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與稅收相關作文20篇

國家與稅收 篇1

國二作文 ,710字

參觀了南京的地稅局,讓我這個學生也對稅收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和感悟。

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我們每個公民都是納稅人,都有義務繳納稅款。

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的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質量也迅速提高,這些和稅收是密不可分的,從古代的稅收政策發展到現在新中國的稅收制度,可以說稅收的制度是越來越完善了。再也不會出現封建時期,人們因過度的稅收而民不聊生了。

現代的稅收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使我們的祖國更加地富有和強盛。鄧小平曾提出社會主義就應當人民共同富裕。但如何讓人民共同富裕呢?首先要發展生產力,這樣國家才能慢慢地富起來,一部分人民也能慢慢富起來,然後就是稅收。我國的稅收資金會投入社會低保,還可以用來建設公路,醫院,拆遷安置房等等設施,這就相當於富有的人轉移了一部分財富給窮困的人,所以我覺得稅收還縮小了貧富差距,使得經濟得到了調控。

稅收對於城市的建設也有很大的用處,記得爸爸媽媽說十年前的南京郊區就是一片光禿禿的,但如今的南京郊區新建成了許多房屋,市裡更是多了許多現代化的大樓,交通也發達了許多,新建了許多條地鐵線,這些建設都離不開稅收。

稅收不僅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城市建設起著重要的作用,還決定了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強弱。

隨著國家的富有,我國的軍事實力也越來越強大了,從上世紀的落後到現在的強盛,稅收同樣起著很大的作用。軍用機械的維護費,製造費都是由稅收資金提供的,稅收使得如今我國已成為了一個軍事強國,國防力量也很強大,再也不會受到領土侵犯。我國的衛星技術也已經十分先進,發射衛星的資金同樣也是由

稅收提供的。

一個國家的發展與富強離不開稅收,離不開納稅人,是稅收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讓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家與稅收的故事 篇2

我家與稅收的故事作文 ,1516字

春回大地,生機盎然,在全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取得令人矚目成就的大好形勢下,人們的生活變得幸福,變得富裕,這樣的現代化建設,這樣的富裕,這樣的幸福,這種種的好處都來源於稅收。稅收和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我膠家與稅收有著最密切的聯絡,是稅收的最直接的受益者。

我們家是遠近聞名的納稅積極分子,他們納稅非常積極,較之那些千方百計逃稅抗稅的人,他們主動、積極納稅的行為顯得非常高尚,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人們誇獎爸爸、媽媽的話:“你們的覺悟可真高啊!”“又去交稅了?”“真不愧是納稅積極分子啊!”……每當這時,總能看到爸爸一臉的自豪與得意。可是你們肯定不相信,就在幾年前,爸爸還是一個納稅釘子戶呢,從納稅釘子戶到納稅積極分子這裡面還有個小故事呢……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家就開始做生意,一開始爸爸憑著自己的廚師手藝在家門口開了一間小食店,賣點早餐什麼的,雖然不是爰大買賣,但是父母勤勞、熱情,生意也算過得去,但是最令他們頭痛的是上稅,別說主動納稅,就是稅所的工作人員找上門來,他們也是能拖就拖,能混就混,總之就是想盡辦法不交稅,稅務人員給他們做思想工作總是碰壁,每當稅務人員走後,總會聽到他們不滿的聲音,“什麼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什麼國家的大動脈,什麼國人幸福的源泉……鬼才信他們呢,我看就是剝削,吸我們的血汗……”難聽的話不絕於耳。就是這樣我們家的生意在爸爸、媽媽掙到錢的快樂與不願上稅的埋怨聲中一天天做大了,由原來的小食店到大排檔,後來雙開多了一間自行車鋪,我家的日子那可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可是誰能想到,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正當我們一家沉浸在事業有成,生活幸福中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到去們家的頭上,原來,爸爸看到均安鎮牛仔行業越做越大,許多自己原來的朋友、臨居都因開牛仔廠而賺得盆滿缽滿,於是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有開廠的經驗,執意要開廠,媽媽左攔右攔攔不住,還說什麼沒有經驗可以學,別人能成功我為什麼不能,我又不比別人笨,就這樣爸爸一意孤行,把家裡的大排檔盤給了別人,開了一間牛仔服廠,無奈爸爸沒有經驗,只見到別人掙錢的風光,卻沒考慮到別人拼搏的艱難,一開始就陷入重重困境,將投入的資金幾乎賠光,但是爸爸並沒有急流勇退,而是不顧一切地又將自行車鋪賣掉,同時還向親戚朋友借了幾十萬又投入進去,這一次更是雪上加霜,不但血本無歸,還欠下了幾十萬的外債,我的家庭彷彿從天堂一下子跌入了地獄,屋漏偏遇連陰雨,生意的慘敗使爸爸的精神垮了,他一病不起,為了給爸爸看病,全家人又是四處舉債,就在我們家面臨家破人亡的時刻,政府給我家送來了救濟金,爸爸非常感動,躺在床上連聲道謝,令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政府人員卻說,“不要謝我們,應該感謝你們這些納稅人,是你們的納稅才保障了政府的大動脈中有足夠的血液,有了你們的納稅,才有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人民的安定幸福,納稅人是國家的功臣啊!”政府人員的一番話,爸爸如夢方醒,此刻,他真正地理解了稅收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回想起當初自己偷逃稅收的事真是感慨萬端,臉也紅了。

後來,爸爸的病病終於好了,政府又數次為我家送來救濟金,還幫我家去貸款,爸爸重整旗鼓,又幹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先開小食店,生意紅紅火火,最大的轉變是爸爸再也不會為上稅發愁了,而且他逢人便講稅收的好處,並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自己身邊的人,使他們也成為自覺納稅的人,如今,我家已是遠近聞名的納稅先進戶,生意也越來越好,最近又開了一間自行車鋪,日子越來越紅火。

稅收是國家的大動脈,沒有稅收,就沒有國家的繁榮昌盛,沒有人民的安定團結。一點綠色是春天的一分子,眾多的綠色就是整個春天。希望我家的故事能夠教育那些正在納稅中彷徨的人們。

我們與稅收 篇3

國二作文 ,681字

稅收是一個國家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個部分,是國家的脊樑,而稅收也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

人們開始瞭解稅收。南京開辦了文化教育基地,為了讓人們進一步瞭解稅收,支援稅收,讓我們這些不瞭解稅收的人們認識稅收。從古至今,我們都離不開稅收。從“苛政猛於虎”到如今的支援稅收有著怎樣的改變呢?

