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紙張相關作文20篇

做紙張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597字

金秋十月,碧空如洗,丹桂飄香,今天我又來到了鄉下外婆家,剛讀一年級的表妹帶來了一套環保造紙組,邀請我和她一起玩,看見那麼新奇的東西,我當然想不想就答應了。

造紙,大家都知道,是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蔡倫發明的,這也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可我們從沒親生體驗過用造紙工具造紙,於是立馬拆開了妹妹帶來的那個大箱子,只見裡面完完整整地裝著1個攪拌桶,1個盛水器,1塊蓋板,1個刮平器,1塊圖形墊板,2片薄網膜和很多的彩紙、膠紙。我第一時間研究了起來,看了看說明書,我們先拿出了攪拌桶,小心翼翼地開啟蓋子,把撕碎的膠紙放了進去,再蓋上蓋子,用蓋子上自帶的攪拌器把它攪拌均勻,沒過多久,一碗新鮮的“白粥”就出爐了,之所以稱作白粥,是因為膠質交忽後與白粥非常相似,僅僅是沒那種香味;接著,我按照說明書上寫的,把這碗“白粥”倒進了盛水器,還在上面鋪了層薄網膜,然後用刮平器把“白粥”鋪均勻,再蓋上蓋板,用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它壓平,差點就把這蓋板給弄壞了。然後輕輕地從盒子裡拿出來,一張基本成型的紙就做好了。雖然紙的邊緣還有點兒不規則,看上去有點兒參差不齊,軟搭搭的。我小心翼翼地將這張紙放到了太陽底下,可是太陽晒乾太慢,我為了快點幹,就用上了吹風機。幹了後,我們便在紙上寫了“國慶節快樂”這幾個字,居然沒破,真是太開心了!

自己動手做的東西就是不一樣,成功後真得特別開心!還能鍛鍊動手能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節約紙張,從我做起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3字

現在是一個資訊化社會,時代進不了,人們的意識也應該進步,從以前的老思想應改為新的思想。現在學校裡倡導“節約用紙,愛護環境”的口號,每一位同學都應該這樣去做,因為環境是大家的環境,以自己的力量,改變不了什麼,但是,每個人都這樣去做,那麼,我們的口號就不再是口號!

學校是用紙張比較多的地方,學生們寫作業要用紙,考試要用紙,教材要用紙……到處都是紙張,這當然避免不了的浪費。有許多同學們的書本,尤其是寫字本,明明還有好多頁紙,就扔到垃圾桶裡不要了,這太浪費了,還有的明明可以用一張紙解決問題,非得要用兩張,甚至三張,這樣的做法是我們所不提倡的。而且,大量的廢紙被扔到外面,會造成環境的汙染,影響學校容貌,也是不好的。所以,我們必須站出來,及時制止這一切,改變現在的情況。

我組織我們班的同學,一起到學校的垃圾桶內,把廢紙翻出來,統一放到一起,然後再做決定怎麼處理這些廢紙。同時,還要從源頭解決問題,在每個班張貼通知,每個人不可以最易扔廢紙,如果查出誰扔了廢紙,該班級會收到懲罰,具體懲罰由教務處決定。這樣的做法一實行,果然又很大的作用,明顯的改變了廢紙亂扔的問題,這一問題得到了暫時的緩解。

如果將來,每一個學校都會這樣做,我相信,終有一天,浪費紙張的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做一張紙 篇3

國二作文 ,860字

一張紙,空空如也,我卻在這紙面上看到了許多。

人人都希望自己潔淨如水,不被世俗所汙染,而身處的環境未必如願,就像一張紙,因為他的環境便是筆尖之間,所以就使得它被塗得汙穢滿身。

但是,紙依舊是原來的樣子,形狀不變,汙漬下的面板不改;即使你揉碎它,紙漿中依舊是他的血液。或者說,身處惡劣環境,它能保持本真,不迷失自我。

我將遇到的,是更復雜的社會環境。所以我也要做一張紙,不忘初心,潔身自好。

將自己的紙面保護得白白淨淨就是清高了麼?

紙有它自己的職責,它生來便用於各種用途:寫字,擦拭東西,裝飾牆壁……它任勞任怨,無私的奉獻著。他把方便人類作為自己的職責。它始終堅守在最苦的崗位上,有時甚至會被人付之一炬,他也毫無怨言,他毫不吝嗇自己,勇於奉獻他人。

我曾經有一個觀點:不理睬學習差的同學。現在我終於發覺我是錯的,對於成績不好的同學的請求,尤其是學習上的,我不應該漠視,我應該像紙一樣,盡我所能去幫助他人,給他人便利和溫暖。因此,我要做一張樂於助人,甘於奉獻的紙。

而紙大多都是方方正正,這就警示我們要正直,磊落。

而正直就是無畏批評過失,指出和反對錯誤嗎?

