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謙卑相關作文20篇

學會謙卑 篇1

國三作文 ,949字

知道那天我才恍然大悟——令他們低下頭的並非是內心的自卑,而是謙卑的重量。

歷經了一年半的培訓,令所有人都期待的比賽——資訊奧賽終於要到來了。“唉,都這麼久了才來,我都快等不及了呢。”

沒錯,這就是我的常態。我一直是培訓班裡最自信,同時也是最自大的那個。在老師上課時,我總是肆無忌憚地講話,每當有同學對難題產生疑惑,我總會大叫一聲“簡——單——”。即使是我不會的題,我也總對自己說:沒事,這題目下次不會出來的。對我而言,這一次比賽是展現我才華的絕好時候。

到了比賽那天,場外早已站滿了人,個個都皺著眉頭,咬著嘴脣,低頭在思索著什麼。我一把推開了前面的人走到了最前面。“喂,老師講的昨天你聽懂了嗎?”一位同學拍了拍我的肩。“這也太簡單了”我一擺手,聳了聳肩。他嘆了口氣,又低下頭去。

當考試鈴聲響起,試卷擺在我面前時,我眼睛直愣愣的看著一道題。“老師在講這道題的時候,我……好像在睡覺”我的心跳突然加速了,我抬起頭,掃了一眼周圍的人,卻個個都在奮筆疾書的寫著。“他們應該在做基礎題吧”,我心想。當考試結束後,他們個個低著頭走了出去,我長舒了一口氣。看來他們也沒考好。

沒過幾天,成績就公佈出來了。我不解地看著眼前這張排名表,不解的看著我那倒數的排名緊鎖眉頭。往上看,卻發現與我同考場的那些人竟然都超了我十幾分。我找到了一位同學問:“你明明考得這麼好,為什麼那天你還擺做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他笑了笑,拍了拍我的肩膀:“同學,讓我低下頭的,不是心底的自卑,而是謙卑的力量。”

有的人驕傲自大,高昂著腦袋,有的人卻低調謙虛,默默低頭。正如那空虛卻挺立著的稗子和那飽滿卻低著頭的稻穗。越是一無是處之人,往往越想展現自己,而智慧的人選擇低下了頭,壓住他們智慧的光芒,隨時準備釋放。直到那天,我才明白,讓他們低下頭的不是內心的自卑,而是謙卑的重量,從此我的人生字典中多了這一條:謙卑助我前行。

學會謙讓 篇2

國一作文 ,876字

近年來,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共享單車。馬路邊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排著隊,等待著人們對它們的召喚。街上的男女老少,有站在車邊掃碼等待的,也有三五成群來一場“單車旅行”的,都是這“共享時代”獨具特色的風景線。作為他們中的一員的我也享受著專屬於這個時代的便捷,卻也遇到過因它而生的麻煩事。

那天放學,我揹著沉重的書包匆匆趕往我每週五必有的課外學習,卻因值日值晚了而受著“要遲到了”心理的煎熬。出校門不遠,我便看到了幾輛“摩拜單車”似乎在向我招手。“可以騎車去啊!路不是很遠,但走過去定是來不及了,如今有了共享單車,我就可以輕鬆解決這個問題了!”我為自己的想法點贊,拿著手機向它們走去。

“抱歉,您找的車輛已被預訂,換一輛試試吧。”“抱歉,我是故障車,換一輛試試吧。”相同的字眼一次又一次出現在我的螢幕上,我的耐心漸漸消失,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我剛下去不久的急躁又一次爬上來,爬滿我的心。

最後一輛了,我又一次舉起手機……“小妹妹,這輛好像是我預訂的。”一道聲音傳進我的耳朵,在我的心上澆了一盆冬天的河水。我轉頭看向那人,那個同樣揹著大包、喘著氣的阿姨,內心滿是失落與無奈。“不好意思,我弄錯了,您掃吧。”我努力揚起微笑向那阿姨說道,隨即就欲轉身跑去課外班。

“你等等,是我弄錯了。小妹妹,我看你好像有急事,你騎車去吧!”又是這道耳熟的聲音,讓我心中的希望重新燃起,我謝過那位阿姨,匆匆掃碼。怎麼是被預訂過的?我看向阿姨,看見她正在手機上按著什麼。“掃不開嗎?你再試試!”我又一次嘗試……

“滴滴—”自動鎖打開了,我立即坐上了單車,和阿姨道了別,餘光裡看見了她臉上欣慰的笑容。紅燈時,我回頭望,她低頭嘗試著別的車,又在手機上搜索著什麼的身影印在了我的腦海中……那是我見過最美的阿姨。

