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問道相關作文20篇

山間問道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984字

被刺破的絲帶飄動著,被劃傷的手搖擺著,她猛搖著頭,漫無目的地跑著:她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她已經這樣兩天兩夜了。這兩天裡,她滴水未進。她跑著,跑著,眼前忽然一片昏暗,她感到一陣難忍的疼痛和噁心。她緩緩閉上了雙眼。她彷彿聽到了一聲“小姑娘,沒事吧!”也許是幻覺吧……她抽搐了一下,再也沒有了知覺,眼前是一片墨一般的烏黑……

她的眼睛緩緩睜開,這是哪兒?她正躺在一張鋪了竹蓆的床上,身處一間陌生的小屋,一間竹香四溢的小屋。她自己的床邊是一扇古舊的雕花木窗,頭頂掛著幾盆花草。不遠處,有一張小木桌,一把老藤椅和幾張小木凳,還有一個廚房和一個閣樓。一位老婦人,來到她的身旁。老婦人十分瘦小,銀白色的長髮,盤成一個髮髻,上面插上一個木頭雕花簪子。她的雙眸中流出慈祥的笑容,與老人獨有的智慧之光。她的眸子,如深邃的夜,如一潭清泉,如一張雪白的宣紙包裹著一滴濃墨……她深深的皺紋中,盛滿了溫和的氣息。老婦人笑了,嘴裡的一口白牙也跟著笑。

那位婆婆提起籃子,籃子裡面放滿了幹茶葉,它們是一種深沉的墨綠。有的蜷縮成一小團,彷彿在保護心中的小祕密;有的伸展開來,如同碧水上的一葉扁舟……婆婆把茶葉放入兩個白瓷杯中,她望著垂著雙眸,偷偷看著窗外細雨的女孩,嘴角上揚,從閣樓上取了兩個杯子,喃喃道:“水是茶的靈魂,不同的水,泡出的茶,香氣和口感是不同的。這,就是一場選擇,決定茶的靈魂的選擇。梅花上落的白雪,泡出的茶,輕盈,飄飄然;草葉上結的晨露,泡出的茶,清涼,沉穩爽口。但無論如何,不選是萬萬不能的。逃避又有什麼用呢?久了,茶不香水不甘了,不一樣要做選擇?但結果可能會差很多。茶啊,茶啊……”她一邊說,一邊燒水,水開了,冒著縷縷熱氣。她的袖子從杯子上一揚,水便倒上了。她握著杯蓋,一圈一圈緩緩打著轉兒,蓋子蓋好了。她的袖子從杯子上一揮,蓋子又打開了,熱氣與香氣,如潮水一般,湧出了杯子,瀰漫在整個房間。多麼好聞,多麼溫柔,如同樹木的共鳴,輕輕劃過女孩的面頰,帶走了一切苦中悶……她品了一口茶,臉上出現了幾絲紅暈。可口的茶伴著婆婆的話,流入了她的心田,流遍了她的全身。

茶杯見底。門外的雨,停了。陽光穿破厚厚的雲層,透了出來。逃避,又有何用?無論結果如何,終要選擇—就像選擇水一樣……女孩望著椅子上的老婆婆,深深鞠了一躬,跑了出去……

一小串腳印,通向家的方向,伴著清淡的茶香……

走在鄉間小道上 篇2

國一作文 ,665字

走在鄉間小道上,兩旁的樹展現著不同的綠色和身姿。透過樹與樹之間的間距,一片的田地映入眼簾。風擦著禾苗輕輕飛過,它的撫摸使田裡的禾苗翻起小小波浪,它自己也被這田地迷上了,走時還帶著泥土的清香。淺綠色的田給這正值旺盛的季節添了不少生機。

田裡星星點點散落著幾頭牛,還有幾個農民戴著斗笠在田裡忙活著什麼。那些牛滿不在乎地在一旁咀嚼反芻出來的草,站在那兒不時掃掃尾巴,抖抖耳朵,驅趕蚊蠅,呆滯著,目空一切。

田的旁邊都會有口水塘,水面不時會被深水裡冒出的泡泡所打攪,使水面泛起一圈圈好看的漣漪。水裡總有細長的黑影擺動身子嬉戲。撿一塊石子兒,扔進水裡,攪渾了水,驚擾了魚,那一條條黑影迅速消失在深水裡,不見了影兒。

田的上空有兩條大鋼繩兒,牽著一個個整齊排好了隊的小車,搖晃著消失在繩子的盡頭。祖父母說那是運煤的。我想,坐那個應該比纜車好玩兒吧?