古時便有韓信受胯下之辱,後受重用,輔佐劉邦成就霸業;勾踐臥薪嚐膽,發奮圖強,名列春秋五霸……

紙也是如此。紙是柔軟的,因為它會被人翻折、彎曲。倘若它是硬的,就會被折斷。正是由於它的能屈能伸,才使得它得以保全。

對於我來說,身邊常常會出現錯誤,誤解。對於他們,我心裡可能會是不滿的。但是,我學習了紙的能屈能伸,在不同場合,不同境遇,不同情況中,用不同的態度去處理。比如,在大事面前,立場堅決;無關緊要的瑣事面前,得過且過。處理事情之前權衡利弊,從而做出合適的判斷,選擇最優的辦法。能屈能伸不是圓滑,也不是世故,這是生存的智慧——所以我要像紙一樣,直得起身,彎得了腰。

一張紙,卻有著大智慧,也許它上面是一片空白,但只要你用心思索,一定會從上面找到人生的哲學。做一張紙,做成功的人。

學做紙燈籠 篇4

國小一年級作文 ,304字

今天下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寒冷的天氣阻擋不了小記者們學做紙燈籠的熱情,大家紛紛來參加小記者團組織的“元宵燈籠DIY”活動,媽媽也帶我參加了此次活動,我們準時來到了蕭山日報九樓的活動現場。

今天的老師是小鹿姐姐和橙子姐姐,她們要求大家準備好製作工具,然後把需要的材料下發到我們手上,今天的活動是分5組進行PK,所以我們第2組的小朋友們團結合作,特別賣力,看著老師邊學邊做,我們很快的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因為我們組“紙燈籠”做的又快又好,大家都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徽章,其中我們衛生搞的好,還被特別表揚。

不知不覺,活動臨近結束,大家手中都多了一個喜氣的小燈籠,漂亮的小燈籠將會陪伴小朋友們度過快樂的元宵佳節。

紙張 篇5

狀物作文 ,566字

一張薄薄的紙隨處可見,從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流傳以來,紙張就變得隨處可見了,從學生的書桌上,大人的書架裡,辦公人員的檔案裡隨處可見,但是我卻很喜歡這一張薄薄的紙。

古代多少文人墨客用她創造出了流傳千古的詩篇,又有多少重大的決定在她的身上肩負著,還有多少巨集偉的夢想需要她的承載,中華悠悠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都在她的心裡永存!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紙張永遠都只有一種顏色白色,純潔,樸實,吸引著我。可能很多人不會理解我為什麼會喜歡一張隨處可見的紙張,但是……

你看—

那薄薄的厚度是否象徵著我們弱小的心靈,那從上到下毫無筆跡的模樣是否象徵著我們最初的思想,那耀眼純潔的白色是否象徵著我們天使一般的心靈。

在一張白紙上寫字,就猶如教育一個剛剛誕生的天使,我喜歡在天使一般的白紙的最上方寫下我夢想的名稱,在白紙的餘下部分寫入我的夢想,在我的眼裡,一張白紙並不是一張普通的紙,而是一個美好的純潔的天使。

我喜歡把我的酸甜苦辣分享給天使一樣的她,我喜歡讓她承載著我的一個又一個的夢想,我喜歡看到她充滿活力的樣子,每當許下一個又一個的願望,我都會感覺到她變成了一個大人,一個嚴厲的告訴我應該做什麼的大人。

我喜歡她,我也更願意做一個執筆的人,因為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童年的我和感受到了我對她的價值,在她那裡,我是一個被需要的人……

做紙燈籠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2字

你會做紙燈籠嗎?最近,我學會了做紙燈籠,讓我來介紹一下製作的方法吧。

老師是這樣教我們的:先用筆在紙上畫出一條條直線,再沿著直線剪。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剪到頭,留一釐米的寬度。接著把紙條往上粘。然後把粘好的“半成品”往中間一卷,要粘牢,不然會彈出來的。最後一個喜慶的燈籠就大功告成了。

看著老師手中漂亮的紙燈籠,我們也手癢了,一個個都拿出彩紙,開始有模有樣地做了起來。看,有的在紙上認真地畫著,有的拿著剪刀小心翼翼地剪著,還有的目不轉睛地粘著。我也一絲不苟地做著,可這邊沒粘好,那邊又掉了下來,弄得手忙腳亂。好不容易兩邊都粘好了,正準備往中間卷,又掉下來了。眼看著旁邊有同學快完成了,我心裡著急,手也更不聽使喚,心裡直納悶:怎麼老師這麼容易就做成功了,我卻費那麼大勁都沒做好,裡面肯定有原因,可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老師似乎看出來了我的心思,走到我旁邊,輕輕說:“不要急,再看一遍老師是怎麼做的。”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我終於把紙燈籠做好了。

最後,我們把自己做的紙燈籠拿出來一起展示。一個個紙燈籠看上去既漂亮又小巧,不僅色彩繽紛,而且形狀各異,有圓如皮球似的南瓜形,有愛心形,還有精美的花瓣形……老師把這些形狀奇特的燈籠一一掛在樹上,便成了燈籠樹。

做燈籠不僅需要細心,還要有耐心,你學會它的製作方法了嗎?

紙張大力士遊戲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8字

“拔蘿蔔……”是哪兒發出的聲音呢?原來是田老師帶領我們在做實驗。

今天一上課,老師大大方方地走上講臺,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實驗—紙張大力士。”一聽這話,教室裡頓時炸開了鍋,我心想:紙張怎麼可能成為大力士呢?

