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間相關作文20篇

美在山水之間 篇1

國二作文 ,963字

湛藍的天空悠悠地飄來幾朵白雲,清澈的水裡交織著歡樂的魚兒,翠色的山峰整齊地排列著如同著綠裝的軍人。這一切,真的很美,很美。

山泉的潺潺之音,洗滌著心靈的舊跡與塵埃。微風吹過海面的聲音,激發了求索者狂野的信念與鬥志。“叮鈴鈴—”劃破了沉寂的大地,載入最古老的史冊之中,她永恆不息。

屹立的山峰,宛如雄姿勃發的壯年,有直衝雲霄之勢!大自然的力量無法用牛頓的常規定律來衡量,但它的壯闊絕對可以用“精美的圖畫,最美的肖像”來形容。

流動的水,總是清澈且靈秀的,“透明”是再好不過的修飾語。靈動的身軀在蜿蜒的小道上活動自如,連蛇也遜色了幾分。輕輕地衝刷不乾淨的石子,慢慢孵化出了漂亮的鵝卵石。可是,鵝卵石與水相比,它只能用“漂亮”來形容,僅此而已。

雲朵在天空中飄乎不定,似在對山、水的美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之後,究竟去哪卻又不得而知。山之美、水之美,實在不是可以輕易辨別出來的。湛藍的天,是他們的生母養母,各自都繼承了其母的優點,可以說,平分秋色。各自的美,來自其最深處的氣魄,而並非僅是視覺上的感受。

鮮花仰起她羞澀的臉頰,那是她對“峻”山的仰慕,但那終究只是個虛榮,僅是一個幻象。鮮花沒有樹苗的志向,樹苗的一生都在為“成長”而拼搏,而鮮花只因對嬌豔的貪慕而失去了與“峻”山永存的機會。

山之美,不在於樹木與嫩草對他的裝飾,而在於它峻峭之模樣。那挺拔的英姿,射出令人敬畏的氣魄—縱使突兀的山亦有此氣勢。山的高度,就是我衡量山之美的標準。縱然是擁有參天大樹的小丘,我不會因樹而睹之如高山峻嶺。小丘就是小丘,無法改變,只有經過漫長的歷練,或難或險,還有大地的孕育,“小丘”才會“成長”為“大山”。美也隨之一起孕育出了。

水之美,不在於透過她所看到的鵝卵石有多漂亮,而在於她清明靈秀的本身。順著小道蜿蜒而下,還不忘在寂靜的路途中奏出“生命之曲”。我總覺得潭水固然清澈,但不及小溪那般靈秀。是的,一潭死水,靜謐得,不,應該是幽寂得讓人發寒。最終,那本該是靈秀的身軀在潭中自我腐爛。說小溪之靈秀,倒不如說她“靈動”,正因“流動”而有“活力”,才會“靈”。任何生命都是“川流不息”的,否則就變成了滅亡而悄然離去了。

白雲悠悠地從頭頂飄過,歡樂的魚兒劃出了視線,山尖的高度開闊了我的視野,水之潺潺流入了我的心間,美在山水之間。

山水之間 篇2

高一作文 ,801字

虹銷雨霽,彩徹雲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題記

我希望有個如你般的人,如這山間清晨一樣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陽光一般的人,溫暖而不炙熱,覆蓋我的肌膚。由起點到終點,由山野到書房,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很簡單。我希望有個如你般的人,放下世俗種種,歸於生命的寧靜,淡雅一生,數遍山水。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他真實。

半生累,盡徒然,即使碑文流芳於世也嗤之以鼻。只願隱居山水之間,誓與浮名散。他在人間彷徨,卻只要本心的天堂。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他淡泊。

乘一葉扁舟。入境隨風,邀南山對酌。轉竹林深處,定一世沉浮,看雲捲雲舒。林中撫琴曲委婉,群山聽懂語悲歡。他,如滿樹玉瓣般傲然,化流沙躺別有用心堤,茶候春夏的輪替。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生活本該如此。

“我所渴求的,無非是將心中脫穎而出的本性付諸生活。”猶記黑塞在《德米安:埃米爾辛克萊的彷徨少年時》一書的扉頁中這樣寫道:對於少年時代的人而言,正初涉生活深淵,每個人都在努力地奔向他們的目的地,或為名,或為利,可是隻有少數撕下偽裝,得心之所向。

當灰色的鋼筋水泥樓群切割陽光的同時,很多人的心裡也蒙上了一層冰冷的硬殼;當繽紛的霓虹用虛偽的色彩塗抹真實的時候,金錢就用它神奇的魔杖為眾生鍛造了不同的面具;當不分尊卑的友情成為小說中的故事,情愫就如秤上待價而沽的豬肉。人們如水中的魚兒,為食物也能浮出水面喘口氣,其餘便終日奔波,永不停歇。這樣狀態下的人便在不知不覺中迷失了自我。

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現,原來,長年的種種努力,不過只是周遭人對我滿意的具體寫照罷了。為了博取他人的讚許與微笑,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套入合適模式的桎梏。走到中途才發現,我只剩下一張模糊的面具和一條不回頭的路。

時間很短,天涯很遠。一山一水,一朝一夕,奔波

山水之間有好茶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1414字

俗話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說起浙江的茶,大家一定會先想到西湖龍井,而我今天要介紹的是和它只有一字之差,卻毫不遜色的開化龍頂。

開化龍頂產於大山深處的錢江源頭,這裡群山環繞,山高霧多,擁有空氣清新、水質純淨的自然條件,產出的開化龍頂以味香、色純、優質無汙染著稱。

記得以前,我家也有一片自家的茶園。到了採茶的季節,我最喜歡和小夥伴結伴去茶園玩耍,有時幫大人採茶,有時採點覆盆子吃吃。那時候的日子特別開心。晚上,一家人圍著土灶,一邊聊家常,一邊炒茶葉,其樂融融的。我真懷念那段時光,也是從那時開始喜歡上老家的土茶。

每年清明至穀雨之間,是最好的摘制開化龍頂的時節了。每當這個時候,茶工們總是樂呵呵的,因為他們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為了採摘到好茶葉,她們每天清晨趕著露水去採摘,趁著露水採摘的茶葉是最新鮮的。我想,如果我是一顆茶樹,每天生長在肥沃的土壤裡,每天享受著陽光和雨露,這應該很幸福吧!