如今在共和國領導人的帶領下,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等等都有了穩步的提升。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的稅收,比如,家裡買了新車,也是要交稅的,排量越大,所繳稅就越多,為了環保,我們也要購買小排量的車。現在有些過路費也免了,這些都離不開納稅人的幫助。

稅收是光榮的。對於窮人富人都要交稅,沒有一個人能離得開交稅。

有些富人不揮霍自己的財產,而是把這些錢都拿出來不求回報的繳稅,由此可見交稅是光榮的,人們離不開交稅,交稅其實也是對於國家經濟發展最好的詮釋。一個國家的興盛與衰敗也是可以有稅收來衡量的,這也是為什麼國家這麼重視稅收的原因之一。由幾億到幾十億到幾百億到幾千億都離不開基層人們的辛勤汗水,人們用雙手創造未來,用心支援國家。

孫中山是中國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主張國家按照地主自報的土地徵收地稅。這種以稅收和國家收買為手段對以後的學者頗有影響。那麼國家稅收的錢用在何處呢?國家稅收的錢可以說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為人民建設美好小康社會所準備的,也是在緊急事件上救援用的。如果這些事件都是政府直接印錢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人民幣貶值、物價不穩定,剛進入小康社會的人們又要面臨貧窮的困擾,所以說,稅收也是為了保障人民經濟狀況的必要因素。

人們離不開稅收,我們也要文明稅收,做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我與稅收同行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93字

稅收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一直到經濟騰飛,文化迅猛發展的今天,稅收對每個國家乃至每個公民是越來越重要了。稅收是共和國的血脈,是共和國大廈的基石,因為我國財政收入有90%以上來源於稅收,它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在我們衣食住行的每時每刻,我們都在自覺不自覺地同稅收打交道,比如購買一身漂亮衣服,一個稱心如意的書包,我們已繳納了稅金。正因為有了大家的按時納稅,才有我們今天和諧美好、人人太平的生活,才有我們美麗的教學大樓,寬闊的柏油公路,漂亮的公園,可愛的家鄉……。

今年清明,我和家人一起回老家掃墓。走在那條熟悉的鄉間路上,我卻驚呆了:以前的泥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上鋪上了水泥,路更寬闊了。路邊的樹木鬱鬱蔥蔥,放眼望去,滿眼綠色。龍眼樹、荔枝樹正是開花時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樹上的小鳥吱吱喳喳叫個不停,好個鳥語花香!讓我陶醉其中,流連忘返。想起以前回老家時,碰上下雨天時家鄉的泥路又滑又髒,我走在路上,常常因為打滑而摔跤,滿身是泥而遭到媽媽的打罵。現在,可以跟媽媽走在乾淨的水泥路上,方便又快速。

“媽媽,村裡的人哪有這麼多錢修路啊?這些水泥路是誰修的?”我百思不得其解。“政府出絕大部分的錢,村裡的人出少部分,才有這條水泥路的。”媽媽說道。“政府為什麼出錢給我們呢?”我打破沙鍋問到底。

媽媽自豪地說:“稅收啊!政府扶持資金都是來自稅收,所以,我們都要納稅給國家,像媽媽就是個納稅人,每個月都從工資裡繳個人所得稅,單位也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等很多稅呢。”

我略知皮毛了。原來美好生活離不開稅收,這一切都表明了“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宗旨。

聽了媽媽的話,我知道了稅收,知道了我們的美好生活與稅收息息相關。正是因為有了納稅人的納稅,正是因為有了稅務人的應收盡收,才有我們國家經濟建設欣欣向榮,人民的安居樂業!共創美好家園,共創美好的小康社會,那麼讓我們從自身做起,依法納稅,誠信納稅。

我與稅收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3字

我們都是納稅人,自有國家起,稅收也便應用而生,伴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而發展完善。

縱觀我國的歷史發展程序,歷朝歷代的君王無不把減輕稅賦,輕?綾∫圩魑?⒐??盡W孕輪洩?閃⒅?螅?蘼凼羌蘋??媚甏??故鞘諧【?媚甏??笆斬及繆葑胖匾?巧??/p>

國家的各項收入中,稅收佔90%,是國家財政收入最主要的來源。馬克思曾說;“稅收是餵養政府的奶孃”。足以證明稅收對國家的巨大作用。

我國的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新型稅收,國家的稅收收入,一部分用於政府人員的工資收入,而更多的是為人民造福利。

一方面,稅收可以有效地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支援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促進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稅收也是鞏固國防的物質保證。稅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們每個人都享受著國家的各項優惠政策,也應該履行相應義務。而社會上的一些人,卻只顧個人享受,忘記了履行自己的義務,偷稅、欠稅、抗稅、逃稅、騙稅的例子屢見不鮮。

