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的雨相關作文20篇

古詩中的雨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8字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蘊含著深情悠長的故事,書寫著情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雨踏著輕快的步伐,卷著微微飄散著的杏花香款款的走來了。和著那淅淅瀝瀝的雨聲,打在枝葉上,跳落在柳條上,就那麼靜靜的這一夜,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而這一切都是那麼寂靜,那麼無聲地喚醒了沉睡的生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二月的初春,還帶著點冷風刺股的附在面板上可勁的吸著身體的熱氣,房簷下還掛著幾串冰凌兒,搖搖欲墜似要掉落下來。一夜過後,清新而溫暖的空氣、略顯青澀的草叢,欲開未開的樹苞,早鶯爭樹,新燕啄泥,讓伸著懶腰的人突的就露出了笑容。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自古秋總是悲涼的,總是多情的的,總是傷感的,連詩人都對它高看一看,似乎萬物因這個季節而悲痛。那嬌豔欲滴的花兒,盛放的如同一朵朵火焰,可秋風一吹,半裸凋零,枯枝殘花,在夾雜著細細涼涼的雨,更顯得惆悵了。怪不得李清照會寫道“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是啊,一道這個時候怎一個愁字了得呢?愁來年,愁冬天,愁萬物,更有國仇家恨在裡面。

冬天似乎和雨沒有什麼關係了可詩人非要尋些由頭來拉扯上“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看那一片片白雪不就是雨嘛!

走進古詩中的雨,欣賞雨的詩情畫意。

走進古詩中的雨,欣賞雨的多姿多嬌。

走進古詩中的雨,品味雨的千年情緒。

我與古詩中的兒童玩耍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7字

一天晚上,我正在興致勃勃地看電視,突然,一個黑洞出現在我的眼前,我被它給吸進去了。當我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處在一個無邊無際的草地上。

呀!我已經穿越到了古代,太棒了!正在我高興的時候,忽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掉過頭來,發現一個與自己一樣大的孩子。他問我要不要陪他一起去放風箏,我聽完後爽快地答應了。我拿著風箏,那個小男孩拿著風箏線,準備完畢,我們便開始跑了,跑了幾十米時,我使勁地把風箏往上扔,呀,我們的風箏飛了起來,越飛越高!這時,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句詩。

接著,我又來到小河邊,這裡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河水清澈見底,都能看見河裡的魚和蝦,小草綠油油的就像一張綠色的地毯,小花五顏六色。過了幾分鐘後,我看見一個比我小的孩子正在採蓮花上的蓮子。我對他說想和他一起採蓮子,他馬上答應。於是,我來採蓮子,他則駕駛著小船,我越採越多,都能把整個小船給弄滿了。這時我不禁吟起一首古詩:“小娃撐小船,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古詩中的兒童真幸運,生活真豐富多彩,我真想一直穿越下去,與古詩中的兒童自由玩耍。

古詩中的兒童真幸福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2字

唉,我今天可真累呀!忙了一整天,又是上課,又是上興趣班,晚上再把作業寫寫,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整個人都累趴了!還好,終於可以睡覺了。一會兒,我就進入了夢鄉!

咦,我的衣服怎麼成了古代服裝了呀?突然,一個小妹妹急匆匆的跑到我的面前,說:“姐姐,我們去玩好嗎?”我聽了,就想:“我是不是穿越了,我是不是自由了。”想到這裡,我就陪著妹妹一起去玩了!

我們來到花園裡,看到了一叢叢美麗的花朵,它們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一隻只小蜜蜂成群結隊的來到了這兒,我怕它們咬我,就嚇的躲到了妹妹的身後。可妹妹並不怕,而且反而和小蜜蜂一起玩耍!小蝴蝶也飛來了,它們好像在和妹妹玩一個“躲貓貓”的遊戲,蝴蝶反映很靈敏,飛到了花叢中,妹妹怎麼也找不到了!這時,我想到了一首古詩:“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我們又去了一個公園,妹妹拿出了幾個銅板,去買了一個風箏,然後就帶我去放風箏了。我把風箏控制的好好的,幾個“貓頭鷹”和“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貓頭鷹”好像在商量對策,怎麼樣才能吃掉那幾只小“燕子”。就這樣一場激烈的戰鬥就開始了!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詩:“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我們又到了池塘邊,正好看見一隻小船,就立馬坐了上去,妹妹慢慢的划船,還邊劃邊採蓮蓬,這讓我不禁想到一句詩:“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妹妹累了,就在小船上,拿一個蓮葉放在臉上睡著了。我看了妹妹那天真可愛的樣子,也在旁邊睡著了。

“起床了,快起床,要上學了!”嘮叨聲又縈繞在我的耳畔,我醒來,才發現那是一場夢。我心想:唉,如果那場夢是真的就好了,看來,又要面臨這一堆“苦難”了!我多麼想與古詩中的兒童玩耍!古詩中的兒童真幸福啊。

古詩中的離愁 篇4

國三作文 ,703字

街燈已上似游龍,忽逢一夜月光寒。前塵過往,明月照亮天涯,獨看一場繁華!淚伴月,思念隨風,潸然淚下。

常說,須臾間,流光易老,紅顏易憔,歲歲年年人不同,花似花落影何從,年華虛晃,徒留人間滄桑。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一曲淺詞,述一世傷悲,凝聚千言,難識道離別。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不想讓自己去思念,可卻難以話離別。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紫衣青衫挽,相擁淚雨下,痴看紅顏去,再也不復返!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有何處,可與她訴說那幾經離愁,那淒涼悲傷,徒留一人獨自細細酌嘗。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千載萬載如影,萬代春秋隨風,又有誰知相逢不相識的痛,那時,早已灰塵滿面,鬢髮如霜,你我相隔兩望,只不過徒增悲傷罷!