說到採茶葉,就不得不說我的舅媽。我的舅媽是位採茶能手,以前媽媽告訴我,舅媽可以兩隻手一起採茶,而且速度特別快,我一直不相信。直到昨天媽媽帶我去體驗了一次採茶葉,我親眼見識到了,我才相信。舅舅茶莊裡的茶樹長得鬱鬱蔥蔥,一顆顆嫩芽十分肥綠,好像在對我笑著說:“來摘我呀!來摘我呀!”看著舅媽的手在茶葉間來回擺動,飛快地採摘茶葉,我不禁產生了佩服之情,這也勾起了我的士氣,我和媽媽也不甘示弱地開始採摘起來。採摘的過程中,舅媽告訴我,茶葉在不同的時期,採摘要求也不一樣,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芽,後來變成一芽一葉,再變成一芽兩葉。我們一邊說說笑笑,一邊熱火朝天地摘著茶葉。勞動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很快夕陽西下,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揹著的茶簍也變得沉甸甸了。天色漸晚,大家都陸續下山了,雖然今天很熱也流了很多的汗,但是看著茶簍中的茶葉,我滿是成就感,天邊火紅的晚霞彷彿也在為我鼓掌。

在山下正巧碰到舅舅在收茶葉,我問舅舅:“這個茶葉好像和我們平時泡的茶不一樣啊,能直接喝嗎?”“當然不行啊,採摘只是第一步,還需要炒制!”舅舅回答說。我期待地說:“好好奇那是怎麼樣的!”舅舅熱情地說:“我晚上回家就要炒茶葉,你要來一起看看嗎?”於是我又開心地跟著舅舅回家。路上,舅舅告訴了我有關龍頂茶的傳說。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的軍隊大戰陳友諒時,途徑大龍山時,已是人困馬乏。喝了龍頂茶頓覺精神倍增,意識到要休整隊伍了。隨後,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建立了洪武朝,仍念念不忘龍頂茶,要求地方進貢,於是開化龍頂茶就成了貢茶。

不知不覺就到了舅舅家,剛過家門,就聞到了一陣茶葉的清香。我尋找著味道來到了製茶的房間,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問舅舅:“茶葉要怎麼炒制呢?”舅舅一邊動作麻利地把剛剛採摘來的茶葉攤放均勻,一邊給我講解,他說,需要先殺青,揉捻成型後,用竹篩篩去雜質,進行三次理條,再放入滾筒機約半個小時,最後提香,茶葉的炒制就完成了。

有采茶的辛苦,必然有喝茶的愜意。舅舅給我泡了一杯剛剛炒制好的茶葉,我細細地抿一口龍頂,聞一陣清香,看一回水中林。龍頂的魅力就是這樣,爽口中帶有苦味,清香中帶著火熱,茶中似乎有著一種熱情之火在感染著我。開化龍頂真是好茶!

龍頂純,純在農民一雙雙純樸的手;龍頂香,香在炒茶時爐火的火熱。好山好水出好茶,開化龍頂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與喜愛,成為了全國知名優秀名茶,它以自己別樣的風味展示出了開化山之美,水之秀!

山水之間 篇4

國三作文 ,484字

站在甲板上。天邊的朝陽毫不吝嗇地把它的光輝灑向湖面,一陣微風拂過,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山溶於水,水溢滿山,山水相依,水天相接。

船慢慢靠岸,我們來到了龍興島,龍興島是天目湖的著名景點。小溪流水,木板石階,無不彰顯龍興島的獨特魅力。一路綠意,兩側樹木迎接著遠方的來客。流水潺潺,一旁小溪指引著前方的旅途。走過九曲小橋,看見橋下一群金色的鯉魚遊戲蓮葉間,自由自在,賞心悅目,令我羨慕不已。

拾級而上,我們穿行在叢林之中,一路歡聲笑語。漸聞潺潺的水聲,循聲而去,一條瀑布懸掛眼前,它就是白龍瀑。雖沒有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那般壯觀,但也別有一番雅緻。流水淙淙,從高空墜落,撞擊著岩石,濺起無數的水花,水聲清脆空靈。帶著絲絲涼意,飄蕩在島上,安撫著遊客們煩躁的心。

欣賞了蝴蝶館裡千姿百態的小精靈後,我們沿路下山。

山水,是大自然的靈魂,也是我們心靈的港灣。我們雖不能像文人墨客那般“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但是,依舊可以徜徉於山水之間,品山水之美,這已經足矣。

暢遊山水之間 篇5

國二作文 ,72字
暢遊山水之間作文700字https://wWw.ZuoWen8.com/a/421800.html

沉醉於山水之間 篇6

寫景作文 ,796字

暑假來得很快,像萌初的生命,還未來得及迎接新生的喜悅,便要理好接下來該走的路。

那是暑假開始的晚上,我倚在枕旁,泛黃的紙張在我眼前飄舞,我摩挲著粗得有些發硬的紙,讀著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讀著,想著,我的桃花源,究竟在何處?