曾經有一位女明星,收入相當可觀,但向她納稅時,卻逃之夭夭。而她光鮮動人的外表,曾經給人留下的美好印象,也大打折扣。也曾有一位男作家,多交稅款達30多萬,為國家財政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他不但自己主動交稅,也經常勸告同事朋友主動交稅,取得良好的效果,他是我們的表率,是社會的驕傲。

作為一個納稅人,我們要端正自己的人態度,明確自己的責任,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主動交稅,做一個守法的人,做一個文明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國家該不該收稅 篇6

國二作文 ,787字

在我國,稅收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追根溯源,稅收的歷史跟國家一樣久遠。我國夏代向平民徵收的貢,春秋時期魯國為適應土地私有制發展而實行的“初稅畝”,現代社會高收入人群徵收的個人所得稅,這些都是根據國家需要而徵收的稅。

那麼,國家到底應不應該收稅呢?多數人肯定都認為不應該,認為國家這樣做是“剝削”百姓錢財,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國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從子女小時就諄諄教育子女:必須按照家家規定的稅法,足額及時地將所納的稅款繳入國庫,不應拖欠國家稅款一分一釐;即使自己因此而造成經濟拮据,但自己卻感到心安理得,內心由衷地感到欣慰,因為自己盡了一個納稅人所盡的義務了。

又是什麼促使這位偉大的教育家寧願經濟拮据也要交足稅款呢?

據新聞報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基本設施建設、交通道路、通訊系統、環境改善等等,國家要投入幾千億元。”這些錢來自於哪裡呢?它主要源於稅收。近幾年,壓歲錢多了,我們可以把它存入銀行,就可以獲得利息。但我們知不知道,清單上也有一個“利息稅”呢?所謂的“利息稅”就是我們存錢時得到的利息要拿出一部分來交給國家。通過新聞、報紙這些媒體也可以知道,一個人繳納的稅越多,對教育我們的社會貢獻也越大。在餐館吃飯時,結賬後一些負責任的老闆就會給你開發票,但是有些不負責任或者耍小聰明的老闆就裝作忘記或故意不給,這時我們就要叫他給,非叫他給,不能為了省兩塊錢就算了,如果我們不這樣做的話,那麼國家就會漏一大筆稅,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關係到了稅收。

從以上事例中,相信大家已知道稅收是怎麼一回事了,也證實了國家是應該收稅的,如果不收稅,一些關於國家的大型活動就無法進行。

國家應該收稅,繳納是每一個公民所要盡的光榮義務。

稅收扮靚我家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6字

我的家鄉巴東,過去是老少邊窮的山鎮。聽前輩們說,以前的這兒,就是一條“扁擔街”,街上的公路到處是坑坑窪窪,汽車在街上跑還沒有行人走得快,交通不方便,堵車和交通事故經常發生。街道兩旁都是木板房,土牆磚瓦房,一遇上雨天,外面大下,屋裡小下,街道上到處是水……導致市民行走不方便,給人們生活上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在這二十多年內,稅收的春風溫暖的吹拂著家鄉每一寸土地,使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的富強之翼,慢慢張開了。長江大橋的修通給予人們極大的方便,一座座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一條條寬闊的馬路交叉於家鄉各地,條條大街都有休閒廣場,如西壤坡社群沿江路旅遊廣場,接納國際景點神農溪遊客和市民;巫峽廣場上有音樂噴泉,大螢幕彩電、健身器材……雲沱社群寇公文化廣場上豎有北宋宰相的塑相,裝置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白土坡社群還有大型休閒廣場。這些廣場面積之大,功能之完善,裝置之齊全,是老少休閒娛樂和年輕人陶冶情操的活動場所。

街道、廣場燈火輝煌,廣告牌,霓虹燈比比皆是,多條千步石梯也是一大景觀,常青樹、桂花樹各種花草更吸引遊客,無源洞景色美妙絕倫,到過這兒的遊客都嘖嘖稱讚。

是什麼讓這巴東更美?對,是稅收,這幾年來人們按時交稅。國家、巴東富強了,現在我們的學費都免了呢!讓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在優越的環境裡讀書,這些,讓我想起了一句俗語:“我們吃得納稅人”。我相信,如果大家都按時交稅,我們的家鄉更美。讓我們一起大呼,按時納稅,富我巴東,美我巴東。

稅收與我同在 篇8

國三作文 ,668字

常聽到人們說:我們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是直接的納稅人,但都是納稅人。可見稅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稅收到底有什麼用呢?於是,一場稅收的探問開始了……

我向農民稅稅收。稅收猶如一把萬能傘,給我以晴朗的天空。在以前,天一旱,我們就吃不飽,洪水一來,我們的糧食也就跟著走。而如今呢,情況就大不同了。記得那年大旱,稻穀沒收成,原本以為糧食又不夠了。可是,補貼來了。補貼,讓我們非但吃飽,水渠也就修好了……因為稅收,才有補貼,讓我們不再害怕乾旱,不在害怕洪水。稅收與我們同在。

我向企業問稅收。看,又一個企業建立了,又有一個新產品誕生了,又有一個新品牌問世了。稅收給我們資本。在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之時,在許多企業倒閉之時,在許多企業家無能為力之時。稅收就來來幫我們了,讓我們從死亡的邊沿上回來。稅收讓我們資金運轉正常,讓我們安心去創新,為農民、為國家、為世界打創知名的品牌。稅收與我們同在。

我向學生問稅收。聽,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了,這是教育的力量。因為稅收,使我國的教育更加完善,因為稅收,讓我們享受九年義務的惠澤。因為稅收,減輕了父母的負擔,讓每個孩子都有學上,都有書可讀。讓我們在學校裡安心地為追逐我們的夢想打基礎,稅收與我們同在。

