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的美好相關作文20篇

曾經擁有的美好 篇1

國三作文 ,776字

夜色未央,翩躚在百葉之中,卻發現灑落一地的花瓣,或枯萎,或嬌嫩。它們都曾絢爛過,而雙手若不曾緊握,那些美好便不再擁有……

—題記

友誼

“池塘邊的榕樹下,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如今,榕樹依舊,兒時的身影卻已各奔東西。那座曾一起走過的橋,那曾一起上過課的教室,也已兩年多沒再去過。春節即將來臨,又懷念起那個忙東忙西的時候,我們相互準備禮物,開開心心地迎接新年。可如今卻只是鬱悶地寫著日記。自從步入初中,便不再聯絡,雖然以前天天粘在一起,可現在卻失去了聯絡。或許礙於面子,或許時間有限,所以也就漸漸地淡忘了那份思念。無法想象,再次相遇時,是否像路人一般。也許淡忘就等於失去,而那曾經失去的友誼,還會回來嗎?

自信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有小小的自戀,這是我自信的源泉。幼時不知天高地厚,立下遠志,漸漸長大後才發現自己的力量是如此渺小。一次次的失敗讓我清楚地認識到那個原以為了不起的自己,不過如此。那份自信也漸漸隱去了光彩。“我能行,我最棒!”誰都會說,可我卻說得那麼沒有底氣。但是,我明白自己並非一無是處,即使只剩一個優點,也應該為自己喝彩。所以,我抬起頭,背起那份血淚史,繼續前進……

記憶

家長常說我很懶,的確,這是我最大的缺點。雖說惰性每個人都有,可有的人卻能戰勝它。閒暇時,總會翻起往日的日記,可是卻斷斷續續,似乎過去被撕成碎片,三三兩兩,星星點點地被記下。過去的回憶只有這一本薄薄的本子嗎?一頁頁的空缺處又有怎樣的回憶?或許我遺忘了最美好的風景,或許我丟掉了最感人的畫面。一切可以見證我成長、總結我感悟的,都因我的毅力不夠而埋在了黑暗中,被我淡忘。失去的記憶既然無法喚回,就記下從現在起的每一天、每一秒吧。

那曾擁有的美好,留下的不應只有遺憾,我想更多的是對現在,對這一刻的啟發。讓那曾經擁有的,不再失去,把握現在,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發現你所擁有的美好 篇2

高二作文 ,818字

面對芍藥的妖嬈,牡丹何需自慚,“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面對桃花的豔麗,桂花何需“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面對雪花的聖潔,梅花何用自輕,“沒碎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由花及人,人亦如此。當我們發現他人身上的有點時,也切莫因為低頭而忽略自己身上的優點時,也切莫因為低頭而忽略自己身上的閃光點。

每每提及撒哈拉沙漠,首先浮現在我腦海的不是黃沙漫天的雄壯,而是一個染上世間風情的柔弱女子—三毛。眾人皆道三毛的一生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傳奇,然而她的童年卻是在一片否定聲中度過的。她也曾羨慕姐姐的乖巧溫順,卻從布因此否認自己的自由隨性。而直至今天,我仍彷彿能在她一本本遊記中聽到她無所畏懼的笑聲,感受到她隨心而為的暢快。

正是她能找到並保持自己這獨特的優點,才讓自己成為中國文學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眾所周知,日本是當之無愧的動漫王國,其創作的許多作品在世界的影響力令他國望塵莫及。於是許多中國漫畫家開始學習日本畫風甚至是故事劇情。然而夏達卻對此不以為然,她沒有忽略中國繪畫與文學的魅力,開創出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的獨一無二的繪畫風格,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為讀者娓娓道來中國民間流傳的故事。

正式她沒有一味地追崇外來文化,而是致力於發展本土文化的長處,才使得她脫穎而出,成為第一位在外國雜誌上連載漫畫的中國畫家。

不由想到最近各大媒體提及的“國民幸福指數”,央視甚至為此發起了“你幸福嗎?”的隨機訪問。人們總是容易在生活中抱怨,抱怨房子太小,工資太低,衣服太少……然而,張曉風就曾在《我在》中說:“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想要怎樣更好的世界?”誠然,我們口口聲聲抱怨生活時,是否發現過我們擁有的美好呢?在世上存在的一分一秒,也許都是我們應當視若珍寶的。

對之大樹的雄壯,小草自有它的堅強。

較之大海的廣闊,小溪自有它的柔情。

比之太陽的閃耀,月光自有它的皎潔。

所以,發現別人的長處,也別忘了自己的優點!

