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活碎片化相關作文20篇

別讓生活碎片化 篇1

別讓生活碎片化作文9 ,972字

如今,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幾乎人人都有一個智慧手機,每天的工作生活必定離不開它,但我們的生活也在漸漸地被它所改變。中國的中學生們平時時間用途大約是這樣:睡覺8個小時,吃飯2個小時,穿衣洗漱0、5個小時,上學8個小時,來回路上1個小時,做作業25個小時,剩餘的時間僅為2小時。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時間是被碎片化了。這是事實,但是除了時間,對生活的感覺也被碎片化了。

不說別人,就先說說我自己吧。開啟學以來,我的所有電子產品便都被父母收走了,而給我在路上方便聯絡的竟然是一個小小的老人機!我現在已經跟移動網際網路說再見了。結果,這幾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了這篇競賽作文。大致一看,心中叫苦不疊:移動網際網路已離我遠去,讓我怎麼去寫這篇文章,可我的生活怎麼越來越碎片化?看來另有原因。

來到一個新的學校,我立志要在同學老師的眼中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於是,第一天的作業,我完成的十分認真。結果,做完後一看時間,發現竟用了整整一個半小時!我把速度慢的原因歸到了不適應。然而一週過去了,我做作業的速度仍然沒有提高。其實,原因在此—我只要一聽到有人在討論手遊,耳朵就會立馬跟緊他們的話題,神思也會慢慢身不由己的飄走。唉,這一點:自制力,我還是要好好鍛鍊啊。

再來說說我在學校裡的情況。現在的課表排得密密麻麻,早上四節,下午四節,放學後我還得留下來補這補那。我一天的生活已經被安排得妥妥貼貼,而且越來越細。天啊,哪裡用得著移動網際網路,我的生活早就被碎片化了。

可有時候情況恰恰相反,明明可以好好學習的整段時間,竟也被我弄得支離破碎。這不,老師在上面十分用心的講課,真是深入淺出,繪聲繪色。可我腦子怎麼就不聽使喚,總是想這想那,有時還忍不住打瞌睡。我有的時候真想打自己幾下,好保持清醒。誰讓我昨天晚上磨到半夜十一點才睡呢?早上六點準時起床,六點半開始擠地鐵,七點三刻才能到校,生怕晚了遲到被老師訓話。

按以上我的經驗來說,其實碎片化的生活不僅僅是自己造成的,大部分都是發達的網路造的孽。試問,現在有幾個人會去安安靜靜的認真看完一本書?且不說名著,就連小小的雜誌也基本無人翻閱。也許有很多人會說沒有時間,但每天連僅僅十分鐘都擠不出來嗎?不,不會,這其實只是藉口。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已經被碎片化,希望這種狀況可以改善,別讓更多人被網際網路所害!

別讓生活碎片化 篇2

別讓生活碎片化作文5 ,488字

在現在這個充滿了高科技的時代,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進步,網際網路變得越來越發達,逐漸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去了,可隨著手機等一系列高科技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去後卻將人們原本整體的生活漸漸破壞的支離破碎。

自從人們擁有了手機以後,手機彷彿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隨時隨地都要拿出來使用一下。甚至有些人視手機如生命,一天不使用就渾身難受。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便開啟手機登入聊天軟體看看是否有人找他,刷牙時也不忘刷一刷微博,看書時也不忘時不時翻翻手機看看,一有空就開啟手機玩遊戲,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整塊的時間就被漸漸分割成小塊的時間。

時間碎片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習慣,偷走了原本屬於我們的時間,有時原本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但就是因為時間碎片化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白白地丟掉了自己的時間。

我們應對時間碎片化說不!把我們將丟失的時間牢牢地抓住,雖說破鏡不能重圓但以後的時間卻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我們要學會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多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而不是隻把時間浪費在刷微博、看空間上。

從現在起我們多多利用自己的空間吧,別再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手機上,讓我們的生活徹底變得碎片化!

