞語花藍裡。

  小結:你們也很會保護弱小,課文語言親切,感情自然真摯,很適合我們的小朋友。大家表現的真棒。

  語文一年級下冊《陽臺上的小鳥》教學反思

  我一直在想:我們一年級的語文課該如何上,該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呢?課餘談論這個問題,有老師說,低年級識字是重點,課文內容淺顯,不需要怎麼講,學生讀會就可以了。對這種觀點,我是不太贊同的,我認為:我們的課文,雖然篇幅短小,內容淺顯,但它也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也蘊含著作者深切的感情和其所體現的教育意義,孩子們年齡雖小,但他對事物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剝奪孩子們對課本的理解感悟過程。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自己學會讀懂故事的內容,還要讓他們學會體驗這種內在的情感和意義,要讓他們在感知文意,感悟情感的過程中,培養思維、表達的能力,培養閱讀的能力。

  這學期,我改變了以前的那種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閱讀教學模式,而重視了學生的自我提問和釋疑。例如在教《陽臺上的小鳥》時,我是這樣設計的: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於是孩子們提出了很多問題,有學生說:我想知道小鳥為什麼在陽臺上?有學生說:我想知道小鳥在陽臺上發生了什麼事?還有學生說:我想知道陽臺上的小鳥怎麼樣了?看到孩子們提出的問題,我心裡真是高興!孩子們心裡充滿了疑問,何愁他們沒有閱讀的慾望?接下來我告訴他們:你們想知道的答案就在課文中,現在就請你趕快讀讀課文,看誰最先找出答案。孩子們很快就進入了閱讀狀態,一段閱讀思考時間後,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爭先恐後地表達著自己對那些問題的理解和看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張揚了個性,問題得到了解決,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又因為他們是在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整節課孩子們學得很開心,很愉快。

  新課標提倡自主學習,我想:只要我們老師時時處處為孩子們著想,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就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放小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愛護鳥類,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

  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鳥類。在朗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小黑板***第一自然段內容***。

  小卡片***說一說***。頭飾***小鳥和鳥媽媽***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小朋友們,想知道我的名字嗎?我的名字由兩個字組成,“汪”是我的姓,另一個字我們學過,想知道嗎?這個字藏在一個謎語裡,猜出這個謎語,就知道了。“白肚皮黑皮襖,尾巴尖尖像剪刀,從早到晚忙不停,捉了蟲子喂寶寶。”***打一種鳥。***

  猜出我的名字了嗎?喜歡小燕子嗎?為什麼?今天我們學的故事裡也有一個愛鳥的小朋友,他把姑媽送給他的小鳥放回大自然。齊讀課題。

  評析:

  上課伊始,老師採用猜謎語的方法與學生進行“熱身談話”,既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建立輕鬆、活潑、和協和民主的課堂氣氛,也可以讓學生情緒飽滿、熱情高漲,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動畫欣賞:

  欣賞根據課文內容製作成的動畫片。

  1、老師已經把這個故事製成動畫片,想看嗎?我們一起來欣賞。

  2、好看嗎?想不想再看?這次可以坐得放鬆一點。你們想不想當文中的小朋友?可以跟著一起讀。

  3、我發現不少小朋友就是文中的那位小朋友了,我們還可以做文中的小鳥,小朋友們可以站起來,還可以離開座位,可以加上動作。

  評析:

  此處多次欣賞動畫片,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從欣賞到模仿到創造。第一次看動畫片,著重讓學生欣賞;第二次看動畫片,主要讓學生模仿,讓學生跟著一起讀,低年級小朋友善於模仿;第三次看動畫片,著重創造,學生可以變成文中的小鳥,自由自在地“飛翔”。新課標中關於閱讀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讓一年級學生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隨著年級的增加,逐步達到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年級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此,反覆播放課文的朗讀,不是簡單地重複,從聽讀、跟讀到加上動作讀,給學生的學習搭建了成功的階梯。

  三、讀文賞析

  1、你們願意像動畫片裡一樣讀課文嗎?學生自由讀課文。

  2、汪老師想傾聽你們美妙的讀書聲,願意展示一下自己嗎?

  3、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一個小朋友來讀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話。這隻小鳥非常可愛。請小朋友們取出自己在家裡畫好的小鳥在小組中交流。

  ***2***哪些小朋友願意在班級給大家展示一下?願意展示的小朋友把畫貼在黑板上。

  ***3******老師選擇一幅畫貼在黑板正中***這真是隻可愛的小鳥。誰能將小鳥的可愛讀出來嗎?一生讀,其他生一起讀。

  ***4***老師一邊說“於是我把它放進籠子裡,給他食吃,給他水喝,可他一動也不動,可把我急壞了”一邊畫鳥籠。

  評析:

  貼出學生畫的小鳥,用粉筆畫出鳥籠,引起學生感情的震動,為下面的朗讀創設情境。

  ***5***這是誰的小鳥?你不著急嗎?請你來讀。

  ***6***小朋友們,你們有什麼問題要提嗎?

  4、學習第二、第三自然段。

  ***1***突然,小鳥朝著窗外叫起來,發生了什麼事了?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二小節。

  ***2***小朋友們聽鳥叫。一隻鳥,兩隻鳥。你們聽到了什麼?***隨機放上大鳥的畫***

  ***3***這時候小鳥會說些什麼?

  ***4***大鳥會說些什麼?

  ***5***小朋友會想些什麼?

  ***6***我想請小朋友找自己的好朋友,組成三人小組,商量一下,誰當小鳥,誰當鳥媽媽,誰當小朋友,看哪個好朋友小組合作好,很快就能分配好角色,看誰把剛才小朋友們想象的話都用上。

  ***7***請1——2小組上臺表演。

  評析:

  此處著重訓練學生的想象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本身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拿破崙也說過:“想象支配著整個世界

  。”心理學研究表明:想象在兒童的學習和思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想象的基礎上,讓學生三人一組練說,學生自主選擇合作伙伴,發展了學生的人際關係智慧。

  5、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邊說“我開啟籠子,小鳥飛向藍天,飛向大自然”邊取出小鳥,放飛小鳥。

  ***2***小朋友,這時小鳥又會說些什麼?小朋友還會說些什麼?

  ***3***多麼美好的一幕呀,人和動物相互理解,相互溝通,願意讀最後一節的小朋友一起捧起書,齊讀。

  四、拓展延伸

  1、不但我們愛鳥,古今中外的許多詩人、音樂家也十分愛鳥,他們寫了許多的詩,譜了許多的曲來讚美鳥。誰給大家介紹一下?會背會唱的小朋友一起來。

  2、小朋友們隨著知識的增多,閱歷的增長,還會發現這方面的詩和歌曲以及文章太多了。凡是對小鳥感興趣的小朋友,回去繼續讀一些關於鳥類的書籍,說不定,將來,你還會成為研究鳥類,謳歌鳥類的專家呢!

  評析:

  課堂對於語文教學來說實在太小了。陶行知要推倒學校的圍牆,地為床,天為被。我們也要打破語文教學的課堂侷限。將學生有課堂引向課外。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由一篇文章引出多篇文章,由一本書引出幾本書,甚至幾十本書。引導學生走向書本,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閱讀面。

  五、放飛“小鳥”

  小朋友們,文中的小鳥被小作者放回大自然。請你們到黑板上取回自己的畫,晚上希望你做一個夢,夢裡讓它變成美麗的小鳥,飛回大自然。

  評析:

 

  結尾餘味無窮,學生深受感染。讓小朋友們向文中的小男孩學習,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