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獨中綻放相關作文20篇

在孤獨中綻放 篇1

在孤獨中綻放作文50 ,508字

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赫胥黎

孤獨像沒有形狀的風,永遠吹向未知的新天地,永遠擁抱真理與智慧。

細想古今中外那些將一生奉獻給創造、真理的名師大家們,誰不是在孤獨中獨自行走,度過荊棘的阻礙,才掇下智慧的花朵?阿爾伯特爱因斯坦,這個富有創造力的人類大師,特立獨行的行走在繁華的紐約街頭。他仍是孤獨的,他與周圍的喧囂無關,他的靈魂永遠沉溺於巨大的孤獨的漩渦,而那真理便在這片孤寂的海底,只有他一人明白,一人找尋。他享受這種孤獨,並用此得到了人生的飛躍。

孤獨像堅硬束縛的貝殼,包含沙礫,歷經磨礪的痛,凝結創造的珍珠。

中國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在諾貝爾獎還未公佈前的是幾十年時間內,她孤獨地從事著她的工作,面對別人的不解,她擁抱孤獨,堅持自我,終於提取了青蒿素,拯救了許多深受瘧疾折磨的人。

黑格爾說過,“運偉大之思之必行,偉大之迷途,背起行囊獨自旅行,做一個孤獨的散步者”,創新的路途必定孤獨,定會艱險,哥白尼堅持自己的日心說,被驅逐,被唾棄,孤獨才是他靈魂的伴侶。

請讓我們沉下心來,放慢心跳,認認真真的感受屬於自己的孤獨吧!靜靜品味,或許孤獨會開出創造的花,溢位創新的清香。

成長在孤獨中綻放 篇2

高二作文 ,998字

我曾自以為有一片樂土,藏之記憶裡最幽暗的角落。從此開始感到一種成人的寂寞,更喜歡夢中道路的迷離。

—題記

暮色中,突然有一股強烈的孤獨感猛地湧上心頭,並以箭一般的速度像一棵有毒的藤羅一層層地把我纏繞起來。我驚慌失措,想盡了所有的辦法,用盡了所有的力氣,可一切都是徒勞。我精疲力竭,可是“孤獨”卻狂傲地駐紮在我心裡,耀武揚威。

這時,小剛發了條資訊說:我有一種“藥”,能幫你解決這個“孤獨”。

於是我就跟著小剛不知不覺到了一家網咖門口,我有點躇躊,手心裡微微有點冷汗,卻被小剛一把推進了網咖。我們在進門的第一個大廳找到了座位,小剛說這裡是吸菸區,說著便要了一杯可樂,點然了一根香菸,像是進了快活林,於是我咬咬牙大有豁出去的氣概,效法了小剛,騰雲駕霧般直奔網咖中樞。網咖室裡燈火通明:三盞日光燈照耀下,白灰牆、白灰頂,裝修簡單得像食堂,四十幾平方米的房子裡擠著二十臺電腦桌,座無虛席,悶熱的空氣裡瀰漫著汗味、煙味和年輕的味道。可是在座的每一個人已全然得忘記了這一切,置身於網路世界中。鄰座的哥們在下象棋,旁邊也有些觀戰者,還不時地高聲探討一番;還有的哥們在打捶、搓麻將等,小剛剛大汗淋漓地玩著“魔獸冰封之座”。介於本人還是隻遊戲菜鳥,所以我一掃聊天室芸芸眾生,最終鎖定一目標,亂調侃,我們什麼都聊就是不敢聊心裡話……

從網咖出來,小剛很盡興,這時一幫朋友手機打過來催小剛去KTV,於是小剛爽快答應了還說完“不見不散”掛了機之後,就拉著我去包廂了。在包廂裡,在夜和夜色的包圍下,年輕被放縱,禁錮的心衝破了現實的枷鎖都變得不設防,愛和暖昧都在包廂的角角落落無聲墜落。在酒精的催化下,連眼睛都迸發出火花,有些人開始迷失了自己……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踉踉蹌蹌地偷偷溜回了家。躺在床上,那種該死的感覺又來了,它在我心裡發瘋了似的大笑,一直笑,彷佛在嘲笑我的無知與愚昧。這一夜,我輾轉反側……

清晨,陽光懶懶散散地撒在我身上,我帶著一顆孤獨的心,遊蕩在大街上,街道旁有一間書店,散發出陣陣書香,誘使著我走了進去。

很快我的心在這一片浩如煙海的書叢中靜了下來。我靜靜地去感情《老人與海》中老人那海一般的孤獨;耳邊彷彿聆聽到貝多芬那婉轉動聽的《致愛麗斯》,指縫間流露出點點孤獨;挽一罈酒,和李白一起相邀月下痛飲,酒不醉人心自醉……

