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相關作文20篇

上海博物館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7字

國慶七天,有人喜歡去人山人海的旅遊勝地,有人喜歡和家人一起悠閒度過,還有人喜歡找塊清靜地,放鬆心靈,把煩惱拋卻,而我喜歡去博物館開闊視野、瞭解文化。

上海博物館裡有紛繁絢麗的少數名族工藝館、溫潤典雅的古代玉器館、富麗豪華的明清傢俱館、見證歷史的古代貨幣館……

我最感興趣的便是中國明清傢俱館和中國古代貨幣館了。

中國明清傢俱館裡有許多明清時的傢俱。這些傢俱有杌凳類、椅類、桌案類、床類和屏風類。這些傢俱上的花紋都是工匠一點一點純手工雕刻出來的,所以是獨一無二的;如果工匠有一個地方多刻了一點。製作傢俱的木材也是獨一無二的,做傢俱常用的木材有紫檀、黃花梨、雞翅木、鐵力木、櫸木、紅木和癭木。

中國古代貨幣館裡介紹了貨幣從古至今的變化。從古代的貝幣到現在的紙幣和硬幣,中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貨幣:半兩錢。秦國統一中國後,以半兩錢作為全國的法定銅質貨幣。半兩錢是方孔圓形,錢上寫著“半兩”,是指錢的重量。當時“半兩”重十二銖,相當於今天的7。5克左右。

以後有時間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出去玩,一定要去當地的博物館,雖然有時候很無聊,但能增長很多知識,開闊眼界,說不定還會有自己感興趣或自己喜歡的東西呢。

游上海博物館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837字

今天,陽光明媚,我們一家三口去向往已久的上海玻璃博物館。

一下車,我迫不及待地衝向博物館大門。一進展廳,我彷彿來到了一個夢幻的世界。這裡的每一件玻璃藝術品令人驚歎它的巧奪天工。瞧,有的用圓形彩色珠子串在一起,好像美味誘人的糖葫蘆;有的縱橫交錯、五彩斑斕,宛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有的晶瑩剔透、層層疊疊,酷似一團巨大的龍捲風……令我大開眼界。在玻璃博物館裡,設計師們將玻璃玩轉到了極致,賦予了玻璃新的生命,這些玻璃在他們手中煥然一新、妙趣橫生。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挑戰區—玻璃迷宮。我們先領取了一張任務卡,然後順著一個窄窄的樓道,來到迷宮入口。我朝裡張望,迷炫的LED燈光讓迷宮顯得特別幽暗、神祕。這個迷宮是由318塊透明玻璃、黑色玻璃和映象玻璃組成的。我們在昏暗中摸索前行,彷彿置身於一個無窮無盡的立方體空間。老爸老媽還算走得穩,而膽小的我小心翼翼地摸著玻璃前行,可還是時不時地出現小“意外”:一會兒撞到了玻璃,來了個“親密之吻”;一會兒不留神,腳下一滑,來了個四腳朝天,好痛呀!老爸老媽在一旁捧腹大笑。突然,我看見左手邊的不遠處有一個發光的“+”,這不是集印任務卡上的圖案嗎?哈哈,目標出現,觸手可及呀!我顧不得腳上的疼痛,興奮地朝目標奔去,可是不管我怎麼走也走不到那。我失望得一屁股坐在玻璃地板上,呆呆地望著天花板:難道我走錯方向了?

思考幾分鐘後,我調轉方向,朝右手邊的通道繼續前行,七拐八繞,這下終於走對了,在通道的盡頭,“+”終於出現了!我用力地在任務卡蓋上印章,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於是,我信心滿滿,繼續挑戰。大約過了20分鐘,我集齊了剩餘的7個圖案印章,順利找到出口,獲得了“迷宮達人”的稱號,老爸老媽朝我豎起了大拇指。

最後,我們來到了神奇的熱玻璃工作坊。設計師們現場為我們製作玻璃藝術品,他們時而敲打,時而切割,嫻熟的技藝和高超的本領,讓全場的觀眾都看得目瞪口呆。

上海玻璃博物館真是讓人忍不住給無數個贊,所以這次博物館之旅,可以說是滿“贊”而歸!

