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普洱茶相關作文20篇

學做普洱茶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679字

我一直盼望的麗江冬令營終於到了,因為那裡有一個專案是我特別喜歡和期待的,就是學習製作普洱茶。

製茶的過程很複雜,全程都有老師指導。一大早,我們跟著老師去找到茶樹,學會分辨後,把綠油油的新鮮小茶葉摘下來,然後除青。除青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茶葉上的小露珠除掉。除完小露珠之後就要煮茶。煮茶的時間要掌握好,不能把茶葉給煮熟了,否則就變成一道青菜了。煮茶完成後,就是製茶的關鍵時刻——壓茶。把茶葉放入一種圓形石器的壓茶工具裡,把茶葉均勻的壓平之後,再晒乾。茶餅晒乾後,要稱重,正常的一餅茶是375克。

在老師的幫助下,我順利的做好了茶餅,圓圓的,真好看。你們覺得這樣就可以了嗎?這只是製茶的一半,茶餅光禿禿的,我就給“她”做一件衣服吧!用茶紙把茶餅包裹好,才能更好的儲存茶葉,同時也是美觀效果。

我要把這包裹普洱茶餅的茶紙親手畫得漂漂亮亮的。我一邊想著一邊畫,我還沒喝過普洱茶呢,於是我就問老師:“茶的顏色是什麼呀?”老師回答我:“綠色,是深綠色的。”我聽了之後,就把我自己畫的茶杯裡面塗了深綠色,茶杯外和茶盤塗成藍色,再把茶杯周圍用花花草草圍上一個圓圈。最重要的祝福語我也想好了,我得意的寫著我心中的茶語,覺得這餅茶的製作太成功了,因為我想送給了我親愛的奶奶,因為喝茶對身體好,我希望奶奶喝了我做的茶,身體健康,開心快樂!

好有意義的製茶課,我學到了製茶的流程,還知道怎樣沖茶和品茶。當然,好的茶必須配上好的“衣服”,這樣,喝茶才會更有趣!

普洱茶 篇2

國二作文 ,839字

茶,是中華民族的國飲,茶的文化源遠流長,自古至今,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普通百姓,不可一日無茶,多少文人騷客留下了無數茶的讚美詩文:“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在種類繁多的茶中,我獨愛普洱茶,不僅因為普洱茶濃郁的香氣和醇厚的滋味、越陳越香的特質,更因生長在瀾滄江中游流域的普洱茶樹對生長的自然環境沒有特別要求,不論土質肥沃與貧瘠,哪怕是在荒山上、瓦礫堆裡,都能活下來並長成一株株長青樹;對氣候也沒有特別要求,酷暑也好,嚴寒也罷,都能盡情地吸納天地之精華,四季青蔥翠綠;它求之甚少,付出很多,葉兒採了又發,發了又採,迴圈往復,為人們貢獻一季又一季的馨香的綠葉,一直到生命的終結。我們敬愛的老師們不正是一棵棵長在山野的茶樹嗎?不必有肥沃的土地、不需要精心地栽培呵護;他們求之甚少,付出很多,一年四季,不分寒暑,誨人不倦,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學子,如茶樹的一生,奉獻無數芬芳的綠葉。課堂上,老師們用心講解,恨不能把自己的知識全部灌輸給學生;課堂外,老師們仔細觀察著孩子們的學習態度、思想變化,小心呵護著孩子們的成長。白天,講課講到嗓子沙啞;夜晚,伏案備課、批改作業,桌前的檯燈映照著老師累彎的身影……

普洱茶,在它們旺盛生命的時機,從採摘到製成飲品,歷經萎凋、炒青、揉捻、乾燥等諸多環節,被用以諸如發酵、渥堆、團揉、蒸、壓等諸多工序,最終長久地存於世間,成為有生命的古董,讓人們一生享受它獨特的陳香和醇厚的滋味。這正如我們敬愛的老師,把知識和關愛用一生的心血,揉成一團團的知識茶餅,讓千萬個莘莘學子一生受用不盡。

泡一杯普洱茶,讓茶香慢慢隨空氣舒展開來,那濃厚的香氣、層出不窮的滋味,持久的生津,久久回味在舌間,這是老師的味道,品味著茶湯,彷彿老師親切的話語,在耳邊響起,滌盪在心間,久未消散。“柑香縈繞暖意達,蜜香馥郁度朝夕”,願讓老師的味道,溫柔一般體己著我們、長長久久地陪伴著我們,滋潤我們一生!

