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過橋米線相關作文20篇

雲南過橋米線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798字

相傳在一百多年前,有一個勤勞善良的婦女每天都給一座島上的夫君送一鍋味道鮮美的米線。可是當她到達島上時,米線往往都已經變涼。一次很偶然的機會,這位婦女發現雞湯上的油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配料和米線等到吃的時候再放,味道會更加鮮美。於是,她就先把配料切薄,米線燙好,到了島上後再把配料用滾湯燙熟,再加入米線。後來,大家紛紛效仿。由於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了紀念這位婦女,人們就把它稱為“過橋米線“。

暑假期間,我和爸爸媽媽就在雲南麗江的一家名叫“雲天樓過橋米線”的店裡吃了一頓“米線大餐”。

我們每人點了一份據說是最好吃的“雲天樓米線套餐“。不一會兒,一碗潔白的米線、一大盤配菜和一鍋湯就上桌了。配菜很豐富,有淡棕色的山羊肉,有鮮紅的雪花牛肉,有一塊塊的小排骨,還有三個小小的金黃色的生雞蛋。旁邊,襯托著黑乎乎的木耳,細長的金針菇和綠油油的生菜,看上去就讓人食慾大開。

我迫不及待地把肉、菜和米線放到湯鍋裡,頓時,一股香噴噴的氣味灌入鼻孔,光是這氣味就讓人垂涎三尺。我趕緊嚐了一口米線,嗯……滑溜溜的,富有彈性,還略帶鹹味,真好吃!然後,我又嚐了嚐各個配菜。小雞蛋被燙熟了,蛋清飽滿Q彈,蛋黃香糯可口;牛肉和羊肉也被燙得軟軟的,富有彈性,越嚼越香。青菜和木耳是最後下鍋的,嚼起來香脆可口。白白的金針菇和米線混在一起,很難分清彼此。混了米線和各種配菜的湯有點鹹鹹的,熱氣騰騰。這一鍋米線、肉菜和湯配起來,真可謂是“色香味俱全”啊!我一連吃了三大碗米線,吃得直冒汗,還打了好幾個飽嗝,可還是覺得意猶未盡。過橋米線實在是太香了!

這就是雲南的特色美食——過橋米線。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開始喜歡過橋米線了呢?趕快來雲南嘗一嘗吧!

雲南過橋米線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4字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山西的刀削麵,雲南的過橋米線……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說舉不勝舉。在眾多的風味小吃中,我最喜歡雲南過橋米線了。

這不,今天爸爸說要帶我過米線癮,頓時,我心裡樂開了花。我和爸媽來到“米線莊園”,找了個位子坐下,爸爸要了三份米線。不一會,兩位服務員朝我們走來,一位端著三份佐料,一位端著三份米線。我不等服務員放好,就要將米線倒入碗裡,服務員趕忙說:“小朋友,這你就外行了。要先把各類肉放入碗中,然後再放米線,最後放蔬菜。”我對服務員道了聲謝,就按照她說的步驟把各種佐料依次放入碗中。

雲南米線看相好。晶瑩的粉絲浸在米黃色的湯裡,再加上一條條紅色的小蝦,綠色的香菜,白嫩的肉絲,真是讓人垂涎三尺。

吃米線更有意思。吃米線時,我喜歡一根一根地吃,找到粉絲頭,放入口中,輕輕吸,還要用筷子不停地從碗中挑起那根米線,保持它不斷,等到一根米線完全入口,我的兩個腮幫已鼓成了球形。但你不用擔心咽不下去,只要你輕輕一嚼,米線迅速化開,隨著喉節的蠕動整根米線就滑入胃裡,那感覺妙不可言啊!吃肉絲、小蝦時,先用舌頭舔一舔它們的“粗”味道,然後再細細咀嚼,品嚐它的“細”味道。這感覺,也不亞於吃米線!

這一次,我品嚐到了真正的雲南過橋米線,真的是別有一番情趣,讓人回味無窮呀!

過橋米線我愛你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0字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正是這幾千年來飲食文化的積澱,才孕育出了文明古國大江南各具特色的中華美食。一提到風味小吃,我立馬想到的就是過橋米線。

書生與賢惠妻子的愛情故事。造就了一個經典恆久的美食文化。百年來過橋米線的美味,始終與民族文化交織相融,它以極富民族特色的烹飪手法,先熬出濃香四溢的鮮湯,然後加入熟雞油,味精胡椒麵、接著把生魚片、生肉片、雞肉片、豬膽、腰花、魷魚、海蔘等生肉食依次放入再放入香腸、叉燒等熟肉,最後加入豌豆尖、嫩白才、菠菜、豆腐皮、米線,並同時倒入醬油、辣子油、口感新鮮獨特,營養調配豐富,令人回味無窮。

過橋米線品種多樣。米線類有:狀元過橋米線、酸爽肥牛過橋米線、番茄牛肉過橋米線、麻辣雞扒過橋米線;米飯類有:農家小炒肉石鍋拌飯‘紅燒排骨石鍋拌飯、黑椒雞扒石鍋拌飯。祕製滷肉石鍋拌飯、香菇雞石鍋拌飯。多種風味鮮、香、辣、爽,口味俱全,色香誘人,滿足味蕾的各種需求。

有一次我去吃祕製滷肉石鍋拌飯。飯一上桌,香味便撲鼻而來,再看看祕製醬,玉米粒、黑木耳、胡蘿蔔塊…饞的我口說直下三千尺“。美食的誘惑真是擋不住啊,更何況我這個吃貨呢?我一把抹去嘴邊的口水,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狼吞虎嚥起來。哇塞,真是“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呀”!

