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謙讓作文範例

國一作文 全文約596字

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件東西必須是你的或我的這一說法,謙讓,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深厚的涵養,更是一種善待他人,善待生活的境界。

什麼叫謙讓呢?其實,謙讓就是謙虛、禮貌地退讓。生活中的許多事都需要有人願意退讓,才可能發生轉機。一個人學會了謙讓,也就學會了如何禮貌待人。

我們應該怎樣謙讓呢?大家都聽說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吧,這可算得上是謙讓他人的典範了。僅有四歲的孔融深深地明白將大的梨讓給長輩,好的梨讓給兄長,把最小的梨留給自己的道理。是什麼使他處處為他人著想?我想,不僅是因為他的孝心,更因為他有謙讓的品質。

正如《佛經》所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有時謙讓也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清朝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他收到家信,信上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幫忙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封回信勸家人讓出這塊地,並附詩一首:“千里休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裡領會張英的意思後主動讓出三尺,結果鄰居感動得也讓出了三尺,於是成就了“六尺巷”的美名。

可見,謙讓這一美德非常重要,我們只有學會謙讓,以禮待人,才能融洽的處理好和他人之間的關係。要明白,不爭不搶之人必有大家風範。同學們,作為新世紀的少年,讓我們學會謙讓,相互謙讓,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