從那之後,“共享時代”對我有了新的意義—學會謙讓的時代。在生活中的每件事,我都學著那位阿姨,學著謙讓。圖書館的同一本書、體育館的同一個球、餐廳的同一個座位,雖是小事,卻也讓我在小事中練習了謙讓,讓謙讓融入到了我的生活。

學會謙讓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2字

謙讓,是紳士的一種表現,它能幫我們在人際交往中開闢一條陽光大道,謙讓是一種美德,也是一件法寶,假如你學會了謙讓,你就是個品德高尚的人。

那是下課時間的一段自由活動,我和我的兩個同學在樓道上玩,班長走了過來,當時我們三人站在樓道的中央,我站在最邊上,班長走了過來,班長說:“請你讓一下。”我當做沒聽見,仍然站在那裡,於是班長就把我推開了,我差點就摔倒了,我火冒三丈,我生氣地說:“你差點把我推到了。”班長也生氣地說:“我已經叫你了,所以我就推了你一下。”接著,我們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起來,直到上課我們兩個還面面相窺著。我和班長以前是好朋友,但現在我們發生了矛盾,以前我們班的同學和我都和他打乒乓球。但是這天中午,我看著他們打乒乓球開心的樣子,就去找我們班的“紳士”,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告訴了他,他說:“我覺得你應該向他道歉。”我想了一會兒,飛奔向了他們,並且向他道了歉,他也向我道了歉,於是,我們又成了好朋友。

以後,就算我被碰到了或者被打到了,我都不會介意,因此我的朋友也越來越多,所以,我們要學會謙讓。

學會謙讓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806字

謙讓,是一種美德,是我們在生活中需要做的,也是必須做得事情。

樹木不僅給我們了香甜可口的果實,在夏天,大樹還給我們擋住了毒辣辣的陽光,讓人們在下面乘涼。太陽無私地給予我們陽光,如果沒有了太陽,我們所面對的就是一片黑暗。地球媽媽無私地給予人類一切資源,給予人們生存的條件:有水、有礦物質等。

需要對語言進行潤色,對要描寫的基本要素或者物件,進行刻畫。如,大樹,你可以把它描寫成為它是一顆什麼樣的大樹?是參天的?是鬱鬱蔥蔥的?同理,太陽呢?不要只說太陽,它給了我們什麼樣的陽光?是溫暖的?是金色的?可以進行一下修飾的。如果把這些要素找出來,進行修飾,文章的色彩本身就要濃一些了。

注意對一些要說的話,可以換一種方式,使它變得具體化。如,文中的“一切資源”,可以具體化,煤炭、石油、天然氣……活著是對它們進行修飾,或者是就它們發揮的作用進行說明,沒有它們就沒有翱翔藍天的飛機,就沒有千家萬戶的溫暖……順著這個思路寫,地球的無私就表現的更加淋漓盡致,比我們喊一個口號要好的多,也更可以表現出“讓”的價值。同理,水可以怎麼樣表達?讓人們在下面乘涼可以怎麼樣換一種方式?試一下。

寫完大樹、太陽、地球之後,應該加一個總結句,形成總分結構。如,是“讓”使世界變得精彩。

我們也要學會謙讓。

謙讓,是一種美德。在坐公交車時,我們應該懂得給老年人讓座,因為老年人的身體比較虛弱,能讓就儘量讓;如果你在學校和同學吵架,千萬不能對他人的話斤斤計較。你不讓對方的話,這樣只有一個結果,兩敗俱傷。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學會謙讓。

謙讓,是一種美德。我們在開車時要學會謙讓,現在的很多車禍,都是因為這個原因。只為了幾十秒鐘,真的值得嗎?我們應該相互謙讓,這樣才不會出現相撞事故。

謙讓,是我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學會謙讓 篇5

童話作文 ,550字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猴子爺爺帶著小猴子們出去玩。它們四處轉,看見一條小河,河對面有一片桃樹林。小猴子們迫不及待地想要過這條湍急的小河去桃樹林那邊,它們四處看了一下子,看見有一座獨木橋,小猴子們就想從這座橋上走過對岸去。

小猴子們上了橋,這時猴老大說:“我是老大,你們得讓我先過去。”猴老二說:“我第二大,你們得讓我先過去。”這時猴老四說:“我最小,你們難道不應該讓我先過去嗎?憑什麼讓你們先過去呢?”猴老大聽了老四的話,很生氣地踢了老四一腳。這時老三一把抓住了老四,並且跳起來說:“你們別打了,別吵了,你們看弟弟都要掉河裡去了!”