過橋米線秉承弘揚雲南民族飲食文化的企業和使命,倡導優質營養美食和健康的餐飲新觀念。它追求:綠色、營養、健康、原生態。

美味的過橋米線,我愛你。

過橋米線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3字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品嚐了雲南的風味小吃—過橋米線。它使我回味無窮,至今難忘!

關於過橋米線,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相傳古代有位秀才,在一座島上勤奮苦讀,他的妻子為他送去的飯菜不保溫而頭疼。後來,她發現雞湯上的那層油湯可以保溫,放入米線後味道更佳,因為妻子每天要過橋去送米線,故取名為“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的色相很好。只見白花花的米線浸在黃色的雞湯中,幾顆鵪鶉蛋挺著大肚皮躺在米線當中,一條條晶瑩剔透的豆芽兒伴著褐色的鴨肝和淡淡的綠色的榨菜散落其間,形成了一幅五彩繽紛的圖畫,光是看著就已經令人垂涎三尺了。

過橋米線不光色相好,它的口味更是美味獨道。每根米線都散發著誘人的香味,我吃著米線時,總愛先找到它的“頭”,只聽“噓”的一聲,米線就被我吸到嘴裡,真是滑爽啊!吃鵪鶉蛋、肉片、鴨腸時,沾點湯,細細咀嚼,閉上眼睛,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在這時,喝上一大口肉湯,令人回味無窮。這使我想起一首詩:“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

過橋米線,我最愛的一道風味小吃,百吃不厭。心動不如行動,有機會你們也一定要去品嚐一下:“過橋米線”哦!

好吃的過橋米線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850字

跟隨一陣濃濃的肉湯香味,我又走進了這家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店,這店裡生意永遠這麼好,人總是這麼多。

見我一進門,門口賣票的大爺便問我:“幾套?”“一套。”“粗還是細?”“粗。”他嗯了一聲,扭頭朝廚房用洪亮的聲音喊:“一套,粗!”然後麻利的用眼睛掃了一圈店裡,指著一個空位,“來,坐這裡。”我剛坐下一會,服務員便用兩塊抹布墊著一個白色大瓷碗給我端來了一碗還在翻騰著的雞湯,緊接著又送來了一盤料和一碗已經用滾水燙過的米線。

雞湯很燙,端到桌上還在“咕嘟咕嘟”地冒著小泡,香味隨著騰出的一團團白色蒸氣飄入我的鼻孔,瞬間感到好餓,可吃過橋米線急不得,一個大圓盤上面整齊擺放著好幾個小碟子,每個小碟子都盛著一種小料,每種小料得一樣一樣的按先生後熟,先葷後素的順序來放。料碟裡有鮮肉片、火腿片、煮熟的雞塊、鮮魷魚片、竹筍片、蔥花、韭菜……還有我最喜歡的兩個鵪鶉蛋,料太多都數不過來了。大片的鮮肉片切得薄如蟬翼,薄得透過肉片都能看到碟子上的花紋,讓我佩服切肉師傅的刀功。還有那碗米線,白白的、滑滑的,用筷子戳一下,彈性十足,令人垂涎三尺。

我迫不及待地把火腿片放入湯裡,濺出了幾顆小油點,燙得我把手縮了回來,我又拿起鵪鶉蛋的小碟,靠進湯麵,小心地將兩個小鵪鶉蛋滑進湯裡,再用筷子慢慢的夾起一片薄肉在湯裡輕輕一涮,肉片頓時由粉嘟嘟的紅變成了帶粉的白色。先一樣一樣地把葷菜放完,再把素菜全部放到湯裡,最後再把碗裡的米線倒進去,稍等一兩分鐘,就可以開吃啦。

看著那碗過橋米線,我不禁垂涎三尺。我用筷子輕輕撥開雞湯上那層薄薄的金黃的油,從湯裡挑出一小筷頭米線,用嘴吹吹,小心塞進嘴裡,真鮮;我慢慢咀嚼著這柔韌的米線,雞湯的鮮味溢滿了我的口。我又夾起一片肉放入嘴裡,真嫩呀。還有那鵪鶉蛋,夾起一顆,用牙輕輕一咬,白白嫩嫩的蛋白包著還在流油的蛋黃,一不小心,“哧溜”,蛋黃便溜進了湯碗裡……

再看看周圍,旁邊的大叔吃得滿頭大汗,一邊吃一邊用手帕擦著頭上的汗,後面的一個小妹妹也和我一樣,吃得津津有味,滿嘴流油……

我愛吃過橋米線!