是外公的家。

第三天清晨,我踏著晨霧,跨過破舊得可以發出“吱吱”聲的舊門檻,來到了外公家。

這是一個有白牆青瓦的地方。

緩緩升起的炊煙中,我才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真正意義。正是這兒,我方可拋下一切包袱,包括成績、人生、未來……城市喧囂的車馬聲已隨著晨霧散去,這裡迴盪著的,是“小缽子甜酒”的叫賣聲,是農民大伯們的吆喝聲,是清脆的鳥鳴聲……

那段日子很寧靜,我與外公爬遍了周圍的山,青林翠竹下,開啟茶壺,醇厚的茶香佔據了我的靈魂。樹影婆娑,我多想躺在盤旋的虯枝上,與自然融為一體。每日爬山回來,已是大汗淋漓,便蹲在家門口的小溪旁,為自己衝個澡,溪旁洗衣的青石板中,鎖著我無法抗拒的對這裡的眷念。

不大炎熱的上午,我更愛坐在脊樑似的田埂上,看著鼻子上繫著環的老牛,或許我也想像它一樣,每日生活在這個隨時可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地方。

有時在宛若玉盤的日下,我也會聽見遠方傳來的火車聲。這讓我不得不想起即將回去的鋼鐵森林。但我深知,我早已醉在這裡。我的酒不是烈得令人喉嚨發燙的米酒,不是味厚醇香、一杯便醉的白酒,不是有異域風情、優雅高尚的葡萄酒;它是這兒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青樹,每一座山峰,每一勺清泉。

或許當我再翻到《桃花源記》的時候,我已尋到了自己的桃花源。那兒或許不是家,不是故鄉,我卻沉醉在那兒,彷彿我天生便屬於那兒。

這便是一種醉,令人忘卻一切的醉,令人只想靜默地品嚐眼前的醉。

令人醉的是酒,不是壺中之酒,而是眼前優美的,如畫卷般的景色釀出的酒。

醉翁之意,在酒中,在這山水之酒中。

我便是那醉翁,沉沉地醉倒在外公家的山水之間。

山水之間 篇7

國三作文 ,1044字

樂山者堅,樂水者柔,樂山水者知生活。大自然總是那麼偏心,將人間全部精華都給了那山水。那山水是深邃的,是玄妙的,她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將人的全部眼光吸引,讓人沉醉其間……

自古以來,人們從未停下探尋山水的腳步,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到“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人們尋山,覓水;在山水中返璞歸真,在山水間釋放自己,在山水間輕吐內心的悲歡離合?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你靜靜地站在小潭邊,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瀑步像幾緞白練,從山頂倒掛下來,流入小譚。瀑布旁的香爐峰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好像升起縷縷紫色香菸。瀑布周圍的片片樹林像塊塊翡翠,綠得耀眼,綠得醉人。從高處傾瀉而下的瀑布並不凌冽,而是從上而下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柔美,像是大戶人家的謙謙君子,外柔內剛,給人一種不可侵犯的威嚴。

你與這山水彷彿心有靈犀,剎那間,幾點思緒浮上心頭,你連忙拿起毛筆,在紙上一揮而就;“玉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你可知兩千年後的今天,多少人為了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去尋覓那山水?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雨像一串串斷了線的珍珠灑在吳地上,又像一層細紗,為這座小城蒙上了神祕的面孔。整座城都浸在雨中,好似天上的龍宮,時隱時現。

王昌齡靜靜地站在碼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與友人告別,留下此千古名句作為贈言。

船開走了。他的眼中溢位了無盡的孤寂與不捨。

江水好似不知此時的哀愁,仍然不停歇地向遠方奔去。只有遠處青翠的山林,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靜靜地守護這位空寂的詩人。

我總是痴迷於山水之間。

我曾在春日去拜訪黃公望筆下的富春江,她如仙境般,似真似幻,疏影搖曳。我曾在夏日裡去感受酈道元筆下的三峽,兩岸重重疊疊的山峰,山下如飛馬一般的流水,帶給我們身心上的清涼;我曾在秋日中去探尋朱自清筆下的大羅山,雨後的梅雨潭像一塊巨大的綠寶石,可愛、耀眼;我曾在冬日去尋覓吳兆騫筆下的長白山,漫山遍野的雪,白得觸目,白得震撼。

山水像一道屏障。屏障外是人世間的雜亂與浮華,屏障內,是無盡的純粹與安閒。在這一靜一鬧的分界線,我用心拜讀山水,用身體感受山水。

山水之間,有歡樂、有哀愁。我們在山水間嚐盡人生酸、甜、苦、辣;山水之間,有人生百味。

山水之間 篇8

國三作文 ,648字

藏區的山,樹木滿坡,高大巍峨。藏區的水,清澈透亮,波濤滾滾。暑假的倒數第二週,我和媽媽一起跟隨“在路上徒步群”去了甘南迭部的扎尕那。那裡的山山水水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顛簸了一天才到扎尕那。第二天早上才算是真正的扎尕那徒步開始了。

清晨五點半,太陽還沒有出來,山上迷霧重重,不見近山和近水,只聽得見濤濤之聲,天地一體混沌似的蒼莽。

過了好久一陣子,有光照上了山尖,但照不到我們所行的山溝裡。像鴻蒙初判那樣,天地已然分開。霧氣直散,散的漫天漫地都是浮空細沙似的小水滴。散也散不完,一層紗撥開又一層。看山似山矗雲中,看水似水從天上來,看天地似虛無縹緲的仙境。

山谷裡,高山流水,白浪滾滾蜿蜒曲折奔流山下注入白龍江;懸崖落英,水簾似落花蕩下山巔層層落小潭;綠林綠影,樹影重重勁鬆挺拔頑石突立犛牛悠然;青草青根,紮根穩穩頑強不屈看似無邊無際。

一路走一路望。遠一看是白霧茫茫,風一吹是林葉颯颯,伴隨一路是流水潺潺,側耳一聽是鳥雀喳喳。抬頭望,遠山靜默,低頭見,花草清香。天空中,白雲飄飄,山谷間,經幡揚揚。不停的行走,突然讓我想起了紅色時代,兩萬五千里長徵,赤旗下的人革命先輩們如這頑強青草,動盪的大地之中落地生根,苦艱的戰爭之中不屈不撓。

不虛此行呀,雖徒步行走了9個多小時,40公里路途,但旅程如驚鴻一般美好短暫,像劃過天際的剎那火焰,如夏花一樣絢爛。行走在這山水之間,耳邊時常縈繞著許嵩那婉轉悠揚的《山水之間》。這山水之間的記憶,在山水之間的經歷,已經銘刻在我心中了。

