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良知相關作文20篇

喚醒良知 篇1

高一作文 ,270字

“上車請排除”,“請不要插隊”。

古人云,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它提醒良知,提醒規矩,更在提醒人們以公平對待眾人。而規矩是體現公平的最好方式。在某一個風雨欲來的車站,當你焦急不安的排在不斷有人插隊的隊伍中,你是否感覺到來自人心深處的淒涼。那麼,或許有人可以站出來,指著告示牌指責亂插隊的某些人。或許下一次,你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將春意送到他的身邊。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不是來自大雪紛飛的冬季,終年積雪的高山,而是來自人心的淡漠。那麼,你應該看看告示牌,你會愛上春的使者並且用行動傳遞“冬日暖意”。

把心喚醒 篇2

高二作文 ,1293字

古代詩人陶淵明放棄了舒適的官場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收穫了心靈的澄澈與精神的豁達;蘇軾被貶,才智不得抒發,志向不能實現,可他仍心存豁達開朗,他的快樂讓憂傷變為浮雲。在現今社會中,許多低層人民對未來不抱希望,麻木地生活,其實他們只要有勇氣,把心喚醒,會發現一切都不一樣!

天才仲永,天生資質聰明,擁有著常人所沒有的上天給予的天賦。在他幼時沒讀書卻已識字,而且會寫自己名字和提筆作詩,這一奇事被父親發現後,歡喜不已。因父親歷來身為農民,思想落後麻木,在得知兒子才能後便每天拉著兒子到處炫耀,並利用仲永的天賦到處為人題詩作為賺錢的交易,而沒有送兒子去讀書繼續挖掘天分和增長才智。隨著時間不斷流逝,仲永的天賦日益衰弱,直到仲永已超過常人讀書的的年齡時,他的天賦已蕩然無存了,多可惜呀!上天給予的難得的天賦,竟被此糟蹋了!

小說“項鍊”中的女主角瑪蒂爾德出身不富裕,姿色雖好,卻只嫁了個小書記丈夫。她一直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心裡總是羨慕那些有錢並居住豪華的太太。因此她從煩惱走向痛苦,她常夢想,幻想擁有自己設計的豪宅,幻想著一切美好的歡樂事情。在一次丈夫被邀請參加一個宴會時,她因虛榮心旺盛而向好友借了一條耀眼無比的鑽石項鍊飾戴,當晚最閃耀的她終於如她所願成為最出眾的全場焦點,她完全沉浸在被眾人所注目的歡樂中,因而也意外地弄丟了好友項鍊。在多次尋找無效後,丈夫不得不借債償賠項鍊,而她也為此付出代價,她開始真實地生活,每天不再幻想,靠自己誠實勞動過日子。也因此,她失去了夢想!

屈原遭過放逐,著的《離騷》流芳百世。他雖然投身汩羅,卻“舉世皆濁而我獨情”。魯迅彷徨過,但他也吶喊過,他的橫眉冷對擊垮了多少幫閉文人!他們的內心是充實的,氣質是高尚的!

天才仲永,如果那時他父親不是麻木無仁地只想賺錢交易,不讓他讀書,以致於長大後仲永的心已麻木,根本不存在去讀書繼續挖掘天賦的念頭,最終仲永終於失去了難得的天賦,給後人留下了遺憾的結局。小說女主角馬蒂爾德從前虛榮心太強,太過貪圖榮華富貴,經常幻想一切不符實際的虛榮景象,後來,通過賠償弄失項鍊一事,終於把心喚醒,不再一昧麻木地嚮往高等生活,而是通過自己的誠實,勤奮勞動過著最真實的生活,並償還了好友項鍊,屈原,陸游,陶潛,蘇軾等人在被貶,壯志難酬後,他們沒有對生活失去希望,憑藉豁達開朗的快樂氣息讓憂傷成為霄煙。"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給予後人鼓勵。