“夜來幽夢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溼了眼,溼了裳,溼了孤城的彷徨。沒想到還能入夢還鄉,你,獨坐窗前,食指繞紅線,抬纖纖玉手,為已梳妝,塗胭脂香氣,“我”,早已迷惘。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兩人靜靜守望,萬語千言,千言萬語,卻不知該如何道訴,只有相對無言,望那淚落千行。恍若那無垠大海的平靜,卻實則早已在無盡的埋藏。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時光如水,永遠承載著看不穿的回憶,如微波盪漾,最美不過夕陽紅,最美在折柳離別後,可在那皓月當空,墳山松下,卻是與妻子思念年年,肝腸寸斷的地方。

那所謂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山盟海誓,等到的是什麼,不過是一曲離愁罷!

微波淺蕩,賞一輪明月,嘆古往今來,一地相思兩處閒愁,落花飄入蝶池,剪不斷思念,數不盡哀愁,傾然而下!留一人傷悲……

古詩中的鄉村 篇5

高一作文 ,804字

蘇軾曾贊王維之詩畫: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古詩中的鄉村,便如摩詰之詩,意境悠遠,源遠流長。

鄉村,自古以來便是歷代文人抒發自己思想情感的聖地。它區別於都市,少了幾分喧囂,多了幾分寧靜。古詩中的鄉村,有抒發歸隱之心的超然;思念家鄉、感時傷懷的悲痛;又有憤世嫉俗的感慨。它就在這千百年來自然而然地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這之中的文化與意境便完美的融入到那風景秀美的鄉野之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有多少文人志士借這鄉村抒發自己的情感。讓村落變得富有詩書意氣,讓鄉野變得意境悠遠。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白居易推己及人,將勞苦大眾的困苦生活書寫得淋漓盡致。古詩中的鄉村,不僅僅是悠遠閒適的鄉野,更多的是對那世間疾苦的真實寫照,還有那對那可悲世道無窮無盡的感慨。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個典型的以樂景寫哀的句子道出了多少在外遊子的感傷。鄉村在這裡便是家的代名詞,無論所居何處,見到這鄉村,內心是有多麼的悲痛與思念。鄉村不僅是精神的寄託,同時,也是情感的寄託。在這精神寄託與情感寄託中,歸隱之心必不可少。

談到歸隱,不得不提到晉代五柳先生陶淵明,及其構想的絕佳聖地—桃花源。

“童儒縱行歌,斑白歡遊詣。草容識節和,木摔知風厲”陶公所想的歸隱之地是這般得祥和。任何人讀來,心中便是五味雜陳。這鄉村,便如摩詰之畫一般。自成一詩,自有韻味。“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詩中的真情、這份靜謐必不可少。古詩中的鄉村,縱穿千古,隨著詩人的思緒而起落。短暫之中,卻是永恆。

“世上自有真情在”事隔千古,古詩中的鄉村早已飄渺難覓,唯有詩人留下的那滿滿真情,滿滿熱淚。讀古人之詩,我們彷彿置身於那滿含古老文化的鄉村;品古人之情,我們彷彿行走在那飽含悠深意境的鄉野之中。無論是憤世嫉俗、深情思鄉還是避世歸隱。我們何嘗不觸動?何嘗不感慨?何嘗不落淚呢?

古詩中的春天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5字

春天,萬物生長;春天,花紅柳綠;春天,冰雪消融。春天,如一幅萬紫千紅的畫,更是一首首醉人的詩。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在《早春》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春之畫卷:街上下起似花針、如牛毛般的濛濛小雨,天地間好像起了一層輕紗般的薄霧。春雨如酥油一般滋潤,望著遠處那片草地,只見綠油油的草地被春雨滋潤著。遠遠望去,好像一塊碧玉,當你不由自主地邁開步子,迎著那片草地而去,走近時,才發現那草地中的小草才剛剛泛起了嫩綠,星星點點地散落在泥土之上。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把我們帶到了春天的錢塘湖邊,瞧,湖邊幾隻黃鶯正爭著一棵“風水寶地”,兩隻黃鶯用翅膀拍擊對方,互不示弱,另一處,一隻黃鶯剛在這“風水寶地”旁的樹枝上站穩了腳,想要一展歌喉,可另一隻黃鶯又把它擠了下去。這時,不知是誰家的燕子從頭頂飛過,只見它在湖邊銜了些溼潤的泥土,忙著築起了自己的新家。這幅美麗的春景圖就這樣被白居易的妙筆記錄下來:“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崔道融在《溪居即事》中寫道:“籬外誰家不繫船,春風吹入釣魚灣”,籬牆外,春潮上漲,溪水滿溢,在春日的陽光裡顯得波光粼粼。不知是哪戶人家,沒有繫緊船繩,被春風一吹,悠悠盪盪地漂進了釣魚灣中。

