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小吃作文範例

國小四年級作文 全文約842字

提起我的故鄉連江縣丹陽鎮的小吃,當屬肉燕最為出名,許多人慕名而來品嚐購買。但有一樣特色小吃能與之相媲美,那就是坑口村的手工線面。坑口村的線面純手工製作,有近百年的歷史,家家戶戶都會做。線面潔白如玉、麵條細勻、落湯不糊,把煮好的線面泡在排骨、豬腳或鴨子湯裡,加點自家釀的青紅酒,味道醇香,充滿味蕾。

手工線面雖然好吃,但製作過程複雜。從我記事起,一到晴好天氣,爺爺和父親母親從頭天晚上就開始忙碌了,準備好麵粉、食鹽等,和好面後早早睡下。凌晨三點左右起床開工。首先是過條,只見爸爸的雙手不停地搓面,麵條像一條長蛇般不停地蠕動,媽媽隨著爸爸的節奏把搓好的麵條盤在大瓷缸裡,盤完後把大瓷缸放在木架子上。過條通常要過兩遍。其次是圈條。圈條很好看,媽媽首先拿出兩根竹棒,把它們插在木架的窟窿裡,然後從瓷缸裡取出麵條,把麵條圈在左邊竹棒與架子交接處,接著再圈在右邊的竹棒與架子交接處,以這樣的方式勻速左右不斷地迴圈。麵條在她手中不停地飛舞著,直到把兩根竹棒排滿。圈好後再把它們放在由兩塊直立的木板組成的架子裡。最後是拉麵,拉麵是將圈好的麵條拿到室外大木架子上拉,木架子有兩米多高,媽媽將圈面的竹棒一端固定在木架上,一端夾在手中,用力拉至變細,再固定在架子另一邊的窟窿裡。接著她用兩根竹棒從中間將粘在一起的線面分開,用力要均勻,否則三四米長的面就會從中間折斷,然後再拉至分開,她手中的竹棒像兩根指揮棒,起起落落的線面像是跳動的五線譜……最後一道程式是晒乾。一天站下來讓人腰痠背痛。每當我放學回家,瞅見媽媽在黃昏的餘暉中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一陣感動,媽媽爸爸辛苦了!

近幾年丹陽有些地方出現了機械線面,它的成本只有手工線面的一半,但做工粗糙極易斷裂。更糟的是有人以機械線面冒充手工線面出售,雖然多賺了錢,卻使這個豎立了百年的招牌有毀於一旦的危險。不過,現在縣裡也開始重視這一現象,聯合村裡出臺了一些措施保護這個傳統手藝。

我愛手工線面,希望它能夠繼續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