在現實生活中,仍存在著許多麻木的人。原本人人都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但這種崇高的心靈卻在走向摧毀。看到有小孩不小心摔倒,本是好心扶她起來,不料被她媽媽冤枉是我推倒的,生活中也因存在太多我這樣的事例,才會有像“小悅悅”事件的發生,社會上越來越多冷血無情,冷漠的面目展現出來。

心靈是人體內最重要的一個載體,它是一個人性格的標誌。我們不能像仲永那樣把心麻木,應以樂觀,勇敢的態度,把心喚醒,對未來抱滿希望,戰勝生活困難。

冒著憂傷的雨總依舊笑對黑暗的海倫,捂著憂傷的心仍與民同樂的“醉翁”歐陽修,正是這種在憂傷前仍然微笑的快樂氣息,讓摔跤的人臉帶泥巴仍舊微笑著跑。跌倒了,不要放棄,把心喚醒,向前跨步吧!

把心喚醒 篇3

國三作文 ,1168字

林黛玉的破碎,在於她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三毛的破碎,源於她歷經滄桑後一剎那的明徹與超脫;凡高的破碎,是太陽用黃金刀子讓他在光明中不斷劇痛;貝多芬的破碎,則是靈性極致的黑白鍵撞擊生命的悲壯開章。但破碎了又有什麼關係?只要我們能把心喚醒,希望仍在我們心中。

陶淵明,我國東晉文學家。他雖身在官場可心卻嚮往著質樸的田園生活。面對著汙濁的官場和所謂的功名利祿,他發出了“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的悔恨之意。他在汙濁的官場中喚醒了自我,喚醒了他那“性本愛丘山”的情懷。他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的放浪與清高註定不能見容與黑暗的衙門。於是便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佳句。當他走出官場走向自然時,他有一種“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欣然之意。面對田園生活的辛苦勞作,他有一種“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的不悔之情。

范仲淹,北宋中期的改革家。由於北宋中期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危機,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不得不進行改革。范仲淹被任命為參知政事,進行了“慶曆新政”改革。他為改革廢寢忘食,為了挽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他的眉頭總是緊皺著。然而由於改革觸動到了一些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范仲淹便遭到了這些人的迫害。面對這種黑暗的社會現實,他迷惘,憤懣。但他依舊在這種環境下,把自己的心喚醒,他高聲吟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壯麗篇章。他雖被迫左遷,卻依舊關心管家大事,真所謂“殿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不以物喜,不一己悲”,面對挫折,他淡然面對。他寄情於寫詩作文章,如今才有如此多的壯麗詩篇,為文學界作出了巨大貢獻。

陶淵明世俗濁流的流淌,他沒有隨波逐流,他甘願做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他感傷時事,憂國憂民,內心難免有壯志難酬之感。他“不為五斗米折腰”,他能在黑暗的世事中on個喚醒自己的內心,為保持自己的高風亮節,不惜隱居山林。范仲淹,為祖國煩惱,為人民擔憂,不因為自己的利益而放棄大家的利益。在他身上折射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高尚品質。他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上雲捲雲舒,坦蕩平靜。

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像他們一樣,不貪圖富貴,不愛慕功名,不迷戀利祿,但卻依舊能憂國憂民。那麼社會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貪官,私吞公款,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冤假錯案,更不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平現象。那麼社會就會變得和諧美好,所謂“大同”也。

杜甫、陸游壯志難酬,但他們把心喚醒,寫下無數千古詩篇;唐太宗在所謂的“美言佳話”中,把心喚醒,成為一代明君,創下“貞觀之治”;魯迅在黑暗的社會中,把心喚醒,棄醫從文,成了堪稱民族脊樑的中華文學之魂。

縱觀古今,“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無數英雄人物,即使身處困境,依舊可以把心喚醒,轉逆境為順境,坦然面對。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能夠把心喚醒,希望依舊在心中。