好吃的過橋米線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850字

跟隨一陣濃濃的肉湯香味,我又走進了這家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店,這店裡生意永遠這麼好,人總是這麼多。

見我一進門,門口賣票的大爺便問我:“幾套?”“一套。”“粗還是細?”“粗。”他嗯了一聲,扭頭朝廚房用洪亮的聲音喊:“一套,粗!”然後麻利的用眼睛掃了一圈店裡,指著一個空位,“來,坐這裡。”我剛坐下一會,服務員便用兩塊抹布墊著一個白色大瓷碗給我端來了一碗還在翻騰著的雞湯,緊接著又送來了一盤料和一碗已經用滾水燙過的米線。

雞湯很燙,端到桌上還在“咕嘟咕嘟”地冒著小泡,香味隨著騰出的一團團白色蒸氣飄入我的鼻孔,瞬間感到好餓,可吃過橋米線急不得,一個大圓盤上面整齊擺放著好幾個小碟子,每個小碟子都盛著一種小料,每種小料得一樣一樣的按先生後熟,先葷後素的順序來放。料碟裡有鮮肉片、火腿片、煮熟的雞塊、鮮魷魚片、竹筍片、蔥花、韭菜……還有我最喜歡的兩個鵪鶉蛋,料太多都數不過來了。大片的鮮肉片切得薄如蟬翼,薄得透過肉片都能看到碟子上的花紋,讓我佩服切肉師傅的刀功。還有那碗米線,白白的、滑滑的,用筷子戳一下,彈性十足,令人垂涎三尺。

我迫不及待地把火腿片放入湯裡,濺出了幾顆小油點,燙得我把手縮了回來,我又拿起鵪鶉蛋的小碟,靠進湯麵,小心地將兩個小鵪鶉蛋滑進湯裡,再用筷子慢慢的夾起一片薄肉在湯裡輕輕一涮,肉片頓時由粉嘟嘟的紅變成了帶粉的白色。先一樣一樣地把葷菜放完,再把素菜全部放到湯裡,最後再把碗裡的米線倒進去,稍等一兩分鐘,就可以開吃啦。

看著那碗過橋米線,我不禁垂涎三尺。我用筷子輕輕撥開雞湯上那層薄薄的金黃的油,從湯裡挑出一小筷頭米線,用嘴吹吹,小心塞進嘴裡,真鮮;我慢慢咀嚼著這柔韌的米線,雞湯的鮮味溢滿了我的口。我又夾起一片肉放入嘴裡,真嫩呀。還有那鵪鶉蛋,夾起一顆,用牙輕輕一咬,白白嫩嫩的蛋白包著還在流油的蛋黃,一不小心,“哧溜”,蛋黃便溜進了湯碗裡……

再看看周圍,旁邊的大叔吃得滿頭大汗,一邊吃一邊用手帕擦著頭上的汗,後面的一個小妹妹也和我一樣,吃得津津有味,滿嘴流油……

我愛吃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5字

過橋米線是我百吃不厭的一道美食,每到週末,我總會去店裡品嚐一番。

過橋米線最重要的就是湯和米線,那其中的番茄湯,則是我的最愛,在煮好的番茄湯中加入米線、甘藍、大白菜、小鵪鶉蛋、雞柳、肉醬……紅、橙、黃、綠、青、藍、紫,各色齊全,當筷子進入火紅的湯中,便會蕩起一道道漣漪,各色的菜從碗底滾了上來,浮在湯麵上,五顏六色的,看得我口水直流,恨不得一張口,就把它們全都吸進我的肚子裡。

我吃過橋米線時,總是拿一個小碗,用筷子把米線一根一根夾到小碗裡,不過不能用力,不然米線斷成一小根一小根的,味道就沒有那麼鮮美了。

接著,把已經煮熟的食物夾到小碗中,再用勺子舀出一點湯汁,緩緩地灑入碗中,讓每一個角落都經過湯水的滋潤,最後,一根一根的把米線吸進肚中,米線在食道里“滋溜”一下進了肚,我再夾起雞柳,“啊嗚”如餓虎撲食一般咬住了它,三下五除二,一塊雞柳排就已成為了我的“肚”中之物了。但我覺得最好吃的,還是那被番茄湯浸泡的大白菜,那大白菜的葉子火紅火紅的,就像秋天裡的楓樹葉子。一口咬下去,蕃茄的味道,白菜那原始的味道,交融在一起,令我回味無窮。

吃到最後,當然不能忘記湯啦,一碗蕃茄湯灌下肚去,頓時感到自己像坐在火爐旁,全身都烘得熱乎乎的,舒服極了。

過橋火線,一道我最愛的美食。

過橋米線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70字

“你好,吃些什麼?”店小二笑眯眯的邊招呼我邊抹著桌子。

“一碗過橋米線!”我邊放下書包邊瞅著牆上的米線圖片應了一聲。

不一會兒功夫,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過橋米線就擺在了我的面前,我拿起筷子便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在眾多美食中,我最愛吃雲南過橋米線。

每次路過雲南過橋米線店,我都忍不住伸長脖子去瞅瞅牆上那誘人的米線圖片。要是稍微多看一會兒,準會忍不住點上一份。每次和媽媽一起去吃米線,我的肚皮都被撐得圓鼓鼓的,渾身也暖和和的。那細長細長而且圓滾滾的米線如雪一樣白,綠油油的小青菜“潛伏”其間,白綠相間顏色看起來格外清新。金黃的泡菜,薄如蟬翼的肉片,白裡透黃的鵪鶉蛋,一個個如彈球大小般的丸子,紅紅的油潑辣子,誘人的各種食材熱熱鬧鬧聚集在一起讓人食慾大增!你以為就這些了嗎?那當然不是了!請看吧,一粒粒可愛的紅色油炸小花生米,一把美味的翠綠香菜,瞬間讓你的味蕾奔騰,看著這色、香、味俱佳的過橋米線,不由的讓人垂涎三尺!

