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的清明節相關作文20篇

體驗別樣的清明節 篇1

國二作文 ,914字

再過兩天,就是清明瞭,我遠在異鄉的伯父回來了。因為工作繁忙,他已經有幾年沒有回來過,今年是爺爺去世十週年,他特地告了假回鄉來給爺爺掃墓。正趕上學校放假,我便陪同伯父一起去爺爺的墓地。

伯父是個大學教授,他高高瘦瘦的,戴著眼鏡,溫文爾雅,很有學識的樣子。我提著東西跟在伯父身邊,聽他講述他小時候和爺爺之間的故事。他深情的講述把我又帶回到爺爺身邊。到了爺爺的墳前,他把準備好的鮮花放在爺爺墳前。伯父在墳前幾度落淚,我們大家也都沉浸在悲傷中。

回家的路上,我們慢慢從悲傷的氛圍中解脫出來。伯父給我講了很多關於清明的知識。他說:“清明是我國節日體系中,唯一把節日和節氣相結合的日子,如果追本溯源,就會發現,清明其實既是個悲傷的日子,又是個歡樂的日子。

“清明時節萬物復甦,進入耕種時節。在宋代,清明把比它早幾天的寒食節裡的祭奠內容收納進來,人們開始祭奠先祖。同時,清明還把農曆三月的春嬉等習俗收納進來,發展了郊遊踏青、戶外體育娛樂等活動,成為一個綜合性節日。”

“大伯,後天才是清明,我們天前兩天上墳唉,為什麼不在清明這一天呢?”我忽然想起這個問題,問道。

“祭奠先人是清明節的主題之一,掃墓則是人們緬懷先人的重要形式。不過,清明節掃墓本來就不該在清明當天進行。掃墓的時間,最好是在節前10天或節後10天農曆的單日進行。中國文化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單日掃墓寄託了親人的吉祥祝願。而清明當天,則是僧人掃墓的時間,僧人在這一天表達自己不能為祖先傳宗接代的歉意。”還有這一說,我可是聞所未聞。

“很多人在清明節掃墓時習慣燒紙,其實這種做法既不安全也不文明,而且,也並非傳統的祭奠形式。”伯父接著說:“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最原始的祭掃辦法是‘掛壓灑’。就如話劇《茶館》最後一幕那樣,把紙錢向空中揚去,或者在先人墓前用磚頭壓住一張紙錢,表示後繼有人。現在較好的辦法是買一束鮮花祭奠先人,祭拜過後將花瓣撒在墓前。”

伯父滔滔不絕的講述,讓我受益匪淺。我不知道一個節日還有這麼精深的知識,以前只知道清明節掃墓,我們可以放假罷了。今天我體驗了一個不一樣的清明節,我不禁對祖國的文化產生了崇敬之情,。祖國還有那麼多高深的傳統文化,我們真應該繼承和發揚呀!

別樣的清明節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2字

清明節到了,在這個小長假裡,我卻要在補習班裡度過。但是,這次課與之前的不一樣,想要知道為什麼,聽我給你慢慢講。

在課上,老師首先講了有關清明節的來歷習俗和相關的古詩佳句,豐富了我們的課外知識。

然後,老師又從一個黑袋子裡變出一團面,併發給我們捏面花的圖紙和麵團。我看著這些麵糰,心裡發慌:“到底捏個什麼呢?櫻桃?毛毛蟲?草莓……唉!瞧我這雙笨手。還是捏個簡單的吧!捏一朵小花?沒錯!就捏一朵小花。”

下定決心,我便開始捏了。我先把麵糰分成一塊大面團和九塊小麵糰。再把大面團揉圓壓扁,然後把那九塊小麵糰揉圓壓扁,依次粘在大面團的周圍。哈哈!一朵美麗的花做好了。

咦,好像缺了什麼?對了,再為小花添上一個燦爛的笑容吧!我就用兩顆小黑豆當眼睛,抓一把紅豆當嘴吧。問題來了,這豆子總是不安份,怎麼也粘不上去,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乾脆把紅豆豎著插進麵糰裡,果然成功了!調皮的紅豆好像不服氣似的:“不管!我們不服!我們憑什麼要給小黑豆當配角!”我並不在意,心想:“過一會兒就把你們吃了。”

終於捏完了,看了看其它同學的作品,有的捏了小熊,有的捏了蝸牛,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而同學們有的臉上綻放著自信的笑容,有的卻愁眉苦臉……

老師把捏好的面花放進鍋裡蒸,蒸好了,又讓我們點紅綠,我把一頭豬點成了斑點豬,把一條狗點成了印第安人……

老師終於讓我們吃了。我們吃著自己捏的面花,心裡美滋滋的。

這真是一次生動、有趣的課!

別樣的清明節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715字

今年的清明節與往年相比,學校顯得更為重視。因為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為了更好地傳承傳統節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學校開展了“心懷感恩,體味紅軍二萬五千裡的艱辛徒步踏青”“心懷崇敬,給革命先烈掃墓”“英雄事蹟我來講”“彩蛋碰碰碰”等一系列活動,每個活動我覺得都很有教育意義。

“十公里的遠足踏青”。同學們從排著隊伍有秩序地出校門到在路上的行走,都顯得既整齊又文明。同學們在路上有悅耳的歌聲,也有歡快的笑聲,快樂得如同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鳥。路邊的綠油油的麥苗,青翠的小樹,芬芳的花朵也彷彿沉浸在快樂之中。十公里的遠足,鍛鍊了同學們的吃苦耐勞的意志,我們一個也沒有掉隊,最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給革命烈士掃墓”。讓我們瞭解了革命烈士的生平和感人事蹟,我們對他們懷著無限的崇敬之情,為他們鞠躬、敬禮、獻上花圈,我們決心繼承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熱愛祖國,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彩蛋碰碰碰”活動。同學們興致極高,拿著自己畫好的彩蛋躍躍欲試地準備與對方比個高低,誰也想把對方擊敗,但誰心裡也沒底,等在“啪——啪——啪”一次次的碰撞結束後發現只剩自己時,那種發自內心的驕傲與自豪毫無保留地流露出來,冠軍們歡呼著,同學們也歡呼著,教室裡傳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隨後,同學們們痛快地吃著自己的破蛋,看似那麼可口,沒有半點浪費,同學們從活動中體會到了樂趣。

今年的清明節真是令人難忘!