這時爺爺看見了,很生氣的對小猴子們說:“你們全部都給我回來。”小猴子們一個一個的走下了橋,被爺爺批評了一頓,害羞的臉都紅了。小猴子們聽了爺爺的話,慚愧地低下了頭,然後就開始有秩序的過橋。猴老大對老四說:“弟弟,對不起,是哥哥不對。”猴老四說:“沒關係的哥哥。”

就這樣小猴子們開開心心的過了獨木橋,它們還從桃樹林裡摘了一點桃子回去吃。爺爺看見了非常欣慰。

道理:這個作文告訴我們,要懂得互相謙讓。

學會謙讓 篇6

國一作文 ,596字

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件東西必須是你的或我的這一說法,謙讓,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深厚的涵養,更是一種善待他人,善待生活的境界。

什麼叫謙讓呢?其實,謙讓就是謙虛、禮貌地退讓。生活中的許多事都需要有人願意退讓,才可能發生轉機。一個人學會了謙讓,也就學會了如何禮貌待人。

我們應該怎樣謙讓呢?大家都聽說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吧,這可算得上是謙讓他人的典範了。僅有四歲的孔融深深地明白將大的梨讓給長輩,好的梨讓給兄長,把最小的梨留給自己的道理。是什麼使他處處為他人著想?我想,不僅是因為他的孝心,更因為他有謙讓的品質。

正如《佛經》所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有時謙讓也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清朝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他收到家信,信上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幫忙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封回信勸家人讓出這塊地,並附詩一首:“千里休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裡領會張英的意思後主動讓出三尺,結果鄰居感動得也讓出了三尺,於是成就了“六尺巷”的美名。

可見,謙讓這一美德非常重要,我們只有學會謙讓,以禮待人,才能融洽的處理好和他人之間的關係。要明白,不爭不搶之人必有大家風範。同學們,作為新世紀的少年,讓我們學會謙讓,相互謙讓,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學會謙讓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692字

謙讓彷彿就是我心中最難過的坎,我怎麼過也過不了,但我必須學會它。

之前,每當有一個同學不小心把我的東西弄壞或摔到地上後,我不管他有沒有道歉,都會跟他爭個你死我活——他把我的東西弄壞,我也要把他的東西弄壞。我們反反覆覆地重複這件事,最後還是被叫到老師辦公室裡解決。可每次受傷害的人卻是我!我心裡又不甘心又很生氣,這到底是為什麼?後來夥伴們也漸漸地疏遠了我,我就更想不通了!

放學後,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和顏悅色地對我說:“你太不懂得謙讓了!”“什麼是謙讓?”我問道。“就是不要斤斤計較。”媽媽說道,“你只需要讓夥伴說聲對不起,學會原諒就好了。”“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道。

第二天,又有人把我的東西弄在地上。他撿了起來,對我說了聲對不起,我原諒了他,沒有和他爭,全班同學用詭異的眼神看著我。我說,我以後不會和大家斤斤計較了。大家聽了之後很開心。可過了兩三天,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我被老師批評之後,才想起來,我不是要謙讓、謙讓、再謙讓嗎,怎麼又成這樣了?我十分自責。

到了家,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我每天在心中想謙讓、忍住、不能生氣、原諒這幾個詞,總應該不會再斤斤計較了吧?想著,我就去試了。第三天,我成功了。在後來我也忍住了沒生氣,我的小夥伴也都回來了。

現在的我不會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生氣了,也不會為沒有夥伴而傷心難過了,現在的我已經改過自新了,“斤斤計較的怪物”不會再來我身邊了!

那時我學會了謙虛 篇8

國二作文 ,672字

早晨,站在窗戶前望著那緩緩升起的太陽。腦海中浮起了令人難忘的一幕。

那是在初一的上半學期,剛步入初中的我成績一般,但在隨後的幾次考試中,我的名次和升級正緩步的向上抬高。這令我高興的同時也獲得了不少的誇獎。但誰能料到這一次的月考成績讓我陷入深深的谷地。