美味的米線有許多種有趣的吃法。而我最喜歡先將肉丸子咬一口,等肉汁溢位來,再把米線夾在肉丸裡,然後一口吃了,感覺特爽。

米線的做法不算很難,但步驟繁多。抓上一把泡過的米線,可能會有那麼幾根淘氣的從指間溜掉,不過沒關係的。再用滾燙的骨頭清湯反覆衝幾遍,瞬間能將米線的溫度提升至溫燙,再倒入加工好的肉丸、兩三個鵪鶉蛋、幾棵小青菜、一小把花生米,再將一勺滾湯澆在米線上,端至客人面前時才加入肉片,稍稍翻騰後加入酸爽可口的泡菜,再來一勺油潑辣子,一碗香噴噴的過桂橋米線就做好了。

怎麼樣!想吃嗎?想吃就來吧,一定會讓你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過橋米線 篇9

狀物作文 ,382字

"雲南十八怪,過橋米線人人愛"這句話已經聽過,但你是否吃過呢?

我走進賣過橋米線的小店,點了一碗過橋米線。只見廚師從冰櫃拿出一盆潔白的米線,然後倒入滾燙的湯裡。眨眼間,一碗熱氣騰騰的過橋米線便跑到了我的眼前。先一聞,我就已經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了。它的顏色最好看了,淡黃色的湯裡夾著雪白的米線,粉色的肉片以及紅紅的雞排和碧綠碧綠的青菜葉子,讓人看著就垂涎三尺。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起一根米線,熱乎乎的米線霎時溫暖了我的全身,我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滑滑的米線就像果凍一樣溜進了我的肚皮,讓我回味無窮。

美味無比的過橋米線到底是怎樣做出來的?聽廚師叔叔說,先把淡黃色的湯熬好,再準備青菜葉、大雞排、玉米粒、木耳、雞蛋、五花肉和米線。最後把這些東西倒入滾燙的湯裡,注意要先放肉片再放菜。

瞧,過橋米線是不是非常美味?如果你是吃貨,那你一定不要錯過哦!

過橋米線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3字

中華美食有千千萬萬,其中,民俗的美食是最特別的,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國雲南漢族的一個著名小吃——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最大的特點是:材料豐富,過程複雜。它的主料是:米線,雞脯肉,馬魚肉水發魷魚。配菜有:蔬菜,蔥頭,豆芽,蘑菇。過橋米線是由湯,米線和佐料三大部分組成的。食用時要一個大碗。先要放入熟雞油,味精,胡椒麵之後,將雞,鴨,排骨等熬出的湯舀入碗內端上備用,然後把雞蛋放入碗中,接著把生魚片,生肉片雞肉等生的食物依次放入。然後放入香脆,叉燒的熟肉,再加入豆類,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線,最後加入了醬油,辣椒油。

過橋米線端出時,香味十分誘人,又有一種酸味又有一種辣味,有清淡的菠菜味,有濃香的熟肉味,再看一看它的顏色,米線又白又透明,豆腐皮也是白的。豌豆是黃的,雞蛋黃也是黃的,菠菜是青綠的,韭菜是翠綠的。米線湯則是誘人的紅色。米線的味道也十分美味,米線細如絲,味道有排骨味,有雞味,有魚味,有蔬菜味,有熟肉味,又酸又辣,讓人吃完後還想再吃一碗。據說,這美味的米線還有一個美麗動聽的故事。

古時候,一個書生要考功名,搬到了湖中央靜心地學習,他的妻子每天都要過一座橋到湖中央的屋子給書生送飯。可是,飯都是涼的。後來,竟有一次居然是熱的,原來是因為她在米線上澆了一層帶油的湯水,起到了保溫作用。後來,她每天都來送這種米線,後來,書生考上了功名,為了感謝妻子他把這種米線叫做“過橋米線”。此事,一時傳為美淡,人們紛紛照書生妻子的做法來做米線,過橋米線從此流傳下來。

過橋米線在後人的改進下,越來越好吃,越來越著名。

美味的過橋米線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6字

在中國的雲南省,有一種人們都喜歡吃的小吃——過橋米線。小時候,吃過橋米線的情景,常常浮現在我的夢中。

過橋米線,有甜的,有辣的,吃起來特別可口。

一大早,媽媽便帶著我去吃過橋米線。來到過橋米線小吃店,便看到一位叔叔正在火灶前,用鵝肉等許多配料熬湯。等鍋裡的湯翻滾時,叔叔才把鵝肉等配料撈起來,鍋裡只留下了熬好的鵝肉湯。