離開,青春已不再是一個謎,雖然向上的路,總是坎坷又崎嶇……

在花香中綻放 篇3

國三作文 ,681字

若說龍應臺的文字是詩歌,賜予我一份溫情;林清玄的文字是啟悟,教導我何為嫻靜;餘秋雨的文字是論述,引領我走向深刻。那麼,史鐵生的這部《我與地壇》便是感想錄,帶給我無數次觸動與思索。

我先來介紹下書的背景。北京有座天壇,沒想到還有座地壇!作者史鐵生是現代著名作家,思想家。他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史鐵生在21歲時不幸雙腿癱瘓,在他殘廢後的最初幾年,在那迷茫而消沉的日子裡,他便搖著輪椅來到這名為地壇的廢棄古園,靜靜地坐著。

文章圍繞著地壇展開,敘述著關於地壇的那些人和事。訴說著那古殿牆頭浮誇的琉璃,訴說著門壁上淡褪了的硃紅,訴說著那對相濡以沫的老夫婦,訴說著那個不幸失聰的女孩。還有那為自己操勞的老母親,多少次焦急地跑到地壇尋找兒子輪椅的碾痕,卻多少次因兒子的固執與絕望而掩面潸然。當然,在逆境的沖刷裡,作者逐漸地領悟這個世界。

我很喜歡史鐵生那細膩的筆觸和娓娓道來的語氣,沒有過多的情感波動和浮誇。也許雙腿癱瘓的病痛讓他煎熬過,憤恨過,最終認清了,平靜了,接受了,擁有了一份看透了塵世的坦然和從容。他不再為困境所羈絆,不再如當初那樣沉淪、墮落。因而他就能坦蕩蕩的,隨性表露任何他想表達的情感,正因如此,他的文字才如此動人。

於是,我開始羨慕史鐵生能“擁有”一座地壇,一座“心靈的地壇。”在那裡,我們可以寄託一份喜悅,埋下過往的憂傷,在一人的獨自思忖中,慢慢深刻起來。

如此大千世界,還需一片明淨的土地,細細地品味人生。

一本書,一杯茶,一輪晝,一簾夢。讀書,是這樣叫人心動。希望我們都能共同享受書的魅力,在馥郁的書香中欣然綻放,在浩瀚的書海里自由徜徉!

讓青春在校園中綻放 篇4

高二作文 ,893字

春雨淅淅,微風習習,小草輕快地吐出芽,愉悅地述說著春天的希望。百花綻放競相鬥豔,花香在校園每一個角落飄散。仔細聞聞,有什麼奇異?對,還夾雜著陣陣馥郁的書香。春天是一個播種收穫的季節,而青春卻是綻放美麗的人生片段。

漫步在校園,我輕輕地對自己說:“青春無悔。”是的,我們的青春有傲人的資本,有著足以令人驚慕的美麗。無數個日夜的奮鬥,無數個充滿熱情與憧憬的日子,雖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有時耕耘與收穫卻不是數學公式那樣,回回成正比,而是那樣令人心碎!

那一次,望著依然在低空徘徊的成績,我有些不知所措。滴滴的雨聲結實地打在我的心坎上,誘引出我的淚水,無情地衝刷著我的付出,這就是心碎的感覺?無數的白天黑夜就那樣隨風而去,只留給我澀澀的苦楚,我不甘心!難道就要放棄?流下的汗水濺溼了那鮮紅如血的數字。不!我不能止步不前!青春從沒有退縮的先例,我繼而又踏上了勇往直前的路。

青春是快樂的,但不是沒有煩惱,校園生活雖多姿多彩,但亦有枯燥乏味的時候。我們需要傾訴的物件,所謂人生難逢一知己,而校園卻帶給我們數之不盡的知己。青春的友誼是最純潔的,沒有一絲雜質,沒有受到任何汙染,而是將一顆顆鮮紅聖潔的心緊密地靠在一起,感受生生相息的境界。校園隱於大都市之中,卻用其獨特的氣息,把塵世的一切喧囂阻擋在外,形成世外桃源,那是我們特有的青春氣息,那是最美麗的友誼情結,沒有利祿紛爭,沒有私心雜念。之所以有神聖的友誼,是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奮鬥目標,攜手共進。蛇無頭而不行,同樣,在遨遊大海的時候,同樣也應該有個永恆的目標,才不會隨波逐流,我們義無反顧地踏上征途,但在通往這條路的途中,往往隱伏著許多波折的分叉小路,路雖崎嶇,但心志卻像一把削鐵如泥的神兵利器,把路給全部削平,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心中只有遙遠的光明在導航,風雨無阻,奮鬥人生,乘著青春的風帆起航遨遊。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要理會那魔鬼的誘人眼睛,用心來給青春導航,讓意志和毅力為旅途補充能量,用純潔的友情撫慰受傷的心靈。