那些曾經擁有的日子 篇3

國三作文 ,872字

時光的飛輪一圈圈地轉走,匆匆的日子,如流水一般逝去,我伸出手,抓緊了他們,再次張開,卻發現我一無所有。

那些日子終究是逝去了,流走了,隱約著不見了。但他們沒有消失在我的生命中……

三月的天就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晴朗的天空瞬間下起了大雨。我只能手足無措的跑著,此時是你,我親愛的同學,撐著一把小雨傘,在風雨中把我解救了出來。

我的同學,我們在教室裡一起過著初中無憂無慮的日子。

課堂上,一句偶然碰出的俏皮話能讓我們高興的大笑。還記得那天,我考試沒有考好,在活躍的你們中格外沉默,你們沒有嘲笑,輕聲安慰著我,可我仍處在低谷之中。上課時,不知是誰,在老師說完“這個題怎麼辦?”後接了一句“涼拌炒雞蛋”,同學們都笑了,老師也忍俊不禁,我下垂的嘴角也揚了上來,心情就這樣明朗起來。

操場上,我們一起揮灑青春的汗水;教室裡我們一起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直至“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課間,我們一起嬉戲打鬧,玩玩笑笑,明媚的笑容洋溢在每一張臉上。

我的初中生活怎能沒有你,我的同學。

講臺是你最常來的地方,可也不是你唯一來的地方。你上課會在四處走,照顧到每一處的同學。

考試失敗是很常見的事,對此,我已司空見慣,儘管心裡有一些挫敗,可逆,你再課下把我叫到辦公室,把我錯誤的地方指出來,並細心地給我講,“這些都不重要”,你說,“最重要的是高高興興地學,初中階段是你們最應該好好和同學相處的年代,別把這看得太重要。”我的老師,我自己並不曾太在意過,可你是那麼的在意我的感覺,對我這樣的關愛,真要叫我感動的落下淚來。

當我在書本中苦苦求索時,是你給我方向,讓我抵達那個成功的港口;當我在難題中沉浮是,是你伸出你的金手指,讓我找到了一條開闊明亮的大路;當我將要放手時,是你給我力量,讓我堅持。

我的初中生活怎能沒有你,我的老師。

現在,這些日子都被時間帶走,你我相處的日子也一天天減少,可那些,我們曾經共同擁有的歡笑和淚水,成功與挫敗,都像烙鐵一般銘刻在我心裡。

這些璀璨的時間碎片一點點灑滿了我記憶的每個角落……

這些日子,不求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擁有。

曾經錯過的美好 篇4

中考作文 ,1243字

說來奇怪,如今不少人一邊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一邊又手不離機,沉溺遊戲,不知多久沒有拿起過一本書,不知多久品味過一首詩。

江南的亭臺雨巷,本身就像是一句詞、一首詩。江南的煙雨裡氤氳著一句句詞,一首首詩,遙遠地飄來,帶著古典的韻味,猶如煙雨樓閣中身著紅木衣裳的女子。摺扇起,含羞狀。不直諱深意,只故事般娓娓道來。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可曾想,所謂佳人,獨立花蔭,片片花瓣飄下,落在佳人的髮際、肩頭和襟袖之間。微雨如細絲,密得連成了網,斜斜地落下,落在佳人的發端,變成了一滴剔透的水珠……可曾想,此網非彼網。你在閃亮的網屏上廝殺時,何來閒暇望歸燕雙飛,銜泥共築愛巢,何來興致看翅膀上滿是細密的雨珠,何來細心聽朦朧細雨中呢喃的情話?

我在想,那人或許江樓遠望,望斷歸帆,感慨流年,芳華易逝。我感慨,空寂中執著的是苦戀,執著到了一種“痴”的境界。可曾見望斷秋水,化為望夫石?過盡千帆,斜暉脈脈……有誰像他一般執著於一句宋詞、一首唐詩,只怕連看都不曾看過一眼。因為王者虛擬的榮耀眩暈了你的心智和慧眼。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黃沙莽莽,塞上夜紫。雪暗凋旗,風雜鼓聲……這些絕不只詩詞意蘊,豈啻紙上風景?請聽那呼嘯而來的馬蹄聲,頃刻之間捲來了黑雲壓城的千軍萬馬。當一回龍城飛將,來一次投筆書生吧!“壯志飢餐胡虜肉,叱吒渴飲匈奴血。”你完全可以做好馬革裹屍的準備,提攜玉龍立下功勳,絕不讓胡馬度過陰山。號角吹響的那一刻,你本可以拿起冰冷的武器,揮灑銳不可當之氣。讓殺氣作陣雲,見白刃血紛紛。“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血肉築長城,豪氣淨胡沙。”到軍營裡,與將士們一起圍著篝火,“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唱響勝利的凱歌。可惜,太多熱血少年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攻城掠地,卻在自己的“光輝歲月”裡棄城潰敗,虛擲光陰。

