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東風堰相關作文20篇

參觀東風堰 篇1

國二作文 ,724字

東風堰,流經夾江縣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巖,是我國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也是樂山市繼樂山大佛,峨眉山之後的第三處世界級遺產。它是夾江人民的驕傲。

東風堰擁有三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從解放前到2000年,它的灌溉面積由1。25萬畝發展到7。67萬畝。

東風堰流經唐代千佛巖摩巖造像區,當時為了不損傷文物,能工巧匠們選擇了讓渠水穿山而過,與千佛巖風景區構成青衣江畔動靜相宜的歷史文化走廊。清澈的渠水與石窟造像、治水碑刻並存,既傳播了灌溉文明,又深化了水利文化的內涵。此外,東風堰的東、西乾渠穿越縣城而過,迤邐清流具有美化城市環境,增添城市活力的特殊功效。人們行走在大觀山下的古棧道上,透過石縫依稀可見汩汩流水,在崖下聚整合池、清波迴旋、濤聲隱隱。

東風堰穿崖而過,奔流不息,令文人墨客歎為觀止,駐足流連。他們欣然提筆為後人留下了華美的詞章,在千佛巖的巖壁上有一方方精美的碑刻。張致忠、吳剋剋等文人都曾為東風堰作詩作文,抒發對東風堰的讚美,也高度讚揚了前人鑿造東風堰的良苦用心及為人民造福的不朽功績!

東風堰是先輩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漫步其間,碧波盪漾、樹影婆娑,令人心曠神怡。東干渠穿城而過,順山堰揭蓋量水,間或穿插親水平臺,讓人與水親近;在渠道兩邊裝上仿古欄杆,凸顯堰渠古樸;潺潺流水城中流淌,渠道兩旁綠草茵茵;楊公堰上小橋流水,鄧溝兩邊篁竹茂林,城市因水更加柔美,它必將成為城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而我們將為這一壯舉自豪!

東風堰,明清古堰,不廢江河萬古流,它書寫了天人合一的傳奇。

東風堰,潤澤生民,造福邑人千百載,它承載了無比厚重的歷史!

東風堰,涅??鳳凰,新時代裡煥青春,它也成為了水利工程持續應用的典範!

參觀東莞展覽館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468字 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城,靠耕地為主。隨著改革開放,再加上香港和澳門的迴歸,為我們的東莞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在經濟的帶動下,東莞迅速建設成為一個高科技名城。

瞭解了東莞的歷史,我們來到二樓的城市篇與經濟篇。一看,是多麼壯觀啊!我看到了設計新穎的農民新居,有豪華的別墅,舒適的公寓,旁邊是農民的舊居,新舊對比,更顯得東莞人民翻天覆地的變化。東莞的變化真是一日千里,我真為我是東莞人而感到驕傲,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現在美好的生活。

我們又進入文化區,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座座神采奕奕的雕像,有抗元英雄—熊飛,明代衛國英雄—羅亨信,抗金英雄—張家玉和抗英英雄—關天培。近代英雄如蔣光鼎,曾生,王作堯。屹立在他們中間的是抗英英雄—林則徐。其中除關天培,林則徐不是東莞人外,其餘的英雄都是東莞人。看到東莞出了如此多的英雄,我為這塊人才輩出的士地感到自豪,也為我是一名東莞人而感到驕傲。

在這次活動中,讓我更瞭解東莞,使我更加熱愛東莞這片士地。我一定努力學習,長大後,為東莞的建設貢獻出一份力量。

參觀東莞粵劇博物館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3字

今天是“世界博物館日”,也是我市粵劇博物館成立一週年的日子,作為2007年“走進東莞文明”活動系列的重頭戲,“粵暉園杯”粵劇曲藝私夥局大比拼也在今天啟動,為粵劇博物館一週年生日增色不少。於是,學校組織我們去粵劇博物館參觀。

我們來到粵劇博物館。當粵劇兩個字映入我眼中時,我想起東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李春浩說過:“各界對粵劇博物館比較重視,一年來搞得比較活躍,比較有聲有色,許多年輕人對粵劇不是太懂,通過看粵劇博物館,他們可以瞭解到粵劇是我們嶺南的文化瑰寶,逐漸喜歡粵劇,為振興粵劇具有促進作用。”果然如此,通過參觀,我知道了粵劇的名稱雖在清光緒年間才出現,但其源流卻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葉。建國以前的三十年間,粵劇基本上分為“省港大班”與“過山班”兩大派系。李文茂是世界戲劇史上絕無僅有的由藝人成為農民起義領袖的。首任粵劇“八和會館”會長鄺新華,不但是“同治中興”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過《蘇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陳情》等名劇。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閃耀,名伶輩出,如千里駒、肖麗湘、小生聰、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馳名於海內外。千里駒有“花旦王”之稱,李雪芳則被康有為譽為“南雪北梅”,與梅蘭芳相提並論。三十年代在粵劇史上稱為“薛馬爭雄”的時代,薛先生接近京劇風格,表演技巧比較全面,生旦淨醜無所不能,有“萬能老倌”的綽號,但以小生為出色,代表性劇目有《胡不歸》等四大悲劇。馬師曾以丑角取勝,他在以“孤寒種”(吝嗇鬼)為主角的組劇中,盡情揭露封建財主資本家的醜態,有莫里哀之風。不但在港澳兩地和東南亞等地為廣大觀眾所傾倒,在美國多也深受歡迎。

正當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同學打斷了我的思路,說:“走快點,別慢吞吞唷。”原來,來到了何非凡展櫃前。這是我們道?