別讓生活碎片化 篇3

別讓生活碎片化作文7 ,718字

當今世界,移動網際網路正飛速地蓬勃發展並不斷地突破著原先的技術水平。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無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快捷。但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不斷完善和突破,我們的生活也遭受著負面的影響。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充斥著網際網路:家裡的寬頻、和我們“形影不離”的手機、網際網路的全球覆蓋大量的擠進了我們的生活中,奪走了我們本就寶貴的時間,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支離破碎。

現在很多公司的白領們上班時就整天對著電腦、手機。使得原本就不多的空餘時間也別網際網路給搶走,繁忙的工作壓力一天天的積累,無處發洩,影響著他們的生心健康,使他們的心態變得急躁、焦慮不安。

對由於我們學生來說更是如此,面對著平日裡的學業壓力,我們也一直渴望著放鬆的方式,但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我們的課餘時間都被那些畫面精美的遊戲拿走,就連那些用來讀書放鬆的時間也被榨乾,這不僅僅影響了我們的學習,更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我們那本該完整的生活被網際網路攪得天翻地覆,時間也只能從各種事情的間隙中“擠”出來,做些我們想做的。網際網路哪個本該輔佐著我們的生活,但現在卻幾乎毀了我們的生活。這不只是網際網路的發展導致的,更多地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控制好接觸網際網路的時間。

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來改變這樣的現狀,我們應該限制自己上網的時間,不能讓自己深陷其中;我們還應該抵住網際網路世界所帶來的誘惑,不能沉迷其中,要讓自己更多的接觸身邊的事物,而不是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做一隻“網蟲”。我們要讓網際網路真正的為我們所用,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讓網際網路控制著我們的生活。

讓我們為了生活不再碎片化,為了我們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的從自己做起來改善這種格局,別讓網際網路繼續控制我們的生活。

讓生活碎片化 篇4

讓生活碎片化作文10 ,1310字

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所有的人不管是學生,上班族或是家庭主婦等,整天忙忙碌碌,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生活索然無味。如果學生可以利用課間時間寫作業,留下週末的時光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與家人出去遊玩。如果上班族可以利用坐地鐵的時間,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豐富專業技能。如果家庭主婦可以在做家務的同時,看看視訊,聽聽音樂,放鬆自己的心情。這一件件的碎片般的事情,拼接在一起,構成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變得更快樂。

晚上的時候經常聽到媽媽抱怨自己很辛苦。我就想到媽媽每天早上起很早起來給我們做早飯,等我們都出門了,媽媽開始打掃衛生整理家務。好不容易都做完了可以休息一會,又到時候要出門買菜了。回到家裡又開始煮飯燒菜,等我們回家。下午收拾餐具,洗衣服,一天下來都忙忙碌碌的沒有空閒的時間。每天都重複著同樣的事情,就好像失去了自己一樣。

而我自己呢,每天都生活在被作業支配的恐懼之中。每天回家就要寫作業,吃完晚飯還要寫作業,等寫完作業,差不多了,還要背書。等所有的任務完成之後都已經要睡覺了。我自己的生活就是上學,放學,寫作業,背書,洗澡,睡覺,根本沒有空閒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有時候背書揹著看到了自己很久都沒有摸過的畫筆,已經忘記了畫畫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唉,生活真的是索然無味!

可是,生活也會有意外。週末的時候,我的好朋友叫我出去玩,我又一次的拒絕了她。她開始跟我抱怨,你都拒絕了我好幾次了,我們好久都沒有出去玩過了,你都在忙什麼呀!我對她說:"我還有好多功課沒寫呢,你的功課都做完了嗎,怎麼會有這麼多時間出去玩呢?"她回答說:"我功課在學校就寫得差不多了,回家再稍微寫一會就寫完了。原來她把時間分成一片一片的,分開來做了好多事情。我突然想到我也可以把時間分成碎片呀。在課間的時候可以寫一寫老師佈置的作業,放學回家的路上背一背功課,回到家裡再寫一寫功課就可以省下好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回到家,又看到了媽媽忙忙碌碌的身影。猛然間想起,媽媽曾經可是最喜歡跳舞了,可現在媽媽為了照顧我們沒時間再去做自己的事了。對了!我朋友今天不是教我怎樣合理安排時間嗎?我不如把這個教給媽媽吧!我快步走到媽媽身邊,說:"媽媽,你整天忙忙碌碌沒有休息的時間不如我教你個辦法吧!你可以用空餘的碎片般的小時間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啊,比如打掃衛生時聽聽音樂,放鬆心情;用洗衣機洗衣服時,不用幹等著,這時可以出去跳跳舞,或者先去買菜。等回來時,衣服就洗好了,這樣,既事半功倍了也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了!"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這麼沒想到呢,我以前真是一味的忙於做事,真沒用心去想啊!"從此以後,我再也看不到媽媽累的氣喘吁吁,再也看不到媽媽忙得停不下來,而是看到媽媽臉上的笑臉和失去了很久的愉悅心情,而做的家務卻一點也沒有耽誤,我想這可能就是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吧!