身處網遊少年包圍之中,作為一介單槍匹馬的弱女生,即使說不上花木蘭的英勇豪情,縱然沒有那張愛玲的睿智才情,我依然希冀自己能突出重圍,到詩詞歌賦裡找尋那一份夢繞魂牽的壯觀激昂。那氣魄,是如何的雄渾壯闊;那情懷,是何等的深沉高遠。華夏文化絕無頹勢,唐詩宋詞亦非靡音。錯過了無限美好的少年同胞們,快來一起暢飲金戈鐵馬、鐵血忠魂的壯志豪情吧!

不曾沙場征戰,怎能不惜“一曲樓蘭,魂破萬丈”的英雄氣魄?

不曾執於一人,怎能不懂“桃花遮面斷人腸”的相思之苦?

不曾冬入梅園,怎能不羨“疏影橫斜水清淺”的錚錚傲骨?

唐詩宋詞,簡練的語言寄託無限的情懷。讓我們多多吟誦經典,快快重拾詩詞隱匿的美好。

曾經錯過的美好 篇5

中考作文 ,987字

人生無常,總會有許多曾經錯過的美好,讓人唏噓。飽經滄桑的母親,雖煉就了一身錚錚俠骨,可每當一說起年輕時那一段,母親眼裡總會泛起點點淚光。

母親出生在湖南山區的一個村莊裡。外婆生下母親後沒幾年,弟弟妹妹相繼出生了。就這樣,母親成了家裡三個孩子中年齡最大的。家裡的活兒基本上全是她一個包了。鄉村的農活和家務繁多,一放學,母親就到山上撿柴火,下地裡割野草,回到家還要餵豬食。砍柴、切菜、??飯、帶弟弟都是她的事兒。

聽母親說,有一次,她一邊切豬菜,一邊看著??飯的火,同時還留意身邊的弟弟有沒有到處亂跑。沒曾想,混亂之中突然傳來“啊”的一聲慘叫,原來是她狠狠地絆了一跤,撲倒在地上,手上的血嘩嘩地流。外公外婆循聲跑來一看,菜刀旁除了野菜還有那被切下一塊手指上的肉……從此,母親的手上從小就留下了一道長長的疤痕。

儘管每天有幹不完的活,但只要一停下來,母親就會從包裡拿出課本來學習,她的成績一直很好。初中畢業後,她考上了城裡有名的高中。正當她興高采烈地到學校報到時,母親被告知要比別人多交20元的學費,原因是她是鄉下來的考生。母親聽到這立即慌了,當時20元可不像現在,它可以說是一筆鉅款了,她一個學期的生活費才二十來塊錢呢。看著手上父母攢了好久才湊到的2元錢,她頭也不回地跑回了家。

要多交20元錢!父母到哪湊得到那麼多錢啊?她還記得父親一大早就扛著一籃白菜到鎮上去賣,結果傍晚了,父親走那麼遠的山路,回家時籃子裡一棵也沒有賣出去……想到這,她不禁流下了眼淚。毅然回家後,母親告訴外公外婆她不喜歡城裡的那所高中,她想回到鄉里來上高中。看母親主意已定,他們也不好再說什麼。

母親回到鄉村高中讀了3年,她把進城讀書的機會讓給了弟弟。或許是村裡教師水平有限,比不上城裡的學習條件好,或許是家裡的活兒太多分了她的心,結果是考大學時她落榜了,而後一年,弟弟竟考上了大學。鄉親們都為母親惋惜,可她為弟弟能如願考上大學感動自豪和欣慰。

後來,母親來到深圳,結識了父親,他們相親相愛,互相幫助,操持起自己幸福的家庭。每每談到求學那段時光,母親都是一幅心事重重的樣子,她既為弟弟大學夢圓而喜笑顏開,也為曾經錯過的美好而黯然神傷。