參觀東山書院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3字

如果要用“志當存高遠”這句名言來描寫毛主席爺爺,那是最適合不過了,他從小就有著為中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理想。而東山書院,也就是毛主席的母校,更是引導毛主席求學勵志的起點。今天,我們四、六年級就有機會來參觀東山書院。

到了那裡,我們一個個像出了籠的小鳥,迫不及待地跑出了車裡,一下車,我就見到那美麗的景色:古老的房屋,上面砌著青磚青瓦,讓人感覺有清涼之爽,旁邊的花草樹木,在向我們點頭呢!

這時,一位老師走出來,哦!她就是我們的導遊。現在,導遊帶我們來到了一廳,裡面全是關於毛主席爺爺的故事。在大廳中間,有一尊毛主席的銅像,那是毛主席爺爺年輕時候拿著一本書的銅像。忽然,我看見了一首詩,這是一首毛主席離開家鄉時寫的一首詩: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這首詩寫得真好,讓我佩服不已。旁邊有一副油畫關於毛主席把自己的棉被和蚊帳給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的故事。這幅畫,令我想起了關於毛主席爺爺的另一個故事:那天,正下著傾盆大雨,毛主席爺爺家的稻子必須要收回家來,毛主席的爸爸便讓他去收回來。在毛澤東爺爺家旁邊,住著一位老奶奶,大家都管她叫毛四阿婆,這位奶奶家也種了稻子,因為老奶奶家沒別人,她必須自己去收稻子,剛一走出去,被毛主席爺爺看見了,毛主席爺爺一看,對老奶奶說:“毛四阿婆,我來幫你。”說完,一把抬起稻子背進了屋,而自己家的稻子卻淋溼了,毛澤東爺爺卻還是很快樂。這不正可以用盧梭說的:“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榮的,”這句話來形容毛主席爺爺嗎?

接著,我們看見了一口井,聽導遊說,曾經毛主席和幾位同學在這旁邊坐,這時從井裡跳出一隻青蛙,於是作了一首詩,詩的內容是這樣子的: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隨後,我們來到了毛澤東爺爺上課的教室,教室面積寬廣而又整齊,一排排座位齊刷刷地擺在我們面前。講臺上面,有兩塊重疊的黑板,上面吊著兩根繩子,可以上下移動。毛主席的座位就在二組倒數第二個,但他學習還是很認真。

之後,我們又來到了毛主席的自修室。它十分簡陋,只有八張桌子和八張椅子,再加上一盞燈,便是自修室了。可以想象,當時毛主席爺爺那股非常熱愛學習的勁。

參觀完畢,我戀戀不捨地上了車。心想:毛澤東爺爺,您的品德讓人讚歎!您的學習讓人驚豔!我敬佩您!

參觀東郊植物園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625字

馬克思曾經說過:“勞動最光榮。”在我們湘鄉市東郊鄉,有一位年過七旬,但始終不忘勞作的老人,他親手種植苗木上萬棵,佔地一公頃,形成了一個小有規模的植物園,吸引了很多人去參觀。

帶著好奇心,我們五年級的小記者興致勃勃地趕去老人的植物園參觀。

一路上,我們哼著歌兒,心情無比歡暢。下車後,我們遠遠就看到用樹木搭起的棚架。朝著那兒走去,“哇!這麼大一條絲瓜,還有掛在樹上的南瓜,真神奇!”沿著一條小路一直走,兩旁是一些種植的奇花異草,頭上有一些奇形怪狀的瓜果,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到了老爺爺家裡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在唱歌的小溪,接著看到的是綠意盎然的植物園,再往裡走,池塘中的魚兒搖擺著尾巴,歡快地遊著,好像在向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接下來,我看到爺爺院子裡有一個白色的棚架,仔細一看,發現裡面有一株長得像喇叭似的植物,它的根是細而長,底部是紅色的葉片,經過介紹原來是熱帶植物中的豬籠草,我是第一回看到,簡直太神奇了。豬籠草挨著霸王花,它們如飢似渴的享受這裡的陽光、雨露,生存的那麼自然,那麼隨意,那麼茂盛。走在植物園裡,感覺是人在畫中走,太有趣了。