第一輪是老師把兩本書分成兩份交叉在一起,然後讓兩位同學把書給拉開。這不是小菜一碟嗎?老師把向星柯和吳慧茹請上了臺,她們大搖大擺地走上講臺,一手拿著書的邊上,輕輕一拉,兩本書就分開了。我心想:這麼輕鬆,老師還說什麼紙張大力士,不會是騙人的吧?

她們倆走下了講臺,老師又開始了第二輪。這次難度增加了,由一層變為了八層。老師點了我和胥家寶兩個矮個子上臺。我滿懷信心地走上講臺,看第一輪都這麼簡單,那這一輪肯定也沒什麼難度了。我和他一手抓著書,輕輕一扯,沒開!難道用的力氣過於小了?我又把身體往後仰,把全身的力氣都集中在手上,臺下的同學們還唱起了拔蘿蔔為我們加油,我更用力了,終於把書拉開了。

到了最後一個回合,老師把兩本書的每一頁都交叉了,還請了兩個力氣大的人,分別是周鎮雕和陳峙澈。我想到:八層都有點扯不開,更何況每一頁了,估計這兩個重量級的人物也會敗下陣來!他們也是一手抓著書的一邊往後扯,他們咬住牙齒,連頭上都冒了汗。有的同學站了起來,有的在喊加油,還有的用懷疑的目光看著他們。他們用力拉了好久也沒有拉開,果然和我想的一模一樣。老師又換成了董清華和吳慧茹,連大力士都不行,他們一男一女怎麼可能呢?他們一開始也是用力扯,書沒反應,可後來他們換了個方法,把書左右晃動,沒想到書竟然分開了,班上的人都驚訝地張大了嘴,我也不例外。

後來,老師說是因為摩擦力在作怪。

這次實驗不但好玩,也讓我知道了,不能以貌取物。紙表面看起來渺小,實際上有你意想不到的力量。

紙張大力士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992字

大力士一般都是高大、強壯的人,而黃老師今天卻給我們帶來了一個不一樣的大力士—紙張大力士。

第一關開始了。我們按照黃老師的要求,把書分成了兩份,再將兩本書交叉疊在一起。我伸出兩根手指,捏住書,輕輕一抽,書就抽了出來。這就是黃老師口中的大力士?也不過如此嘛!我看了看其他人,他們也都輕鬆地把書拉開了。一個個都笑容滿面,等待著看黃老師的笑話。這黃老師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為了弄清楚,我只好耐著性子陪黃老師玩。

到了第二關。我們又把書分成了四份,同樣將兩本書交叉疊在一起。黃老師一聲令下,我依舊伸出兩根手指,輕輕一拉。咦?這書還鬧點小脾氣?我的左手也捏住了書,一使勁,書就掉在了桌子上。我不禁有些得意洋洋,還不是我的手下敗將!燈光照在書上,閃閃發光,似乎不在乎身邊的一切。

終於到了第三關。這次我們的“麻煩”就大了,竟然要把書一頁一頁地翻開,交叉在一起。疊好後,又把書按平。“三、二、一。”開始了,我用兩隻手把書捏住,使勁往後扯,書竟然紋絲不動。我又把書抖了兩下,咬緊牙關,皺著眉頭,使勁一拉,書終於被分開了。我又看了看四周,他們還在與“大力士”掙扎著。過了一會兒,老師把幾本沒有分開的書收了上去。

黃老師從中選了一本最厚的,把我們班的兩個大力士—林智宇和李翱翔叫上去和“大力士”比一比。他們大步流星地走上臺,你瞧!他們長得又高又壯,特別是林智宇,那拳頭大得跟錘子一樣。老師不懷好意地問:“你們有信心嗎?”“有!”他們滿懷信心地回答道。開始了。只見他們一隻腳在前,一隻腳在後,皺著眉頭,咬緊牙關,使勁往後扯。不知是地太滑還是李翱翔太輕敵,林智宇竟然把李翱翔拖到了門口。李翱翔臉漲得通紅,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林智宇,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時,來了一個幫手,黃老師幫李翱翔抓住了書,李翱翔不禁偷偷笑了笑。這黃老師一來,書肯定會被扯開。黃老師使勁往後扯,林智宇又像一頭被抓住的大象,一樣被拖回原處。林智宇那可憐巴巴的眼神,真是讓人笑彎了腰。接著,又來了一個女孩幫忙,既然三個人都拉不開,四個人一定能拉開,果不其然,幾個回合之後,書被拉開了。

可是這麼柔弱的紙張為什麼需要四個人才能拉開呢?原來摩擦力在從中作怪,書一頁一頁地交叉著,摩擦力就一點一點增加,再把中間的空氣一壓出來,摩擦力就更大了,所以紙張才有那麼大的力氣。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隱形大力士,只是還沒有被我們發現罷了。

紙張大力士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946字

在生活當中,什麼是大力士呢?當然是力氣很大,很強壯,能舉起一般人舉不起來的東西的人,才配得上稱作大力士。而今天,我要講的是紙張大力士,信嗎?不信的話就來看一看吧!