就這樣,我把我的生活分成一塊一塊的像碎片一樣,再重新拼接在一起。我既收穫了快樂的時光,又過完了完整的生活。我認為,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的規劃一下自己的生活。當無數的事情壓得我們喘不過氣的時候,我們應該好好想一想怎樣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讓生活碎片化,可以收穫更多的快樂,可以讓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

讓我們的高中生活“碎片化” 篇5

國一作文 ,928字

剛剛步入高中的我們還略有些興奮。然而不久以後,我們將坐在前往高考殿堂的“特快列車中”中,踏上漫漫征程。在那之前,我們必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才有資格,有能力到達理想的“終點站”。

那麼,我們該如何能與勁敵相抗衡呢?千言萬語,總體來說就是一句話;讓生活“碎片花”。所謂“碎片化”說白了就是把時間分割成小部分進行合理利用。在無數高考狀元的演講上,無外乎都提到了,合理利用時間。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上用在學習上。”每天晚上,我們總會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不少人早早的洗漱完畢,倒頭就睡。孰不知在他們“會周公”時,也有許多人早已羅列好了晚上和第二天的計劃,仍然奮鬥在書案上“秉燭夜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的成績一定會突飛猛進,遠遠地甩開其他人成為名副其實的“學霸”。而那些不學無術,貪玩貪睡的學生,也一定會變成大家眼中的“學渣”。這就是會合理安排,合理利用時間的巨大作用與成效。

明代嘉靖至萬曆年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擁有這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他年輕時文學素質出眾,閒暇之餘還讀一讀《孫子兵法》,這為他以後的軍事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的“戚家軍”和“鴛鴦陣法”令倭寇聞風喪膽,在後人聽來也是如雷貫耳。當然,他在打仗時也不忘舊本,也時常領略文學經典著作。

他的“馬上作”也充分體現了他的豪情壯志以及敦實的文學功底。戚繼光最終也成為了文武兼備的名將代表之一。

當然,合理安排時間學習固然重要,但也不一能一味地死學,勞逸結合也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中心不可少的一部分。外國有句諺語;“Allworkandhoplaymakesjackadullboy”(只學習不玩耍,聰明的小孩會變傻)。如果一個人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那麼他必然會變成“書呆子”。由此可見,學習和放鬆必須緊密結合,二者缺一不可。

此外,“碎片化,”生活不能過於鬆散瑣碎,這樣的結果只會適得其反,不可能到預先的目的。一定要會安排,利用時間,切記!切記!

高中生活是一場馬拉松,一定要會安排時間,讓生活“碎片化”,勞逸結合也不可缺,只有這樣才能完全“長跑”到達目的地。讓我們在此前、起跑,出發吧!