游上海博物館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6字

暑假裡的一天,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上海,參觀了上海博物館。

出了地鐵站由人民廣場進入上海博物館,一座上圓下方的建築便映入了我的眼簾。隨著人群通過安檢進入了博物館,大廳裡有介紹各展館的海報,每個展館的介紹都令我心動,我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看才好。

首先我們來到二樓的中國古代玉器館,看見各式各樣做工精美的玉器陳列在櫥窗裡。爸爸對我說:“玉器是一種中國獨特的藝術品,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中國的玉料藏量非常豐富而且品種齊全,質地優良。”我聽完,看著形態各異的古玉在燈光下美妙無比的樣子,嘖嘖稱奇。於是有一個問題冒了出來:那麼玉材的產地都在哪裡呢?媽媽說:“主要有新疆產的和田玉,遼寧的岫巖縣岫玉,南陽玉產於河南南陽的獨山。藍田玉產於陝西的藍田。”聽完後,我驚奇道:“媽媽,你怎麼知道得那麼多?”媽媽笑著說:“展館門口有介紹資料呀,你光顧著看展品了,沒有注意到。”說著將手中的資料遞給我,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我邊走邊看,突然被一件美麗的少數民族衣服所吸引,原來我們走進了位於展館三層的少數民族工藝館。我非常好奇:少數民族是如何將染、織、繡的工藝用於製作服飾的,於是來到展館門口取了些資料認真閱讀起來。資料上寫著他們織的方法主要是織錦,染的方法有扎染和蠟染,繡則有很多方法,如平繡、平金繡、挑花、馬尾繡、繭繡等。我看著這些陌生的名詞,心裡想:原來在古代,少數民族同胞就能用豐富的手法做出如此精美的服飾,真讓人歎服。

隨後,我們又參觀了其他的一些展館,那一件件精美的展品,都讓我深深折服。在我國悠久的歷史和遼闊的疆域上,人類創造了無數的奇珍異寶,讓人由衷讚歎。

這次觀展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感覺收穫頗多。

上海博物館遊記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24字

最近有一檔央視節目”國家寶藏”備受關注。其中上海博物館展出的三件寶物引起了我探索國寶的熱忱之心。於是我想去上博感受中華5000年文明的燦爛與輝煌,體驗置身藝術殿堂的充實與欣悅。

今天我一大早就趕到上博,希望有足夠時間近距離“接觸”國寶。上海博物館位於人民廣場,它由方形基座,巨型圓頂及拱型出挑組成,形如銅鼎,暗合中國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它南門兩側還有八尊漢白玉雕塑,極具莊嚴雄渾之氣。上博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展品以青銅器著稱。此處青銅器可謂中國青銅器的半壁江山,其中還有上博的鎮館之寶-大克鼎。

展館一樓便是青銅器館,我隨著人流很容易就找到了大克鼎。它高93。1釐米,重201。5千克,口徑75。6釐米,被置放在一個玻璃罩中。鼎的內壁上還刻有銘文兩段,共28行,290字,講述周天子為了獎賞膳夫克幫助他平息內亂,賞賜克的銅鑄成大克鼎。在大克鼎出土後,其被潘祖蔭收藏。抗日戰爭時,為避免國寶落入敵手,潘家後人想法密藏,守護國寶。解放後,潘家後人又捐獻國寶給政府,供眾人觀賞。大克鼎是中華禮儀的見證,體現了炎黃子孫以禮待人的美好品德。它紋飾精美,被譽為“海內三寶”之一。

欣賞完雄渾端莊的青銅器,便要去品味涵藏著文化底蘊的書法了。在中國歷史書法館中,展現著許多與文字相關的器皿。商鞅方升,就是我感興趣中的一個。在我還未親眼看見它的時候,我便聽說了它是商鞅任大良造時所頒發的標準量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用此為標準,還在方升內壁刻字以為認證。在我想象中,這個方升一定是非常大的,可是當真正地去觀察它時,我簡直不敢去相信。因為它只有2。32釐米高,長18。7釐米,容積只有202。15毫升。可是這個小小的,對於秦國的強大,最後一統天下起了很大的作用。我覺得這個方生是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數學方面卓越的成就。它是秦統一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見證物,它見證了中國成為真正統一國家的關鍵歷史時刻,是中華文明大一統的最佳體現。我們應該去守護這個寶物,守護了它,就等於守護了強國之計。