春,是一幅多姿的畫,是一首優美的詩,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古詩中朦朧而又清晰的春天。

古詩中的春天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8字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啊!春天來了。“一年之際在於春”春天是生機勃勃的。春天是美麗的,春天是多姿多彩的,春天也是詩人寫詩的源泉,春天會在詩人手中變的更加美麗。讓我們跟著詩人的腳步來認真觀察,讚美春天吧!

春天,萬物復甦,大自然都睜開迷濛的雙眼,一切都精神煥發,瞧!小草探出了腦袋,小花正在燦爛的陽光下伸展著腰肢呢!燦爛的陽光灑向那沒有葉子的樹枝上,樹上的花骨朵也忍不住了,睜開了迷濛的眼睛,真可謂“黃四孃家花滿溪,千朵萬朵壓枝低”。

不久樹上就開滿了花。綠葉也正迎著春天跳舞,引來了許多蜜蜂,樹上也停滿了鳥,都在喳喳的叫著,我不由得吟出“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哇!天空中飛來了一隻老鷹,呀!不是老鷹,原來是一個老鷹風箏,不一會兒又飛來了幾個風箏,原來有幾個兒童在放風箏啊!現在正值初春時期,東風哥哥也來湊熱鬧了,真是“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花骨朵兒讓樹枝壓彎了腰,花骨朵們擠來擠去誰也不讓誰,終於有一支杏花擠了出去,露在牆外,啊!我有題詞了,“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嘎嘎”這是什麼聲音呢?原來是我們家的鴨子叫的,它彷彿在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真暖和呀!”我不由得又吟出一句古詩詞“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走在詩人的意境中,體會著詩人筆下愜意的春天,讓我完全陶醉在其中,古詩中春天可真美麗啊!

古詩中的奇蹟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434字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回想著童年背古詩的情景,不禁吟出一句,一首古詩就是一個腳印,我慢慢地走向成功的聖地。

柳樹正在茂盛時期,春光四處照來,我坐在奶奶的腿上,揹著古詩,一抬頭正瞧著那柳樹的枝丫上,碧綠中有幾分含蓄,照射下來的光反射出來,一片金色的海洋。旁邊是高高低低的小花,說道:“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望向遠處似乎真有一枝紅杏生長著。

波光粼粼的湖面反映出天空的一片藍色,“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微風吹過,波紋擴散開去,鴨子嬉戲著。“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秋天,奶奶帶我去散步,一片片紅葉落下來,“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一陣大風吹來。不久後,我登上了山頂,看著群山,我又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大雪紛飛,我興奮地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菜花都不見。”我笑著。笑聲就融化了無邊的銀白色的世界。

一首詩像一個個足跡,連成我幸福的童年回憶。

古詩中的色彩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8字

小學六年裡,我們學過很多古詩,有詩仙李白的,詩聖杜甫的,還有辛棄疾的,李清照的……接觸得多了,我發現詩歌這種文學體裁實在是太奇妙了,讓人忍不住讚歎。

有的詩句中會靈活運用表示顏色的詞語,將一幅幅美麗的場景形象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比如“霜葉紅於二月花”“日出江花紅勝火”就是運用紅色將深秋美麗的景色描繪出來。“新梢漸變鵝黃色”“兩個黃鸝鳴翠柳”是用黃色生動地描寫出活潑的黃鸝。運用黑色的有“黑雲壓城城欲摧”,這句詩將黑雲滿天、壓抑低沉的氣氛描寫得是那麼逼真。“春來江水綠如藍”是用一江碧綠的春水錶現出江南水鄉的唯美。

除了上面的這些例子,古詩中運用顏色的句子還有很多。更奇妙的是,有些古詩並沒有明顯地使用表示顏色的詞語,但字裡行間卻又顯露出來,比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雖然沒有用到顏色,卻能讓人想象到飛雪漫天的情景。就像作文中,不提傷感卻又寫出傷感,不提快樂卻又表現出快樂。比如,“今天,我背上書包,走在路上,太陽是那樣的溫暖,小鳥為我歌唱,小草向我招手”,這句話裡並沒有提到快樂,卻能讓讀者感受到快樂。

說到這裡,我不禁感嘆古人的知識真是太淵博了。古詩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要靈活運用,這樣才能寫出更好的作文!