不知不覺走進了小山,山上幾戶人家隨意地把雞放養在家周圍,讓它們自己找吃的,探索新世界。那一個個黃色的身影東張西望,這啄啄,那啄啄,可愛極了。深沉的山不時被鳥鳴雞叫打破沉寂,灰黑色的身影掠過樹梢,消失在山的另一邊。有時也能聽見貓頭鷹“嗚咕,嗚咕……”的叫聲。

沿山路走到了山的另一邊,山下有片竹林,林間有被人踩出的小路,旁邊還有一口湖。青綠的竹子散發著清香,清新的空氣令人神清氣爽,一旁的湖在竹林的映襯下也泛著綠色,幾個人正在那兒鉤魚,看起來收穫不少。旁邊有頭牛正在吃草,它瞪著水靈靈的眼睛看我,沒有要動的意思。

走在鄉間小道上,我文思泉湧;走在鄉間小道上,我邁不快腳步。一切都那麼美,那麼好!

問道音樂 篇3

國二作文 ,698字

古人云:“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可問道於博學之士,有道之高人,也可問道於自然之物。

我問道於音樂,音樂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愛小提琴,小提琴就像我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隨著我的長大,我開始認識一些小提琴家。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海菲茨和帕爾曼。他們的曲子總是那麼動聽,充滿生機,強勁有力,給予我生活的力量。

晚上,我仰望星空,回想起一天的經歷,沒想到我身邊竟然有那麼可悲的人。她暗地裡無數次地排擠我,我卻渾然不覺地把她當作朋友。我開啟手機:“咪啦哆……”海菲茨的《流浪者之歌》的旋律響起,我的心情就像曲子一樣悲傷。我用手掌託著腮幫,仰望星空。對她的不滿,被拋棄的傷感,對當初的後悔,一時間湧上心頭,我陷入了對深重的沉思。突然,琴聲變得輕快,彷彿流浪漢找到了家。我感受到海菲茨的調子在跳動,手指在不停地攀爬著高音,在不停地揉弦,我彷彿看到流浪者嘴角掛著笑容,感受到他內心的喜悅。這琴聲一次又一次猛烈地撞擊我的心靈,我的心也隨著音樂跳動。我彷彿從黑暗的房間裡走出來,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之中。音樂的感染力可真大呀!是它讓我的內心變得更加堅強。

我漸漸養成每天晚上聽小提琴樂曲的習慣,音樂漸漸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給予我無限的啟迪。

學習一天真累,我連連受挫,不知如何是好。我想到了音樂,想到了腿腳殘疾的帕爾曼,便又播放起他那首動人的曲子《精靈之舞》。跳弓接連不斷衝擊著我的耳膜,弓在弦上跳動、奔走,就好像一群快樂的精靈在舞蹈,我的心情頓時變好。帕爾曼邊笑邊演奏著,我能感受到他的積極、樂觀。整首曲子是那麼的完美,我也隨之開朗起來。

問道於萬物,問道於音樂。是音樂教會了我樂觀、堅強,這也許是我一生的幸福。

時間知道 篇4

高一作文 ,624字

不用說,時間知道,時間知道樹的年輪轉了幾個輪迴,時間知道飛來的燕子又即將歸去,時間知道人生的長短,當然也會知道在你忙忙碌碌卻又渾然不知的時候白了幾根銀絲,而這些時間都知道。

人們經常會說,人生苦短,要珍惜當下,唯恐時間會慢慢的消退慢慢的遺失,可誰能知道時間在冥冥之中教給我們的太多,知道我們的太多,也吞噬了我們的太多。記得曾經一個朋友告訴過我,時間之所以會一天天變少,是因為時間將它知道的都告訴了我們,因此他便從一個胖子變成了一個瘦子,最後便消失不見了。事實上,他說的這句話是對的,人的這一生,不多也不少,不緊也不慢,不潦草也不完美。一切都像是預謀好的一樣,剛剛好。原來,時間都知道。我不敢妄言,但直覺漸漸的告訴我,時間的確在默默裡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只等著當你走到的時候恰到好處的告訴你。默默之中,時間就這樣悄悄地將它知道的都告訴了我們,而又無聲無息的溜走了,使我們不願承認卻也不得不承認。

