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舜帝陵相關作文20篇

遊舜帝陵 篇1

國一作文 ,1398字

正月十五下午,我、媽媽和阿姨、表弟、表妹去舜帝陵遊玩。

剛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彩虹門前的鳳凰燈和12生肖燈,在藍天白雲映襯下格外美麗,像是在歡迎我們到來。即使它們不亮,也漂亮極了!站在鳳凰燈下朝北一望,天啊,一片黑壓壓移動的烏雲,那竟是攢動的人頭!

穿過彩虹門,迎面就有一個呆萌呆萌的大金豬—它坐在一面大鼓上,面對著我們,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條縫,扇葉般的大耳朵呼扇呼扇的,兩個臉蛋上飛著兩朵紅紅的梅花,脖子上掛滿了火紅的鈴鐺。身體下是無數的金元寶,吉祥而喜氣洋洋。

在景觀大道兩旁,排列著擠得密密麻麻的小吃鋪,有各種各樣的美食。比如,草原烤串、獨家祕傳煎豆腐、油炸黃金大螃蟹、珍珠奶茶、清蒸南瓜麵包、芝士熱狗棒、醬汁長薯條……雖然沒什麼大宴,但也是中西融合,南北貫通,樣樣具備,真讓人垂涎三尺啊!

在我的苦苦哀求下,媽媽才給我買了六串草原烤肉和一碗煎豆腐。美滋滋地邊吃邊逛!簡直是人間最至真的享受!

隨著熙攘的人流,穿過令人眼花繚亂的小吃街,我們進入舜帝廟。表妹上官雨墨看到許多人都在跪拜舜帝,雖然她不懂為什麼要跪拜舜帝,也不會說跪拜,但還是指著舜帝的雕像,咿咿呀呀表達她的意思—要跪拜舜帝!

我想,這也許就是一種中華文化的傳承,是從小就開始對祖先的敬畏之情,這是中國人深入骨髓的根!是源於血脈真情的流傳吧!

出了舜帝廟,已是暮色四起,這時眼前彷彿換了天地,所有的東西都蒙上了一層神幻的色彩,我這是到了天外仙境了嗎?原來,花燈亮了,廟前的空曠地帶全變成了一片片璀璨"花海"!道路旁也有造型各異的花燈。各色鮮花盛開、各種卡通小動物、城堡……穿行其中,好像在童話森林的小路散步似的!這天空與地面好似一對姊妹花,天空星光燦爛,地面燈火通明,這就是郭沫若描寫的"遠遠的街燈明瞭,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嘖嘖嘖—真是美極了!

在返回的路上,並沒有你想象的乏味,相比之前,這後面的趣味可是更多了!

我們挑戰了“網紅橋”,其實就是搖擺橋,只不過橋下由水換成了麻繩網。剛開始覺得自己技術太爛,不肯上,但最終抵禦不了媽媽和阿姨的強烈攻擊,只能上了橋。

果不其然!剛上去就被搖得心驚肉跳,"咻—"在媽媽的惋惜聲中。我被搖了下來。正要放棄,卻又不甘,"做事不就要堅持不懈嗎?如果我就這樣放棄,也太沒有毅力,上吧!任曙!"搖下去,我又上,又被搖下,我又上,又被搖下來……彷彿陷入了死迴圈,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在一次次嘗試下,我終於掌握了方法:一、重心要穩。二、即使倒下也要死死地抓住橋繩。三、在站穩的情況下,要盡力搖擺,把對方搖下去,但也千萬不能大意。

就這樣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我成了我們這對人馬的"領頭羊",帶著我們隊的人"衝鋒陷陣"!我站在隊伍最前面,虎視眈眈盯著對面的領隊,讓隊員緊緊抓住前面人的肩膀,半蹲著搖。"一二、一二、一二……"我們喊著口號,一起有規律地使勁晃動身體。"唰!唰!唰!"一個個"敵人"落下的聲音,激勵著我們繼續搖!汗水和笑容無限揮灑,最終,我們勝利了。

又到了彩虹門,又看到呆萌呆萌的大金豬,它加了點"顏色",通體金黃透亮,那是燈光的效果。它還是呼扇著耳朵,樂呵呵注視眾生,以它獨有的方式向我們說再見。

在車上,倦意襲來,睡眼朦朧中,香噴噴的烤串,樂呵呵的大金豬,流光溢彩的城堡,瘋狂的網紅橋……又一一向我飛來。

遊舜帝陵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2字

週日,我和爸爸媽媽去了舜帝陵。一路上,風把樹葉吹得沙沙作響,樹枝搖擺著,好像在歡迎我們。

到了舜帝陵,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在門口一看,不由感嘆:舜帝陵可真大。

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

往前走,就看見舜的大雕像,只見舜盤腿而坐,輕撫古琴,好像在吟誦《南風歌》,我的耳邊迴響著“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繞到舜的雕像後面,看到了幾棵柏樹,看圖片介紹,我知道這是側柏,已經有四千年的樹齡了,它應該是柏樹中的元老了吧。