我向科技問稅收。呼,氫彈爆炸了;看,又一顆人造飛船成功發射了;瞧,楊利偉在太空中球地飛行呢……這一個個好訊息,這一次次的成功,都是得益於稅收。稅收給我們帶來了科技的原料,引進了先進裝置,送來了人才。稅收與我們同在。

我知道了,稅收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稅收與我同在,伴我健康成長,讓我更好的立足於社會之中。

稅收與我同在 篇9

高一作文 ,993字

沒有稅收就沒有國,沒有國就不存在家,無國無家談何幸福?稅收是福,造福百姓。

稅收就是將大家在生產、消費時花費的錢收集一部分交給國家,由國家根據需要安排其用處。稅收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可忽視的大功臣,它為我國航天工程、工程建設、社會公共服務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不是嗎?如果沒有鉅額資金的大力支援,任憑世界首富也玩轉不了幾個專案,只能感嘆:心有餘而力不足。

中國的飛船“神州五號”衝破地球的大氣層,駛向無墾的宇宙。“神舟五號”飛船載著宇航員楊利偉飛行21小時後,成功返回地面。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實現了中國千百年來的飛天夢。東方的睡獅甦醒了,中國這個世界大國正在崛起,當我們目睹正在騰飛的中國時,可不要忘記,這些都是依靠強大的稅收後盾所保障的。

青藏鐵路這個家喻戶曉的大工程,像條巨龍在蒼茫的世界屋脊上出沒,一會兒掠過青青的草原,一會兒攀上山巔,一會兒又扶搖而上,直到浩渺的碧空!這可是稅收的大手筆,使蒼茫的世界屋脊上充滿生機,促進“西部大開發”的發展,向“共同富裕”又跨了一大步,造福一方百姓。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現今三峽可是生機勃勃的風水寶地,不再是充滿蕭瑟的圖景。三峽大壩像一條巨龍橫過長江,巍峨地臥居在長江之上,那是兩個字“雄壯”。“三峽水利工程”起到發電、防洪,蓄水等作用,巨集偉的建築引來了無數的觀賞者,為當地的百姓創造了財富。“三峽水利工程”是我國的大工程,花費了一筆不可小視的鉅額,這筆錢可不是“點石成金”得來的,錢是由稅收拔款而建造的。

“學有所成,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項巨集偉藍圖和追求。稅收收之於民,用之於民。我國對貧困農村中小學免除學雜費,解決農村中小學生上學難的問題。為了讓貧困農村中小學生更好的接受教育,提高全國公民的素質,國家還對成績優秀且家庭貧困的學生給予生活補助。現在國家還對中小學生提供營養早餐,有牛奶、麵包、火腿等等。

此外,國家還提倡種田的不收稅,還給予資金鼓勵耕種,老年人每個月都可以領取養老金,拔款給山區修建平平坦坦的水泥路,興修水庫解決人民季節性缺水的問題……這些都需要國家拿錢來辦,國家的錢袋子主要是稅收。

稅收是福,它不斷地改變我們生活的社會面貌,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稅收是福,給人們不斷帶來福音。

我國的稅收 篇10

高一作文 ,1102字

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多少輝煌,多少奇蹟都被時間吞噬的連骨頭都不剩,而唯獨這“稅收”在時間的流逝中、洗滌中,越發耀眼。它在人們心中佔據很大的地位,是衡量人們使命感、責任感的標準,是人們對國家熱愛程式的測量儀。“稅收”可以追溯到中國歷史的源頭,各朝各代都按一定要求向人們徵收賦稅,可見“稅收”是多麼重要。

現如今我國經濟騰飛,各行各業經濟迅速上升。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娛樂方式走向多樣化。這些都跟國家稅收有著密切的聯絡。我國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一切都是以人民利益為基礎。如我國的“九年義務教育”實行,這讓更多的人上起了學,也為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提供了一片藍天,提供了為國家做貢獻的渠道,提供了完善自我,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我們如今能做到日行千里,乃至萬里,這都離不開國家的稅收有關。國家出資建設了條條公路、鐵路……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並且帶動了各地經濟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一顆又一顆的人造地球衛星被我國送上了太空,讓衛星在宇宙翱翔,為人類謀福,同時讓我國在世界上能佔有一席之地。這些偉大成就也是成立在我國稅收提供的物質基礎上,若沒“稅收”怎能有今天這成就;奧運會、世博會……在我國如何成功舉辦;如何讓我國在世界上璀璨奪目,中國人如何在世界上自豪的揚起頭。國家出資加強國防建設,讓我國擁有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人們幸福、和諧的生活著。倘若我國國庫空空如矣,那整個中國在世界上變的平庸,被別國的光芒覆蓋,埋沒在時間的流逝中。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國家給予我們的幸福美滿的生活,難道我們不應該回報嗎?然而社會有那麼一些人被眼前的小利益而矇蔽雙眼,丟失了良心,對國家只是一味索取再索取。正如一些黑心商人做生意時,經常偷稅、騙稅、甚至用暴力手段抗稅,賣東西時還造出假髮票來欺瞞消費者。雖然說自身獲得一筆小利益,損害國家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丟失的是商人自身的品德、素養,違背了稅法,也違背了良知。一些高收入者也有不積極納稅之人,可能他們會想“這每一分錢都是自己苦苦掙得,憑什麼要上稅。”可他們是否想過,若國家不富強你們去哪找工作,去哪掙錢,去哪生存。不納稅可能造成貧富差距過人,兩極分化嚴重,必定會造成國家各方面問題。也許一個人交一點稅做不成什麼大事,但如果大家相影響,積極納稅,國家利用這些稅收後,能有人在街頭乞討嗎?能有的地方連車都不通嗎?

