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如玉壺冰 / 賦得清如玉壺冰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王維

玉壺何用好,偏許素冰居。
未共銷丹日,還同照綺疏。
抱明中不隱,含淨外疑虛。
氣似庭霜積,光言砌月餘。
曉凌飛鵲鏡,宵映聚螢書。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詠物 讚美

譯文

譯文
玉壺有什麼作用,偏許素冰放在裡邊。
讓冰不在日下融化,還同照綺彩窗戶。
透明得中間能看清,從外看懷疑是虛無的。
冰氣像庭中霜累積,光勝過臺階邊的光亮。
早晨照凌飛鵲鏡,晚上對映聚螢書。
如果與您比起來,清心還不如您呢。

註釋
清如玉壺冰:京兆府試試題。
何用:為什麼。素冰:潔白的冰。
銷丹日:指冰在赤日下融化。
綺(qǐ)疏:窗戶上雕刻的花紋,也指刻有花紋的窗戶。
言:料,知。砌(qì):臺階的邊沿。
飛鵲鏡:古鏡的一種,傳說可以照見妻子之心。
宵:夜晚。聚螢書:
夫君:以稱友朋,此指玉壺冰。

參考資料:

1、彭國忠 等.唐代試律詩.合肥:黃山書社,2006:8-9 2、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7

賞析

  此詩所寫為試律詩中一主要題材,即狀物之作。“玉壺冰”最早的出處應是鮑照的《代白頭吟》,詩中有“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分明是氣節風骨之象徵。後來,玉壺冰便成為了詩詞中常見的一個意象,每每為詩人所吟詠。十九歲的王維參加京兆府試,便以“清如玉壺冰”為題寫下了一首名篇。

  全詩從不同角度對玉壺之冰作了描摹。首聯一破“玉壺”,一破“素冰”,且以設問形式,使詩意更顯生動。次聯承寫玉壺,方法巧妙,上下兩句雖未點出“玉壺”二字,但卻用素冰免於被赤日所融的命運反襯出玉壺之功用。三聯上句緊承二聯下句之“照”字,點出素冰之“明”。下句寫素冰之“淨”,亦緊扣詩題之“清”字。四聯上句之“氣”字緊承三聯之“虛”字而來,描摹玉壺中圍繞著素冰的冰霧,此亦襯寫素冰。四聯下句寫素冰之光與臺階邊沿之光相比更勝之有餘,形容素冰之光亮。五聯又緊承上聯之“光”字而來,連用兩個典故,襯寫素冰之亮,其冰光壓過可以照見妻子之心的飛鵲鏡,如同像車胤聚螢那樣用以照書,“玉壺冰”勝於妻、友,真如知己。此聯還從早、晚兩個對比的時間段來寫,可見素冰之光亮晝夜不變。末聯用擬人手法寫素冰之“清”,顯示作者對素冰清高堅貞氣節的傾慕。末聯之生髮,意境深遠。

  在這首詩中,詩人寄情的玉壺冰,儼然已成為“世間真情”的意象,是詩人對早已令人絕望的世間真情的急切呼喚。此詩堪稱試律詩中的佳作,從詩中可體會出兩種意味。

  其一,王維以玉壺盛冰作比,玉和冰,一個高貴,一個純潔,兩者相融,便構成了千古難出其右的高潔品質。王維鋪陳多多、比賦連連,而到了結句處,忽然話鋒一轉,“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一下子從狀物而及於寫人,從冰之性情轉入人之品格。旨在用冰壺自勵,推崇磊落澄澈的品格。

  其二,在王昌齡之前之後,唐代詩人都有用玉壺冰表示友情的。駱賓王在跟朋友李嶠分別之際,作了《別李嶠得勝字》一詩,詩的末二句為“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同樣此詩中“玉壺何用好,偏許素冰居”,取玉壺與冰兩者品性相似,比喻兩人情投意合。

參考資料:

1、彭國忠 等.唐代試律詩.合肥:黃山書社,2006:8-9

創作背景

  此詩為唐玄宗開元七年(719年)王維在長安應京兆府試時所作。《文苑英華》卷一八六編入“省試”詩。時作者十九歲。“清如玉壺冰”是京兆府試試題。   

參考資料:
1、彭國忠 等.唐代試律詩.合肥:黃山書社,2006:8-9

賞析

  此詩所寫為試律詩中一主要題材,即狀物之作。“玉壺冰”最早的出處應是鮑照的《代白頭吟》,詩中有“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分明是氣節風骨之象徵。後來,玉壺冰便成為了詩詞中常見的一個意象,每每為詩人所吟詠。十九歲的王維參加京兆府試,便以“清如玉壺冰”為題寫下了一首名篇。

  全詩從不同角度對玉壺之冰作了描摹。首聯一破“玉壺”,一破“素冰”,且以設問形式,使詩意更顯生動。次聯承寫玉壺,方法巧妙,上下兩句雖未點出“玉壺”二字,但卻用素冰免於被赤日所融的命運反襯出玉壺之功用。三聯上句緊承二聯下句之“照”字,點出素冰之“明”。下句寫素冰之“淨”,亦緊扣詩題之“清”字。四聯上句之“氣”字緊承三聯之“虛”字而來,描摹玉壺中圍繞著素冰的冰霧,此亦襯寫素冰。四聯下句寫素冰之光與臺階邊沿之光相比更勝之有餘,形容素冰之光亮。五聯又緊承上聯之“光”字而來,連用兩個典故,襯寫素冰之亮,其冰光壓過可以照見妻子之心的飛鵲鏡,如同像車胤聚螢那樣用以照書,“玉壺冰”勝於妻、友,真如知己。此聯還從早、晚兩個對比的時間段來寫,可見素冰之光亮晝夜不變。末聯用擬人手法寫素冰之“清”,顯示作者對素冰清高堅貞氣節的傾慕。末聯之生髮,意境深遠。

  在這首詩中,詩人寄情的玉壺冰,儼然已成為“世間真情”的意象,是詩人對早已令人絕望的世間真情的急切呼喚。此詩堪稱試律詩中的佳作,從詩中可體會出兩種意味。

  其一,王維以玉壺盛冰作比,玉和冰,一個高貴,一個純潔,兩者相融,便構成了千古難出其右的高潔品質。王維鋪陳多多、比賦連連,而到了結句處,忽然話鋒一轉,“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一下子從狀物而及於寫人,從冰之性情轉入人之品格。旨在用冰壺自勵,推崇磊落澄澈的品格。

  其二,在王昌齡之前之後,唐代詩人都有用玉壺冰表示友情的。駱賓王在跟朋友李嶠分別之際,作了《別李嶠得勝字》一詩,詩的末二句為“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同樣此詩中“玉壺何用好,偏許素冰居”,取玉壺與冰兩者品性相似,比喻兩人情投意合。

參考資料:

1、彭國忠 等.唐代試律詩.合肥:黃山書社,2006:8-9

創作背景

  此詩為唐玄宗開元七年(719年)王維在長安應京兆府試時所作。《文苑英華》卷一八六編入“省試”詩。時作者十九歲。“清如玉壺冰”是京兆府試試題。   

參考資料:
1、彭國忠 等.唐代試律詩.合肥:黃山書社,2006:8-9

詩人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