這時,一位阿姨將一根根又白又長的米線倒入剛熬好的熱湯中。一會兒後,又加入了鵝肉、蔥等配料。稍煮沸時,採用勺子將米線撈到碗中,再加一勺湯。

米線端上桌時,媽媽說:“不可以先喝湯,因為厚厚的鵝油有些保溫,下面的湯很燙。”看著眼前的米線,還聽媽媽說了一個關於過橋米線的傳說。

很久以前,有一個秀才,在一座島上讀書,他的娘子常做米線給他吃。可是,每次送到島上時,米線已經冷了。一次,娘子用鵝肉熬成湯,做成米線給秀才送去後,米線還是熱的。這以後,娘子便用鵝肉湯給秀才做米線了。後來,人們學會了鵝肉湯製作米線的方法。由於上島上要過一座橋,人們就稱這種用鵝湯做成的米線叫“過橋米線”。

說起過橋米線,已經好長時間沒吃了。每當想起,心裡似乎也是香香的。

過橋米線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0字

中國地大物博,美食小吃之類的更是少不了。北京烤鴨,上海生煎包子,河南燴麵,杭州小籠包,西安羊肉泡饃等等。但在那麼多的美食中,要說我最喜歡的,那就是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味兒好,看相也不錯,一條條、一根根白色晶瑩剔透的米線,浸在米黃色的骨湯裡,配上泛黃的腐竹,綠油油的小油菜和粉紅的火腿腸,還有金黃的玉米,橙紅的雞排……嘖嘖,說到這裡,我的口水也“飛流直下三千尺”了。

過橋米線讓人垂涎三尺、百吃不厭,它的做法卻十分簡單:把事先準備好的肉切薄,同香菜、蔥段放入一個碗裡,再把燒開的骨湯和清湯倒入碗中,把米線在熱水中燙熟,再放入有湯和配菜的碗裡,這樣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米線就做成了。不過,喜歡吃辣的人可以叫上一小勺紅紅的辣椒醬,也十分的美味。

吃過橋米線的時候更有意思,我喜歡先用筷子挑出幾根米線,然後“噓”的一聲吃進嘴裡,然後再喝一口湯,米線的勁道和順滑,還有骨湯的鮮美就盡收口中了。吃配菜的時候我喜歡先小口小口地嘗一嘗,細細品味。最後快吃完了,再把它全部放入嘴中,大口大口地嚼。

過橋米線據說還有個傳說哩!很早以前,有一個書生在雲南南湖的南湖亭苦心讀書,他的妻子每天都要過一座橋,給他送飯。有一天,妻子覺得丈夫十分辛苦,就燉了只雞,放入土罐,準備送給丈夫吃,可是中途有事,便耽擱了。等回來才發現那土罐中的雞肉還是熱的,上面還有一層厚厚的雞油,於是就用雞油燙米線給丈夫吃,書生吃了讚不絕口。因為每天妻子送飯都要從南湖的橋上走,所以就把這美味的食物取名為“過橋米線”,從此這道美食也就在民間流傳開了。

這就是我最喜歡吃的過橋米線,你們喜歡吃嗎?

過橋米線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8字

雲南的特色小吃有很多:炒餌塊,臘排骨,黑山羊火鍋……,但是,我最愛的還是口味豐富的過橋米線。

相傳,清朝初年,雲南有一位書生準備考取功名,他的妻子每天為他送飯菜,但是發現每次都涼了,後來,他妻子發現米線和湯在一起有保溫的作用,於是,就發明了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味道極其豐富。晶瑩透亮的米線浸泡在乳白色的高湯裡,一個個精緻的白色瓷碟裡放置著不同顏色的配料:有橙色的雞排,黃色的豆子醬,綠色的豌豆,棕色的鹹菜,白色的嫩豆腐……依次放入配菜後,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過橋米線就完成了,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呀!整整一大碗米線就像一副絢麗多彩的風景畫,還沒吃進口,就先令人神往了。

用筷子把一根根雪白細膩的米線夾起來,放入嘴中,頓時間,蔬菜的清爽和醬汁的濃郁夾雜著米線的軟糯在嘴裡爆開,真是令人不忍下嚥呀!吃蔬菜的時候,我喜歡把蔬菜在湯汁裡泡一泡,這樣,兩種完全不同的美味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像是食物在舌尖上跳了一場有滋有味的“圓舞曲”,這種感受真是妙不可言啊

米線和配菜吃完後,就迎來了整碗過橋米線裡我最喜歡的部分——喝湯。排骨熬成的高湯,最適合冬天喝了,又暖又濃的湯灌入喉嚨,整個身體都變得暖融融的,令人覺得精神抖擻。

這就是我愛的雲南小吃,這就是我愛的過橋米線。

雲南玻璃橋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9字

透明的橋板,長長的橋樑,那裡便是雲南的玻璃橋。

雲南的大理,一條透明的“長蛇”橫跨在山與山之間。我從山頂上極目遠眺,陽光懶洋洋地照射在透明的玻璃橋上,玻璃上反射出一條長長的七彩光,就如同一個彩虹機器一樣,不斷地生產出七色彩虹,真是神奇啊!