網路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 篇6

記敘文 ,1286字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及生活質量的飛速提升,一片大好前景展現在我們眼前。但俗語說得好萬事都有利就有弊,世上沒有完美之事,任何事物有好也就有壞,而我們的生活碎片化也正是科技高速發展的負面部分。

21世紀是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網路的發明與流行、不斷升級的網際網路成了許許多多資訊的中轉站;再加上高階電腦、智慧手機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與應用,每天有大量的資訊釋出到網際網路上,人們也能在第一時間接收到,速度之快無法想象,使人們的生活更為便捷,更及時瞭解全球新聞,這就是網路帶給我們最大的福利。

英國廣播公司曾做過統計,如今一天的全球資訊量要超過20世紀一個普通英國人一生所接收資訊量的40多倍,其數量之大令人瞠目結舌。當然如此巨大的資訊量對我們來說無法短時間內全盤接收而消化的,所以我們會不斷減少我們閱讀資訊的時間與內容,從而達到以最少的時間看更多資訊的效果,但這無疑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了。

首先,當我們上網閱讀這些資訊時,網頁首頁會顯示一大排資訊,並且大字加粗黑體寫出了連結的主要中心內容與主題,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內容的主要部分,從而方便我們去挑選我們感興趣的內容。這是件好事,可也讓我們養成了很多壞習慣,比如注意力容易分散,耐心度會直線下降,無法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等。

我就是一名“受害者”,以前我非常愛看科幻小說尤其是《神祕島》,一本很厚的書我看了整整三天才看完,真是看得津津有味、身臨其境。然而當我擁有自己的手機後就不一樣了,有了手機後我喜歡上網看新聞,什麼“朝核問題”、“幼兒園虐童案”等大量的國內外新聞我都想看,手指不停地反覆划動、點選,眼睛飛快地掃視文字,往往幾分鐘不到就能看完一條,隨後再去點看別的新聞,這樣時間一長,我漸漸變得沒有耐心、性子急躁。有一天,我重新拿起我原本心愛的科幻小說,結果看了兩三頁眼神就開始漂游、注意力不知不覺開始分散起來,我的閱讀並不是細細評讀而是掃視,結果看了沒幾頁就幹別的事去了,一本書看了一週都看不到一半就扔一邊去了,再也沒看過一回。

其實這樣的問題不僅僅體現在讀書上,在生活中也能體現出來。吃飯時,吃幾口就開始神遊;做作業時,注意力總是不能持久集中,要費很大力才行;上課時老師講著講著臺下的我又開始做白日夢了;做事時也是剛做一半又去忙另一件事,一件事總是要好幾次才能做完,沒有連貫性和整體性;而這一切都發生於我沉迷網路之後。

法國的腦神經學家發現當人類長期使用網路後,其大腦的結構會發生微妙地改變,而這種改變正是導致我們做事碎片化、生活碎片化的原因所在。不過話說到底,這責任也不能全怪網路,現在全球科技高速發展,如果我們以為追求時尚潮流,那麼生活的碎片化就一定無法避免;但我們是具有智慧的自控能力的高等生物,我們可以控制自己去扭轉這個局面,想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難,就像14-20世紀的人們一樣,耐心地坐下來,拿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把心靜下來,把每件事情做得流暢完整,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件事上。如果人人都做到這樣,那也不會有碎片化生活這種講法;正確地運用好網路這個現代化工具,那我們擁有的永遠是一個美好而完整的生活。

什麼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 篇7

什麼使我們的生活碎片 ,1127字

網際網路在我們眼下這個時代大行其道,它將我們的生活切割得零零碎碎。我們很難再拿出完整的時間去閱讀、購物、社交。“步履匆匆”“晝出夜伏”,這似乎成了城市快節奏生活的代名詞。究其根本,什麼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我們眼下的忙碌,真是充實有意義的生活嗎?還是由於碎片化的生活所導致的?

社交是許許多多人所十分關注的話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現的手提電話為手機的雛形,人們以這樣的方式來聯絡。它以無線電的方式,溝通了相隔一段距離的人與人,為其建立了社交的橋樑。“討論組”“群聊”等事物的出現,是多個個體間共同溝通交流得以省去線下的會面這一方式,使用簡明快捷的手段,來達到共同討論的目的。更有“微博”“臉書”等社交平臺層出不窮。它向我們部分地展示了他人的生活、見解、看法。我們天生具備好奇心,這使得我們想要更多地去探尋別人生活與及者的不同之處,這也迎合了社交平臺的想法—每個人都有個自己的主頁,去向他人分享生活。

