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吹笛子相關作文20篇

學習吹笛子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1字

在我所有的愛好中,笛子是我最感興趣的一個愛好,它在我的生活中佔去了一定的休閒時間。大家猜猜我是怎樣愛上和享受這門藝術的呢?

在我九歲那年,我隨媽媽來到了舅媽家。剛在客廳門口,便聽到了悠揚的笛聲,我的心情也隨著吹笛人的感情,忽上忽下,半天沒回過神來。笛聲的最後一個音節落下,我也飛速跑到了電視前,看著吹笛人手中的竹笛,甚是喜歡,也想去學笛。

剛開始學,興致盎然。可是時間一久,笛子所體現的難處也出來了。吹時還要注意漏氣沒有,快的時候也反應不過來,長時也換不了氣,還真是傷腦經呀!

後來,我才接觸了一點歌曲,《捉迷藏》《新年好》等等。我慢慢習慣了這幾個小孔,閉著眼睛也能吹出“哆、來、咪、發、嗦、啦、西”了。我才歡喜不到半分鐘,背樂譜這塊大石頭又扛到我的肩上了,我有些急躁。爸爸看出來了,對我說:“做事要有毅力,不能知難而退,再難的關,我們依舊能夠闖過去。”爸爸的鼓勵讓我熱血沸騰,也讓我十分羞愧,於是便認真學習起來。

經過我的努力,我順利而且十分熟練地吹出一首歌曲,媽媽也送我一個十分好看的笛穗。

從那天起,笛子便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漸漸地,我能吹出越來越多的歌曲。它帶領我走進了音樂的世界,帶領我走進了我的笛子夢。也讓我明白了:有志者,才能事竟成。

學吹笛子 篇2

國小一年級作文 ,372字

每個星期一,我都要去學吹笛子,教我吹笛子的老師離我家很近,走路也只要十分鐘。一開始我並不想去學習,可是媽媽早就已經買了一支上等的笛子,我只能跟著她去學了。

記得第一次學習的時候,我連怎麼拿笛子都不知道,老師一下子就教會了我怎麼拿笛子。我手握笛子,感覺自己就像武俠影片裡的大俠一樣,可過了一會兒,我又忘記怎麼拿笛子了,暈死!

兩個月後……

又一個星期一,我幾乎已經學會了吹笛子的基本功,老師要我把學會的練習曲複習一遍,我卻最討厭吹練習曲了。練習曲就是要把所有的音都吹一次,每一課開始就要連續吹三遍。老師要求我,抬頭挺胸,擺好姿勢,可我吹著吹著,我就想睡覺,音吹不好還要重來,吹完後,我的嘴巴幹極了,真是心煩意亂。

不過,我一直這樣練,已經能吹出好幾支曲子了,慢慢地還喜歡上了吹笛,可惜,我的學習太忙了,現在沒時間學習了,笛子寂寞地掛著床頭等我呢!

學吹笛子的滋味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0字

拿到了竹笛的九級證書,我用手輕輕撫摸著墨綠色的緞面封皮,幾年來學笛子的酸、甜、苦、辣一起湧上心頭。

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笛子,我學得非常吃力,就連最簡單的雙吐練習曲,吹的時候都是斷斷續續,所以我就在家裡拼命地練習,別人練習一遍,我練習五遍,就這樣一遍又一遍。我從原來的斷斷續續變得稍微流利了一些。那星期再去學吹笛子,老師還表揚了我呢!

到了暑假,完成了暑假作業後,我開始在家裡練吹笛子了,吹了一會兒就不想吹了。媽媽說:“這首曲子要考級的,一定要背出的,還要吹得優美動聽。”我只好在家裡繼續練下去,又吹了一會衣服都溼透了。我問媽媽,我能不能去游泳池涼快涼快?媽媽搖搖頭說:“不行,一點兒苦都吃不了,怎麼能有成績?”我只好又繼續吹這首曲子,我累得滿頭大汗。唉!早知道學習竹笛,那麼苦那麼累,我就不學了。可是都堅持了這麼久了,放棄未免太可惜了,還是堅持到底吧!總不能把以前的時間和精力都付之東流,我心裡想著。