我愛母親。她以犧牲自己的美好前程,來成就弟妹和家人的幸福美好,這是我生命中最真的感動。

這樣的愛是否曾經擁有 篇6

國二作文 ,1118字

關於奶奶的記憶,從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關於奶奶的記憶,從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小學那段時間,精力總是格外旺盛,起得很早。爸爸媽媽做不到太早起來給我弄早飯,於是把我託付給同樣起得很早的奶奶。每天早上爬起來洗漱完畢,我便屁顛屁顛地跑到奶奶家去吃早飯。飯多數是綠豆粥,那時候的我很喜歡。或者加點紅糖,或者配上小菜,粥的香味總是濃郁而沁人心脾。偶爾吃吃白粥我也會分外歡喜,因為吃白粥總會有豆腐乳或者榨菜配。白粥並沒有獨特的味道,但是這樣被奶奶煮起來分外香甜。

那時候還太小不懂事,我總不會乖乖巧巧地坐在廚房裡吃早飯,記憶裡總是坐在電視機之前,或者更小的時候滿屋子跑,奶奶就端著一碗飯跟在我身後餵我,偶爾會有訓斥,但更多的是嘮叨。

奶奶很喜歡忙碌,很小的時候,她會願意花上半個小時的時間為我搗弄頭髮。記得那時候有一個大大的化妝盒,裡面花花綠綠全是各種顏色的皮筋,我最喜歡的也是戴了最久的,當是那種玻璃球的樣式了吧,裡面會鑲著各種各樣的花紋,或是小鳥,或是鮮花,顏色不同,圖案也就不同。奶奶會一邊為我扎著頭髮,一邊誇我的頭髮烏黑烏黑的這麼大把。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這樣精緻的頭髮自然是分外喜歡的,夥伴同學們也羨慕。

當時的冬天總是陽光很好,不冷不燥,奶奶會在門前坐在靠椅上,和鄰居的老奶奶一起嘮嘮家常,然後織著毛衣。奶奶織的毛衣都很精緻,我很喜歡。當班裡大多數同學都穿著買來的衣服時,我可以驕傲地挺起胸脯說,這是我奶奶織的衣服,然後心裡湧上來一股溫溫的幸福。

那時候奶奶家簡直要被我們弄得天翻地覆,奶奶各種忙乎,但也是歡喜的吧,而如今我已經長大,很少回去奶奶家,也就是月休回家偶爾去看看。所幸伯伯又生了一個女兒,奶奶現在開始照顧小妹妹,仍是忙得不亦樂乎。

其實對於老人來說,可能忙碌才是最好的解悶方式,因為只有忙碌起來,才會讓自己看起來更有價值,或者活著更有意義。現在的我們啊,被電子世界迷得太深太深,我何嘗又不想回到小時候呢?可是回不去了,是真的回不去了,我已經無數次看見弟弟直勾勾地盯著手機都不知道回奶奶一句話,聽見奶奶呼喊弟弟的名字但弟弟半天沒有應答。老人家融入不了我們的電子世界,所以我們更應該懷著一顆孝心去融入從前那個不用手機或者電視電腦也能玩的很開心的時代不是嗎,誰會願意看到老人家陷入深深的寂寞中去呢。

想起以前的回憶我依舊覺得美好與滿足。我可以想象得到老人家孤獨的樣子,我害怕奶奶回憶起從前的歡快日子而為現實的孤單寂寞而掉淚,我害怕這樣一個深深印在我的記憶深處的人會驀然間消失在我眼前,連一點點回報都無法給予,我無可奈何。

所以,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儘自己所能地回報吧,不論大小,只要能為他們帶來歡樂,又何嘗不是孝呢。

再也沒有的美好 篇7

國一作文 ,695字

斗轉星移,世事變遷。人生之中,有些事物一去不返,再也難得一見,我們要懂得珍惜,也要學會放手。

在這蒼茫的世間,不知不覺,我已歷經了這世界十二年的洗禮。但在世界之間,我仍顯得格格不入。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而來,亦不知自己尋求著什麼。我只能遵照父母的意願做事。父母讓我上學,我便只道自己生來就是去上學的,像中國大多數的孩子一樣,漫無目的地學著老師口中意義非凡的東西。老師總是這樣對我們說:“你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老師也知道你們辛苦,可是現在忍過去了,以後才能輕鬆啊!”但是現在好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這又是什麼原因?即便日後能找到一份高薪職業,難道我們學習的目的是要成為一個冷血的賺錢機器嘛?

有時候,我真不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人生除了小時候學習,長大後工作,到底還為了什麼?