就快到達玻璃橋了。我小心翼翼、一步一步、顫巍巍地靠近著玻璃橋,腿不停地抖著。我心想,待會兒就要踏上玻璃橋了,從透明的橋面上望下去會是什麼感覺呢?我一邊想,一邊邁著小碎步走向它。

終於到了!我走到它上面,張開雙手,閉著眼睛,大口大口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頓時感到心曠神怡。接著,我慢慢地放下手,睜開緊閉著的眼睛,低下頭,從玻璃橋上往下俯視,下面是青山綠水,再往上面一看,那便是藍天白雲,真是罕見的“一橋隔天地”的景象啊!這橋底,有兩根又粗又長的樑,它們一直通到無邊無際的另一座山上。橋面鋪著透明的玻璃板,它們都像水晶那樣美麗動人,又都像鑽石那樣珍貴稀有!橋的兩旁是水晶做的擋板,一塊接著一塊,都是那麼晶瑩、透明、美麗、閃亮!它們如同橋面一樣蔓延到遠處。看看它們,真是美得不能再美!

我跨著大步,輕鬆地走到了橋的另一端。我站在那兒,久久地凝視著玻璃橋。此時,它又別有一番景象。無數的玻璃反射出無數道光芒!此時,它就像一個長長的、大大的、閃閃發光的流星,在天與地之間愉快地飛行著。我想象,要是它是一顆流星,我就坐在它上面飛出地球,來到宇宙,再飛到宇宙外面,去看看那裡有什麼。

依依不捨中,我們坐上了車,踏上了歸途。

雲南一顆古老的明珠——傣族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6字

傣族,一個古老而神祕的民族,它是西雙版納頭頂上的桂冠,也是雲南一顆神聖的明珠。傣族有三大絕:建築絕!美食絕!服飾絕!

踏上傣家的土地,你就進入了綠色的世界。遠遠望去,一叢叢鳳尾竹,一大片油綜林,唯有叢林深處傳來的那一兩聲雞犬聲,顯然竹林隱藏在這蒼翠的綠色之中了。竹樓是傣竹傳統的建築形式,十分別致。整個竹樓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一般種植花木果樹,養殖牲口。主樓有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撐。屋內橫樑穿柱,有的橫樑上雕刻著花紋,好不典雅。傣家竹樓建築結構一般都比較簡單,但十分寬敞,清雅美觀,在室內坐著,定會覺得微風徐徐,花果飄香。

要說美食,何不品嚐一下傣家人特有的竹筒飯呢?其味獨特,源遠流長。青翠的竹節裡,米飯醬黃,口感柔韌,更有臘肉拌在其中,青豆更添加了一分鮮味。黃的黃,紅的紅,青的青,不僅顏色好看,而且口味極佳,嚼一口,甘美的米飯,鮮美的臘肉,脆嫩的豆子,總就一字兒:“絕!”更有那一絲若有若無的竹清氣,令人陶醉於它的美味。傣家菜的特點是清淡,開胃。既如此,就來了解下牛撒脾吧。牛撒脾的湯是綠的,菜是綠的,既有苦味又有清香,既有肉鮮,又有蔬菜的清香,喝一口,令人神清氣爽。

傣族服飾最為特別,不僅給人一種強烈的美感,又有濃郁的民族風格。男子服飾顯其英俊瀟灑,女子以腰細為美,因此穿著窄袖短衫,下身套著長筒裙,緊緊裹住身子,顯其修長苗條,不論走路做事,都給人一種俊俏、飄逸的感覺。

悠藍的天空,碧綠的山川,蔥翠的竹林,清澈的河流,不遠處傳來悠揚的歌聲,這就是令人嚮往的傣族!

過橋 篇16

國三作文 ,1018字

在這七年多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取得了許多較大的成功。不過,這些成功,我卻漸漸淡忘了。唯有一個小小的成功卻讓我念念不忘。

這個小小的成功是發生在我讀三年級的時候,雖說時隔多年,但那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那時候正值稻穀收割的時候,在農村,每家的小孩都要下田幫忙,生活在農村的我也不例外。到我家的田需要渡過一條小河,而過河必須走過一座用竹搭起的橋。每次當我要過橋到我家的田的時候,我總看著橋下的那條河,總覺得它很深。其實它並不深,大約只有我當時身高的一半,而我卻不敢走過去。每次我要到田裡的時候,我總會叫爸爸揹我過去,但這一次我想叫爸爸揹我過去時,他卻一早走過去了,我就向著對岸大喊道:“爸爸,過來揹我過去啊,我不敢啊!”“你自己過來。”爸爸頭也不回地說。“我都說不敢啊!”我有些急。“不敢也要自己過!”爸爸仍冷漠的說。此時爸爸已經走遠了。望著這橋,覺得它比往日長了很多,當我那條僵硬的腿放在橋上時,橋彷彿動了一下,我馬上縮回了岸,全身開始發抖。正當我要放棄時,爸爸在對岸大聲地唱道:“少年壯志不言愁!”我心頭猛一顫,“‘少年壯志不言愁!少年壯志不言愁!’我愁就是沒壯志,爸爸在笑我!”終於,我重新踏上橋。信心,令我輕鬆的走到橋中央,正當我沾沾自喜時,目光卻不由自主的瞟到橋下的水面,一股寒意驟然竄上心頭,頭漸漸發暈,橋也好像重新顫抖起來,啊!這該死的恐懼又回來了!頭頂,手掌,腳底,好像全都溼瀝瀝的,我不由自主的又向爸爸投去哀求的目光,可是爸爸卻還以背影,一股傲氣油然而生,“不怕的,給自己一點信心,勇敢點!”我對自己鼓勵著。於是,我定定神,調整了一下呼吸,繼續邁開步伐。一步,二步,三步……啊,我終於過去了!我幾乎要大聲歡呼。

