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電狂響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來電狂響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547字

最近有一部搞笑喜劇片叫做《來電狂響》這部評分高達8。7分,這部片拿到了這麼高的分,是因為這部片不僅有搞笑有趣的劇情,而且告誡人們手機不是用來傷害人的,而是用來幫助人的。

《來電狂響》主要講述了7個人玩了一個遊戲,所有人把手機放在一個盤子裡面,只要手機有資訊、電話,資訊就開啟大家一起看,電話就開擴音,每個人都有著很多祕密,有一個胖胖的人,他非常不願意把手機放在盤子裡,因為他手機中有一些不想告訴人的祕密,但最終在其他6人的逼迫下還是參加了比賽,比賽時所有人的手機都響過了,大家雖然知道了彼此的祕密,但是最後沒有一個人開心。其中小胖為了不讓大家看到一些不該看的,跟和自己手機一樣的人偷偷換了手機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

影片讓觀眾在笑過之後,反思手機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整部片用詼諧的方式反映了一個社會非常嚴重的問題,現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到底還有多少信任?現在的社會手機讓人與人之間有了許多的祕密,當祕密被揭開後會讓那個不知情者多麼傷心欲絕,手機存在於這個社會真的好嗎?手機讓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在無意間傷害了無數的人,但是手機也是有好處的,正所謂科技是把雙刃劍,只要人們好好的使用它是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

讓我們更少的使用手機,不要在做“低頭族”多看社會的美好,多陪家人,不要成為手機的奴隸!

創造自我成長的奇蹟——《從外星球來的孩子》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882字

《從外星球來的孩子》—一隻聰明,堅強,善良又會笑的貓咪,為暑假裡的我又增加了更多的正能量,書中笑貓的兒子胖頭和一個患有孤獨症孩子之間發生的小故事感動了我、影響了我……

胖頭因為自己的無所事事和碌碌無為而感到懊喪不已,但是他的爸爸笑貓發現了他做事專注和認真的特點,在爸爸的支援和努力下,他進入寵物特技學校,被校長認為毫無音樂細胞的胖頭因為他的專注和認真竟然學會了彈鋼琴,後來他發現了一個行為獨特的患有孤獨症的孩子宝寶,胖頭認為寶寶是從外星球來的,因為他的專注和認真,他發現寶寶喜歡看到笑貓的微笑,胖頭為此又學會了笑。因為發自內心的笑,胖頭走進了寶寶的世界,並一天天影響和改變著寶寶,最終讓大人們發現寶寶是一個音樂天才和繪畫天才,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收穫了快樂、自信和成功。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了專注的力量。專注讓看起來笨笨的胖頭學會了彈鋼琴,專注讓胖頭走進了寶寶的世界,踏上了一段神奇而溫暖的成長之旅。想想我自己,從幼兒園開始學習圍棋、武術,一個階段後我沒有堅持下來,學習的時候也是心不在焉,結果都是半途而廢了。我感到很慚愧,如果我能有胖頭那樣的認真和專注,說不定我現在也會是一名圍棋或者武術的小高手了。但是世上沒有後悔藥,胖頭給了我力量,是我現在的榜樣,讓專注從我的字典裡現在出發,創造一個嶄新的自我。

從這本書中,我還發現了愛的偉大,愛所創造的奇蹟。發自內心的笑是愛的表現,關心別人也是愛的表露。愛讓胖頭逐漸瞭解了寶寶,影響了寶寶,讓人們發現了寶寶的天才。我想:只要心中有愛,善於發現,善於交流,奇蹟就會發生。想想愛我的爸爸媽媽,愛我的老師,還有我的同學們,我該怎樣用愛來報答他們呢?我想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關心同學,幫助別人都是愛的正能量的表現。所以呼籲大家從內心發出愛的呼喊,讓愛灑向世界每一個角落。