做為一箇中國人,一個愛國的中國人。愛國,我們就應該積極納稅,為國家做貢獻。當看到有人不交稅時,我們應積極的勸告、舉報。也許個人力量很薄弱,但大家要是都團結起來,積極納稅,國家綜合國力更加強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稅收構建我們美好家園 篇11

高一作文 ,872字

在發達國家有這樣一句名言:“在我們這裡,除享受陽光和空氣外,都要納稅。”我國憲法也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那麼,為什麼要實行稅收呢?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藉政治權利,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在我國,稅收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上,古代的稅收是“苛政猛於虎也”,而如今的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稅收可以發展科技,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國的國情是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我國必須通過發展科技來發展自己。在如今的經濟全球化中,我國是處於比較劣勢的地位。我國在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後,國外很多公司紛紛來到了中國,解決了我國的就業問題,但是絕大多數的我們只是提供勞動力,並沒有掌握核心技術。而像那些發達國家,例如美國矽谷的資訊科技,法國的高檔化妝品,瑞士的名牌手錶,日本的數碼電子產品及德國的高階轎車,它們維持著對高階產品的壟斷地位,並獲取高額的利潤,所以我國需要實行稅收來為發展科技提供財力支撐。

稅收可以縮小貧富差距,提高社會消費水平。雖然我國已經進入了小康社會,但這個小康是不健全的,是溫飽型的小康。而通過實行稅收政策,我國就可以發展那些貧困的地區,例如我國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政策。而且我國的稅收是有明確性的,對於工資高的人,收取的稅額會相對較高,但對於那些工資低的人,收取的稅額會較少,甚至有時不收稅。因此,這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來抵制我國的貧富差距。

稅收也可以保障內政外交,服務政策運轉。馬克思曾說過:“稅收是政府的乳孃。”政府如一部龐大的機器,而稅收就是維持這部機器正常運轉的“汽油、柴油、潤滑油”。當要修建鐵路、公路時,政府必須撥款;當別國遇到地震需要援助時,政府又必須抻出援助之手,給那些國家捐款,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稅收做為堅強的後盾。

所以,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員,我們要支援納稅,依法納稅。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都息息相關。所以,讓我們攜起手來,依法納稅,共建美好家園。

稅收國民之本 篇12

高一作文 ,919字

“稅收”簡單來講就是國家聚眾人財、辦眾人事。再明白地講,就是將大家在生產、消費時花費的錢收集一部分交給國家,由國家根據需要來安排用處,它將國家與人民的利益緊密的聯絡在一起。稅收對國家和重要性就如同花朵的綻放不能沒有陽光的照耀,樹木的生長不能沒有雨水的灌溉,汽車的啟動不能沒有發動機一樣。一個強大富強的國家不能缺少稅收。

稅收是公民應該履行的義務。有國就有稅,國家通過稅收來組織財政收入。有稅就有法,稅收是國家規定的每個人必須履行的義務。不管你是否願意,國家都明確規定納稅人必須依法納稅,稅務局必須依法徵稅。古代的朱熹就曾在《朱子訓子貼》中寫到:“國課早完,雖囊空虛,獨有餘慶”。可見古代人對稅收的重視。著名演員劉曉慶曾因逃稅被關進監獄,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可見稅收的重要性。所以,身為公民的我們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稅法,履行納稅義務。

稅收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稅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形影不離。我們購買衣服和食物時,所付的價款包含著稅收;我們所購買的住房,在房價中也包含著稅收;我們出行乘坐的各種交通工具,買票也包含了稅收。即使是汽車加油,也同樣是納了稅的。在我國,稅收共有18個“家庭成員”,它們每天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無論我們是走進商場購物,到外地旅遊,去電影院看電影,又或是到體育館看比賽。這一切都與稅收相關,每個人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稅收發生著聯絡。

稅收是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各種稅收作為物質基礎。像國慶大閱兵時,那麼多的飛機、汽車、火箭哪來的呢?他們的研製、開發等都來源於稅收。以及著名的航母“遼寧艦”、“神州九號”載人飛船的研製成功都有稅收的功勞。國家都是用繳納得來的稅款發展國防事業的。同時,稅收還用於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小到我們讀書的課桌、教學樓。大到高速公路、高鐵及飛機的建造。就連現在提供的營養早餐和助學措施都是靠稅收為支撐的。沒有稅收,國家的一項項巨集偉藍圖那將難以實現。

稅收是一個國家的國民之本,也是人民意願通過國家實現的途徑。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離不開稅收。同時,作為公民的我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也必須承擔義務,自覺依法納稅。

家與國 篇13

抒情作文 ,759字

家是我們的避風港,家是我們的遮陽傘,家是我們的檔沙帽。家於我們而言,是多麼的溫暖,每個人都捨不得離開自己溫暖的家,也忽視不了它。但與小家相比,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的大家族—國!

熱愛祖國,這是從小就被灌輸的愛國之情。在古時候,有蘇武。蘇武十九年持節不屈,就在於他心中有漢,心中有國。朔風凌冽,無法凍硬他的愛國熱腸;胡笳幽怨,無法軟化他的愛國衷心。飲雪吞氈,坐等歸漢之日。

歸漢之時,胡女的眼淚留不住他,稚子的手拽不住他……是他太無情?還是他本無心?不!都不是!只是因為國於家相比之下,“國”重於“家”!小家留不住他那強烈的愛國心!他不是不愛家,只是,沒有國哪來的家?“國”遠重於“家”!

是啊,國遠比家更重要啊,我們的祖國就有許多這樣的愛國之士。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因為核潛艇製造是國家機密,他毅然決定背井離鄉,隱姓埋名30年,只為核製造。他沒有溫暖的家嗎?他沒有噓寒問暖的親人嗎?不!只因“國”比“家”重要!愛國,誰都會說,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不然,抗日時期為何會有那麼多的漢奸存在。不過,“邪”畢竟是邪,永遠也勝不了“正”!

