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印象相關作文20篇

山村印象 篇1

國二作文 ,1169字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陸游詩中的山村是充滿歡悅氣象與豐收喜悅的;“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詩中的山村是清新愉悅、恬靜閒適的;“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王維詩中的山村是平凡自然,與世無爭的。而我家鄉的山村更是別具一番風味。

一年之季在於晨,四季都美如畫,可唯獨這清晨是一幅沒有經過雕刻的畫。清晨,天矇矇亮,黑夜漸漸隱去,破曉的晨光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小草緩緩地睜開惺忪的眼睛,各色各樣的野花鋪滿了山野,像天上的仙女一揮衣袖撒下的寶石般璀璨耀眼。山村的第一聲清脆的鳥鳴,喚醒了升起第一縷青煙的山村!

掀開門簾,靜靜地站在那裡,張開雙臂,微微地閉上眼睛。清涼、新鮮的空氣迫不及待地湧進你的懷抱,細細地嗅嗅,空氣中夾帶著淡雅的花香以及泥土的味道,它們縈繞在你的身旁,撫摸你的每一寸肌膚。

竟下起寥寥細雨來,細一想,這倒宛如江南煙雨一般。去小亭坐一會吧,或帶一本書或提一壺茶,聽著雨滴演奏的絕妙音曲,抿一口茶,看一本書,倒像是詩畫中人一般,再雅緻不過了。

向遠處看去,半隱的青紫的山峰在細雨與薄霧的籠罩下,像是披上了一件飄逸的紗衣。顯得尤為神祕,乍一看,好似畫家筆下絕美的水墨畫一般,真不知那山中是否有仙人?回頭看去,村莊中挨家挨戶的煙囪都升起了裊裊炊煙,它們繞在村莊的周圍,像是給村莊穿上了一件灰色的衣裳。

孩子們該去上學了,他們背起書包,結伴去學校,在路上他們歡聲笑語。來到河邊,他們挽起袖子和褲腿,一手提鞋一手挽著夥伴。腳丫子伸進清涼透澈的水裡,踏著石子,一個比一個穩當,索性用小腳丫揚起水花。

雨停了,太陽再也耐不住寂寞了,衝破了迷霧,將陽光灑在了每一寸土地。家裡的大人們在晴天才是真正的忙碌。婦女們在家用篩子晒上小麥粒,杏子,杏核,把它們放在架子上;男人們則是挑著扁擔去田裡耕地,累了,幾個人就坐在地裡,端著茶杯,聊一聊今年的收成……

中午,太陽照得更加猛烈了,使人昏昏欲睡,太陽的光芒映照在了家家戶戶的院子裡。有時,還調皮地跳進屋子裡。屋外,狗狗被晒得耷拉著耳朵,舌頭直吐著。蟬更是不耐煩地聒噪個不停。架子上的食物漸漸脫離了水分,成了天然無公害的各種果肉乾。

傍晚時分,五彩的晚霞渲染了半邊天,火紅的太陽鑲嵌在晚霞中,形成一道亮麗的的風景線。人們拿著小板凳,端著大飯碗坐在樹蔭下,老人們講著悠久的故事,時而的一個笑話,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孩子們用自己做的紙鳶和夥伴一起奔跑,歡樂的氣氛充斥著整個山村,是整個山村充滿活力。

深夜,山村睡了,萬籟俱寂。山村的夏之夜,明月下,涼風起了,襟上蘭花氣息,繞到夢魂的深處。人們在酣睡中嚐到了生活的百般滋味,但依舊沒有改變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實現美好幸福生活的信念與熱情。

鄉村印象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3字

走進鄉村,城市的噪雜聲隱去了,城市的霧霾散去了。鄉村裡那撲鼻而來清新的空氣、連綿的山、芳香四溢的油菜花、碧波盪漾的小溪水。一年四季,鄉村給我留下的印象各不相同。

春天的鄉村是生機勃勃的。驚蟄過後,小動物們都甦醒了,花兒們都開放了,植物不顧一切地發芽、生長,決心要與春日的暖陽更近一些。小動物們也不管人們的追趕,只為了享受春天的第一縷陽光。孩子們又能夠爬上山頂,讓風兒拂面而過,弄得臉癢癢的。

夏天的鄉村是豐富多彩的。鄉村裡的夏天百花齊放、百鳥齊鳴。孩子們在雞還沒有打鳴時就出門了,他們爬上山上的槐花樹,把槐花塞進籃子裡,在下山遊個泳,抓條魚,滿載而歸。中午餐桌上香噴噴、甜絲絲的槐花飯,鮮嫩多汁的魚肉便是孩子們最美的期待。一陣驟雨過後,天邊的彩虹是孩子們無限的遐想。