我想: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一隻小貓都能學會彈鋼琴,一個患有孤獨症的孩子能成為音樂天才,我怎麼就不能也創造一個奇蹟呢。讓奇蹟從現在出發---我要像胖頭一樣,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注並存有愛心,相信我一定能創造自我成長的奇蹟。

《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968字

我是個愛閱讀,愛文學的女生。一個個平凡的文字所拼湊的文章,便足以扣動我的心絃。《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是辮子姐姐筆下一本少女勵志小說,從我翻開它的簡介的那一刻起,我便被它深深打動。

《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描寫了小學時的尖子生衛嘉勉升學考試失利,跌入末尾學院鉛筆頭中學,從此被一群“菜場土著”同學包圍,還遇到非人類一般的蝸牛校長。這一切都讓衛嘉勉無從適應,讓她覺得自己與這個學院格格不入。直到一個超有型的學長哥哥出現了,學長哥哥還牽出了當年四個末尾生,但這個“墊板組”卻有著超乎人意料的結局。這個“墊板組”驗證了蝸牛校長的另類和神奇,更讓衛嘉勉明白:向前看,朝前走。因為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

其實,我也曾有過如衛嘉勉一般的經歷。十四五歲,躊躇滿志,驕傲地撐著一隻小船在海浪中橫行,一心幻想著橫跨太平洋後的鮮花與掌聲。結果,一起航就遇到了強大臺風。

上七年級那年,是我出生以來過得最艱難的一年。期末考試的失利,讓我整個人從天上摔下地獄般,沮喪、失望充斥心頭,壓得我透不過氣。那時淚水淹沒了我的胸膛,我從此失去了信心,每天都只能卑微地低下頭,本以為沉默可以躲過風浪。殊不知卻讓大風浪蓋個正著。還沒從期末考失利的陰影中走出來的我,又慘遭鋼琴考級的不理想。生活中的不如意把我摔了個遍體鱗傷,那時的我開始逐步封閉自己。不出門,不理人,任憑家長、朋友如何勸說,我還是無動於衷。天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以淚洗臉的生活,讓我早已忘記了自己曾經的豪情壯志,甚是茫然至極。也許是出於老天爺對我的憐惜吧,終於讓我在摸爬滾動中找到了黑暗角落中發光的寶石—《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讀完這本書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緒當中,整夜輾轉不停,難以入眠。我開始不停地告誡自己:衛嘉勉是活榜樣,我必須要學。虐待了自己這麼多天,夠折騰了吧,再這麼的矯情,受害的終究只會是自己。不服輸又如何?坐以待斃又有何用?重新振作才是王道!過去已成歷史,你要做的是繼續向前看,朝前走。因為我們永遠也不知道將來有多好!

在《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的鼓勵下,我開始擦乾眼淚,重新踏上遠航的征途。因為我心裡清楚,橫跨太平洋後的鮮花與掌聲將成為我前進途中所期待的美好,我永遠也無法估測這一切美……

當我合上《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的那一刻,我內心的琴絃一直被不停地撥動著。或許,這就是最由衷的感動吧。

將來是美好的——《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795字

“我們的將來是無法估量的,人人都有自己的將來。”這是《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裡的一句話,暑假裡,我就讀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鬱雨君,這是一本給末尾生加油打氣的書,也是一本給所有孩子的成長以神奇的勇氣和昭示的書。書中寫了一個名叫衛嘉勉的小學頂尖生,她在升學考中不小心跌落了全區最差的鉛筆頭中學,被一群“菜場土著”同學包圍,還遇見像半人類一樣的校長,她舉辦各類神經比賽,對末尾生卻呵護至極。加上衛嘉勉和同桌是一對死對頭,她覺得自己來到這裡真是倒黴極了!後來一個超有型的學長哥哥出現了,牽出當年的墊板四人組,當年也是差等生的他們現在都有了出乎意料的結局,墊板組的未來驗證了半人類校長的另類和神奇,鉛筆頭學校的末尾生們知道了再小的理想也是理想,她們都得到了校長的一句幸福咒語:朝前走向前看,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