一場雨,喚醒了春天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451字

“沙沙沙,沙沙沙……”這是哪裡的聲音?原來是春雨呀!一聲春雷呼嘯而過,調皮的它走進了我們的校園。

我靜靜地望著窗外,感覺看不到什麼—用力看,才只能看到隱隱約約的絲線,像春姑娘用一把巨大的吉他,彈出一支春天的歌。用耳朵聽,淅淅瀝瀝的春雨彼此起伏,忽嘯忽弱。用鼻子聞,感受到一股清新的空氣流進我的身體裡,把煩惱一下子沖洗的乾乾淨淨。

春天,校園裡新砌的小池塘也特別美,它像一條變幻無常的綠綢,綠得那麼美,那樣純,春雨揮灑在小池塘的身上,躍起粼粼波光,如飛花,似碎玉,每一片小光斑中都有一個小小的精光在閃爍,在伸縮,在顫動。春雨吹送之際,泛起道道水紋,緩緩地從一邊向另一邊推進。

岸邊,樹木都在“沙沙”作響,像是為知己奏出古老的樂曲。而春天也在默默地來臨。你瞧:岸邊的小草在默默地更換新衣,大樹也比冬天更強壯,更綠。

一股春風迎面吹來,我聞到了“五彩”的味道,有桃花、杏花、梨花、櫻花……的味道。我趴在陽臺邊,深吸一口氣,“咦?這是哪裡的味道?”原來是春雨的,帶有一絲甜味。

一場雨,喚醒了春天!

喚醒 篇5

國三作文 ,700字

那是一場我永生難忘的夢,儘管自知是虛假的,卻總感覺那如同現實一般,真真切切。

依稀的一陣霧氣輕盈飄過,我茫然的走在青石板路上。舉目望天,上面感覺要壓死人的烏雲慢騰騰地向這邊踱步而來,潮溼的空氣無不在提醒我:快下雨了,趕緊找個地方躲雨。視野剛剛觸及地平線,遠處就出現了一個模模糊糊的房影。我毫不疑遲地向哪裡奔去,果不其然,前腳才邁進屋簷下,後腳暴雨就像一個發怒了的巨人,鋪天蓋地的席捲而來。我正在慶幸自己沒有被雨澆了個透時,你一襲青衣水袖從遠處跑來,與我同時躲在一個屋簷下。

我怎麼捨得看不見,那一張清秀完美的臉,雨點掉落下來,打溼整個屋簷,你淋溼站在我左邊。你美得像幅潑墨畫中的仙,我靠近遞你一張手絹,你突然地笑了,道謝說得靦腆。驟雨停了,你就這樣越走越遠。青石板的馬路邊,那離別似空間,勾起我不斷對你的思念。倘若雨勢再蔓延,能再多看你幾眼,我是不是可以在人海茫茫中找到你的影子?筆墨揮灑宣紙硯,刻畫出對你無盡的思念,如果還能在雨天遇見,可否能邀畫中的仙,賞花兒月圓?這首金莎的《畫中仙》不正是描寫你的嗎?

再一次遇見不是在雨天。一襲跳躍的淡藍色映入眼簾。是你!一人獨自在庭中跳舞,輕甩雲袖,柔柔下腰,一切都那麼美好,卻總是感覺有什麼不對。目光淡淡一掃,停留在石桌上的竹笛。

一首《畫中仙》婉轉地飄在庭院上方,悠悠的隨著風越飄越遠。你很明顯一愣,卻是不停地舞,只是舞得更加美麗,更加得妖嬈。花,細細碎碎地從樹上飄落,翻飛在我們之間。漸漸的只能在花雨中依稀分辨出你的身形。一曲終了,繁華落盡,你卻不知何時早已消失。

從那以後,你再沒有出現在我的夢中,我也放棄了尋找。又是一天晚上,你喚醒了我所有的記憶。

想念良知 篇6

國二作文 ,577字

想念,想念已經失去的或消失的人和物,每當我們開始想念每一種事物就代表那一種事物已經消失了。

而現在對於良知竟只能用想念了。這實在無法可想。

現代社會,物質充裕而精神貧瘠,競爭激烈的社會人們習慣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各種人無所不用其極,我甚至開始想念良知了。莊周認為要讓世界趨於“淨”最好就回到矇昧時代就不會有鬥爭了。但這種思想過於消極,歷史永不可能倒退。