有時候,我會有一種彷徨若失的感覺。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那是對童年的眷戀不捨。

有時和夥伴一起懷念童年時光,可惜已是“過去式”。

因為,在不知不覺間,在我們努力學習的時候,童年,在我們疾速舞動的筆尖流逝。就這樣,我們再也沒有童年了。失去了兒時歡聲笑語的心情;失去了兒時純真無邪的笑臉;失去了兒時兩小無猜的友誼;以及失去了童真的我們。

有得亦有失,有舍才有得。失去了童年的純真,我們卻得到了青少年的成熟和激情。沒有人不會長大,也沒有人不會失去童年。

也許,再也沒有童年的我們是為了更好的成長;也許,再也沒有童年的我們是為了收穫更多的成功;也許,再也沒有童年的我們是為了父母的殷殷希冀;也許,再也沒有童年的我們是為了老師的淳淳教誨;也許,再也沒有的童年被我們遺忘在記憶深處,落滿塵埃。

也許,“再也沒有”並不是一份遺憾。

發現自己擁有的美 篇8

高三作文 ,770字

梅花清香,山茶流紅。麥苗綠潤,山色空瀅。世界在你眼中如此之美,但你可曾發現自己擁有的美?

《螞蟻的尖叫》中有言:“我想要跨越七大海洋,翻過七座高山,走過廣闊的平原,穿過遼闊的沙漠,等我回到家裡,我才發現,最美的風景就在屋後那片小花園裡。”奔波餘載方才發現自己擁有的美。習慣遠望的你總是將忽略自己當成習慣,結果便忽略了自己擁有的希世美景。

縱使心中洶湧,渴望被愛卻總是裝作不在意,讚歎他的美。發現自己的美,發現自己值得被愛。你渴望被認可,渴望成功,但試想一下,倘若你在自己的眼中一無是處,那又何談被愛?發現自己的美,發現自己擁有的獨特“被愛潛質”,是你在他人眼中贏得一席之地的底氣。春風十里,當你學會把握自己擁有的美的時候,擁有別人的追隨只是一種尚未生成的必然。

馬丁曾說過:“人生最可怕的事有兩件:一是沒有目標,白費力氣尋來找去;二是沒有自我,總喜歡相信別人的判斷和選擇。”而“目標”和“自我”都來源於你對自己擁有的美的發現和認可。當缺乏對自己的認知,沉湎於對他人的頂禮膜拜,我可以說你是沒有自我的,是一種對人生的失敗。換言之,尊重他人可以,追隨他人可以,借鑑他人也可以。但是,這一切的一切記得基於你擁有對自己深切的理解與認可,由此加以他人的促進,方成“目標”和“自我”。

就像韓寒所提及的一樣,“夢想,總是在遠方;旅行,總是在異鄉。在完全陌生的地方失去自己的所有,重新審視自己,享受一種雖是一無所有,但卻擁握無限的自由。”流浪、旅行像是人生命的某種屬性,發現自己的美絕不是斬斷追尋的念想,而是在去奔跑奮鬥時恪持自我的存在,不致在流浪時一味漂泊,忘了自己。

一米陽光,方寸天堂。植物總是奔走在追求陽光的路上。我們是茶葉,翻滾在世味的熬煮中,尋找最熱的水,釋放最濃的香。而香源於自身,除卻粉面笑桃,檻外荷塘,三徑幽菊,雪域梅香,最美的是自己。

曾經擁有 篇9

高一作文 ,930字

學校的小門緊挨著一條馬路,地方偏僻,沒什麼車經過。兩邊的行道樹也不知道種著有多少年頭了,他們的密密的枝椏總是巧妙地遮擋著太陽。有時落下斑駁的樹影,總能讓人感到涼爽。

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讀完《草房子》的。過程中,不止一次地感動到流淚,為書中的人物,也感懷流逝的童年。

大概,每個讀過《草房子》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那種大片大片的自然風光,古樸的草房子,總能給人以溫暖和得以迴歸的感覺,足以觸動人們內心深處的柔軟。

那或許是一條小溪,五六個小夥伴曾光著腳丫踏過那清淺的溪水,翻開每一塊石頭,去尋找隱居的小蟹。

那或許是一個雨後的傍晚,穿著彩色的雨靴,踩過每一個水坑,去追趕天邊的斜陽。

那或許是一隻美麗的蝴蝶,在驕陽下扇動翅膀,讓你驚訝於它的那種美。

《草房子》給了長大的人們一個回憶的機會,它所展示出的童年景象單純而美好。每個在童年中存在過的人都善良而質樸。孤僻的秦奶奶,勢利的校長,嚴厲的老師,到頭來都有可愛的一面。他們的形象,在那些孩子們的心中,在他們長大以後或許都會蒙上一層夢幻的色彩。