古詩中的四季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3204字

【我愛古詩中的四季】

卜嵐翔

春天百花盛開,夏天驕陽似火,冬天大雪紛飛,大自然的四季豐富多彩,我喜歡古詩中的四季。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你看柳樹垂下了,它那綠色長髮。哇!那葉子是多麼細呀!原來是春風剪刀,把它剪成了這樣。“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就連黃鸝也在樹上鳴叫呢,白鷺也飛到空中做遊戲了。

夏天,我到奶奶家玩。只見一個牧童,正在牛背上唱歌,我頓時想”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我媽媽公司搞活動,要去玄武湖划船,湖上有大片大片的蓮蓬,好美呀!有些小蓮蓬已經結出果實了。我想到了一首詩“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夏天真是好玩呀。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秋天真是太美了,秋天的代表就是楓葉了,每到這個時候人們總會三三兩兩的去欣賞楓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可見冬天是多麼寒冷呀!山裡一隻鳥都沒有,一個人都沒有,冬天唯一盛開的花就是梅花,它的生命力是多麼強呀!

古詩中的世界是多麼美呀,我真的很愛它。

【我愛古詩中的四季】

沈子懿

四季的樣子各不相同,春天是翠綠色的,夏天是粉色的,秋天是金黃的,而冬天呢,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古詩中也有四季,我愛古詩中的四季。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我一聽到這首古詩就知道春天來了,也就想起了那一個景象:幾個黃鸝從天空中飛過,有一行白鷺飛上了藍天,還有一叢叢小草鑽了出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你看柳樹也發芽了,青青的真美啊!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瞧,夏天來了。牧童騎上黃牛,哼著歌去放牛了。聽到蟬叫的聲音,想捕捉它,也就不唱歌了。再回過頭來看看荷塘上的小男孩,看著新鮮的蓮蓬,都想去“竊”那些蓮蓬了。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想想秋天夜晚,烏鴉還在啼叫,江上的漁火還點著。姑蘇城外寒山寺,深夜時鐘聲傳了出來。再看一下林中的詩人,停下不走是因為愛楓林,楓葉比二月的花還紅。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看看大師筆下的冬天,牆角有幾枝梅花開了。冒著嚴寒開放,遠遠的就知道那不是雪,因為有暗暗的香飄來了。

我愛古詩中的四季。

【我愛古詩中的四季】

朱梓淇

百花盛開的春天,驕陽似火的夏天,大雁南非的秋天和大雪紛飛的冬天,四季不同的景色,都可以用古詩來描繪。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你看春天生機勃勃,鳥兒在樹上唱著動聽的歌,時而拍拍自己的翅膀,好像在整理自己的羽毛。在旁邊的草地上,我看見小朋友們正在放風箏呢!我突然想起了詩句,“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夏天,我來到鄉村的姐姐家玩。樹上的蟬正爬在那兒唱著歌“知了-知了”。幾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忽然停下了,原來是要捉蟬啊。這個場面,我就想起“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在小河邊,我看見有荷葉在河裡漂。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才開一點,還有的完全開了。我的腦袋裡勾勒出一幅畫面:一個小孩在河裡彩蓮,我想到了詩句“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秋天的楓樹可美了,樹上的葉子火紅火紅的,像一個個小手掌對我們招手呢,又像一團火焰。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冬天一個人都沒有,千萬座山上都沒有一隻鳥,但是牆角邊的梅花在寒風中獨自盛開著,非常獨特。

我愛古詩,我更愛古詩裡的四季,它真有趣真獨特。

【我愛古詩中的四季】

鞠昕語

大自然中的四季各不相同,春天百花盛開,夏天驕陽似火,秋天秋高氣爽,冬天大雪紛飛,可我更愛古詩中的四季。

春意盎然的春天,萬物復甦,兩隻可愛的黃鸝正在柳樹上嘰嘰喳喳的唱歌呢,它們一會兒拍拍金黃的翅膀,一會唱唱動聽的歌曲,白鷺也沒閒著,它們也快快樂樂的去旅行了。真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炎熱的夏天我最喜歡去看白蓮花了,其實古代的孩子們也喜歡白蓮花。我在詩中知道,可是他不知道,他的小船已經在綠色的浮萍上留下了一道印子。這就是“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呀!孩子總是調皮可愛的,你看,他是一個牧童。有一天他騎著牛去遊玩,忽然看見一隻蟬,突然他站了起來,這真是“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秋天是一首交響曲,“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秋天的楓樹是最美的,遠看好似一團團火焰。近看好似一個個紅彤彤的小巴掌,啊,真美!夜晚的月亮已經下班了,可勤勞的烏鴉還在嘎嘎的叫。

冬天是四季裡的壓軸戲,“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鵝毛大雪下下來了,冬天也到了。這麼冷,哪個人敢出門啊!連鳥都不出來了。因為如果出來,肯定變成一根冰棒了,可還有一個人在釣魚。“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哇!這麼冷的天,一支支梅花還開,真厲害呀。

啊!古詩中的四季像一卷美麗的畫,我愛古詩中的四季。

【我愛古詩中的四季】

李牧謠

我愛大自然的四季,春天百花盛開萬物復甦,夏天熱日日當空,秋天涼風習習,冬天滴水成冰,可我更愛古詩中的四季。

繁花似錦的春天,燕子從南方趕來,向人們報告著喜訊,春天來了。鴛鴦一邊築巢,一邊沐浴著春光。真是“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詩人筆下寫出的“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讓我感受到春天小朋友活潑的樣子,他們在草地上開心的放著風箏。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多麼可愛的小娃。碧綠的荷葉像一個個大玉盤有的散開了,兩三片花瓣有的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好像馬上就要飽裂似的。小蜻蜓站在花苞頂上面,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夏去秋來,讓我不禁想起“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秋天楓樹被染紅了,像在和我打招呼,遠遠看去就彷彿一團燃燒的火焰。

