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苦”而生作文範例

國三作文 全文約937字

湖北隨州二中校長王桂蘭以“不讀書,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為主題,為學生做了開學後第一次國旗下講話,“怕出苦,苦一輩子”;“不怕苦,苦一陣子。”等“吃苦”語錄迅速走紅於網路,引起熱議。

王校長之言雖有些偏激,卻言之有理。太平盛世下成長的青少年,大多都無衣食之憂,更無戰亂之苦,風調雨順的前二十年如何培育出一顆堅韌的、能吃苦的心?唯有靠讀書一路。我時常以為,讀書除了在客觀上增加青少年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吃苦耐勞,肩負責任的精神。

佗氏曾借卡拉馬佐夫兄弟之口發出曠世之問:“庸俗的快樂,和崇高的悲傷,哪個更好呢?叛逆而瘋狂的青春,你或許以為是獨特,其實那最是平庸,因為這是你服從慾望支配的結果;何以崇高,以苦之故,苦之地,無有代者,以身當之,方得至趣。

慾望是人類的原罪,何以苦?其實是因為抵制了慾望,但是被抵制的慾望又會產生反向推動力,激勵你向更高更遠的目標走去。而滿足於平庸之樂的人們真的能長久的快樂嗎?王爾德以道林格雷之口回答:“青春至多隻是一段青蔥、幼稚的時光,充滿了淺陋的情緒和病態的思緒。為什麼他要做青春的奴僕?青春已經把他毀了。”

如今享樂主義在青少年中大肆盛行,大好年華的我們為何要在單調乏味的書海中蹉跎人生?於是便有大把少男少女打著“再不瘋狂就老了”的旗號揮霍青春,孰不知享樂主義的光揚者也曾自嘲追求感官享受是貴族的特權。海子說要做物質短暫的情人和遠方忠誠的兒子,追逐遠方的路程是荊棘痛苦的,但若不向“苦”而生,就註定死於安樂。

佛教有“人生來就是要受苦”一說,苦難是人修行中必不可失的業障,既來之,則安之,在苦難面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學會吃苦,至苦之地才有至樂之趣。

孟子曰:“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而有世臣之謂也。”故國何存?不是因為平庸“喬木”之故,而是那些“先天下之憂而憂”終日憂思勞苦的世臣之故,位置越高,責任越大,越能吃苦。雖然人生快樂是重要的事,但是快樂也分平庸之樂和苦之樂,苦盡甘來之樂遠比普通快樂更醇厚更深重,摻雜了血淚的快樂擁有更深刻的烙痕。

身為象牙塔中的學生不會受外界風暴摧殘之苦,但可從瀚海書海中汲取刻苦的營養,偷窺至樂一隅。

古人有云“向死而生”,我曰“向苦而生”,我們追尋痛苦,其實是熱愛靈魂向高處攀登的喜悅。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