秋天的鄉村是收穫的季節。那裡到處瀰漫著果香,讓人心曠神怡。田野裡,一邊收穫,一邊傳來大人們的喜悅聲:“今年的花生長的不錯,個個都飽滿著。還有玉米、紅薯都長的誘人。”進入深秋,樹葉落得滿地,調皮的孩子們在落葉上踩的啪啪作響。

冬天的鄉村是充滿回憶和期待的。孩子們貓在火爐旁回想自己一年的調皮、淘氣和成長。大人們則在總結今年的收成,預算著明年的播種計劃。春節臨近,鞭炮聲、拜年聲聲聲傳遞著幸福,下雪聲、祝福聲聲聲迎接著新的春天。

鄉村給我留下了無限的遐思和眷戀,我愛鄉村的春夏秋冬。

鄉村印象 篇3

國三作文 ,1205字

楊林寺的夜,無比靜謐。

我印象中的鄉村夜晚,似乎總是月黑風高的。哪怕是夏夜,儘管有蛐蛐聲和乘涼的人們為伴,我也是萬萬不敢獨行的。長大後回鄉,再次躺在竹床上,聽窗外蛐蛐聒噪,記憶如潮水湧入,如夢似幻,惆悵又神奇。

恍然間,婆婆離開我們已快20年了。記憶裡最深的便是夏夜婆婆在竹床邊為我們講故事。我和妹妹愜意的躺在星空下的竹床上,婆婆輕搖蒲扇,喃喃細語般講述著一個個神奇的故事,儘管她聲音不大,我們的嬉鬧卻總能在故事開始的那一刻停下來。遺憾的是,我好像從未知道過哪一個故事的結局,貪睡的我總會在中途沉沉睡去,但正是因為有了婆婆故事的點綴,我夢裡的人物也逐漸豐富,有董永和七仙女,有孫悟空和二郎神,還有擁有神筆的馬良……

我常常驚歎,大字不識的婆婆哪來的那麼多奇聞異事?聽說婆婆40不到就守寡,獨自將父親三兄弟拉扯成人,兒孫滿堂。長大一些,對婆婆我不僅僅是驚歎,更是佩服和難以置信:這樣一個低調和順的老人,獨自撐起父輩們的家究竟付出了怎樣的心血?那雙七寸金蓮走出的艱難一生一定飽含血淚。

起風了。老屋後有棵不結桑棗兒的大桑樹,巨大的樹冠曾經蓋滿整張屋頂,如今在星光之中隨風而動,就像守護著老屋,更顯得巍峨肅穆。

鼓譟的蛙聲遠遠地起伏著,應和著夏天的光景,為清涼的夜晚更添一分熾熱。小狗黑子時常伸長脖子四下探望,不知是被蛙噪聲破壞了心中平靜,還是看見了什麼奇怪的東西,時不時的低吠幾聲。

老屋門前是一條小河,如今早已乾枯。再往前是一片竹林,鬱鬱蔥蔥。記憶中,它們靠在叔叔家屋後,十幾年如一日彷彿這樣靜默了許多年。達到學齡後,我們便隨父母進城讀書了,只在暑假、春節才會回鄉下看看,鄉村的記憶逐漸在腦子模糊,但有些往事卻從不曾忘記。

記憶裡,盛夏時節扯著堂哥們的衣襟打“知了殼”玩,涼鞋弄丟後,哭著嚷著叫賠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春天和妹妹採下竹葉和柳枝,找來各色野花編成花環,陶醉在自己的公主夢之中的少女情懷,恍如昨日。秋天,麥田裡的守望者——稻草人,永遠是被我們嘲笑欺負的物件。他的胳膊、腿總是被我們毫不留情的扔到田埂裡,而我卻喜歡趁她們不注意時,躲在高高的谷堆後面,看著妹妹們找不到我時焦急的模樣,然後再偷偷跳出來嚇唬她們。冬天,我們最愛去叔叔家地窖挖甘蔗,刨紅薯,儘管冷風吹得我們牙齒直打顫,也樂此不疲。回到叔叔家,圍著火坑烤紅薯、吃甘蔗,大人們閒話家常,屋頂上的臘肉油不時滴在柴火上,滋滋作響,那份香甜與滿足,至今難忘。

隨著時間的推移,電視和燈泡在鄉村不再是奢侈品,網路和麻將機走進了千家萬戶。走親串友總是麻將聲聲,孩子們也是對著手機或電視傻笑。如今的鄉村富裕了,卻又似乎少了一些什麼。

多麼懷戀那個時候的夜晚,星星為伴、螢火蟲為友,村莊靜謐和安寧。都說時代需要進步、科技點亮生活,但沒有高科技進駐的鄉村,卻留下了我童年最美最真的記憶。

鄉村印象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5字

秋天的最後一天,一望無際的鄉村,你讓我如何忘懷!