吹笛子也有快樂的時候,在學校的週末文藝演出的時候可以表演節目,因為我有學竹笛的愛好,就能上臺表演。一次,我站在臺上,閃亮燈光照耀著。我穿著一件火紅的衣服,白色的褲子,吹到高潮時,我整個人隨之舞動起來。演出結束後,臺下暴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我的心情好激動,激動的心彷彿要跳出胸口,我一個勁地鞠躬表示感謝。直到那時,我才覺得我的努力沒有白費,辛苦是值得的。

吹笛子有苦也有樂,我對它是又恨又愛,它犧牲了我很多休息時間,但是它又讓我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和幸福;更讓我懂得,只有付出,才有回報的道理。

我學會了吹笛子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389字

在我的家裡,有一個美麗可愛的笛子,每次看到它,我總會記起我學吹笛子的時候。

那一天,我向我的房間的角落去找我的自動鉛筆,突然,我看到了一個神祕的粉色小包,我就打開了包,就看到了一個可愛的笛子。

我實在好奇得不得了,我就去嘗試了很多次的孔都吹不出聲音,我就覺得很奇怪。就想為什麼沒一個洞能吹出聲音呢?我忽然想到還有一種吹法,於是我就去嘗試了那種方法。果然,我終於吹出了聲音,我開心地跳了起來,可是我只能吹出一種聲音,我在學校的時候看別的同學吹出了不一樣的又非常好聽的聲音,我的眉頭緊鎖,開始細細地觀察這個笛子。我研究了很久很久,可是還是吹不出來。我就想:會不會應該把六個洞都用六個手指堵起來,再想吹別的音的時候,就把幾隻小手指翹起來。就可以了。最後我終於想明白了!吹笛子的技巧我很開心!笛子悠長的聲音從我的房間飄出,而我的開心也快把我淹沒了。

原來吹笛子,也是一件很難的事呀!

吹笛子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2字

今年暑假,我迎來了第一次笛子考級。有一件事是發生在考級的前幾個星期的,就是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考級前的前幾個星期,我因為練習的非常少,在訓練時,吹得結結巴巴的,當老師問我在家裡有沒有練習時,我只能小聲回答:"沒有,"但老師的反應沒有我想的那麼可怕,他只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馬上就要考級了,你可要加強練習啊!"聽完老師的話,我用力的點了點頭。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我一直在努力的練習,又一次訓練時,我吹得自信滿滿,老師還誇了我呢!

終於到了考級的時候,媽媽陪著我到了考級場地。很快輪到了我,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吹了起來。

果然,像老師說的那樣,通過練習,我的水平大大的提高了,第一首《蘇武牧羊》居然一個錯都沒有,還比以前流利了不少,第二首《黃水謠》雖然有兩個錯,但是你要知道,我以前還不太會吹呢。

考級後不久,我就去問老師成績,老師告訴我:"通過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這一個多月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

通過這次考級,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學習也不是隨便就能成功的,不管你學什麼,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和不斷練習,只有這樣才能成功。

吹笛子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405字

我是個喜歡吹笛的小男孩,吹笛讓我忘記煩惱,吹笛讓我收穫快樂,吹笛更讓我感到自豪。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班級舉行了聯歡會。我榮幸地為大家表演《梁祝》。還沒上臺時我就在想:會不會吹錯呢?會不會被大家笑話呢?輪到我上場了,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上了講臺,這時同學們都在盯著我看,眼神既有期待,也有鼓勵。我平靜了一下心情,鼓起勇氣認真地吹了起來。一陣陣悠揚的笛聲在教室中環繞,當我吹完時,教室裡頓時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我不但自己會吹,還會教弟弟吹。

有一天,弟弟心血來潮想讓我教他吹笛。他拿起笛子不停地吹,可是他怎麼也吹不響,急得滿頭大汗。我笑著對他說:“你不能心急,要慢慢來,左手在前,右手在後,肩膀微微開啟,嘴巴撅起來,發two的音,不能鼓起腮幫子。”在我的細心指導下,弟弟很快學會了Do,Re,Mi等基本音節。後來,我教他吹《兩隻老虎》,他學得很快,還在同學們面前表演呢!

這就是讓我感到自豪的事,同學們,你呢?

