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作文作文範例

國三作文 全文約7005字

【篇一: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作文】

已記不起這是多少次走上這條小街了。

這條街從我還未出生時便有了,比我還大上幾個年頭,從小學裡,每天上學放學走上一遍,出門遊玩還得走上個幾遍,即使這麼多遍,我也沒有發現它有什麼獨特之處,真把它當作一條街了。

街道很長,我站在這頭是望不到那邊的,打小我就喜歡它這一點,街道的兩邊有著各色各樣的店面,餛飩店、蛋糕店、水果店那是應有盡有。地面上非常乾淨,沒有多餘的雜物和惹人厭煩的泥汙,從來不會有一個行人站在小街上的時候皺眉頭。

我微眯著雙眼,輕輕地往前邁著步子,兩邊傳來的各色清香總讓我忍不住聳動鼻翼,僅僅是嗅,便足以讓我口舌生津了,我不好意思地咂了咂嘴,四下裡瞧了瞧:奇怪,我以前麼沒聞到呢?

小街很窄,但人流量卻非常大,鄰家的奶奶半開玩笑半認真地稱之為“市中心”,雖有些好笑,大家卻也同意。小攤肆意擺放,似乎想擺在哪兒就擺在哪兒,少了些墨守成規,卻多了份隨意舒心,但不論擺在哪裡,攤主們總是喜歡三個一群五個一檔地扎堆賣,這人口乾了,不必招呼,拿過別人家的黃瓜,袖子擦擦便已咬下了一大口,那人呢?見了也不生氣,只擺擺手,任由他拿去,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隨意,不加修飾。

街上有個邱太太,是出了名的摳門,去買點毛線團非得順人家幾綹線,買些蔬菜總是要捎上幾根蔥,時常為了幾塊錢和人爭得面紅而赤。大家心裡其實都清楚,但每次只要邱奶奶來買菜,他們都會偷偷地在邱太太的籃子塞上一些東西,有時是幾個青椒,有時是幾顆紅紅的櫻桃,有時是幾塊給她小外孫的糖果……每次看到大夥臉上心照不宣的笑意,我的心裡總也甜甜的。

不覺,竟已走到了小街的盡頭,驀然回首,風景依舊。以前我從不肯放慢腳步,每天在街上來回穿梭卻也是行色匆匆,從不會多看一眼。原來,只消慢一點,放緩腳步,用心感受,便可以發現這麼多的美好。

原來,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

【篇二: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作文】

老家是單調無味的,只有金黃,晃啊晃,閃了人的眼。

老家的人也是單調無味的。總是沉默著,在田裡,只是忙著,也不說話,也不休息—無趣的吧?

四月是收穫的季節。耐不住母親說需要人手,我興致缺缺得來到了田裡。

天空有些黯淡,偶爾一片白雲乏味地路過,淡淡的,消失。田地裡的油菜呆板地站著,和人一樣,無趣。

母親把一把小鐮刀遞給我,示意我看著她,學著收菜籽。母親弓著背,—彎成了一隻煮熟的蝦,右手握著沉重的鐮刀,左手探向油菜杆,用鐮刀一砍,那油菜杆的上半部分就砍下來了。整個過程,母親做得嫻熟。

我也學著母親那樣做。母親做得倒是嫻熟,可我就不行了。先是衣服老是蹭到菜花的花粉,再是砍不下來那油菜杆。左手握住油滑油滑的杆子,右手拿著我覺得異常沉重的鐮刀,又畏首畏腳的,真是欲哭無淚了。

直起身,向母親望去。母親早已到了前面,像是浴血奮戰的將士,開出一條路。母親瘦小的身軀被油菜擋住了一大半,只看到沉沉浮浮的黑色,在油菜的映襯下,格外醒目。那黑色在不斷遠去。

有些心酸。兩年前的母親雖不說是十指不沾陽春水,也是不必做這些重活的。爺爺奶奶去世後,父親不願放棄爺爺奶奶留下的地,可父親的身體不允許他乾重活,母親就承擔起了整個家和那一畝三分地,帶著愛與責任。

母親走了過來,大抵是感覺到我許久的凝望。母親嘴角噙著一抹笑。天很藍,雲很淡,風吹動母親的髮梢,給跳著華爾茲的油菜伴奏,金色襯得母親格外明豔。母親手把手地教我。母親又繼續去幹活了。