再往裡走,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扇木門,上面的匾額上寫著“有虞舜帝陵”。

跨進大門,正面是舜的全身雕像,兩側的牆壁上有十六幅圖,上面記錄了舜的一生。舜一出生,就被當成家裡的僕人,繼母、弟弟都很討厭他,還想把他殺了。但舜很孝順,對他們很好。舜還很勤勞,在歷山耕種時,連大象都幫他幹活。堯帝要選繼承人時,去召見舜,問了舜三個問題,舜很快地回答了,而且回答得很好,堯就把皇位禪讓給舜。舜當了皇帝后,愛民如子,把糧食派發給花甲之人,還讓大禹去治水,舜最終把皇位禪讓給禹。

後面就是舜的陵墓和皇城了。

從皇城出來後,就到了花園,這裡可真是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有的花還散發出淡淡的香味,我們全家都沉浸在花的海洋中。

“該走了”媽媽說,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這裡的美景說也說不完,希望你能親身去體驗。

舜帝陵一日遊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213字

到了午餐時分,因為正好有一個同學過生日,我們就可以吃上香甜的蛋糕了。飯後,就是我們這群小孩的瘋狂時間了。我們走去梅花樁,去迷宮探險,真的好開心。又跟著劉老師去河邊散步,太開心了!這些活動後,許多人都回家了,我可不想回家,又和其他同學去迷宮中玩尋找小木屋的遊戲,又去爬假山,盪鞦韆,騎自行車,玩得更開心了。

這次舜帝陵一遊讓我知道了許多歷史故事,又讓我玩得很開心,一個字“美”!

遊炎帝陵記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3字

人們常說:“我們是炎黃子孫。”去年國慶,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去參觀了黃帝陵,它位於延安黃陵縣城北,在0。5公里的橋山之上,是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的陵園。

今年,我們又在同一時間去了另一個祖先的陵園—炎帝陵。它位於山西省高平市東北17裡處的神農鎮莊裡村。在去炎帝陵的路上,我透過車窗望著外面的景象,這裡山川秀麗,風景優美,周圍東、西、南三面溝壑縱橫,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面望羊頭山,巍然挺拔,南眺丹河谷地,雲蒸霞蔚,讓人讚歎不已。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炎帝的聖像。他頭上長著彎月似的犄角,手拿一把沉甸甸的穀穗。進入大殿,殿內東西兩側壁畫向世人展示了炎帝發現五穀,教民耕種,墾渠鑿井、制麻為布、首倡交易、五絃禮樂、作陶為器、發明醫藥、築牆為城,炎黃結盟等十大豐功偉績。再現了遠古時代的生活景象。

再往深處走便是始祖殿。這裡是祭祀神農炎帝的場所,始祖殿前面是鐘鼓亭,鐘鼓的左面是東廂房,裡面記載著炎帝因為看到人們生病死亡,所以嚐遍百草,尋找可以治病的草藥。有一次,炎帝嚐到了一種“百足蟲”,便腹痛得連馬也不能騎,於是隨從用擔架抬上,吃下解藥也不管用,不幸身亡。

當參觀結束時,爸爸問我對炎帝陵的感受,我想了一會兒,不禁想起有副對聯“到此有懷崇始祖,問誰無愧是龍人”離開景點時,我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個當之無愧的炎黃子孫。

遊炎帝陵 篇5

國二作文 ,864字

我到炎帝陵時天上正飄著小雨,雨給整個炎帝陵蒙上了一層薄紗。

細雨落在午門上,使午門的紅漆愈發殷紅,在環山翠綠環抱之中格外顯眼。進午門正中,終於看到了這個號稱“神州第一陵”的概貌。

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的“炎帝陵”漢白玉石碑佇立於行禮亭正前方。用手輕撫,冰涼之感霎時傳到指尖,傳到心頭時卻是一種肅穆之感。邊角的雕花裡滿是青苔,不再是稜角分明瞭,僅僅能辨清這雕的是什麼罷了——歲月流逝,帶來了許多,也帶走了許多。扶著石欄杆,一步步踏上石階,一尊巨大的香爐逐漸呈現在眼前。快步走過香爐和行禮亭,便是陵殿了。

陵殿正中是一座以紅色花崗石雕制的炎帝雕像,炎帝一手拿著穀穗,一手握著耒耜,寓意開拓農耕文化。微笑無疑為他增加了幾分親和力。炎帝作為中華農耕文化的創始者,為中華民族的始興和繁衍作出了太多太大的貢獻。他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遍嘗百草,發明醫藥;織麻為布,製作衣裳;日中為市,首倡交易;耕而作陶,始造明堂;削桐為琴,始作蜡祭;弦木為弧,剡木為矢,以威天下。炎帝窮其一生為人民謀幸福為部落謀發展,這種堅忍不拔的開拓精神、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沿傳至今併成為了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意抬頭中瞥見了大殿門額的一塊牌匾——“炎黃子孫,不忘始祖”。炎黃子孫!這個充滿著優越感的稱號,這個代表並只屬於中國人的稱號,這個曾經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源泉的稱號。我就站在那注視了它許久。周圍安靜得只能聽見屋簷上鳥鳴嚶嚶與雨水從簷角滴落的滴答聲……