冬天連綿的群山中,看不見一隻鳥。大地白茫茫沒有人,只有一個漁翁坐在漁船上釣魚。詩人看見了寫下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在寒冷的冬天,白色的世界裡只有梅花在獨自開放,“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古詩中的四季像一幅美麗的畫卷,我愛它。

【我愛古詩中的四季】

馬語霏

大自然的世界各種各樣,古詩中的四季更美。古詩讀起來有韻味兒,我愛古詩中的四季。

春天來了,小草生機勃勃,百花齊放,萬物復甦。“兩個黃鸝鳴翠鳥,一行白鷺上青天”看兩個黃鸝站在樹上,一邊唱歌一邊拍著翅膀。“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小朋友家的滿園春色是關不住的,一隻粉紅的杏花已伸出了牆了。朋友的園子裡可能還有四季常青的樟樹,有碧綠的柳樹,有金色的迎春花。

夏天驕陽似火,孩子們不怕熱,玩的可開心了。“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看,小娃正在撐小艇,摘了許多的白蓮,開開心心的帶著白蓮回家了。“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我去玄武湖看荷花,不禁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秋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秋天掃落葉,楓葉落下地,紅葉似火,下起了霜,楓葉像二月開的花一樣。下雨時楓葉落下地,像紅色的地毯,給我們鋪了一條長長的路,美極了。

冬天,“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花在冬天自告奮勇的站出來,在非常冷的時候,只有它一個人在冬天開花。“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冬天非常的冷,鵝毛大雪,鳥兒都躲在家裡,一個人都沒有,只有梅花在那綻放。

我喜歡古詩中的四季,這四季又美麗,又值得讚歎。

行走在古詩中的春天裡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9字

“一年之計在於春。”這句話說得真不錯。當冬天悄悄離開後,春天也離我們不遠了。古詩中的春天也很美,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古詩中的春天吧!

當我讀到“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我彷彿看到院子裡的花都開了,草也綠了,一棵杏樹的枝條從裡面鑽了出去,露出一朵朵美麗的杏花,絕對會令你讚歎不已!

當我看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時,我彷彿走進了一叢蒼翠的竹林裡,裡面還盛開著三兩枝粉紅色的桃花。有幾隻嫩黃、還未長大的小鴨子,在江水中快活地游泳。在春天的世界裡,鴨子是最先知道江水的冷暖的。這幅景色多麼美啊!猶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句詩描繪的景色多美呀!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剛剛長出的小草從近處看幾乎沒有顏色,而遠遠看去卻彷彿鋪上了一層綠色的地毯。讀著這首古詩,我好似聞到了一股泥土的芳香夾雜著幾股青草的幽香,自己完全沉醉於這迷人的境界裡!

當我誦讀到“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時,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這樣的畫面:公園裡的柳樹甩出了嫩綠的辮子,細葉長長,楊柳依依,她們在春風的吹拂下輕盈搖曳,給人帶來煥然一新的感覺。

當我吟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時,我彷彿看到了春雨綿綿地下著,如牛毛,如細針,滋潤著萬物。春雨是萬物復甦的起源,所以有句話說:春雨貴如油!當春雨細無聲地滋潤著大地時,我們會感覺到空氣清新許多。

春天的景色很美,春天的古詩更美!古詩中的春天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想象,讓我們行走在古詩中的春天裡,盡情地體會春天的美景吧!

古詩中的植物世界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2字

從小,我就迷戀古詩。它把我帶進了學習,帶進了生活。讓我懂得思考,懂得評析。詩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我愛它們,勝似愛任何東西。其中,範雲的《詠寒鬆》: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使我懂得了要有獨立堅定的意志,頑強不屈,敢於面對一切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風味既淡泊,顏色不斌媚。竹子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從不會為討別人喜歡而改變自己的顏色。“孤生崖谷間,有此凌雲氣”。即使它孤獨地生長在懸崖邊上,山谷裡,它也是一節一節地向上長,身體高直,志向高遠。這首看上去一點意思都沒有,可是仔細一看就發現其中的妙趣了。這首詩不光讚揚了竹子,還可以用來比喻謙虛的、有骨氣的、正直的、有遠大抱負的人。這也是我們民族崇尚的精神境界。

一首首古詩激發了我的興趣,一連看了好幾首關於植物的詩。如:《梅花》作者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牆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站在遠處就知道不是雪,因為有幽幽的香氣不時飄來。《白梅》作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在冰雪覆蓋的樹林中生長的梅花,它不與春天開放的桃花李花混在一起。當它一夜之間忽然開放,香氣瀰漫到天地之間,就預告了春天來臨。

詩中的植物令人回味,我又回味起來,不知不覺地讀了出來:《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古詩中的遠方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3字

