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範例

國小六年級作文 全文約714字

“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童謠說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相傳在戰國時期一位大詩人屈原所說楚國的都城被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他來到汩羅江邊,懷抱石頭,投江自盡。楚國的百姓聽到這個訊息,十分悲痛。他們含淚划著船來打撈屈原遺體,還把粽子扔進江裡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軀體。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五月初五定為了端午節。

每年端午節,外婆都會包粽子給我們吃。外婆和媽媽先買了一些新鮮的粽葉,清洗乾淨。先放進熱水裡煮一會兒,同時將準備的糯米浸泡好後,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外婆先選取兩片粽葉,從中間把葉子捲成圓錐狀,接著往裡面小心翼翼地放米,豬肉,最後用棉線綁住,一個粽子“寶寶”就誕生了。外婆喜歡根據每個人的口味包不同的粽子:我喜歡蛋黃粽,媽媽喜歡肉粽,外公喜歡板栗肉粽……外婆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煮,還沒等粽子出鍋,空氣中就已經瀰漫著粽子的香味,叫人饞得直流口水,我恨不得立馬拿出來大飽口福。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必備的活動。看,河上停著十幾條顏色各異的龍舟,龍舟上的健兒個個意氣風發,如同出征的戰士。比賽一開始,十幾條龍舟像離弦的箭衝了出去,你追我趕,誰也不甘心落後。每條龍舟上的指揮員站在船頭,隨著鏗鏘有力,節奏鮮明的鑼鼓聲。雙手揮著蒲扇,鼓動隊員向前奮進。站在兩岸的觀眾們,也是個個神采奕奕,目不轉睛地望著那一條條奮力前進的龍舟,心情像大海般波濤起伏。

端午節那天,外婆家門上還會插艾葉,外公在角角落落裡噴上雄黃酒。聽媽媽說,艾葉和雄黃有辟邪驅瘟的作用。

吃粽子,賽龍舟……這些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鬧的端午節。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