讓我們把青春大方地揮灑在校園裡吧!讓那千年古樹和崢崢青松見證我們的歡笑與汗水,讓我們美麗的青春在校園中無悔地綻放!

在孤獨中尋找 篇5

高二作文 ,867字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有那麼些時候是一個人走過的。那是我們必須學會的孤獨。

學會孤獨?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吧。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的身邊不可能會有一個人一直陪你走到天荒地老,你總會有孤獨的時候。我們現在或許身邊都有人陪,有人陪我們吃飯,有人陪我們回家,有人陪我們學習,有人陪我們……但是,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一定會學會一個人解決三餐,一個人踏上回家的路,一個人……我的姐姐說,她走出校園後,需要自己在外獨自生活。原來總害怕自己一個人。後來懂得沒有人會陪著自己一輩子。孤獨的自己會想的更長遠。一個人看風景,才能體會到更多的意境。

我想,唯有孤獨,才能讓我們真正的安靜下來,去思考生活中的問題,然後你便有了自己的想法,讓自己特有的想法走進生活或者變為實際,那便是創新的產物了。

創新,不僅僅是科學家的事。它應該滲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創造一種解題思路,可以創造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創造一篇獨特的文章,可以……“中國製造”絕不是現在中國人喜歡的字眼。這四個字,赤裸的揭露了中國創新力的匱乏。這四個字,無疑向世界人民說著,我們不會創新,我們只是創新物品的製造者。我們不喜歡這四個字,所以我們在尋找,尋找一條可以將其轉變為“中國智造”的道路。

尋找的過程必然是漫長的,也必然是孤獨的。一個國家的尋找需要每一個個體的尋找,也就是你我。你我尋找的過程也將會是漫長而孤獨的。它往往在你最孤獨的時候,躍進你的腦海,給予你精神的安慰。在孤獨中尋找,尋找創新的動力,尋找創新的靈感,尋找創新的未來……

想要創新,你必須敢於面對孤獨。追求真理的道路總是會遭到質疑和嘲笑的。但你需要拋棄那些,堅持下去,孤獨的路上註定要一個人走。

當你在孤獨的路上越走越遠,你會愛上這種孤獨的感覺。你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你只需要創新,實踐,再創新,再實踐……最後,你的創新產物會在你的眼前,為你喝彩。

現在的我們,需要孤獨,需要它讓你真正冷靜下來思考,需要它帶你尋找自己內心的疑問,需要它引你走向創新的前方。

在孤獨中尋找自己,尋找內心深處屬於創新的那一點光亮。

在孤獨中成就大寫的人 篇6

高三作文 ,1298字

諾獎得主黑塞說:“天才經常孤立地降生,有著孤獨的命運。”世上沒有絕對的天才,但這二字卻可指那些與寂寞為伍,以獨創顯世的偉人,他們雖與孤獨作伴,但卻造就出獨一無二的偉績,在孤獨中奮戰,在孤獨中創新。

人生的波瀾起起落落,孑然一人行於途中誰也不知道巨浪過後是否再接一個波濤。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恐懼或逃避,而是學會在一個人的獨處中用無言的水浸潤自己,在心靈沉澱的時候,去採擷那靜蘊而悄然流露出的成功之葉。

然而,這一切的過程都將是孤獨的,需要自己的默默忍受其中似潮水般泛上來的桎梏之苦。或許郝胥黎本人也是在精神上的獨居後,才能探尋到自然科學的魅力,獨奏出一片獨特的生命學術華章吧!為什麼偉人的成就與孤獨有關?為什麼有些科學及藝術領域中的怪傑如此異於常人?難道這是天生所致?不,越偉大的人,越是孤獨,或許出於他們不屑與世俗為伍,在自己的世界中寄懷,展現才華,抑或因為他們深邃的思想洞察自然,常人看此皆覺荒誕,似乎無法用邏輯來辨明,這便叫做獨創,其思想力度與深度令人望塵莫及,也令同行們難以望其項背。這也是孤獨帶給他們的與眾不同之美妙,正如南森言:“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發現自己,因此人們需要不時孤獨和沉思。”偉人發覺他們在寂寞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在追逐的過程中無形地創造了不凡之績。