學習踢毽子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66字

今天下午體育課,老師教我們踢毽子。

老師先給我們做示範。只見老師用腳弓部踢著毽子,毽子蜻蜓點水般落到老師腳上,像個小精靈一樣靈巧地飛起又落下,然後再飛起……不到兩分鐘,老師就踢了五十多個,大家都在為老師歡呼。

接下來輪到我們自己練習了,同學們個個信心滿滿,都覺得自己能行。老師一聲令下,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毽子開始練。我扔起毽子,毽子聽話地落到腳邊,接著一抬腳,毽子便飛了起來。這一飛,可惜飛到我身後面了—我沒接住。第二次,我也只踢了一下,接下來幾次最高記錄也只有三下。我心裡著急了,心想:唉,我何時能學會踢毽子啊?再看看別人,一下、兩下、三下……有人都可以踢七八下了。而我,還是隻能踢一兩下,我心裡更加焦急了,腦門冒汗,拿到我就不行嗎?真鬱悶,難道是毽子不行,還是我笨。

“繆雲皓,你踢啊!”“你踢幾個啦?”唉,還幾個呢!我都不想學了。寒風放肆地在我身上亂竄,天空陰雲密佈,好像也在可憐我。唉,踢毽子很難嗎?

我記得一本書裡面講的故事:一隻小鳥飛來飛去,忙著找食吃,可她一年飛了幾圈也沒有找到一點,但它不放棄接著找,他終於發現了一隻蚯蚓,一下子叼走了。想到這,我心中頓時明亮起來,心想一隻小鳥都知道不放棄我,為什麼連一隻小鳥都不如,我又開始努力起來。一節課下來,我終於能踢四五個了。儘管不多,但我還是要滿懷信心,更加努力!

我的拿手好戲作文吹笛子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1字

在那清脆的笛聲中,我帶著微笑與樂團成員在總指揮下演奏,全場觀眾寂靜無聲,全神貫注地看著我們。

我的手裡拿著熟悉的笛子,吹著動聽的曲子——《陝北小曲》。美妙的樂曲聲從笛孔中飛出,我已經和大家合聲為整齊劃一的演奏,我們彷彿不再是一個樂團在演奏,而是一個人在獨奏。

在美妙的樂曲聲中,我的思緒彷彿又飄到了我學笛子的時候。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喜歡上了笛子。那天,我在公園裡聽到一位老奶奶吹《葬花吟》,聽到這首曲子,它勾起了我許多《紅樓夢》場景的遐想,我彷彿看到了黛玉葬花,我很喜歡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於是我到了少年宮,讓郭老師教我吹笛子。而我就從do開始學,在這期間郭老師告訴我們,學樂器貴在堅持,而我堅持了下來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小演奏家。 此時,音樂演奏廳外,天已經黑了,天上的月亮照著大地,散發出柔和的光,眾星捧月,月亮旁邊的星星一眨一眨著眼睛,它們好奇地注視著樂場,靜靜地聆聽著樂曲。再看樂場裡隨著指揮的手一上一下地揮動,清脆的笛聲在樂場上方迴旋,觀眾席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靜靜的聽著,一曲終了,半晌觀眾依然陶醉其中,沒有人從那美妙的樂曲中醒來。忽然觀眾席上不知誰先鼓掌,接著雷鳴般的掌聲,想起來為我們喝彩,而在這響起來的掌聲中,我們臉上露出了驕傲的微笑。

那次我們的演出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而我則更加喜歡自己的拿手好戲——吹笛子。

學習包餃子 篇9

國一作文 ,844字

“有才何須多開口,萬般滋味肚中藏。”——這就是家喻戶曉的餃子。

餃子是年夜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其外表晶瑩剔透,皮薄餡多,就像一塊白玉。嘗一口餃子,醇香的濃汁“譁”的流出,衝擊著味蕾,從口中滑到胃裡。

之後再是滿嘴的醇香,挑逗著人的食慾,忍不住要再吃一個。餃子美味歸美味,可其製作步驟又是怎麼樣的呢?