不一樣的清明節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332字

走了大約一半的路程,我們被告知取下腰間的稻草繩,丟掉手中的竹棍。十點左右,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一座小山。靈柩停放在一個長方形的大坑旁,裡面放滿了稻草和紙錢。一位叔叔點燃了稻草和紙錢。我們在老爺爺的墳前燒紙錢,做揖。這時,一位老態龍鍾的老奶奶提著一小桶米飯,給每人舀了一小勺。剛開始,我還不想吃,奶奶說:“這是風俗。”我就一口把米飯吃了。我們又來到老奶奶的墳前,燒紙錢,做揖。這時,奶奶遞給我一根樟樹枝,再三叮囑回去以後,要把樟樹枝放在老爺爺的廚房裡。我和媽媽、姑姑們往回走,爸爸和爺爺們留下來安葬老爺爺。中午一點半,老爺爺門前的空地上擺滿了桌子,到處都是人。聽奶奶說,有78桌呢!吃飯的時候好不熱鬧!

今年的清明節,讓我感受到了農村那不一樣的風俗!

不一樣的清明節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9字

每年過清明節的時候,不是你去他家就是他去你家,還會帶著好吃的,好玩的。我知道人們走動的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玩,而是去祭奠死去的親人。

我過節最盼望的一件事就是??吃好吃的。大家在一起吃飯,那該多熱鬧啊!然而我也知道有一個人的到來準會讓我掃興。

清明節那天早上,我在後院自己的房間裡睡懶覺。在媽媽不斷的催促下,我不得不起床了。到了前院,我看見姑奶奶已經到了。我跟姑奶奶打了招呼,果然我不願意看見的那個人也來了。那個人是姑奶奶的孫女,叫劉瑞英。我只是站在旁邊,沒跟她打招呼,也沒有去和她玩。實在躲不開了,不得不和她玩了,我也只是當成一次普通的散步。

在大家玩“堆雪人”時,她終於忍不住了。她對我說:“你還有完沒完啊?不就是因為那件小事嗎?”我也煩了,大聲吼道:“小事情?那是一件小事情?就是因為你說的那件小事情,我才被扣了兩朵小紅花,你知道掙回那兩朵小紅花多不容易嗎?衛生需要達標:自己的地方要收拾乾淨;紀律要達標:吃飯、睡覺、寫作業時不能說話;學習要做到:在8點之前完成作業。而你只需要說個謊,別人就會相信你,而我呢?就算我把實話說出來了,也沒人相信。因為你仗著你家的朋友多,讓你們村裡的朋友都到這個接送站裡來。我在這個輔導站裡卻沒有一個朋友,沒有一個人真心待我!你知道嗎?我只能在夜裡對著心愛的洋娃娃訴說我的委屈……”她不出聲了,羞愧地低下了頭。

唉,這真是個不一樣的清明節啊!

不一樣的清明節 篇6

國二作文 ,596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大家都是去掃墓,祭祖啦,根據以往的慣例,人們總是要帶上紙錢、蠟燭和爆竹,去祭祖。

然而,祖先們的墳又都在山上,所以掃墓的同時又可以踏青鍛鍊身體。可今年卻是不再允許打火,不可以燒紙錢,點蠟燭,打爆竹,因為害怕或者說擔心引發火災,將那麼一大片的鬱鬱蔥蔥的樹林給燒了。記得去年的今天,村幹部們就在一天之內滅了七次火,每每清明後,都可以看到原本美麗的山林,變成光禿禿的充滿灰燼的山地。

說實話,今年的清明節有些怪,以前到這個日子的前後都會有許多親戚回來掃墓客,可這次卻不是這樣,只有些許的回來了,掃墓大隊看起來有些許的淒涼,而且以往在清明這幾天都會下雨。在掃墓的時候更是,“嘩嘩”的大雨說來就來,可今年卻意外的出了太陽,令人捉摸不透。還有“噼裡啪啦”的鞭竹聲也消失了,往年熱鬧的氣氛消失不見了,這是安靜的掃墓,安靜的離開,彷彿一切的一切都變得靜悄悄了。

我不知道該如何評判清明節不再按以往的慣例掃墓,而是不再是山上有明火,也許它是好的,因為它不會令森林資源更快地減少,可他卻也是節日的氣氛都丟失了,令人只以為是一個會放幾天假的日子而不再是節日。

這次回家,看到路邊豎著一塊牌子,上面寫道:“誰燒山,誰坐牢”,現在都提倡文明祭祖了。

今年的清明節有點兒怪啊!

不一樣的清明節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67字

清明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節日,大家都很很喜歡它。這個清明節有些特別,有的人祭祀抗戰烈士,有的人去做青團體驗民族文化。當然大多數人都是去給自家人掃墓,我便是其中的一個。可是,我過了一各不一樣的清明節。

陰雨綿綿的回家路,我們遇到了重重堵車,但無論堵得再長、再久,卻堵不了我們對祖先懷念的心。到了墓地,我發現雖然天氣又冷又溼,可到處人山人海,空氣中瀰漫著燒紙的氣味,濃煙混著鞭炮聲,不是眼前灰濛濛,就是耳邊轟隆隆,更有誇張的人家帶著紙別墅,紙轎車,紙手機來祭拜祖先。可是,我們家不一樣,我們每人手捧一束鮮花,有的是金黃的菊花,或是潔白的馬蹄蓮,還有淡紫色的勿忘我……爺爺在墳頭上插一枝柳條和一枝桃花。我想,我們的祖先也會為我們這種環保、美麗的祭祀方式而自豪吧。

奇怪,以前提到墓地,我總是很害怕,總是會想到鬼魂之類的,可這次清明不一樣,不知道是不是受《尋夢環遊記》的影響,我覺得掃墓就像亡靈節,這一天不論生死,只是親人們彼此問候關愛的日子。我知道死亡有三種方式,首先是生物意義上的死亡,心跳停止;然後是法律意義上的死亡,所有證件失效;最後是生命意義上的死亡,所有記憶消失。我們給親人掃墓,就是告訴他們記憶猶存。媽媽說我是吳家這根藤上的小葫蘆,要好好跟祖先們說說話。我想了想,不知道說些什麼,只是恭恭敬敬地向他們敬禮。我想:他們會看到我正在努力成為一名優秀少年。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千多年前的杜牧怎麼也想不到今天的清明已經大不一樣了。雨依舊,情依舊,但是心卻是快樂的。