沉醉於山水之間 篇9

國三作文 ,801字

一縷清風拂過我的臉龐,沁入我的心脾。我深吸一口氣——這是大自然的味道。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小草悄悄地探出頭來,冬眠的動物漸漸甦醒過來,柳樹冒出了新芽。所有的事物都有了生機,從懶惰的冬天醒來,迎接著春天的第一縷陽光。

我喜歡畫山水畫,喜歡看一些名作。期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富春山居圖》。我最喜歡畫裡石頭的畫法。那幅畫裡的石頭,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光澤,可是熟悉這幅畫的人知道,這是用的壓光的方法。一般的人畫國畫,畫上的光澤總是那麼美麗,可再看《富春山居圖》,竟比其他畫顯得黯淡了。可就是它如此特別的畫法,才吸引住了我的眼球。

畫裡的石頭多,但並不會使人看來來煩躁,畫中有幾個人,雖說很小,但都用勾線筆畫得十分細緻;畫裡的幾棵樹中的松樹是我在繪製時最喜歡畫的樹,我最喜歡畫它的松針,它就像小爪子一樣,讓人覺得開心起來了。畫中的松樹不多也不少,而松針的數量卻又畫得恰到好處,看了的人都忍不住讚歎一下這精湛的畫技。

我也十分喜歡畫花鳥畫。記得當時畫蘭花時,一旁的妹妹疑問起來,問:“這不是韭菜嗎?”於是我忍不住笑了,是啊,蘭花畫不好,會被別人當成韭菜的。從那之後我就決定要認真學習畫畫的技巧。

在我畫畫的時候,旁邊的人總想快點畫完,可我卻不這麼想,每次畫的時候我都把它當作一種享受:拿起筆,沾一些墨汁,勾勒出山的形狀與石頭的形狀,一斜筆,畫出樹的模樣。用些將赭石色與墨汁一兌,便可以給山與石頭上色;用側面輕輕的給石頭“皴”上赭石,石頭就會變得立體;用硃砂兌些水,點在那兩石頭之間冒出的小花上;用藤黃和花青兌水塗上葉子的顏色,葉子便變得生機勃勃;用翡翠給湖水周圍畫些水痕,彷彿有魚要跳出來;最後,蘸上點濃墨,題字、落款,一幅畫就完成了。

山水中的自然,一直是我所沉醉的,它既包含了大自然的萬物,又包含了山水畫中的自然。

我愛山水中的自然。

行走在青山綠水之間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3字

假期的時候,我總喜歡到各種地方去旅遊,不論是廣闊的大海,還是巨大的山脈,或是喧囂的城市,或是寂靜的竹林,都少不了我的身影。而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那德化縣的“桃仙溪”。

國慶節來臨之際,我們一家三口也準備出去“浪一浪”,一個名叫“桃仙溪”的景區吸引了我們的目光。一路上,綠色映滿了眼簾,青翠的綠伴隨著我們到達了目的地。一下車,“叮咚”的流水聲便充斥著我們的雙耳。踏著有些古樸的石板,我們走在狹窄的林蔭小路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身體感覺變得輕盈了。隨著山路的傾斜,我開始有些吃力,突然感到力不從心了,腳沉重得抬不起來,像灌了鉛一樣,但我激勵著自己:加油,只要你不放棄,一定能登上高峰的!我咬著牙,看著滿山的綠色,頓時迸發出了滿滿的活力,猛地衝上了最高峰。俯視著底下的山谷,有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慨,心中湧起了自豪感。

下山後,我們決定去和水來一番親密接觸。我們坐著皮划艇,戴上防護具,便順水而下,撲進水流的懷抱中。水如樹木一般的青,傾斜著,盤旋著,讓我們淋漓盡致地體驗了漂流的樂趣;而岩石,則幫助著水改變航道,增加了驚險和難度,讓我們清涼了一把。

行走在青山綠水之間,讓人不僅精神變得舒爽,而且心情也會變得愉悅,大自然真是一個有趣的地方啊!

居於山水雲間的詩意 篇11

國二作文 ,1156字

愛,是家的靈魂;居住之地,則是家的最基本的形態。古人居住都很講究:皇帝要三宮六院,便有了氣勢恢巨集的故宮建築群;隱士要深居簡出,便有了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雅客要詩情畫意,便有了步移景異的蘇州園林。現我之居處名曰:山水人間,雖不能與拙政園處處為畫相比,仍具有自己的一番風情。

山水雲間,意在有山,有水,有云。這也的確名副其實。大門正對,靜靜流過黃柏河水;而在左面,是森林公園的群山起伏。依山傍水,藍天之下,是我充滿詩意的家。

山水雲間位於丁家壩大橋旁,鬆湖路八號。入口處有一塊傾斜的石碑,光滑的表面是鍍金的楷體大字“山水雲間”。走進入口,左手邊是第一棟建築—水雲閣,它共有四個單元,連成略有弧度的一排,組成整個小區的正面外圍。水雲閣不高,共有七層,下五層外牆為紅色,上兩層為白色,兩種不同的顏色搭配給人協調美的感覺。最頂層陽臺上的遮雨棚成飄帶狀,又增添了一絲活力之感。

進了大門最先看到的,其實是曦山閣。與水雲閣相同,曦山閣三個單元組合成一個微彎的長條形,與水雲閣一起組成一個橢圓形。而曦山閣之所以被命名為曦山,正因為他的側面有一個缺口處(無遮擋物),太陽若從山後升起,第一縷陽光必定照到它的身上,所以“山之晨曦”是它的由來,且它是南北朝向,即使冬天有風從毫無遮擋的東面吹來,也不會影響室內溫度,可謂“吹面不寒楊柳風,只因風水寶地中”!