“包餃子有啥難的?”我心裡暗想。看見爺爺在和麵,我也跑來幫忙。說幹就幹,我拿來麵粉和盆。學著爺爺的樣子,用手一邊攪和麵粉,一邊往盆裡加水,麵粉粘在手上,黏糊糊的。我使出了全身的勁兒,額頭上的汗水像豆大的珍珠一樣,可還是沒把面揉好。這時,見爺爺也在和麵,只見那麵糰在爺爺手中彷彿有了生命:時而跳動,時而旋轉,彷彿在跳一支優美的芭蕾。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隻芭蕾舞曲也接近了尾聲,不一會兒,隨著舞蹈的結束,芭蕾舞者也慢慢地停下,安靜地站在舞臺中央。麵糰就這樣揉好了。我在一旁看的瞠目結舌。“不行,一定要揉好!”我下定決心。可麵糰彷彿不聽話,但我不放棄,仍努力地揉。也許是麵糰玩累了,慢慢地聽話起來,終於那麵粉被我揉成了麵糰。

只見奶奶拿起麵皮,放上餡兒,雙手合攏一捏,一個個金元寶似的餃子就做成了。我見了後,心裡暗暗一喜:包餃子這麼簡單啊!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起麵皮放上餡兒,雙手合起一捏。這下可好了,餃子包成了。誰知麵皮破了個洞,餡兒鑽出來了。看來包餃子也不容易啊!看來我必須靜下心來,包餃子是門技術活。

我靜下心來,慢慢地包,加餡兒時少加一點,卷皮時也是輕輕地,生怕弄破面皮。在捏邊時,我也是小心翼翼一下一下捏,就連捏每一個花紋的間距我都嚴格把控。終於成功地包好一個餃子了。後來膽子也大起來,餡兒加的也多起來,包的速度也有所提升,而且樣子還很漂亮。

奶奶把我們一起包的餃子煮出鍋,個個晶瑩剔透。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有一種無法言說的喜悅。

我終於學會包餃子了。

愛吹笛子的我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384字

我是一個落落大方的蘇州小娘魚,今年十歲,上小學三年級。我有一張白裡透紅的臉蛋,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像會說話一樣,一個小巧的嘴巴能說會道。

我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對音樂特別感興趣。很幸運的是我被學校選中參加竹笛社團。上第一節課的時候,老師用一根細細的竹笛吹出了動聽優美的曲子,我被深深地吸引了。我很渴望學會它。

每次上課的時候,我都會認真地聽老師講指法,每當我聽得入神的時候,手指就會不由自主的動起來。回家後一遍遍的練習,有時候吹的不好就會很著急,如果吹得好我就錄給老師看,期待老師的點評。慢慢的我也能熟練的吹奏一整首曲子了。最榮幸的是我被選中了參加七彩校園的竹笛團體表演,我們那首歡快的《金蛇狂舞》獲得了金獎。

之後,我更加喜歡吹竹笛,我要更加刻苦學習,把這個民族樂器學好。

如果有一天,我能坐在美麗的蘇州園林裡,吹著我心愛的笛子,那是多麼美好的一幅場景啊!

和爸爸一起學習的日子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0字

每天回家都會有老師們的作業要寫,爸爸還買了奧數和閱讀理解的書給我學習。每天晚上的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的,有的時候寫作業會開小差,會疲憊。

有一天晚上爸爸看見我疲憊的樣子,就對我說:“博雅,爸爸陪你一起學習新課文,一起寫作業,我們比賽看誰學習的好,作業寫的好。”就這樣,爸爸和我一起讀課文、背課文、寫生字、一起聽寫、一起寫速算、一起寫奧數、readingenglishbooktogether。有了爸爸的陪伴,我更有動力堅持學習了。

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寫數學的期末考試卷,我考了97分,爸爸考了100分,後來發現我粗心大意把題目沒有看完就寫了,結果扣分了,好可惜!下次我要更加仔細,改掉粗心的毛病。

爸爸陪我學習的時候還會跟我講很多其他的知識,如果爸爸也不懂的,他會和我一起去百度去查出啦,一起學習。

爸爸教了我一些很重要的道理:“學習是自己的,要學會怎麼去學習,學習是一生的事情,學習雖然辛苦但是會獨有的快樂!

我愛我的爸爸,也愛學習,我更愛和爸爸一起學習的日子!