我最喜歡書中衛嘉勉的同桌韋小寶,韋小寶憨憨的、胖胖的,不僅成績好,脾氣還特別好,不管衛嘉勉怎麼欺負他,他也不會欺負她,所以我喜歡他。

本書中最令我打抱不平的是衛嘉勉殘忍地把“蝸牛”校長髮下來的蝸牛扔掉了,因為她認為自己是個高材生,見蝸牛爬得那麼慢,十分討厭,所以她不理會自己的蝸牛,隨手把它扔出來了。可蝸牛也是有生命的呀!

我對書中“末尾又不是末日”這句話很有感觸。是的,就算是末尾,也要有最好的姿態。很多人處於末尾狀態,但是用不著情緒低落,末尾生肯定也有自己的理想,只是他們已經忘卻了自己的理想,或者可能是他們的理想太渺小,連自己都看不上。但是如果一個人不向前看,從來不理會理想,那就不如沒有理想。現在許多人都是在一條看不清前方的路上行駛,因為沒有目標,最終一事無成。所以只要你有理想,就該朝前看,將來的美好在等著你。

這本書真好看,它讓我明白了:只要自己有理想,無論你是一個怎麼樣的孩子,都會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就像書中說的一樣—朝前走向前看,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

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716字

暑假的一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是辮子姐姐鬱雨君的作品,書名叫《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我興奮地翻開書,迫不及待地品讀起來。當我看完簡介,我就被書中的情節吸引了,於是一口氣讀完了它。

這本書神奇上演了一個美好而感人的故事:衛嘉勉是一位心高氣傲的小學頂尖生,因考試失常而分到了未尾鉛筆頭學校,從此生活在“菜場土著”同學:包包、黃豆芽、爛蘋果王子中。更遇到一位“半人類”一樣的蝸牛校長,他讓流浪貓出進校園,給新生髮蝸牛養,還舉辦削蘋果、拍桌子一類的神經比賽。格格不入的衛嘉勉和同桌爛蘋果王子成為死對頭,這些都使衛嘉勉受不了,她非常失望。有一天,一位超有型哥哥出現在校園裡,牽出了當年的末尾墊板組:有愛逃課的飛揚;八卦小哥周遊;墊板妹妹米小朵;還有帳篷小姐喜耀,他們都是以前的末尾生,現在卻都有很好的職業。他們出乎意料的未來,驗證了蝸牛校長的神奇。這使學校的末尾生深受鼓舞,受益匪淺。

讀這本書時,我的心情隨之波瀾起伏:當衛嘉勉考試失常時,我替她感到惋惜萬分;當爛蘋果王子成績成了全年級倒數第一時,我為他深感無奈;當“墊板組”成員點亮末尾生們的心燈,幫助他們重拾信心時,我又由衷地從心裡祝賀他們。“半人類”校長平易近人,用他另類神奇的辦法改變了學生的命運,創造了一個個奇蹟……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看完這本書,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一棵大樹,儘管它現在枝繁葉茂,但它是由一粒種子發芽長成,它需要與大自然作不懈鬥爭才能不斷長大。作為一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也會遇到無數次的困難與挫折。無論我們是什麼樣的孩子,只要勇敢克服困難,相信自己,超越自己,我們都會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念出幸福咒語吧:朝前走,向前看,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

生命從來不寂寞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1248字

生命的美麗與意義

每個人都會成長,每個人都會活出不一樣的自己。

生命充滿著傳奇色彩,正如霍金所形容宇宙“有限而無邊”。生命亦是如此。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美麗的生命可以釋放出無限的價值,這就是生命的“無邊”。但是生命的意義、生命的美麗在於什麼呢?其實說也說不清楚,這這便是“只可意會不能言傳”了吧。

如果,眼淚是一種財富,那麼洪戰輝就是一個富有的人。2005年,他用他的自強不息,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感動,讓我們在不經意間,淚流滿面。