不一樣的清明節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736字

清明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詩中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這一天,我們有踏青郊遊、掃墓祭祖的習俗。這些習俗讓人覺得很傷心難過,而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清明節。

清明節那天早上,我看見外婆在準備做艾餈的材料,我走過去問:“外婆,有什麼可以讓我幫您的?”外婆想了想說:“你去幫我洗艾葉吧,記住,艾葉髒的地方要多洗幾遍,變黃的葉子不能要哦。”我聽完急急忙忙地向院子跑去,認真地洗起了艾葉。過了一會,我洗完了,對外婆說:“外婆,艾葉洗乾淨了。”“那你就幫我把艾葉切碎吧。”外婆說道。於是我拿起菜刀小心翼翼地按照外婆的要求,仔細地把艾葉切得又細又碎。艾葉切碎後,我看著外婆把艾葉和糯米粉攪和,再加水,便揉成一團溼粉了。

接著,我們開始包艾餈了。我先拿一塊祖母綠的麵糰壓平,然後勺一勺花生芝麻餡進去,接著把它封口、揉圓,最後把艾餈團放在艾葉上面就完成了。我看見外婆旁邊有一個木板的印子粑,於是我就再做一個艾餈團,然後把艾餈團放在印子粑裡壓實,等艾餈團脫離印子粑後就出現了一個“福”字,太漂亮了!我不禁加快了手裡的動作,一個個印有“福”字花樣,帶著艾葉獨有清香的艾餈從我的手底下“滾”出來。不一會兒,我和外婆做好了一大鍋艾餈,開始放在蒸爐裡開始蒸了。

時間到,艾餈出鍋了!我拿起一個熱乎乎的艾餈,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哇,真好吃!”我忍不住吃了幾個,感到心滿意足。品嚐著自己親手製作的艾餈,嘴裡流淌著艾葉、花生和芝麻混合的香氣,今天一天就在甜蜜中度過。

不一樣的清明節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894字

清明節是人們要去掃墓去悼念那些祖祖輩輩,在外面工作的人除非迫不得已必須趕回來過節。由此我們學校在四月五日這一天發了三天的假期。

在星期四的這一天放學後我和爸爸媽媽就在夜晚趕到爺爺奶奶家,當我下車時才發現我的屁股已經坐麻了,但還是改變不了我對爺爺奶奶家的喜愛,相反這更加重了我對明天的期待。將帶來的行李收拾好後,我們就泡了個腳就昏昏欲睡了。

新的一天到來了,早晨,我睜開眼朦朦朧朧地看著窗外,天已經全亮了但我還有些睡意,我想:我還是起來了吧,現在應該八點多了。算了吧,太困了!爬不起來……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我忽然發現我已經不知不覺睡著了,後來我聽到:“豬!豬!起床了,太陽晒屁股了。”當我再次睜開眼看見;啊!啊!哥哥已經到了啊!我這才回過神來穿好衣服下樓了,我臉都還沒洗就被他們拉到客廳裡去了。緊接著我的表弟也到了,人到齊後哥哥就領著我和表弟一起去掃墓,當然緊隨其後的便是爺爺奶奶,大波波、二伯伯……

熾熱的陽光烤熟了大地,踩在地上就像踩在煤炭塊上一樣,唉!這早上還清清涼涼的還帶有一絲涼意可到了中午真的太熱了。可我們卻絲毫不怕,任憑這陽光烤著我們,到了第一座墓一共是兩人,點好香、蠟燭,灑好假“錢”後我們便開始了祭拜,由於我是第一次我就看著哥哥,他們都是站著兩手合併,放到胸前然後人往前鞠躬三次接著再跪著磕三次頭。我就這樣照著做……到了最後的一座墓了也最老的一座我大概算了算應該有三百多歲了,這座墓跟其它幾座沒什麼區別可是在這座墓前擺的貢品卻是最多的一看就很神聖。灑“錢”的時候我有個問題想問哥哥——為什麼灑“錢”時要灑看點兒?哥哥不緊不慢的回答:“因為這樣可以讓老祖宗看起來“錢”多些”,我這才明白了。祭拜完後我們也回去了。

清明時節,讓我們在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們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這個清明使我明白了許多。

一個特別的清明節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4字

又是一年清明節,在這天,人們會去拜祭祖先,以求老祖宗的保佑。

坐在狹小的車上,我的心情無比複雜。說開心也不是很開心,甚至還有一絲鬱悶。可說煩躁吧,又不是很糟糕,“唉”我幽幽地嘆了一口氣。突然,車子開始搖晃起來,一會兒飄來飄去,一會兒又上下抖動,一會兒又安安靜靜地行駛……終於,在我快要吐了的時侯,車子停了下來。

下了車,看著前面高聳的山峰,簡直不敢想象我將要爬上去,而且還不只這一座山,頓時有些欲哭無淚。心裡後悔自己為什麼一時衝動答應來祭祖。但都到了這時候,心裡再後悔也沒用,認命地跟著隊伍,背上東西向山裡進發。

午時,太陽高高地掛在頭頂,陽光照在大家的身上,為每一個人渡上了金光。抬手擦了擦額頭的汗,揉了揉因為背東西而發酸的肩膀,繼續向前走去。忽然,隊伍停下了,我向前看去,只看到一條坑坑窪窪,泥濘溼潤的路。大人們商量以後,決定讓我帶弟弟妹妹們先回家,而他們繼續去拜山。

走在回家的路上,心裡有些感慨,千辛萬苦地爬上來,到最後沒拜成就回去了,總歸是不好受的。

山沒拜成,反而白跑了一趟,這算不算是過了一個殘缺的清明節?應該算吧。真是事事難料。讓這個特別的清明節,成為我心中難忘的回憶吧!