陽光代表聖潔,代表著“善”但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地方都陽光普照。在陽光找不到的角落裡,物慾橫流,所謂“良知”不過一個笑話。魯迅先生說過要做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

炎黃子孫心中有傲意,怎可奴顏媚骨!記得看到一則新聞:在長城邊上販賣紀念品的攤位上,一箇中國人與一位日本人都想要一個玩偶,但那玩偶只剩一個了。兩人各自掏出錢來,一張紅色的百元人民幣;一張花花綠綠的日元。攤主是中國人,看了一眼接過日元討好似地雙手奉上。其實一千塊日元並沒有一百元人民幣價值高。但小攤主卻接過日元這便值得人深思了。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良知並不只是所謂的“善”而應還有愛家愛國有社會責任感。

就最近“扶不扶”這其實就是關於良知的討論。最近有了新版本:一位老人摔倒在他旁邊地,旁邊的一位小夥子看到了很是猶豫到底扶不扶?老人見狀說:“我有社保不會訛你!”到底扶不扶一切都看個人的選擇。

願永不再想念良知,願所有人都做有良知的中國人。

點一支叫做良知的蠟燭 篇7

高三作文 ,652字

近日,備受國民關注的佛山女童小悅悅在晨光熹微的凌晨三點去世了,世間從此少了一個笑容,少了一份天真,多了一點遺憾,多了一點愧疚。但小悅悅事件卻給國人一個深刻的警示:“我們需要點起一支叫良知的蠟燭,照亮陰暗的心靈。”

究竟是什麼帶走了那麼可愛的小天使?是人心病壞了?還是道德病倒了?抑或是社會制度病了?我想答案是很明顯的。如果人們心中僅存的良知都沒有了,那麼統統的制度也只不過是個軀殼罷了!小悅悅被車碾壓,癱倒在路旁,而18個路人卻假裝看不見,這是何等的殘忍,人們的良知難道就真的一文不值了嗎?良知的標尺難道就真的可以讓它浪跡天涯了嗎?當血跡浸染了大道,人性的醜陋就暴露無遺,但願時光流逝時,小悅悅的不幸也讓國人銘記一生。道德淪喪了,良知埋沒了,國家能真正的屹立不倒?社會發展人也必須發展,光披著鮮豔的外殼去宣傳道德是可悲的。小悅悅事件給我們更多的是需要內心的反省。時光會流逝,但我們不可以隨時間而把小悅悅的不幸給淡忘,那一道道德的傷疤需要我們用時間去撫平,否則人類將邁向更深的罪惡之淵,丟失本我,最終只會淪為可悲的社會奴隸!

小悅悅成了冷漠的祭祀品,但願天堂裡沒有無序的車流,但願天堂裡沒有冷漠與無助,蠟燭點燃後照亮的是一道照亮人性光輝的曙光,而不是把人性的醜陋的一面淋漓盡致地折射出來。

社會發展,摒棄那冷漠的鋒劍尤為必要,唯有這樣,天下才能真正太平,社會才能徹底光明。請點起一支叫良知的蠟燭,溫暖你我。

重回人性底線,堅守良知標尺,讓良知的蠟燭時刻警醒國人,把世間美好傳奇共同延續,締造良知的道德堤岸。

喚醒自己 篇8

高一作文 ,833字

曾經流落在一個聽不見雨聲、風聲的角落,以為這世界只要知道自己就夠了,於是拒絕陽光,直到有一天,沾滿綠意的繩索突然垂下,手握著,感覺心也綠了,陽光順著繩索攀爬而下,身上沾染著光亮,原來—陽光是溫暖的。

看慣了周圍人的虛假阿諛,甚至連父母與子女、兄弟之間的親情都不可靠,誰都無法肯定誰不會在落寞時落井下石。那麼我可以相信誰,連親情都虛假的社會裡,我們連自己的都無法相信。那些童話中的愛情與友情只能是奢侈的幻想,在現實中顯得蒼白而滑稽。於是,心在不知不覺中關閉,自己縮在角落,不去觸確關於生活的種種。這樣,是否可以遠離腐蝕?