老師站在講臺上,一個一個公佈著這次月考成績。看著周圍的人失望的眼神時,心中莫名的產生了不安。唸到我的名字時,我慌了。拿到卷子,仔細看看,卷子上醒目的叉號,讓我不知所措,那一個個錯號讓我體會到恐慌,它們像鋒利的釘子一樣刺眼,讓我無法直視。望著窗外,天暗了,風大了,雲濃了,好像一切都變糟了。努力平復自己的內心,回過頭來認真地看卷子上的錯題,都是老師門口中的重點,有些問題或這類的老師講過不止兩遍。而這次考試中,又錯了。我平時的自信一下子散了,無影無蹤,很失望,很傷心。老師則有些生氣,說了無數遍你們還錯,你們怎樣才能記住。我不敢抬頭看他,更沒有勇氣看他。但老師平靜後說,希望你們這次能真正的聽明白,聽仔細。他扭過頭來認真的講。那時,我覺得我是聽的那麼認真,那麼用心。

他站在黑板上的背影,讓我心裡很不是滋味。辛苦講課的他,換來的卻是我這令人不滿的答卷。他的心裡一定比我更失望,更傷心。

他講完了,扭過頭來,對我們說。這一次錯了不要緊。我們下一次接著努力。這一次的錯誤,我們認真謹記。下一次就能輕鬆應對……聽了之後,我的自信又再次回來了,同時我也明白了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的真正含義。

在人生的旅途中,總有幾次讓我們心生浮躁,而後的挫折坎坷讓我們那燥熱的心境平靜下來。在那時,我學會了謙虛。

七年級我學會了謙讓 篇9

國一作文 ,777字

有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間,一個學期就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七年級已經與我們漸行漸遠,而八年級的大門也在向我們緩緩敞開,一切彷彿又是新的。

在七年級的集體生活中,我結交了許多朋友。有的性格潑辣,但又爽朗大方;有的一聲不響,獨自坐在座位上,可看似對事情不聞不問的他們,卻總能考出令大家出乎意料的成績,一鳴驚人。也正是有了這個大家庭,不僅讓我的生活充滿了快樂和豐富的色彩,更讓我一天天成長,潛移默化地改變。

在步入初中後不久,我便感覺我浮躁了許多,上課有老師鎮守還好,可下課總按捺不住性子,想著多玩一會兒。學習放鬆了很多。

而且,自那之後,我在班中似乎也霸道了很多。有幾次還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同學鬧矛盾,令大家都不高興,有時還要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但我還是虛心認錯,總歸改不了。直到有一次,我突然發現一部分平時和比較融洽的同學在一點點疏遠我,開始我沒怎麼在意,可後來,本與我無話不談的好友也幾乎與我不交流了。那時我感覺身邊似乎少了什麼,以為只是時間的問題,便沒有太在意。

“華哥,這題怎麼做?”平時一呼百應的他此刻卻彷彿沒有聽見,這難免使我心中有些空落落的。

“嘿!一起去打球吧。”原先激昂地答應,如今卻是各種理由推託。也正是那日,我深切感受到了孤獨的滋味,同時我冷靜地思考了原因,而且下定決心,要做個全新的自己。

第二天,我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同學有時不小心打到了我,我也只是一笑而過,讓同學感覺到了親切;有時我看到同學在苦思冥想一道難題依舊百思不得其解,只要我會,就會去主動教他。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我的朋友彷彿全回來了,而且關係越來越好。

“退一步,海闊天空。”同學間就該懂謙讓。大家生活在一起,何必針鋒相對呢?是他們,使我改變,比之前好了。他們雖然沒說什麼高深的大道理,卻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因為夥伴,我懂得了謙讓;正是他們,幫助了我成長。

成長中我學會了謙虛 篇10

國二作文 ,609字

記得那是一個天氣炎熱的夏天,足球場上殺氣沖沖,看來,一場大戰在所難免了!

足球賽開始了,和我們PK的是五年級的孩子們,當時,我們一看對手便笑了,哈哈!這難道還用比嗎?結局已經亮出來了,你們就等著匆匆而逃吧!勝利一定是我們,你們輸了可千萬不要哭鼻子哦,哈哈哈!

比賽開始了,我們六年級的球員不一會兒便連續踢進了幾球。上半場結束了,“現在的比分是4:1,中場休息15分鐘,雙方調整好戰術再戰。”裁判大聲地宣佈。

在休息的時候,我們隊裡的人紛紛議論:“看看這比分,知道了什麼嗎?‘4:1’、‘4:1’—‘死了’、‘死了’!後面的比賽簡直易如反掌,就憑五年級那些小孩兒的三腳貓功夫,竟然還敢在足球場上踢球?簡直是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我們就在一片吹噓中度過了15分鐘。