今天,當老師說紙張也是大力士時,教室裡立馬炸開了鍋。“什麼?紙張也叫大力士?老師是不是說錯了呀……”同學們一百個不信,“安靜!”老師大吼一聲,“不相信的話,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吧!”老師神祕兮兮地說。

第一輪叫“小試牛刀”。老師讓我們將書分成兩份,交叉疊在一起,我很快便完成了。“把書拉開。”老師又說,我將兩根手指頭放在書的邊緣,輕輕一拉,便將書分開了。我想:這也太簡單了吧,這就叫大力士?

緊接著,老師加大了難度,讓我們將書分成四份,再交叉疊在一起。我依然很快地做完了。但這次,我用的是一隻手。我又輕易地將它們分開了。老師又加大了難度,我想:這紙能玩出啥花樣?

最後一輪開始了,叫“你拉我扯”。老師叫我們將書一頁一頁交叉疊在一起,這機械重複的動作讓我昏昏欲睡,我還是耐著性子疊完了。我和同桌便開始扯。但是,我扯了扯,書本竟然紋絲不動,我揉了揉眼睛,沒錯,確實安然無恙。我又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書本依然不動。其他同學也是如此。老師望著一臉疑惑的我們,便請了兩位大力士上臺,林智宇和李翱翔大步流星地走上臺,特別是林智宇,胳膊粗得都趕上大腿了,身體壯得像一堵牆。“三、二、一,開始!”隨著老師一聲令下,林智宇和李翱翔便開始“扯書本大作戰”。他們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使勁地扯,書本依然穩如泰山,他們的小臉漲得通紅。手上的青筋都出來了,可書本還是老樣子。扯著扯著,林智宇將李翱翔扯過去了!李翱翔急得面紅耳赤,尷尬極了。李翱翔想將林智宇拉回來,可是力不從心。他的眉毛和嘴巴都向上翹,齜牙咧嘴的樣子真好笑。老師一看大勢不妙,便和李翱翔一起“對付”林智宇,林智宇臨危不亂,依然頑強“抵抗”,但好景不長,倆人聯合將林智宇拉過來了。但最驚奇的是,書本竟然還是沒拉開!同學們著急了,這時,劉宇嬌自告奮勇地上了臺,和林智宇“並肩作戰”,終於,“嘩啦”書本被拉開了。老師得意地說:“看!紙張大力士,名不虛傳吧!”“誰知道為什麼呢?”“是摩擦力!”“對,書頁與書頁之間有摩擦力,書本越厚,摩擦力越大,所以,書本很難被拉開。

怎樣?信了吧!紙張也可以是大力士吧!

做紙筒電話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91字

今天我準備做一個用來通話的紙筒電話。

吃過早飯,我就和媽媽到商店裡買製做紙筒電話的材料:紙筒四支、細線一卷、縫衣針一個、火柴一盒。

材料買好,回到家我就立刻開始製作。我先用針把兩個紙筒的底部各紮了一個小洞,再把線給穿進去。然而呢,這個“線寶寶”似乎在和我作對似的,怎麼穿也穿不進去。穿了好幾遍都穿不好。不是穿不進去就是穿進去了又掉出來。我很著急,有點兒洩氣,不想穿了。

媽媽這時走過來說:“孩子做事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廢,你可以開動腦筋想想其他辦法,也可以藉助什麼東西來幫你呀”。聽了媽媽這句話,我恍然大悟!我先把線放在小洞上,然後用筆尖給捅進去,接著呢,我把火柴棒綁在繩子的一端,這樣線就不會再跑出來了。兩端的線都穿好後,我和媽媽各拿起一端的紙筒拉直了線試了試效果,聲音又低又悶。這是為什麼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帶著這個疑問去請教爸爸,爸爸笑著說:“紙筒電話是靠震動來傳遞聲音的,如果線粗了,震動就小,所以聲音才會又小又悶”。聽了爸爸的話,我趕緊回去一看,話筒上的線果然有點粗。

於是我把線取下來披開分成幾根兒細的,我把其中的一根細線穿在紙筒上,又和媽媽拉直了線試試,這次的聲音很大也很清晰,效果果然很好。接下來開始最後一步製作,那就是把話筒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就這樣,一個漂亮的栩栩如生的話筒就做好了。

“耶!我的紙筒電話終於做好了”。看著這漂亮的話筒,我禁不住歡呼起來。

輕捻紙張,深嗅書香 篇11

高三作文 ,1966字

發現自從小學學了《端午的鴨蛋》,我就一直追尋著汪曾祺先生的步伐。我甚至要吃高郵的鴨蛋,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書中寫的那樣流紅油。是的,我如願以償,“青殼白中流紅油”,我相信了汪老先生的話,青白紅的搭配讓人口水直流,這樣的東西稱得上藝術品,這是高郵人民的智慧結晶。

汪曾祺先生是一位天生的美食家,他總是能帶動我去尋找可愛的事。在《讀生活是很好玩的》後,我去找了書中的蓴菜,是在田野小壟中找到的,我不知道是不是,但它的確很像。我像個追星女孩,跟隨汪先生的步伐。的確,我是被他折服的,那樣風趣幽默的老人誰會不被吸引呢?