除了參觀青銅館,書法展,我還到了陶瓷館,書畫館等。下午5點閉館時間到了,我向國寶展品依依惜別。我想大家和我一樣,此行不僅見證了國寶展品的精湛藝術成就,還了解了它們背後動人的故事。中華文明的璀璨多姿,中華優秀文化的深厚底蘊,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

上博館長呼籲青少年多到博物館參觀,守護歷史,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正如歌中所述“歷史像一本厚重的書,我像一枚書籤守在故事裡做一個伴。請再翻慢一點,相隔千年宛如初見,夢見你千萬遍…。“

參觀上海博物館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5字

二月十日,爸爸媽媽帶我去了上海博物館。那天天空下著雨,我們排了一個小時的隊,終於到達了博物館大門前,我看到博物館的外形,就像一個古代大鼎,我想裡面一定很好看。

博物館共有4層建築,裡面擁有很多精品館藏,彙集了中國各朝各代的歷史文物,尤其以古代青銅器、書法、繪畫更具特色,其中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作品堪稱鎮館之寶。

館內一樓為古代青銅館,二樓為古代陶瓷館,三樓為古代書法繪畫璽印館,四樓為古代玉器、錢幣、明清傢俱館。整幢樓氣勢磅礴,上圓下方的形狀寓意為“天圓地方”,我們從四樓到一樓依次參觀。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古代錢幣館,我從中瞭解到錢幣的起源,從最開始海貝到刀幣、銅錢、銀錠等金屬錢幣,它們形式多樣、造型奇特,有的像武器形狀的刀幣、外圓內方的開元通寶、各種製作錢幣的陶範,還有讓我震驚的錢樹……

在參觀過程中,我看見了許多外國友人,他們很認真地欣賞著每件藏品,我想這些寶貝不僅是屬於我們中國的,也是屬於世界的,它們代表著中國古老文明和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繼續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遊臨海博物館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9字

背上心愛的菠蘿包,我滿心歡喜地坐上了姨丈的小轎車。經過一路的奮勇穿越,小轎車終於帶我們來到了臨海博物館。

歷史文化的神韻

一進博物館,我就眼前一亮:四壁都是遠古人類生活的寫照:出海捕魚、海水製鹽,樣樣齊全。讓人彷彿穿越了時空,身臨其境,感受遠古的氣息。不一會兒,我看到大名鼎鼎的英雄戚繼光雕像。只見他長著一撮鬍鬚,眉宇高昂,眉頭緊鎖,目視前方,雙手持一把寶劍,好像躍躍欲試去抗戰。我站在雕像前,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往裡走,我發現許多銅錢陳列於玻璃櫃裡:有的銅錢顏色偏黑,上面刻了字;有的則偏青綠,小巧精緻;還有的已經破碎,字跡模糊……真是五花八門。銅錢旁邊的銅器瓦盆更是精美:有的成半圓形,上面刻滿了金文;有的分裂成瓦片,上面的花紋卻清晰可見;還有的上窄下寬,如同觀音的淨水瓶。室內陳列著許多佛像。有雙手合十的觀音,只見她身子微微前傾,面帶微笑,雙眼微閉,一副和善的樣子。再往裡走,還看到許多名人書畫、古人化石、抗日英雄等歷史展現。凸顯了臨海的城市品格,闡釋了臨海的歷史文化,揭示了臨海人的性格特徵。

鄉風民俗的記憶

我們出了歷史廳,又來到了民俗廳。民俗廳給我們展示了新婚、新生、喪禮這些重要人生階段的禮俗。再往上走,便能看到一條街。街上有老太太慈祥地補鞋;藥店裡的老爺爺樂呵呵為顧客抓藥;一位年輕女子正在製作香噴噴的餅……各式人物雕像栩栩如生,配上微電影,更讓人真實地體會到了當地民俗風情。

天空飛翔的翼龍

參觀完民俗廳,我們來到了翼龍廳。一進展廳,就看到許多翼龍化石。從中我瞭解到翼龍身高約2米,它是一種能夠在空中飛行的小恐龍。我們還通過微電影,瞭解翼龍的肢體結構和生息繁衍過程,進一步掌握了關於翼龍的知識點。

這次臨海博物館之行,讓我大開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也對這靈秀古城臨海有了新認識。

航海博物館之旅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1字

今天,媽媽帶我去了“航海博物館”。一到博物館,我就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博物館旗幟,我興奮的想:“這個博物館的設計師真聰明,竟然把博物館的外形造成船帆的形狀。

