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秋夕興元使院作用東坡赤壁韻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胡世將

神州沉陸,問誰是、一範一韓人物。北望長安應不見,拋卻關西半壁。塞馬晨嘶,胡笳夕引,贏得頭如雪。三秦往事,只數漢家三傑。
試看百二山河,奈君門萬里,六師不發。閫外何人回首處,鐵騎千群都滅。拜將臺欹,懷賢閣杳,空指衝冠發。闌干拍遍,獨對中天明月。

懷古 愛國 憂國憂民

譯文

譯文
我神州大地淪喪,試問誰會成為范仲淹、韓琦式的人物來保家衛國。北望中原已失,連函谷關以西的大半土地也拋棄了。在邊塞,我清晨騎在嘶嗚的馬背上出營,晚上伴著胡笳聲宿營,所贏得的不過是滿頭的白髮。收復“三秦”,只有漢初三傑再世了。
關中易守難攻,怎奈朝廷遠在外力之外,又不肯發兵抗敵。主張和議的人誰還記得邊關的恥辱,諸路兵馬都幾乎被滅。拜將臺歪在一邊,懷賢閣不見蹤影,我怒髮衝冠又有什麼用。拍遍欄杆,只能獨自仰望天空中的明月。

註釋
酹(lèi)江月:詞牌名。 又名《大江東去》《念奴嬌》《赤璧詞》《百字令》《壺中天》等。有平韻、仄韻兩體。仄韻體多見,正體為雙調百字,上下闋皆十句四人韻。平韻正體惟改仄韻為平韻。
興元:秦時名南鄭,為漢中郡治所,在今天的陝西漢中市。
一範一韓:範指范仲淹,韓指韓琦。範韓二人曾主持陝西邊防,西夏敢騷擾。
長安:借指汴京,代表已被金人佔領的中原大地。
三秦:當年項羽入咸陽後,把關中分封給秦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為三秦。
漢家三傑:指漢初名臣張良、蕭何、韓信。
百二山河:形容關中形勢險要,二人扼守,敵百人。
閫(kǔn)外:指朝廷之外,或指邊關。此指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浚合五路兵馬與金兀朮戰於富平(甘肅靈武),諸軍皆敗之事。
拜將臺:指劉邦拜韓信為大將之臺,在陝西西部。
懷賢閣:是宋代為追懷諸葛亮而建的閣,在陝西鳳翔東南。

參考資料:

1、蔡踐. 豪放詞全鑑[M].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7,137-138.

詩人胡世將

      胡世將(1085年—1142年),字承公。常州晉陵(今江蘇武進)人。樞密副使胡宿曾孫、浙西安撫使胡唐老之弟。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大臣。崇寧五年(1106年),胡世將登進士第,歷尚書右司員外朗、兵部侍郎等職。紹興八年(1138年),以樞密直學士出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紹興十二年(1142年)病逝,年五十八,諡號“忠獻”,後改諡“忠烈”。有《胡忠獻集》六十卷,已佚。《全宋詩》、《全宋詞》、《陝西通志》等錄其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