鄧小平同志曾說過:“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赤子之情溢於言表。鄧小平為了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了自己的一生,他不求功名利祿,只為人民,實乃我們的榜樣。

顧炎武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豪言壯語,范仲淹講過“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愛國之語。作為國家的子民,我們應事事為國,以國為先,奉獻自己,奉獻青春,不負國,不辱家!

家是小家,國是大家,愛國不是放棄小家,只是為了給小家創造一個更為溫馨安全舒適的環境。國是我的國,家是我的家;家是我的國,國是我的家。家庭啊,我深深愛戀著的家庭;祖國啊,我深深愛戀著的祖國!

家與國家 篇14

國一作文 ,636字

什麼是家?什麼又是國家?前者是每一個人類最終的歸屬,是我們寄託自己感情最好的地方。後者則是億萬個不同的家庭相同的精神的存放站。

家與國家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沒有家,國家何成;沒有國家,家又何建?可以說,家就是國家,國家即是家。70年前,我們的家曾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劫難。一群“不速之客”無情的將它洗劫一空,並且滿載著贓物高唱凱歌的離去,還留下了標誌著我們這個家噩夢至此開始的標誌——圓明園遺址。接著,一批又一批受到鼓舞的敵人不斷地強行進入我們的家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們的家人在他們的蹂躪下奄奄一息。一瞬間,歌舞昇平變成了硝煙瀰漫,歡聲笑語換做了唉聲嘆氣。我們能忍受著這一切嗎?不能!於是,便有了一大批仁人志士為了我們共同的家而去奮鬥,而這一戰,就是八年……

但是!如今,我們的家已經日漸繁盛,往日的恥辱一躍變成了舉世震驚的成就。從“青藏鐵路”到“太空漫步”,從“神飛八天”到

“蛟龍入水”……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說明我們偉大的家正在逐步從

弱小走向強大,從落後邁向先進。所以,正是因為這一切,我們更需要去熱愛這個家,並且繼續用自己的知識與頭腦去為這個家的改變而奮鬥!

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的家。祖國就是我們所有中國人共同的家。

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熱愛這個家呢?

家與國 篇15

國二作文 ,932字

家,由一個個人組成;國,由一個個家組成。似乎是先有家,再有國,其實,要有家,就要先要有國。

我們為什麼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不是像百年之前我們的祖輩身處炮火之中?這是先烈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因為在他們心中,放在第一位的是祖國,沒有獨立強大的國家,怎能有安穩幸福的小家?

5000年前的大禹也深知這一點。他也有自己的家,但他引領眾人治水多年,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將人民放在了第一位,所以人們才會如此團結,跟著他一路含辛茹苦,篳路藍縷,勵精圖治,所以才有了中華文明的第一個國家——夏朝,所以才有了千千萬萬安穩的家。

大禹之後,有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為國奉獻一生。孟子廣頌“儒家經典”,凝聚了萬千中國人的心;辛棄疾鐵血沙場,魯迅棄醫從文,等等,他們都是先救國,再管家。正因如此,才有了我們今天強大的祖國,才有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為什麼我們都說“國家”,而不是說“家國”?小的家庭想要美滿幸福,就得先強國。

十八世紀中葉,鴉片戰爭後,中國的黑暗時期來臨。一個個不平等條約,一筆筆屈辱的賠款,國家一蹶不振。可是,中國亡了嗎?不!沒有!沒有!中國的文化中有很多帶著鐵帶著血帶著骨氣的成語:精忠報國、視死如歸、嫉惡如仇……這些成語,已經成了華夏民族的基因!於是,便又有了一輩輩的革命烈士,梁啟超、譚嗣同、朱德、周恩來、毛澤東……

正是他們骨子裡的不屈之魂,才使得中國這個東方雄獅從沉睡中甦醒。這就是為什麼要強國的理由,因為光有家,國卻衰敗得不堪入目,國家和人民就會像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人民、祖國、家庭,這就像是水、糧食、空氣,每一個都無比重要。家庭幸福,人民回報祖國,祖國承載家庭。

現在,我們的國家快速發展了,這也是因為有了前人們的鋪墊。聞一多、朱自清,用自己的思想將人們團結起來;鄧稼先、錢學森,使我們國家有了原子彈、氫彈,用科學讓祖國強壯起來。他們的貢獻,為我們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個人只是一棵小樹,一群人就是一個家庭,無數個家庭團結起來,就是一個國家。國與家,密不可分!

以家與國為話題 篇16

國三作文 ,836字

人生在世,一生辛苦打拼,為了什麼?為名,為利,皆是過眼雲煙,為了有一個幸福的家。若無強大穩定的國,又怎會有安定舒適的家?

《老子》中有云:“天之道,損不足以補不足;人之道,損不餘以奉有餘。”多少人,為了國家利益,置父母、妻子而不顧?這些人深知無國焉有家!

家是江河,國是汪洋。世人皆知江河皆入海。不錯的,家與國的關係亦是如此。汪洋若干涸,那江河豈不成為一潭死水?春秋戰國,乃大爭之世,世人均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之理。宣太后羋月深知此理,捨棄家人,毅然為國挺身而出,豈不知春申君之寒心,她深知無國即無家。

家是獨木,國是樹林。“獨木不成林。”家與國也同此理。子美曾書“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之言,安史之亂也曾動搖其無國焉有家之念。東坡有詞“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放逐亦褪去壯士無國焉有家之理。幼安疾筆“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之嘆,年邁也未曾消磨英雄無國焉有家之心。歷史長河中,多少英雄棄家報國,又有多少豪傑知無國焉有家之理?