有了可以禁受孤獨的心,就會有因喜歡孤獨而造就的神奇與成功。臧克家在《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中寫道:“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為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聞先生歷經艱苦十載,成為“何妨一下樓”的主人,獨創出集他許多深刻見解的《古典新義》,蜚聲中外。也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在挑戰面前矢志不倒。愛默生說:“快樂是一個方向,不是一個地方。”孤獨的結果誰也不知,但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成長,收穫更加珍貴的美好與愉悅。偉人不是刻意甘為“一人”,而是因為牴牾命運擺佈,在孤獨中覓尋屬於他們自己的快樂。常人在追逐夢想時,為的只是最後那得到的愉悅,而偉人卻不然,他們希求的是在追逐中與創新相擁時的喜悅,而此種喜悅遠遠超過成功時那一瞬間的滿足。而這個過程必將是孤獨的。在無人知曉的漫漫歲月裡,殊知有一位飽受恥辱的史官在奮筆與疾書,只為《史記》赫然顯世;在一片皆是黑暗中,誰知有一位身殘志堅的怪才在思索與洞察,只為《時間簡史》的問世……偉人們都是在孤獨中獨創出了屬於他們的標誌性成就。

有人說:“孤獨像一杯剛剛衝出的咖啡,大口的喝是沒有什麼味道的,需要小口小口地品呷。”誠如是,你若是真的用心品味孤獨的滋味,你會發現其苦澀中帶著淡淡的甜味,苦澀裡含有悠遠的馨香,沁人心脾,耐人尋味。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是的,只有經過時間的打磨,精華才會凝現。試曾想,有時候,一把提琴獨奏的能量可能比整個交響樂團的合奏還要大,既然這樣,若是找不齊一個樂團,那就毅然地拿起一把用自己孤獨做的提琴去震撼在場的觀眾吧!

正如尼采之言:“你今天是一個孤獨的怪人,你離群索居,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民族!”不妨做一個蓄勢的孤獨者,整飭自己內心的沉浮,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一個大寫的人。

強者在孤獨中創新 篇7

高二作文 ,1390字

創新的源泉是有與現有潮流不同的想法。一個人的想法如果跟別人不一樣,那麼他會很孤獨。因為在生活中,許多人對別人與眾不同的想法並不欣賞,抑或是對其做法表示輕蔑,有時甚至會孤立那些標新立異的人。這時,弱者往往會因為他人一時的好惡而在自己的軌道上躊躇起來,或是因為無法承受他人的冷嘲熱諷,無法忍受孤獨所帶來的煎熬,從而放棄自己獨出心裁的想法。因而,弱者也就沒有任何創新可言。

而強者卻不會因為別人的嘲笑、否定,就放棄自己的想法,不會因為別人的孤立而沮喪退縮,放棄自己的初衷。相反,強者暢飲孤獨,享受孤獨,化孤獨為神奇的力量,在孤獨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正如英國生物學家、作家赫胥黎所說: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因為在孤獨中,強者可以擁有真正的自我,不必去顧慮別人的眼神,不為生活中的爾虞我詐而惱怒,不再為日常生活中的瑣事而煩心,讓心情在孤獨中擁有這份超越世俗的感覺,讓自己體味人生中孤獨所擁有的獨特景緻。因為在孤獨中,強者可以不受任何干擾,可以靜靜地思考,這使得靈感在孤獨中孕育,創新在孤獨中產生,思想在孤獨中跳動。在我看來,正是因為強者擁有了孤獨,他們才會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灑脫,才會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智慧,才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作家塞林格的作品《麥田裡的守望者》一經問世,便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塞林格一舉成名。然而,面對全世界讀者的崇拜,功成名就的塞林格卻選擇隱居,消失在公眾的視野裡,並拒絕發表任何作品,拒絕任何人的拜訪,他希望在日常生活的寂靜中找到屬於心靈的終極式安寧與純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孤獨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淡然心境處世,不在意世俗的眼光,給自己一種心態,給自己一種享受,一種思想上的淡然平和。