學做小茶農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516字

3月23日上午,迎著溫暖的春風,沐浴著明媚的陽光,我參加了蕭山日報小記者組織的“以茶修身,傳承茶道”的活動。

郭老師給我們講了很多關於“茶”的知識和故事,還講了泡茶的工序。我聽得津津有味。趙老師為大家展示了泡茶。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泡茶有這麼多的講究。

最有意思的就是做茶餅乾了。我們洗乾淨小手,按照糕點師傅的要求,先把盆子裡的糖粉和黃油融合起來。黃油噴香噴香的,饞得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我用力地捏,好不容易才將糖粉和黃油拌勻。然後,我加入一些麵粉,進行揉捏。不一會兒,白白的麵粉就變黃了,軟軟的,就像再捏橡皮泥一樣。我把粉揉成一個糰子,對半分開,一半放入抹茶粉,再揉捏。嘿嘿,黃黃的粉團漸漸變綠了。師傅教我們把黃的糰子和綠的糰子搓成一條,絞成麻花狀,按扁,做成長方體的形狀。黃綠相間的麵粉條真好看。師傅幫我把粉條冰凍起來,等到一個多小時後,切成一片片的,放入烤箱裡。沒多長時間,香噴噴的茶餅乾就出爐了!我咬了一口,又香又酥,太美味了!

我們還看了手工炒茶葉,炒茶的阿姨手一壓,一抖,動作可熟練了,新鮮的茶葉慢慢乾癟了,也散發出香氣呢!我嚐了一片新鮮的茶葉,澀澀的,有點苦味,這味道真奇怪!

今天的活動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真是難忘啊!

學做茶葉蛋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5字

一說到茶葉蛋,我就口水流成河。

平日裡,媽媽時不時地會給我煮上幾個茶葉蛋。看到媽媽那熟練的動作,做起來就像“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我真想也露一手。

今日,我便大顯身手了。首先,讓小雞蛋洗個澡,乾乾淨淨的。之後,便開開心心地送去泡溫泉了。但它們怎麼也想不到,馬上就要成為我的腹中之物了。哈哈!不一會兒鍋中煙霧繚繞,料理們——八角、茴香等爭先恐後地跳入鍋中。

過來一會兒,我掀開鍋蓋,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撲鼻而來。看了看,蛋蛋有的像一群赤裸裸的小頑童,快活地在水中嬉戲,有的懶洋洋地趴在鍋底,好像十分享受這“溫泉”帶來的歡樂。還有的浮出水面,裂開一道縫,好像大聲喊著救命。這時,我拿來一個勺子,在蛋寶寶身上敲了敲,讓他們盡情吸收料理釋放的養料。

燜了好一會兒,我已經迫不及待了。我神速般從鍋裡撈出一個茶葉蛋,輕輕剝開雞蛋粗糙的外衣,露出略帶黃色的蛋白,咬了一口,我便陶醉其中,茶香四溢,如仙氣般圍繞在我的身邊,久久不肯散去。那QQ糖的細膩口感,猶如一隻纖細的小手撫著我的心,使我沉醉。

人生恰如茶葉蛋,略帶苦澀卻苦中作樂,唯裂痕越多越入味。希望人人能享受挫折,接受失敗,在挫折中變得更加成熟。

普洱的滋味 篇5

國三作文 ,766字

那一縷苦澀後的清甜像一陣風輕飄飄地鑽入我的心間

—題記

我向來是不喜歡飲茶的,因為那又澀又苦的味道實在讓我難以下嚥。但我卻在一個午後為了提神醒腦而被迫地沏了一壺普洱。

“哎呀,苦死我了。”在喝下第一口後,我忍不住地叫道。但不知為何,在嗅到那絲幽香之後,我竟暗暗嘀咕:“天上的玉露瓊漿大概也不過如此吧。”

此後我又陸續地喝了幾口。奇怪,竟沒有了初嘗時的澀,反而多了幾抹醇香。那紅褐色的液體一點一滴地撫平我心底的焦躁,被生活擾亂的心緒似乎在慢慢理清。那激起的漣漪一圈圈地在蔓延、擴散,在我心間圈出了一片祥和的淨土。

從那之後,我愛上了品茶,一呼一吸間只剩苦與甜交織的香氣。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茶都能讓我有這種感覺。像前些天大姐從雲南帶回來的紅茶,苦澀消散的一乾二淨,一種說不出的平淡卻無法扣動心絃;再如親戚送的茉莉花茶,倒是有幾絲回味,可那香氣卻太過妖豔,濃香掩蓋了茉莉特有的清清淡淡、若有若無的幽香。只可閒愜時享用,無法品味些什麼,更不用說從中獲取一些生活的滋味。