天,像晶瑩透亮的藍寶石,又像那幽靜的平靜如水的大海,煞是好看。看上去,它好像離我們很遠,像那遙遠不可估量的未來,它好像又離我們很近,彷彿一伸手,就能觸碰到。

抬頭向上望去,那湛藍的,碧空如洗的天空,顯得格外晴朗。空中,悠悠的白雲宛如妙齡少女。漸漸擴散,逐漸籠罩了這峰巒起伏的鄉村。

風吹過。鄉村的空氣是那麼清新,一股原生態的氣息中,參雜這一絲絲青草的芬芳,蘊含著大自然的奧祕。

一間農舍旁,那滄桑的大叔,是那麼的粗壯,那麼高大,給了這溫馨的家庭一個巨大的依靠。屋外,一直小狗正呆滯地趴在門前,望著遠方,彷彿在盼望著主人的歸來。

小溪,你如同一面透明的鏡子。低頭向下看去,滿溪的鵝卵石在溪中擠擠鵬鵬,摩擦出一曲悠悠的小令,隙縫中淺淺的溝壑在溪中蜿蜒。望向遠方,小溪在無邊無際的田野中流淌,一縷陽光灑在溪上,波紋閃閃發亮,給人一種幻想的感覺。

溪上,那古老的橋早已佈滿青苔,猶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它弓著腰,把多少人馬渡到了對岸,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周圍的薄霧中,橋上,一位揹著籮筐的農民望著那炊煙,正趕著回家。

夜深了,月亮從樹梢上悄悄地彈出腦袋,皎潔的月光灑在小溪上,岸邊的漁火亮起,顯得小溪格外清澈。漸漸的,小溪閉上了眼睛,進入了夢鄉。動物們也安靜下來,整個鄉村進入了夢鄉。

啊!鄉村,你是多麼妖嬈,在我的印象裡,你是溫暖的,是靜謐的,是無可替代的。

印象廬山 篇5

高一作文 ,875字

薄霧席捲廬山,雨滴偶爾也會光顧疲乏的我們,涼涼的電流在面板下湧動,溫柔綿延,這便是我印象中的廬山。

聽說,通往三疊泉的那條路,我們走了四千多級臺階,累是累,但是三疊泉那壯觀的激流沖刷了心中所有的勞累,原來當時李白看到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這般雄美。我坐在三疊泉的身旁,靜靜的瞻仰著自然的饋贈,水聲強勁有力,久久衝擊著耳膜,即使我距離三疊泉百步開外,但泉水依舊濺到了我的身上,模糊了我的眼睛,遮住了我的視線,於是我摘下眼鏡,但三疊泉的雄壯仍然清晰如初,水從山間迸發,似乎在宣誓自己的雄心壯志,志在千里。水砸在小潭裡,濺溼了遊人的眼,溫熱了遊人的心。水波暗湧,似乎有一條蛟龍臥在小潭,蓄勢待發想要衝出水面。於是覺得,所有的累也值得。

廬山幾乎每個地方都有植物,也有水,她還原了大自然的冰山一角。我只舉得很空靈,就像山與水都是活物,下一秒就可以與你暢懷心事。

最後一站是外國人的功勞,他們在廬山上建了一個別墅群。我剛靠近一個哥特式的歐美建築,旁邊的人就對我們喊道:“這是婚禮的教堂。”於是,我和同伴直接衝了進去,原來多年以前的教堂就這般美麗純潔,剛踏進教堂的那一瞬間,我彷彿看見一個穿著雪白婚紗的女孩與新郎正在神父的見證下交換戒指,只有一種感覺,就是神聖莊嚴。教堂中央有許多木椅,似乎還有信徒在祈禱,兩邊都是歐式琉璃彩窗門,整個教堂都被一種柔和而純潔的光籠罩。這個別墅群的建造者李德利會不會也在教堂裡虔誠的祈禱?懺悔者一生的罪惡。我覺得此時,站在這裡,你的一切罪都會被寬恕,你會覺得無比安心。莫非一座建築就可以讓你有一個信仰?讓你渴望瞭解更多,讓你渴望融入。

