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的另一面作文範例

國二作文 全文約999字

在街頭巷尾,你總會看到一排排整整齊齊的單車,嶄新的車柄在陽光下折射著華彩—那就是“共享單車”。

說起“共享單車”,我眼前就彷彿出現了許許多多金色的單車。這種單車,早已成為我所在的城市的一道風景。

我第一次見到共享單車是在七年之前。那時,小小的我看見的是一排如耕牛一般,車頭被“栓”在模樣奇怪的框架中的自行車,量極少。爺爺說,這種單車專門設來給人們服務,供他們騎車。我不明白爺爺說的話,但這些“特殊”的單車早在我的腦海裡打下烙印。

七年之後,我長大了,而這種單車又出現在了街上—這一次,它不再是罕見的了。商場前,學校外,公園處……樹蔭之下,那一抹金黃色像永遠抹不掉。而我也早已明白,它們是“共享單車”,是人們可以分享的資源。

幾個月來,共享單車一直佔據著我的視線—可是,有幾個人去使用它呢?我看見有許多人,他們說著共享單車的實用性多麼大,但他們極少使用過這些單車。遍佈的“共享單車”,彷彿已變成了一座城市的擺設,被大多數的人們視若無睹。偶爾,我會看見有大學生推著這樣的單車出現,但共享單車群之中,空位卻依然寥若晨星。當共享遇上無人願享的冷,是人們的意識落後,還是這時代超前?

共享單車帶給人們的便利自然是無可非議的。你若不願打車或是叫不到計程車,便可心無掛礙地,花一點點錢,憑路邊嶄新的自行車騎行回家。可是當你享受過了共享單車後,開啟手機螢幕—“共享單車墳場”、“市民不遵誠信騎用共享單車”,諸如此類的訊息,又讓人不禁啼笑皆非。難道是我們真的不懂得共享?還是我們被共享所拋棄?

放學回家的路上,我更是經常瞧見一些工作人員在忙碌。他們撐著疲憊的臂膀,從巨大的卡車廂中,卸下一輛又一輛笨重的單車。路邊一排共享單車一輛不少時,這些彷彿生來多餘的車便被挾到這黃色的洪流裡邊。於是,它們一邊經受著風吹雨打,一邊卻又承受著人們的稱讚度日。

與此同時,相應各種“共享經濟”也逐漸出現:共享籃球、共享書店……甚至有人流傳著“共享寶馬”。在使用這些資源的過程中,會有分享的理念在每個人的心中蔓延,但也會浪費一些資源。那觸目驚心的“單車墳場”,那源源不斷的“單車流”,令人不禁有所懷疑:真的有必要花費如此物力來履行“共享”這個本質美好的公益理念嗎?

“共享”是一個“新潮”的理念,它帶給人們的應是便利,但在迅速龐大的“共享經濟”背後,仍有不少的問題,值得我們去認真地思考。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