站起,望著母親離去的身影。在那個方向,我看到了老家的人。大多是老人,守著一畝三分地,不願讓兒女多些負擔,也想為兒女做上一頓她親手種的菜。也許他們不懂什麼是綠色食品,他們只為自己能為兒女做些事而高興,也許他們不懂什麼是風景,但我知道,那些人是風景,那份愛是風景。

天空湛藍,雲捲雲舒,風吹過,油菜跳著踢踏舞,整個世界,美好。

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別忘了,多看看。

【篇三: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作文】

在教學樓下的小花園裡有一小片竹林,不到十平米的小花池裡擁擠著許多蒼翠的竹子,直插碧霄,氤氳著如墨濃蔭。我總喜歡在課間時站在長廊裡欣賞這叢鮮活生動的綠。

在陽光下蓬勃著的,迸濺出生命朵朵浪花的綠,使我心靈溢滿了歡喜,讓我的校園生活多姿多彩。

可是有一天,鴉雀無聲的課堂卻突然被一聲刺耳的電鋸聲打破,“咔嚓”的聲音像章魚的觸角纏繞著我的心,隱隱不安。我驚惶,隨之而來便是憂傷,在某個角落又有一些生命正走向終結。

下課鈴一響,我便疾步奔向長廊。一棵棵竹子轟然倒下,被園藝工人們抬上卡車,眼前朦朧的綠凌亂了,一點點消逝掉。電鋸聲依舊在耳畔,內心卻是無比蒼涼。

吃完飯從食堂回班,特意來到花池前。佇足,只剩裸露的黑黑的泥土,再也不見那叢清一色,沒有一絲塵滓的綠,再也不見那挺拔的紳士的身影了。一陣風吹過,再也聽不見那如脈脈溪水流淌的葉子沙沙的摩挲聲了。良久良久,彷彿內心有所缺失。

沒有那叢竹子陪伴的日子如同沒有陽光的葉子,漸漸地褪去了盎然的綠色,剩下一個乾枯的軀殼。

天空飄著如絲細雨,空氣如薄荷糖一般清新。走到那熟悉的地方,揉了揉疲憊的眼睛,正要轉身離開時,卻如同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回頭。

剛剛分明看見了一抹細微微飄渺如煙的綠,黑色沉寂的泥土上點綴著一顆顆綠寶石—竹筍,很不顯眼。我小心翼翼地走過去,生怕那抹綠化為薄煙消失。一顆顆新生的筍如同嬰兒的乳牙一般尖尖的,好不可愛。又如同一個個好奇的娃娃探出腦袋來,張望著這個神奇的世界。多麼震撼人心的畫面啊,點亮了我的眼眸,那閃耀著微光的露珠是它們拼命發芽的淚水,只覺它們慢慢地變成一個小點,彷彿彌補了我心靈的缺失。

原來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生命的長河是生生不息的,恍如那雨後破土而出的青筍。從終結出發,向著新生命奮發,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噓—,我佇立著,聆聽生命汩汩的聲音!

【篇四: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作文】

這條街,是我上學的必經之路,每天清晨半睡半醒中走過,並不覺得有何不同。甚至,有時忙碌的街道也會讓我煩惱。

記憶中,這條街的平凡,總是讓我的視線不長停留,僅知,街道兩旁整齊排列著樹木,人行道邊各種小攤點擺放無序,原本寬闊的人行道被硬生生擠成狹窄的小路。每次匆匆忙忙地走過這條街,卻又被堵的水洩不通。也就從來不會靜下心來感受這裡的景色。

偶有閒時,也只是一個人在家。而這次,偶有閒情逸致,來到這條平時只會匆匆走過的街,卻發現它是如此美麗。

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小攤點的老闆和顧客正聊得熱火朝天,一位位同學從書店內走出,一手拎著書本,手中還捧著書籍,如飢似渴地從書中汲取知識,認真學習的他們十分討人喜愛。

樹蔭下,石凳上,幾位白髮花花的老人正在圍觀棋局,還不時點評幾句;“這步棋應該下在這兒,你不聽勸,輸了吧,唉!”說著,還不住地用手比劃著。有時還會在棋局中找出些樂子,圍觀者也會鬨堂大笑。正值飯點,只見一位位下棋者的妻子們拎著包陸續喊她們的老伴回家吃飯:“老頭子,你為了下棋就不回家吃飯了?”見老伴不予理睬,便從包裡拿出未編織好的毛衣,走到樹蔭下:“這件是為我孫女兒織的!”“呵呵,我的也是,我的也是。”“我的是幫親戚家織的……”妻子們也開始了她們的“工作”,不時還試探著她們的老伴是否要回家吃飯。而有時老伴還是不理睬,她們好似真的拔腳就走,卻又在走了幾步後又回頭駐足觀望。