而五年級的孩子們並不放棄,他們隊長用鼓勵的語氣說:“我們千萬不要失去了信心,我們即使輸了,也不要放棄踢球的愛好。偉大的高爾基曾經說過:‘堅持就是勝利’。只有你堅持去做一件事,才有可能獲得成功,而如果你放棄了,那麼你終生不會成功。我們即使跌倒了,也要努力爬起來,現在我們還沒有輸,你們還有沒有信心和他們再比一次?”“有!”五年級同學異口同聲地喊道。

下半場比賽開始了,五年級同學並沒有氣餒,個個精神飽滿、奮起直追。我們隊因沒有商量戰術而胡踢一通,最終以5:6的成績輸了。

這件事使我明白了:“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

我學會了謙讓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4字

空氣新鮮了,太陽溫順了,世界變得美好了……可好景不長,嘴裡沒味道了,瓶子裡沒水了,汗水又從我身上如瀑布般地流下來。這時最能安慰我的只有“西瓜大師",想想西瓜從冰箱裡拿出來的冰涼;想想切西瓜時清脆的響聲;想想西瓜入口的甜蜜……有什麼可以代替?

到了我的“救命地”,風扇呼呼的吹著;教室裡空空蕩蕩;望著外面的風景;悠然自得。陳老師拿出一個西瓜,橢圓的身形;翠綠的顏色,;墨綠的條紋,拍一拍,聲音清脆,肯定是個好瓜。話不多說,同學們已經等不及了,拿起刀,動起手,紅得發亮,晶瑩剔透的西瓜汁流了出來,那場景像瀑布一樣壯觀。西瓜一分為二,李鍇火速抱了半個西瓜逃離“現場",眼球左右轉了轉,頭左右擺了擺。不料,被我發現了,他只好依依不捨的抱著他日思夜想的寶貝上“刀場”,手起刀落,半個西瓜被分成了三份。正在他們吃的火熱的時候,“細心鬼”陳龍飛看了老師久久不吃,於是拿了一塊給老師,老師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接著傳來了一些謙讓的語音:“你要嗎?給你。”這轉變的也太快了吧!剛剛還在火熱朝天,爭先恐後,誰也不讓著誰的搶著,現在變成了謙讓,到處詢問誰沒有吃,誰還想吃,就開始了分享。我看著他們吃得狼吞虎嚥,就忍住了誘惑,把我的份讓給了他們。其實看著別人吃著,我自己也挺開心的,心裡也滿足了。

我今天學會了謙讓。這些同學的一舉一動感染著我,隨時都要謙讓。孔融讓梨是我國古代流傳的故事,謙讓,這個美德,理應在我們這一代少年兒童中得到傳承,我們每個人不僅要銘記於心,更應落實在行動中去。

這個故事讓我學會了做人要謙讓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356字

以前媽媽媽媽曾送我一本書,裡面有一個小故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仁義衚衕”。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在明朝時期,有個山東人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他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二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很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家見他家如此,也有些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兩家人和睦相處,鄰里行人都方便,大家把這條衚衕取名為“仁義衚衕”。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與人發生爭執時,互相謙讓,都往後面退一步,往往就能解決問題。

這個故事讓我學會了謙讓與分享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18字

孔融讓梨的故事相信很多小朋友們都讀過。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天,孔融的爸爸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挑了一個最大的梨給孔融,但是孔融卻說:“我年紀最小,我應該吃小的,大的就給哥哥吧!”從這個故事裡讓我看到了一個懂事謙讓的孩子,是我學習的榜樣。

在現實生活中,我有一個雙胞胎弟弟,我們經常會為爭搶一些玩具發生衝突,當我讀過孔融讓梨的故事之後,我深深地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孔融那麼小都知道要謙讓,我是哥哥我更應該學會這種美德。

現在,我是二年級的學生了,我漸漸地變得懂事了。我經常把學校裡發的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帶回家給媽媽吃。因為我想跟媽媽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每當看見媽媽高興的笑臉我都覺得很滿足。

前天我弟弟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把頭磕破了,我很心疼弟弟,我就把學校發的牛奶也帶回來給弟弟喝,我想讓弟弟快點好起來。我是哥哥,我要照顧弟弟。

是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學會了謙讓和分享,我會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和一個稱職的哥哥!