命運對洪戰輝很不公平:父親是間歇性精神病人,母親離家出走,家中還有年幼的弟弟、嗷嗷待哺的妹妹。從12歲開始,貧困與苦難就將洪戰輝推進一個深淵。這是一個孩子難以承受的重負,洪戰輝卻用他幼小的肩膀扛起了一切。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另一個更弱小的生命擔起了責任,就要撐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學會友善、勇敢和堅強。他沒有因為苦難而軟弱,沒有因為貧窮而喪失信心,甚至沒有抓住他人同情幫助這根救命的繩索,而用超人的意志,完成了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用不言放棄的韌性為我們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當我們感嘆於洪戰輝的堅忍不拔時,不由得捫心自問:如果讓我們面對這樣一個搖搖欲墜的家庭,我們會像他那樣自強不息嗎?當他失去童年的歡樂,承擔家庭的重擔時,我們還依偎在父母的懷裡撒嬌;當他奔走於打工掙錢和求學之路時,我們正過著衣食無憂的好日子;當他笑對困難,度過人生一個又一個挫折時,我們還在哀嘆時運不濟,考試繁多;當他用愛心帶給更多的人溫暖時,我們已被悠閒的生活衝擊得人情冷漠……在這位瘦弱的大學生面前,我們有多少的感動,就有多少的愧疚。

對於我們,學習洪戰輝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是一堂生動的挫折教育課。他的經歷,讓迷失的人找到方向,讓消極的人找到希望,讓我們找到了積極向上的力量。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面對生活的困境,不去努力改變,而是怨天尤人,心灰意冷,對生活失去信心,失去了鬥志,甚至選擇了逃避。

面對父母為其創造好的一切有利條件,有些孩子並不十分珍惜,而認為享受父母給的一切是理所當然的,終日無所事事,到最後一事無成,成為“啃老一族”。

面對洪戰輝,我們還能消極悲觀嗎?面對洪戰輝,我們還能怨天尤人嗎?面對洪戰輝,我們還能說困難多嗎?

我們只有堅定信念、勇於接受挑戰,扼住命運的喉嚨,從挫折和困苦中汲取成長的智慧,把人生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我堅信只要脊樑不彎,就沒有扛不起的重擔;只要精神不垮,就沒有解不開的難題。即使是卑微如草芥的生命,也總有發光的一天。

鋼鐵也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裡鍛煉出來的,所以才能無所畏懼和堅硬;人也是要在可怕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學會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我們只有自強自立,才能在一次次磨練中鑄就我們燦爛的人生。

人世間最美的風景莫過於人生,因為人生是靠心靈旅行的。

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美無處不在;美,不在於你的外表,也不在於你的身份而在於你的心靈。美,天天都在我們周圍遊蕩,只要你認真去觀察,用心去發現,你,就會察覺,原來在我們的身邊有著許許多多的美。

生命從來不寂寞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2496字

【篇一:我們的生命,絢麗多彩—讀《生命從來不寂寞》有感】

生命猶如蠟燭,我們在燃燒自己的同時也照亮了他人。有一類人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而不驕傲,善於發現自己的缺點而不氣餒。他們會在別人困難時燃燒,呈現光亮;反之,另一類人只會沉浸於自卑或驕傲中獨自燃燒,化為塵埃。

生命猶如文章,我們用各式各樣的體裁向人們展示風采。可以是優雅的散文,也可以是幽默曲折的小說;可以是簡潔明瞭的通訊,也可以是浪漫的詩歌。它們都是用真情譜寫,力求完美。若一個人只展現童話般的一生,一生稚嫩,追求夢幻,那他豈不是虛度一生?