站臺旁,一位身穿警服的女交警正站在一位七八十的老奶奶身旁,老奶奶年紀大了,身板挺不直,總是躬著腰。而女交警也彎下身子,細心地用手指著站臺示意圖,很有耐心地幫她講解著,還不停地用手比劃著。女交警不時地向她詢問是否理解,陪老奶奶等到公車到來,又慢慢地將拄著柺杖且舉步艱難的老奶奶安全地送上汽車,隨後又向車內的老奶奶揮手告別,直至汽車消失在她的視線裡才轉身離開……在這條熟悉的街道,我看到了最美的風景,那是用愛編織而成的,那些景緻是我一生難以忘卻的。

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的,只要你留心觀察,世間處處都有風景,即使在最熟悉的地方,也有最美麗的風景……

【篇五: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作文】

閉上眼,置身於大海旁,鼻腔裡充斥著海水的氣息,有我,有爺爺。睜開眼,置身於老家的青磚瓦房中,陽光照耀著我孤獨的身影。這個熟悉的地方,又成為了另一道風景。

六歲和五十七歲

六歲時,稚氣未脫的我和爺爺居住在老家。清晨的空氣氤氳著夜晚的清香,耳邊是鷓鴣嘹亮的鳴叫聲,遠處的天邊還泛著魚肚白。而此時,在田地中,爺爺拿著鋤頭,正呆滯地看著鋤頭;“我在幹什麼來著?”“對了,滇兒寶該起床了吧。”說著就扔下鋤頭,哼著小調往家走。

此時的爺爺,神智已有些不清。後來的歲月裡,爺爺整天盯著電視發呆,偶爾我來了,他才會保持清醒,當時的我也一直很疑惑:為什麼這麼愛我的爺爺,突然就不理我了呢?

忽一日,爺爺和往常一樣眼神呆滯地盯著電視,突然眼神聚焦,目不轉睛的看著電視,我回首一望,電視上正放著海南三亞的海。我便笑道:“爺爺,等我長大後,我帶你去看海吧。”“好呀好呀,我家滇兒寶要帶我去看海嘍。”爺爺興奮得手舞足蹈。這時我才發覺爺爺異樣,終於在父母口中得知爺爺已經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當時,只有我和爺爺被矇在鼓裡。

在此之後,每當爺爺開始神志不清時,我都會對他說:“爺爺,你的滇兒寶將來要帶你去看海啊,你一定要等我長大!”這時候,爺爺就會有少有的清醒,卻一直在家中來回踱步,我以為他在找海,然而……然而,爺爺終究不能等我長大了

七歲和“六十歲”

爺爺的病情在患病後的一年裡開始加劇,家人在經過短暫的商議後決定:提前給爺爺過六十大壽。

這一天,爺爺穿著一身大紅袍子,整個人看上去精神極了,而爺爺卻好像對這種場合感到很害怕,舉措不安地扯著衣角,但在我的出現後,爺爺安靜了下來,等到氣氛熟絡後,爺爺也好像有些興奮,臉上有著少有的潤紅色。

眾人坐畢,一家老小其樂融融。席間我問爺爺:“爺爺,你家滇兒寶將來要帶你去哪啊?”“去海邊。”爺爺很興奮。“沒有想到爺爺記性這麼好啊。”我驚喜道。“哼,瞧不起我。”

“爺爺,我要帶你去哪看海?”我又問道,心裡又有些害怕他答不上來。然而……然而他說“海邊?不就是我家嗎。”爺爺一臉驕傲,我有些疑惑,回首卻見父母淚光中閃爍著晶瑩。

現在,置身於老家中的我,恍恍惚惚的明白,一直以來,爺爺想要去的“海邊”,就是滿載我和他回憶的老家,他一生中最想看的風景,就是我。

最熟悉的親人,最熟悉的家,又何嘗不是人生中的另一道風景?