愛學習是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804字

小時候穿好了衣,我喜歡從下往上的扣釦子,結果穿的衣服,總是吊一邊、拖一垮。媽媽說,這是因為我把第一粒釦子扣錯了,才一錯再錯。於是媽媽叫我從上往下扣,先找準第一粒釦子,再對準第一個釦子眼扣上,然後依次往下扣,結果,衣服穿得很整齊。時間長了,也就不犯錯了。

現在我讀三年級了,比以前又懂事了一些。有很多的大人說,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花朵。也有很多的大人說,我們很幸福、很自由。但還有很多大人說,我們不懂事、不文明。前不久,老師說: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並用習爺爺的話說,我們從小就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我不知道人生的第一粒釦子是什麼,在哪裡。問爺爺,爺爺說是愛勞動,在田裡、在家裡。問奶奶,奶奶說是講文明、講誠信,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裡。打電話問媽媽,媽媽說是愛學習,在課本里、生活裡;問爸爸,爸爸說是愛國家,在英雄人物的身體裡。我對他們的話想了想,好像他們說的都對。

是的,我們要愛國,但我們這些小孩子怎樣去愛國呢?爸爸媽媽說,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就是愛國。也要愛勞動,爺爺說,“不勞動者不得食”,更不要說創造財富了。還要講文明、講誠信,奶奶說,“人無信不立”,人無德為人所不齒。等等這些,和24字的核心價值觀有相同的地方,也還有沒講到的地方。

我想,把書讀好,應當是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因為周爺爺就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話。學好人、做好事,這都要靠學習。勤學習,我們才知道什麼才是講誠信,什麼才是平等待人,什麼才是平等教育,什麼才是投桃報李,什麼才是禮貌友善……,才不會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吸菸……,當我們看見不好的現象發生時,才會及時去制止,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文明!

學和做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我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長大了才能更好的為國家、為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笛子的酸甜苦辣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3字

我的文化課成績不錯,美術和體育我也很擅長,雖然上學期的音樂我得了優,但我還是覺得音樂是我的弱項。有人說不懂音律的學霸不是好學霸,於是,今年暑假我讓媽媽給我報了一個笛子班。

很多人都說學竹笛有點兒難,特別是對於我這種零基礎的學生來說會更難些。於是,我的笛子老師俞老師給我想了一個辦法:先學吹豎笛,再學吹竹笛。學了四節豎笛課,我就得到了俞老師的認可,認為我可以學吹竹笛了。我真正學吹笛子嘍!竹笛課的第一天,我拿著新笛子信心滿滿地走進教室,認為自己肯定能像吹豎笛那樣吹好竹笛。俞老師先給我吹了個長音進行示範。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笛子就吹,沒想到,我竟然吹不出聲!俞老師又給我做了一次示範,並說笛子吹口要向裡轉15度再吹,這次,我平穩地把笛子放到嘴邊,用力一吹,可還是什麼聲音都沒有發出,更別提什麼好聽的音律了。看著我的失望樣,俞老師笑了笑,他耐心地一次又一次指導我的動作、氣息、指法。時間過得可真快,第一節笛子課結束了。回家後,我每天都認真地練上一兩個小時。可能剛開始學,用氣不對,練的多了,有時還會肚子疼、脖子酸的。不過這些“苦”很快換來了“甜”—通過練習,我已經能吹《康定情歌》、《瑪依拉》、《茉莉花》等小曲兒了。

學吹笛子不僅讓我發掘了自己的音樂細胞,也讓我品嚐了“酸甜苦辣”。

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607字

《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這本書是一本偏教育類的書籍。可以教育小孩,也可以教會大人如何教育小孩。

在書中,作者十分詳細地描述了一些家長遇到孩子不乖的困擾的事例。並且也十分詳細地記錄瞭如何應對這些家長的困擾。作者說過,“用對方法,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有些家長在陪孩子學習的時候,耗費了大量精力,卻沒有得到滿意的成果,於是便大發雷霆,對孩子發火。孩子成績不見提高,親子衝突還越來越激烈;才上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有些家長就已經管不住,隨著孩子的任性,也讓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每個晚上陪孩子寫作業,簡直就是一場鬥智鬥勇的戰爭,常常會弄得“雞飛狗跳”;家長對孩子發火時,孩子也會反過來頂撞。這些事情搞的家長頭痛不已。

這本書就可以給那些有很多困擾的家長看,懂得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以及對於孩子有些做法的應對方法,不再用老套的打罵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使親子矛盾降到最小化。也可以讓孩子減少書中的錯誤,甚至不會犯和書中同樣的錯誤,也用於理解和接納家長的教育方法。如果不用這些方法的話。小孩一不乖,家長就會大發雷霆,又罵又打,這樣會傷害小孩的心靈,對大人的身體也不好。這種方法很不可取。而用這本書當中的解決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親子矛盾。讓家長和孩子都可以不發脾氣解決問題。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可以教育家長和孩子的,是十分好的一本書籍。讓大人和孩子過得和和睦睦,不再天天吵架。