兩閣曦山水雲,相夾所成的橢圓內,有一處小花園,呈不太規則的三角狀。說是園也算不上,只是一處草地,卻鋪有石子的小道,道邊有石長椅,草地中還有兩三處圓石桌石凳。草地上還栽種幾棵高大的松樹,遮天的綠蔭覆蓋了小道;或幾株梅花在冬天開放,為樹下休息之人提供一些可賞之景。不論哪個季節,在草地上走走坐坐,都有園林般移步換景的感覺。真是“畢竟居於小區中,風光四時美相同”啊!

曦山閣是背對小花園的。在它的正面才是小區的中心,一塊廣場。一片方形草地上有一個同樣形狀的水幕牆,池中還有幾個小噴泉。繞過水幕牆是一塊籃球場大小的廣場,以磚鋪地,紅色的線條劃分了白色的區域。廣場的左右兩側分別是翠鬆閣和雲錦閣,與前兩個不同的是他們採用紅磚和白磚來鋪牆,底層用青磚,比漆牆更美觀,也增添了幾分古樸之感。從廣場向後走,兩側單元樓漸漸收攏,像一個倒轉的“U”形。倒“U”的兩處直線分別是風清閣和幻聽閣,拐彎的弧度是鳥鳴澗。鳥鳴澗的外牆不在是紅白兩色,而是藍色與黃色,使所有的建築顏色看起來並不單調。有道是“山水顏色無窮碧,鳥鳴無聲別樣喜”。

除了建築,山水雲間的植物佈置有些園林之風範:草地與樹隨處可見,牆角幾處小花,一樓陽臺前一棵香樟,水池旁邊幾排灌木,哪怕微不足道也可呈景。“欲把居處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有山,有水,有云。居住在山水雲間,這般詩意,足令人去好好享受這神往的愜意!

山水之行 篇12

國二作文 ,803字

我曾經無數次夢中回到那個遙遠的唐朝盛世,那個如同被輕紗遮住面容的窈窕淑女,時刻散發著神祕與不為人知的韻味。在那個國度裡,到處洋溢著詩的香味,令人期待與嚮往。我走在人潮湧動的長安街上,有幸結識了他們—點綴了那個時代的詩人。同他們一起開始了我漫步唐朝的山水之行。

同他們一起,我感受到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情;體會到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領略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秀麗;傾聽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愛國情懷;瞭解了“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點點柔情;見證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傳奇;感悟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友誼。

在這些優美的詩句中,我覺得自己亦如他們一樣,對這山、這水有著不一樣的情懷。它們感動著我,它們跳動在詩人的內心中,活躍在那泛黃的書卷上。它們見證了詩人的一切,撫慰詩人內心的感傷。

我與他們暢談生命,同他們一起眺望奔騰不息的流水,攀登險峻無比的高山,如他們那顆永未停止跳動的心一樣。他們說:“山水是我們的生命,時而寧靜,時而衝越險阻。”我說:“山水是我的靈魂,是我永遠奮鬥前進的精神動力。”在山水面前,詩人是渺小的,山水見證了他們歷史的輝煌,使他們在古老的中國文化中熠熠生輝,未曾淡去一分光彩。

詩人的心靈是不曾落寞的,因為沒有什麼值得他們落寞。他們的心中是對山水永遠的憐愛,山水之中寄託著詩人高潔的情懷。詩人總能用最美妙的語言來詮釋內心難以捉摸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無限悠遠的回味。

都說“仁者愛山,智者樂水”,詩人是“仁”與“智”的化身,所以山水便如同他們的影子一般,永遠被映在生命的另一側。在山水中,永遠是他們的身影和腳步,在詩歌中,永遠是他們的靈魂與精神。

我很希望自己能化成一座山或一池水,走進那些文人的詩與心中,去慰藉他們不甘落寞的靈魂。

夢中,我聽見山的呼喚,水的沉吟……

山水之悟 篇13

國二作文 ,538字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題記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之中,能夠令我們有所深思的人或物微乎其微,周敦儀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吾獨愛水之勇往直前,山之高大威猛。

嘩嘩譁……流水唱著清脆的歌,託著曼妙的舞姿,向前推進著……

磐石巨巖下曾讓你卻步,懸崖峭壁不曾讓你回頭,流水啊!你一直在奔跑,可曾感到疲憊,可曾想過要歇一下腳?

嘩嘩譁……水笑了,前進是我們實現價值的唯一方式,儘管我們很累,可是我們捕獲了真正意義上的快樂,何況水的天職就是:流動。流水不流,就會成為一潭死水,再也濺不起生命的浪花。你可曾聽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嘩嘩譁……歡快地水聲漸漸遠去,它不曾留戀為誰而停止的腳步,但它告訴我什麼是奮鬥不息,百折不回。

我佇立在溪畔,感慨於流水的智慧,忽抬頭,看見青山巍巍。山啊,你長年駐足於此,可曾厭煩,可曾想過要挪一下窩?

你有所不知呀,停是生命厚度的一種積累,沒有停的累聚,就沒有三山五嶽的巍然聳立、飄零遊走的塵壤和細壤只能成為飛塵和流沙。

停,不是退讓,更不是失敗,而是在冷靜的思索中增加生命的厚度,是給生命的勃發積蓄力量。

曾幾何時,我還為勞累和幸甚而抱怨,但是現在我知道,在未來的人生中,即使滿地荊棘,但我一定會聞到馥郁的花香。

山水之樂得之心 篇14

高二作文 ,814字

荒野,是與人類文明交錯的地方,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帶不走它,流轉的年華也不能夠。

坡谷溼地中,躍動著一顆豐碩飽滿的心靈。西藏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中,我眺望著遠處高聳的雪山,身處霧氣濛濛的草甸中,我可以想象安妮寶貝筆下月白衣衫的女子。張家界天門山上,乘著索道,總有一躍而下、與之擁抱貼近的衝動。荒野,代表象徵著博大空靈,沉靜安然,這是它亙古不變的既內斂又外放的氣質,只是我們缺少它,便渴求它。

