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人化”相關作文20篇

堅守“人化” 篇1

國三作文 ,888字

隨著人工智慧在多個領域對人類智慧發起了數次挑戰,人類不禁對人工智慧思考模式的高度人化表示惶恐。然而,正如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所認為的,在數字化、資訊化時代大背景下的今天,我們是否又同時被“機化”了呢?

所謂被“機化”即是指被計算機化,被公式化,被冷漠化,甚至被異化,失去了身為人的特殊性,不再具有價值觀和同情心。這是件極可悲卻很現實的現象。北大的錢理群教授提出過“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概念。在社會中有一群高智商,高學歷,會算計,卻毫無大悲憫,大承擔,大情懷,精通於通過不擇手段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而他們不正是被活生生地“機化”了嗎?人工智慧仿人化的純粹目標是為了服務於生活,而這實質上是體現了人類智慧的進步。不過,若是在這過程中使得人心變得與計算機一般無二,這就值得我們引起思考了。

按理說,讓人堅守“人化”是件多此一舉,浪費口舌的事,然而聯絡實際,實則是必要且重要的。我們要清醒過來,保持清醒,並搖醒已然被機化的人們。我不禁聯想到了曾看過的一部電影《奪命電話亭》,其講述了在一個冷漠,毫無人情味,人人充當看客的社會環境中,一個人的不幸最終會蔓延到幾個人,許多人乃至整個社會的不幸。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思考著若幫助他人會失去幾時幾分幾秒,耗費百分之幾的精力,如此思考,得出個機械又精準的答案—不幫。更可笑的是,個人還洋洋得意,自視聰明。殊不知日後被同樣計算著又作何心態呢?

所以,我們一定要清醒地堅守“人化”,或者說我們的人性與天性。人與人工智慧的本質區別就是我們擁有情感與靈性,這是無論何等高階的人工智慧所永遠無法匹及的,更是無法被理性計算的。人類思考方式的出發點應該是出於身而為人的本身,自然帶著人所特有的價值觀和同情心,情感與靈性,而非像充斥著公式,演算法,被要求毫無差錯,純理性分析的計算機那樣思考。此外,切勿忘記我們既是戲外人又是劇中人,在保持自身清醒的同時,也要試著喚醒悄然被機化的應與我們同伍的那些人。

幸福取決於我們與自己思想相處的能力,這種思想自然指含有人性的思想。希望我們始終能是一個幸福的人,自由且無畏地使用著“仿人卻永不及人”的人工智慧。

堅守文化 篇2

國三作文 ,916字

太陽再次升起,但天空依然漆黑,被大小不一的繁星點綴;由於太陽離我們太遠,它失去了昔日的光輝。

到今天為止,人類在阿爾法星居住已有整整三年,這裡環境優美,資源豐富,與地球大同小異,在人們長期的努力建設下,這裡成為了人們的第二個家園。身處宜居城市的我仰望著地球,不禁想起三年前與地球母親不捨地分別時的場景。

作為自然科學家的我卻沒能保護好環境。無聊時,我常站在窗前,面對灰白的霧霾,幻想著優美的景色。當年,我最值得驕傲的事便是能清晰地看到窗外的天安門廣場。還有多少次為了看隆重的升旗儀式,很早就起來,披星戴月向國旗敬禮;次次閱兵一個不落,各種“閱兵藍”、“APEC藍”、“奧運藍”像幾個著名的畫家,在天幕的卷帙上肆意創作,陽光為我照耀,鳥兒為我歌唱,國旗在微風中飄揚。可如今,連天安門的遺址也被霧霾遮擋了,室外再也沒有任何生物,毒氣迫使人們只能像老鼠一樣生活在地下,地面上成千上萬的管道連線著樓與樓。灰白代替了藍天綠樹;工廠的隆隆聲代替了鳥兒動聽的歌聲;人造空氣中的香料味代替了花香,這個世界再也無法用太陽來判斷白晝。地球已經死了,我們是一群殺了母親的不孝之子。

被派往阿爾法星建設的一批建築師帶著勝利的訊息來迎接我們去新家,全球上下無不歡呼雀躍,人們蜂擁進著陸在世界各地的巨型飛船,歡呼聲、談笑聲不絕於耳。我卻對地球十分不捨,若不是阿爾法星太空基地需要我,我會留下來。除了人,飛船上還帶了稀有的尚未滅絕的生物和大部分珍貴文物,但它帶不走人們對地球的思念。