炎黃子孫也好,華夏文明也罷,其所歌頌的,所讓人銘記的就是這稱號背後的炎、黃二帝。也許歲月流逝,這炎帝陵將不復存在,但歲月帶不走的,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是璀璨的華夏文明,是那一個有一個為中華民族發源、發展、興盛、綿延做出巨大貢獻的身影。

懷著敬意,走出炎帝陵。太陽出來了。陽光照在黃色的土地上,一片燦爛。

遊關帝廟 篇6

國二作文 ,907字

這次,我們有幸來到運城,去參觀中國最大的關帝廟。

今天正趕上大雨,在去關帝廟的路上,有一座山,山上立著一座關公像,在瓢潑大雨的籠罩下,只能隱隱約約看見關公像的輪廓,猶如高大的神仙一般從朦朧的山間手持大刀向我們走來。

到了關帝廟的門口,雨也不下了,大家都說是關公顯靈了,讓我們參觀好。走進廟裡,石路兩旁綠樹成蔭,葉與葉間有成簇的花,古建築的廟掩映在紅與綠之間,獨有一番寧靜和韻味。

關帝廟的寢宮最值得細細品味。從遠處看,寢宮深藏在林樹間,有樹冠超出宮殿,形似一條龍,左為頭,仰天長嘯,右為尾,翹上蒼穹。據說是院中間的四棵柏樹自然長成,沒有人工修剪,也照應了關公是青龍轉世。這大自然太神奇了。

走近寢宮,左有一座“刀樓”,右有一座“印樓”。進了寢宮,正面為一座坐臥姿的一比一關公像,也是全國關公像裡與史料記載的真實關公長相最為接近的一尊塑像。導遊說,關公臉上長著七顆痣,像北斗七星,是帝王相,而關公一生轟轟烈烈,為自己的國家立下赫赫戰功,也因忠誠與義勇的人格魅力博得許多帝王的敬重,也成為百姓心中的英雄好漢。在關帝廟裡,處處懸掛著帝王名人敬獻的匾額,有康熙的、咸豐的、,還有慈禧太后主持修建的廟。可見關公是多麼的受人尊敬!

在關公寢宮的二樓,有一種叫做“膽”的吊在屋頂的東西,是由許多有凹槽的木條像孔明鎖一樣的榫卯結構環環相扣而成,沒有任何釘子之類固定的東西。在古時候,只要有風吹來,膽就會轉動。有許多專家曾試著把膽取下來拆開,再試著拼起來,可是沒有一次成功拆開,更別說拼起來了。古人的智慧是現代人不能比的,所以專家稱這個東西為“膽”,只有像古人這麼有膽子的人才能製造出這樣複雜的工藝。

人們都說關公很靈,能保佑自己。當地人說,每年農曆五月十三都要下一場大雨,是因為關公曾在這天磨刀,正愁無水磨刀,忽然天降大雨,於是人們把這天定為“磨刀日”。而人們也很敬重關公,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是關公的生日,人們都在自家做好給關公的飯,再一起集資給關公做一個很大的蛋糕,熱熱鬧鬧地給關公過一個生日。現在關公已經不只是當地人們心中的保護神,也是全國各地都信仰的神。

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文化和信仰,並世世代代尊重著,緬懷著。

遊中山陵 篇7

高二作文 ,836字

南京以其豐厚的歷史底蘊吸引著萬千遊客前往。這座城市宛如烈酒,醇香濃郁,令人回味無窮。

莊嚴肅穆的中山陵位於南京市東郊鐘山風景區,依山而築、岡巒前列、屏障後峙、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當漫步在蒼翠開闊的中山陵大道時,法國梧桐掩抑著絲絲日光,滑落腳尖,觸控著你渾身上下每一處肌膚。深吸一口氣,鮮草的芬芳與泥土的清新沁人心脾。試想,這迎風搖擺的法國梧桐是否是孫中山獻給宋美齡最長情的告白呢?

整個中山陵建築群以牌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墓室為中軸線。放眼望去,大氣而又自然!

中山陵前蒼茫平川,後距巍峨碧障,氣象萬千。拾級而上,共392級臺階。眼界一級級抬高,一級級接近青天白日。

孫中山曾在遺囑中說過:“吾死之後,可葬於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現在細細想來,這確是我們偉大的中山先生最好的安葬處。

登上石階,漫山風光盡收眼底。無論是密集的人群,又或是成群的樹木,都讓人心曠神怡。這八萬平方米的建築群彷彿被收入囊中,我似乎可坐看風雲變幻。

我站在陵前高臺上,看出整座陵墓在青山綠樹的環抱之中,樹木婆娑,豔陽高照,寧靜而肅穆,涼風習習。我想,孫中山先生生前創下的破除帝制,建立共和,乃千古不滅之功,與天地共存,日月同光,後人建造如此規模巨集大的陵墓紀念他,不為過分。

整個墓區平面如鐸形,取“木鐸警示”之意。陵墓採用青色琉璃瓦,晴天象徵著藍天,也符合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青天也象徵著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青色的琉璃瓦則顯示孫中山為國為民的博大情懷。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就是這樣的理論方針,為中國人民走出霧霾,擁抱陽光,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我們需永遠銘記在心,我們要明白今日之生活來之不易,我們得學習孫中山先生的浩然正氣,我們需闊步前行,為建設富強中國而努力拼搏!