有幸去過張家界天門山,那裡有林海雄闊的呼吸,卻漸漸要被滲進嘈雜的人聲。我離開時時被人群佔據的觀景臺,穿過幽深的角道,在崖邊駐足,企圖把握這一場心靈的對話。

林浪起起伏伏,模糊了我的視線,這時,一點一點的人聲擦著我的臉頰徐徐流過,伴著一種深刻而又不濃豔的意蘊,卻又想著揉進我的心路,像交響樂團的詠歎調,既含蓄又直擊心靈。

那個聲音可以想象橫空著的孤雁的影子,一條跳動著的,帶著四濺水珠的溪流,彷彿能夠看到它,隔著一層意境皎然、畫質卻粗糙的山水田園畫作。因為這雁影般的聲音本身就是一半真實,一半空幻,一半揉進我的身體與心靈,一半又落入到這荒野中。

我聽入了迷,卻又急急轉身尋找它,有一位老人立在崖邊歌詠著詩篇,著一襲長衫,背對著我,輕輕含著下巴,有時會微微點頭。老人的身姿挺拔,聲線海厚,總是從一個高音急急地落下。在我眼中,老人就是荒野的一部分,他的青布長衫,他乾癟挺拔的站姿,他純正的樂音。在這一瞬間,他是和荒野融在一起的。而我,只是遠遠地看著的一個孩子,經受著長久的安然與這短短一刻的慰藉,於是,撫平我處在人世的苦痛與不安。

我想,這份空靈這份博大,是可以填補我們心靈的焦慮與慾望的。現在的人們,迷醉於燈紅酒綠,自以為是的他們開發著荒野,卻很少走進荒野,去感受它的美,感受它的躍動,那是貼近一顆純正自然的心靈所帶來的變化。

離開張家界天門山的時候,有一塊巨大的紀念石碑,上面有這樣的話:“曾經此地難為景,除卻荒野不動情。”想必是智者所言吧。

悟山水之道,品山水之美 篇15

國一作文 ,904字

古人都具有山水情懷,文人墨客乃當中之最。其一生遭遇或坎坷、或騰達,及依山傍水時,思緒沉靜隨風飄蕩於自然之間。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山,鬼斧神工,創世之美,剛柔並濟,一陰一陽,難怪乎能使眾人沉醉,望眼一片綠、或晴朗、或風雨,別具一番趣味。山之高,巍然聳立,水之柔,清澈溫婉。及夕陽西下,黃昏至,火紅映底,偶有清風掠過,頓覺心曠神怡,俗世雜念已拋,靈魂融於天地之間,萬籟俱寂,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潮起潮落,立於眾山之巔,低頭俯視,其感情無法言喻,真真是“而今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爬山之艱難,可與西天取經相比,峰迴路轉,蜿蜒曲折,千辛萬苦爬至一處,仰頭一望,前途渺茫,登頂之路愈發險峻,思緒亂、心神擾,氣息不穩。心志不堅定者止步於此,唯有鬧中取靜,從容不迫,才可向上攀登。吾前往九峰山渴望一覽山水之美,正值酷暑,水已乾涸,山中雜草叢生,只感悶熱,山雖美,卻無觀賞之心,興致缺缺,下至山腳,匆匆離去。後因此思索過一番,才悟到山水正如陰陽,兩者缺一不可,空有山無水,太過陽剛;空有水無山,太過溫婉,登山之說,亦可講為登山品水。

悟山水之道,品山水之美,山之形態眾多,皆有人好。吾獨愛獅子山,其雖險卻不失雅趣,雖不名卻有如獅子的驕與尊。因這山緊傍著水,形酷似獅子,乍眼望去,猶如一頭獅子起浮於水中,仍為殺敵撲前之勢,高昂的頭,對其命運的不屈,令吾肅然起敬,不禁潸然淚下。誰不曾有一段充滿挫折的往事,誰的心中不曾住過一頭這般的獅子,“永不低頭”的獅子乃是一種信念,然而是何種原因令吾產生此番聯想?思索一番,乃悟到:山水情懷乃個人情懷移情于山水,山水之道乃人生之道,所喜之山水,乃個人思想之體現。這便解釋了為何古代有眾多文人墨客尤愛山水,除了山水之美,更是靈魂與其景共鳴。一座能體現人生經歷的山,再伴柔水叮咚,難怪乎能令人沉醉,書下諸多山水詩。思及此,覺得通透甚多,伴著音樂,不禁思如泉湧,寫了大半。真真是邊寫邊悟,如今細想,覺得少了些許東西,便在此將其補上:人類的山水情懷有部分原因是祖先的生活環境所致,因此,品山水之緣由眾多,仔細想來,倒挺別致有趣。

悟山水之道,品山水之美,吾心悠悠,只看那高山靜水,通幽處,獨沉醉……

山水之鄉,美麗橋南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28字

我的家鄉臨渭區橋南鎮,是一個美麗、有趣、富饒的地方。這裡景色迷人,空氣清新,有清澈甘甜的泉水,有綠葉茂盛的叢林,有潺潺流淌的小溪,有微波盪漾的水庫,還有錯落有致的山丘……

駐足這裡,側耳聆聽,有各種美妙的鳥叫聲:有的嘰嘰喳喳,有的咕咕嚕嚕,有的嘀哩嘀哩,還有的啁啁啾啾;有的悠揚婉轉,有的清脆響亮,有的舒緩細長,還有的明媚短促;有的像是自語,有的像是交談,有的像在對歌;有的卻像在吵架……百鳥齊鳴時,真像是演奏一首動人的樂曲!

