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範例

國小六年級作文 全文約533字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屢次三番勸楚懷王聯合齊國共同抗秦,懷王不但不聽,還將屈原革職放逐。後來楚國被秦國擊敗,屈原認為“國在人在,國亡人亡”,於是投河自盡。人們划著船在江面上祭祀他,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還把竹筒子裡的米飯撒在水裡。後來人們就將屈原投江的這一天—五月初五設為了端午節。

眾所周知,端午節也稱“粽子節”,必不可少的當然是粽子。大人們早早就準備了上好的圓糯米,洗米,浸泡,加進紅豆(或綠豆)、紅棗、香菇、五花肉等種種配料,然後用粽子葉包起來,再拿去蒸。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就新鮮出爐了。

到了端午節那一天,人們都拖家帶口、呼朋喚友邀約著去看賽龍舟,江邊、湖邊、海邊……人山人海,萬眾歡騰,熱鬧非凡。每條龍舟上都有一名鼓手,幾十名劃手。當鼓手擊響大鼓,劃手就隨著鼓聲的節奏努力向前划動。鼓聲越激烈,劃手也會劃得越快,龍舟自然也會行進得更快。岸上,人頭攢動,歡聲雷動……扣人心絃的龍舟賽,把端午節的節日氣氛推向了高潮,這也成為了我們中國人的獨特風俗。在古代,觀看賽龍舟的人還要佩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等,以絲布包住,清香四溢,玲瓏奪目。這樣的香囊還有避邪作用。

包粽子、賽龍舟、佩帶香囊……這些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組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