社交絕不是一件壞事。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社交變得越來越頻繁。人們在內心深處的想法得以被勾發出來,並沉迷於其中。在網路上,人的語氣、口吻往往與現實中有所出入,他們樂意於以這樣的不同的“人格”來對待現實生活中早已熟知的朋友,或是完完全全不認識的陌生人。由此,帶來了社交的碎片化。

我們往往知道這個人的某一處想法或特徵,而不瞭解他的全部。而這一處相同的志趣,成了維持社交關係的紐帶。在我看來,這樣的紐帶並不牢靠,容易輕易被折斷。我們的社交被廣泛地分散在了各地,這微小地的情感被一根頭髮絲粗細的繩子牽制著。我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在網路的另一端,和你真聊得熱火朝天的人真實的樣子。碎片化的社交,使我們更盲目和草率。

在我看來,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最容易被切割得便是閱讀。在十幾年前,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閱讀時還是持著一本紙質的書,帶著雋香,花上一大塊時間來細細品讀。隨著電子書的出現,人們漸漸會在等車、排隊、乘地鐵等場合下捧著手機進行閱讀。許是因為如此,人們安排的大片用來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而總的來說,人們花在閱讀上的時間總和也越來越少。

使用網際網路閱讀的不僅是電子書,還有新聞推送,公眾號內容等等。它們多僅僅是一個吸引人的標題,以及簡短的文字。在閱讀過後,人們會有“我瞭解了這個事件”的滿足感。但其實並非如此。簡短的閱讀,使人們少了很多對事件分析的思考。眾多事件的梗概聚集在一起,人們一掃而過,且不加以甄別,這使得人們對事實真相的辨別能力,批判性思維逐步倒退。

總的來說,並非網際網路本身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而是我們所選擇的新的生活方式,對網際網路的使用用途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如果我們使用網際網路前能先停一停,想一想,那麼我們的心態和認知會變得更好。

生活“碎片化” 篇8

生活“碎片化”作文8 ,854字

小的時候,我們總覺得每天的時間都很充裕,不能理解為什麼那些比我們大的人總是爭分奪秒地工作、學習。我們總是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來不用擔心時間不夠用。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升高,繁忙的學業使我們的時間變得寶貴起來。每天,大半天的時間都在學校裡度過,上課、考試,只有每節下課的十分鐘我們可以稍做休息。而放學回到家,又要應付一大堆作業。好不容易做完了作業,還有很多課外的習題要做。

升入八年級,時間的緊張變得更加明顯了。每天早上六點被鬧鈴叫醒。收拾完畢,出門,7點半左右到學校。一進教室,就是整理書包、收拾課桌、上交作業、早讀,忙忙碌碌中,早自修過去了。接著是出操。8點鈴聲一響,大家就來到教室門口排隊,去操場。做完了早操,回到教室就開始上第一節課。上午四節課,每節下課10分鐘不到,中午吃過午飯,沒過多久又開始了下午的課程。一天下來,接近5點,理完了書包,放學回家。到家開始做作業,不多久又去吃晚飯,吃過晚飯再繼續做作業。

八年級的學業和以前相比,變了很多。主課多了一門物理,作業也就理所當然地更多了。再加上班級、學校的各項工作,每天回家總要忙到很晚。這個時候,生活“碎片化”就能充分體現它的好處了。每天的事情很多,時間卻是固定的只有那麼一點,我們能做的只有提高效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例如:每天早晨吃早飯的時候可以背英語單詞、語文詩詞。早晨的大腦是一天中最清醒的,因此,用這些時間去做需要記誦的事情往往會事半功倍。吃晚飯的時候,可以聽聽新聞,不能光讀書,也要多瞭解瞭解國家甚至世界上的大事。在吃飯的時候聽新聞,既不耗時間,也不麻煩,又可以拓寬視野,一舉兩得。不過,我覺得我們還沒有時間緊張到要利用下課時間做作業,除非是特別緊急的。畢竟不能讓大腦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也要適當地放鬆休息。這樣,上課時的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聽課效率也會更高。

“碎片化”這種新的生活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不在於多還是少。在最短的時間裡把事情做到最好,就是“碎片化”的好處。

