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相關作文20篇

孝文化要傳承演講稿 篇1

演講稿 ,1335字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一十一班的管元妮。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文化要傳承”。

想必大家坐公交車的時候,都會聽到和看到一條公益廣告:夢娃醒太陽笑中國夢多美妙國是家善作魂勤為本儉養德誠立身孝當先和為貴。今天,我們一起來談一談這個“孝”字的深刻內蘊。

前些天,踏著學雷鋒月的春風,我和小夥伴們去了敬老院。我們被分到了七樓的一個房間,裡面有一位盡力撐著身體的老爺爺,睡眼惺忪。我問:“爺爺好,您剛睡醒嗎?”然而,他並沒有應答一聲,這時氣氛有些尷尬,我沒有放棄我又搭話:“爺爺,您家是哪兒的?”這時老人望著遠方,說:“家?我哪還有家啊。”我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說,也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但那時我多麼希望自己可以是他的家人,能夠陪伴他。敬老院,再好的房間,再可口的飯菜,也不如一個知心人陪他們說說知心話。

說到這裡我想到了我們的老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記得上個漫長而又愜意的暑假,原本我只打算在姥姥家住兩三天,可是在她再三挽留下,這一住啊就是一個多周。白天烈日高懸,我們就一人拿一個小板凳,到村口大樹下乘涼。姥姥總愛拉著我的手,叫著我的乳名,為我講述著小時候的故事,她的眼中不時閃過自豪,笑容盪漾開來。像一個老農面對豐收的農田,像一個漁民提著沉甸甸的漁網。那時,我是多麼地慶幸還能和姥姥享受著這份恬適,又是多麼地希望時光可以慢一點,再慢一點。

馬石莊教授說過:“青少年活在未來,中年人活在現在,老年人活在過去。”我們有大把的時光來規劃未來,並且為之奮鬥不止。可是我們還能陪伴家人多少個春夏秋冬呢?更何況現在很多同學都住宿,陪伴家人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我們的父母雖說不到花甲之年,但是朋友們,細心一點,我們就會發現爸爸媽媽和前幾年不一樣了,銀絲多了,皺紋多了,嘮叨也多了,我們要知道,他們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有更好的生活。咿呀學語時的驕傲,蹣跚學步時的攙扶,逐漸離家時的牽掛。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很多同學說,我們身為高中生,學業繁重,沒有那麼多條件去盡孝,但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在空閒的時候,給家人打電話問聲好,大休的時候,幫疲倦的奶奶捶捶背,聽孤單的爺爺講講那過去的故事,為年邁的手腳不再麻利的他們做一次可口的飯菜。或許他們跟不上我們的潮流,或許他們有一些耳背,但同學們,請俯下身來,耐心地傾聽他們的話,他們的曾經,他們年少的夢……就算在校園中我們一樣可以盡孝。大方得體的舉止、誠實守信的品質、文明自律的行為、節儉樸素的生活……這點點滴滴都在向父母表明,爸爸媽媽,我長大了!我已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青年!在學習上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認真投入,全力以赴,我們將會用最優秀的成績,向我們的親人宣告:爸爸媽媽,請您相信,我們能擔起未來的重擔!努力學習,健康成長,就是我們最好的盡孝!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線。有一些事情,也許我們現在還無法懂得,但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同學們,趁我們青春年少,年華正好,我們要傳承孝道,及時盡孝,用自己的努力撐起未來家庭的重任,用自己的拼搏擔起中華民族的未來。孝文化,要傳承!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感恩孝文化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6字

暑假到了,媽媽給我報了孝文化夏令營班,全封閉式的,10天不回家,完全獨立的生活。

我剛到文化班,媽媽給我放好行李,交待了一番,就走了。

我開始了第一天的生活,早上五點起床跑步,然後開始一天的學習。學習什麼呢?學孔子文化,感恩一切,孝敬父母。

在那裡老師教育我們不要浪費糧食。當我看到老師把學生們的剩菜都吃掉的時候,我感動了,流淚了,想起那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

還學習了“姑娘道”,姑娘是人類的源頭,姑娘性如棉,想要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必先從姑娘身上學好。