【篇六: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作文】

一陣風過,楓樹的葉子紛墜如雨。揚揚灑灑落了滿地。這樣的落葉不會讓人感到惋惜難過。每一枚都完整光潔,並且鮮亮是最豔的那一種火紅,如火燒雲的顏色。我在簌簌“楓雨”中望,這熟悉的地方,烙印了我的影子十來年,卻有這樣別緻的風景。

陽光在午後流轉,鄰家姑娘在橫著的竹竿上晾著新洗的衣服。薄薄的陽光中有塵埃浮動,她輕輕拍打著白襯衫,水漬點了滿地,白襪子自在地滴著水,在風中搖曳,粉色的夾子輕微晃動,風兒絲絲縷縷。空氣中立刻瀰漫了清新的洗衣粉的味道,似有若無地撩撥著人的心絃。姑娘俯身捧起木盆,雙手因浸了水而顯得紅潤圓實,未甩乾的水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她的素白小碎花的外套在淡藍色的被單間輕盈地穿梭。遠處,傳來她輕盈的笑。

一個小男孩安靜地靠在不遠處的另一顆楓樹上,他的黑髮如一束柔柔的陽光,顯得十分順滑。他膝上攤著的書頁間鋪滿了葉子,他用纖細的手隨意拈起一片,默默端詳。倏然又抬起頭,定定地朝遠處望,望向一片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心和那棵楓樹一般波瀾深邃,他的眸子如深林中的小溪清澈,卻又好似蒙著一層淡淡的山間晨霧那般朦朧。他的身影漸漸地,漸漸地與漫天紅葉融於一體,凝成一幅油畫,優雅清冷。

迎面走來一位女子,風絮絮地撩起她耳側的髮絲,陽光柔柔地撫摸著她小巧精緻的臉龐,她濃密的睫毛投下一片陰翳。她著一身潔白如雪的百褶裙,揹著一隻精美的吉他,陽光的香熟味在她身上渲染開來。路邊奔來一隻可愛的泰迪,純白的捲毛在風中起伏,她蹲下身,輕輕地撫摩,隨即臉上綻放出如花的笑顏,兩個梨渦柔軟了旁觀者的心。

迴廊旁,一對老夫妻相扶而過,談笑風生。他們臉上鐫刻著歲月的痕跡,卻在時光的長河裡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小孩頑皮的足球滾落到他們腳邊,老爺爺奮力一踢,在小孩們的驚歎聲中舒顏,兩人又低頭一陣說笑,似乎要將年輕時的回憶統統拿出來,晒晒晴好的陽光,他們的笑聲燦若朝霞,鼓鼓囊囊塞滿了整道迴廊。

曾幾何時,我想去法國,在夕陽的沐浴下領略埃菲爾鐵塔的獨特魅力;曾幾何時,我想去馬爾地夫。在日落後踏著浪花,享受熒光海灘的恬靜安謐……卻不曾想到,原來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

【篇七: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作文】

陽光把熾熱收斂,午睡後的小鎮朦朧惺忪,打了個哈欠,漸漸甦醒過來。

我手捧一本書,坐在窗前,時而又趴在窗戶上百無聊賴地俯視著小巷裡走來走去的小販,看著晾晒衣服的鄰家姑娘們話家常,聽著板鞋擊在石板路上的“篤篤”聲,響徹整個小巷。

窗下那棵老槐總會漫不經心地闖入我的視野,似是剛睡醒了一般,平時還尚精神的老槐此時顯得有些慵懶,枝杈沉甸甸的,向勁白的蒼穹伸展著。樹上悠悠開著槐花,像深閨裡的女子,躲在綠葉的背後,羞澀地笑著,給明媚的午後平添了幾分靈動與浪漫。

樹蔭下幾個頭髮早已花白的老奶奶靠在竹椅上,微眯著雙眼,竹椅輕輕地搖著,她們時不時又半坐起身來,攀談幾句,不知說了什麼,又都樂呵呵地笑了起來,那滿是皺紋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寧靜與美好。她們的聲音很細微,絮絮地,不偏不倚地鑽進我的耳朵裡,卻又輕輕柔柔地被彈了出來。

燦爛的陽光從老槐密密的林縫間射下來,金色的碎光撒在老人的臉上和肩膀上,她們半躺著身子,有幾朵調皮的槐花輕輕地躍下枝頭,落到她們的發上,風一吹,便沒了蹤影。

我開啟合攏了的書,又看了幾頁。幾聲銀鈴般的笑聲,將我的思緒再次引出窗外。不知是誰抱來一個小嬰兒,小嬰兒咿咿呀呀地叫著,擺著玉般柔嫩的雙臂,跌跌撞撞的往她們懷裡撲去,她睜著晶瑩的大眼睛,時不時逗的大人們哈哈大笑,身後跟著家長,眸子裡寫滿了寵溺與疼惜。