特別的清明節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2字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清明,家家都要祭祖做清明果吃,這不,小記者也以學做清明果來過清明節。

4月7日下午,蕭山日報社食堂熱鬧非凡,蕭報小記者們聚集一堂,首先老師講解了清明節是為了紀念功臣介子推,接著老師又講解清明團的製作方法,水晶老師和草莓老師在一邊忙著給我們準備粉團,大家聽了老師講解的步驟後,都很興奮,紛紛動手做起來,清明果看似簡單,其實還是很難的,我一開始連小碗也捏不好,和很多小朋友一樣,總是捏成小盤子,後來我認真地按照老師的做法,先把粉團揉成了圓,壓扁後,用一隻手託著壓扁的粉團,另外一隻手一直旋轉著,多練幾次後終於把小碗做成了,再用筷子把豆沙餡放進碗裡,用手在碗的邊緣捏起幾個小角,再一隻手託著糰子,另外一隻手把糰子的邊緣向上包籠,問題又來了,豆沙會被擠出來,第一個清明團我沒有做成功,但我不氣餒,接著找原因,做第2個,果然第2個比第1個進步多了,後來老師又教我們如何做清明餃,清明餃比清明團更難,它的花紋我也總是做不好,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終於做好了2個清明餃,雖然不是很漂亮,但還是很開心的。

活動結束回到家,奶奶看到我做的清明果,給我豎起了大拇指!說明天燒給我吃,好期待啊!

我家鄉的清明節 篇12

國三作文 ,512字

風輕輕撫過心房,帶來一絲清涼,帶來一絲回憶。

在我還小的時候,父母在清明節那一天總會帶我回到家鄉。

踏進了鄉土,一種從未有過的熟悉感湧上心頭,南方獨有的悶熱似乎被這應景的小雨淅淅瀝瀝地澆滅了。父母帶著我,一同去給先祖掃墓。

我們踏著不算平坦的石子小路,兩邊的花草也因雨的沖洗而綠的發亮,昆蟲趴在草叢中,一曲又一曲地鳴唱,世間的一切都寂靜了下來,共同傾聽著這自然的讚歌。花草的清新伴著泥土的味道撲面而來,我貪婪地吸著家鄉的味道,向著先祖的墓碑走去。

大理石製成的碑前,放著父母帶來的鮮花,較弱的花朵與肅穆的石碑相結合,讓年幼的我小小的心肅然起敬。父親手裡拿著罐清酒,他表情嚴肅,輕輕將就開啟,酒灑在先祖的碑前。酒水濺落,在空中爆裂,碎成一個個水珠,落在地上,快速的消失在土裡。不算濃重的酒氣飄了上來。在這個安靜又有些淡淡悲傷的日子裡,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著,蟲也仍鳴著,一切好似什麼都沒有發生似的,卻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如今我已多年沒有再回到那個充滿我童年回憶的地方,那清明的小雨,唱著故鄉的歌,清淡而值得回味,如濃墨一般,全力展現著鄉土的魅力,吸引著我這遊子,能早日回到那個美麗的寶地。

變味的清明節 篇13

高二作文 ,823字

清明節是中國人紀念已逝親人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會有許許多多家庭為逝去的親人掃墓,這種習俗已經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了。

然而,近年來清明祭奠這個習俗卻慢慢變味了,變得奢侈化了。過去祭祀,在平常人家庭裡只用些黃色圓形紙(俗稱元寶)和幾碟小食一壺清酒即可。而現在卻演變成什麼小車、紙別墅、傭人等等……真是五花八門,而這些祭品往往又需用火燒掉,成為嚴重的火災隱患,每年清明節都有失火燒山事件發生就是明證。

今年的清明祭奠,人們的奢侈令我咂舌。清明節當天早上,看著家人張羅著祭祖用品,嘴裡還唸唸有詞,說什麼百萬傢俬之類的,聽得我稀裡糊塗。正當我想上前問媽媽這樣做有什麼意義時,忽然小侄子“哇”一聲:“好大的一隻燒豬啊,那個爆竹卷著有大鍋蓋一樣大!”我扭頭朝馬路上一看,果然是四個人抬著一隻大燒豬和一卷大爆竹,還有人擔著祭品跟在後面。這也太誇張了吧,不是明擺著炫耀嘛!看著那支隊伍浩浩蕩蕩地朝著祠堂方向走去,我不由嘆了一口氣。

我們家也出發“拜山”了,一路走去,途中還真是驚歎連連啊!“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這個瀰漫著淡淡哀傷的節日裡,我想人們的心情也難免會有一種淡淡的哀愁吧?但為什麼今天全然不見了呢?雖然說清明前後也有踏青嬉遊、親近大自然的傳統習俗,但至少去“拜山”上墳不該如此吧。一路上,我看見浩浩蕩蕩的車隊,那些人抬著奢侈的祭品來到他們先人的墳上。在祭祀的整個過程中,根本沒有一點憂傷、莊重、肅穆的氣氛,反而看見他們臉帶笑容,還嘻嘻哈哈大笑不止。等他們祭祀完後,又燒了一大卷炮仗,後來還放了幾筒禮炮。天哪,禮炮不是在喜慶的日子才放的嗎?怎麼清明節祭奠親人也放啊?這到底是在紀念已逝的親人還是搞什麼新意?這樣過清明節我還是第一次看見。

春雨濛濛,飄灑在我的臉上。望著這灰暗的天空,回想起那已逝的親人,那是多麼令人懷念。我默默地為他們敬了酒,上了香,然後帶著哀愁與不捨,拖著疲憊的身軀踏上了歸途。想著剛才見到的情景,我一路無語。

在路上——記我的清明節 篇14

高一作文 ,940字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在路上,有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有最親的人。

每一年,似乎只有一個時候能夠一家人聚在一起—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前一句話的確是對每年清明節天氣最好的寫照,但後一句對我們家來說似乎並沒有那麼貼切,一個幾十人口的大家庭,同時來到我們先祖曾經居住生活的地方,除去祭拜先人,亦有許多事情可做。

前一天本是天氣晴好,我還在感嘆著今年清明終於不會下雨了,但上天似乎並不遂人願,當天晚上就電閃雷鳴,刷刷的雨聲滲過牆壁,透進屋來,直到第二天早上,天氣稍晴後,我們才動身去那始終令我魂牽夢縈的鄉村。在路上,我看見水牛犁著田地,稻草人頭上的塑料袋在風中飛舞,各種各樣的蔬菜靜靜的躺在土地裡,靜候著成熟……

在路的盡頭,我看見了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在路的盡頭,我看見了那一個個即使多年未見也無法忘卻的人……