今天,為了紀念地球,我決定乘坐超光速飛船,去拜訪極少數留在地球上的人之一—我的朋友小明。由於霧霾,我只能駕駛小型飛船藉助雷達才能行駛。我來到久別的故鄉北京。長城就是這裡唯一留存下來的遺蹟,但是隻剩下一小段,也已被風化了30%。但從雷達傳回的影象來看,它依然不失風采。在這裡我碰上了小明並用無線電對話。他說:“這三年來,我一直守護著長城,盡力讓它保持原狀。但還是無法完全抑制它的風化,這也是我留在這裡的原因。雖然孤單寂寞,但為了這華夏文明的結晶,值了。”我聽後十分感動,若像他這樣的人能多些,地球也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回到基地,我立刻發起了一個關於環境保護的會議。

堅守文化底線 篇3

國三作文 ,735字

一篇報道如果失去底線,就會顛倒黑白,魚目混雜;以為高人如果失去底線,就會失去誠信,令人唾棄;一篇文章如果失去底線,就會變得虛……同樣,文化的底線在生活中同樣重要,可偏偏有人不去遵守。

電影《赤壁》中為了使場面激烈,使劉備、周瑜等人一同擒獲曹操,之後逃走。這明顯違背史實的滑稽橋段竟因為炫麗的特效與明星的扮演大為賣座,商家的所作所為固然收到了巨大的利益,可背後的隱患卻置之不理,沒想多年之後的多年,學生會因為電影而誤解真實的歷史,商家會為了更大的利益去篡改更多的內容,最終造成文化的缺失,什麼是文化?它是一種社會現象,是歷史的積澱,它包含著風土人情,歷史真相,風俗習慣,電影,可以很好的向世人呈現,而他們呢,可以為了利益去拋棄歷史的真相,摒棄電影製作的原則,更是對文化的褻瀆。

去年三月,又一批古玩的衚衕遭到拆毀,取而代之的是聳立的高樓,原因很簡單,推動經濟發展,充滿收費的古蹟,生硬無感的叫賣,充斥著商業氣息的衚衕,流水線生產的泥人……這一切的一切掩蓋了一座真實的古老的城市,成為一座滿是銅臭味的古都,文化是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標誌,哪怕為了經濟的增長,將數代積累下來的真正的財富拋棄?輝煌的宮殿,古老的巷弄,聳立的高臺哪個不比金錢重要,這些才是真正的財富,後代會因為祖先輝煌的歷史感到驕傲,城市的規劃和電影的製作一樣,和任何的行業一樣,要堅守文化的底線,不是對金錢的盲目追求,不能為了滿足人性背後的虛榮。

或許這些來路不正的錢財會讓你感到短暫的歡愉,但歡愉過後呢?是一個錢財至上的破敗社會,我們擁有的最後一樣東西就是底線,但當他不復存在了呢?

或許我們現在做不了什麼,但我們可以守住底線,去拒絕虛假的電影,抵制古建築的破壞,只要我們抱有一份信念,利益還那麼重要嗎?

堅守人生的底線 篇4

國三作文 ,1088字

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但是,古往今來,在生與義面前,真正能做到捨生取義的又能有幾人?在以個人為中心和以他人為中心面前,不顧一切以他人為中心的又能有幾人?義,有人看得重於泰山,也有人視之輕如鴻毛。但是,一個人,必須有底線,才會有尊嚴;有底線,才會有夢想。

常聽大人們講: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這,不也是一種底線嗎?—做人的底線,做事的底線。但這很難把握,既不能過度放縱,也不能根深蒂固。

南宋文天祥從小就懷有報國之鴻鵠之志,發奮苦讀,但生不逢時,在他施展抱負的大好年華,南宋統治面臨危機。南宋滅亡後,元朝忽必烈甚至“三顧茅廬”,請他出相,都被他嚴詞拒絕。他一心向死,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這樣的人,不正是在堅守人生的底線嗎?