本是無意之舉,卻讓我暫離了城市喧囂,忘卻了光怪陸離、人心淡漠的紛紛染染。只有普洱、唯有普洱能讓我咀嚼先苦後甜的生活真味。

不似名茶,貴重典雅,卻有一種別處嘗不到的滋味。在普洱的香氣中,我開始直面這個世界—儘管諸多挫折會成為人們的絆腳石,儘管生命中烏雲會多過光暈,儘管這個世界我們還不能完全適應。但是,你仍有時間,哪怕一刻鐘、一分鐘去品味普洱的滋味,去品味生活的滋味—只要你有心找尋。

沏過了許多次,味道淡了許多,香氣也不再那麼沁人心脾。那普洱的顏色也淡了許多,可我仍不忍捨棄,那微苦略澀的清茶似一泓清泉從我心間劃過,洗去鉛華,褪去汙穢。

靜下心來,置一桌一椅一壺,一人於其上,品之嗅之,味先苦,後則甜,幽香久繞不散,此乃普洱之滋味。

一部《論語》學做人——《論語》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960字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論語》則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讀《論語》,讓我進一步瞭解孔子。

在讀《論語》中,令我體會最深的兩個方面:一是孔子的學習方法和態度,二是孔子的思想修養。這教給了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以及如何處事待人。

孔子在學習方面的很多言論給我很多啟發。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明白思考與學習應相結合;“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教導我們要時常複習舊知識,才能更好的進步,更好的提高;”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認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無止境,應做到“學而不厭”。

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同樣值得我們學習,令我敬佩。

學海無涯,只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人才是智者,因為他們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才能更好地查漏補缺,從而進一步做到“敏而好學”。在實事求是的態度下,我們還要做到時常積累點滴零碎知識,所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學習上,只有腳踏實地的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才能積少成多,最後擁有龐大的實力,摘到成功的聖果。

孔子提倡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孝。孝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子女,最重要的便是孝。子曰:“父在,觀其意;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母為了家庭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作為子女應該體諒父母,也希望自己以後能夠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學著替父母分憂,盡全力做到令父母滿意。

孔子在待人處事中做到了“仁”。如“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認為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學習禮樂才有意義。在“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中都體現了孔子“仁”的政治主張,以”仁“為核心,推己及人。

孔子身為大思想家,教育家,又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受到了眾多人的欽佩,但他仍是有謙虛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胸懷,主張”仁“的學說。我想,這也許就是令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原因之一吧!

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

學做西紅柿炒雞蛋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6字

今天上午,我正看著一本有趣的書,這時奶奶走過來,說:“今天中午你想吃什麼?”我不假思索的說:“西紅柿炒雞蛋!”“好,這次你來顯現一下身手吧。”“好!”我興致勃勃的說。

開始做了,奶奶告訴我一些基本常識,便讓我自己做了。多簡單的事!不就是打個雞蛋煎熟了,再放在西紅柿裡嗎?於是,我先從冰箱裡拿出兩個雞蛋和兩個西紅柿,然後拿出鍋鏟和一個盤子。我把西紅柿洗好以後,便開始切了。西紅柿要切得稍微厚一點,這對於我來說是小菜一碟。要打雞蛋了,我找一個碗,把雞蛋殼在碗邊打破,濃濃的液體流了出來,之後我就開始小心的攪拌。攪拌時要格外小心,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好。

要炒菜了,我開啟火,在鍋裡放了點油,然後把油在鍋裡繞兩圈,等油一熱,我馬上把雞蛋倒了進去。“轟”的一聲巨響,把奶奶引了過來。“天呀,開那麼大火,你想吃糊雞蛋?快把火調小一點。”我趕緊調小了火。“快翻!”奶奶見我的兩個雞蛋翻卷並凝固了,大叫一聲。我急忙來個“超級大翻身”,蛋汁嘰裡咕嚕亂叫了一陣,又開始“燙捲髮”了。我又火速給它翻身,金黃汁的雞蛋很快就變成了香噴噴的炒雞蛋。我關掉火,把雞蛋倒進盤子。

我又重新把火開啟,在鍋裡倒了一些油,再把西紅柿放到鍋裡,並迅速放上適量的鹽,然後鍋鏟沙沙對它一陣猛炒。啊!香味好濃呀!然後我把雞蛋放到鍋裡一翻,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就大功告成了。

當我把炒好的菜端到奶奶面前,奶奶直誇我炒得好。這次炒菜讓我懂得了:吃菜容易做菜難!