我們參觀完後,爺爺把我們帶到了休息室,給我們講述了他的故事:爺爺姓潘,年輕時曾經是袁隆平的學生,與袁隆平一起研究過雜交水稻……受袁隆平的影響,老人對植物有深厚的感情,哪怕是年過古稀都不忘培育植物。

回望植物園,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美好,真希望城裡鄉下多幾處這樣的美景,讓天更藍,水更清,大夥兒都有美景欣賞。

參觀東山書院 篇6

國小二年級作文 ,387字

今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去參觀東山書院。東山書院既是毛主席的母校,又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

我們一路上歡歌笑語,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學校門口。踏進大門,就看到一個大池塘,池塘裡的水清清的,像一面大鏡子。池塘裡有各種各樣的魚,有的黑白相間,有的全身金黃,有的全身佈滿彩色的條紋,有的全身烏黑,魚兒在水裡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歡樂極了。

從大門往右拐,經過一座石板橋,就正式進入東山書院了。走進正門,有一個四合院,分別是東修齋,西修齋,大廳,裡面還有一尊孔子的雕像,是因電視劇《東山學堂》的需求而建立的。

接下來我們又參觀了毛主席的教室。它是唯一一間有西洋裝飾的教室,教室的黑板是可以上下移動的,玻璃窗戶是日本進口的,有兩三米高,使整個教室通透明亮。毛主席的座位在二排倒數第二位教室後面,爸爸讓我坐一坐毛主席的座位,還給我和妹妹拍照留念,我們都很興奮。

東山書院環境真美呀!

參觀東方影城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8字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中影東方影城。它位於紅豆購物廣場內,是我市唯一一家五星級影城。

我們來到紅豆購物廣場,乘坐觀景電梯直達四樓。出了電梯,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個別具一格的休閒大廳,它的牆壁是由黑色大理石砌成的,顯得具有神祕感而又不失大氣。最醒目的是那一塊高高掛在牆上的巨大宣傳板,上面寫著這樣幾個大字:與世界同步,和經典同行。正是體現出了影城與眾不同的特色。字的下方還有許多電影明星的影象,不禁令我們想起了一段段經典的電影片段。

接著,由介紹員阿姨帶領我們參觀六個電影放映廳。其中1~3號放映廳屬於小型放映廳,能容納150~160人,4~6號放映廳屬於大型放映廳,能容納260~270人。6號廳又被譽為“電影頭等艙”,因為它是“VIP貴賓廳”,裡面有豪華軟式黑皮航空座椅,邊上有按鈕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調節座椅,地上還鋪著高階地毯。

參觀完放映廳,我們來到機房。這裡的放映裝置都是國家頂尖級的,這裡大多數都是膠片放映器。它的原理就像我們平時翻看的小漫畫,有許多畫片組成,再由特殊的儀器放映到大螢幕上。還有一臺是數字放映器,據說這是鎮江唯一一傢俱有的,它就像一臺電腦,把影片映在大螢幕上。

在我們觀看電影的過程中,這裡的高清晰場景和震撼的視聽效果,令我們身臨其境。

一流的放映設施,一流的觀景環境,讓人盡情享受五星級影城的魅力。在東方國際影城看電影,真是一種享受、時尚、舒適。

參觀東縱紀念館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454字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參觀了東縱紀念館。東縱紀念館坐落在東莞市大嶺山鎮,它的裡面儲存著關於東江抗日戰爭的記憶。

一進大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的雕塑像,我在雕塑前拍照留念。然後繞過雕塑,走進展館一廳,大廳裡擺放著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有東北抗日聯軍戰士戴過的棉帽,有戰士們用過的飯盒,有戰士們用過的各式各樣的槍刺,有侵華日軍用過的防毒面具,有日本侵華期間遺留在中國的追擊炮彈……我心想:“以前的武器這麼了得呀!”

我們又來到第二展館。這裡陳列著華僑同胞對東江抗日支援的武器。展廳左邊顯眼處,擺放了一部《前進報》用過的印刷機和打字機,旁邊展示櫃上還擺了很多不同型號的機槍和衝鋒槍。我們參觀完室內,接著來到室外。放眼望去,一架架高大威武的高射炮整齊地擺放在展示臺上,真是壯觀!我興奮地跑過去,騎在那臺最高最大的高射炮上,讓媽媽趕緊給我拍照留念。除了高射炮,我又陸續參觀了雷達車、教練車、強擊車……

這次參觀東縱紀念館,我回顧了歷史,增長了知識,懂得了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為我們祖國的強大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夾江東風堰 篇9

國二作文 ,650字

位於天府之國四川的東風堰,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從此,名不見經傳的古堰聲名鵲起、馳名中外,它如涅??的鳳凰,在新時代的曙光中浴火重生。

四川受季風活動和盆地特殊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降水分配不均,冬春多旱,秋多綿雨,容易發生洪澇乾旱等自然災害。為了阻止這一切發生,修建了東風堰。