調皮的陽光不安分地躍上窗臺,輕巧地擠入乳白色的百葉扇裡,偷偷探窺那熟睡的香甜,一不留神地滑落跌碎在地,發出一聲輕盈的碎響,消失,了無蹤影。

漸漸有些涼了,老奶奶們從竹椅上爬起身來,小嬰兒也被大人抱在了懷裡,似是鬧夠了,有了睡意,小眼眨巴了兩下,輕輕地閉上了。幾人結伴回到樓裡,下班回來的幾個年輕人,幫著把竹椅搬進屋內。“叮叮噹噹”樓道里呼應著炒菜聲,瀰漫出淡淡的米飯香。

樓下小巷漸漸安靜,沒了聲音,一陣風后,槐樹的花瓣紛墜如雨,傳來縷縷淡粉色的香氣。那美景著實讓我沉迷。

【篇八: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作文】

夜九點,趕上回家的公交,擠在一群“低頭族”的中間,很不合群。

稠密的人群壓得我難以喘息,於是向外擠擠,探出頭來。看著窗外這些熟悉的地方,尋覓著能與被孤立的自己相伴的風景。

校門外,車流不息,人聲鼎沸,流光溢彩,令人炫目。一張張充滿期待而又急切的臉龐伴隨著一道道充滿青春活力的身軀。他們走在一起,卻又腳下生風,像趕集一般,忙綠而緊張。節奏快極了,就連平日裡一向溫和的風也變得急促,竟一不小心將父母那額上歲月的痕跡與歲月的留白給撩了出來。不過在這忙綠的人潮中,總能被定格的卻是父母臉上永不凋零的笑容,溫暖至極。小城忙得像一鍋沸水,急促而溫情。

一個沒有紅綠燈的路口,一輛小卡車靜靜地悠閒地躺在那兒。一個賣瓜人,與十來個西瓜在那裡同眠。敞著件泛黃的襯衫,露著黝黑的胸脯,在那橘黃色的路燈下散著光澤,偶爾有路人駐足問價,他便起身下車。一會兒,人走了。他便又再爬上車,繼續夢會周公。路邊的梧桐,也悠閒地站在那兒,閉目養神。哪怕偶有飛鳥掠過,依舊不驚不擾。樹下的他與梧桐一般,沒有顧慮與煩惱,沒有昨日與明日,更沒有心計與機鋒,只有今日的悠閒與當下的自由。小城閒得像一口流水,漫不經心也不驚不擾。

小區鄰街,十字路口,紅綠燈閃爍不定,少有車輛與漫步者。光影交替,紅綠交織,一遍又一遍,只剩下黑白的對立。一個恍惚,人影車影漸漸遠去,消失在夜色裡。只有那幾名聚在街邊,認真檢查酒駕的交警。他們在靜謐的夜色下,忙碌著。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做著保障。漸漸,紅綠也沒了,只有那單純的黑,似一股濃墨在宣紙上大肆渲染,只留白了一個月亮。蟲鳴依舊,犬吠邈遠。小城靜如止水,樸素真實。

……

這些熟悉之地,真實之景連綴一起,在公交的車窗上不斷浮現。我抬頭望著這一個個低頭的人,使我感到的只有可憐可悲可嘆。窗外,不論是花草樹木,亦或是市井嘈雜,都是真真切切。這座小城,我們熟悉的地方,也有景物。並非霓虹燈下的花枝招展,火樹銀花的金迷紙醉,而是鉛華洗盡的燈火闌珊,恬淡樸實的月映高樓。這些都是現實生活的最真實體現,可觀可觸可嗅可感。不像虛擬大千,只能與手機綁在一起,虛無縹緲地掏空自己的厚實內心,先空著莫名的輕狂與浮躁。正是因為有了解鎖螢幕的失真,才會對身邊這熟悉的地方,少看幾眼,錯過這真實的景觀,才會有了當螢幕暗淡下的那一份惶恐與蒼白。

其實,我們不必去瘋狂追逐iphone逐漸變長的腳步,徜徉虛擬大千的美景,也更無需為了盡興去看沙漠下暴雨,黃昏追逐黎明的奇景……你只需抬抬頭,看看窗外。原來,這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