生命猶如書籍,有的記載著世間滄桑,有的記載著世間美好傳說。慢慢翻閱,細細品味,平淡純美盡在其中。可是,有人卻把書當做消磨時間的工具,只是粗略的閱讀而不懂去品悟其中道理。

生命猶如戰鬥,在努力衝向目標的同時又要保護好自己。途中的受傷流血固然難免,為達到成功的彼岸我們在所不惜,但我們也不會刻意傷害他人,最後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和喜悅。

生命猶如彩色瓶,紅橙黃綠藍靛紫都有,猶如調色盤,絢麗多彩。使生命不再是單色,不再孤單寂寞。

生命如歌它讓我們傾盡所有熱情來歌唱,讚頌生命的美好!

……

生命是絢麗多彩的,我們的生命也因成長而美麗!

“哇哇”隨著一陣清脆的哭喊聲我們來到了人世間。我們要感謝母親,是她創造了我們。這一天是我們的出日,也是我們母親的受難日。當我們是嬰兒時,父母精心呵護我們。他們帶著我們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教會我們說話,帶著我們第一次看到了彩虹。

轉眼間我們已是兒童了,天真,幼稚,充滿遐想。父親保護著我們這些小幼苗,生怕我們受一點兒傷害。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已是少男少女。可愛的臉頰早已變得稜角分明,眼神裡不再全是天真、無邪、浪漫、可愛了。我們在學業上時常會有艱辛,在朋友相處方面會有不和,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困難。這時,父母、親戚、朋友會送來愛。正因為有愛,苦難中跋涉的我們揚起了生活的風帆,黑暗中沮喪的我們露出了堅強的微笑;因為有愛我們的生命軌跡才如此亮麗。我們應學會感恩,感謝生活賜予我們的一切。

年復一年,我們將步入中年,已經進入社會,品嚐到人間的酸甜苦辣。我們在家庭、工作、生活等方面都將遇到困難,有許多煩惱。這時,我們身邊的一個人都會幫助我們渡過難關,也會陪伴我們分享快樂。即使將來沒人出手相助,相信我們自己也會毫不氣餒,樂觀豁達地面對。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會成為老人,頭髮花白,皺紋爬上臉龐,兒女子孫,或生活在外,或陪伴身旁,但他們一天中陪伴我們的時間也很少。不過,我們並不寂寞,我們也從來不寂寞。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有大自然相伴。鳥兒在枝頭鳴叫和我們聊天,青蛙,知了,為我們唱歌,蝴蝶蜜蜂為我們獻舞,花草樹木展現它們的風采。我們何來孤單寂寞呢?

其實我們的生命從來不寂寞。在生命的日子裡,雖然有晴天也有雨天,但我們一樣開心。因為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貴美麗,體驗了成長中的艱辛與困惑,學會享受生命的快樂和幸福了。

記住:我們的生命,也一樣絢麗多彩!

【篇二:生命從來不寂寞讀後感】

每個人都會成長,每個人都會活出不一樣的自己。

生命充滿著傳奇色彩,正如霍金所形容宇宙“有限而無邊”。生命亦是如此。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美麗的生命可以釋放出無限的價值,這就是生命的“無邊”。但是生命的意義、生命的美麗在於什麼呢?其實說也說不清楚,這這便是“只可意會不能言傳”了吧。

如果,眼淚是一種財富,那麼洪戰輝就是一個富有的人。2005年,他用他的自強不息,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感動,讓我們在不經意間,淚流滿面。

命運對洪戰輝很不公平:父親是間歇性精神病人,母親離家出走,家中還有年幼的弟弟、嗷嗷待哺的妹妹。從12歲開始,貧困與苦難就將洪戰輝推進一個深淵。這是一個孩子難以承受的重負,洪戰輝卻用他幼小的肩膀扛起了一切。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另一個更弱小的生命擔起了責任,就要撐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學會友善、勇敢和堅強。他沒有因為苦難而軟弱,沒有因為貧窮而喪失信心,甚至沒有抓住他人同情幫助這根救命的繩索,而用超人的意志,完成了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用不言放棄的韌性為我們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當我們感嘆於洪戰輝的堅忍不拔時,不由得捫心自問:如果讓我們面對這樣一個搖搖欲墜的家庭,我們會像他那樣自強不息嗎?當他失去童年的歡樂,承擔家庭的重擔時,我們還依偎在父母的懷裡撒嬌;當他奔走於打工掙錢和求學之路時,我們正過著衣食無憂的好日子;當他笑對困難,度過人生一個又一個挫折時,我們還在哀嘆時運不濟,考試繁多;當他用愛心帶給更多的人溫暖時,我們已被悠閒的生活衝擊得人情冷漠……在這位瘦弱的大學生面前,我們有多少的感動,就有多少的愧疚。