遇見生活碎片化 篇9

遇見生活碎片化作文7 ,755字

“碎片化”一詞,在原意是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如今我們的世界,已經變得碎片化。這碎片化的世界是我們零零後生長的地方,我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所以碎片化這一詞語,在我們的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水平變化代表著科技化的到來,但也同時讓我們失去了什麼。

每天通過手機報、部落格、搜尋引擎、新聞網站、即時通訊等多種方式獲取資訊。我們在各個生活的間隙獲取資訊,在吃飯時看一眼手機新聞,在坐公交車時用手機上微博。資訊量如此之多,我們獲取資訊如此容易,乃至我們養成了一個壞習慣:文件超過20頁,我們就沒有耐心看完。我們早已不在早上去電視上觀看新聞和報紙,我們現在已經可以使用手機去觀看所有新聞。有時候等待網路重新整理的頻率,可能比等待一個電視節目或一份報紙,來的更有效。

但是如果發現有一個人捧著一本書,靜靜的坐在那裡看著,在這碎片化的生活中是極其難得的。試著捫心自問,你有多久沒有靜靜的看過一本書,旁邊放著一杯茶或咖啡,享受一個人靜靜的下午呢。這也許並不是我們的錯,因為現在是電子書的時代。只要在網頁上進行搜尋,你可以找到任何一本書的相關資訊,作者資料。但是我認為電子書是永遠傳遞不了紙質書給我們傳來的作者的思想,及其背後的感情。因為人們很難有耐心,再去一頁頁的翻過那些曾經我們需要耗費金錢,需到書店去買來的書。現在我們,只需要在網上進行搜尋,所有的書,只要輕輕點兩下就可以得到,我們不在珍惜他們也不在珍惜作者的勞動成果,我們只是把它們當成一種娛樂活動,而不是自己精神上的提高。

所以我認為,書是我們必不可少的東西,碎片化的生活也許給我們帶來許多便利,但是同時也讓我們,失去了一些珍貴的東西。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是幸運,也是不幸,我們這一帶的人,習慣碎片化的生活,但同時也失去了,前幾輩人所能享受的,那些靜靜的享受書的時光。

生活碎片化以後 篇10

生活碎片化以後作文6 ,637字

在資訊日夜發展,當柯潔輸給機器人以後,人們才明白,時代變了。

從第一臺手機到現在的智慧手機,生活,無疑被碎片化了。你可能認為用手機很方便,可在背後,人們都忘了什麼。

也許微信能讓你聽見一聲謝謝,可你也許看不見一張笑臉,打心底樸實的笑臉。或許微信能讓你聽見一聲幹得好,卻無法看見豎起的大拇指和滿意的表情。有人會說視訊對話可以呀!但這和麵對面交流是不一樣的。

微信裡虛假的頭像,亂編的地址。自己和微信中的自己完全不一樣,那個讓自己滿意可並不真實的自己,要這些有何用?

用手機、電腦閱讀只會學習一些碎片化的知識,而學習不到系統全面的知識;手機、電腦購物只能買來我們需要的東西,卻沒有我們在商場裡購物時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的喜樂感。今天,人們的生活正在被碎片化。

魯迅說過,一些人被困在密不透風的屋子裡,先醒的那個應該叫醒其它同伴,一起衝出去。面對碎片化的生活,醒著的人少之又少,有的是半睡半醒,有些人認為自己是醒著的,但其實他是睡著的。

我看到些漫畫,其中一副漫畫畫的是死神來到一個人的身邊,並對他說:“你的壽命已到。”而那個人卻說:“等一下,讓我和你一起拍張照片,發完朋友圈再說。”還有一件真實的事情,一位老人在安樂死之前,要先躺在棺材裡自拍,發朋友圈。

前段時間我在路上看見一個牌子,上面是一個人加手機等於事故。有一個監控器拍下一名女子在夜晚的時候一邊玩手機一邊走路,結果落入湖泊溺水而亡。

這一個個列子都告訴我們,智慧化確實改變我們的生活,但也讓我們體會到了碎片化生活的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