東風堰這條明清古堰,潤澤九鄉,福佑生民五百載。逶迤長渠,穿山越城,灌溉雲甘千頃疇。東風堰這條有著悠久歷史的老堰,在歷史長河裡,見證了灌區的歷史變遷,它流經千佛岩石窟,依山而建,穿山鑿石,讓淙淙流水從佛像石龕下隱身而過,與巖壁上的摩崖造像交相輝映,組成了動靜相襯,相得益彰的絕美畫面,展現出包容共存、蜿蜒多姿,動靜相宜的和諧整體。東風堰浩浩蕩蕩,千古不廢,它哺育了灌區的鄉民,滋養著家鄉肥沃的土地。佇立堰邊的治水碑刻與石窟造像並存,傳播著幾百年來的灌溉文明。農耕文化在這片平原淵遠流長,生生不息。乾渠支流穿過夾江縣城,清波盪漾,水流潺潺。兩岸綠樹婆娑,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觀。

在水量充沛的季節,多餘的渠水漫過堰渠湃缺注入江中,形成了一道長約100米的瀑布,聲雷轟鳴,浪花飛濺,煞是壯觀。

滾滾青衣江水浪,東風送暖業輝煌。穿山苦苦通渠水,灑汗淋淋惠紙鄉。灌溉良田譽遐邇,豐盈碩果溢芬芳。祖先遺產千秋享,世界工程永世昌。

東風堰,明清古堰,不廢江河萬古流,它書寫了天人合一的傳奇!

東風堰,潤澤生民,造福邑人千百載,它承載了無比厚重的歷史!

東風堰,涅??鳳凰,新時代裡煥青春,它成為了水利工程持續應用的典範!

關於東風堰的作文 篇10

國二作文 ,725字

蜀國之西南,有一小縣,名曰夾江。兩山對峙,一水中流,喚為青衣。古有李白頌曰:“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夾江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有條東風堰,沿青衣江東岸向東南方流,經碧雲山再匯入青衣江。

夾江縣境內的東風堰是中國首批世界級灌溉工程遺產,也是樂山市繼樂山大佛、峨眉山之後的第三處世界級遺產,作為一名夾江人,我們因此而自豪。東風堰位於青衣江流域,可以說青衣江是孕育夾江文化的母親河,而東風堰則是來自母親河的饋贈。相較於其他人來說,東風堰對於夾中學子的意義好像更重要些。東風堰的總乾渠流過夾中校外,站在教室裡遠眺校外便能一眼看見東風堰。眾多學子在學習時,東風堰也在陪伴著我們靜靜流淌。

晚飯過後,漫步於東風堰岸,碧波盪漾,樹影婆娑,令人心曠神怡。渠道兩旁綠草茵茵、芳草萋萋。江水隨波盪漾,一眼望不見盡頭。目光向上移,還能隱隱約約看見山的輪廓和薄薄的迷霧,這便為夾江添上了一道神祕色彩。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青衣江水孕育了多少生命,孕育了多少文化!截至2000年,東風堰灌溉了7萬多畝地,它無私奉獻,不求回報。多少年來,它默默流淌,悄無聲息地潤澤大地生靈,灌溉農田莊稼。夾江的繁榮離不開東風堰,它傳播了灌溉文明,深化了水利文化的內涵,併為水利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東風堰美化了景區、縣城及郊區。為夾江人民創造了一個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東風堰也發展得越來越好。既然這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那麼我們更應該保護好它。身負重大責任的我們心中應懷揣著高遠的夢想,想想該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利用東風堰。相信經過夾江人民的共同努力後,未來的東風堰定會以更嶄新的面貌來迎接各方的客人。

東風堰水情文化 篇11

國二作文 ,804字

天佑焉城蓋世功,幽幽古堰喚東風,稷功百代桑麻事,禹跡千秋倉廩豐。分水毗盧懷邑令,洞山彌勒頌胡公。人間有口碑皆是,峴首桐鄉香火籠,潤澤民生東風堰。

走在東風堰旁,青衣江畔,耳邊隱隱傳來千年前的詩,青蓮居士吟唱著“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腳下是詩仙當年詠歎之水,身旁是古今聞名的平羌之江。我自豪,因為我是被你——東風堰養育大的夾江人,是你萬千子女中的一個。

東風堰,明清古堰,不廢江河萬古流。他書寫天人合一的傳奇!東風堰,澤潤民生,造福百姓千百年。它承載著養育萬千人民的偉大使命!東風堰,涅??之身,它是夾江人恆定在心中的一份驕傲,一份自豪。

自從2014年9月16日,東風堰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名不見經傳的它立即聲名鵲起,聞名中外,在新時代的曙光下熠熠生輝,成為了史冊上永載的文明。