學笛子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0字

週六的晚上,媽媽帶我去學笛子。因為我已經有五、六次被老師批評了,所以我緊張地發抖。我嘆了口氣,對媽媽說:“我怕今天被老師批評。”媽媽說:“如果你在家裡好好練,就不會被老師批評。”我只好鼓起勇氣,向琴行走去。

到了教室,我先練起笛子。忽然,有位漂亮的女士進來了。她的眼睛大大的,穿了一件大大的長袍。她就是我的笛子老師——周老師。

我按照慣例,先吹長音。我筆直地站在鏡子前面,輕輕地把笛子擱在下巴上,緩緩地深深地吸了一口長長的氣,又緩慢均勻地吐了出來。老師這才笑眯眯地看著我說:“你這次長音比前幾次吹得都要好。”我開心極了。

我又開始吹曲子。這首曲子裡有顫音、連音和歷音等複雜的技巧。老師告訴我,音要吹準吹實,音色要亮而且動聽。我牢牢地記著這些話,終於把曲子順利地吹了出來。雖然老師幫我指出了許多不足之處,但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老師每次都是笑眯眯地對我說話,那說明我吹得還不錯。

現在,我更喜歡吹笛子了!

學笛子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0字

每當想起舞臺上笛子手灑脫吹出令人陶醉的旋律時,我心一直癢癢的。昨天,我報了一門課程笛子。今天,我一下課來到一號樓大廳等老師,非常激動——我們要出校啦。

可是,等了好久,老師還是沒有來,哎,老師是生病了嗎?

終於盼來老師,原來是去給我拿笛子。走出校門的時候,我趕緊跑向學笛子的教室,恨不得插上翅膀,好想快點學笛子呀!

太好啦!老師來了,幫我貼了笛膜,講了樂理,溫馨地補充:“吹笛子的時候姿勢要對,你吹到頭暈的時候也可以坐下來休息。”

我擺好姿勢,使勁吹了幾個音,一會兒笛膜就溼了,看了看笛膜,嘆了口氣,笛膜好麻煩呀,用紙不也可以嗎?

好不容易吹出聲,不是高就是低,好像青蛙叫。一會兒,手臂酸了,肚子也疼,我還是堅持吹著,吹著吹著,我吹得越來越順耳,能聽出來那是七個音符了。

又過了幾分鐘,老師教我吹曲子,可是我的手指不聽話了,像抹了膠水一樣按著音符,原本吹起來好好的,但是一下子又亂了起來,十個手指壓著一塊銀元——一個也拿不起。我努力地練著,終於能聽出一點點音韻來了,慢慢的,手指也熟練抬起按下,也吹得越來越有味。

老師拍拍我的肩膀:“吹得不錯,有進步。”藉著老師的鼓勵,我也越發賣力地練了起來。在老師的指導下,笛聲有些悅耳,深深地陶醉,“誰家玉笛暗入聲”。

下課了,我的手指又酸又麻,有煩惱,更快樂,覺得很有成就感。

弟子規學習心得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17字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閱讀《弟子規》,瞭解《弟子規》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匪淺。以下是我閱讀此書後的點滴體會。

弟子規,顧名思義,這是作為學生的規範,它雖然簡短精悍,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文明的靈魂,讀起來朗朗上口,直入人心。這是聖賢之人都應刻苦學習的良言,是中華民族幾百年來的精髓,是學生文化的瑰寶。

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它教育我們首先在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還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如果還有餘遐,更應努力學習禮、樂、射、御、書、術等六藝,各種經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學問。

我徜徉在《弟子規》的世界中一天天成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讓你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行動緩慢,父母的命令也要聽入耳並且服從。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很少懂得孝敬長輩,反而還是長輩對我們百依百順,這種行為是極其錯誤的,是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撫養長大,我們一定要懂得感恩和孝順。

我連續兩次參加過學習舉行的《弟子規》背誦比賽,我有了一個更多時間去誦讀,更深刻去理解《弟子規》的過程,這使對我《弟子規》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它也成為了我的行動指南,將一直伴隨著我一路成長!

