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君明月幾時有相關作文20篇

問君明月幾時有 篇1

國二作文 ,634字

月,就只暫住在深藍色的天空,把皎潔的月光灑向人間。月,自古以來就是歷代騷人墨客遙遠的故鄉,心靈的釋放。也就是在這樣的月夜裡,蘇東坡對月沉吟,李太白望月高歌,成就了一篇篇的千古絕唱。

抬首,仰望星空,那麼皎潔,那麼明亮,那麼幽寂,彷彿就沉浸在廣寒宮中,使人心情感到格外舒暢。

還是那樣一輪飛鏡,在月夜裡,蘇軾則是把酒臨風,豪放曠達之情不言而喻,就算是家庭不團圓又能如何?只留下一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並書寫下那一行夙願:“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還是那樣一輪飛鏡,漂泊到了塞北邊疆,“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醉臥沙場的將士抬頭望月,迎著撲面的長風而挺立,他們愛祖國的明月,他們在守衛著祖國的明月;還有那海上明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兩地相思之情,透過當空懸月,互相傳遞一份思念,一份慰藉。把心捧在月光下,深情在清輝下變得更加純淨……

月夜,是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的塞外豪情;是蘇東坡“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親人思念;是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亡國之痛……

月,給詩人以靈感,給勇士以豪邁,給怯弱者以勇氣。月夜如一首詩而又勝於詩,有著詩的情感,又比詩更加的靈動、婉約。只有它,才可以將無法言喻的萬種情思淋漓盡致的展現,才可以讓人們說出心中封存以久的悲歡離合。

孤獨者視月為朋友,迷茫者視月為希望,奮進者視月為信念。明月因為人而熠熠生輝,人因月夜而思緒萬千。

好一個欲訴不盡的月啊……

明月幾時有 篇2

抒情作文 ,874字

那夜,夜涼,月亮。

—題記

那夜,我站在自家陽臺上,朝那寂靜的小區望去。一片昏暗,沉寂的可怕。帶著絲絲涼意,正視前方,餘光不經意間瞄到了天上那明亮的月,泛著皎潔的月光,整個星空中,襯托出它的身姿。令人心醉。

提起天上的萬物,人們也許最先想到的是太陽,太陽象徵的是永恆,光明,溫暖,生機,希望,繁華,自由……一切積極向省的詞語,都可以形容他高貴的身影。連古代詩人對此都讚不絕口:“日出江花紅勝火。”“映日荷花別樣紅。”“日日春光鬥日光。”“重岡北面起,竟日陽光留”……歌頌的都是太陽的高貴品質。

而月亮呢?悲傷,思鄉,再常不過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都是抒發詩人悲傷思鄉之情。他無法和太陽相提並論,只在太陽落山後才敢“正大光明”的現身。它的月光和陽光相比,的確微不足道,卻毫不吝嗇的把盡有的全部投射到大地上,毫無惋惜之情。讓迷路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讓每個家庭變得溫馨。若太陽是高貴的,那月,就是冷豔的啊!

月,就像那些默默奉獻的人。

我望著月,望著那熟悉的輪廓,體會它發出的光圍繞我身旁。啊,那不就是母親嗎?她對我們的愛,不是無私奉獻的嗎?那慈祥的月光,不就是母親的目光嗎?那輪讓人懷念的月,就是母親的化身啊!

我們,不就是天空中的小星星嗎?一閃一閃綻放出我們的光芒,是月,滋養了星星的成長,是母親,培養了我們,讓我們成熟。

月,會哭嗎?

當然會,在那朵朵黑雲來臨之際,完全遮住月的時候,月就會在裡面偷偷哭泣,它只是不想讓我們看見,不想讓孩子看見它失落的一面。在我們面前,看到的,只是那光彩照人的月啊。母親亦是如此,想到這些,我不禁有些自責。有些東西失去了就沒了,但母愛,是永遠不會變得,那顆心,是永遠真誠,永遠愛孩子的。

我望著那光彩照人的月,那月光照我身,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我不在感到涼意,大概是因為我發現了母愛的真諦吧,對著月亮,我留下了一個孩子對母親的懺悔。