家是肉身,國是靈魂。一個人如果失去靈魂,這個人就會成為行屍走肉。若無國之靈魂,家也是行屍走肉一般。若無偉大的共產黨,哪有今日繁榮富強的中國?若無穩定強大的中國,何談現在的美滿家庭?可有些人,不知其中利害,貪國之財,行不仁之道。殊不知,貪國之財為誤國,若貽誤國事,又豈有幸福之家?信無國焉有家之理,維護祖國,亦維護自家。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下萬物,相輔相成。國是家的載體,家是國風之體現。家與國一脈相連,好比十指連心。若無家,國不成;若無國,家不立。

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非非臺。”家與國無形,卻深藏人心中。人應憂國顧家,兩全其美。若難以兩全,應信無國焉有家之理,以國重,家次之。

人民與國家 篇17

國二作文 ,1057字

人民與國家就像浪花與海,緊緊相連又心心相印。海是千千萬萬朵浪花,浪花離了海便會乾涸消失。

國家是人民的集合體,人民的思想就會在國家的行為方式或處事準則上表現出來。一百多年前,人民是木訥遲鈍的,像晚年的祥子或阿Q一樣暮氣沉沉,大多沒有思考能力也無條件去培養。有照片記載,八國聯軍侵華時,是中國老百姓指揮著聯軍從下水道侵入,又看戲一般看著他們砍殺中國官兵。被這樣的百姓支撐著的封建王朝窮途末路,即將走向滅亡。時光流逝,一百多年後,社會安定,國家迅速發展,給人們帶來廣闊的視野與開闊的展示空間,培養出了一片具有新思想,自主能力的中華人。這些人長大就會比上一代人的思想更深邃,理念更全面。貧瘠的土地經過從鄧稼先,錢偉長開始的一代又一代人的耕種,慢慢變得肥沃而健康。國家被帶領著走向更光明更完善的未來,被世界所讚歎與羨慕。

國家的發展也會為人民帶來優質的生活條件和反哺。晚清時,民不聊生,無論是徵收的重稅苛稅還是官府不完善治理下的自然災害或兩者齊下,都足以摧毀一個脆弱的個體家庭。具體事例如太平天國,說明人民的絕望匯聚與互和會帶來新的社會矛盾。對於政府來說,外來帝國主義的侵略與內部的矛盾多重疊加,顧不得攘外安內,腐朽的封建制度就在一片火海中走向了終結。雖然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但與其內部的問題無不關聯。而現在不同,人民擁有了更良好的生活環境,能夠豐衣足食自我完善,就不考慮在食不飽力不足的年代殫精竭慮分配的糧食問題,或不被是否要起義造反折磨困擾。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人民安定齊心向前,國家又會得到發展,而與第一段所說的構成良性迴圈。

國家發展變得強大,就會在國際上擁有一席之地,進而提升人民的國際地位,使得他們不再是“東亞病夫”或是“華人與狗不得進入”大牌所針對的物件,而是被尊敬與平視的中國乃至世界公民。這個名譽有多重要,在對比中可鮮明體現。敘利人的歸屬是漂浮不定的,往往被聯想為惶惑不安的難民。他們或許在別處擁有名譽和財富,可別說未老莫還鄉,就算老死下葬在異國他鄉也不能回家安息,因為等待的是未收復的故土與被轟炸成千瘡百孔的家鄉、孩童、一切,令人斷腸。而中國人就像堅固的風箏,不管飛多遠還能回到令人魂牽夢繞的家鄉,因為那裡是被捍衛的,被保護得結結實實的中國的領土,而這有多值得驕傲。

所以國家和人民本是一體,像一個封閉圓環上的兩個對立點一樣分不清彼此。人民的顏面即是國家的顏面,國家代表著無數中國國民,給他們提供堅實的後盾,溫暖的家園。人民強,國強,人民為之自豪。

家與國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7字

家,固然重要,可為了國家的安全和利益,放棄家庭的人也有很多。在中國歷史上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他們捨去家庭,只為報效祖國。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那就是一代偉人,新中國的第一位主席——毛澤東。

毛主席出生於湖南長沙,他讀湖南師範大學,他的父母希望他可以當一個老師,以後過上平穩安定的生活。可是,當時毛澤東看到政府腐敗無能,百姓民不聊生,於是,毛澤東準備參加革命,可他的父母一定是不同意的。在家與國之間,毛澤東選擇了“國”,從那以後,他就再也沒有回過自己的故鄉。

後來,他建立新中國,領導中國人民獲得了獨立。新中國成立後,湖南人很高興自己的家鄉出了個“皇帝”,很多人想去北京見見他。可是,毛澤東卻說,只要是毛家的人都不可以見他,不可以到北京找他求職。不是毛澤東無情,而是他擔心這些人會用自己的影響謀求官職。再後來,抗美援朝,許多父母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前線,當然也少不了毛澤東,有人勸他,前線太危險了,可是毛澤東還是把兒子毛岸英送上了前線。他說,別人的兒子是兒子,我毛澤東的兒子也是兒子。

這,就是毛澤東!這,就是一代偉人毛澤東!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這種把國家放在第一位,把家庭利益放在一邊的精神值我讚美。

只有千千萬萬個小家過好了,國家才會過好。也只有國家強大,國家安全了,小家才能安全。毛澤東始終把這一信念放在心中,所以才成為了一代偉人,才成為中國人永遠尊敬的英雄!

毛主席,我永遠敬佩您!