之後,在勞動過程中,我都一直背向著爸爸。

到了休息的時候,爸爸走過來,說:“怎麼啦,生氣了?”我沒出聲,心裡卻說:“明知故問。”爸爸繼續說:“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你在困難面前不逃避,用信心去面對它,戰勝它。世界上的許多偉大的,成功的人,在成功之前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難,但他們都是依靠信心去戰勝它們。我相信你會和他們一樣,用自己的信心去戰勝困難。現在,你不是走過來了嗎?”聽著聽著,我的眼睛發熱了。

真不該,我幾乎辜負了爸爸的良苦用心,爸爸這樣“狠心”全是為了我的成長,我的心難受極了!

四年過去了,在這幾年間,我又走過無數座橋,而那座竹橋,早已拆除,但它也早已在我心中築起了另外一座更堅固的橋—自信。

雲南“奇遊”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5字

國慶長假,我嘗試了一回難忘的雲南“奇”遊。雖然網上都說“雲南十八怪,但我卻認為應是“雲南十八奇”。“奇”一直縈繞著整個雲南的旅途當中。

其一,路奇。雲南公路的奇不在於它時而爬在大山的腰間,時而走在大山的腳上,時而穿過大山的胸膛。奇的是那體驗崇山峻嶺的觀景臺;奇的是透過玻璃可以看到金沙江第一灣的觀景洗手間;奇的是隔二十來公里就有給大貨車剎車皮降溫的加水點,最神奇的是車在山間爬行時,那粘溼而冷酷的寒霧緩緩飄來,翻滾起伏,濃濃的大霧猶如讓大山穿上一件薄薄的白大衣,正像劉禹錫的詩句:“風光徒滿月,雲霧未披襟。”誰知,車子一穿過大山的胸膛,大白衣就沒了,神奇吧!

其二,石奇。雲南石林的奇,是世界聞名的。只要遊人一到景區看到它那喀斯特地貌就能感受到了。那一座座聳立的石山有一個奇怪的特點—水平裂縫,相鄰的石頭裂縫都在同一水平線上,這些水平裂縫好似一個畫家一筆帶過的一條直線;又好似一個書法家在寫一橫,剛勁有力;更似一個廚師一刀切過,乾淨利落,奇嗎?景區導遊說,那是幾億萬年前,石林的石頭還在海里的標誌呢,當時的海平面曾經在這一高度停留一段長時間的印記。又一片疊羅漢似的石林映入我的眼裡,莫非當年海里一個排山倒海的大浪把它弄倒?哦,不是,是地震引起的,這又是石林的一奇。

其三,水奇。虎跳峽座落在懸崖峭壁邊,在金沙江上游,峽谷垂直高差379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之一,有“地崩山摧壯士死,天梯石棧相鉤連”之險奇。虎跳峽有一塊雄踞江心的石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是這種感覺。石頭將江面一分為二,順流而下的江水頓時落差近百米,水從上方奔騰而來,如猛虎下山,威風凜凜,氣勢磅礴。江流與巨石相互搏擊,發出雷鳴電閃般的響聲,震耳欲聾。我站在岸邊,感到無比震撼,感嘆大自然的威力之際,任憑驚濤駭浪從我身邊飛洩而過:滿目浪花飛濺,滿身熱血澎湃。忽然想起清代詩人孫鬢翁的詩句:“一線中分天作塹,兩山夾鬥石為門。”把虎跳峽的險奇描寫得淋漓盡致、妙不可言。

朋友們,到雲南旅遊,聽別人說十遍,還不如自己去一趟,雲南“奇”遊等著你來體驗呢!

雲龍的橋 篇18

高一作文 ,1051字

雲龍的橋可謂是種類繁多,形式多樣,數目就更不用說了,一個縣有上百座橋。橋之所以多是因為雲龍的地理環境造成的。雲龍是一個山高,河多的縣,雲龍人為了生存只能遇水就架橋,因此說雲龍人的生活是離不開橋的。

在雲龍的橋中最具特色的是藤橋。藤橋是用山上那纏來纏去的藤蔓編織成的。在雲龍人眼裡那是仙藤,因為它雖然很細卻可以承受很重的壓力,而且藤橋三到五年才換一次。藤橋的編制也很簡單,像織漁網般的穿過來穿過去,織好後將它開啟,用最粗的幾根藤吊起來,在中間鋪幾塊木板這樣一座藤橋就呈現在眼前,而且很安全。兩邊都圍得很高,許多人都愛到藤橋上玩。藤橋不但給雲龍人的交通運輸帶來方便,而且也留給了雲龍人一段美好的回憶。每當遇到有霧的天氣我們總愛到藤橋上,去看霧聚霧散。此時走在藤橋上,腳下是霧氣,使你看不到腳下的流水,置身於這一片茫茫大霧之中好像走進了蓬萊仙境。如果此時一陣涼風吹來,站在蕩起的藤橋上,你除了有點膽顫之外更多的是一種愜意。