巍巍中山陵,浩蕩有正氣!這景色無法盡入筆下,但我們以憧憬的心情進入中山陵,並時刻銘記:報效祖國,努力前行!

遊大禹陵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431字

陽春三月,春意盎然,天氣格外的好,我們小記者要去大禹陵了。

大禹陵景區位於紹興稽山門外,距城3公里,大禹陵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由禹陵、禹祠、禹廟三部分組成,大禹陵為我國東南久負盛名的勝蹟之一,進口處牌坊鐫刻的“大禹陵”為原國家主席江澤民所題。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大禹陵周圍風景秀麗,群山環繞,樹木茂盛,這邊有奇花異草,那邊有稀奇石頭,我們一雙眼睛都快不夠用了!

剛走進大門,一座噴泉矗立在我們眼前,走近一點,涼爽的水輕拂臉面,好爽啊!

一眼望去,只見大禹手拿鋼叉,雄偉地矗立在高高的山頂上。大禹姒姓何來,原因就在: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說禹是姒姓。大禹繼承父業來到紹興治水,他鑿山疏流,將水引入東海,使這片淺海沼澤之地重新成為平原,人民得以從事墾殖為生。

我們每年祭奠大禹,就是要弘揚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就是要學習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

再見了,美麗的大禹陵,再見了,偉大的大禹,我會永遠祟敬你。

遊舜皇山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7字

4月7日,我們一家人去舜皇山遊玩。雖然天公不作美,下著濛濛細雨,但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路上有說有笑,興奮極了。

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舜皇山腳。看見遠處的山峰雲霧繚繞,近處的小橋下溪水嘩嘩地流,我詩興大發,脫口而出:抬頭舜皇霧繚繞,低頭小橋溪水歡。爸爸媽媽豎起大拇指說:“我家寶寶可是未來的詩仙喲!”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我和爸爸媽媽從山腳開始往上爬。一路上,滿眼都是綠色,讓人心曠神怡。我發現路旁的石頭上刻著字,原來舜皇山原名叫老山界,是紅軍長征途中走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大山。走著走著,我感到越往上爬,山路就越來越陡,越來越窄,爸爸不想走了。路旁的一塊石頭上寫著:不要落後喲,不要當烏龜喲!爸爸臉紅了,跟著我和媽媽繼續往上爬。“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於爬上了舜皇山頂,看見了最壯觀的景象:娥皇舞袖瀑。它從三十多米高的山上飛流直下,濺起很多的水花,像一位仙女甩著袖子在跳舞呢!我不禁想到剛學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再往上走了一會兒,前方的一塊大石頭上刻著:我們頂著天了!我馬上抬頭往上看,感覺自己站在了白雲堆裡呢。我大喊:“我頂著天啦!我頂著天啦!”

下山的時候,雨越下越大,我的鞋子全溼了,但是我很開心。我想:陽光下的舜皇山肯定很美,但雨中的舜皇山也不錯喲!

遊明孝陵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303字

今天,爸爸媽媽開車帶我去了南京,因為到南京時已經很晚了;便在一個賓館裡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我們就開車去了明孝陵。

爸爸請了一個導遊並且包了一輛景區裡的車,我們經過了神道。在神道有著許多石獸,神道由東向西。兩旁依次排列著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六種石獸。不僅有石獸還有石人,石人有武將、文臣各兩對。參觀完了神道,導遊開著遊覽車準備去參觀明孝陵了。明朝皇帝朱元璋出生於一個貧苦家庭,朱元璋皇帝年少時做過乞丐也做過和尚,還給軍隊做過馬伕。慢慢地朱元璋皇帝從一個馬伕成了這個大軍的首領,打敗了元朝之後。朱元璋就成為了明朝的第一位皇帝。

通過這次參觀,我收穫了許多知識。瞭解了明朝的第一代大皇帝朱元璋。

遊炎帝廣場 篇11

國二作文 ,1061字

那天上午風和日麗,繁華的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如織!我們一家人向西穿過中心廣場,遠遠地就看到了神龍塔挺拔高聳的半截身姿直刺藍天。當汽車駛上氣勢如虹的株洲大橋,看著橋下湘江河水波瀾不驚,泛著點點金色的光芒,我的心情不禁變得激動、期盼起來!隨著車流緩緩走到彩虹的頂端,遠處的神龍也逐漸全部從地下鑽了出來。道路的盡頭,神龍護佑下的炎帝雕像頭頂著一個圓圈,好像神話劇裡帶有光環的佛祖,隱隱呈現在眼前—那就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炎帝廣場。

沿著筆直寬闊的道路繼續前進,凝視炎帝雕像的目光也由平視變成了仰望。淺褐色的身影在墨綠色道旁樹映襯下格外顯眼,像極了爺爺種菜的泥土的顏色。

下車來到炎帝廣場正前方,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日晷雕塑,圓形的刻度盤也是傾向東方,中心有一根杆子,在陽光的照耀下,杆子投射的影子就可以指示時間了!我被古人的聰明才智折服了!