同樣想到的還有把自己關在家裡寫作的霍桑,一生窮困潦倒的愛倫坡,在一間自己屋裡寫作的佛吉尼亞吾爾夫,不被世人接受、處處碰壁的畫家梵高……可能在世人的眼裡,這些人是孤獨的。但是,這些強者自己卻樂在其中,他們將孤獨當作一種心境、一種挑戰。他們的孤獨猶如烈火一般熊熊燃燒著,支撐著他們完成了一件件的傑作。由此看來,孤獨是一把磨練心智的磨刀石,敢於孤獨者才能使心靈強大到不理睬別人的閒言碎語,專注於追求自己的理想。因為強者耐得住寂寞,在坎坷中變得堅毅自信,在困境中變得堅強樂觀,在痛苦中涅??重生,最終擁有“柳暗華明又一村”的收穫。

弱者都是群居者,所以才有了芸芸眾生,強者走過的路往往是別人從未發現的路,所以他們才會變得更強大。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失敗者對成功者抱怨道:“現在這個城市無論是大街還是小巷,到處都擠滿了人,誰都想獲得成功,可到哪兒去找成功啊?”成功者平靜地說:“那你不妨立刻熱鬧的人群試試,只要離開了擁擠的道路,尋找到一條從來沒有人走過的道路,那你就算成功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註定是孤獨的,因為孤獨是偉大的必經之路,這條路只能靠自己隻身前往,無作伴之人。

然而,孤獨的樂趣,並非是人人都能享受,人人都會懂得享受。不管怎樣,當孤獨來臨時,請不要拒絕孤獨,而是像強者一樣,將孤獨融入自己的生命,融入孤獨帶給我們的那種獨特的樂趣中,體味“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的意境,讓自己變得淡定、冷靜、穩重,讓自己在孤獨中地靜靜冥想,審視自我。靈感在孤獨中萌發,創新在孤獨中迸發!

我的青春之花在覺悟中綻放 篇8

國二作文 ,834字

一粒沙裡看出一個世界,一朵花裡有一座天堂。永恆在剎那間收藏,青春之花總在不經意間綻放!

四周漸漸暗下來,蒼茫大地間籠罩著一層薄霧。我從朋友家偷偷溜出來,愁眉苦臉地思索著該怎樣跟爸媽交代。我在路上茫然地走著,環顧四周繁華的大街小巷。突然,我的目光不經意間瞟到了一個小攤上。眼珠兒一轉,有辦法了!

才爬到四樓,便聽見遙遠的樓上有一聲開門響,我的心不禁一驚,腳步變得緩慢起來。低著頭慢吞吞地走到家門口,一抬頭便迎來了爸爸那嚴峻又犀利的眼神,像一把刀子直插入我的心臟。無奈,我只得換上一副笑盈盈的表情,小心翼翼地對他說:“今天老師拖了堂,放學時天已經黑了。回家時,路過了一個賣麻辣燙的小攤,我想你們還沒吃飯,就給你們帶了點兒回來。看,還冒著熱氣呢。”說著,把碗上的塑料袋剝開。裡面的東西雖然很少,但色香味俱全。爸爸看著看著,眉頭慢慢地舒展開了,嚴厲的目光也漸漸淡化了。眼神中洋溢著歡樂,他殷勤地從我手中接過食物,樂呵呵地奔向了廚房。

我鬆了一口氣,腳步也歡愉起來。爸爸媽媽端坐咋飯桌上,手持著筷子,仔細地端詳著我給他們帶來的食物。媽媽又口腔潰瘍,吃辣的燙的都會疼上半天,但她一聽說我買了夜宵,也還是忍著痛來吃。他們用筷子捻了一根豆棍,放在嘴裡細細地咀嚼著,一點兒滋味都不落下。他們每咬一口,臉上便滿是幸福,彷彿他們吃的不是食物,而是女兒對他們的愛。

看著他們這樣子的受寵若驚,我的心突然微微酸了一下。從我出生起,一切都是父母給予我的,而我卻從來沒有想過要送給他們一些祝福。我想起了爸爸循循善誘的教誨,媽媽孜孜不倦的說教。但,他們都已經快老了,爸爸臉上生起了白色的皮屑,手上的脈絡也清晰起來;媽媽的眼袋加重了,皺紋也比以往深刻了許多,我明白,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我,歲月可以抹去很多事情,但卻又會給予你一些不想有東西。

到此刻我才覺悟,我給予父母的東西太少了,少的微不足道。我似乎覺得自己邁向了青春的道路,踏上了感恩的旅程。我要報孝父母,讓青春之花在覺悟中綻放得更加鮮豔美麗!

