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密讀後感作文範例

讀後感 全文約4172字

【篇一:品讀文學大師莫言—讀《我的高密》有感】

寒假,我抱著完成作業的態度去買了莫言的《我的高密》。買回來了就放在那,動都沒動,因為聽名字,不覺得有什麼好看的,但我卻大錯特錯了。

我是被那本書的外表所吸引的上面寫著:這本書是我與這對夫妻的友誼的見證,當然這本書裡也有我的童年、夢想、以及我半生的足跡。我想著,莫言大師在童年經歷了什麼?他有著什麼樣的夢想?我懷揣著這些問題走進了記載了莫言大師大半人生的《我的高密》。

童年的經歷

莫言大師的童年時貧窮的。莫言在一個家裡有十幾個老老小小的中農家庭裡成長著。由於當時家庭太貧困,他只有去挖野菜,捉螞蚱吃,冬天更是要去啃那樹的皮吃。不過最佩服他的是,他捉的螞蚱比別人要多好多。這是因為他找到了一個訣竅,在捉螞蚱時,螞蚱總會逃掉,就算在後面螞蚱也知道。莫言就發現了這個就覺得這肯定與螞蚱的味覺有關。捉螞蚱前,便用草汁塗在手上,這樣螞蚱就容易抓了。

從這件事中我懂得了,要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這樣你會發現許多祕密,寫作也應這樣,將周圍與文字聯絡在一起。我想莫言也就是有著這樣細膩的觀察,才能寫出如此深入人心的文字吧!

夢想的存在

莫言大師在童年就有著文學夢,從小就四處借書,在二哥哥的拳頭下吃了不少苦,躲在草叢中看書也吃了不少苦,被叮的滿身是包也受了不少苦,最苦的是那次去看二哥偷偷藏起來的書被馬蜂蟄的滿頭是包,都腫的不成樣了,二哥怕被母親責罰,還叫他去跟母親講是他上廁所不小心弄的,這樣就把書借他看完。但最終二哥還是騙了他,那本書終究沒看到。由此可見莫言對於文學的熱愛是多麼的深厚啊。

上學了莫言對於文學也是無比熱愛,特別是他的作文寫的出奇的好。但因為得罪了老師便被取消了資格去上中學,他童年的求學路、大學夢也從此告了一個段落了。

在莫言大師的親身經歷下,我明白了我們應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在被通知取消上中學的資格時,莫言大師是多麼的悲傷他當時心裡是多麼的落寞,自己心中的大學夢破滅了。長大了本可以繼續完成學業,卻因為文化大革命,而斷送。莫言本以為自己沒有機會了,但在他的努力下最終仍取得研究生學位,雖然中間有許多坎坷但我們只要不放棄,便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

莫言大師從小經歷種種磨難吃不飽、穿不暖卻依然刻苦,我們現在沒有那磨難,只有好的物質條件。在家中父母一直把我們當做小皇帝、小公主一樣伺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什麼資格不去好好學習。

我們應追尋著夢想永不言棄。向莫言大師那樣刻苦,熱愛文學。

【篇二:細品莫言—讀《我的高密》有感】

莫言,如今也算是個大人物了吧!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多少作家的夢想啊!這次的獲獎,不僅是對莫言辛苦的文學歷程的肯定,更是給我們起到了激勵與榜樣作用。當然,隨著莫言的名聲越來越大,他的作品也火了起來。

這個寒假,在老師的推薦下,我細細的品讀了莫言大師的作品—《我的高密》,這本書也使我對莫言有了更多的瞭解。

當第一次聽到書名時,“高密”就引起了我的疑問。於是,我帶著疑問開始了這次讀書歷程。沒讀幾篇,我就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原來,高密乃是莫言的故鄉。那莫言為什麼要在書中坦露高密是他的呢?當我產生這個疑問時,我就覺得這本書肯定又是寫作者對家鄉多麼多麼懷念,多麼多麼想回到故鄉等等這類抒情的書。但是,我錯了。

這就是莫言的作品吸引我的地方之一:莫言的作品不像其他作家的作品一樣,確立了懷念故鄉這個主題後,就大肆宣揚自己多麼多麼厭惡城市枯燥冷漠的生活,多麼多麼想回到故鄉,多麼多麼想過過童年時的生活。莫言不但不這樣,反而在書中坦露,如果要他現在回到故鄉,過過童年般的生活,他是不願意的!多麼真誠的一位作者!