一千年前,一番番的風景,全都隱藏在一首首詩裡。

在每一首詩中,都有一幅美麗的畫,有“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壯麗,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清麗,有“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的幽靜可以說,當我讀起這些詩詞時,一幅幅關於古代的畫卷就會在我面前展開。

每每讀到送別詩,那樣小雨綿綿的夜晚,彷彿出現在我的眼前。我成為了之中的一員,看著“渭城朝雨?徘岢荊?蛻崆嗲嗔?嶁?rdquo;。想著“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中的作者與我一同送別友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當我讀到思鄉詩,或思親詩時,彷彿我看見作者就站在我面前,思念在家鄉的親人。我也像作者一樣“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坐在床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想著“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中的作者和我一同思念家鄉和親人,有時一同談談自己的家鄉和親人。詩中描繪的思鄉情感,有著濃厚的情懷。

一千年前,不但隱藏在一首首詩裡,還在我的心裡,那一番番詩意,那道道風景,我愛古詩。

古詩中的遠方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6字

古詩中,有遠方。遠方中,既有感情,也有風景。

遠方的詩,是有感情的。

每當讀起送別詩時,彷彿自己就是作者本人。“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的《送別》使我感到傷懷。雖然才剛剛送走朋友,可禁不住又十分掛念朋友,到明年春暖花開,草木轉綠時,朋友你能否再回到這裡來呢?“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孟浩然的《送朱大入秦》使我感到孟浩然的依依不捨。孟浩然有一把價值千金的寶劍,朱大因為要去長安,孟浩然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在送別朱大的時候,取下來贈送給朱大,願他一路多保重,也是孟浩然平生對他的一片赤誠之心。

遠方的詩,是美麗的。

每當讀起田園詩時,自己彷彿置身於田園之中。“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使我看到眼前的一幕:在稻花的香氣裡,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讓我看到: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遠方的詩,是雄偉的。

每當讀起邊塞詩時,我總能被帶入戰爭的歲月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的《涼州詞》帶我進入到戰爭的前一晚。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屍,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古詩中的遠方,既是傷懷的,也是依依不捨的。既是美麗的,也是雄偉的。

古詩中的明月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833字

小時候,我還不懂事,並不知道所謂的月亮是什麼,只知道當夜深人靜時,天空中會出現一個既像大大的盤子、又有點像月餅的東西。

每當我抬頭仰望天空,想著“嫦娥奔月”、“牛郎織女”時,媽媽就會告訴我:“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這時,我會稚氣地問:“白玉盤長啥樣呢?”媽媽總是耐心地告訴我:“咱們客廳不是就有嗎?它滑滑的、亮亮的、白白的。”

這時,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用手摸摸腦袋。

我讀詩一定始於某個夜晚。因為李白的《靜夜思》,是我會背的第一首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媽媽教我讀時,我一頭霧水,並不知道為什麼詩人要“舉頭望明月”。直到後來,我才知道,月亮代表思鄉。看到月亮,彷彿就回到了家鄉。

詩人仰望月亮,就是在思念家鄉。

後來,我又讀到《月夜憶舍弟》中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才徹底明白詩人杜甫那種思念家鄉、迫切回鄉的心情。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讀到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時,我總感覺這首詩就像一幅春花秋月的水墨畫,美輪美奐,令人震撼。

而現在,我在讀白居易的《長恨歌》,詩中處處可見“月亮”的蹤影。比如,“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兩相對照,不正把唐玄宗思念愛妃的心情寫活了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感動了我,也讓我對白居易的詩頗有興趣。

漸漸的,我對詩詞更有興趣了,詩中的故事彷彿越來越多,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我告訴自己,要輕叩詩歌的大門,走進詩詞的世界,探索中華民族詩歌的奧祕!

古詩中的夏天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772字

咦!這是在哪兒呀!前邊怎麼有一個很大很大的荷花池呢?我不是在做夢吧!

池塘里長著一層綠綠的浮萍,遠遠望去,就像池塘上鋪了一層碧綠的毯子。我邁步再往前走一點,就能看見大片大片的荷葉和荷花了,它們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可真是漂亮啊!

那個是誰呀?哦!是一個可愛的小娃娃,大概有五六歲的樣子。大大的眼睛,紅撲撲的胖臉蛋,真可愛!你看它一邊划著小船,一邊正興高采烈地採著蓮蓬呢。看他的臉都樂開了花,開心的像吃了蜜似的,我敢肯定這個小孩是趁家人不在時偷偷跑來的,要不然不會讓他一個人來的。

你看,他的媽媽趕來了,原來,小娃娃卻忘了小船往回劃時,浮萍沒有及時恢復原樣,暴露了他的行蹤。讓媽媽給找到了,哈哈,小娃娃這下老實了,調皮的向他媽媽做了個鬼臉。

這時,我發現池塘邊,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在看著這個小娃娃,我走近一看,什麼?原來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呀!我連忙走到白居易的面前,對他說:“我很喜歡你寫的詩,總是寫的活靈活現的,我很佩服你,你現在要作詩嗎?是呀!小朋友,你會作詩嗎?我笑了笑說:“我不會,只會背詩”

這時白居易觸景而發,開始吟誦起來,“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我接著興致勃勃的補充道,“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對不對呀?哎!你怎麼會呢?白居易一臉迷惑的問我,我神祕的對白居易說:“我其實是未來的人,是名小學生,我們語文課上都在學你們這些大詩人作的詩呢,哦!原來是這樣啊,白居易滿意地也點了點頭。

突然,一道金光把我帶回到了現實,快起床啦!怎麼揹著古詩又睡著了,媽媽的話在我耳邊響起,還是在做夢呀!