家與國 篇19

國一作文 ,1142字

只有千家萬戶強大了,國家才會強大;只有國家強大了,千家萬戶才能安定。家與國之間,總是有某些特定的聯絡,一方的盛衰也影響著另一方是否強大。

戰國時期的西門豹,奉命去管理邊境的鄴城,他一到那裡,就解散了軍隊,讓所有青年男子全部回家種地,所以老百姓不用交稅,每天享受著天倫之樂,不用為家人戰死沙場的訊息悲痛。於是,鄴城的百姓們越來越富裕。

一天,魏文侯去看看西門豹把鄴城治理得怎麼樣了。當魏文侯聽說西門豹解散了軍隊,頓時嚇了一大跳,急忙把西門豹叫過來問他為什麼這麼做。西門豹於是命令手下擊鼓,說是秦兵來了,命令各家自帶糧食、武器集合。集合完畢後,他一數,竟有三四萬人,要知道,以前鄴城只有五六千人的軍隊,現在鄴城每家的男女老少都上戰場了,因為鄴城的老百姓都知道,如果秦軍佔領這裡,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他們要拼死保衛自己的家園。魏文侯被震住了,趕忙要西門豹解散軍隊,不要驚動秦國,但西門豹卻對魏文侯說,自己說秦軍來了,如果不打仗,那麼百姓就會認為他言而無信,下次就不會全部來了。於是,西門豹說他們現在要去打秦國的一個小城。魏國所有士兵打仗時像服用了興奮劑似的,不出半個時辰就攻佔了那個小城。秦軍怕了,很長時間都不敢靠近鄴城。

這就是“只有千家萬戶強大,國家才能強大”的體現。西門豹藏富於民,藏兵於民,藏糧於民,一聲令下,就能指揮所有百姓出戰,全民皆兵,戰鬥力怎麼會差呢?打仗怎麼會輸呢?力量怎麼會弱呢?家與國,這次不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而是家庭富裕的體現,百姓團結的體現,國力強盛的體現,也說明家與國是分不開的,兩者有極其緊密的聯絡。

明朝末期,因皇帝一個接一個都不信任邊關將軍,女真族趁機侵入,於是戰爭頻發。等崇禎上臺後,國內又爆發了農民起義,幾乎每年要打十幾場戰爭,導致軍餉需求增大,但國家的收入也只有那麼點,於是明朝政府開始增加賦稅,老百姓怨聲載道,活不下去的時候就投靠農民起義軍。明朝內外兼顧,當然忙不過來,於是,就滅亡了。

明朝的兵力弱嗎?不,相反,明末出現了很多厲害的國家武裝力量,如關寧鐵騎。明朝的將領不優秀嗎?不,明末出現了孫傳庭、袁崇煥等名將。明朝的皇帝差嗎?不,崇禎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不停處理政務,一心只為國家。但明朝為什麼會滅亡呢?因為丟失了民心。明朝瘋狂地收稅,瘋狂地戰爭,導致民不聊生,這樣的情況下,百姓怎麼不抱怨國家呢?家庭不強大,國家何以強大!失了民心,一個國家必然不能長久。如果每個家庭都強大,都信任國家、尊敬國家,那麼這個國家肯定強盛。

家庭強大,國家才能強大,能鞏固統治;家庭強大,國家才能強大,能增強國力;家庭強大,國家才能強大,方能開創太平盛世。由此可見,統治者應該爭取民心,讓千家萬戶富起來,強起來,國家才能強盛。

作家與做人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21字

小時候我有一個夢,夢想自己成為一名作家。我一直以為,當作家只要具有較高的寫作水平就夠了,但是當我讀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故事後,我就改變了這種認識。

在我看來當作家的最高榮譽,就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是以諾貝爾的遺囑創立的一種獎項,主要頒發給在文學的殿堂上有著重要成就的作家們。一直以來這種至高無上的獎項都沒有被中國籍作家獲得。直到2012年的一天,我無意間在廣播上聽到一則新聞:中國籍作家莫言獲得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人。我興奮極了,回到家立刻蒐集有關他的資料,因為我想急切地知道,莫言是個什麼樣的人?又是什麼原因使他成為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人。後來我仔細閱讀了他在頒獎典禮上的演說詞,從中我找到了答案。

莫言說他是個愛講故事的人,在他的的演講中,他講述了幾個有關他母親和他的小故事。其中有兩則讓我感觸頗深,第一則是關於寬容的。一天他母親撿麥穗時被人欺負,莫言就下決定心為母親報仇,後來他遇見了曾經欺負他母親的人,想去報仇,但卻被母親阻止,母親告訴他:“他不是以前那個人了。”另一則關於有愛心的。中秋節時以為一位乞丐去他家要飯,莫言給了他一個紅薯片,乞丐很不滿意,並要求吃餃子。於是母親把碗裡的餃子全部倒入乞丐的碗裡。從這兩件讓莫言終身難忘的故事中,我感覺到了作為作家的莫言受到母親的耳濡目染下不斷成長,形成了許多優良品質:對他人寬容、博愛並要有愛心。

莫言在獲獎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他很幸運得了這個獎,他說他要“頭腦要清楚,絕對不要輕飄飄,要站穩腳跟。作家最重要的還是作品,而不是獎項,作家能夠站穩腳跟,讓他站穩腳跟的還是他對現實生活的一種關注,對於這個土地的熱愛,最重要的還是一種腳踏實地的、勤勤懇懇的、忠誠的一種寫作狀態。”他還說,他會按照他原來既定的方向,腳踏實地,描寫人的生活,描寫人的情感,站在人的角度上寫作。由此,我看到一位熱愛生活、謙虛、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作家。

在另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印度的泰戈爾身上,當作家還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正如他所說的“果實的事業是尊貴,花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但還是讓我在默默獻身的陰影裡做葉的事業吧。”

通過對莫言以及泰戈爾的認識,我懂得了當一名作家,不僅僅要有高超的寫作能力,還要學會做人,要有一顆寬容、博愛的心,更要有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無私奉獻的精神。成為一名出色的作家是我的夢想,我將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繼續努力,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