在黑暗中的日子,真好。再也看不見陰影,不用再害怕陰影的大小是否也掩蓋了自己。它們不會擴大,心裡不會太高興,當然也不再有看到親朋互相背叛、互相落井下石的悲涼。安靜的,永遠安靜的;只聽自己呼吸的聲音,只看一種顏色,簡單而和諧。

雖然落潮時會感到難過,可是漲潮時不也會感到高興嗎?雖然日落時會悲傷,可日出時不也會興奮嗎?人生就應如此起起落落,否則,怎樣讓歲月留下痕跡?沒有歲月留下的痕跡,我們總也長不大。“是誰?是誰在對我說話?”突然一束光從頭頂照亮我全身,讓我來不及閃躲,我抬起頭,看到一張張笑臉,他們都伸著手,只要我一抬手,便可以拉住。可是這—看著身邊那種透明卻又像從心底將自己點燃的東西—陽光?這是陽光!

我抬起頭,眼睛狠狠地被刺痛了,這種感覺,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像是心裡突然滿滿的,較之以前的空虛更讓人炫暈,多麼讓人沉醉的感覺。

“我要回去,回到上面去,回到陽光下。”心中有一種呼喊聲響起,越來越響亮,充斥著整個黑暗的空間。這是?渴望?

我慢慢伸出手,碰到一隻寬厚的手掌—爸爸,又一隻手握住了我—媽媽,一隻又一隻手握住我將我托起。

我重新回到這片陽光了,大口大口呼吸著陽光的味道,美好而安祥。

低下頭,我望見了跟在自己身後的陰影,我輕輕的,笑了—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

喚醒自己作文記敘文 篇9

國三作文 ,1421字

【篇二:喚醒自己】

每天早上都會被萬惡的鬧鐘叫醒,昏昏噩噩地在十五分鐘之內洗漱完畢,然後搭上七點零五分的公交車去學校。

相信很多人的生活都是這樣,在這個進展飛快地生活中努力向前邁進。可是,喂,你是不是掉了什麼?你的靈魂在後面睡著啦,快去叫醒它呀。

所謂叫醒靈魂,也就是喚醒真正的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有許多尖銳的稜角,總會將我們刺的遍體鱗傷,喪失了自己原有的鬥志,這時候就需要喚醒自己。

越王勾踐的故事聽大家應該都聽說過,若當時勾踐丟失了自我,受到打擊後一蹶不振,那他將永遠只能呆在吳國作為一個階下囚度過餘生。喚醒自己對當代人同樣重要。尼克胡哲,第一次看見他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一個人,覺得這可能是從蠟像上面擷取的一部分,沒手沒腳,唯一有的只是一個被他稱作小雞腿的不知道有沒有骨骼的肉坨子,可是他取得的成就卻是許多四肢發達頭腦健全的人都無法達到的。他擁有兩個大學學位,是一個企業的總監,而且正常人能做的運動他也能做,騎馬,高爾夫,足球,游泳樣樣皆能,這些都是因為他沒有丟失自我啊。

那麼,要如何才能喚醒自己呢?首先要有一顆勇敢的心,和一種向命運說“不”的勇氣,還要有一種遇到困難不低頭的精神和韌勁。當灰心喪氣時,要喚醒自己;當遇到挫折時,要喚醒自己;當悲傷絕望時,更要喚醒自己。

喚醒自己,讓你走出挫折的陰霾。

喚醒自己,讓你找到生命的真諦。

喚醒自己,讓人生更加精彩。

【篇三:喚醒自己作文】

忙者活,或者忙著死。—《肖申克的救贖》

—題記

這是個快節奏的國家,每個人都在忙碌,忙著獲得跟多的職位,忙著收穫更多的金錢……這是件正常的事,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更好的生活是整個動物世界通行的法則,但忙碌的同時,千萬別忘了喚醒自己,使生命攀上高峰。