這裡不僅是有名的“渭華起義”的發源地,同時還流傳著許多有趣的和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其中一個與劉秀皇帝有關。

相傳東漢時期的開國皇帝劉秀,曾被篡奪前朝之位的王莽追殺,逃難時經過橋南,眼看就要被王莽的人馬追上了。在這危急的時刻,忽然從空中傳來了幾聲清脆的鳥叫聲:“劉秀!犁溝!劉秀!犁溝!”這時,驚慌失措的劉秀才發現旁邊有幾道農民剛剛耕過的深深的犁溝,他急忙躺了下去。騎著大馬的王莽追來後,找不到劉秀,他這才得以脫險。現在我們這裡還有當年王莽騎馬經過的山溝—“馬蹄溝”,和劉秀逃難時穿著草鞋經過的土坡—“草鞋坡”。

近年來,家鄉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崎嶇不平的鄉村小路,現在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公路,大大小小的車輛在公路上穿梭著,來來往往。還有更寬闊的高速公路正在修建中。兩條像長龍一樣的鐵路穿過家鄉,伸向遠方,每天都能聽到長長的火車“嗚—嗚—”地唱著凱歌從家鄉呼嘯而過。山裡優美的環境,吸引了大批企業的投資,當地有名的泉水加工廠“秀龍山泉”,讓全國各地的人都品嚐到了家鄉清澈甘甜的泉水。同時在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支援下,新增了大片的桃園、蘋果園、核桃園、花椒園……環境美了,收入多了,家鄉人民的心也亮了。

隨著改革開放的大力發展,家鄉的人們也都開始過上了幸福的日子。最近,二爸高興地搬進了政府規劃的新農村小區,小區的樓房高大漂亮,室內寬敞明亮。鄰居的張伯伯、李叔叔買了麵包車和小汽車,家家戶戶都有了冰箱、洗衣機,有的家庭還裝上了空調,看上了液晶大彩電,甚至還連上了無限網……人們都說:“還是黨的政策好!”

我的家鄉在變化,變得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裕。在這陽光明媚的藍天下,像花兒一樣朝氣蓬勃的我們更應該刻苦學習,努力向上,將來用智慧和知識建設美麗的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也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作客,到時我一定當你的嚮導。

小小年紀,善於觀察,雖不善言談,但心中卻裝滿詩情畫意。你用細膩的文字,清雅的筆墨,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秀美、生動的鄉村之畫,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真摯的情感如涓涓細流,點點滴滴滋潤讀者的心田,字裡行間,雖不說“愛”,但愛鄉情懷,卻深深地藏於每個字元,每個音律之間。

美麗的山水之鄉——洞橋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880字

我的外婆家洞橋是一個美麗的鄉村小鎮,那裡遠離喧譁和吵鬧,是一個寧靜的地方,也是一個天然氧吧。

天井山是遊客休閒觀光的好去處。瞧,草坪上盛開著小而絢麗多彩的野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野花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味。接著往前走,就到了池塘邊,池塘裡的水非常清澈,豔陽高照下,水面波光粼粼,那閃耀般的光澤,如同珍貴的鑽石,奢侈無比。池裡有鯽魚,如果你仔細盯著水面看,一定會看到鯽魚在水裡游來游去。餵馬棚很有趣,這裡充滿了笑聲,因為小朋友可以在餵馬棚裡看到三頭不同顏色的馬,還可以餵馬呢!只見一個小朋友採了一大把鮮嫩的玉米葉,手拿著玉米葉伸進圍欄裡。馬一見玉米葉,就張開嘴巴,露出一排黃黃的大牙,狼吞虎嚥地啃食著玉米葉,樣子怪滑稽的。天井可不能不看,“天井山”就是因為它才得名的。往井裡一看,哇,井是那麼深,根本就看不到底,裡面還有滴水的聲音,顯得格外幽靜。

洞橋葉家的銀杏公園裡,銀杏樹多得數不清,其中有幾棵是百年銀杏,年齡最大的有近800年的歷史呢!孩子們把銀杏葉堆成一座小山,然後一跳,把“小山”猛地一踩,就能聽見沙沙沙的聲音。還有人抓一大把銀杏葉相互向對方撒去,玩得不亦樂乎。一棵棵金黃的銀杏樹在蘋果樹、白樺樹、松樹等其它樹木的陪襯下顯得更加美麗,好像給整個公園披上了一件五彩繽紛的衣裳。

我的外婆傢俱體位置在賢德村橋頭塢,背後有座美麗的無名山,我和小弟弟特別喜歡到無名山上去玩。山上有一塊地方是養雞的,我們稱它為“雞場”,一看見“咯咯雞”,我們就想用土塊或樹枝來追趕它們。玩著玩著,有掉進水坑的時候,有被人發現的時候……可我們就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想停都停不下來。還有一片地叫筍地兒,這裡植物特別多,有蕨菜、地瓜、馬蘭頭……各種各樣的植物年年都很茂盛,從來沒有被破壞過。我和大人們曾來這兒挖過毛筍,一共挖了大概20支左右,最大的跟迫擊炮炮彈一樣大小,是不是很驚奇?

酷暑,烈日炎炎,我沒事做就到小溪裡捉青蛙。把手伸進清又涼的水裡,“嗖”地一下,捉到了一隻青蛙,再把青蛙去餵鴨子,那是鴨子非常愛吃的食物。

洞橋是一個美麗迷人的地方,它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吸引著人們的到來。

遊覽山水之秀美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2字

夜幕降臨,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來到了嶗山。

三個小時的路程已使我們疲憊,可一來到這裡,便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相機—記錄這晚霞的山水之美。

媽媽帶著我們來到了一個偌大的別墅之中,這也是我們今夜的住宿。晚飯過後,我和媽媽走到院裡。六月的和風,如冬日的驕陽,夏日的海灘,是那麼的祥和、美好。媽媽突然問我:“你看那是什麼?”我嚇了一跳,尋思媽媽是不是看到蛇了?我朝媽媽指的方向望了望,我笑了。“是螢火蟲!螢火蟲!”只見,如星星般閃耀的螢火蟲飛舞著,閃爍著。

我想去抓一隻,便往前撲了過去。我緊閉雙眼,又睜了開來。“唉?螢火蟲呢!”我有點小失望。“沒關係,媽媽給你抓!”過了會兒,媽媽也兩手空空地走了回來。媽媽怕我失望,便看了看前面的小賣部。“走,咱們去買雪糕!”一走進去,我挑了一個喜歡的,拿起便迫不及待地吃。嘴裡甜甜的,心裡也是甜甜的。