日晷的後面就是炎帝,當真正站在旁邊,其實可以看到他身上還有一道道歷經風霜雨雪的深褐色的痕跡。很奇怪站在穩固厚重的基石上的炎帝,頭上居然長了兩隻角!他的雙眉緊鎖,眼睛深邃,雖充滿憂慮,卻又堅定地眺望著遠方,他在尋找什麼?鬍鬚濃密凌亂,感覺很久沒有梳理過一樣。肩上兩端的衣物微微上翹,使我想起了在毛主席故居看到的蓑衣。左手扶著背在左肩上的筐子,手裡還拿著一把稻子,右手下垂拿著長叉。腰上繫著不知是稻草還是樹皮編的繩子,掛著一個圓環和一隻牛角—是用來喝水還是當號角的呢?看不到雙腳,難道他正艱難地趟過很深的泥巴或是河水?他的衣服朝後面擺起來了,所以我認為當時要不颳著大風,要不他在急著趕路。

繞到炎帝雕像的後面,看到別在腰上的魚簍,才猛然想到他拿著的叉子不但可以用來開荒種地或當武器,還可以用來撲魚,真是一舉多得!背上的筐子裡放有靈芝,後來查閱資料才知道,炎帝還能利用這個來幫人們治病!

離開炎帝雕像繼續向西,攀上幾十級臺階,就來到形成了炎帝頭上“光環”的大型建築物。登上樓頂,背後就是晝夜不停地向世界傳送出有關株洲資訊的神龍塔以及秀美的神龍湖,如果在週末晚上,可以欣賞到絢麗多彩的水幕電影、變幻莫測的噴泉與焰火表演。而俯看前方,兩側的噴泉廣場、圓弧形噴水池、綠化走廊等整個半圓形的炎帝廣場盡收眼底。置身其中,現代科技與遠古文明交相輝映,讓我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返回時又到了橋上,我偶爾一回頭,看到了河邊停放的火車頭和遠處已經模糊的神農炎帝雕像,自問是什麼把人們從野蠻荒蕪的遠古帶入了文明發達的現在?看著這千百年來奔流不息卻終要匯入長江大海的湘江水,我陷入了沉思!

遊莊子陵園 篇12

敘事作文 ,1109字

撫著他石質的衣角,我不禁停住了腳步,抬起頭仰望他高大的身軀,肅穆的容顏。他深邃的眼瞳是在凝望深海之淵的鯤,還是九天之上的鵬?他微啟的雙脣是在感嘆“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還是在追問“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我彷彿看到他在池塘前問魚,在墓道里問骷髏,在夢裡問翩翩飛臨的蝴蝶,他的問題穿過了茫茫千年的光陰,依然在我們靈魂深處迴響。

他一生自生自化,主張齊物我、齊是非、齊生死、齊貴賤,達到了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

他看待世事淡若雲煙,卻又對世情洞察入骨。當做樑國國相的惠子害怕被他取代,大肆搜捕他時,他坦然現身,笑問惠子:“你知道一種叫??的鳥嗎?它從南海飛到北海,非梧桐不棲,非青竹的果實不食,非甘甜的泉水不飲。一隻鴟拾到一隻腐鼠,害怕??來搶,忙大聲呵斥。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樑國國相之位來呵斥我嗎?”他詞鋒如刀,把地位權勢視為腐鼠,把國相惠子視為鴟,損人實在辛辣,語氣實在狂傲,偏偏在這辛辣狂傲之中,又透著七分風趣,十分灑脫。

的確,他活得不夠風光煊赫,但是,他舒逸浪漫。灼人的烈焰是他的核心,絕對的灑脫是他的靈魂,嶙峋的怪石是他的風骨,碧空的遊雲是他的情懷!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存在,逍遙遊於人間,甘心寂寞於荒野。不謀一官半職,不求功名利祿,不守俗禮陳規。

妻子去世時,他鼓盆而歌,世人不解,斥他無情。誰解他歌中的曠達和智慧呢?他認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將生死視為四季的迴圈,坦然面對生老病死的煩惱和恐懼。這是一種自由的哲學,也是自然的哲學,在精神領域引領人類從苦難的深淵走脫出來,擁有一種自得其樂的心態,一個“寄憂憤於悠閒”的人生。

他另闢奚徑,以自然界中物相互轉化的各種神奇瑰麗的故事來闡明自己的觀點。《逍遙遊》開篇就講此神奇的物化:“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其獨特的想象力,斐然的文采,讓人感覺到那份神奇力量的存在——“物無非彼,物無非是。”在他看來,世間的一切都存在相互間都有聯絡,正是有了這種內在的聯絡,物物間就可以相互的轉化,生與死也不過是自然的迴圈。