我學會了謙讓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999字

外婆是我們家的大廚,我最愛吃她做的餃子了。這不,冬至快到了,外婆答應那天給我包餃子。

可冬至前一天,獨自在鄉下的外公打來電話,說家裡的菜快吃完了,讓外婆回家燒飯。一聽這個訊息,我不樂意了。

我的第一反應是堅決不讓外婆回家。於是,我大聲宣佈了我的想法。媽媽偏偏和我對著幹:“外公一個人在家多可憐,讓外婆回去吧。”我不聽,仍然不肯讓外婆回去。爸爸看不下去了,抽出皮帶就要打。我只好“臨陣逃跑”,躲在房間,鎖了門,大哭起來。外婆特別寵我,她連忙打電話告訴外公事情的原委。疼愛我的外公讓外婆留下陪我。

一聽外婆不回家,我長舒一口氣,開心地跑出房間抱住外婆,之前的悲傷早已拋到了九霄雲外。可看到媽媽緊皺的眉頭,我知道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可外婆是我的“雨衣”,我才不怕呢!

果不其然,媽媽一臉嚴肅地說:“我想和你談談外婆的事。”我沒回答,心想:隨便你怎麼說,我就要外婆陪著我。“你應該考慮外公的感受,你這樣霸佔著外婆,很不好。”“是外公心甘情願讓外婆留下來陪我的。”我反駁道。媽媽生氣地說:“外婆為了照顧我們,讓外公自己燒飯、洗衣,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利港。為了你一個人的私心,外公連頓好菜都吃不上。”聽了媽媽的話,我有點難過,可我還是不願讓外婆回家。媽媽失望地嘆了口氣。

第二天,我如願以償地吃著外婆親手包的餃子。閒下來的外婆給外公打電話,擔心外公沒飯吃。聽著外婆關切的詢問,我忽然覺得美味的餃子怎麼也咽不下去了。六十多歲的外公既要工作又要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而我已經十歲了,還那麼依賴外婆。我有點後悔自私地把外婆留在身邊。

元旦放假,我迫不及待地回利港看外公。一進門,笑盈盈的外公立刻迎了上來,獻寶似的拿出許多零食。我仔細一看,都是我的最愛。再看餐桌上,是外公吃的剩飯剩菜。我的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外公愣住了,忙問怎麼了。我羞愧地說:“我不該不讓外婆回家。”外公一個勁地說:“傻孩子,只要你開心就行了。”

我想著外公外婆對我的愛,再想想自己的自私,心裡難受極了。我長大了,應該自己照顧自己,在外婆的照顧這件事上要學會謙讓,懂得體諒,給予外公外婆更多的關愛。

七年級我學會了謙讓 篇15

國一作文 ,718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七年級過去了,在這整整的一年中,我學會了許多。

剛進班級時,大家都互不認識,雖然都很陌生,但是彼此之間的友誼小船都在默默的靠近,但對於我來說,這並不真實。

記得有一次,我在寫作業,翹著個二郎腿,前面的同學再教我同桌做題目,但是他不小心碰到我一下,害我的作業上劃過一條大勾,我非常氣憤。他連忙和我說對不起,我理都不理,上去就是把他作業給撕破。這時,他也生氣了,在我手上抓上一條痕跡,血液流了下來,我馬上給他一個巴掌,然後我們兩個就打了起來,旁邊的學生都急忙來阻止我們。這時,老師剛好經過,問問我們怎麼回事。明白了事實的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我不適合在這讀書,還說我控制不了自己,我放眼望望四周,同學們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我感到很尷尬,眼眶中擠出幾大滴熱淚。後來老師把我桌子搬到最後,告訴我再給我一次機會,看看能不能行,我默默地點點頭。

就是因為這件事,在以後,要好的同學們都漸漸離我疏遠了:原來經常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現在叫他都不理我,假裝沒聽見。我叫同學去打籃球,他們就說不去,說有事。其實我知道是因為我的習慣讓他們離我越來越遠。

所以我就開始慢慢了改變:有時同學不小心踩到我的腳,我只是說沒事,然後就走了過去,同學也感到一絲溫暖,有時同學不小心畫到了我的作業,我就說用東西粘掉就沒事了。就這樣,同學們越來越發現我改變了,不在像以前那樣蠻不講理,老師也發現我變了許多,就叫我把桌子搬回原處,讓我繼續保持下去這種狀態。

沒錯,生活就是如此,“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不應該因為一些小事而吵架,應該互相包容,何必要搞的心中不愉快呢,這一謙讓,這一改變,讓我成長了。

我學會了謙虛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6字

還記得在我上小學時,一次語文考試後,教室裡同學們正在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我也走過去湊了個熱鬧,“這張試卷太難了”這句話鑽入了我的耳朵裡。突然,我大聲地說了一句:說這次考試特別難的都是笨蛋!”