北京有個叫路東的人,是個小有名氣的編劇,生活不錯。可就在今年,他的兩個好友因病去世,他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含義。他請了假,背起行囊,開始了“108天微博環遊中國”。穿過四十五個省市,他收穫了平凡夫妻的一杯熱茶,一個眼神交遞的溫情;收穫了無數網友的支援與鼓勵……這短短的108天的旅程讓他重新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與生命,是忙著活,還是忙著死?那塵世煙火中的平凡溫暖,那偏遠山民的淳樸善良,那眾多網友的加油鼓勵,已成為他人生行囊中無法丟失的寶物。他的生命攀上了新高峰。

英國有個身患絕症的少女,她在死前幾個月開了一張別開生面的遺體告別會。她在告別會上細數平生,並在剩下的時光中準備“快樂、幸福”的生活,她喚醒了自己,她的生命攀上高峰。

最近看到作家麥家的一篇小文章,他在文中提到一個好友是建築業企業家,這個朋友年紀不大就沉浸在護肝保健品中,他有時也在想:我用健康換來了金錢,這有意義嗎?這樣好嗎?這種問題當然只能無疾而終。他沉迷在打到一個個對手的快感中,在一次次的攻城掠地中他擁有了冰冷的尊敬與滿足。麥家最後說,什麼時候我們能擺脫這種虛偽的面具呢?

是的,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沉迷在物質世界中,卻忘了關心我們的內心世界。

當我們一次次為了所得到了失去了不該失去的,是否會有一點難過?你在做的事,是不是你說夢想的?你所擁有的是不是你所渴望的?

呼喚自己,你的心究竟想要的是什麼;呼喚心靈,你的生命是否是你所期望的;呼喚生命,我聽到生命的聲音在你的血液裡象風一樣飛揚。

忙著活,還是忙著死?

我們當然要忙著活,喚醒自己,你的生命已攀上高峰。

喚醒自己 篇10

國二作文 ,680字

經過磨難,受過誘惑,走過汙濁,當一路向前時更需等待,喚醒靈魂與自己相伴而行。

喚醒自己的夢想。放牛娃騎在牛背上漫步山間,嚼著草根,想著溫飽,或許想想自己的未來,他拿出了揣在懷裡的那本書,書角微微地捲了毛,心中噴湧著對大地的熱愛,他將自己的靈魂喚回,成就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莫言。當富家紈絝子弟淪為平民百姓,錦衣玉食不在,只剩下一晚清粥;當他被他人所賞識,他卻一口回絕,選擇遠離官場,一心寫作。高情不入時人眼,憑他拍手笑路旁,十年艱難,終成不朽名作—《紅樓夢》。

喚醒自己的良知。漫步汨羅江畔,大呼“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喚醒自己的操守,選擇以這樣的方式長留。駕船海上,他永不言敗。“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桑迪亞哥喚醒自己的堅韌,揮灑著“硬漢”形象。“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騎車上學路上,無意撞壞他人寶馬,“誠信中學生”徐礪寒喚醒自己的誠信,主動等待車主的到來,從未選擇逃避。

喚醒自己的追求。“不為軒冕斯志,不為窮約趨俗”的莊子終身不仕,他喚醒自己,嚮往在天地之間,在山水之間做一隻鯤鵬,去追求那精神上的自由。“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魯迅抨擊黑暗,他喚醒自己,棄醫從文,為拯救國民而奔走吶喊,去追求挺起中國人的脊樑。“顧視日影,索琴彈之”的嵇康反對虛偽,他喚醒自己,敢於當面奚落司馬氏,去追求那臨刑前一個從容的背影。

喚醒自己的夢想,磨難中尋求內心的澎湃;喚醒自己的良知誘惑中尋求內心的安穩;喚醒自己的追求,汙濁中尋求內心的正直。

喚醒自己,然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