第二天清晨,伴隨著初升的太陽我欣欣然張開了眼。“幾點了呀?”媽媽看著睡眼朦朧的我說:“才5點,多睡會兒,待會兒還要去北九水呢!”我一聽,立馬揉了揉眼,從床上滾下來,“不睡了,不睡了!出去玩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拉著媽媽便衝到了早餐店裡。

大家都全副武裝後,我們便出門了。從住處走到了山中,又從山中走到了觀光點,足足花費了一個小時。來到第一個景點—也就是第一道瀑布的所在地。

這裡天藍如海,這裡山清如水,這裡鳥語花香,沁人心脾。繼續往前走,我們彷彿來到了一個世外桃源,再也看不到繁忙的城市,再也聽不到喧囂的街道,只有嘩嘩的流水聲縈繞在耳畔。我用手掬起一捧水,輕輕地拍打著臉龐,清爽極了……

這裡是平靜身心的絕佳之地。這是美好的一個週末。

未來在那一片碧水藍天之間 篇19

國二作文 ,896字

有誰記得,那個2010年4月20日的深夜,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縣東南84公里處海域由英國BP石油公司租賃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臺發生大爆炸,造成11名工作人員死亡,7人重傷;有誰記得,1986年4月26日,在烏克蘭切爾諾貝利,發生了史上最為嚴重的核爆炸,此次事故產生的放射性塵降物數量是在廣島投擲的原子彈所釋放的400倍!有誰記得,1942年至1953年,位於美國紐約以東靠近尼亞加拉河附近的愛運河,被當作垃圾倉庫傾倒工業廢棄物。此後,這裡的居民不斷髮生各種怪病,最後才得知,都是固體填埋汙染造成的!

一系列的觸目驚心,一系列的慘絕人寰,一系列的目不忍視,帶給我們的震撼豈止是那一串串殉難的資料,那一張張冰冷的照片!那一片片的滿目瘡痍,哀鴻遍野,又是誰造成的!

是人類,是人類自身的行為造成的!可是,清醒地正視自己的行為的人,又有多少!

如今,對人類危害最大的災難,便是地球臭氧層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危機。隨著世界科技和工業的迅速發展,人類的慾望和需求毫無限制地膨脹,世界的氣候正面臨著極其嚴重的問題,並存在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又是人類!而屢屢發生的氣候災難,則是大自然對人類極端的報復,長鳴的警鐘!

人類肆意地排放溫室氣體,毫無節制地使用汽車、冰箱、冷凍空調的冷媒、電子和光學元件的清洗溶劑、化妝品等噴霧劑,是以破壞了臭氧層,使人類自身和周遭的動植物的生活質量也收到了極大的影響,可謂是得不償失。

人類還沒有覺悟麼?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地球帶來的嚴重後果嗎?

亡羊補牢,懸崖勒馬,人類早就應該自我反省了!每一個人都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護岌岌可危的自然環境。少開車,減少不必要的炫耀,節能環保全靠自覺;少買衣服,時尚並不是鋪張浪費;少用紙帕,一次性筷子,保護生機盎然的綠色森林;少用電冰箱、電腦,儘可能減少碳排放……

看,那一片片青山綠水,藍天白雲。清新的空氣瀰漫在天地之間,鶯歌燕舞在青翠欲滴的樹梢,奼紫嫣紅綴滿整片綠意。如果人類真心悔悟,那麼,這將會是人類的未來,人類的歸宿。

人類只有一個家。所以,減少汙染,珍愛我們共同擁有的唯一的家園—地球吧!

水墨之間 篇20

高二作文 ,779字

一張紙,緩緩推開;一硯墨,細細硯磨;一隻手,輕握羊毫。

筆,飽蘸墨汁,抬起,落下,不帶絲毫猶豫。這是我心中的一個嚮往--在水墨之間自由馳騁。近在眼前,卻遙不可及,只可遠遠仰望。

筆尖,提起,卻始終不敢落下。不知從何下筆,直至那墨掙開羊毫的束縛,滲入紙張。只得放下筆,無奈嘆氣。

先生常勸我,多一點自信,大膽的畫。可,每每自己舉棋不定時,總會想起先生筆走龍飛的作畫之景;提頓自如地勾出幾根直立向上的花莖,峻拔勁挺;時而側鋒點染,幾提幾轉幾按,富有渾厚穩重之感的葉便躍然紙上;時而輕點花瓣,與顏料未乾之際稍加勾勒,色調與線條互相滲透,融為一體;時而快速波擦,幾筆細描,挺拔的山石便立於畫中……筆端行雲流水,或抑揚頓挫,墨便自然渲染開去,不拘形,不做作。那份自然靈動,渾然天成,便讓我仰望已久,而遠遠不及的高度。

我一心尋求,仰望那種境界,總為自己筆下無意亦無形的蟲鳥花草而嘆息,總為自己生硬呆板毫無進展的畫作而慚愧。即便先生告訴我,你已小有所成,應相信自己。我也只認為是安慰之語罷了。

直至那一日,表弟非要我作一幅畫贈予他。無奈之下,只得提筆。沒有任何參照,僅憑記憶,或點染,或勾勒,倒是溢位幾縷生動韻味。隨即,按腕一點,稍蘸水,就那一點勾出蕊來。凝神入筆,竟已忘了先生的風采,只覺世界漸次呈現在眼前。迅疾處如風過林梢,和緩處似幽泉凝咽,豪放處似異峰突起,清麗處若微風將面。原來,我真已小成了嗎?

轉頭,見表弟雙手攀著桌沿,眼中的光芒一如當初的我。

仰望,只是前進的方向,而非自滯的藉口。水墨之間,需要的不是仰望,而是從容落筆的自信。

水,成了墨,被一管羊毫所蘸,自心中一路氤氳開去,剎那間便有了生命,繪出獨成天姿。

仰望是一種姿態,更是一種信仰,我習慣於仰望,仰望成為人生進步的動力,但我們亦要學會回首,找尋自己的閃光點。

仰和回,咫尺間的距離,道出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