我曾在教堂裡低頭,虔誠的許下心願,並且我相信,它一定能實現。

其實在這趟旅行中我們參觀了許多美景,但能記住並且留下深刻記憶的卻也只有那麼幾個。爬山的過程很艱難,但是回過頭來看看身後走過的路,我會覺得無比自豪,因為每一個腳印都是真實存在的,汗水與疲倦會提醒我只有付出才有收穫。

在山腳,我真心覺得廬山非常低矮,就像自卑而又不起眼的孩子,但真實的接觸卻讓我看到一個真實而又偉岸的廬山。

古村鄉韻,霄南印象 篇6

國一作文 ,681字

霄南,位於廣東鶴山市龍口鎮東部這裡是中國最傳奇的民族之一—鮮卑族後裔源氏的聚居之地。今天,我做了一番小記者,來到了霄南這“人間仙境”的地方參觀。

一踏入霄南村,你便會問:一個在鶴山人數並不算多的姓氏,一座古老的村莊,為什麼能夠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哦,原來,這裡的源氏蘊含著有千年的歷史。

我們走向一位老伯伯訪問了他,據說,有一間大祠堂門上寫著一副對聯“發源由北魏,進爵紀西平”,它講的是鶴山源氏老祖宗源賀受北魏太武帝賜名“源賀”,並進爵四平王的故事,所以,他們的姓氏—源,正是古鮮卑姓氏之一。

霄鄉源氏雖然以鮮卑後人自居,但是,蜚聲國外的源吉林萬應和茶也是一很好的例證,源吉林家族的始祖是源吉華,但它的創達始人卻是他的後人源吉蓀。據當地人所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他們這個民族有許多人因一種怪病而離開人世,於是,有兩位名醫確定研製一種藥材—源吉林,經過反覆的研製,成功創制配方,製成的要藥茶味甘,藥性純和,故名甘和茶,寓意子孫後代吉祥如意,家族生蒸蒸日上,他們把“源吉林”三字作為甘和茶的牌子,後來,人們服用了它後,百病全部醫治好,人們把它稱為“靈藥”,由於源甘林茶藥效好,最後發展得很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啊!霄南村每年中秋節都舉行燒關塔祭祀習俗。當晚全村人集中吃團圓飯,飯後村民們圍著關塔載歌載舞,隨後開始燒關塔。霄南中秋“火供”祭祀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據說這樣做,寓意是把保護家人平安、幸福……

啊!霄南的風俗真美麗,真特別,它使我有些依依不捨,不過,經過這一天的“旅行”,我的收穫可真大,讓我更進一步去了解霄南。

印象黃山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5字

有人喜歡雲霧環繞的廬山,有人喜歡雄偉的八達嶺長城,還有人喜歡美麗的仙女湖,而我喜歡高入雲上的黃山。

得知要去黃山,我激動不已。到達以後,初入山門,印入眼幕的是一片翠綠,山門裡有著千奇百怪的古樹,有的像彎著腰的老人,有的像戰士一樣筆直的矗立著,還有的像小孩在玩耍,有些小灌木叢像孔雀開屏一樣。

走在小石鋪的路上,轉眼間就來到了山腳下,這裡真美麗。小鳥在老樹上唱歌,有些松鼠從樹上蹦了下來,像在歡迎我們,有些樹彎在了一起,像一拱門,這可真像仙境呀。我太開心了,想不到這麼好玩,見到這一幕,遊客們紛紛拿起了相機,把他們照了下來。

順著石階走我們來到了石橋上,順著石橋左看,是一道大瀑布,像從銀河上流了下來,真壯觀,還時不時有一些水飛濺到我們身上,可真涼快呀,順右看,我們看見了黃山鎮的全景,可真美,遊客們都叫了起來。

走在石階上,我們來到了黃山最有名的"迎客鬆"一到山頂這裡雲和霧非常多,彷彿我們在仙境,一大片的迎客鬆彷彿在像我們招手,這可真美麗呀!遊客們尖叫起來,在人群中我來到了最大的迎客鬆,它有五樓那麼高,要五個人圍起來,真壯觀,它兩枝向前,主幹也向前像是在迎接遠道而來的遊客,我不禁發出一聲驚歎“黃山真美呀。”

這次我來黃山看到了很多的迎客鬆和美景,爬山的辛苦也值了!

長白山印象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