我笑了,它,也笑了。月,你在哪,離我遠嗎?我覺得,你一直在我身邊,從未離開……

—後記

明月幾時有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0字

它像一把扇子扇去了生機勃勃,烈日炎炎的夏天夕陽變得更美,“夕陽無限好”這句詩一點也不誇張。可最美的是那短暫而美麗的中秋。

農曆十五,它來了輕輕地,輕輕地……不帶一點聲音。

早晨,我被爆竹聲驚醒了,“啪啪啪”唉怎麼會有爆竹聲呢?這時我思緒萬千。沒等我思緒,遠處又傳來爆竹聲傳入我的耳朵裡,我恍然大悟這一段迎接美好月圓。

夜幕降臨天黑漆漆的像調皮的小朋友弄到了墨水似的,華麗的霓虹燈被上了金色的外衣光彩奪目。家家戶戶把月餅放在桌子上開始賞月。

月亮出現了他不是鐮刀,而是玉盤似的,天空上探出來的不僅是月亮還有滿天星斗。

月亮不在含情脈脈的躲躲藏藏,也不貪婪;從容的把月光灑在大地上,給大地披上了銀色的薄薄的窗紗。

這時我聞到了桂花的幽香月亮還把桂花灑下人間,我不禁低聲細語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煙花來了,他們只是曇花一現但美的無法形容。五顏六色的火花像水一樣溢位;突然出現金色的星星,原來是孔明燈。我們把孔明燈寫上了美好的希望,再下面點上希望的火花,直至它伸向天空和無數的希望融為一體。

燈起,燈落。月亮匆匆地來;正如中秋匆匆地來。

明月幾時有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9字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故鄉的月亮是那樣的潔白無瑕,她發射出的光芒照亮了孤獨的夜晚,她那迷人的光芒衝破雲層,衝破了黑暗與寂靜。每當那一縷縷月光照射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月亮,你陪伴了我多少個不眠之夜。你就像一盞燈,在黑暗中給我光明。你就像一位嚮導,在我迷茫的時候,為我指引方向。

每次,我受到挫折都會向你傾訴,你總會給予我鼓勵。

我知道你每天向我靠近,因為你是想陪伴我,關心我……。

再見了,月亮,我即將搬到城市去,謝謝你這麼多年來陪伴的每一個不眠之夜!

異鄉的月亮是冷的,是孤獨的,每天晚上獨自飄走,就這樣,離開了我,她不在那麼明亮了。那一輪陪伴我多年的月亮不見了。

我慢慢的睡,慢慢的想,想著想做就睡著了,在夢裡,我又看見了那一輪月亮,她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身邊,照亮了那孤獨的夜晚。

“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月亮啊月亮,你何時才能照著我重返故鄉呢?那一輪陪伴我,關心我的月亮,我們何時才能相見呢?

謝謝你,月亮,你照亮了我的童年。

中秋節到了我回到了故鄉,又看見了那一輪月亮嫋嫋升起。月亮,我想你!我的淚水湧了出來。

月光下,那個小孩浮現在我面前,沒錯,那就是我的童年!

明月幾時有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4字

中秋快來了,慢慢變得滾圓的月兒使我回想起去年和外祖父一起度過的一個難忘的中秋節。

中秋,一個團圓的節日,身在異鄉的外祖父,雖然有我們的陪伴,卻沒有消去對故鄉的無比熱愛和眷戀之情。

那個夜晚,中秋靜靜地走來了,帶領著她的孩子--雲層中的月影來了,淒涼而又美好的月色下,爺爺的指尖中溜出了一陣陣幽幽的笛聲,飄揚到小橋、流水、人家…。這身在“天涯”的衰老側影,這念家鄉的心思是多麼令人憂傷啊,一旁的竹葉、花瓣也感動了,落下了一顆顆淚珠。

悠揚的笛聲,把我的思緒帶到了月宮中,不再如往年一樣圓滿。外祖父家前的萬壽菊綻開了吧,陣陣的清香,雜著明月的思情,花影斜著投到潺潺長的秋水裡,流淌到了美麗的老家院前那十里飄香的桂花香中。我似乎已經聞到了陣陣的清香已撲入我的鼻腔,那裡的月光又是怎樣的呢?

人影朦朧,父母的心也被笛聲吸引了,完全忘記了賞月。啊,這聲音如此美妙!心,顫動著,一個老者離開故土,來到這裡,心中的感情是我們無法體會清楚。我似乎讀懂了“落葉歸根”這四個字…。

後來,外祖父又被接了回去。

明月幾時有?能讓我再與外祖父過一箇中秋節,能讓天下相親相愛人們不再觸碰到離愁?