收拾好祭祀用品後,幾十口人“浩浩蕩蕩”地上山,剛下過雨,路上十分泥濘,泥土鬆鬆軟軟的,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樹頭的雨滴不時滴落下來,流到後頸裡,引起陣陣涼意。或許人們現在都覺得去墓地獻上一束花才是最環保的方式,但我們家卻始終“固執”地堅持這最原始的祭拜方法。幾捆紙錢幾匝香,幾十個人,奉上我們對先祖的懷念以及對他們在另一個世界最美好的祝福。每當看見其他家裡只有幾個人掃墓,而我們家裡總有幾十個人時,心底總沒有由來的一陣暖意,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回去時,在路邊看見他們在採摘許多綠中帶白的“雜草”,走近一看,原來是許多地菜花。農曆三月三吃地菜花煮雞蛋,似乎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習俗呢!長長的一條上連著幾根分枝,上面長著心形的綠葉,最頂端是一簇白色的小花,把它湊到鼻前,它獨有的清香裡混雜著些許泥土的芳香。這東西據說有許多功效,難怪姑姑說,這時候在鄉下,什麼都是寶貝。最平凡樸實的鄉村,卻總能帶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飯後,走在田埂間,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通向那棵幾百年的老樹,很小的時候去過一次,不知它現在又長成什麼樣了?更高了些嗎?更粗了些嗎?一代一代,我們的長輩們都在那樹上長大,那棵樹根一直延伸到很遠的地方,需要幾個人才能將它環繞的參天古樹,承載了多少人青春的回憶?

在路上,賞景,賞人;在路上,迎著春風,欣賞自然界最美麗最和諧的一筆。

清明雨景——我的清明節 篇15

高一作文 ,1144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千百年來,這句詩始終縈繞在人們心間。今年清明節我因種種原因沒回老家,卻體味到了別樣的清明雨景。

風雨經過整晚的發洩,早上已變得平靜無奇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將原本分明的世界變得模糊了。經洗刷的天地間一切都變得若隱若現,唯有綠還是那麼鮮明。

家住東湖的我這種感覺分外強烈,碧綠的湖水在雨中如迎風擺動的絲綢,墨綠的山撲入眼簾,嫩綠的樹葉和著雨水送來陣陣馨香。放眼望去,整個世界就如打翻的墨盤,再也分不清顏色來了。

我獨自站在陽臺上,靜靜看著這滴雨的世界。小雨紛紛而下,似乎天地此時在無聲的落淚,以悼念那逝去的人們。看慣了往日的晴空萬里,卻不曾想到,雨後的世界別有一番風味。

世界被洗刷了,我的一切感觀也似乎被清洗了一般,風中斜斜飄下的小雨清晰可見,身邊啁啾的鳥鳴婉轉動聽,就連平日裡熟視無睹的空氣此時聞起來也似乎帶點點香氣。我大口大口呼吸著這雨後如甘露般的空氣,似乎想將原本充斥在內心汙濁、煩躁的火氣換掉,換成這清新恬靜的氣體以獲得內心長久的安寧。

看著世界在雨的輕撫下如此安寧,我抓起雨傘衝出了家門投入自然的懷抱。

路上行人很少,我走的很慢,毫無平日騎車時風馳電掣的快感,但就因如此,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順著通往東湖樹林的林間小路,我邊走邊看,路邊的花朵上綴著晶瑩的水滴,樹上冬日枯黃的葉子隨風飄落,風兒順著衣領鑽入我的脖子,使我從頭到腳感到陣陣清爽。偌大的樹林間只有我一個人在慢慢行走,周圍沒有任何人,任何車。出奇的靜,靜得只聽見風吹樹葉沙沙的聲響以及我走在落葉上發出的嘎吱嘎吱的響聲。

天空依舊是灰濛濛的一片,偌大的樹林只有我只身一人,不由得內心湧出淡淡的憂傷,轉眸環顧四周,卻看到四周美景,頓時豁然開朗,想必天堂裡那些逝去的人們看到此景也會變得快樂吧。

雨越下越小,我越走越深。我收起雨傘,任憑細雨隨風觸碰我的手、我的脖子、我的臉、我的頭。絲絲清涼,流盡了我內心的煩躁,絲絲甘甜,使我忘卻了生活中的痛苦煩惱。

隨著我走的越來越深入,世界也似乎變得越來越鮮明。顏色不再模糊,紅的紅,綠的綠,全無往日被喧囂、功利所遮蓋的世界的那般虛偽,現在,展現在你面前的似乎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雨後大自然將她最純真的一面展現給力你。如此美麗的雨後春景,讓我感到點點不捨。也正如蘇軾《寒食雨》中描述一樣:“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嬌嫩的草坪上點綴著花叢,古樸的林蔭大道上佈滿枯葉,我隨意踢起落葉,伴著久違的泥土的芳香走下臺階。岸邊古木插在淺淺的水中,草苔順著樹根往上爬,水面上飄著樹果,我邊走邊看,踏著岸邊作響的老木板路,一路向前走去……。

好一幅美景,我不由感嘆。

今年清明,雨紛紛,路上的我,並沒有斷魂。

今年清明,我沒回老家祭祖,到我卻發現了雨後不一樣的世界。

家鄉的清明節 篇16

節日作文 ,693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吟誦著杜牧的清明古詩,我便想起了家鄉的清明節。

星期六,爸爸一大早就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裡,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

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惹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爸爸媽媽,我爸爸媽媽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裡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

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得起父母”

最後,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把酒倒到小茶杯裡,然後倒到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著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我嘗著爸爸的“清明果”體味著家鄉的清明節。

別樣的中秋節作文 篇17

節日作文 ,4618字

【篇一:別樣的中秋節】

時間飛快,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我卻有莫名的憂傷……中秋圓月,家人團聚,本以為這次的中秋孤孤單單地一個人過著。但聽到我們要到漢生家去過,我非常開心。

帶我的是我們班的語文課代表,她非常漂亮,人也很好。她家離學校不是很遠,所以我們邊走邊聊,不一會就到家了。她媽媽好象還沒下班,家裡只有爸爸,她爸爸很熱情,雖然我不太懂閩南話,但他的言行讓我很有家的感覺。他們準備了一桌子餐,我們又邊吃邊聊,吃飽後,她帶我到她的臥室,我們在臥室裡聊了好久。