但是,底線並不代表墨守成規,懷挾偏見。當週朝的軍隊進軍到今孟津地帶時,伯夷叔齊瞅機會跑上去,扣馬而諫,認為周武王此舉不孝順、不仁義。武王的將士聽後,非常生氣,拔出劍來要殺他們,幸被姜太公制止。姜太公說:“這是兩個講道德的人。”並要求將士不要為難他們。武王伐紂成功,天下一統為周,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件可恥的事,兩人決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兄弟兩個離開周朝的統治區,到一個叫首陽山的地方隱居下來,靠採集山上的薇菜充飢。一位婦人看到他們後說:“你們不吃周朝的糧食,可你們現在採摘的野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長的呀!”二人一聽,心想,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決定絕食等死,臨死之際,他們還唱了一首歌,歌曰:“用暴虐代替暴虐啊,還不知道錯在你自己。神農、虞舜、夏禹的盛世,忽然間都已消逝無跡,我們的歸宿在哪裡?”他們堅守底線了嗎?堅守了。但他們真正堅守對了嗎?沒有。成文規定在他們心中根深蒂固。世人謂之紂王,一個暴虐無道的昏君和暴君。天下人人得而誅之,伯夷叔齊卻只知愚昧地堅守“君臣之分”的底線,不知順應民心。這樣的堅守,這樣的底線,真的有意義嗎?

朋友,共同來反思一下:我們有底線嗎?我們堅守底線了嗎?我們靈活變通地堅守底線了嗎?多數人達到了第一種境界,第二種境界只有少數人,達到第三種境界的更是少數人中間的少數人。有時候真的就是這樣,“人”,一撇一捺,多麼輕鬆,但如何寫好,更重要的:如何做好,這是值得我們所反思的。

朋友,沒有底線,你可曾看到岳飛墓前那兩尊懺悔的跪像?沒有底線,你可曾想到將來會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辦任何事都會受阻?朋友!堅守人生的底線吧!寫好“人”字吧!做好“人”字吧!每個人的心中都應有人生的底線。有底線,才會有尊嚴!有底線,才會有夢想!

堅守人的思考 篇5

國二作文 ,1186字

時代浪潮下,人工智慧以避無可避之勢湧進了千家萬戶,科幻小說界人與人工智慧的愛恨情仇紅極一時。從做家務到單手彈鋼琴,人工智慧發展之快,讓人們不由得擔心,這一人類製造出的用以服務、便利人類的工具,會不會危及甚至取代人類。

究其本質,是人們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不會思考,現在的人工智慧和以前的汽車並無不同,只是工具。假使會思考了,那充其量也不過是人。這時,人工智慧“人”和人類的地位之爭,就全在於人類能不能守住作為人類的底線,即涉及一個少有人關心的問題:人類有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的傾向。

放眼當下,有些冰山一角實在是讓人擔憂。楊冪是當紅流量女王,縱觀她一路走來的歷程,幾乎完全是一個自我物化的過程,也是她失了靈動的原因。演技是老一套的得過且過,面對媒體的回答三觀端正、太極打得遊刃有餘。鋪天蓋地是機場秀,卻少有與女兒的互動。機場走秀和陪女兒的時間一對比,讓人心寒。楊冪像個精確執行、純粹理性的計算機一樣思考,為了錢、為了名聲,卻喪失了對親人骨血的溫情。這樣的自我物化,不能苟同;這樣的價值觀,不能苟同。

作為明星,楊冪的自我物化是一個利益最大化的簡單粗暴的方式,作為普通人,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千差萬別,甚至不經意間就發生了“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卻不自知。多少人,帶著嫌惡的心情路過乞丐,留下一腳煙塵。多少人,看到摔倒的老婦人,第一反應是害怕惹出事端。於是有了“長恨人心不如水”“這個社會冷冰冰”的慨嘆。見到乞丐就施捨錢,見到摔倒的人就扶,這倒像站在至高點進行道德譴責了。人是要像計算機一樣理性思考,但這種理性思考不能少了作為人的感性思考。少一點嫌惡害怕,少一點惡意揣測,多一點同情心,這個社會就會多一點溫情,更是個由人組成的社會。

利益最大化中,最不濟的是自知且危害他人的。精神空虛且喪失生而為人的價值。可悲可嘆。

但目下四望的灰牆土瓦後,還有花園。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這個傾向並沒有很嚴重。搖滾樂手守著熱血彈吉他,楊麗萍守著情懷安居洱海邊。這個社會,反而還有令人欣慰的一面。多少人批評“寧願坐在寶馬車中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的說辭。中國的富人也不再一心一意賺錢,反而投身慈善,實現自我價值。所以我對“人會堅守住作為人的思考”抱有樂觀。

但初見端倪的“人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這個傾向,正因為有了這份樂觀,才更不應該被忽視。相反,人們應該少去擔心“計算機像人一樣思考”這種事,應該對上述傾向具有憂患意識,方能未雨綢繆。這個過程中,我們人類將更是人類,這個社會將充滿“人”味。所以,重視起這個傾向,至少記在心中。堅守,使人之所以成為人的精神、情感。