明月幾時有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7字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腦海裡,依舊迴盪著這首家喻戶曉的《水調歌頭》。

夢中絲竹輕唱,樓外樓,山外山,樓山之間外人未還。

曾經這裡無盡繁華,如今,卻蕭瑟得只剩枝頭殘存的落花,皎潔的月照耀著這裡的草地,慘淡卻又那樣的純潔。

這片荒蕪,彷彿還有著戰火的餘溫,那無盡的潔白如今安慰著,撫摸著這片大地,儘管寒風仍是蕭殺。

夜未央,飄蕩在天際的烏雲漸漸散去,十五的月明瞭,聖潔的光輝,照耀著我們的曾經。

剛認識??的時候,??和我一樣,都是怕生,但卻唯獨不怕彼此。從剛開始沉默,到後來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一直以來,我們一直牽著手,風雨同舟。如傾城月色般的友誼,純真,無邪。

直到有一天,你噙著淚,在月光下的草坪上於我道別,還親手把你最心愛的風鈴交予我時,我才明白這份比月亮還要純潔的友誼,被命運的手生生掐斷。

現如今,我仍在這彷徨,你,卻已經在大洋彼岸。記得你說過,要哭躲在角落裡哭,要笑就面對這全世界笑,這是你僅有的驕傲。我對你說,你要哭,我陪著你哭;你想笑,我跟著你笑。這,是我只有我有的驕傲。你我都淚溼眼眶,卻又一起不禁莞爾。

這到底是怎樣一種默契?思念故人的情懷,全部已寄於這一輪明月。

落花飛雨碎了清夢,細草微風亂了漣漪煙波。不管淚水凝結成詩,還是微笑閃耀如光,我只願陪你一路經過每一次的驚蟄。霜。降。

月色依舊,眼前彷彿又是華燈初上的小城之景。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明月幾時有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834字

守護革命精神

這種精神,是指引,是守護。它是偉大的,寶貴的,也是堅定的!

假期我觀看了革命電影《明月幾時有》,電影主要講敘了抗日戰爭時期,游擊隊和地下工作者為了轉移居住在香港的文化人士不畏犧牲,勇敢的和侵華日軍、賣國賊們鬥志鬥勇取得勝利的故事。那個時候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肆意殺戮,殘酷的鎮壓革命者的愛國、救國行動。無數革命烈士前仆後繼、英勇赴死保衛家園,保護每一位愛國志士。

因為有了這種犧牲和鬥爭,為革命點燃了星星火源,最終換來了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才有了今天的國富民強和人民幸福的生活。此刻坐在電燈下,望著窗前一幢幢高聳的樓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那個時候香港在日本人的黑暗統治下,敵眾我寡的游擊隊為何要冒著如此大險去戰鬥?他們在面對嚴刑拷打從未屈服。在我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全明白了——那是因為他們心中有祖國,有人民,他們都擁有著同一種精神,那就是共產主義革命精神。

在這樣的精神指引下,無數熱血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為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堅強鬥爭,正是因為方蘭、劉黑仔、李錦榮等千萬萬個戰士擁有這種精神,才讓革命熊貨愈燒愈烈,最終紅遍大江南北。沒有了這樣的精神是無法取得最終的勝利;沒有了這種精神,就不會有現在幸福安康的生活。

沒有了這種精神,我們的祖國就會腐敗不堪,就不會有今天的偉大的成就。擁有著這種精神的人們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挫折,都會奔著人民幸福、祖國強盛的方向去努力,甚至付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當今社會一些人面對一點困難,就選擇退縮或者不作為。面對金錢和權利的誘惑貪贓枉法、竊取革命果實,這樣的人應該受到社會的唾棄和法律的制裁。

我們應該發揚革命先輩艱苦奮鬥、勇往直前、愛國奉獻的精神,在學習上我們更要克服懶惰思想,刻苦學習,早日成才成為祖國的接班人,成為革命精神的傳承者。有時我們會想現在是和平時期,革命精神用不到,

通過這次觀影,我明白了這種精神創造了新中國的今天,也會創造了我們美好的明天,我會永遠會守護這種精神!

明月何時照我還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553字

“王安石,告訴你一個好訊息,你被錄取去當官了!”隨著我一陣興奮過後,我離開了我喜愛的故鄉。

我坐船到了瓜洲,我在飯桌旁,望著那暗淡無味的飯菜,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故鄉,我的親人。前幾日,媽媽還為我做了一碗熱騰騰的粥,我和弟弟、妹妹在飯桌旁說說笑笑,飯後,我和爸爸坐在屋外訴說著心裡話。父老鄉親們都非常和藹,回想起少年時,和夥伴們在河裡嬉戲,兒時跟同學們一起學習,那溫馨的畫面,使我永生難忘。但我這是卻只能獨自一人坐在飯桌旁,周圍寂靜極了,外面落了一片葉子,我都聽得一清二楚。