東風堰,作為明清古堰,潤澤萬民,福佑夾江500餘載,浩浩蕩蕩,是歷史的輝煌。東風堰流經千佛巖時,古老的棧道與莊嚴威武的石像,相得益彰,守護著夾江35萬人民的幸福。逶迤的水勢,穿山越城,引得無數文人墨客歎為觀止,為其傾覆一顆顆愛山水,愛江河之心。你奔流不息,給世人留下了千年的回憶。

東風堰中詩意多。乘一葉輕舟,渡青衣,觀山水,賞文明。只見“禹跡千秋”,大禹治水,傳頌千萬年,其精神影響著每一個人。千千萬萬為之奉獻的人,如大禹一般奉獻自己,成就他人,這便是東風堰之精神吧。萬詠崖上,有著無數人的心血,東風堰中,有著無數人的青春。祖先為我們無私奉獻,我們理應傳承其愛故鄉、愛人民、愛一切的大愛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一個有擔當的人,接千古遺風,做傳承之人。

華燈初上,漫步堰畔,看碧波盪漾,觀樹影婆娑,兩岸青山夾一江,潺潺江水過大堰。茵茵綠草兩道,小橋流水心神怡。壯哉,我東風堰;樂哉,我夾江人!

夾江東風堰 篇12

國二作文 ,900字

風嗖嗖的吹,落葉在空中舞動著它婀娜的身姿。老槐樹下,躺著吱吱作響的搖椅。外公閉著眼,享受著閒適的田園風光。外公一直生活在東風堰旁的平房裡,那掩映在綠樹叢中的庭院,杏黃色的院牆,青灰的屋脊,陪伴著外公度過無數個日日夜夜,卻也掩藏不住歲月打磨的斑駁痕跡,讓他年近耄耋。有時,爸爸媽媽提出給外公找個好點的住處,老是待在這兒不好。可是外公卻總是說:“不走,不走,這裡有我的東風堰呢”!

作為一名夾江人的我,卻對東風堰知之甚少,更沒有外公那種深深的眷戀之情。何不趁這週末的閒暇時光,多瞭解一下東風堰呢?很快我便用手機在百度裡查到了答案:東風堰位於青衣江流域,而青衣江又稱平羌江,雅河。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的詩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平羌”就是指青衣江。

東風堰的前身為毗盧堰和龍頭堰,1967年才更名為東風堰。經過“興建堰首,兩次擴建,千佛電站的修建”後,東風堰的引水已永無水源枯竭之慮,確保了東風堰灌區的持續執行。截至2000年,有1。19萬畝河灘地和水域溼地,被開墾和灌溉農田,灌溉面積增加到了7。67萬畝。此後東風堰經過改建後成為了兼具灌溉、排澇,城市防洪多功能的綜合性水利工程。

2014年9月,東風堰登上了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榮譽殿堂。在執行理事會宣佈首批遺產名單中,東風堰位列榜首……

正在我翻閱東風堰的歷史時,外公走了過來,瞧了瞧我手機上的文字,搖搖頭,自言自語道:“時代在改變,科技在創新,現在的人啊,都被手機迷住了,沒人再管這堰嘍!”說著,便踱著步去東風堰旁散步了。

是啊,時代的變遷,人類的發展,帶來的是與時間賽跑的快節奏生活,捨棄的是從前的漫步悠閒,淡然自若。那些祖祖輩輩留下的東西,仍然在默默等待著人們去繼承、發揚。落葉終會落地,只是他們不僅是落在散發著芳香的泥土上,更應該是落在青白色的水泥地板上。

我站起身,出門跟上外公的步伐,與他老人家一起望著夕陽輝映下潺潺流淌的東風堰……

東風堰 篇13

國二作文 ,962字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數不清有多少紛飛的歲月,那一江奔騰不息的清流,穿越歷史的時空而來,又懷揣夢想向未來流去。流過清晨,流過黃昏,流過風雨,流過心酸,流過跋涉的淚水,流過憧憬的夢幻。像是遠道而來離別已久的戀人,輕輕的擁抱著我們腳下葦草叢生的河岸。

也正是這樣一條江,才成就了巧奪天工的傳奇——東風堰。

蔥鬱的山峰,奔流的江水,飛濺的朵朵水花,如同白雲撒落在碧空的絮語,在歷史的書頁上書寫出山與水生命的厚重。當然,正是有了東風堰,才更加凸顯出對這片千里沃野的深情與依戀。

始建於350多年前的東風堰,是我市第三個世界級歷史遺產,原名東南總幹——毗盧堰;清末易名龍頭堰;上世紀30年代又稱之為胡公堰,穿山堰。東風堰的東干渠、西乾渠則是建於明代早期的“八小”“市街”二堰,又稱“八小堰”“三大堰”。他們繞城而過,陪伴了我們500多個年頭。