對於我們,學習洪戰輝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是一堂生動的挫折教育課。他的經歷,讓迷失的人找到方向,讓消極的人找到希望,讓我們找到了積極向上的力量。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面對生活的困境,不去努力改變,而是怨天尤人,心灰意冷,對生活失去信心,失去了鬥志,甚至選擇了逃避。

面對父母為其創造好的一切有利條件,有些孩子並不十分珍惜,而認為享受父母給的一切是理所當然的,終日無所事事,到最後一事無成,成為“啃老一族”。

面對洪戰輝,我們還能消極悲觀嗎?面對洪戰輝,我們還能怨天尤人嗎?面對洪戰輝,我們還能說困難多嗎?

我們只有堅定信念、勇於接受挑戰,扼住命運的喉嚨,從挫折和困苦中汲取成長的智慧,把人生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我堅信只要脊樑不彎,就沒有扛不起的重擔;只要精神不垮,就沒有解不開的難題。即使是卑微如草芥的生命,也總有發光的一天。

鋼鐵也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裡鍛煉出來的,所以才能無所畏懼和堅硬;人也是要在可怕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學會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我們只有自強自立,才能在一次次磨練中鑄就我們燦爛的人生。

人世間最美的風景莫過於人生,因為人生是靠心靈旅行的。

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美無處不在;美,不在於你的外表,也不在於你的身份而在於你的心靈。美,天天都在我們周圍遊蕩,只要你認真去觀察,用心去發現,你,就會察覺,原來在我們的身邊有著許許多多的美。

從外星球來的孩子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589字

楊紅櫻的童話系列一直廣受中小學生的喜愛。暑假裡,我讀了《笑貓日記》—《從外星球來的孩子》,主人公是患有自閉症的兒童“寶寶”和笑貓可愛的孩子胖頭。

故事講述了笑貓的孩子胖頭因為整日無所事事、無比懊喪,被笑貓和球球老老鼠帶到了一所寵物特技學校,希望胖頭在這裡找到自信與心中的光亮。胖頭在它刻苦學習鋼琴的日子裡,在銀杏林裡遇見了一個小男孩—一個彷彿“從外星球來的孩子”。這個名叫“寶寶”的男孩,是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兒童,他活在自己的世界無法和周圍的人交流,但是他竟然被笑貓的笑吸引。—“在我笑的時候,那個從外星球來的孩子跟地球上的孩子沒什麼兩樣,他居然對我也笑了笑。”

胖頭決心讓“寶寶”變成地球上的孩子,逐漸走進了“寶寶”的世界。胖頭和小男孩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有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胖頭髮現“寶寶”有不可思議的音樂天賦與繪畫才能,在胖頭的幫助下,“寶寶”成為了優秀的指揮家。胖頭的夢想實現了,他成為了可以幫助別人的貓,一隻有用的貓。

如果沒有胖頭,大家都不會發現“寶寶”其實是一個天才,是因為胖頭對他的關愛,對他的不放棄,鑄就了他們倆的成功。

我們的身邊同樣有著這樣的只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孩子,他們無法和自己身邊的人交流,我們不應該排斥這些孩子,要學會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與他們交流。只要有愛和堅持,就可以讓更多“從外星球來的孩子”變成地球上的孩子。