在結束學習最後一個環節,給父母洗腳,老師拿著話筒讓我們說出對父母感恩的話,我跪在地上一隻手給媽媽洗腳,一隻手拿話筒深情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愛你,我以後不跟你頂嘴了,好好學習,報答父母恩情,回報社會。”媽媽也是滿臉淚花,對我說:“好孩子,媽媽永遠愛你。”

學習結束了,我感觸很多,我要向所有人宣傳孝文化,大家都去學習孝文化。

孝文化 篇3

寫信作文 ,415字

尊敬的語文老師:

你好!談起孝文化,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的家鄉湖北!湖北孝著稱。

記得初中老師和我們講過湖北的幾個小子。好像有黃香、董永。而我們這個地方則以黃香作為孝文化的傳播,對於孝文化的看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聽了湖北黃香的故事,我覺得他就做得很好,值得人們學習。因此,我們這個地方有專門紀念他的地方。他的孝不是愚孝,不像有些盡孝的人一樣!他把孝盡得非常到位。我們也應該這樣。孝文化的傳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的家鄉對孝文化的投資很大。為的就是讓人們能夠做到孝順、盡孝、不愚孝。讓人們能夠繼續傳播下去。將孝文化發揚光大,不光湖北,讓其他省也能夠學習到孝文化。這樣湖北不僅是孝文化的起源省,而且還是孝文化的發揚省。中國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孝之國。但現今的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做到孝順的人很少。這說明孝文化的傳播還不過廣泛,不夠徹底。

我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夠將孝文化發揚光大。傳播到世界各地。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你的學生

享孝文化之繁華 篇4

享孝文化之繁華作文6 ,559字

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扁舟來到歷史的彼岸。與孔子探討“仁政”的偉大,與董永分擔賣身葬父的感傷,與黃相體味溫席的孝心……用一指墨香看盡文化深邃與靈動。

文化從那翻滾激盪的黃河開始,便軋植於我們的心田。篆刻於基因,融化於血液。古中國作為四大古國之一,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長達數千年的中國文化也越來越注重“孝”。而偉大的中華民族也正因為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越發絢爛壯美。把孝文化作為生命的行囊,便讓靈魂與孝一道穿行在歷史的音符與文字墨香之間。

我的家鄉是孝感,孝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從名字可以知道與孝密不可分。當然,作為大孝子董永的故鄉,又為孝感添上了一層濃濃的“孝”意,董永家境貧困,但是他對父母的孝心卻始終如一,對父母的愛卻倍增。當父親去世後,董永痛心不已,但自己卻沒有錢去安葬自己的父親,於是毅然決定出賣自己的身體,讓父親有一個體面的葬禮。

孝文化,如遼遠的江海,包容著一切。既有董永賣身葬父的孝心,也有黃香溫席的精神。那些點點滴滴我們都須銘記於心,來日我們應當湧泉相報。孝,常常浮蕩在我的心間,那裡更有24孝圖的感悟,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炎黃子孫的傲骨。它如枝頭梅花吞吐芬芳。我願乘文化之舟,渡孝之滄海。享那份美好與真摯,低吟文化之妙語,歌吟一生,幸福一生!

這樣的精神,希望我們共同擁有,共同打造共享孝之盛宴!

孝文化的體現 篇5

孝文化的體現作文50 ,466字

孝,在中華文化精神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也演繹出的許多的孝文化。

孝,是晚輩對長輩的一種行事準則,也是人的一大品格。二十四孝圖,無論他表現孝的方式是對是錯,都能反應出人們對孝的一種重視。行動的孝自然無法讓人長久銘記,以孝為文化的體系,自然就蓬勃興旺起來了。父親節,母親節,重陽節,這些傳遞出孝能量的風俗節日,自然就是孝文化的體現了。

文化是思想多補品,從小,大人們就學會對孩子們講述很多孝的知識。傳教孝道,讓自己從小就做一個有孝心的人。傳授孝道給自己的子女沒有什麼條令規定,但哪個家長都會如此教導自己的孩子。不是說硬是要孩子給自己養老送終。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一個講孝的心,讓孩子有一顆孝心。這同樣是流通於萬千家長之間的孝文化。

孝心啊,孝道啊,最重要的就是講孝的人孝就是再偉大,也是要人來講的啊!這些就是孝子孝女們的事了,用自己的努力去回報他們,他們的盼望就是我們要實現的回報,讓他們對自己的盼望得以實現!讓他們因自己的感動欣慰,就是最理想的!