赫赫有名的東風堰位於青衣江流域,可以說青衣江是孕育夾江區域文明的母親河,而東風堰就是來自母親河的饋贈。這一古老的灌溉工程在新中國的建設下煥發了新的生機。青衣江因福澤著“天府之國”中的“西部瓷都”“千年紙鄉”這片富饒的樂土,而發生了一個久遠而巨集偉的曠世傳奇。在華夏大地上,你是一項來自遠古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在世人的觀瞻中,你千百年來的洶湧浩蕩的波濤,引來無數人對你駐足和讚歎。你如涅磐的鳳凰,在新時代的曙光中浴火重生,你在世界水利工程篇章上,為我們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霧雨中,漫步其間,彷彿聽到一曲紅塵裡的幽夢,在彈撥著歲月塵埃無法掩藏的生命長歌。彼岸,不染紅塵的阡陌處,正夢幻地搖晃著一把過江的槳。風風雨雨幾百年,數不盡的生澀與散漫,無需過多言辭,只想品嚐你沉澱的歲月之美。

弄不完的青櫻,吹不盡的玉笛,那流放在生命裡的詩句,任風采摘,任雨侵潤。

極力的向一個方向望去,視線裡層層疊疊都是風纏繞著水的激情過往。山最美的狀態不是靜止,水的柔情豈止百轉千回的縈繞。東風堰的壯美,深深印在她滋潤過的每一片沃土之上,深深印在了我們心裡。

參觀東方明珠電視塔 篇14

日記 ,863字

吃過午餐,我們就買票去參觀東方明珠,東方明珠好高哦!站在下面抬頭望,帽子都掉了。參觀的人很多,一到裡面就排起了長龍,是在等電梯的。這個電梯可快了,乘務員阿姨剛把介紹講完,我們就已經到了258米高的環形觀光層。這一層裡面有很多賣東西的,有玩具和紀念品。我有一點點失望,因為爸爸說上面有旋轉餐廳,可是我看到的是買東西的。我站在高處往下看,啊——好高呀!我感覺心裡很害怕。繞了一圈,我發現有一臺望遠鏡,上面寫著一元30秒。我讓爸爸給我一元錢,然後我將它投進望遠鏡的孔裡,望遠鏡就打開了。這望遠鏡有點高,所以我就踮著腳把眼睛對準望遠鏡的。“哇!——”我大聲地叫起來,這望遠鏡也望的太遠了吧!遠處的景色一下子拉到了鼻子跟前!

我們看到有很多人從樓梯往下走,我們也跟了過去。一下樓,爸爸眼睛一亮,就拉我上了玻璃橋,我一上去,低頭一看,啊!我就嚇得趕忙往後退,一步都不該往前走。我還看到好多大人都不該上去走,不過我爸爸一點都不害怕。他拉我上去,可我壓根都不敢走。我對爸爸說:“爸爸,你坐在玻璃橋上,我給你拍照。”爸爸將手機遞給我,自己坐在了玻璃橋上。我拿著手機手都在發抖,“咔嚓!”一張照片拍好了,一看,呵呵!我把爸爸拍成了黑人!我心裡還是很害怕上玻璃橋,就對爸爸說:“爸爸樓上有一個太空艙,我想去,可以嗎?”爸爸說:“太空艙跟玻璃橋一樣也是透明的,而且比這個更小,你現在大的都不敢走,你就別想去了。”我心裡想:我一定要克服恐懼,我要去太空艙!我鼓起最大的勇氣往前走,閉上眼睛……啊!我終於走到玻璃橋中間啦!我興奮地跑到爸爸跟前說:“爸爸,我敢走玻璃橋啦!”爸爸笑著說:“我已經看見啦,你很勇敢,真棒!好,等一下帶你去太空艙。”“耶……!”

夾江東風堰 篇15

國二作文 ,717字

碧水深,綠有痕,楚楚江影沉。

潛龍戲,棲雪空,笑傲天下雄。

——題記

東風堰,明清古堰,不廢江河萬古流,它抒寫天人合一的傳奇!東風堰,潤澤民生,造福邑人千百載,他承載無比厚重的歷史!東方堰,涅??鳳凰,新時代裡煥青春,它成為了水利工程持續應用的典範!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兩山對峙,一江中流的天然美景,我縣因此得名。在千佛巖對岸遠眺大官山,彷彿劉禹錫筆下的“白銀盤裡一青螺”。時代在變化,東風堰的價值也會隨之改變,東風堰將給市民提供一個休閒的好去處。漫步其間碧波盪漾,樹影婆娑,定會令人心曠神怡,東干渠穿城而過,順山堰揭蓋亮水,間或穿插親水平臺,讓人與水親近。渠道兩旁的仿古欄杆,凸顯堰渠古樸。潺潺流水在城中流淌,渠道兩旁綠草茵茵,楊公堰上小橋流水,鄧溝兩邊篁竹茂林,城市因水而更美。