於是我拿起書,背起古詩來,“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古詩中的夏天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813字

夏天到了,金黃金黃的太陽對人們毫不留情,晒的大地油亮油亮的,就像一個大大的蒸房一樣。花草樹木也懼怕這炎熱的夏天,嚇得耷拉著腦袋不敢抬頭。

可是這樣炎熱夏天,也有著不一樣的美景,夏日裡的荷花就開得格外美麗。來到池塘邊,有的荷花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都特別美麗。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我不知不覺想起來了一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來到六月的西湖,是那麼的美。放眼望去,荷葉多得看不到盡頭,一片翠綠翠綠的。陽光下的荷花,分外豔麗鮮紅,真是美不勝收。

荷花荷葉的下面,小魚在池塘游來游去。看起來是多麼歡快無比。看著這麼美的景色,詩人楊萬里還寫到“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詩人太喜歡荷,他又一次讚美荷,嬌嫩的小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蜻蜓立在它的上面。

夏日裡不但有美麗的荷花,還有陣陣的蟬鳴聲。這些吵鬧的鳴蟬,好像在用“知了知了”的聲音向我們訴說夏日的炎熱。聽著陣陣的蟬鳴聲,再伴隨著一股股熱氣襲來,真是讓人覺得煩躁與燥熱呀!可是,小牧童卻不這麼認為。在樹林裡,小牧童吹著長笛。聽到了,悅耳的蟬鳴聲,忽然,閉上了口站那一動不動。這就是詩中“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夏日的景色給人們帶來了一絲絲清涼,讓這個夏日不再那麼炎熱煩躁。唐代大詩人高駢《山亭夏日》中“綠樹蔭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牆薔薇一院香。”詩人眼中的夏天是多麼的美麗,我眼前不禁浮現出,站在濃密的樹影中,看著遠方池塘中的倒影,微風輕起,珠簾隨風輕擺,薔薇花瓣滿園飄落,啊,這樣的景色怎麼會讓人燥熱。

詩中的夏日多麼的美,讓我眼中有了不一樣的夏天。

古詩中的思念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854字

萬物蕭條。夜,靜的可怕。

冷風侵襲著每個人的身體。幾聲嘆息,他拖著沉重的腳步來到窗邊。此時與他對望的只有那掛在冷空的、孤零零的月亮。他抬頭凝望著,輕聲吟道:“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

作為權臣明珠的兒子,他的家世何等顯赫;作為“清代第一詞人”,他的才華被眾人賞識;作為丈夫,他對妻子的離世無可奈何。他,就是納蘭性德。

曾經說過的誓言,往日相擁的呢喃,卻跨不過天上人間!他坐在破舊的木桌前,手裡緊緊握著妻子生前最愛的那支蝴蝶髮簪,那支他第一次見到她送給她的髮簪。在那昏暗的燭光前,淚眼婆娑的他,回憶的長河開始洶湧氾濫開來。他想:如果每天都能如圓月般團圓,自己付出任何代價都在所不惜。他不禁想起妻子的及腰長髮,想起她的笑靨如花,想起他們在月光下許下終生不離的誓言……他們曾手挽手暢遊美麗如畫的江南,肩並肩登過巍峨的五臺山。他們一起坐在木橋邊看良辰美景,他們一起賞雪賞月,他們一起經歷過很多事情,他們很恩愛。或許老天爺也會嫉妒吧,只給了他們三年相守的時間,就讓妻子永遠的、滿含遺憾的離開了他。留他一人在人世間看孤獨的風景,躲在角落裡黯然神傷!

思念的夜晚,他無心再眠,披上衣服,他走出了家門。月亮也失去記憶了嗎?瞪著空洞的眼,泛出慘白的光。他,就這樣靜靜的走著。一滴淚從他的眼角滾下,人間的情緣為何這麼容易斷絕?他無奈,他悲哀。雖然在妻子的墳前已經哀悼過許久,可是愁緒未停,思念依舊。淚眼朦朧中,他看到他們一起許下誓言的木橋,暗香飄盡,惜花人去。他看到雙燕呢喃細語,依然輕踏在簾鉤。“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看到這雙宿雙飛的雙棲蝶,他是多麼的羨慕啊!人間,他在思念,說不定妻子同樣也在天上思念著他。他多想這雙棲蝶能把自己帶到天上與妻子團聚!在他看來,無論天上人間,只要能同妻子在一起,何處亦是天堂。

天上人間遙相憶,長相思!