孝的文化各種各樣不同,孝文化有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們都是文化的真實體現。

深入孝精神,傳承孝文化 篇6

深入孝精神,傳承孝文 ,767字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文化已在中華民族傳承千年。又有三省吾身之說,那麼我們身上是否具有“孝”這一優良品質呢?事不能拖,話不能多。孝的精神不可幾日速成。而是要發自內心的去實行。

我的故鄉雲夢自古出了一個大孝子—黃香。他冬天為父母暖被,夏天為父母驅蚊。幾十年來一直如此,他的孝心不是三分鐘熱度,而是伴隨著一顆堅守的真心。無獨有偶,董永也有著賣身葬父的感人故事。父母賜予了我們生命,所以他們是比生命還要尊貴的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社會的發展。孝的文化一直在流傳,可是卻被人們漸漸忘卻於無形之中。可能有的人會覺得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即是孝的表達。正所謂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其實不然。陪在父母身邊的人是比那些常年不回家,只寄錢的人看似要好很多。可是他們的孝心真的存在嗎?沒錯,你是每天在父母身邊,可是你對他們好嗎?是有人常年不回家,可是他們卻每天心繫父母啊!

曾聽說過一個故事,一個小女孩兒跟她的媽媽爭吵之後賭氣摔門而出,漫無目的的她在街上走了一天,又累又餓,忽然他走到了一家賣面的門口,可是口袋裡卻沒有一分錢,這是老闆娘看到她,親切的喚她進來。聽過女孩兒發生的事後,煮了一碗麵給她吃,女孩兒吃完了後非常感激這位老闆娘,可是老闆娘卻不太領情的說:我與你不認識,並且就之煮了一碗麵給你吃,你就感激成這樣,那你的媽媽給你做了不知道多少次飯,可是你有感激的過她嗎?聽完老闆娘的話,小女孩兒恍然大悟,立馬跑回來家,發現早已做好飯的媽媽正焦急的等待著她。

可能孝一直都存在每個人的心中,可是卻被人拋之於腦後。並不是我們不善,而是我們不懂得如何去孝,孝文化,對於我們也已是耳熟能詳。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它真正的走進心底,讓它去彌補之前我們欠下父母的愛吧!

等孝精神深入我們的骨髓中,之後才是發揚和傳承。要相信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所散發的光芒不可阻擋!

孝文化 篇7

孝文化作文600字 ,644字

講孝道是中華民族三千多年的傳統美德,無論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還是黃香孝道的故事,都是我國古代重視孝道的具體表現。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在所有的好的美德中,孝是第一位。

中國古代的董永,為了安葬父親,寧願賣身,一輩子甘願做奴隸;黃香,夏天替父母被蚊子叮,冬天為父母暖床;沉香未救出母親,把華山劈了。等等都是孝的表現。

孝,不僅僅是對父母,也是對長輩,講孝,也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言語,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多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更要尊重父母長輩,不與他們頂撞。在空閒時間,我們要與父母長輩多溝通。與父母關係和睦。

三千多年來,孝文化一直被傳承,發揚。而現在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被人們所無視。人們越來越忙,忙到根本都沒有時間在勞累一天回到家後,給父母倒杯水的時間都沒有。忙到對父母說兩句貼心的話都沒有。而這樣真的是沒有時間的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不是我們真的忙到擠不出任何一點時間,而是我們那顆赤誠的孝心被麻痺,沒有講孝的意識和責任。

當今社會上的啃老族屢見不鮮。難道真的是有孝心的人?還有許多人不管老人,老人因無錢治病而死。在馬路上,大部分人都不敢扶摔倒的老人,這些都是沒有孝心的表現啊。人心冷漠,孝心已無跡可尋。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為我們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而我們卻連最基本的講孝都不能做到。三千多年來的優秀美德的文化,中華民族骨子裡的美德,一個承載著歷史的文化美德,是怎樣都不會被忘記,不能被忘記!