當歲月也留不住時間了,白髮會將時間最後的遺言在夢中寄託給我們。時間陪著我們,在我們知道的過程中也漸漸的老去,但是我敢肯定他總比我們先走,在默默裡注視著我們,讓我們有時痛不欲生,有時心花怒放,漸漸的讓我們也習慣了這撲朔迷離,爾虞我詐的淒涼世界。慢慢的我們將不再害怕,只願到老,在最後的時光裡,與自己白頭偕老的愛人,平淡的接受時間最後的知道。如果真的到那個時候,我們也都終於明白了,當時人們說的那句極樂世界罷,那便是時間最初的棲息之地,學習的樂土,知道的全部!

醉人的山間風光 篇5

國二作文 ,524字

在我外婆家,那裡的村莊都離我外婆家很遠,沒有嘈雜的聲音,有著美麗的景色,簡直達到了世外桃源的境地。

從我外婆家向北行走進入到森林深處。清晨,剛下雨的森林中帶著點新翻的泥土氣息,植物的清香沁人心脾,花兒的清香不住地鑽入我的鼻中,讓人陶醉。

有時進入森林深處的一條小道上,運氣好時還會看見在本地罕見的三五成群的松鼠在嬉戲、打鬧,好不開心。樹下不時地滴下清晨的雨露,濃濃的晨霧披覆在茂密的樹林上。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連結在一起,形成了天羅地網。還好這山間小路只有一條,可以原路返回,再往前便是這森林中最有韻味的地方了。

在這片森林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這裡生長著一棵清朝晚期的百年老樹,你別看它經歷上百年的風雨摧殘,可仍就儲存著它最陽光的一面。許多久別故鄉的人都會來看望這位已年老的“長輩”。每年中秋時節它都會結下累累碩果,為這裡的動物準備了美美的一餐。

在對面的那棵小樹上纏繞了一條野葡萄藤上面掛著晶瑩的紫葡萄,看著都讓人忍不住唾津潛溢了。小樹上還掛著幾串小小的果實,紅紅綠綠的可好看了,在這棵樹上還有一個鳥窩,窩裡還有幾個鳥蛋,我怕其他貪玩的小孩子拿去就把鳥窩放在了比較高的地方。

在這片讓人陶醉的森林中,養育了千千萬萬的生物,這山間裡的風光讓我陶醉。

山間 篇6

國三作文 ,599字

輕風拂過臉龐,樹葉掃過手心,雖然已在冬天,這兒卻依然生機勃勃。

那天,媽媽帶我去爬山,在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上走著,一直來到一座森林……

在森林中漫步很舒服,陽光從葉縫裡點點漏下,將那陰冷的森林變得有些兒明亮而溫暖。在林間走著,突然,媽媽停下腳步,蹲下身來將一顆翠綠但不起眼的小草拔起,弄掉根上的泥巴,轉過身對我說:“這是苦菜,它的生命裡十分頑強,只要有一點土它就可以生存。我們以前經常挖這種野菜吃。我們把它帶回家去種起來。”我仔細地觀察這棵小草,它的葉片尖尖的,像一串飛鏢,綠油油的,人覺得十分可愛。

我們繼續向前去,在不遠處有一簇簇灌木叢,上面點綴著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那有大的,也有小的,看起來就像深綠色錦緞綴著一塊塊大小不一的白玉,十分好看,令人賞心悅目。我指著那簇灌木叢上的花問媽媽那是什麼花,媽媽對我說:“這是刺梅的花,也叫野草莓,夏天的時候就可以摘下來吃了,這刺梅的味道很好,是我們小時候的零食。”

走出森林,我們來到了一片遼闊的原野,那是大片滿是茅草的原野。那茅草一片一片的,一眼望去,只有大片的金黃色,望也望不到邊。一陣清風吹過,大片的茅草都向一邊拂去,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掀起了層層波浪,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點點金色的光華,我們走在其間,就猶如在海上盪舟,金黃色的海浪翻滾著,一陣陣夾雜著泥土味的清香撲鼻而來,令人沉醉不已。

山間,一個誕生精靈的地方……

山間,你的美令人沉醉……

雨後的山間 篇7

日記 ,453字

近日雨水很多,估計是由於立秋的緣故吧!每天晚上睡得很香,再也不是翻來覆去的折磨自己了。涼風從窗戶裡吹了進來,感覺甚是涼爽。真想永遠沉浸在夢中,但是由於每天對自己的要求,要去山間散步。依舊是五點多起床,自己走上征途。