人總該有一種堅守 篇6

高一作文 ,994字

在一個浮躁的社會裡,人人追求以金錢為最終目標的都市生活,習慣了紙醉金迷,淡漠了人性最終的堅守,迷失了心靈的方向……時間尚未停止,生活仍在繼續,難道我們仍要慢慢迷失自我嗎?不!我認為,人,總該有一種堅守。

堅守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難忘畢淑敏的一句話:“額頭上”沒有一絲皺紋的人,怕血管裡流動的都是水。的確,生活在現代世界裡的人們不是已經忘記了我們不施粉黛的素顏,是不是已經遺漏了真性的堅守?我們習慣於擠出不由衷的笑容,習慣於對化妝品和麵具的依賴。殊不知,在我們暗自高興以為歲月的痕跡和事故的表情統統被遮去時,卻令自己最珍貴的一面—生命中最澎湃的熱度也一同被抹去。

因此,堅守屬於你的本真,重新拾起已被你遺忘在角落裡的真性情,淨化屬於你的生命中最純真的心靈。

堅守責任,守望屬於你的天空。

責任,不僅僅是法律上的問題,更是評判一個人道德水平的天平。有太多太多的責任,需要我們承擔,因為責任,林志玲與多位供銷商握手時屈膝80多次;因為責任,劉德華在日本拒唱日文歌曲,而唱了一首《中國人》;因為責任,普羅米修斯裸著身體被巨鷹啄食。

每一種責任,都如花絢爛,如酒醇香,堅守屬於我們的那份責任,尋求心靈上的安逸,守望屬於我們的道德天空。

堅守真情,追尋屬於你的幸福。

真情是錢學森與蔣利英之間的那份忠貞不渝的愛情;真情是伯牙與子期之間那份心有靈犀的友情;真情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親情。每一份真情都彌足珍貴,每一份真情都令人期待,每一份真情都值得我們用心堅守。

一份真情一份財富,一份真情一份幸福,堅守真情,收穫我們生命中最大的財富;堅守真情,追尋屬於我們的幸福天堂。

楚大夫行吟澤畔,在仰問蒼天中選

擇了一種堅守,高吟“舉世混濁我獨清,眾心皆醉我獨醒。”

陶淵明飲酒田園,在安詳自樂中選擇了一種堅守,吟誦“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李太白遊山玩水,在如畫的江水中選擇了一種堅守,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他們選擇了一種堅守,縱然不被世人理解,終不隨其流揚其波。

堅守,豐富了人生內涵,提升了人生境界。

當秋風吹落黃葉,杜甫還在堅守,當小橋只有枯藤,東坡還在堅守,當老病只有孤舟,蘇武又一次深情地凝望,凝望屬於他的那份堅守。

人,總該有一種堅守,在喧鬧的都市中找回自我,即使有一天,我們離開了這世界,我相信,屬於我們的那種堅守已停留在了這並不真實的世間。

人活著總要有所堅守 篇7

人活著總要有所堅守作 ,575字

很多人羨慕老師這個職業,一年中擁有兩個假期,平時雙休,工作輕鬆,賺錢也不少。我很熱愛我的工作,在當今社會,能有一份自己稱心的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喜歡我的學生,他們純真無邪,眼睛裡滿是真誠與天真,與他們在一起,我很放鬆,我能經常肆無忌憚地哈哈大笑。開心至極。我最喜歡的職業就是教師,雖然學校這個圈子不大,但教師這個職業名利色彩相對較淡,銅臭味較輕,人的心靈能趨於平靜,人活得能相對簡單。

但我們也有煩惱、困惑,甚至是痛苦。我們也會遇到阻力、誤解,甚至是非難。正常的知識傳承,往往變成機械的操練;坦誠的心靈交流,往往變成枯燥乏味的訓誡,加上人事的糾紛,社會不良風氣的浸染,這些使我們的心靈失衡而不知所措。

有時我想做王小波筆下的那隻特立獨行的豬,其實有時我就是。在一個集體中,特立獨行,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會遭到鎮壓的。但正常的訴求如果得不到正常的對待和滿足,個體或群體就會走向反抗。反抗者是孤獨的,但也是自由的,幸福的。

教師是知識分子,雖與學富五車,貫通古今的大家無法相比,但我們每日都與書筆打交道,我們琢磨的是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教師應該具有一種批判精神,應該在這樣一個日益失衡的世界中,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

人就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再分亂,再複雜,人都要有自己的一份堅守。作為有靈魂的高階靈長動物,有所堅守,生命才會鮮活,無所堅守,猶如行屍走肉。

堅守傳統文化 篇8

國三作文 ,870字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四條文明的長河從悠遠的歷史向我們奔騰而來,三道水痕漸漸淡沒或乾枯,只剩一汪江水還打著旋兒,湧向更遠的未來。然而,我們作為這條河孕育出的子孫,是否還堅守著她名為“文化”的江水,是否還保持著我們作為“龍的傳人”的驕傲?