在逆境中綻放 篇9

高二作文 ,753字

一帆風順的人生終究是一個童話。而逆境也會像大自然中的暴風雨,經常,或者偶爾,光顧我們的生活。正如參天大樹需要暴風雨的洗禮,同樣,燦爛的人生也需要逆境的磨鍊。

2012年6月7日,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一所高中開闢了一個特殊的高考教室,因為這裡只有一個考生,她就是“身患癌症、左腿高位截癱”的高考少女—肖麗。其實,她面對的何止是逆境,簡直就是生命的“絕境”。但是,就在這樣生命都無法保證的惡劣情況下,她仍不放棄追求大學夢想,頑強地與病魔抗爭,堅持走進“一個人的考場”,並考出了超出貴州省文科一本線的好成績。她說,我只想證明自己,挑戰自己。憑著頑強的意志,花季女孩肖麗在逆境中綻放!

縱觀歷史,那些名垂千古的風流人物,出自“溫室”的少之又少。他們大多有著不同尋常的故事,經歷過艱難的處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他從“簪纓之族,花柳繁華節,富貴溫柔鄉”到“瓦灶繩床,舉家食粥酒常賒”,一間陋室、一張書桌、筆墨紙硯就是他的全部。面對如此困境,他“於悼紅軒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可謂殫情竭慮、嘔心瀝血,卻創作了中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紅樓夢》。

相反,有些官二代、富二代,仗著自己的爹有權有勢,本來在順境中也可以安安穩穩地過一生的。可是,富貴之水澆出的卻是紈絝子弟,他們視天下之物皆為己所有,視他人的生命卑賤如螻蟻。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些人最終走上的必將是一條不歸之路。

一直以來,很喜歡孟子的一段話:“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是呀,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呢?回想當下的我們,雖然沒有面對肖麗那樣的痛苦,也不一定會陷入巨大的困境。但是前進之路總會有坎坷,需要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念。

逆境造就人才,讓我們在逆境中綻放獨屬於自己的風采。

創新在孤獨中前行 篇10

高二作文 ,979字

達爾文最堅定的支持者赫胥黎曾說過:“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孤獨。”他們的孤獨在於他們創新思維超越了這個世界太多,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們。這樣的客觀現實使得他們只能在自己的思維世界遨遊,獨自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而令人失望的是,這樣的人卻越來越少。自愛因斯坦、玻爾等人逝世後,科學界進入寡頭時代,除霍金外,再無類似的科學巨匠出現。科技雖仍然快速發展,可再無跨越式發展出現。人們越來越多的向權威屈服,學生們面對教科書上的定理和老師的觀點,選擇拋棄自己的疑問,藝術家們只一味模仿前人的風格,卻漸漸迷失了自己的風格。文學家們只知仰望前輩,卻從未想過去超越。新世紀是創新的時代,但創新的思維卻好像漸行漸遠。

社會在變化,我們還需不需要創新精神呢?答案顯而易見,創新仍然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151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推翻了統治人們思想一千多年的地心說。哥白尼以其超越眾人的思維,向權威發起挑戰。1543年,《天體執行論》出版,拉開了伽利略的科學研究的序幕,為牛頓建立經典力學體系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然而,哥白尼也是孤獨的。在教廷佔據統治地位的中世紀,哥白尼的思想無疑是不被接受的。教廷開始了對他的迫害,不允許他發表自己的學說,甚至不允許他在大學任職,後期更是將其軟禁。1543年,《天體執行論》出版,這本書出版一天後,哥白尼逝世。哥白尼是孤獨的,但他用天才般的幻想,拉開了人類科學飛越的大幕。

康德一輩子沒有離開柯尼斯堡,卻寫出了《純粹理性批判》,全世界的哲學家都被他的新思維吸引。帕斯卡11歲發表《聲音的本質》,16歲寫出《圓錐曲線論》,而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數字計算機,緊接著是《流體平衡論》和《大氣重力論》兩部著作,晚年寫下哲學鉅著《思想錄》;然而他終生沒有戀愛,更沒有後代,去世時年僅39歲。梵高,後印象派的先驅,並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然而他生前一直沒有被承認,37歲時,因精神病自殺。

他們都是天才,在各自領域中為世界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用創新的思維開路,在茫茫的人類進步之路上跋山涉水。

斯蒂芬。霍金坐在輪椅上已經半個世紀了,帕金森病魔一直在折磨這位科學巨匠,沒有人知道他還有多少時間。但宇宙的奧祕無窮無盡,還需要有人去探索挖掘。我們這一代人需要有人繼續這項事業,去做那個在孤獨前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