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贈餘宮燭者即席同劉元定方子公丘長孺陶孝若賦之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袁巨集道

刻鳳含魚吐春燄,只擬蓬萊天上見。綠綈方底散青煙,一朝別卻宮雲面。

不照明璫翠步搖,書帷自剪讀《離騷》。捍撥春雷罷不聞,細雨珠花滴小槽。

韓家燈檠夜相伴,離離朱粉煙黃卷。瓦瓶石臼竹方床,上有羅文折角硯。

莫道不如宮裡時,高齋守盡蘭心茜。邯鄲才人嫁廝養,猶勝閉置閒宮殿。

柏樑宴罷霞成堆,昆明池底夜珠來。紅膏自羶不得近,阿監但掃沉香灰。

汗花凝滴雪珠膩,蜀葵粉溼青蟲醉。一石酒盡尚留髡,扇婢甕兒爛熳睡。

燭龍傳語九微光,輸盡婪杯老閒吏。

詩人袁巨集道
      袁巨集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巨集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