到了山間,周圍全都是霧水。霧水本來就是小水珠的構成,四處環繞,根本看不見對面的山是什麼樣子的。自己走在路上,感覺有種騰雲駕霧的心理,自己站在山間,想象著自己就是個小仙女,然後一身白衣紗衣,帶著花環,飄蕩在霧中。這是個多麼美麗的意境啊。我小心的走在路上,發現地上的土真的很滑。也許是昨晚下了雨的緣故吧!一不小心就會摔倒。看著自己鞋上和腳上的泥巴,真讓人尷尬。不過沿途空氣倒是清新,這是我每天早上來的原因吧!其實,今天早上弟弟也準備和我一起的。但是那個懶貓,我早上六點叫他。他居然給我模模糊糊的說讓先走。我有什麼辦法,很明顯他是肯定不去了。其實對於他來說多出去走走也是可以的。

我一直覺得我一天之中最好的時光就是早上去山間一回。讓我去領略每天的不同,今天給予我的是霧。現在我的頭髮還依舊溼著呢!

梅花湯餅——山間清供改寫 篇8

續寫改寫 ,925字

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嘗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麵作餛飩皮,每一疊用五出鐵鑿如梅花樣者,鑿取之。候煮熟,乃過於雞清汁內,每客止二百餘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後留玉堂元剛有和詩:“恍如孤山下,飛玉浮西湖。

—宋人林洪《山間清供》

在家時,阿孃總做些好吃的東西,往常不覺得什麼,如今離了家中甚久,格外想念。尤其那一道“恍如孤山下,飛玉浮西湖”的梅花湯餅。

幼時,隨阿孃清晨就起,踩著薄雪去山中採梅,綠萼白花,獨見花而不見葉,敷了一樹芳香。往往只摘那才開的,香氣此刻聞不見,泡在水中便慢慢滲進水裡。

阿孃說花是樹的孩兒,該留些念想,便總不多采,小小的籃子鋪了一層便回了。盆中舀上一瓢清冽的山泉水,將白梅花另洗淨了扔將進去,阿孃又在櫃頂取了少許檀香末兒撒在水中。

此刻阿孃卻又去宰雞,另起了爐灶,將洗淨的三黃雞肉切成塊兒燉煮,又入了些蔥薑蒜去腥。這一下便如突然停頓了一般,無事可做了。搬了小板凳坐在爐灶旁,一邊烤火一邊搖著蒲扇。

約莫過了一二個時辰,雞肉的鮮香便溢了出來,問著撲鼻而來的肉香,忍不住擦擦嘴角的口水。此刻卻還不能出鍋,阿孃也挽了袖子忙將開來,將盆中水過濾好,便只剩下了融合著梅香與甘醇檀香味道的清水了。往裡頭加麵粉,直到成了稍硬又不結塊的光滑麵糰才作罷。揪出一個個圓潤可愛的面劑子,自告奮勇幫著阿孃擀皮兒,出了一堆奇形怪狀的皮子,惹得阿孃一陣笑。皮子五張一摞擺好,用那五出鐵鑿壓出如梅花般的花樣來,一個個擺放好。

這時候,雞肉也可出鍋了,金黃的雞皮覆在粉嫩香滑的肉上,湯底乳白漂著一層著一層金燦燦的雞油,點綴著一些蔥花,不可謂是叫人食指大動。阿孃卻將雞肉單獨撈了出來用缽缽乘好放在了一旁,只留了雞湯,將那梅花兒般的面花兒挨個兒下進鍋裡,不消一會兒便浮了上來開出層層疊疊的花兒來。這時也是香味最是濃郁的是時候,梅花的香氣,伴著檀香,似乎還融了新雪清冽,接著便是雞肉的鮮香,油而不膩。

盛起一碗來,迫不及待往嘴裡送了一朵,才入口就滑溜溜的滾下肚去,層層的香氣回上來,叫人喜滋滋眯縫了雙眼,只可惜這般好看又好吃的湯餅阿孃並不叫多吃,約摸著吃了二碗餘便叫著停了嘴。

如今想來,又有幾人有這般心思與功夫去做這般奇巧的吃食呢?徒留一個回味罷了。

我讀懂了山間花草 篇9

國二作文 ,729字

從前在遊山玩水時,曾有這樣一個時刻。我用幼小的手指著那美麗的景色問父親:“這些風景都有什麼意義?它永遠在這裡,永遠都是這樣。”