就在此時,兩聲咳嗽聲響了起來,接著又咳了幾聲。我不耐煩地大叫道:誰呀!煩不煩!”我的臉紅得像一個蘋果,眼睛裡似乎有熊熊烈火在燃燒。這時,有人用戒尺拍了一下講臺,大家都明白了,王老師一直都站在門外。教室裡頓時鴉雀無聲,同學們都跑回了座位,默不作聲地寫著作業。此時,鉛筆在紙上“沙沙”作響的聲音都聽得一清二楚。

王老師手握戒尺來到了我身邊,揪著我的耳朵教訓道:“考高分了不是,考高分就有資格罵別人是笨蛋啊!”她深吸了一口氣,指著我向全班同學大聲說道:“這個學期只要她考得差,全班人都叫她‘笨蛋’!”

我翻了一個白眼,得瑟著說道;“我丁崇佳不會考得不好!”我也不知道,這句話是如何從我的嘴裡冒出來,反正說完之後,我特別解氣。

當第二次單元考時,我連全班前三都沒有擠進,考第一名的同學走到我身邊,諷刺地說:“笨蛋,笨蛋,哈哈哈……”

此時的我特別想打她一巴掌,給她一點兒教訓。

王老師把我叫進了辦公室,與我說了一大堆大道理。慢慢地,慢慢地我也體會到了他人的心情。從辦公室出來之後,我回到教室和同學們道了歉。

驕傲,真是一個惡魔,它讓我失去了友情,失去了老師對我的信心。所以,這個教訓使我終生難忘,永生銘記!

我學會了謙虛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1字

俗話說:“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以前的我有驕傲的壞習慣,經過我的努力,終於改掉了這個壞習慣,並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表揚。

從上了幼兒園的時候,我就有過這樣的事情。在上讀書課時,小朋友們跟幼兒園的老師正一起讀到:“小兒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還沒有讀完,那時的我就大笑起來,並得意地說:“哈哈!我都背過了!哈哈哈……”不僅如此,我還開始搗亂起來,不讓別的小朋友認真讀書。

課後,老師把這一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就在家裡狠狠地說了我一頓。那時,我跟媽媽發誓,要改掉驕傲這個壞習慣。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數學老師問我們4+4等於多少?

唉,當時的我又沒有控制好自己,於是在數學課上又上演了一次“大鬧天宮”,幸好那時的我們才只是一年級,老師雖然嚴厲地批評了我,但又耐心地教導了我一番,讓我知道了謙虛的重要性!

但是,知道了此事的媽媽可不耐心了。她發狂般地把我從放學的接送點一拉,把我好一個“教訓”!這一次,我又發誓一定改過自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經過這樣兩次後,我好像真的明白了人要學會謙虛的道理,我好像真的長大了。

就這樣,在二年級時,我漸漸地學會了控制自己,我開始學著謙虛起來。這讓我不僅得到了老師的好評,還得到媽媽的表揚,大家都說我變了。當時的我恍然大悟:我竟學會了謙虛和控制自己了!

謙虛,使我進步;謙虛,使我成長!

學會感恩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878字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當然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道理都很淺顯,但是生活中,我們在理所應當的享有著這些的時候,卻常常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道德準則,很多人,很多事,其咎都源於不會,不願感恩。然而,這不應該是藉口。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所以,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朋友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感恩給我們所經歷的坎坷。

我不會忘記不久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和同學逛街,一個也就四五歲的小男孩,從前面跑了過來。因為已經是冬天,羽絨服把小男孩撐得圓嘟嘟的,像個小皮球滾動了過來。他問我到動物園坐哪趟車,我告訴他就在那邊坐4路車。他高興地又跑了回去。我和同學就往前走。我們都走得挺遠的了,聽見小男孩在後面“哥哥哥哥”的叫我。我不知道他要幹什麼,便站在那裡等他,看著他一腦門子熱汗珠兒地跑到我的面前,我問他有事嗎,他氣喘吁吁地說:“我剛才忘了跟你說聲謝謝了。媽媽問我說謝謝了嗎。我說忘了,媽媽讓我追你。”我不會忘記那個孩子和那位母親,他們讓我永遠不要忘記學會感謝,對世界上不管什麼人給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幫助和關懷,也不要忘記了感恩。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呢。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為,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麵,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並不難做到。

我們也許會記得感謝在人生道路上幫助過我們的朋友,也許會記得感謝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學會感恩,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大寫的人!