《我的高密》中最吸引我的是一篇名叫《狗的悼文》的文章。我之所以認為這篇文章最吸引我,是因為在這個寒假,我親眼目睹了狗的無奈與不幸。開始放寒假了,我家小狗也順利的產下了下一代,沒想到它那小小的身體裡,曾經竟孕育了五條小生命!多麼神奇啊!但我的外婆卻說五隻小狗,狗媽媽是養不活的,要扔掉四隻,但在我的強烈反對下,外婆終於鬆口了,決定扔掉三隻,養兩隻。我無奈的看著外婆殘忍的將三隻小狗裝進蛇皮袋,向河邊走去。慢慢的,兩隻小狗的可愛也漸漸使我忘卻了三條生命逝去的悲痛。然而,到了新年,我阿姨又在街上買了兩條已經剝去皮的小狗……更令我氣憤的是,一個收破爛的青年男子軟磨硬泡,終於讓我外婆答應,過幾天來捉兩條小狗。這也就算了,只有他對小“山珍海味”昆蟲;我又似乎感受到了他因時代原因上不了中學的傷感。

讀完整本《我的高密》,它真的給了我很多感悟和體會,讓他童年的種種不幸化為我們今日前進的動力吧!

【篇三:足跡,成長中一道風景線—讀《我的高密》有感】

成長,其實就是一場沙灘夢。從始至終,在這沙灘上,留下的,就只是一串串的腳印而已,一串,兩串,三串……就形成了足跡。

暑假中,讀了一本書《我的高密》,單看名字,我一味地以為,這是一本枯燥無味且毫無看點的書。但事實並不如此,莫言以他精煉趣味的語言和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將他幼時童年家鄉的記憶巧妙連在了一起,看點十足。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莫言將他的成長與故鄉密不可分,換句話說,高密,就是他沙灘夢的起源地,而那些小故事,就是足跡。

《我的高密》=成長的足跡。

現在,我們在學校裡刻苦學習,過著緊張的學習生活,我就會想起莫言在農村無憂無慮的生活。讀莫言的書,聽莫言的故事,我彷彿看到了莫言在掉進茅坑那一刻的無奈;我彷彿感到了莫言童年時期對書的痴迷;我彷彿嚐到了莫言小時候對他們來說已是“山珍海味”的各種昆蟲……莫言說:“我與農村的關係是魚與水的關係,是土地與禾苗的關係。”那麼我們呢?我們又何嘗不是呢?現在想起來,歷代古今名人又何嘗不是呢?

每一個人從出生後,就不斷地在成長,行為也由幼稚無知,變為成熟懂事,在一連串的蛻變過程中,有冒險,也有驚喜,彷彿青蘋果的味道,酸中帶甜,甜中帶酸,這種成長的滋味,格外讓人難忘。其實成長代表著一連串的改變,過程雖然苦澀,但結果卻是甜美的。

記得放暑假期間,我無意中開啟以前的相簿,竟然發現有一張自己剛出生模樣的照片,小小的手,眯眯的眼睛,看起來像個小傻蛋,媽媽告訴我:“那時的我,什麼都不會,只會吃喝拉撒睡。”慢慢的,我開始翻,坐,爬,並且長出牙齒,吃著美味的食物。不久,在搖搖擺擺中,我跨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步,從此世界變得更加遼闊,可以自由自在地到處遊走。

後來,我開始牙牙學語,懂得用語言和人溝通,世界變得更不一樣了,這種成長的喜悅,是筆墨所難以形容的,而現在的我,不只是會走,還會跑,會跳;不僅會說,還會寫,會畫,會交朋友,頭腦裡的知識更是愈來愈豐富;待人處事也愈來愈成熟,知道待人要誠心誠意,做事要勇敢負責。

現在,我進入青春期,生理上,我會長高,變胖,長青春痘;心理上,會變得更為成熟,更加穩重,而經過這一連串的改變後,我就會像毛毛蟲破繭而出,成為美麗的蝴蝶,迎向新的未來。

成長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只要以平常心面對,將會發現過程雖然有點驚心動魄,但也處處充滿驚喜!