萬物皆來自於有,有來自於無。無和有之間,人生百年如蜉蝣般短暫,也許只有如他般萬千生命中的智者,才能在曇花一現的生命中頓悟。當然我們能看到的,只不過是他的衣角,他的精神和思想,還在高天之上,俯瞰著眾生。

遊中山陵有感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8字

我們在這次研學中,去了許多的地方,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中山陵。

美麗的中山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鐘山,他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導師孫中山先生的陵寢。鐘山風景區?齲?猩攪昝婊?紗?萬餘平方米。他是在1926年春動工的,一直到1929年夏建設完成,1961年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為首批年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它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主要建築有:博愛訪,墓道,陵門,石?,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從空中看中山陵像一個“自由鍾”。主要景點有:音樂臺,光華高,永豐社,永慕店,中山書院等建築,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第一陵”。

我們到了中山陵的大門口以為他不大,可是我們到了裡面之後我發現這裡好大。我剛走到一個往中山陵的墓道旁天空中就下起了小雨,好像老天和我們一起悼念孫中山先生一樣,讓我們心中充滿了莊重與肅穆,墓道兩旁栽滿了松柏,這些松柏在這冬季的雨中越發顯得鬱鬱蔥蔥,它們不正像孫中山先生不屈的鬥爭精神嗎?我看到每一棵松柏都有3~4層樓那麼高,它們枝丫向四周張開著,這也像孫中山先生的高風亮節正在我們華夏民族發揚光大。之後老師讓我們注意數臺階,我覺得臺階沒什麼好數的。但我看到了一幕令人吃驚的畫面,就是中山陵從低處看不見平臺都是臺階,從最高的地方往下看不見臺階都是平臺,聽導遊老師說這是設計者的高明之處,設計者想告訴“我們中國的革命之路是坎坷不平的,所以從下向上都是臺階,而作為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的眼界是開闊的,同時他也堅信中國的未來是陽光大道,所以從上看是平臺”。我們爬了很久才爬上孫中山的謁陵,我數了一下有390多個的臺階,我們登上頂瞻仰了孫中山的雕像,然後拍了幾張照片才下山。

我覺得中山陵的設計真是匠心獨運!

遊中山陵 篇14

國二作文 ,747字

遊了大半個南京,都在尋找著屬於歷史的痕跡。今天,我來到了中山陵。

下著小雨的紫金山有如仙境。陵區遊人不多,顯得空曠、安靜。

踏上中山陵的第一平臺,便算是進入陵區了。雨過天晴,抬頭望去,一縷暖陽照射在博愛坊上。“博愛”二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對映在臺階上,如沐浴在孫先生慈祥卻又堅定目光下一般。

走在陵門與博愛坊間的林蔭大道上。1929年6月1日,孫先生的靈車就是沿著這條大道緩緩駛來。送殯隊伍長達五六裡,沿途靜靜地瞻仰群眾達五十餘萬人。墓道盡頭的陵門旁,一對石獅子分列兩邊,張著嘴坐著,守衛著他們的國父,守衛著陵門上的“天下為公”。路旁的參天大樹就是這樣靜靜地站著,石獅子也就是這樣靜靜地坐著,從遷葬遺體的1929年到備受欺凌的1937年,從抗戰勝利的1945年到建立新生的1949年,再到現在。

走過731級石階,宛如走過那段追尋著四萬萬人振興夢的歷史。走上碑亭,墓碑上只有三行簡單卻剛勁有力的字——“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

太簡單了!沒有長篇累牘的生平介紹,沒有歌功頌德的豐功偉績,沒有激動人心的豪言壯語,卻讓人銘記在心!

臺階的盡頭便是祭堂,裡邊的孫先生塑像,拿著書端坐著,凝視著遠方,目光好似能看透一切不公,看透一切未來,又似乎在看著中華民族遠大的復興之路,眼神中滿是對國家的愛。“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錚錚之言猶在耳邊。

伴著微風,我走下石階。回頭往上看,本在鐘山南麓的中山陵卻宛如坐落在鐘山之巔。我心中默唸:這座山下,埋葬著一個偉大的靈魂,影響著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遊中山陵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1字

當你乘坐著飛機,從紫金山上呼嘯而過時,你會發現,山的南麓懸掛著一座巨大的“警示鐘”。這座大鐘又像是一條巨大的中華龍,蜿蜒盤旋在這高大的青山之上。這,就是孫中山先生的長眠之地,一座以雄偉壯觀而聞名於世的中山陵。

步入中山陵,只見青山,藍天映襯著孫先生的墓室,令人眼前一亮。墓室位於山頂,從門口到濟堂共有392級臺階,這些臺階象徵著當時中國的39200萬同胞。從下往上看,是隻見臺階而不見平臺的,這他代表著革命道路的艱難坎坷。從上往下看,是隻見平臺而不見臺階的,所以這又代表著偉人那開闊的視野。從祭堂向下方俯視,只覺得神清氣爽,為中山陵的雄偉氣勢所折服。

孫先生的祭堂更是壯觀。只見祭堂大門上方,懸掛著孫先生親手題寫的小匾。上題“天下為公”。這代表著他濃厚的憂國憂民之情,對國家、對人民深深的牽掛。步入堂內,首先映入眼框的是孫中山先生的乳白色雕像。雕像上的孫中山,身著白色長袍,端坐於雪白的石座之上。他昂首挺胸,目光深邃,就像一個哲學家,思索著一個尚未解決的難題。

中山陵的雄偉壯觀,享譽天下,至今還讓人讚歎不已!