最後她建議我到外面轉轉。我同意了,並跟著她,她象導遊一樣一一介紹了周邊的環境,還有我們去公園……當我們過斑馬線時,她握住我的手,讓我感到很溫暖。

第二天晚上,我們有中秋的晚會,中秋對於漢族來說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候,但我們的老師卻陪著我們度過。感謝老師對我們的關心,人能感動,就能幸福。我感動於老師對我們的付出。晚會的失火,大家精彩的表演和遊戲讓我把幾天的煩惱通通忘掉。

雖然我們在西藏的時候不是很重視中秋節,但我在這一年卻過了一個別樣的中秋。我也感受到了藏漢一家親的親情,中秋拉近了你我的距離,拉近了藏漢的距離。我很榮幸能在這裡過上中秋佳街,再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感謝你們!這次的中秋與往年不同,因為有同學和老師陪伴。

【篇二:別樣的中秋節】

“十里不通風,百里不同俗。”在內地很注重的中秋節卻在西藏沒有那麼注重,尤其在農村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個節日。以前我也不知道有中秋這個節日。

直到我來內地以後才知道有中秋節,並且每年都與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過這個節日。當時我們也沒多少活動,最多隻是吃月餅,賞明月,然後很多藏生和一起老師共同在潔白的月光下聊聊天罷了。甚至有時我都不會去參加,只顧與其他同學一起吃月餅看電視……。

歲月的輪子一下把我送到高中生活,今年的中秋雖然不能與更多的藏生一起過,但它卻是與往年的中秋別具一格。

首先我雖然遠離家鄉,但通過這次的中秋我感受到了家的溫馨。中秋節來臨之際。學校安排我們到漢族生家過節。學多漢族生都很熱情地邀請我們。由於我們每個班的藏族生太少,導致很多同學無法請到我們。最後我和強巴被我們班的生活委員謝?F綺同學邀請。

下課鈴聲響了,我的心也開始響起“噗通、噗通……”的聲音,而且跳速也明顯變快。第一次去漢族生家的我充滿著緊張和害羞的心與?F綺出了校門,到了門外很多家長開著車各自接走了相應的藏生;由於堵車厲害,我們最後才走的。一路上是?F綺的父親很熱情地與我們打招呼,使我緊張心理一下子變得很放鬆。到家了其他家人也同樣地很熱情。

剛開始鄉巴很拘束,不敢開口,不敢動筷子,而她家人卻把我們也當成自己的兒女,一會兒媽媽夾道菜放入我們碗中,一會兒爸爸與我們碰杯……吃完豐盛的大餐後,我們變來到客廳,邊聊天邊享受著甜美的月餅。這時我們班的其他同學也陸續趕來了。一下子客廳集滿了人,讓我們更感到意外的是政教處楊老師、歐老師來到?F綺家來看我們了!這下她的家人更是忙碌地熱情招待我們這些客人……

由於組織的活動必有時間的控制,到晚上九點半時,我們與家人道謝告別。當我準備進入車的時候看見她母親慈祥的面孔和聽到溫柔的話語時,便想起我遠在家鄉的母親。

【篇三:別樣的中秋節作文】

中秋節在我過去的十幾年中留下的概念是:嫦娥奔月的傳說,家團圓的節日,或者是蘇東坡對悲歡離合的悲嘆。抑或者說我們從未真正理解中秋真正帶給我的感受,直到今年的中秋。

今年中秋,過法相當特別,漢族學生邀我們藏班共度佳節。我們班的三位藏生則是去了沈逸丹的家中度中秋節。

還未到沈逸丹的家中時,我會想象對於這樣特定的佳節,他們各種特定的習俗。然而走進他們的家後,才發現不是這樣。

沈逸丹的父母很熱情,很友善,他們早早做好了準備接待我們,最讓我們受寵若驚的是,那一桌飯菜,都是我們愛吃的牛肉,羊肉的,讓我異常感動。原本緊張的心情在此時得以平靜,忽然想到遠方的父母。

在西藏沒有過中秋的習慣,但每年的農曆十五,月亮那樣的圓那樣大,皎潔的月光會照映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從母親慈愛的目光中總能看到那一輪的滿月,心裡也滿滿的。

漳州在農曆十五的幾天,正值颱風天氣,灰暗烏雲遮住了美麗的滿月,屋裡,阿姨給我們品嚐各種味道的月餅,忽然覺得那泛著光的月餅象幾年前的那輪滿月,柔柔的照在我的心裡。

回到宿舍之後,我的心也是那樣的激動,突然覺得今日的中秋,別有一番風味,當然我的思念也象中秋的圓月一樣傾瀉了出來,也更能感受蘇東坡“但願人長久,千里更嬋娟。”的感慨。

【篇四:別樣的中秋節】

離開家已經一個多月了,每天都要忍受思家的痛苦。然而在中秋節那晚我找到了家的溫暖。

臨近中秋,看同學們那麼高興,我想這中秋節有什麼好過的,我們都是離家的孩子,過節只會讓我們更想家。但是後來發現我的這個想法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學校安排我們去漢族同學家過節。詩紅同學非常熱情地邀請了我們。到她家後,我們本來都約束。但她家的人特別的熱情,我們也慢慢的放開來,跟他們聊著天。在飯桌上她爸爸給我們一個個夾菜,她媽媽不停地跟我們碰杯表示歡迎。還邊對我們問寒問暖邊跟我們講詩紅小時候的趣事。在這時我感覺我的親人就坐在我身邊,一點也沒有約束的,心裡感到非常的欣慰。

更讓我感動的是在中秋那晚學校為我們開了中秋晚會。雖然這個晚會特別小,但是卻充滿了溫暖。

中秋佳節,本來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但是老師們都沒回家,都陪著我們過佳節。校長來了;徐副校長放著八十歲的母親在家,王老師不顧孩子生病來陪我們過節。我真的非常的感動。我們雖然背井離鄉在此求學,但是有了老師們的關心,有了老師們的陪伴,我們就不再有想家的痛苦。