我學做菜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389字

今天,我和媽媽出去買菜。買了許多菜如:魷魚,芹菜,油麥菜,排骨,花菜,肉。

菜買齊了,就應該洗菜了。媽媽告訴我每種菜要洗四次。於是我開工啦。我認真的洗菜,終於把油麥菜洗乾淨了。

下一步就是摘菜。媽媽跟我說:“一片一片把葉子摘下來。”說著還做了一個示範。我按照媽媽教我的,有模有樣的做起來。過了一小會兒,菜也摘完了。

再下一步就是切菜。媽媽告訴我用刀要小心。我小心翼翼的切起來。最後緊張的把菜全部切完了。

最後一步炒菜。媽媽在一旁告訴我什麼菜應該放什麼進去。我的第一道菜;魷魚。先把魷魚放下去炒一會兒。放一些生粉下去,再放生抽,最後放蠔油下去。這樣味道會很不錯。

第二道菜;排骨蒜蓉燜豆鼓。放豆鼓下去味道會很香。快好的時候放一個紅菜椒看起來會很好吃。再加一點白糖,加一點老抽,顏色會很好看。最後完成了。

我的菜全都上桌了。吃了我的菜的人都對我誇讚不已。還說下一次還要吃我做的菜呢!

我學做飯菜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70字

今天我打算學做原汁原味的西紅柿炒蛋。

為了讓這道菜更美味,我和媽媽一起去合興生活超市買大蔥和香菜,一進超市溫曖的空氣“跑”進了我的脖子裡。我一邊走一邊看,這個超市沒有兩層,走到了蔬菜區,我精心挑選了大蔥和香菜,因為我家有雞蛋和西紅柿,所以我不用買了。

回到家,我到冰箱拿了三個雞蛋,兩個西紅?{。切好一小碗蔥,一小碗香菜。我先把雞蛋開啟放在碗裡,然後拿筷子攪拌均勻。再把西紅柿洗乾淨,切成一小塊一小塊裝在盤子裡。我已把準備工作做好了,準備開始炒西紅柿雞蛋。

我先把煤氣開啟,再把開關開啟。先把油倒進鍋裡,只聽“滋啦”油開始“說話”了,接著我把雞蛋倒了進去,雞蛋開始為自己“裝飾”了,黃黃的花邊,黃黃的衣服。我一邊哼著歌一邊把雞蛋翻轉,等看到二面的雞蛋都變成了金黃色,我開始把西紅柿倒了進去。一邊翻炒一邊開始加各種調料,我先放醬油,大概放了二個勺子那麼多,一放下去就看到西紅柿由紅變成了褐色,接著放了一小勺鹽。我又將蔥,香菜一起倒了進去。蔥,香菜為這道菜增添了幾分色彩,我拿起筷子夾起嚐了一下味道,嘿,真是美味。嘿嘿,香味開始飄滿了整個廚房,最後我把西紅柿炒雞蛋用盤子裝起來,啊!一道美味的西紅柿炒蛋就完了。

我端到飯桌上,大家都嚐了,媽媽給我的評價是:“色香味具全”。我聽了再是高興,我今天十分開心,學會了做菜,以後我也能為媽媽分擔家務了!

學做馬拉糕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787字

終於放寒假了!我約了小娟和幾個朋友來我家學做馬拉糕,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我從冰箱裡拿出黃糖、白砂糖、雞蛋、煉奶等材料,再從櫥櫃裡拿出一個碟子,就開始動手了。

第一步:煮糖水。首先,要把黃糖和白砂糖一起倒進沸騰的水裡。水中的汽泡熱情地擁抱著水中的黃糖。鍋裡的水漸漸從透明變成了酒紅色。我拿著筷子,攪拌著鍋裡的黃糖,直到它們全部融在水裡。

第二步:攪拌雞蛋。等我把融化了的糖水拿出來時,小娟已經把蛋黃和蛋清倒在碟子裡了。我們拿起筷子,把碟子裡的雞蛋攪拌均勻。我們攪來攪去,可雞蛋寶寶就是不聽話,攪拌了十多分鐘後,雞蛋還是像原來一樣,我們的手都沒有力氣了,無奈之下我們就開始攪拌麵粉了。

第三步:攪拌麵粉。我們把麵粉倒進了碟子裡。我們順時針攪拌著,想把蛋液和麵粉融在一起。我們攪啊攪啊,麵粉卻在蛋液裡結成了一顆顆豆大的顆粒。我們把顆粒夾開,裡面露出了雪白雪白的麵粉。我們覺得這個很難攪拌均勻,便讓小娟把顆粒夾開,我在中間攪拌。不一會兒,真的少了很多顆粒。我們攪拌得手都麻了,碟子裡的液體也減少了許多。我們的手心都出了汗,但是離成功更近一步了。我們大約又攪拌了十多分鐘後,終於大功告成了!我們把蛋糕放進了鍋裡,蓋上了蓋子,等待著蛋糕出爐了。

看看朋友的蛋糕,有的放了果仁,有的放了紅棗,有的放了椰汁,有的也放了煉奶……真是無奇不有!