孝,一個古老民族的生生不息的精神、靈魂。

不要讓物質取代孝文化 篇8

不要讓物質取代孝文化 ,407字

孝,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優良的文化。隨著時間的改變,人們觀念的改變,不斷影響著人們對孝文化的表達。

故事後有許多關於孝道的故事。例如,臥冰求鯉,黃香溫被,董永賣身葬父等等許許多多的故事被人們稱讚,流傳至今。而如今,這樣的故事卻越來越少。人們對親人的孝順漸漸從精神上轉移到了物質上。逢年過節只會送給長輩們禮品。而連最基本的祝福的話語都忘了。

孝道文化,在年輕一代的生活中被漸漸淡忘。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而精神生活越來越少。面對自己的父母時,很少會想到關心對方,而只顧自己快活。孝道文化也就不能表達出來。對於那些養尊處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們更是如此。有時與父母之間鬧得不愉快,還會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完全不知道何為孝。

孝乃孝順父母之意。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用自己的人生經驗教育我們。他們對我們的思情無法用物質來衡量。我們應從生活中無微不至的關心來回報他們。傳承孝文化,不要讓我國的優良傳統文化消失。

孝文化 篇9

孝文化作文600字 ,553字

“孝文化”中的“孝”字內涵豐富,從古至今都提倡孝,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愛護老年人等行為都是孝。

關於孝的故事有很多,如黃香冬天冷,自己先去被子裡躺著等被子裡面變暖和再讓母親去被子裡面睡覺。

雖然現在社會也經常提到要尊老愛幼,但也經常在手機、電視等媒體上看到虐待自己父母的事情發生。這告訴了我們雖然社會上提倡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等話題,但沒有真正使人們懂得孝的意義,為什麼要講孝心。

在講孝心時不能一味的去聽從父母,講孝心時要有一點理智。不能做一些對個人利益有益而對社會有害的事情。

孝文化需要我們繼續發揚下去,我們要從實際上去做,而不是隻是口頭上說一說。

我們孝敬父母不能只是物質上給他們提供幫助,也要精神上給他們關愛。我們要多和父母交談,可能有一些身在異鄉的打工族,因為忙碌的工作無法抽出時間回家看一看父母,和父母談一談,坐在一起團團圓圓的吃一餐飯。但可以通過電話、電腦和父母一起面對面的聊天。過年過節可以回家時不要常拿著手機玩,要幫助父母做一些事情。這對你來說可能是一件件小事,但這對父母可能是極大的關愛。關愛一下父母的生活,不要讓父母感到孤獨,不要讓父母在家擔心著在遠方工作的孩子,常常和父母聯絡。

孝文化的精神我們要弘揚,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實際行動上做起,讓我們國家都充滿孝文化,我們要發揚孝文化。

孝文化 篇10

孝文化作文450字 ,466字

“孝”,何為“孝”?很多人對於孝只有一個抽象的概念。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甚至是古人選撥官吏的一個重要條件。那麼既然“孝”如此重要,我們應該如何做到“孝”,如何弘揚孝文化呢?

“孝”,有很多種的體現。對父母,對社會,甚至對於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可以稱之為“孝”。

父母以血汗養育了我們,用他們辛勞的雙手,為我們創造了好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孝敬父母,孝敬長輩是做好子女,作為後人應盡的職責。一個人如果不能做到對父母長輩的孝敬,那麼就更不能完成對社會的“大孝”。社會,是所有人生活的環境。社會給了我們和平安寧的環境去生活。社會創造了家庭;家庭創造了我們。我們也理應對社會有一顆熾熱的孝心。我們生活於一個大社會之中,我們也生活於一顆蔚藍的星球—“地球”中。地球以其廣闊的胸懷接納養育了我們,是世間萬物真正的母親!懷著一顆熾熱的孝心,我們絕不容許有人能傷害地球,危害社會,以及我們的家人。

“孝”,是中華民族擁有的最美好的品質。我們不會讓它在這一代隕落。以後的千秋萬代亦然不會。從現在起,弘揚孝文化,將它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