我想起他在《人間草木》中對梔子花的描述,真是令人想笑。“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撣都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不取,認為品格不高。梔子花說:“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她媽管得著嗎!”語言或許不是文雅的,但在我印象中汪先生是位文雅人,這足見他對梔子花的喜愛。這位可愛的小老頭總是對喜愛之物吐露出許多情感,熱情洋溢,讓人忍不住與他一起大笑。我相信這是文字、文學的魅力,但我更相信汪先生的人格魅力。

在我心中,會有許多人像我一樣看過他的文章就記住了他,成為了他的書迷。因為可愛的汪老頭有太多的記憶點。就如這段“下過大雨,你來看看葡萄園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飽滿、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說文解字》裡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來吧,那也不夠用呀!”誇張的手法,視覺的盛宴,都太容易讓人感受先生的頑童心性,是位萌老頭。

在《獨酌》中,我細細看了汪先生長女汪明所作的序,瞭解先生是個老酒鬼,他好酒而貪杯。對於父親的酒鬼脾性,汪明在文中袒露不遺,說實話或許是因為我父親也好酒,我能從中看出汪明的咬牙切齒。

閱讀經歷會給人一種偏好,而我自小興趣於草木花卉,我感受到先生對植物也很有見解。他說:“我建議北京多種一點桂花。桂花美陰,葉堅厚,入冬不凋。開花極香濃,乾製可以做元宵餡、年糕。既有觀賞價值,也有經濟價值,何樂而不為呢?”這一不小心又透露吃貨本性。但我也同意,雖然我不喜甜食,但願嗅甜蜜,桂樹的花也的確讓我心動。想象碧綠的葉中金黃的小花逸出的香味,是會帶領記憶走向最美的時候。文學意義上的通感確有其事。

都說見字如見人,所以見文也可知人,在《醺·遊》中,我最喜歡的是他對泰山的見解。泰山很大,先生認為寫泰山的詩中《魯頌》最好。“我從泰山歸,攜歸一片雲,開匣忽相視,化作雨霖霖”。語言很淡,但會被他吸引:臨走時,卻下起了雨,籠在雨霧中的泰山更顯神祕,那一片雲兒飄飄也竟有了孩子心性,可愛地追逐嬉戲。《魯頌》中“泰山岩巖,魯邦所詹”。我去過的地方很少,更多是從很多書上了解。所以我常感幸運,心靈與腳步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停留在泰山“岱宗夫何如?齊魯青未了”的我在書中有了更多的嚮往,美如畫,妝如詩的泰山不會使我失望的。

一個人常常會因詩詞文章而影響其行跡的,我突然想起了初中一位來自黑龍江的科學老師。曾問老師,為什麼從那麼遠的地方來這裡教書。老師與我說:“年輕時,讀了太多江南美景的詩詞文章,就給騙到這了。現在發現冬天的江南真是痛苦,溼冷溼冷的。”她笑得溫柔但又極有韌性,身上的書卷氣使她很有氣質。說來奇怪,這位老師長得不像所見北方人那樣高大,反而瘦小的個子如江南水鄉的女子。而且她是位儒生,心中總有份巨集大的胸懷,境界很高,那時我知曉了閱讀給人的指引。

鍾愛一個人的作品,跟隨自己的心走。閱讀如此美好。看汪老先生的文字也可知他的博學,讀他的書就像與長者對話,一位長者在給你許多耐心的建議。汲取文中的知識,在濃縮的精華上有自己的主見,這是閱讀的超越。是被文字吸引,還是被他的那種淡淡的感覺吸引?我不知道。閱讀的理性讓你想要摸清情況,但閱讀的感性一般佔據上頭。如果要我推薦書作,我一定首推汪先生的書。這些都是很有味道的書。但是我是極羞愧的,我至今還沒有擁有先生的實體書。雖然我自認為形式不重要,但我喜歡那種輕捻紙張的感覺,這更多的是一種閱讀的滿足。

閱讀感受告訴我:讀文字品人,想象書中場景,當然我相信好的文章更多的是有感而發,各種積累在敘述自己的故事中展現。有章法的文章很好,有感情的文章動人心絃,最為佳作。如同“清香”??“即食時如坐河邊聞到的新漲的春水的氣味,好想嚐嚐”雖然淡,卻也是十分有趣的。閱讀“清香”,思索含義。飲一杯書酒,做一個像先生一樣的人,斟酌人生,漫漫書敘。

做紙蜻蜓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4字

今天的社團是科學遊戲社團。在上社團之前,我滿腦子想的都是這次社團會幹些什麼。因為我有一種特怪的預感,就是我覺得這次社團會幹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

果不其然,老師告訴我們今天要做紙蜻蜓!

紙蜻蜓是一種和竹蜻蜓差不多的東西,唯一的區別就是紙蜻蜓沒有竹條或木棍,而是在下面別一個曲別針。而且除了曲別針以外,其它部分都是用紙做的哦!

它製作的步驟很簡單。

首先,在一張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剪下來。

再在長方形中間豎著剪一刀,注意不要剪到底,少剪一些。都剪完後把兩個小杈往外掰,形成一個“Y”字形。

就差最後一步啦!別曲別針!不別曲別針紙蜻蜓可轉不起來喲!