經過一陣忙碌之後,開始蒸蛋糕了。我們都迫不及待地等待著……

“這個比較好看!”“我覺得那個會好吃!”“我還是喜歡那個”聽著他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聲,我們不用猜,就知道是蛋糕出爐了!

他們拿著筷子,笑得見牙不見眼,我們把馬拉糕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準備品嚐這“人間美味”。

馬拉糕的香氣迎面撲來,金燦燦的蛋糕,紅棗像一顆顆耀眼的紅寶石點綴著馬拉糕,更讓我們垂涎三尺。

我夾起了一塊,香甜香甜的,回味無窮。我們仔細品賞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比吃了蜜還要甜。

我教媽媽學說普通話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3字

普通話是我們的國語,是人與人交際的工具,要想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媽媽常年在外打工,接觸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由於語言不通,常常鬧出許多笑話。有時一句話,要比劃半天別人才明白其中的意思。所以我決定教媽媽說基本的普通話。

萬事開頭難。教一個沒有語音基礎的成年人學普通話,這難度不言而喻。我從基礎開始,平時在家裡我主動用普通話與爸爸媽媽交流,在家裡形成說普通話的氛圍,讓媽媽逐漸養成說普通話的意識。還找來學習普通話的教材,像輔導小學生一樣,耐心地教媽媽發音,讓媽媽掌握髮音的技巧,弄清楚前鼻音、後鼻音,並幫助她區分平舌音和捲舌音,並讓她多加練習。有時為了糾正一個詞語裡含著的英山語調,我不厭其煩地一次次示範,反覆糾正,直到媽媽讀標準為止。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媽媽的普通話水平明顯提高了。我不滿足於媽媽的一點進步,繼續強化媽媽學普通話。我教媽媽朗讀我課本上的文章,發現讀音錯誤及時幫助糾正,還讓媽媽每天堅持半小時跟電視上的播音員或主持人學說普通話。這樣,日復一日,媽媽現在能說一口基本的普通話了,走南闖北,再不怕鬧出笑話。每當媽媽說起學習普通話的經歷,她逢人便說:“多虧了我的好老師—寶貝女兒。”這時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學做飯 篇12

國小一年級作文 ,513字

爸爸媽媽每天辛苦工作,還要早起下班給我們做飯,你有沒有想過也為爸爸媽媽們做一頓飯,慰勞他們工作的辛苦和對我們的辛勤照顧呢。

反正我是這麼想,也這麼做了。

上週末,我待在姥姥家,閒來無聊就想找點事做,於是心血來潮告訴姥姥想學做飯。姥姥聽到這話頓時有點懵,覺得你還沒有灶臺高,怎麼還想著學做飯呢。可是我沒有聽她的規勸啊,雖然可能做菜的時候可能會有油星滴落在身上,也可能會被燙到或是被刀切到,但是這些都不擔心,我就是想學好了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想告訴他們我長大了,也能為他們分擔了。

聽了我的解釋,姥姥也很感動,這才應允了我的請求。說時遲那時快,我已經洗好了手準備拿菜,非得要學,那就先學個家常的吧,於是姥姥決定教我做西紅柿炒蛋。話音剛落,我已經開始洗起了西紅柿,然後照著姥姥的樣子切好,還是姥姥幫我打好了雞蛋倒入鍋中,等差不多了我把西紅柿倒進去,有模有樣的翻炒起來,想起電視上的大廚顛鍋的樣子,不過想想就好了,我也會熟能生巧的。

終於飯菜出鍋了,爸爸媽媽來吃飯的時候,我驕傲地告訴他們這是我做的,他們也很是感動欣喜誇我長大了。

爸爸媽媽總是很容易滿足,我們的一點小小的回報他們都會感動萬分,所以要好好對待爸爸媽媽,不要讓他們傷心。

學做聰明人 篇13

抒情作文 ,583字

笨蛋自以為聰明,聰明人才知道自己是笨蛋。—莎士比亞

自以為是的人常常高傲,也常常失敗,事實不是靠主觀意志決定的。一件事情必然有它的發展規律,規律的事最不好說。人只有不斷去嘗試,才能成功。思考是一方面的,思考是為了更好的行動,做了之後再總結,如此往復。人永遠不會滿足,有了還想有更多,這也不能算錯,人往高處走,有夢想是好事。