總有一些人不能從記憶中抹去。我依稀記起一位住在泥房子裡的老婆婆。爸爸媽媽總告誡我不要靠近她,而我卻總是不由自主地在那土牆前停留。那實在是一面神奇的土牆,有著數不清的洞眼,每個洞眼裡都住著幾隻蜜蜂。老婆婆的房間乾淨而整潔。我喜歡那古老的味道和她的慈祥。

然而溪水流過,彩虹消逝,蝴蝶迷失,那面住滿蜜蜂的土牆也在某一個雨夜轟然倒塌。

童年好像就在這樣不知不覺中過去。

終於漸漸長大。

每個孩子都將面對長大,油麻地裡的孩子也是如此。禿鶴開始在意自己的外表,不惜為維護自己的尊嚴違反紀律,即使被老師批評也無所謂。傲氣的杜小康從小生活在富裕的大紅門裡,然而因為家道中落,他也經受了風雨磨礪,變得堅強而成熟。桑桑也因為一場大病,收起了調皮的面孔,在死亡的鬥爭中迎來了成長。

在文章的結尾,桑桑十四歲,小學畢業,將要離開這片土地,將要和他的夥伴們告別。當然,與他告別的還有他的童年。

我合上書,聽風在樹葉間穿過,有些感動,有些失落。長大固然是好事,但我卻希望油麻地的孩子們能永遠這樣天真美好地生活下去。

或許幻想美好,現實殘酷,沒有永恆的幸福。

曾經擁有,也該知足。

我們曾經擁有那麼多 篇10

國二作文 ,863字

陽光在碧綠繁茂的樹葉上舞蹈,綿長柔和的裙襬拂弄著大地;大地忍俊不禁,生出五顏六色的花朵;花朵發著悠悠的清香,引來了無數蜂蝶竟輕狂……這是我們曾經擁有的,而如今—

遠處傳來“隆隆……”的轟鳴聲,巨大的挖掘機、推土機、塔吊像魔鬼一樣地張牙舞爪,成片的林木在鋼齒鐵牙下瞬間倒下,冰冷的器械從它們身上碾壓,殘損的骨骼深深地埋在地下。鬆軟的泥土,被深深挖起,又被高高舉起,然後遠遠地拋棄……田野上爬滿了蜘蛛網般的混泥土,耕地上聳立起一幢幢高樓大廈……

住進高樓大廈,爸爸常會憶起他兒時的事。那時樓房沒有這麼高,馬路也沒這麼寬。然而樓下有寬敞的平壩,壩子上有大大的榕樹,那是爸爸們兒時的樂園。趴地撅腚,玩得再高興,只要聽到遠出傳來的單車鈴聲,他們都會瞬間鳥獸散。居民樓的旁邊有一條馬路,馬路上一支浩浩蕩蕩的單車隊伍過來了,或推或騎,說說笑笑,這是大人們下班了。馬路的兩邊是枝節盤結的大樹,平日,路上是來來往往的行人。在這片綠意盎然的街道上,常有人舒適地側坐在大樹旁,攤開一疊報紙,興趣盎然地讀起來;也有倚著樹幹小憩的、閒聊的。倘若你從遠處看,一定會看到在大青樹下讀報的老年身旁,停放著一輛輛自行車的美好情景……這是我們曾經擁有的,而如今—

高樓林立的縫隙間是縱橫交錯的街道。滿城的車子把街道堵得水洩不通,嘈雜的鳴笛聲此起彼伏;汽車排出的尾氣與工廠的廢氣混合在一起,瀰漫在天空中;白色的垃圾自由自在地在城市的任何角落飄蕩……

我趴在窗臺上,看見對面樓的窗臺上,掛著一個鳥籠。隔籠裡的小鳥,在歡悅的歌唱,它時而用尖尖的嘴啄著食盒的米粒,時而又扇動著它那彩色的翅膀,翩翩起舞,似乎在迎接春風和陽光。往下看,幾位年邁的老人端坐在樹蔭下,眼睛盯著了象棋棋盤。他們神情沉穩,似乎是在思考著如何破局。其中一位老人輕喝一聲,順勢舉棋,將其布入局中。“完了,又輸了”,另一位老人搖頭嘆氣,頗顯無奈。不過最後他們都笑了,笑容像水紋一樣層層漾開……陽光斜照著小區,美麗和諧!

看著這美好的一幕,我突然想:現在的“這”也會變成“曾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