噹噹噹當!一個紙蜻蜓就做好啦!

把它往空中一扔,它就會馬上像芭蕾舞演員一樣飛快而優美地旋轉下來,我真是怎麼看也看不夠呀!這真是漂亮極了!

我給我做的兩個紙蜻蜓都取了名字。第一個做好的叫“粉色1號”,第二個做好的叫“綠色2號”。因為粉色1號的曲別針是粉色的,而綠色2號的曲別針是綠色的。

看著它們倆翩翩起舞的樣子,我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最後,我喜滋滋地把兩個紙蜻蜓小心翼翼地放進了書包裡,以這次完美的社團結束了一天在學校的時光。

做紙燈籠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3字

為了迎接春節的到來,今天,老師教我們學做燈籠。這個燈籠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得很。

開始了,首先老師為我們發材料,然後我和我的夥伴一起分工合作,接著我把一個紙杯的開口處剪裁下來,其次把紙杯的“身體”剪成條狀。在杯子中間穿一個小孔,這個孔也不能太小了,否則穿不過去,我笨手笨腳的在杯上傳了個洞,然後穿一根紅絲帶。只見我的小夥伴小心翼翼地將剛剪好的紙杯杯底與我剪好的“條狀杯子”相連,我們互相配合把杯子和另一個杯底粘合,最後我絞盡腦汁,終於知道要怎麼把紅絲帶裝飾好。然後我們用手按壓一下燈籠,把燈籠的底下的絲帶固定好,使它不能活動。我的小夥伴真是心靈手巧,還給燈籠裝上一個可以提著的手柄呢。我看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體投地。“叮叮叮鈴。”下課鈴聲響了,就這樣,一節有趣的手工課就在同學們興奮,快樂的笑聲結束了。

今天,這節課,讓我明白了,堅持,就是最後的勝利者,做什麼事,大家都要互相配合,互相幫助就會有所收穫。我會把這節課銘記在心的。

紙張歷險記 篇1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7字

一片寧靜的樹林裡,來了一群工人。我的名字叫湯姆,是這片森林裡的一棵大樹。那群工人來到我的面前,把我砍倒了。他們把我運到一個紙張加工廠,做成了一張張漂亮的卡紙,緊接著供貨商來了,將我送到了一個個小商店,來的好像不是時候,恰逢孩子們放假,等待出售吧。

過了段時間,有人把我買回了家,新主人是一個溫柔的小男孩。他把我帶到家,開啟包裝袋,在我身上又貼又畫,花花綠綠的一張賀卡像變魔術似的出來了。萬萬沒想到的是,我被放在抽屜後他對我不聞不問。

一天晚上,小男孩開心的拿著我到了他的好朋友家裡。剛進門就看見桌子上擺著的大蛋糕,房子裡掛著很多彩色氣球,原來是有人過生日啊。正在想著自己會是誰的禮物時,小男孩把我拿出來,鄭重其事的送給了他的好朋友,朋友誇讚了小男孩心靈手巧,他們開心地把我放在了桌子上一起去玩兒了。

幾年後,身上的漂亮顏色褪去了,新主人不再在朋友面前誇獎我的美麗,隨手把我扔進了垃圾箱。

謝天謝地,好在我被回收了,變成了畫板。一位畫家把我變得五顏六色,掛在了他的個人畫展上。

人類真了不起!

做紙橋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5字

大家在生活中都會用到紙,可是大家知道紙的用途嗎?今天我們作文課的主題就是與紙有關的喲!

大寶老師剛開始上課就一一向我們介紹了紙的用途。紙的用途可多啦,它可以用來畫畫、寫字、除髒、遊戲、包裝、折、剪等等。剛說完,大寶老師又問了一個問題:“你們會用紙製橋嗎?”

“會!”

“好的,同學們,誰能用紙製一座橋,這座橋要能載老師的手機才算一座合格的橋喲,誰願意上來試?”

“我,我!”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把手舉了起來。

大寶老師說:“好的,同學們,現在兩個人一張紙,大家來試試看吧。”

在拿到紙後,同學們都熱烈地發表自己的想法。過了五分鐘,老師問道:“誰願意上來展示自己的作品?”

有不少同學舉起了自己的雙手,大寶老師先叫了劉子航上來。劉子航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大寶老師,他用的方法是:用兩個文具盒壓紙兩邊,想用文具壓紙的力量把手機載起。可是“車”放上去時,文具盒還是沒能載住它,這“大橋”還是塌了。這一塌讓同學們哈哈大笑,都說劉子航的工程是個豆腐渣工程。

第二個上來的人是劉霏兒。劉霏兒想的同樣是用物體壓住紙的方法,可是她沒有像劉子航一樣沒成功,她成功了。大家想知道她是怎樣成功的嗎?她用兩個很重的椅子壓住了紙,她就成功了。