遊中山陵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871字

每到節假日,我都會出去玩一玩,看一看,歷歷數來,去過的地方也不少了,南京的景點更是去了又去,好些地方都玩得很痛快,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座陵寢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一想起就熱血沸騰,滿心欽佩……

聽爸爸說,中山陵他帶我去過,但那時還在上幼兒園,自然記不起來,但在好多書籍中都看過中山陵的文章,所以充滿了嚮往。爸爸看我這麼惦記就約定週六出發,到中山路走一遭,一聽這個好訊息,我開心極了,一蹦三尺高,恨不得插上翅膀飛過去。

於是說走就走,先是坐地鐵,而後轉公交,一路輾轉,總算到了景區,裡面熙熙攘攘,遊人如織,好不熱鬧,跟廟會趕集似的。

穿過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巍然屹立的牌坊,上面寫了“博愛”兩字,爸爸告訴我,博愛不僅是孫中山先生的偉大人格,也是南京市的城市精神。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天下為公,深受兩岸人民的愛戴和崇敬。

過了博愛坊,繼續向前,是許多臺階,每隔一段臺階就是一處大平臺,一共走了三段平臺,分別代表著孫中山先生。臺階盡頭就是景區的精華景點——孫中山紀念館。裡頭陳列著孫中山的雕像,先生,正襟危坐,目光如炬,端莊肅穆,一副憂國憂民的神情都寫在了臉上,雕像栩栩如生,好像還活在我們身邊一樣。只是這樣一個偉人卻沒有看到革命成功的那一天就帶著遺憾早早離世了。他逝世後,全國上下都很傷心。為了紀念這麼偉大的領袖,光大先生的思想,國民黨政府就專門設計建築了中山陵。

這裡,飽含著人民的敬仰與愛戴;這裡,飽含著人民的緬懷和悲痛;這裡,同樣飽含著對革命信仰的傳承與堅守。孫中山雖然去世了,但他的仁愛精神永垂不朽,他的革命理想永垂不朽,就像我們每年都要學習和發揚的雷鋒精神一樣,光芒四射,四季常青,深入人心。

孫中山先生的光輝人格值得我們學習,他的豐功偉績值得我們歌頌。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來課本中都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們也要努力以先生為榜樣,向先生看齊,做新時代的好學生,好公民。

我帶著崇敬之心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中山陵。

遊大禹陵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7字

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位偉大英雄;他是一個無私的人;他是一個連生命都不顧的人;為了祖國,為了家鄉,為了人民、朋友、親人,他不畏懼危險,英勇治水。他就是聳立在會稽山上的大禹。

我從大禹的廣場向上走,一路卻是一些大樹。突然我的眼前浮出了一個石碑。上面寫了大禹為了治水,把人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

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大禹使著船從家門口經過,一陣陣嬰兒的哭聲傳入他的耳朵,此時正下著暴雨,連雷聲都未能掩蓋住嬰兒的哭聲。大禹此時心如刀絞,十分難過。他的助手說“大禹你是否要進去看一眼心愛的妻子和孩子?”可大禹卻堅定地說:“在還沒有成功治住洪水保護百姓,把他們從天災裡救出來之前,我都不會進去的。”助手被大禹莊嚴的神態和堅定的聲音給為之一震。

繼續向山頂走去,心情忽而憂慮,忽而難過。我在想:我能不能成為像大禹一樣的大英雄,能不能流芳百世,能不能造福百姓,有沒有能力為祖國做出貢獻。想著想著,就來到了山頂,大禹的面容莊嚴,有各為百姓不顧生死的精神,十分震撼人心。旁邊的參天大樹猶如一個盡忠盡職的士兵,在那裡守衛著這個民族英雄,保護他的安全,保護國家的安全。讓我想到幾千年前大禹為治好洪水,為了讓洪水不再殘害百姓,化成了一座石像,注視著遠方,注視著中華民族的走向、安危。他的朋友也化成了一棵參天大樹,保護著他。一種為朋友出生入死的情感,讓我十分感動。

大禹一個民族的英雄,一個時代的英雄,讓我們追隨他,追隨他那精神,追隨他的無畏。

遊大禹陵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988字

今天,我早早起床與爸爸一起去大禹陵遊玩。大禹陵相傳是夏禹的陵墓。夏禹是上古時代一位偉大的治水英雄。

一進景區大門便看到九龍潭,潭水騰起朵朵雪白的水花翻湧而出,“嘩嘩譁”的流水像寬大無比的瀑布一樣,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啊!