古蜀良邑,今之夾江。隋朝置縣,物華天寶,雲山蒼蒼,碧水浩浩。青衣佳處,一脈清流。引平羌碧浪,映峨眉山月。泱泱蕩蕩穿千佛巖卷柏岸驚濤。潺潺汩汩,繞夾江城掠岸柳竹影。一路桃花流水,廿裡荷蓋生香。凡三百五十載,潤農桑千萬畝。東風堰的“八小堰”“三大堰”繞城而過,流淌數百年,與我們朝夕相處,為我們默默奉獻。

2014年9月16日,一個讓無數夾江人激動和自豪的日子,一個讓東風堰永載史冊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東風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我們發現在東風堰平凡的容顏後面藏著悠久的歷史,鮮活的故事和深厚的水利文化。榮譽在前,責任在肩。讓我們共同瞭解東風堰,共同去挖掘這座遮蔽已久的寶庫,共同去雕琢這塊深埋泥土的璞玉。

關於東風堰的作文 篇16

國二作文 ,1330字

行走在東風古堰上,撫摸著殘破的巖壁,感受古人的鬼斧神工,體會歷代滄桑留下的痕跡,低吟古韻,高吭今調,欣然提筆作賦。

古來之堰,千古流轉,黍稷??????芳芬,川蜀道中,維繫夾江。攬青衣入懷,揖千佛之撫。汲汲江水付之東流,萎萎糧莠一去不返,農桑之甚,更享以福,去其蟊賊,替以挺穗,害以螟媵,更其幼稚,民意是為,食以農為本,農以穗為根。穗以水治,而以東風灌之,豈不美哉?

遂至明代展與,戰亂繁繁,良不雍雍,顛?,若之何其?無知,伊百姓之利,或人出,眾人接,邑人陸綸,首之縣令,痛此不已,謀以開“二堰”,憂民生而立,焉“八小”“市街”耳?曰“昔以此不為!今立而傳繼。”而開“二堰”,民生沸騰,關農桑而以千古,頌其“遺澤長存”,完無愁憂心,而甚無農害,博博而解,穗香百里,千古無絕。

嗚呼!明末清初,蜀無以存,平羌千里,人煙寥寥,隰則有萎,荒天暴日,民不聊生,饑荒滿地。

康熙元年,令王士魁,信誓旦旦,將以復興中華,必先修水利,天人合一,則引龍吼灘,擔石堆山,人力物力不勝其間,為求之,導壘已至江中一線,介以通,合一體,此八小市街不為散,?V以治水,治水以治國,治國方能治天下,以毗盧為主,東南大堰,長堤若虹,直至長霄,桓桓古堰,壯世神工,矯矯堰者,刻壁流芳,割謝譚以一為二,偉哉,於乎!厭厭眾穗以實之,暢流無阻,喜聞之,淚沾裳,不以出頭,以之春芳。

乾隆年初,普天同樂,嬋媛渡堰,為不負潤澤生民,以高山流水,水脫兩堰以毗盧,棄冀從羌引水在金銀。聞光緒廿六,二堰相爭,揆思服與之嘉定兮,肇不可割也,斷曰:“汩一石至於總堰中,砌一堤埂,便萬事無爭,得以一為二,均分也。”繼而,龍腦沱為八小堰取之,易名為龍頭堰也,冀口為市街堰取之,替更永豐堰。至民國初年,世間滄桑,民難以存,互協,遂以複合之,甚喜。

噫!人皆顰蹙,拂鬱了了,天難容人,穗爛草枯萬里,害蟲野獸無絕,不效遠長,何以傷?民國十九,迎胡公,順民生,勤儉節約,關民心桑,奏民膚公,先賓後繼,以導水口,以龍改坡,大哉!大堰開鑿,石壁生輝,穿千佛摩巖而過,既開數百,又保佛像完整,不傷其身,不毀其損,相伴青衣與君兮,不勝濤濤,餘水逢飛瀨其間兮,不以旋旋,聲之大,不言語,浪飛濺,自難忘。頌其:“千古名言,巖刻胡公,何謂其名?胡公堰也。”

天悠悠兮水殘殘,草瀟瀟兮人落落,人民共和,毛公開國,朝代更替,青衣水降,堰頭枯黃,為求民生勘其沉,現代水利爭鋒快,龍骨上游數餘里,興修水利現代化,電站新修小渠大,人皆歡喜笑嘻嘻,雅河獨瀾以見證,歲月不惜終有道,天災人禍打不通,人文改治新風貌,大堰出水千田綠,分渠也化千層新,榮登殿堂以重生,灌溉遺產顯本色,年代久遠文化深。穿巖無損奇工程,望江耀於世界開,鬼馬神工今朝見。

清波漾漾,流水潺潺,醇惟事事,罔聞於行,興水利,強富國,不以歲月,不以楚歌,敬則生民,畏則害民,勇探索,利挑戰,嘆雲兮,水天瀲灩青一色,嘆水兮,清流碧波共同通,東風古堰,夙夜罔或不宇賓,允迪慈,平羌千里得之幸也。

參觀姜堰博物館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字

姜堰的歷史是我們每個姜堰人都應該瞭解的,有空一定要來參觀哦!