當彩色的聲音嚐起來是甜的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1002字

敲開科學的堅果

這本書的書名就像大雜燴,給人以鮮明、跳脫、輕鬆也攜帶著淡淡嚴肅。

書的作者科學松鼠會,是一個於2008年創辦的中文部落格群,其中匯聚了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華語青年科學傳播者。全書共有他們的54篇文章,從口腔潰瘍到國際空間站,從玫瑰花到數學思想實驗,內容天馬行空,文字靈動活潑,在專注科學準確專業性的同時一改傳統科普的嚴肅面孔。

和想象中科學工作者不同,科學松鼠會的作家學者們沒有戴著厚厚的眼鏡片,也不是成天忙於用白粉筆塞滿小黑板,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階層,卻共同用新潮的文字寫短篇小說般為人們參透生活中科學的奧祕。

生澀的科學道理經作家們的親身經歷與生動文筆點出,引人入勝。就比如他們在書中例舉的生活問題:刷牙時,我們為什麼總會掉一塊牙膏出來?我也曾疑惑這個現象,但也沒有去著重探究。

我讀了下去,最後終於恍然大悟:這是因為擠出的牙膏和牙刷刷毛附著力較小,或者刷毛上牙膏過厚,這樣造成牙膏一開始刷牙時就會從牙刷上脫落下一部分。解決附著力小的問題,要掌握好往牙刷上擠牙膏的動作技術,保持牙膏和牙刷的近似垂直角度,使膏體的一部分可以更深的附著在刷毛上。藉助“調膏盤”讓牙膏和水充分混合,再吸收適量去刷牙。書中的這個解決方案,有的令人哭笑不得,但又確確實實是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很有些灑脫不羈的味道。

在“松鼠”們的解答下,我的思維一瞬清明,彷彿所有的線條都被整齊排列,樑文道曾稱讚說:“他們的科普小品簡直有點像是帶甜的涼茶。”我在書中靈動活潑,天馬行空的文字裡徜徉,頭一次如此積極流暢的看完一本科普文學。不錯的,科學松鼠會的作品總會從人們身邊出發,像解釋耳機線常常打結的原因,以此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詮釋奧祕是甜的,而科學原理微涼。

就像科學松鼠會的創始人姬十三所言,他們是一群科學松鼠,要開啟科學堅硬的外殼,剝出營養的果仁,送到公眾面前,讓科學像電視和音樂一樣流行起來。他們也著實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的博大與樂趣。看完《當彩》,我的生活似乎也一點點明朗起來,品味去掉外殼的堅果,略一咀嚼,便是脣齒留香。

而吃慣果仁,連剝殼的工作也是在向美味邁進,科學就是這樣一直藏在冰箱中草莓比巧克力冷的祕密中,躲在一團亂麻的耳機線中,隱在夏蟬連綿的叫聲中,伴在人們的生活中,它在松鼠們的幫助下,慢慢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激發著人們搜尋他們的興趣。讓我們和松鼠一起,敲開科學的堅果,享受這一股股清新獨特的香味。