經過九龍潭,就看到了一座巨大的石牌坊,“大禹陵”三個大字鮮紅奪目。我和爸爸繞過“龍槓”,穿過牌坊,進入一條用古石板鋪成的通道——神道。神道沿著山勢逐級升高,兩旁安放著由整塊石頭雕塑的動物,上面寫著這些動物的名字:熊、野豬、三足鱉、九尾狐、應龍。相傳這些神奇的動物都是幫助過大禹治水的神獸,也有的是大禹自己所變。好神奇啊!通道盡頭就是大禹陵碑亭,飛簷翹角,古色古香,亭裡矗立著一塊巨碑,“大禹陵”三個硃紅大字耀眼奪目,頂天立地。碑後是禹王山,相傳大禹就葬在那裡。

我和爸爸開始爬大禹陵的九百五十七個石級。石階兩旁的松樹十分茂密,就像一把把大綠傘,絲絲縷縷的陽光從縫隙中透射出來,灑在身上、石階上,花草樹木的清香融在柔柔的太陽光裡,就像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爸爸邊爬邊告訴我,據說大禹治水十分辛苦,奔波途中掉了一隻草鞋,他無暇尋找匆匆離去,後人為了紀念他在他丟鞋的地方造了一座橋,取名夏履橋,後來這個地方建村就叫夏履橋村,就在我們錢清鎮附近。我也想起來了,我們班就有一個小朋友是夏履橋村的。爸爸還說,大禹曾在紹興娶塗山氏為妻,新婚第四天,便離家治水去了。他婚後離家十三年,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這種吃苦耐勞、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在紹興老百姓身上代代相傳,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爬上山頂我已經氣喘吁吁了,但依舊興致勃勃。山頂有大禹的雕像,巨大無比,他身上的衣服被風高高吹起,可他那魁梧的身體紋絲不動。只見他屹立山頂,一手執治理洪水的工具,一手掌心向下指向遠方,似乎在告誡人們警惕洪災又好像在率領百姓抵擋洪水。

當我和爸爸漫步下山時,我們還遇到了一位老爺爺。他說他就是山腳下的禹陵村人,禹陵村這一支是當年奉命為禹守陵的。村民都姓姒。因為紹興人民敬仰禹的治水功績,對姒氏從未實行歧視,所以能夠繁衍至今。

這次大禹陵遊玩真使我大開眼界啊!我為我是紹興人而倍感自豪!

遊中山陵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3字

南京的中山陵是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

金秋十月,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南京中山陵參觀。

穿過彎彎曲曲的林蔭大道,就看到了花崗石砌成的牌坊,四根石柱擎天而立,上有中山先生手書“博愛”兩個鎏金大字。白的石柱,青的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高大雄偉。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三孔石拱門,中間的匾額上刻著“天下為公”四個大字,這就是中山陵的陵門。中間的一孔門又高又大,矗立著中山先生的紀念碑。繞過紀念碑,抬頭往上看,只能看到緩緩上升的臺階,升到最高處,便是祭堂了。

祭堂倚靠著蔥鬱的大山,巍峨醒目。在通往祭堂的正中間的石階上,有著以紅花為底,黃花做成“中國夢”的花壇,把祭堂襯托得更加雄偉壯觀了。

登上祭堂的平臺向下望,看到的又都是平臺,剛才的石階一個都沒有了,這設計得真是太巧妙了!再看祭堂的正面,中門上鑲嵌著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天地正氣”四個大字,門額上還刻有“民族、民權、民生”三個詞,這就是中山先生作為革命家的偉大思想。

進入祭堂,站在中山先生的雕塑面前,我感慨萬千:他是那麼的高大,那麼的威武,那麼的令人敬佩。

遊關陵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6字

唉,要回家過“十一”長假了,我還真有點捨不得大家,捨不得這麼可愛的同學和敬愛的老師,還有美麗的校園!在要分離的時候,我們親愛的應老師也有點離不開我們,於是應老師決定帶我們去遊關陵。

一出門,我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校園的氣息。坐在校車上我想了很多,比如那是什麼地方,好不好玩。一進去,才發現這裡不是玩的地方,這裡是緬懷關公的聖地。

關公,我們都知道他是肝膽相照的英雄!以前我一直不知道關公是怎麼死的,這次從老師那裡才知道關公是被小人害死的,我瞬間緊張起來,因為我害怕,可是關公的公正把我的恐懼給徹底打消了,我跟著老師邊走邊看。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一棵樹,我瞬間疑惑起來,介紹一棵樹幹什麼?老師的一句話打消了我的疑問,老師說,這棵樹和關公一樣,到一樣的年紀就斷頭了,因為它知道不能比關公活得長。

關公是我們心中的英雄,他在我的心中更有著不一樣的地位。如果我能對關公說一句話的話,我會說:你好,關公!你如一棵大樹,公公正正,公私分明!我還會說:你好,關公!你如一叢小草,機智、勇敢、智慧!我也會說:你好,關公!你如一朵小花,溫柔、細膩、細心!可能你們覺得關公智慧、勇敢和機智是應該具備的,你們肯定覺得關公不可能具備溫柔、細膩、細心,而我覺得關公是兩者兼備的。

關公之所以是仁義,正是因為他的那些值得讓人人學習的品質。他是我心中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