參觀毛澤東故居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4字

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也是世界一大偉人。不久前,我和家人去這位偉人的故居參觀。

開車大約30分鐘,我們來到了故居前。這裡有一個荷花池,有很多紅裡透白的荷花,也有一些亭亭玉立的荷葉。池塘裡有一些金魚,紅底黑斑的、黃色的、黑色的,這些金魚不停地游來游去,自由自在地,很讓人羨慕啊。在池塘的兩邊有很多拍照的人,是想留個回憶吧。

我們準備去故居里面看看。經過那兩扇木門,走進了堂屋。在堂屋裡有很多玻璃櫃子,裡面有許多毛澤東用過的東西,如衣服、鞋子之類的。在牆上有許多國內外要人的照片。

現在我們進入了毛澤東父母的臥室。在這裡,我瞭解到毛澤東的父母分別叫毛順生和文四妹,牆上掛著他們的照片。房間佈置很簡單,只有一張床,上面有一床藍底白花的被子,一床黑色的蚊帳,還有一個櫃子和床頭櫃。

毛澤東的臥室也很簡單,毛澤覃的臥室也這樣佈置,我就不一一說了。在牆上,掛著他們生平事蹟的介紹。

廚房裡的東西很多,有一個灶臺、一個水缸、一個水壺。在後面是倉庫,裡面有農具等,顯得有點亂。然後是一個牛圈,早就沒有了牛在裡面。過了牛圈就是後山,在後山裡有很多樹。

真是想不到,一個小農舍養育出了一個偉人。

參觀人防風光帶 篇19

國小二年級作文 ,297字

“叮鈴鈴”上課了,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周老師要帶我們去參觀期待已久的人防風光帶了,在出發之前,老師特意給每個同學發了一個精美的小書包和一本關於人防知識的書。

我們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出發前往目的地,一路上我們看見了許許多多的人和美麗的風景,過橋的時候,我看到了河水在奔跑;風兒在趕路;小鳥在歌唱……

終於,我們來到了風光帶,一眼望去,非常壯觀!沿著寬寬的河堤,有一鼎鐘上面刻著四個大字“銘記歷史”。四根大柱子上記錄著以前的歷史,讓我覺得我們中國很偉大。再往前走,我看見一塊石牆上雕刻著一幅壁畫上有坦克、軍艦、飛機,還有我們的人防標誌。

參觀完之後,我們就盡情的玩耍,廣場上到處是我們的歡聲笑語……

毛澤東故居參觀記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826字

今年寒假裡,爸爸開車帶我去旅遊,從三亞回來的路上,我們去了韶山沖—毛澤東故居。

參觀毛澤東故居的人車水馬龍,門前排了好長好長的隊。在排隊的過程中,我浮想聯翩,在我的腦海中出現了毛澤東學習的場景,我想他和我這麼大的時候是怎樣學習的呢?是在什麼環境下學習的呢?有沒有和我們一樣寬敞明亮的教室?有沒有像我們一樣和藹可親的老師呢?還想少年時的毛澤東是和我腦海裡長的一樣的嗎?一邊想一邊就隨著人群慢慢的進入了毛澤東的故居里。

故居里面和我想的還真不一樣,看了好多關於毛澤東的生平事蹟,才知道毛澤東是個這樣的一個人。首先,我看過毛澤東的書房後,發現他的學習環境和我們的教室一點也不一樣,他的書房沒有我們教室一排排整齊的桌椅,也沒有我們教室裡大大的黑板,還沒有窗子,只有一個方形的桌子和一個長長的凳子,而且他的老師就只有一個私塾先生教他所有的知識。有一次,他因為私塾先生對他管教太嚴厲了,他就離家出走了,去外面流浪了好幾天才回來,回來後他體會到了私塾先生對他的用心,從此以後他就更努力發奮讀書了。這個事蹟讓我也很受感動,我現在在這麼好的環境裡學習,以後我一定要更用心的學習。其次,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我看見毛澤東寫的好多書信,裡面我能看懂的好些話,讓我很感動,其中有寫給他兒子的書信,知道了偉人也有脆弱的一面,也有一個和爸爸、媽媽一樣愛孩子的心,感受到了毛澤東一生既偉大又平凡。最後,也是最讓我感動的是毛澤東的孝心,爸爸給我讀了毛澤東寫給母親的《祭母文》,生動地展示了毛澤東母親以及毛澤東自己的精神世界,讓我更懂得了父母親的不容易,我要從今天起好好孝敬我的父母和長輩。

走出故居,我又回頭看了看毛澤東的故居,他的故居不像天安門那樣莊嚴雄偉,而是一個典型的南方農舍,農舍的前面有綠水、有綠油油的菜地,後面還有綠綠的山,故居顯得這樣寧靜和古樸。這次韶山沖之行,既增長了知識,又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對民族和國家有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