第三個上來的是雷子航。他把一張紙折了多次,最終折成了一個扇子的形成,也成功了。

這個遊戲之後,我領悟出了一個道理--設計比建造更重要,我們要多用不同的角度想更多不同的方法,這也讓我知道了工人們要建設一個東西也非常不容易。

做紙橋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98字

同學們,你們搭過紙橋嗎?今天,大寶老師帶著我們開展了一次實踐活動——搭紙橋。

大寶老師先帶我們討論了一些關於紙的用處,漸漸地又繞入了主題:“你們誰能用一張白紙搭成橋,並載起我的手機“車”?我的手機有200g,誰能成功我就給他那個小組加分。”(噢,對了,忘記說每次上課積分最多的小組可獲得快樂幣。)

同學們聽了,紛紛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可以用四個文具盒一個壓著一個”……“現在我給每一小桌發一張白紙,可以四人做實驗,開始!”一聲令下,大家都開始實踐了。

“這樣,這樣……”大家的想法不一,有的拿文具盒壓著;有的直接放在“橋墩”上;有的……

“好!現在誰先上來試一下?”大寶老師眼睛眯成一條縫笑著說。“我先!”一個同學自告奮勇地說著上去了。

只見他把兩個文具盒各壓在紙的兩旁。“好,現在是我們見證奇蹟的時刻了!”大寶老師輕輕地把手機放了上去。“當”的一聲,唉!果然不出我所料,失敗了!

“哈哈……”咦?怎麼回事?我正思疑著——哦!原來是大寶老師的手機“車”不小心把一旁無辜的粉筆盒打翻了。這不是重點,而是粉筆盒為了報復大寶老師的手機“車”,專心給它(手機“車”)抹上了粉筆攻擊——灰。這可讓大寶老師哭笑不得。不過這可把我們當中的某些同志樂壞了,竟還有人十分大膽——跑上去瞧一瞧,立馬壞笑著邊跑下來邊喊:“你活該!活該……”那表情,真逗!

過了一會,相繼有幾個同學成功了,但還不是最佳選擇。這時,大寶老師神祕的說:“其實剛才有人快成功接近簡單答案了——就是把摺扇子的第一步做好,就行了,瞧。”嘿!還真是!沒有擺任何東西,只有一張紙,竟輕易搭起老師的手機“車”。這可令我們大開眼界。

下課了,我還沉思在課堂上——這可真有趣,下次還會有什麼好玩意兒呢?想到這兒,我不禁樂出聲來……

難忘的“紙張承重”比賽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899字

薄薄的紙張,在我們的手中搖身一變,成了力大無窮的勇士!這源於我和同伴們的智慧和團結。

一上課,老師就笑眯眯地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紙張承重’的挑戰。大家分成兩組,每一組都有四張A4紙,或剪或粘或折,共同完成一個(組)作品。哪個隊的作品承重最大,哪個隊就獲勝。大家一定要注意,作品高度一定不能低於10釐米!”老師話音剛落,我們就沸騰了起來,大家議論紛紛。

我們組的同學們各抒已見,大家爭論不休、意見不一。最終,經過討論,大家確定的方案是:用4張A4紙,折8個圓柱,然後把8個圓柱擺成一個空心正方體。方案確定了,我們便立刻開始行動。我們先把A4紙沿短邊對摺,然後撕成兩張,各自捲成圓柱,摺好後粘起來。因為有8個圓柱,所以我們給它取名為“八大金剛”。

開始比賽了!對方隊的“四大天王”率先上場,不謀而合的是他們隊把四張A4紙折成了四個圓柱,看起來比我們的稍矮一些。對方隊同學開始往圓柱上放書了,10本,20本,30本……大家把桌子圍得水洩不通,屏息凝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中間越來越高的書堆,“80本,81、82、83、84!”大家把聲音喊得震天響,彷彿要把屋頂都頂跑了一樣,可就在他們要放第85本書時,“四大天王”卻轟然倒塌,大家歡呼雀躍,教室裡都好像要沸騰了一樣。

該我們隊上場了!我們小心翼翼地往圓柱上摞書,教室裡鴉雀無聲,彷彿有根針落在地上都能聽見,大家都在屏息期待著我們能創造出更大的奇蹟。我的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我在心裡默喊著:千萬不要倒下,千萬不要倒下。70本,80本,90本!書山已經高高堆起,此時教室裡歡呼聲震耳欲聾,我們超過了“四大天王”隊,我們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最終,我們創造了紙張承重107本書的新紀錄,這是我們團結努力的結果!

這次比賽是一次難忘的體驗,一項刺激的挑戰,一段快樂的時光,更是一份寶貴的收穫,它是我們用努力、團結和勤勞換來的結果,它將永遠珍藏在我的記憶裡。

紙張承重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961字

“穩住!慢一點!穩住!慢一點!”教室裡提醒聲和尖叫聲不絕於耳,這究竟發生了什麼?還是和我一起走進我們的挑戰活吧!