每個人,都有義務,有能力傳承我們的文化。民國政界名家吳國楨,於暮年在美國完成了《中國的文化》一書,雖然那時,他早已過了年少氣盛的年齡,甚至身在異土,但他心在中華,還有著拯救中華傳統文化的信念,所以能夠著成這本簡單易懂,卻又不失科學性與深刻道理的名作。可見,無論年齡與地位,無論家世如何或者身在何方,只有你有一顆熱愛文化的心,都能將文化傳承甚至發展下去。

堅守傳統文化也是意義重大的。不僅要從個體努力,也要從政府,從國家,保護這一文明的領土不再受任何玷汙。韓國,是申遺大國之一。零五年,在端午節申遺中,我國落敗;後來,他們提交了“風水”的申遺書;現在,他們又將目光落在了“火炕”上。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披上了別國的外衣,成為他人的遺產。若再這樣下去,我們的子孫回首,只能看見一片冠著其他名稱的歷史。文化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區別於其他地區的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代表它千年歷史的結晶。若一個民族失去了文化,人民也將無法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歸屬。由此可見,傳統文化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保護傳統文化,已是迫在眉睫的緊事。傳承至今的工藝與習俗,都是千百年煉出的精華,無論失去哪個,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可彌補的巨大遺憾。現在,愈來愈多的人意識到了它們的重要性,也開始著手去保護。為學生開設講座和課堂;給節日設立假期;通過網路為將失傳的工藝尋找繼承人……。我們應盡一切努力,去保護流傳下來的文化!

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各種名號,或看似離我們十分遙遠的專有名詞;更是四大發明的偉大,是各種節日的豐富多彩,是四大文明古國無上的驕傲!這些文化,組成了我們的巨集偉的歷史,也造就了我們輝煌的今天。我們也應抱著感激的心情,去堅守我們珍貴的傳統文化!

保護文化,傳承文化,發揚文化,願每個中國人,都能為這傳承的文化感到無盡的驕傲與自豪!

堅守傳統文化 篇9

國二作文 ,1138字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高速發展和人們對娛樂生活的需求的提升,“韓流”、“日流”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迅速在中國崛起,其迅猛的來襲與滲透,不僅主導了我國影視業文化等的發展,也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日飯”、“韓範”,成為了這種新興文化的追捧者和擁護者,而許多我們自己的文化瑰寶在逐漸湮滅,這些人卻絲毫不知。倘若這種文化潮流如此駕駛不斷擴大下去,遲早有一天,我們的娛樂文化中將再不見一絲自己的特色,人們的思維、行為方式將徹底改變。

是什麼,導致外來文化順利侵襲,並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取代了傳統文化在主流社會中應有的地位?是因為它們“時尚”,它們“流行”,它們為人帶來“潮流青年”的標誌?還是因為在某些其擁護者的眼中,傳統文化太“俗套”,已經“過時”了,配不上他們追趕新風尚的匆匆步伐?追根到底,使這些人對文化,尤其是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不到位,不理解繼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失去了對傳統文化的堅守。

然而,堅守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礎,是一個民族不被全球化的洪流所淹沒、不被文化入侵所同化的根本,也是一個人不忘根的底線。現今世界,資訊通訊如此發達,人們很容易便可以對世界另一端的文化習俗瞭如指掌,因新鮮感而為之痴迷,甚至將其作為自己所追求的文化宗旨,而忘記自己本應代表的東西。不堅守傳統文化,在外來文化潮流的衝擊下,便等同於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文化屬性和偉大的文化寶藏,便等同於淪為世界文化融合中一顆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棋子。試想,如果身為一箇中國人卻毫不瞭解自己的文化,說外語,著洋裝,慶祝著洋節日,宣揚著他國精神,他談何對得起自己全身流淌的炎黃血脈?不堅守,只會在文化衝擊之成為一隻毫無方向的沒頭蒼蠅,到頭來成為文化交流中可悲的犧牲品。只有堅守傳統文化,我們才能不忘本,才能活出民族特色,讓自己的文化瑰寶閃爍出耀眼的光芒。