笨蛋總以為自己是聰明的,總是在做一些笨蛋做的事,結果就是一個接一個的不幸。什麼樣的人會被稱為笨蛋?總是被人利用,總是做一些害人害己的事,把一些荒謬的觀點,當作崇高的真理,把真理當作荒謬,他們是和世界倒著走的,別人還不得不去幫助他們,他們還以此為榮,認為別人重視他們。自以為是隻是自我感覺良好,他們忽略客觀事實,他們拖住社會的後腿,不知道自己早已被拋棄。沒有人會去理會沒有用的人,沒有人會去和損害自己的人交朋友。他們組成一個集體做著更為愚昧的事。

聰明人總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他們知道想要成功必須要知道更多的東西,付出更多的行動,有時候付出和報酬不是成正比的,是自己在哪錯了,認為自己以前是笨蛋,說明自己現在比以前更聰明瞭。人生的東西有太多,學不完。人生的高峰一個比一個高,需要自己去攀登。路不好走,也得往前走,那樣才不頹廢。人做好自己,一生也就可以了。永遠不要自滿,自滿的人不會有生存空間。人活著就是要有價值,有價值才會有好的心情。

學做飯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9字

在這個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裡,我學會了一種家務活,那就是做飯。

我的記憶中,做飯是一件很不容易、很困難的事。因為做飯要洗米呀、插電源等等專案。那時候最怕的就是被電到。因為我有過這樣的經歷。冬天的時候,因為天氣很冷,需要穿毛衣。但是一進屋就很溫暖,我就想把毛衣脫了,脫的時候,有靜電,把我電的頭暈眼花,那個滋味可真不好受。後來,一切有關電的東西,我都不敢碰了。而現在,做飯在我眼裡,變得簡單起來,變得有趣起來,看見媽媽做飯時,總有一種想去學、想去做的衝動。終於有一次,我忍不住對媽媽興奮地說:“媽媽,你教我學做飯吧!”媽媽先是一驚,然後高興地說:“好。你跟我學吧!”我便站在一旁,興沖沖地模仿媽媽的動作。首先,媽媽先將電飯鍋裡的鍋膽取了出來,然後又根據情況倒了米,我家有三口人,便倒了一桶半米。倒完米後,媽媽端著鍋膽來到了水池旁邊,倒了比米高2釐米的水,然後用兩手緊端著鍋,輕輕地搖動著,發出刷刷刷的聲音,直到水變成了白色的,才將水倒掉。然後,又倒了比米高1釐米的水,又把鍋膽放回了電飯鍋裡,蓋上蓋子。接下來,就是插電源了。媽媽認真地告訴我:“手只要不碰到那個鐵片就可以。”我嘗試了一下,果然沒被電到。我開心極了!

這次學做飯,我不僅學會了做飯,還體會到了媽媽的不容易。媽媽,我想對您說:“你辛苦了!”

學做蛋炒飯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357字

傍晚,我興奮地來到廚房,因為媽媽要教我做好吃的蛋炒飯。

媽媽向我介紹了準備好的材料:油、肉、蔥花、煮熟的飯、蛋、鹽等。媽媽特別告訴我,打蛋液的時候,最好加少許水再打均勻,這樣燒好的蛋吃起來口感更好。肉切好後,可以加一勺芡粉,會讓肉更嫩。

開始燒了,媽媽讓我先開火把剛洗過的鍋燒乾,以避免待會放油後,爆出弄傷自己。鍋幹後,我們往鍋裡倒了點油和肥豬肉,拌幾下再加入瘦豬肉。等炒到瘦豬肉顏色由紅變白後,我們往鍋里加入燒好的飯,並加了點鹽,炒拌均勻。接著把打好的蛋液均勻地澆在飯粒上,最後撒入蔥花,炒拌均勻後就可以關火起鍋了。

我急忙拿出自己的碗盛起飯。只見黃色的蛋液均勻地包裹著飯粒,與綠色的蔥花相映稱,顯得非常好看。我又聞了聞,好香啊!我忍不住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舀了一大口,哇!太好吃了,味道實在太美味了。

第一次學做蔥油餅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33字

相信大家都吃過蔥油餅。但我不僅吃過,而且還親手做過蔥油餅,大家一定很吃驚吧?想知道我是怎麼做的蔥油餅嗎?那就慢慢地聽我講吧!