進入了博物館,哇!全都是白色的,中央還有一條土黃色的木質大帆船。我問:“我能看看那條船嗎?”“當然”媽媽回答。於是,我們跑到了船下面,哇!好大啊!簡直就象海里的巨型鯊魚。船的下方用木棍和石頭撐著。上了船,我看到一位阿姨,一問才得知,她是介紹員,她介紹到:“這條船的後面,是最高等級的人,也就是船長坐的,再看地上,有一塊木板,下面就是船員的艙位。

在艙位的兩側有兩塊鬆動的木板,每塊木板上各有一個小孔,如果海上遇到暴風雨,當水打到甲板上時,水就會從小孔中流走,流入下方的甲板上,那塊甲板微微向上傾斜,在甲板尾部有一排小孔,水就會從這流回大海,我們的古人真聰明呀!

在這裡,我學到了許多船上的知識,我覺得將來我也會成為一名船長。

真是一個難忘的一天啊!

游上海自然博物館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4字

上海自然博物館位於上海這個大城市的中心—靜安區,面積有12880平方米,是上海科技館的分館,為我們這些對自然略知一二的人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自然知識。這裡還有許多使我們男孩子為之痴迷的恐龍骨架,所以說值得一看哦!

走進大廳,登上高高的臺階,一篇動物們愉快生活的景象映入了我的眼簾。翼龍張開寬大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幾隻腿粗如樁的山羊在嬉戲打鬧,華南虎則盤坐在地上,懷中抱著幾隻小虎崽,眼睛威嚴地注視著前方,威風凜凜……

走下樓梯,幾座展館就在旁邊,但我還是對物種起源之謎館情有獨鍾。

步入展廳,兩面凹凸不平的牆上面有猿人進化到人類的一個演化過程。最前面是一個黑的像塊碳的猿人,哦,不,那都不能說是猿人了,而是猩猩逐漸演化到人類的一個示意圖。再往裡走一點,就是我們祖先的生活情況了。幾個女人圍坐在火堆旁,有一兩個手裡還抱了小孩呢!他們談天說地,不亦樂乎。而男人們則拿著一根長矛,去狩獵那些凶猛的野獸,有一兩個手裡還拎著“戰利品”回家報喜。再往前走,原本安詳和諧的畫風突變,一片冷冰冰的大海映入眼簾,有展櫃裡擺著海底動物的化石,還有介紹植物細胞怎樣轉化為生物的。

除此之外,自然博物館裡還有繽紛生命,生態永珍,大地探珍等展館,也都各有特色,引人入勝。這次的遊玩讓我受益匪淺,下次有機會,一定還來!

我眼中的上海自然博物館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1589字

201X年春節期間,我們去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參觀,沒想到:竟然吃了“閉門羹”。原來舊館搬新址後,還沒正式開放呢。

的確,已141歲的上海自然博物館作為上海科技館的分館,肯定也非常吸引人的。我到過舊館兩次,兩個鎮館之寶:高達3、4層樓的馬門溪龍骨架和黃河古象骨架,一直叫我念念不忘。於是,一到暑假,我們就直奔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而去。

可又沒想到的是,門口早已排成了長龍陣。我們排隊等候將近2小時,生怕展館電子屏顯示人數5000人,限行。天哪!眼前的這個綠鸚鵡螺形狀的,不太高的建築物能容納5000人嗎?我們進入大廳,拿到一份參觀指南後發現:博物館有上下5層,地上3層,地下2層。新館展示的標本數量有11000多件標本呢。真是別有一番天地。據介紹:上海自然博物館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類學、地質學、天文學多種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集成了與場館建築特點相適應的建築節能幕牆、地源熱泵技術、太陽能綜合利用、自然光導光技術等12項生態節能技術。