過了這次中秋節後,我知道原來我們並不寂寞,原來在這兒還有我們的親人,對我們無微不至的家人。

這次的中秋節很特別,且特別欣慰。我想也不只是這一次,以後每年的中秋節都是如此。只要有老師和同學在,我們就不孤單。

【篇五:別樣的中秋節】

一個人靜默地走向操場上,覺得優點孤獨。看那皎潔的圓月徐徐升起時嗎,我突然想起了“遙望星空的明月,想起了久別的故鄉。”這首歌,多麼希望能在父母身邊。

今晚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團圓,即使自己看不到人家團聚的那種氣氛,也都能感覺到,想象得到,甚至那一陣陣歡聲笑語傳入我的耳朵,一片祥和的景象映入眼簾。想著,想著我開啟記憶的抽屜,往昔那一幕幕又浮現在眼前。

那是我在上初中時,每年中秋節都是由老師陪我們過,可敬的老師讓我們到操場上,圍著一個圈兒,發月餅,然後舉行一些活動,每年都是這樣。現在想起老師真了不起,中秋誰不想回家團圓?可是他們做到了別人不肯做到的事。我多麼希望這次能和老師一起過,突然我的電話鈴響了,想到今晚要舉行一箇中秋晚會。我本以為只有我們20個藏生,沒想到居然還有我們可敬的徐副校長還有王老師和韓老師會陪我們一起度過,我突然覺得不再孤獨。晚會快要開始,令我們驚訝的是林校長也來了。我頓時感覺很溫暖,因為有那麼多老師關心,愛護著我們。晚會的氣氛真不錯,同學們一個比一個更有趣。剛開始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經過一個月差不多的時間,彼此間能更多瞭解。您看現在的他們都變成一家人。晚會開到一半,王老師說他得離開,同學們都覺得有點不對勁兒,都感到很奇怪,事後徐副校長告訴我們:原來王老師剛滿月的兒子發了高燒,他要再點回去給孩子買藥。聽了之後我們都對他肅然起敬,為了我們他能做到這個真是了不起。為了不影響我們晚會的氣氛他一直掛著笑容,但我們都能看到他一臉的焦急。王老師您真是偉大極了。

這是個別樣的中秋節,讓我們懂得什麼是師生間的友誼,讓我們更進一步去了解老師對我們的唉,你們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樣和煦,清泉一樣甘甜。

【篇六:別樣的中秋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正好說出了我心情,離開家鄉,在他鄉,在他鄉生活是多麼的孤單,在他鄉過節沒有父母,親戚陪著過節更是多麼的痛苦。但是這中秋節我並沒有感到孤獨,沒有任何的痛苦,因為有這麼多好心的漢族人邀請我們到他們家過節,有那麼多熱心,善良的老師陪著我過節。

對於我們這些離開父母,離開家鄉,在他鄉讀書的這些學子來說中秋節已經毫無意義了。因為我們見不到父母,“團圓”只是幻想。

這次中秋節是我到漳州的第一個中秋節,也是我由始以來最快樂最幸福的一次中秋節。我原以為這次的中秋節會是跟以前在安徽時候的那樣孤獨,沒想到中秋還沒到之前就好多同學邀請我們到他們家過節,他們知道我們不能回家過節,所以更加積極地邀請我們。

那天我跟兩女生被邀請到我們班副班長林詩弘的家,當我們到她家時,她的父母顯得特別高興,她的家人說他們特別喜歡西藏,想到那兒去旅遊之類的,跟他們說起話來覺得特別親切,好像是跟自己的家人一樣。當我們吃飯時覺得更為感動;他們學著書本上的知識給我們做了很多藏餐,雖然沒有在家時那麼好吃,但可以得到一種在家感覺。

更讓我感動的是,那天晚上校長親自給我們組織了晚會,讓我們20個藏生一起快快樂樂地過上節日,中秋那天應該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但是我們的很多老師都沒有回家,陪著我們過節,校長,生活老師等都為了我們失去了與家人團圓的機會,但是他們毫無怨言。

王老師的兒子在那天生病了,但是他忙著給我們買水果之類的東西,組織學生打掃衛生,擺桌子等卻放下了生病的兒子,當我們的晚會快結束時,他匆忙離開了,這時我們才明白髮生了什麼。

作為一名藏生我,因為有這麼好的老師,這麼好的同學在與我們一起生活,是多麼幸福啊!

【篇七:別樣的中秋節】

碩大的一顆淚珠滑過夜的面頰。

今晚的月亮,就如上面描述的那般美麗,隨之我想起了家鄉那高高掛在草原上空的月亮和我那可愛的妹妹的臉蛋。

“央金,進去吧!我家到了”。同學的一句話,把我拉回了現在。此刻,我和同班的幾位同學要去過中秋節了。原以為這回的中秋節又要像以往的四年一般孤獨渡過,沒想到學校竟組織我們去同學家過節,這讓我有些意外,去漢生家過節,想想肯定很有意思。

一進門,便聽到了同學父母的招呼聲,我趕忙向他們鞠躬致謝。就這樣,我們伴隨著同學父母的炒菜聲談天說地。突然幾個女生拉著我進了臥室,然後她拿出自己心愛的吉他,要我唱歌,為了不掃他們的興,我只好硬著頭皮,開始彈了起來……一曲完畢,她們的掌聲便開始在我耳旁響起,我笑了,笑得很開心,很美麗。

吃飯了!我們又一次站起來向叔叔阿姨鞠了個大大的躬,便狼吞虎嚥起來。“央金,這個好吃,嘗一下。”“央金,這個好吃,我幫你包一個。”……當他們不再叫我的時候,我的碗裡已經堆起了一座小山,我吞了一口水,心想:這怎麼吃得下,死了,死了,這次死定了。“你們繼續玩,叔叔阿姨有事先走了啊!”我想:叔叔他們是怕我們拘束,到外面散步去了。我們再一次站起來給他們來個90°鞠躬,他們滿臉笑容地走出了家門。

吃完飯,他們請出了今天的主角“月餅先生”,以為他們會給每個人分一塊月餅,卻發現他們開始玩色子,我連忙問他們要幹什麼,生怕錯過了一次學習的機會。原來要玩色子才能分到月餅,一桌一桌玩下來發現自己的手氣真的不行,平常拿不到“再來一瓶”也沒事,可是玩色子拿不到月餅可是丟臉到極點了呀!我後桌的手氣真好,一下子拿到了兩個“狀元”。唉!唉!只好哀聲嘆氣,最後實在是拿不到月餅,後桌便把她的一個“狀元”給了我。

終於吃到了月餅,嘴裡甜甜的,心裡也是甜甜的。看來看空中的月亮,唸了念可愛的妹妹。這個中秋過得不一般。

快樂的清明節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5字

我倚在視窗,眺望著路上前去掃墓的人群。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清時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低聲吟道。

“啪啪”細小的雨點伴隨著風姐姐悄無聲息地到來了。風姐姐打著美妙的節拍,小雨點們邁著輕快的步伐,跳著優美的舞姿,在風中翩翩起舞。

“咕嚕咕嚕”我的肚子不滿地抗爭著。這時,媽媽“破門而入”,邊換鞋邊說:“今天我們吃青團!待會兒我們一起做!”