首先,要和麵。可別小看和麵,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哦。我開始看爸爸和麵,以為像自己玩橡皮泥一樣好玩,可是我錯了,原來和麵這麼累人,不僅要技巧,還要有力氣。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面和好。然後,把面揉成一個圓團,再壓扁,和麵這一步就完成了。

接著,是擀麵皮。要在無數次搓動擀麵杖之後,才能把麵糰擀成很薄的麵皮,然後,撒上蔥花和自己喜歡的蔬菜。再把麵皮捲起來,揉成圓團,壓扁。

最後一步,把麵糰擀成圓餅狀,放到平底鍋裡,蓋上鍋蓋,等上5分鐘,香噴噴的蔥油餅就算做好了。

咬上一口,又香又脆,哇!真是人間美味。

雖然我第一次做的沒有爸爸做的好吃,但是我體會到了爸爸做飯的辛苦。爸爸每天這麼忙,還要給我做飯,真是不容易。我長大後一定會好好地對待他。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名言:“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希望每個同學都跟爸爸媽媽嘗試一下學做飯,很有樂趣的喲!

學做菜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5字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午飯,爸爸媽媽品味著桌子上的菜,總要誇獎一番。儘管有時我覺得味道並不那麼好,但他們說得好像很對胃口似的。這是怎麼回事呢?還是從我手上的這道傷疤說起吧。

近一個時期,爸爸媽媽幹農活很忙,中午回家總是很遲。

有一天,快到中午了,爸爸媽媽還沒回來,我順手拿起桌子上的一張科技小報看了起來。很巧,報上有一段炒白菜的知識,引起了我的興趣。我想爸爸媽媽很累,如果自己學會炒菜,不是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嗎?於是,我便按書上說的做起來。

我把白菜葉子洗了洗,又甩了葉子上面的水,便動手切了起來,我想切條,卻切成了塊,我心越急,菜越切越不像樣。菜刀一滑,我的左中指出現了一道口子,這時鮮血直流。我趕緊把刀往案板上一扔,找了一塊乾淨的布包上。於是,又開始切了。菜切好了。我還切了點蔥花。

我往鍋裡放了點油。油快熱了,我只知道第一步放蔥花,於是,是不是連鹽一起放,心裡沒底。我趕快去看了報上的介紹,沒等看完,油已經冒煙了。我趕緊抓了把鹽,也顧不得多少,連同蔥花一起放入鍋內。只聽“嚓”的一聲,把我嚇了一跳,等我把白菜拿來,綠蔥花已經變成黑灰色了。我急忙把白菜倒進鍋裡,用鍋鏟翻了翻,鍋裡的白菜都快焦了,可菜還是硬邦邦的,我又翻了翻,一股股熱氣“噝噝噝”地往上冒氣,我給菜加了點醬油,最後還放上了胡椒粉,用鏟子翻了翻,菜做好了,我正準備往碟子盛菜,聽見媽媽和爸爸回來了。

我想給他們一個驚喜,把鍋蓋重新蓋好,裝做看報,媽媽和爸爸回來了,媽媽把臉洗了,準備做飯,把鍋蓋往開一揭,一股熱氣和香味衝了出來,她驚喜的問我:“是你做的?”我笑著點點頭。爸爸聽見我做菜了,連忙走過來,使勁吸了吸說:“好香啊!”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啊!我真高興我學會了炒菜。

我學做菜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7字

小時候,看到爸爸、爺爺在廚房做菜時,心中就一陣熱血澎湃:我也要學做菜。於是乎,一顆學做菜的芽小由我心中萌發……

“爸爸,你教我學做菜吧!”趁著爸爸在準備晚飯,我滿懷期待地對爸爸說。

“你現在也不小了,教你做菜也好,走,我來教你。”我心花怒放,太好了!

爸爸告訴我,要做菜先要把所需要的東西準備好。我先找到了油,放在順手的一邊,又看了看廚櫃,醬油、醋、麻油什麼都有,再看看調味盒,味精、鹽、糖什麼也不缺)。“爸爸,我準備完了!”