我們的參觀線路是:乘電梯上2F到2B自上而下,然後1F出館。

2F是自然之謎和四維影院。我們在大廳的前半段展區是參觀星際攬勝和伽利略、牛頓等等望遠鏡,心裡想想:要收藏這樣多寶貝,要用多少財力呀!超大螢幕的星際空間,還有許多互動的觸控式螢幕,這些佈置使我們身臨其境,收穫不小。可惜,我們沒有預訂“宇宙大爆炸”的電影票,不然,宇宙起源的畫面一定震撼人心。進入展區後半段,大型的動物標本和模型迎面而來,看得我們目不暇接。旁邊的設施上有對應的文字解說。因為人多,連文字解說按鈕都摸不到啊!別急!博物館有語音話筒租借,只要對上圖示,話筒就會自動播放解說詞。二樓往樓下一望,一批大個子“恐龍”在那裡!一頭霸王龍模型正在“嗷-嗷-”大吼著“覓食”。這比原來舊館裡高大卻一動不動的馬門溪龍“鮮活”了,走道上塞滿了參觀的人群。

於是,我們迫不及待地沿著2F動物展區“生命長河”下坡,我們零距離看到海里遊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大小動物。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們儘量把護欄設計低了,能少的玻璃罩也少了。其實,這次最令我們覺得幸運的是,在1F的外面自然活體展示區,除了看到了常規活的動物或昆蟲外,我們看到了白天的螢火蟲,在釀蜜的義大利蜜蜂和水裡遊動的水母!一個個展示櫃前,擠滿了人頭。難怪有幾個展示臺設定了體驗的時間間隔。在我們經過海星展示區時,正好開放,志願者端著水盆讓我們一一輕輕觸摸了一次,海星居然是硬邦邦的,正面綠色,反面肉色的。大開眼界了!

乾糧午飯後,我們繼續下扶梯到1B。展館這麼大,在主要路口或展區門口,我們總能看到志願者,他們總能給我們熱情的幫助。

1B是演化之道和未來之路。“我們是誰?來自何方?”展區有圖片,有實物化石,還有大螢幕滾動播放人類走出非洲的遙遠故事等等。其實,我一直好奇舊館沒看到過的古屍陳列館,很想看看樓蘭古屍,可是,肯定是媽媽怕嚇著我又繞道走開了吧?反正一直到最後也沒看到。其實,夢想長大當個考古學家的我,早做好了心理準備的。站在“恐龍化石修復室”前,我覺得裡面工作的叔叔好認真好神氣啊!

來到二樓夾層2M,有上海故事。我們在大螢幕前連續看了兩遍上海滄桑演變,還看到了大批佈置在大廳和上海相關的動物、植物。那些抽屜裝有標本,我們不厭其煩地一個個開啟再一個個關上,似乎在尋寶。而且又一次發現設計師的獨具匠心,無論是牆上還是護欄板上,要麼是可以普及的知識,要麼是宣傳綠色環保的標語。

實在是走累了,也快閉館了,我們根本來不及去2B探索了,於是,我們有了下次重來的理由了。我們在16:30閉館前一分鐘,才依依不捨地出來。

這麼值得看的上海自然博物館,成人票才30元,6-18歲學生票12元,1、3米以下兒童和70歲以上老人都免票,誰去都是超值享受!絕對是一個普及科普知識的好去處,真希望我們慈溪也有類似的科技館!

上海自然博物館之旅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5字

“哇,這麼多精美的照片啊!”我望著自己手機中的相簿,不由驚喜地感嘆。這,可都是我遊學時的滿滿收穫啊!

前不久,我們四年級展開了向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遊學活動。下了車,我們便開始了一天的旅程。我們先來到一樓的生命長河。哇,這風神翼龍的化石的左右兩根肋骨就像兩根石柱般支撐著身體,在天空中凱旋飛翔,彷彿一架褐色的飛機。這霸王龍的化石雖算不上龐大,但眼睛陰森森的瞪著我,齜牙咧嘴的,兩隻粗壯有力的前爪放在胸前,還是讓我不禁打了個冷戰,好像它隨時會朝我撲來。再看樑龍,咦,它的脖子怎麼在動?我仔細一看,原來,這是個機器樑龍,可以控制。它是個龐然大物,嘴巴微微張開,露出了一口鋒利的牙齒。它的脖子又細又長,猶如一架巨型滑滑梯。我看了看樑龍,鼓起勇氣,閉上眼睛,牽著夥伴的手走過了它。

看完恐龍,我又看了人類起源、非洲大陸、植物標本……其中,我對蝴蝶標本印象最深。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蝴蝶組成了一個大環,一抹抹色彩映在標本上。遠看,還以為是一個真正的大花環呢!那是多麼美麗呀!

上海自然博物館實在太好玩了,我下次一定要再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