從小學會獨立自主——讀《我的雀斑會跳舞》有感 篇19

讀後感 ,926字

在這個暑假裡,我看了許多有意義的書,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雀斑會跳舞》這本書,因為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愛是可以創造奇蹟的,還教育了我要從小樂觀地面對生活,從小學會獨立自主。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十歲女孩名叫劉戀,綽名“雀斑”,她擁有一雙笑起來就會跳舞的雀斑。她和她的雀靈外婆和阿拉蕾姐姐還有木納的老爸共同演繹了一場活力四射的“家庭故事派對”。主人公“雀斑”,她與眾不同:兩個耳朵特別大,任何細小的聲音,都逃不過她那靈敏的大耳朵;臉上長了很多雀斑,像一粒粒小芝麻,又像餅乾屑屑那麼大。這兩大特點讓別人看了很難忘卻。

在這位十歲女孩身上我看到了數不盡的優點:樂觀向上,不依賴別人,有主見,誠懇,永不放棄……當小姑娘雀斑正在享受著大耳朵帶給她快樂時,卻招來別人的疑問,連最親最疼愛自己的爸爸也不相信她了,但她並沒有沮喪,而她卻用自己的“超能力”戰勝了別人對她的偏見,而她的“超能力”是來自於她能樂觀地、快樂地看待每一個並不完美的人。

“雀斑”臉上的雀斑,是爸爸媽媽留給她的寶貝記號,從小媽媽就扔下了她和爸爸,獨自去外國闖天地,所以她從小失去母愛,但她並不依賴別人,爸爸、外婆以及任何人,堅強地、快樂地活下去,她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與眾不同的方式幫爸爸找到了完美的另一半和她自己天底下最好玩的媽媽兼玩伴……記得書中有一句話:“你得學會不依賴,一個再健康的人,老是拄著柺杖,他真的會變成一個破跛子的。”這句話像一條鞭子般時時鞭策著我。記得暑假的一天,有的暑假作業我不會做,其中有一篇作文是給地震災區的人們寫慰問信,我一時想不出頭緒,便向媽媽請教,媽媽說:“那我問你,地震的時候你有沒有看到電視中的地震節目?如果有,你肯定寫得出。女兒啊!你不小了,該學會獨立自主啦!將來出來社會才會有立足之地。”聽了媽媽這番語重心長的話語,我試著根據地震的節目去寫。就這樣,居然寫出了一篇自己滿意的作文。從此,我痛下決心以後再也不依賴別人,學會獨立自主去做好每一件事。

也許,很多人都會討厭雀斑,但文中的主人公卻不會這樣想,而且還把這一臉生動的雀斑,當作爸媽送給自己的寶貝,因為雀斑能讓父母的愛隨意地浮在臉上!讓我們也珍惜父母愛的贈予吧!當然,別忘了還要嚴格要求自己從小學會獨立自主啊!

學會生存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78字

生存,看似兩個普通的字眼,卻蘊含了深刻的哲理:廣闊草原上,奔騰的白羊擺脫著灰狼的追趕;北極雪地下,遊動的小魚擺脫著海鷗的侵襲;而在現實生活中,幼小的我們也要學會生存。

18歲的約翰汤姆森是一位美國高中學生。他住在北達科他州的一個農場。1992年1月11日,他獨自在父親的農場裡幹活。當他在操作機器時,不慎在冰上滑倒了,他的衣袖絆在機器裡,兩隻手臂被機器切斷。

湯姆森忍著劇痛跑了400米來到一座房子裡。他用牙齒開啟門栓。他爬到了電話機旁邊,但是無法撥電話號碼。於是,他用嘴咬住一枝鉛筆,一下一下地撥動,終於要通了他表兄的電話,他表兄馬上通知了附近有關部門。

明尼阿波利斯州的一所醫院為湯姆森進行了斷肢再植手術。他住了一個半月的醫院,便回到北達科他州自己的家裡。如今,他已能微微抬起手臂,並已經回到學校上課了。他的全家和朋友都為他感到自豪。

人們除了佩服他的勇氣和忍耐力外,還有一種獨立精神。他一個人在農場操作機器,出了事又頑強自救,所以他是好樣的。

獨立、勇敢、堅毅、不懈地與自然界抗爭,這大概是美國從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優秀傳統。這一傳統在吸毒、搶劫氾濫成災的美國社會,仍然活在美國人的精神裡。

應該講湯姆森的行為並不偉大,但他確實有一種品格是值得做青少年的“榜樣”,這樣的學習能起到切實的效果,他見得著,看得到,是發生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青少年身上的活生生的事實。

由此可見,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學會生存固然重要。如果我們不會生存,就像深海里的魚兒沒有了背鰭,不會游泳;就像藍天下的雄鷹折斷了翅膀,不會飛翔。那麼,我們一定得學會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