“那好,今天我教你煎雞蛋。”

煎雞蛋啊?……那準備那麼多東西幹嘛?“煎雞蛋是基本功,學會了這個才是關鍵。”爸爸一眼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著解釋。

不就是煎雞蛋嘛?這不簡單?我自信地

找出一個碗,拿著生蛋輕輕一敲,蛋便破了個口,蛋液滾了出來,但我手用力大了點好像,碗裡除了蛋液,還有……白白的是什麼東西?哎呀,不好意思,是蛋殼。我只好用筷子一小片一小片夾了出來。接下來就是開火放油了。我開了大火,把油倒了進去。“啪!”油星跳了出來,我趕緊關了火。你確定倒油之前不把鍋裡的水擦乾可以嗎?爸爸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我臉紅了,畢竟第一次煎蛋嘛。把鍋擦了擦,確定沒有水了,我再次開火、倒油。油熱了,我把蛋倒了下去,一面煎好後,我用鏟子翻了一面,一不留神,蛋刺破了,蛋黃滾了出來……我的“處女作”變成了醜八怪。

煎完了蛋後,“謙虛”的我在爸爸的幫助下做了涼拌黃瓜,這個相對容易一點。

晚飯時,我和爸媽一起品嚐,我的傑作,爸媽都豎起了大拇指,我心裡美滋滋的,心裡想著:下次我會做得更好的!

我學會了品茶 篇19

國三作文 ,574字

我國是茶的故鄉,擁有悠久的茶歷史。茶葉品種很多,是國人普遍使用的飲料。

前幾天,叔叔從杭州旅遊回來,給我帶了包“西湖龍井”,說有益健康,我馬上泡了杯來品嚐品嚐。

我放了點茶葉在玻璃杯裡,然後倒入開水,端起杯子就喝。喝了幾口,哇!真比白開水還難喝,苦中帶澀。叔叔連忙說:“你這樣可不行,喝上十杯茶還是一個字‘苦’,喝茶可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啊!”說著,他就抓了點茶葉,重新泡了一杯茶。我跟著叔叔一起做。他先看了看杯中的茶葉姿態,說:“先觀茶姿,這是品茶的第一步。”我也看了看,杯中的茶葉浮上浮下,在旋轉,像跳舞一樣,漸漸地水的顏色也越來越濃了。這時,叔叔又開口了,“第二步是聞茶香。”只見他端起茶杯,放在鼻前一嗅,立刻被陶醉似的。我也試試,放在鼻前,迷人的香氣撲鼻而來,讓人頓感愜意。“第三步也就是最後一步就是品茶味了,像你剛才喝的,根本不是在享受,則是在糟踏上等茶葉,現在就好好學學吧!”“喔,知道了。”我一邊學一邊照著叔叔樣兒做,呷上兩口茶,咂咂嘴兒,細細品嚐,這感覺跟先前的真是不一樣,清香甘甜,讓人口齒留香。

這品茶還真講究,確實令人心曠神怡。叔叔還告訴我茶葉還具有極佳的保健防病功效:防暑降溫、預防癌症、消毒殺菌、提神醒腦、解香菸味等等。

現在,我愛品茶了,因為它能培養我心平氣和品味享受的情趣。朋友,你沒事也品品茶吧,或許也有意外的收穫喔!

做桂花茶 篇20

做桂花茶作文600字 ,553字

前幾天學了《桂花雨》這課,我有點兒心動了,因為裡面講了如何做桂花茶(我家也正好有兩棵桂花樹)。今天我準備嘗試著做一次。

做桂花茶,需要桂花樹(有桂花的)、簸箕,我一個不漏的準備好了。開始做了,我手拿簸箕,興高采烈的走到第一棵樹旁邊,準備像桂花雨這課的小主人公一樣搖桂花。我剛準備搖,卻突然停下了,原來,要搖的話,桂花會落到水渠裡的。我冥思苦想:搖的話,會落到水渠裡;摘的話,很累。嗯—,有了我可以一邊搖一邊用簸箕接,這樣既不會掉到水渠裡,也不會累。我說幹就幹,沒過多久,就摘了不少。

我心滿意足的離開了這棵樹,走向第二棵樹。我用同樣的方法,搖第二棵樹。在搖的當中,我感到桂花像黃色的雪一樣落下來,咦,我怎麼沒注意到,我的頭上、肩上、背上……已落滿了桂花,這個時候,我真想喊一聲:“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搖完樹後,該撿雜物了。我仔細的挑揀著,等挑揀完,都過了兩個小時了。我艱難的站起來,後悔的說:“早知道要這麼辛苦,我就邊摘邊撿了。”

雜物撿完後,我把盛滿桂花的簸箕放在客廳,等待它自己風乾。

第二天早上,我迫不及待的衝向放桂花的地方。look(看的意思),昨天還溼漉漉的桂花今天變的有溼有幹。乾的像人們愛吃的鍋巴;溼的像軟軟的棉花糖。

看了我做桂花茶後,你心動了嗎?心動不如行動,趕快開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