同時,只有堅守傳統文化,才能將其源源不斷地傳承下去,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感受到它的魅力。我國有五千年卷帙浩繁的傳統文化積累,千年前的金戈鐵馬,百年前的琴棋書畫,一亭一景一詩一韻中滿載的是祖先的智慧,將我們星火相傳的文化繼承併發揚下去是每個中國人必須承擔的歷史使命。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文化不曾間斷地流傳至今,正是因為每朝每代都有堅守傳統文化的人。宋元時期,北人南侵之際,中原人被迫大規模南遷,他們翻山越嶺,忍辱負重,四海為家,卻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傳統。正是他們的堅守,給南方帶來了先進的文化,擴大了中華的版圖,也使中華文明沒有就此中斷。古人尚能如此,如若傳統文化斷在了我們手裡,我們不應該感到羞愧嗎?

堅守傳統文化,是民族的根本,更是每個國人的歷史使命。讓我們從身邊的細微處入手,認識傳統文化,理解傳統文化,繼承、堅守併發揚傳統文化。

人性是人類唯一可以堅守的高地 篇10

國二作文 ,1111字

自AlphaGO戰勝人類圍棋代表以來,人工智慧便引發了無數人對它的擔憂。我們害怕冰冷的機器成取代人類成為世界的主宰,其實,我們更應該害怕人類失去人性淪為機器的一天。

在大資料與“網際網路+”的時代,高度科技含量融入生活已成為一個21世紀人類社會現代化水平高度發展的標誌。但一切正如庫克所擔心的那樣,科技在帶來便利的同時正悄然吞噬我們的靈魂。2014年,滴滴打車開始火遍北山廣,通過網路一一匹配的專車接送改變了以往在路邊擺手叫車的模式,等車時間與地點不再盲不可尋,一切以高精度資料連線為前提。因此,幾次簡單的觸屏打破了道旁苦等的期待與守候,導致在用車人群中,出現了一條以能否善於運用現代科技為標準的分界線。在大多數人享受方便的同時,另一部分人正在被拒載,而那些更需要租車服務卻不懂如何使用APP的中老年人被社會遺忘。司機的捨近求遠與乘客的欲求不得是科技凌駕於人性之上的具體表現。

類似的,前幾年谷歌研發出的汽車無人駕駛技術,其核心功能可以對所有交通事故分寫學習,以便在遭遇意外事故時做出最優選擇。然而它在法律和社會上被完全否決,這並非是由於它的技術不夠成熟先進,而是因為它自始至終都在模仿人類的道德、情感上的判斷,卻沒有自己的。機器無法決斷也無法承擔倫理問題。我很高興今後不會出現有人在交通意外事故中受傷卻無人犯罪的情況。從中可見,AI無論如何只能也無法超越人性,那種在數萬年曆史長河中,在生命與生命的互動下產生的最原始的同情心、奉獻精神、善良……還有愛。

若把人工智慧當做未來潛在的“種族”,我們所獨有的且最為寶貴的就是人與人之間超越理性的關懷和精神修為。有了這一層光環,人類會在成年完全獨立後繼續關切自己的父母,甚至反過來贍養他們;有了這一層光環,戰場上掃蕩著的士兵會對藏在屍體堆中的殘兵視而不見,讓他的父母親還能保有一個兒子;有了這一層光環,一個陌生人會對另一個突然倒地的陌生人立即施行頻率大於每分鐘一百二十次的心肺復甦術,救活一條生命後也只是含笑離開。

著名的鐵軌問題,在一列火車行駛的軌道上綁著五個人,唯一一條變軌上綁著一個人,作為操作著來不及停下的火車的司機,人工智慧的選擇多半是儘可能保全五個人的生命,但是,這個選擇的實質是謀殺了另一個人的生命。可生命不能用數量衡量!從人的角度看,即使無力拯救五人,也不能為此剝奪一人生的權利。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人工智慧以資料填充自身,人類用人性堅守心中的道德與正義。

價值觀、同情心與全域性思維是人類進化至今最偉大的精神器官,一旦選擇摒棄它們就等於開上重返類人猿的倒車路。我們唯有秉持人性,保有真善美的初心,才能打消對科技進步的某些疑慮,在綴滿玫瑰與橄欖枝的道路上拓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