我望著窗外,那圓滿的月亮,皎潔的月光照在我身上,那月光多了一絲淒涼。生機勃勃的小草,爭奇鬥豔的花朵,那美麗的生靈,閃爍著無窮的光芒。一陣春風拂過我的身旁,我想起故鄉此刻也開著花吧!那岸邊肯定長滿了小草吧!那空氣中不僅有春天的清新,一定有我思念家鄉的氣味。微風吹過,那平靜的滿面泛起漣漪,一點點風,都能使滿面起波浪,我的心何嘗不是這樣呢?明月呀,明月,你這麼圓滿,你是否能告訴我,我的親人現在怎麼樣?明月,明月何時能照著我回到我的家鄉。

我的故鄉,我的親人,你們不要為我擔憂,因為你們想我時,我一定在想著你們,你們一定要健康!我年邁的父親,我慈祥的母親,請不要為我的離開,而增加皺紋,我喜歡你們和藹的笑容,我無時不刻想著你們,念著你們。

明月何時照我還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4字

我是王安石,原是一介草民,隱若在紫金山中,每天過著悠閒的日子。一天,我正在一處桃林裡吟詩作對,妻子突然興沖沖地朝我跑來,對我高興地說:“相公呀!你有沒有想過去考狀元,揚名立萬,光宗耀祖!”妻子的話我能不聽嗎?於是,當天就去赴考狀元。過了幾天,皇帝身邊的徐公公帶著聖旨前來:“皇帝詔曰,王安石考上狀元,前去瓜州當任。接旨!”當時全家人都很高興,可是高興過後卻是悲傷,我即將離開親人,離開家,離開紫金山。

我坐上船,手裡拉著妻子的手,船緩緩地開了,我不得不縮回自己的手,望著親人在岸邊站著,望著自己的家,我的心裡很是傷感。“哎—”我一陣長嘆,我是有多捨不得離開這個家,多捨不得離開與我生活了幾十年的父母和要與我白頭偕老的妻子,還有我那可愛的女兒和兒子呀!可是不離開不行啊,如果違背了皇上的旨意,可是要滅九族的!我用手攪著湖中的水,這水就像一片魔鏡,出現在我面前的全部都是在家時,和孩子們在湖中捉魚摸蝦的場景。這是,我耳邊又響起了孩子們的嬉戲聲。回憶完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淚水。

經過一天一夜的水程我平安到達了瓜洲。瓜洲的街上人來人往,我看到一個男的給自己的妻子買了一個金簪,並且親手給自己的妻子戴上。這又勾起了我和我的那位嬌妻幸福美滿的日子。在瓜洲的這幾天,我都是飯不思,茶不香,夜晚也睡不覺。我的人雖在瓜州,但我的心卻在家中。

我每當看到那一輪圓圓的月亮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團圓,真不知那輪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見到自己的親人。

江南煙雨幾時有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9字

春天靜悄悄地來了,江南的雨季也來了。江南的雨與其他地方的雨是有所不同的,它不是凶猛無比的暴雨,而是淅淅瀝瀝的小雨,獨特的三月小雨。

“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江南煙雨多麼的迷人,使得無數詩人紛紛產生感慨,在煙雨之下抒發自己的情感。

當我撐著一把油紙傘,漫步於江南的雨巷之中時,也陶醉其中了。

黑色與白色,是江南特有的顏色。一條小河貫穿這整個小鎮。人們喜歡在後院用幾根竹竿撐起一個架子,將色彩斑斕的衣服掛在上面晾晒。那一抹彩色,點綴了江南的黑白。當晶瑩的雨滴打在每一片黑色的瓦片上,發出“噠噠噠、噠噠噠”清脆悅耳的聲音時,我的心頓時豁然開朗。那雨彷彿是滴在了我的心頭,一遍又一遍,擊醒了我快要沉睡的意志。我願意搬一張板凳,坐在這屋簷之下,靜靜地聽著雨滴的呼喚,默默地看著雨水順著瓦片,輕輕悄悄地落下。

走在石板路上,看見河上有一隻小船,上面站著一個穿著蓑衣的漁夫。雨水滴在他的衣服上,帽子上,船上,他依然嫻熟地操控著他的漿,緩緩地向前移動。那一幕,就像是一幅沒有聲音的畫面,無一不吻合,融入了背後那人家燒飯時,煙囪裡飄出的裊裊炊煙,與雨水直徑向大地飄灑的畫面。一切都是那麼的寧靜,就彷彿是一個世外桃源,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擾,只呆在屬於自己的世界之中。

一雙惆悵、迷茫的雙眼探出了窗外,呆呆地望著眼前的這個世界,在無數次的徘徊之後,露出了堅定的眼神。

靜聽雨打芭蕉的聲音,那些都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