遙遠的絕響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612字

不是所有的風流,都顯得壯麗而又難以觸及。

稱此獨為“魏晉人物晚唐詩”,絕不為過。

魏晉之風流、魏晉的灑脫與不羈,魏晉的處處透著鋃鐺之氣的“瀟灑”,之所以獨特於現世,或許是因為餘秋雨先生在文中所說的,它誕生於“黑暗、混亂、血腥的擠壓”。

先是阮籍,他那種難以掩藏的文化感、歷史感,在魏晉這個紛亂的時代與無數的鮮血與頭顱碰撞、融合之後,超脫出一個更有標誌性的灑脫的形象。“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當他駕著木車悠閒遊蕩,在絕路前眼眶噴湧而出熱淚的時候,那必然不是悲哀於無路可走。那是一種錯雜而渾厚的情感,是一種找尋,是隻哭給自己聽的來自心底對現實對生活最為真實的嘶吼。他的狂放、他的不拘禮法,至今都難以被人接受,可何嘗不能試著去效仿他在窮途時的大哭呢?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真實地面對並釋放自己的心思,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在末路之前長嘆一聲“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我們不懂他究竟此言何意,但我們懂他的充滿寂寞感的豪情—那蘊藏在面向天地之間一聲震顫萬物的長“嘯”中的厚味。他不想做英雄,因而他只嘆英雄,嘆這紛紛亂世、豎子稱王。他已將世事看得透徹而深刻,因而他只要由著心去表達一個最真實的自己。我們學不來,因而只能仰視於他的灑脫,那種不滿足於世俗的追求乃至到了戲弄的程度的灑脫。我們,最多也只能活得瀟瀟灑灑罷了。

再是嵇康—對於餘秋雨先生將他稱為“中國文化史上第一可愛人物”的說法,無可爭辯,他的個人形象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比阮籍高出許多。他的瀟灑,甚至近乎漠視一切。他選擇了隱居,像世世代代眾多文哲聖賢一樣過著自己不受打攪的生活,但他又不與那些深居山林的棄世者等同—他竟略顯荒唐地在洛陽城外叮叮噹噹地打鐵。他不在乎塵世的熱鬧與繁雜,他甚至對此感到鄙棄,他所追求的只是自己真真正正所想要的,那永遠的安寧與滿足。他堅守著自己最不可侵犯的界限,一條已近乎到略帶傲慢的界限—但那不是傲慢。他的風流灑脫已將他隔絕在一個常人無法觸及的安寧而和諧的圈子裡了,因而他能看到旁人是何等的嘔啞嘲哳。他會寫一臉的嘲諷與不屑,卻絕不會被那些無用的音響攪亂了心思。當他最終淡然地坐到刑臺上將一曲就此失傳的《廣陵散》彈畢從容赴死的時候,歷史這一端的我們,也被震撼了。這是何等的風流,何等的淡泊萬物?他的風流與超脫已在他身首異處的前一刻,毫無保留地彌散進歷史的長河之中。

可嘆的是,阮籍窮途的悲鳴長嘯,嵇康赴死的一曲廣陵,竟會成為歷史的絕響。

抑或說,他們那種難以複製的風流,也成了轉瞬即逝的一縷青煙,只存在了他們的那個時代,那短短魏晉之中又更顯渺小的那一段歷史之中。連他們血肉中剝離出來的後代,也完全不曾流淌一點點風流的血液,忠心耿耿地終命在官場之中。

我不知該如何悲於這已逝的風流。

轉視現今,當風流被冠以貶低的意思的時候,又一批已在中國的時間軸上銷聲匿跡的“風流”者烏泱泱地重現在這片土地上。他們不諳世事,放蕩形骸,趾高氣昂地從人群中走過—他們是“風流”了,他們甚至已經超出了“風流”所能包納的範疇而到了狂妄而放縱的地步。他們自以為已經達到那些“冥頑的古人”苦苦追尋一輩子卻也只能在日薄西山的歲月裡短暫享受的那種獨立於浮世萬物的境界。他們以為那樣高傲地俯視一切、鄙視一切、將塵世汙穢的萬物看得一文不值的時候,他們可以孤高地活。但他們可曾知道,他們這樣的流裡流氣早已將“風流”二字抹得烏黑烏黑。他們也許可以“孤高”地行走在這個社會,但重點必然會是落在那無情的“孤”字上,他們也將必然成為這個他們眼中“俗不可耐”的世界上最終腐朽在這“俗”的泥沼中最另類的極端。

還有誰記得那個風流的年代,那些風流的人物,那份真正的意義上難以企及的風流呢?

當我們嚮往著“詩意地棲居”的時候,不要忘了還可以追求“風流地生活”。風流,是一個時代的財富、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而它更能是一個人真真正正作為有思想有自我的個體存在過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