“好耶!”我拍手叫好,興奮地說道。

十分鐘後,媽媽已經把糯米粉和好了,泛著淡青包,還有餡料:豆沙。媽媽熟練地捏出一個麵糰,做成小碗狀,加入一勺豆沙,用右手托住,一邊使“小碗”飛快地轉動,一邊用右手手心把“小碗”的四周搓合起來,沒有一點豆沙掉出來。媽媽的動作十分麻利,才用了20秒時間。媽媽給我示範了兩次,我便開始做了。比起媽媽,我顯得笨手笨腳,豆沙掉了一地,做出來的青團,連肚皮都撐破了,估計是吃得太多了!

外婆看了看我手中的青團笑眯眯地說:“沒事,孩子,畢竟你是第一次做,已經做得不錯了!”

該蒸青團了,媽媽往鍋裡倒了大半鍋水,架上青團,蓋上蓋子,鍋子便開始“工作”了。大約蒸了二十多分鐘,廚房裡瀰漫著蒸氣,感覺像是來到了雲端,空氣中散發著青團誘人的清香。媽媽掀開鍋蓋,那香味更濃了,沁人心脾。我趕緊湊上去,瞧!那青團個個亮晶晶的,泛著深綠色。就像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真不捨得吃它!

我看得不禁有點發呆,轉眼間,那一個個小青團變成了一張張可愛的臉龐,好像在說:“小主人,小主人,快來吃我呀!我可好吃了,快來呀……”

我一口氣吃了三個青團,一邊吃,一邊笑,我的小肚子也變成了一個圓圓的青團了。

雨還在窗外不停地下著……

記憶中的清明節 篇19

記憶中的清明節作文5 ,562字

清明節放假了,街上明顯的多了許多的車流人流。來來往往穿梭的行人中更多的是掃墓人。扭頭看見了一群紅領巾正興致勃勃的走向烈士陵園,嘹亮的歌聲吸引了路人眾多的目光,似乎是久違的活動重新喚回了人們的美好回憶。是呀,我有幾年沒有參加過這樣的活動了?

記憶的閘門一下子開啟:記得我上小學那會,應該是1976—-1981年間,每到清明節,我們學校一定會組織大家到烈士陵園掃墓,那時,老師還教我們親手做白花,那是用很薄的透明的白紙做的,幾張摞在一起,反覆摺疊,然後用一根細鐵絲紮在中間,再一層層小心的折起來。我們會用一節課在老師的帶領下認真的完成這個任務,然後唱著洪亮的歌到烈士陵園園掃墓。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我們一直聽了整整五年的故事:一位在解放安陽的戰鬥中身負重傷的戰士,體內腸子不幸被炸了出來,但是他依然不頑強的在戰鬥。每每i聽到這時,我都會回熱血沸騰。回來後,我們每年都要寫掃墓作文,儘管年年寫,但也沒有厭煩,我也是從那時起,才真正懂得紅領巾的含義,懂得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如今,沿途的風景早已忘記,當年的情景卻歷歷在目。

今天,我給班裡的孩子們發了一個簡訊:希望有條件的孩子,能夠在網上祭奠烈士。我盼望今天的孩子們,能夠在這樣的活動中接近英烈,繼承傳統,做一個有責任感與使命感的中國人。我期待著明天的交流更精彩。

別樣的兒童節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675字

兒童節是一個充滿歡樂、童心飛揚的日子。一年一度的兒童節到了,爸爸要上班,媽媽身體不舒服,可為了不讓我掃興,媽媽堅持帶我去看了一場電影。

看完電影回到家,媽媽實在撐不住了,說:“兒子,你現在餓不餓?如果不餓的話我先眯一會兒。”“我不餓媽媽,您快休息會兒吧!”我連忙扶媽媽躺下,然後把臥室門輕輕地關上,以免影響媽媽休息。來到客廳,我正要開啟電視看我喜歡的動畫片,忽然看到凌亂的茶几似乎在向我訴苦:“小主人,平時你學習太忙了,今天有時間在家休息,快把我整理一下吧,這些東西壓得我都喘不過來氣了。”看什麼電視啊,我還是整理一下家務吧,這樣也可以減輕一點媽媽的負擔。說幹就幹,我先把茶几上的東西擺放整齊,又用抹布擦了擦,嘿!看起來茶几一下子乾淨多了。接著,我又是拖又是掃的,把家裡的每個角落都打掃得乾乾淨淨,讓人看著就覺得舒服。

打掃完衛生我一看錶,快下午1點了!我想媽媽一定也餓了,她身體不舒服,不能再讓媽媽起來做飯了。早上媽媽就說沒胃口,如果弄點熱飯媽媽不一定吃得下,不如買點兒涼麵之類的。於是,我從存錢罐裡拿了10元錢下樓買了兩碗涼麵。回到家後,我輕輕地把媽媽叫醒:“媽媽,起來吃點兒東西吧。”媽媽一下子坐起來了,連聲說:“現在幾點了?餓壞了吧兒子?”我給媽媽說我買的有吃的時,媽媽才鬆了一口氣。媽媽看到家裡變得一塵不染的,笑著說:“我睡著的時候田螺姑娘來了嗎?”我聽了微微一笑,說:“不是田螺姑娘,是田螺王子。”

兒童節就這樣過去了,雖然我沒有和往年一樣痛痛快快地玩上一整天,打掃衛生還有一些累,但是這個兒童節對我來說更有意義,這真是一個別樣的兒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