一上課,老師把我們分成了紅藍兩隊,併發給了我們每隊四張A4白紙,這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原來,老師要帶我們玩一個叫“紙張承重”的遊戲。遊戲規則很簡單:四張A4白紙,或剪或折,或粘或貼,小組共同完成一個作品,哪個隊的作品承重最大,即為獲勝。

老師還沒有講完規則,我們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真想把幾張薄薄的A4白紙變成一個大力水手。

大家齊心協力,又在黑板上畫設計圖,又用白紙試折,最終做出了四個結實強壯的圓柱,並給他取了一個威風凜凜的名字叫“四大天王”。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時間一到,我們便信心滿滿地走進了比賽區域。只見對手的作品“八大金剛”,神氣十足,我們的“四大天王”也不甘示弱,時刻準備應戰。

“3。2。1。開始!”隨著我們開始口號的響起,我們的戰鬥拉開了序幕。

書在一本一本摞,我們的心也在一點一點縮緊。“10本,20本,30本……”隨著書的數量和重量不斷增加,原本令我們擔心不已的用一張張薄薄的A4紙做成的“四大天王”,卻一下變成了一個個“大力水手”,撐起了沉重的書本。

“60本,70本……”隨著書山一本本的升高,我的心也像坐上了過山車,忽高忽低,彷彿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80本,81本,82本,83本……”只見書塔搖搖欲墜,我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84本”,報數的人話音未落,只聽“轟”地一聲,“四大天王”再也堅持不住,轟然倒下。

誰也沒有想到,幾張薄薄的A4紙竟能支撐如此多且沉重的書本,在那薄薄的紙張裡彷彿蘊含了無窮的力量,這令我們驚歎不已,也讓我們明白生活中有無窮的奧祕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只要我們團結合作、齊心協力,一切皆有可能。

學做紙扇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8字

暑假裡,我和我們小區的所有小朋友一起在社群學會了做紙扇子。

這天,我們按約定的時間來到了社群活動室,老師為我們準備了扇柄,扇面,剪刀,畫筆等工具。因為我喜歡大海,所以決定在扇面上畫一幅海底世界圖。海底世界怎麼能少了珊瑚呢?我從水筆盒裡拿出了紅色的畫筆,在扇面的正中間和左下角分別畫了三個珊瑚輪廓,它們看上去就像三個棒球手套。然後我又換了一支紫色的畫筆,在珊瑚中間小心翼翼地塗上了一個五角星,我把五角星裡面塗得嚴嚴實實的,看上去就像一顆海星吸附在珊瑚上,可漂亮啦!我滿意地點點頭,又在其他珊瑚上也畫上了“海星”。接下來,我拿出深綠色的水筆,在珊瑚不遠處畫上了一簇簇的水草,我真忍不住想跳一遍《海藻舞》呢!那就讓螃蟹和魚兒來實現我的願望吧。我在水草間畫上了兩隻威武的螃蟹“將軍”,又在珊瑚旁邊畫上了一群“魚兒士兵”。瞧!一副海底世界圖就這樣完成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把螃蟹畫成了紅色,我想,也許是我餓了吧。

扇面終於畫完了,我拿起剪刀,把它剪了下來。接下來,我拿釦子,把它放在了扇面的背面,又拿起扇柄,將兩者固定在一起。

啊,一副海底世界圖的扇子就我的手中誕生了!我感覺無比自豪,用它來扇一扇,還很涼快呢!

紙張大力士遊戲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757字

“拔蘿蔔,拔蘿蔔……”到底是從哪兒傳來的聲音呢?哦,原來是從我的作文班裡傳出的聲音,我們今天在舉行紙張大力士的活動。

現在正是向星柯和吳慧茹在拔著書,只見她們一上臺就露出一幅信心十足的表情,果然,一下子就拉開了。我想,兩本書只有一頁夾在一起,誰都能拔開,她們還洋洋得意呢!

老師夾好書後,又開始了第二輪比賽,這次難度又加大了。因為老師把書一下夾了八頁。老師點到魏宇晨和胥家寶時,教室裡頓時炸開了鍋。有的同學說他們倆肯定不能拔開,有的同學喊著加油,還有的同學用詫異的目光望著他們。因為他們倆是我們班上個頭最小的同學,他們三步並兩步地走上臺。當老師喊了開始,他們就各執書的一邊,就像一匹餓狼在搶奪食物似的,就在這時,魏宇晨往後一仰,書就被拉開了,雖然有難度,可這張紙也稱不上是大力士吧!我在心裡嘀咕著。

到了第三輪,難度就更大了,老師從桌子裡拿出兩本書一頁一夾的。老師點了周鎮雕和陳峙澈兩位體型最大的同學,只見他們摩拳擦掌,面帶微笑,看來他們也是信心十足呀!他們閃電般地跑上了臺,一起商量了一會兒,好像在商量戰術似的。比賽正式開始,他們使出全身的力氣把書往兩邊拉,只見他們眉頭緊皺、眼睛也眯成了一條縫,過了一會兒,他們便氣喘吁吁,臉上通紅,額頭上都有汗珠了,他們最後一發力,我本以為可以拔出來,可書就像兩個調皮的孩子一樣,抱得緊緊的,不願意分開,老師只好讓他們下臺。

終於到最後一次了,老師點了我和吳慧茹,通過仔細觀察,我似乎已經發現了當中的技巧,我先把書揉一揉,然後讓吳慧茹少拿一點書,再拉,這樣我一發力就把書拉了出來。

這個書為什麼揉一揉就會拉出來呢?因為揉一揉就會讓書縫隙中進入空氣,這樣一拉就可以拉出來了。

這個活動告訴我,做事要掌握技巧,不能只用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