雲龍除了藤橋之外還有一種鏈子橋。鏈子橋駕於雲龍縣城外的?a江河上。當你站在鏈子上時你就會有“大渡橋橫鐵鎖寒”的感覺,看見橋下的?a江水奔騰不息,你就會緊張起來。鏈子橋是有鐵環扣在一起形成鐵鏈,整座橋由六七條鐵鏈拴在一起再鋪上牢固的木板所架成。當站在橋面上時橋晃盪起伏,如果膽小者一聽橋下嘩嘩的流水聲,又加上橋的晃動,其真的很難邁腳,特別是第一次去這種橋上的人,更是如此。

鏈子橋的地理環境不同於其他的橋,每次進出縣城都要經過鏈子橋,因此雲龍人把它當做雲龍的“祖母橋”,她保佑著雲龍子民的平安。雲龍人對她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無論是誰提起鏈子橋都會很自豪。

在雲龍還有一座是“小鐵橋”,“小鐵橋”建於滇西抗戰時期,那是日本人留在中國的一件鑑證中國偉大抗戰的文物。小鐵橋架在?a江上,兩側都是高山,有利於應對敵軍的進攻和包圍,那時因中國軍隊的力量不強,抵擋不了所有的敵軍,所以中國軍隊決定埋伏在小鐵橋附近把敵軍引到這兒。中國軍隊過河之後就毀了原來的橋,等到敵軍到之後,見不能過河就在那裡修建了一座橋,就是如今的小鐵橋,敵軍過河之後,中國軍隊從山坡上衝下來消滅了所有的敵軍,取得了勝利。小鐵橋經過無數的風吹雨打,但是對雲龍的交通運輸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全中國偉大抗日戰爭的目睹者,提醒著所有人永遠不能忘記這場戰爭。

雲龍橋的種類還有:拱橋、吊橋、石板橋、獨木橋、合房橋……如果你走近雲龍一定會愛上那裡的橋,橋是雲龍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也是雲龍獨具特色的文化,其實橋正是雲龍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雲南行遊記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7字

暑假中的八月份爸爸媽媽決定自駕遊帶我到風景如畫的雲南。

我們從徐州出發一路顛簸,一路驚喜,一路歡樂的來到了我魂牽夢繞的雲南—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森林保護公園。進了公園,我們乘坐著綠色環保大巴來到了第一站屬都湖,它是鑲嵌在高原上的一顆明珠,在那裡我們看到清澈見底的湖泊,馬兒在草地上吃草,清清的湖水倒映一排排松樹。突然我看到了一隻小松鼠,我連忙抓起一把瓜子去喂,誰知這小傢伙一點兒也不怕人,抓起一粒瓜子就抱著啃起來,弄得我手心癢癢的。

接著我們來到了彌裡塘亞高原天然牧場,從高往下看那綠色的草原就像是環繞在群山中的一條綠色綢帶,養育著犛牛和馬兒。

最後我們來到了碧塔海,在那裡有一碧如洗的湖面,周圍高大的樹木掛著像老爺爺鬍鬚的一種藤類植物。導遊說:“那是一種藤類植物,它製造出養分供杉樹生存,杉樹為它提供生活環境,二者緊緊相依,為人類提供了一個天然的‘氧吧’。但環境稍有破壞這種藤類植物就會死亡,所以大家稱它為‘空氣檢測師’。”

六個小時過去了,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發動汽車繼續出發!

雲南之石林遊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0字

暑假之旅的第一站我們將要去石林,阿玉導遊給我們講了郭沫諾關於石林的一首打油詩,“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果然石頭大,石頭果然大。”聽她這麼一介紹,我心理直琢磨:這石林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究竟這石頭有多大?我猜石林一定很美!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到了石林,一進大門,放眼望去,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石頭緊挨著石頭,座座高大聳立,就像皇家衛兵一樣守衛著這片淨土。有的大,有的小,有斜著的,有豎著的,這簡直就是石頭的世界,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啊!

徑直往裡走,我看到了一組巨大的石頭,下面是一隻高大的大象,鼻子長長的,像是在那悠閒地喝水,背上馱了一隻仰望天空的烏龜,烏龜身上還趴著一隻金蟬。阿玉導遊說:“這塊石頭是我們這兒的‘吉祥三寶’,摸一摸它可以帶給你富貴、吉祥。”她剛一說完,我們大家都爭先恐後上前去摸摸,希望能給自己帶來吉祥。轉身往右前方看,我又看到了酷似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聽說電視劇《西遊記》三打白骨精就是在這拍攝的。他們四人遙遙遙相對,樣子十分逼真,像是孫悟空在教他們認清妖怪的模樣。

順著小道再往左拐,我找到了阿詩瑪的石像,只見她揹著一個小揹簍,站在高處,眺望遠方,像是在思念她的阿黑哥。最後,我又來到了“良心石”,抬起頭能看到兩塊相隔一扇門寬的石頭上空夾著一塊大石頭,好像就要掉下來了,導遊說良心壞的人經過石頭就會掉下來,我急急地跑了過去,還好沒掉下來,我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整座石林神祕莫測、形態萬千,不愧是“天下第一奇觀”,讓人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他的雄偉、壯觀。啊!石林真是大自然鬼斧神功的傑作,我為之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