學習弟子規心得體會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859字

中國文化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期間有《詩經》、《唐詩三百首》、《孫子兵法》以及《三國演義》等,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弟子規》。

裡面有讓我印象最深的有“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意思是:稱呼長輩時,不要叫名字,對長輩,要有禮貌。“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意思是:年紀小不要貪杯喝酒,如果喝醉之後必會醜態百出。“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時候要及時答應,不要拖拖拉拉的拖延時間,藉此不做。“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時候,要及時迴應,並來到他們身邊,然後到相應的地方,如果沒有看見人,也要在那等。“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至汙穢。”意思是:自己的衣服要有一定位置擺放,而不要隨意亂扔,以至於衣服沾滿灰塵,變得又髒又亂。“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說出的話,要以誠信為先,隨意的說話,又不講信用,那就不必信這種人的說的話了。“過能改,歸於正;尚掩飾,增一章。”有錯能改,就歸於正,而不及時改正,還去掩飾,便是錯上加錯了。……

《弟子規》讓我體會到和古人相比,我們的品行已經落後的太多太多,今天能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感到非常幸運,很感謝這本書。要報恩,唯有認真學習《弟子規》並學以致用,用《弟子規》來規範言行,指導生活和學習,培養自己孝親尊師,溫和謙遜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謙卑態度,彬彬有禮的行為來對待一切人,事,物,不斷提升自己的品行修養,“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以眾生之苦為自己苦,幫助更多的人。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人的提升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會變成和諧社會,世界才會變成和諧的世界。

學習《弟子規》心得體會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46字

弟子規是聖人的教導,這本書教育我們要尊敬長輩,團結同學,認真學習等等。

學習《弟子規》之前,我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但學習《弟子規》之後,我認真反省了自己。

在各方面我都存在缺點,例如“孝”“餘力學文”“出則弟”等我都有很深的感觸。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說父母叫你時,應快速回答,父母交代的事情也不要偷懶。一讀到這兒,我就深感愧疚,平日裡,父母喊我,我也要拖個老半天。父母交代我做事,有時也會偷點小懶,甚至不做,讀弟子規後,我一定尊敬長輩,認真完成長輩交代的事情。

“團結就是力量”既然我們有緣分分到同一個班,就更應該團結一心。《弟子規》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要和同學團結,把同學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對待,可是我們有誰做到了這一點呢?我想很少吧!不過現在改正並不遲,如果我們想在一個優秀,團結的班集體中,就請你做到了這樣一點吧!

時間流逝飛快,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很容易從年輕到老了,珍惜此時吧,“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啊!也許你覺得時間過得並不快,但他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從你手中溜走了,讓我們一起珍惜時間,用寶貴的時間來學習知識。

《弟子規》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許許多多,其中的人生道理更值得我們去領悟,去學習,感悟它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學習《弟子規》心得體會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5字

今天在班會課我們學習了弟子規的知識,領悟了弟子規的含義,書寫了弟子規的精髓。有些同學對這些知識受益匪淺,但有些同學還對這些知識領悟的不太深。對於我來說,這些知識是寶貴的,是我現在做不到的,是我現在缺少的。

在飲食方面,學校中餐有三種菜,可我很少三種菜都吃,昨天不要這個,今天不要那個,這就是我挑食的壞習慣。在這個方面我就沒有做好。

在孝順方面,我做的也不是很好,我只不過是偶爾做做家務,有時不做,有時甚至為了一點小事和媽媽吵起來。現在回想起來,心裡有著一種愧疚感,媽媽生了我,養了我,對我有著群山般,海洋般的恩,我們卻沒有一點報答,我們不報答,難道還有理由和媽媽吵架嗎?

在珍惜時間方面,我更沒有做到位。每節課下課,有時間不去做做題目,而是去和同學們嘻嘻哈哈;每天放學回來,有時間可以看會兒書,可我不能浪費一點看電視的時間;每個週末,做完作業可以預習或複習,可我卻是在看電視。這些不都是在浪費美好時光嗎?小學六年時間已如流水般逝去,我們不能再浪費初中三年的時間了。

這些都是我做不到位的,需要改正的。從《弟子規》中就可以反映出這些問題,從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