古詩中的相思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1198字

不知是第幾個秋天,倚窗,捧一首詞,看窗外,蘭草幽幽,像是清簡的日子。依稀記得宋朝有位女詞人,在秋天,佐一杯記憶的酒,在窗下獨飲,寫下一段“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心事,託給流年照料。

已是深秋,曾經翠綠的荷葉,詩意的為我們撐過傘,也終究經不過四季的變換,耷拉著頭,泛出洗盡鉛華的枯黃,倒有點“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的意味。荷花殘缺的花瓣潤出似有似無的白粉色,香氣也消盡了,折下幾支,裝點著老花瓶寂寞的流年。易安看了看一片殘荷,又看了看自己,抬手挽了下耳際旁的碎髮,觸到髮梢,微頓,想自己從紅顏佳色到霜華滿鬢,幾絲白髮為誰生?嘆息。那一剪“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時光已從指尖溜走,那份“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青澀曾經成為江南難以忘卻的風景,而如今,卻化作自己眉頭緊鎖的憂愁,新婚後,明誠為了男兒的抱負,為了幾紙功名,執意要走,因深知留也留不住,所以沒有挽留。“罷,罷,罷。”易安小聲嘆息道。她換下輕紗羅裙,俯身解下纜繩,尋一隻小船,獨自泛舟在殘荷中,說是泛舟,卻又無心撐槳,手放膝上,愣坐在一葉小舟中,任水飄零。黑暗一點一點吞噬著寂靜的薄暮,墨藍色的天空上映著絲絲縷縷的雲隨著風悠悠的飄著,戀戀不捨得望著晚霞,欲言又止,彷彿載了沉重的心事,沉思者,想念著。

秋天的故事最美,一種淒涼的美,秋天的相思也是最美的,一種清冷的美。蕭瑟的秋風中不知誰吟著“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佳句,“啾”的一聲雁鳴,打破了易安的沉思,她抬頭注視著一行大雁向南歸去,墨藍的天空襯得雁兒愈加矯健,劃過一道完美的弧線。伸手想讓它們停留,問一問是否帶來了丈夫的歸期,卻見雁群一直向前,沒有停留,張開的嘴又慢慢閉合,縮回手,淚自流。安慰道,許是錦書未到吧。秋月悄然升起,一派洗盡鉛華的氣質,安詳恬淡,如古琴的琴聲,悠遠、清寂,孤傲清冷地照在西邊獨倚的亭樓上,高挑的影子在水中忽明忽現。低下頭,看著池中自己消瘦的影子,不經想起蓮荷雖枯,根基還在,來年還可再開,雁子飄零,終究飛回故里,可自己呢?自己的歸宿在哪?遠在千里的明誠還好嗎?他是否也在思念著自己?會的,一定會的。顰蹙的眉頭剛剛舒開,一種相思,便隱隱繞上了心頭。含淚吟出“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便是她的風韻,她的相思,她的閒愁,就是這樣清麗,卻又如此深摯。

殘荷蘭舟中一女子,望雁輕吟:“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一首《月滿西樓》被無數女子吟唱,卻唱不出,李清照的味道,相思的味道。

古詩中的樹 篇20

國一作文 ,877字

“這古詩中的樹啊,多半不是煩惱憂愁,便是堅韌挺拔。”這是我對古詩中的樹的定式思維!

“東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惱他香閣濃睡,撩亂有啼鶯。”這句詞,開篇便寫春景,一個“欲”字,躲在楊柳的後面,簡直都可以看到那剛被洗刷過的天空,映著在風中搖曳著的幾枝翠綠的楊柳。下句突然筆鋒一轉,開始寫“惱”了。在這春光爛漫之時,人難道不該精神抖擻嗎?實則不然,“濃睡”中的主人公,看上去是被鶯啼攪了夢而心生惱意,其實是因情思而心煩。這煩惱啊,藏的千迴百轉,又恰到好處。

古詩裡的樹,另一大主題,便是憂愁。“佳人眠洞房,回首見垂楊。”佳人二字,一見便知是新婚少婦。或是楊柳的柔、軟,剛剛好就和人心中煩惱的雜緒,相思的念想吻合。頸聯二句“寒盡鴛鴦被,春生玳瑁床”,她睹物思人,徒增孤獨、無聊、冷寒、愁苦而已。只可惜,這種煩惱愁苦,我都沒有經歷過。只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罷了,寫出來的,必然有些失真。

古詩中的樹,但凡和堅韌不拔有關,就一定會和氣節與胸襟搭上點關係。“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一開頭就寫松樹在風中挺立的樣子,“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到了頷聯,更是旨在描寫刀子般的狂風,夾雜著漫天白雪,撲打在松樹上。而松樹卻毫不彎折,“端正”的承受這一切。最後尾聯“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其實是劉楨在提醒自己的從弟也能有這樣的氣節。而張九齡的“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表達的卻是另一番情思。這句詩把瀑布的風姿豪放灑脫,瀑布邊雜樹叢生,將萬丈的瀑布截擋,飛騰起一片雲霧。張九齡在貶官後又重獲賞識的躊躇滿志躍然紙上,這是何等的胸襟和氣度!

詩人眼中的樹,凝聚了太多的想望與情思。望我也能像樹一樣有著容納萬物的柔,及細潤無聲的軟,堅韌的氣節,和寬廣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