成長,因足跡而美麗。足跡,因成長而獨特。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足跡,成長中的一道風景線。

【篇四:心中的故鄉—讀《我的高密》有感】

翻開這本書的時候,身後彷彿有一股推力,把我一股腦兒地推進了他的世界—莫言,一代文學大師。就這樣,我闖進了他的童年,闖進了他的故鄉,闖進了《我的高密》。

這本書可以說是莫言的一本回憶錄,記載了他的童年、少年以及青年的令人難忘的時光。它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在耀眼光芒背後的真實的莫言。

他,用一絲一縷的溫馨,勾勒出了童年的回憶。

每個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莫過於那繽紛多彩的童年了,莫言也是。在莫言的童年生活中,由於家裡貧困,連吃飯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他的童年依然是天真的,自由的,奔放的。他可以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奔跑追逐,可以在那裡捉螞蚱;他可以在高大的樹木上,爬上去摘些野果子,好不樂乎。比起我們,他們又多了幾分歡笑,多了幾分樂趣。莫言的童年是一個孩子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自由的追求,對一切事物的熱愛。莫言,用他手中的那支普普通通的筆,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用最真摯的心,領著我們走進了他的世界。

他,用一點一滴的眷戀,描繪出了故鄉的風采。

在書中,莫言始終都圍繞著自己的家鄉,不難看出,他對自己的故鄉有著多麼深厚的感情。莫言覺得,身為一個作家,所有創作的源泉都是來自於自己的故鄉的。的確,故鄉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它就如同母親一般的,哺育了我們,並撫養我們長大。在書中,莫言常常說,他經常會把一切不屬於自己家鄉的東西新增給它,可能是一座山,也可能是一片海。他常常把自己的故鄉想象的很美好。也許,在現實生活中,莫言的故鄉並不是那麼的美麗,但在莫言的心中,它就是彷彿是一個天堂,因為,在這裡,有著他的記憶,有著他的情感,還有他的靈魂。這個小小的高密,始終都牽引著這個大文學家的思緒。故鄉,就如同是一個深深的烙印,嵌在了莫言的腦海裡,也深深的,印在了他的心裡。

他,用一分一秒的時間,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歷史。

每個人都是一個書寫者,每時每刻都在書寫著屬於自己的歷史。生活中,我們每一個精彩的瞬間,都能組成屬於我們的史冊。這段歷史能夠讓人讚歎,還是隻配得到別人的唾棄,全看書寫這歷史的人。勤勞努力的人,書寫的歷史斷然是吸引人的;懶惰無用的人,書寫出來的歷史則只會得到別人的厭惡。莫言當然是屬於前者的。在他的書中,在字裡行間中,流露出的是他對文學的酷愛,對語言的痴迷。這種人書寫的歷史怎麼會不好呢?上帝是公平的,他只會將豐收的碩果贈予那些兢兢業業的人。莫言所付出的一切,終於讓他獲得了文學最高獎—諾貝爾文學獎。在一圈又一圈的光環下,莫言始終都保持著這顆勤勞樸實的心。

莫言的書,每一句話都是泛著濃濃的鄉土氣息。這也是他的作品吸引我的原因之一。這樣說吧,就好比嘗過了山珍海味,再去咀嚼一下青菜蘿蔔,反而會讓人覺得回味無窮。莫言,讓我看到了他對故鄉的眷戀;莫言,讓我對文學又多了幾分熱愛。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鄉,它,深深地牽引著我們,使我們有更多的源泉,去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未來。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