父親的回答很冗長,很深奧,我承認我早已忘記。但我在自然間遇到的兩位陌生人所給予我的答案,我仍記憶猶新。

初上四年級時,我來到了北京郊區的蟒山。當時正是綠樹蔥鬱之時,景色甚是幽靜致遠。猛然抬頭,在那空蕩蕩的石階上,我的前方,是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白髮蒼蒼,卻鶴髮童顏,那佈滿皺紋的臉上,散發著孩子般的生氣。當我經過他身邊時,他似乎正在“觀賞”一極不起眼的道旁怪石,還不是發出讚歎。我在心中嘲笑那老人,暗暗稱他奇怪。於是,我便悄悄欲“溜之大吉”,哪知那老人竟轉過身來對我說:“孩子,你看見那怪石了嗎?”我搖搖頭,並仔細看了看它。

它的確很美,我認為,是一種默默無聞的美麗。那老人說:“它在這兒,像許多其它景物,一葉一花,難道不是在等待一雙眼去欣賞它,一雙手去撫摸它麼?”那石的確十分美麗,難道它就在等待那發現美的心靈麼!

又一次,我在遊頤和園萬壽山的時候,游到了一處人煙稀少,卻風景宜人之地,就忘記了時光的飛逝,在一處草地上坐下來,觀賞附近的亭臺樓閣。偶然間,我發現那花叢深處又一個身著火花太陽長裙的女人,但只是當我走進一瞧,才知道那是為畫家,用一種極細的畫筆勾勒著一朵太陽花的外形,她邊畫,邊自言自語:“這兒比園中任何一個景點都美,卻沒有來看的,真失去了它的意義!看來,我這畫兒要成為這花開過的唯一證據了!”

風景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它們在等待,它們知道那等待總會有盡頭,總會有用心觀景的人來發現它,來讚美它,來向它微笑。這,就是它的意義。從此之後,我用讚美,欣賞的目光看待身邊的一花一草,一樹一石,因為它們都在等待一個這樣的目光。

悟山水之道,品山水之美 篇10

國一作文 ,904字

古人都具有山水情懷,文人墨客乃當中之最。其一生遭遇或坎坷、或騰達,及依山傍水時,思緒沉靜隨風飄蕩於自然之間。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山,鬼斧神工,創世之美,剛柔並濟,一陰一陽,難怪乎能使眾人沉醉,望眼一片綠、或晴朗、或風雨,別具一番趣味。山之高,巍然聳立,水之柔,清澈溫婉。及夕陽西下,黃昏至,火紅映底,偶有清風掠過,頓覺心曠神怡,俗世雜念已拋,靈魂融於天地之間,萬籟俱寂,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潮起潮落,立於眾山之巔,低頭俯視,其感情無法言喻,真真是“而今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爬山之艱難,可與西天取經相比,峰迴路轉,蜿蜒曲折,千辛萬苦爬至一處,仰頭一望,前途渺茫,登頂之路愈發險峻,思緒亂、心神擾,氣息不穩。心志不堅定者止步於此,唯有鬧中取靜,從容不迫,才可向上攀登。吾前往九峰山渴望一覽山水之美,正值酷暑,水已乾涸,山中雜草叢生,只感悶熱,山雖美,卻無觀賞之心,興致缺缺,下至山腳,匆匆離去。後因此思索過一番,才悟到山水正如陰陽,兩者缺一不可,空有山無水,太過陽剛;空有水無山,太過溫婉,登山之說,亦可講為登山品水。

悟山水之道,品山水之美,山之形態眾多,皆有人好。吾獨愛獅子山,其雖險卻不失雅趣,雖不名卻有如獅子的驕與尊。因這山緊傍著水,形酷似獅子,乍眼望去,猶如一頭獅子起浮於水中,仍為殺敵撲前之勢,高昂的頭,對其命運的不屈,令吾肅然起敬,不禁潸然淚下。誰不曾有一段充滿挫折的往事,誰的心中不曾住過一頭這般的獅子,“永不低頭”的獅子乃是一種信念,然而是何種原因令吾產生此番聯想?思索一番,乃悟到:山水情懷乃個人情懷移情于山水,山水之道乃人生之道,所喜之山水,乃個人思想之體現。這便解釋了為何古代有眾多文人墨客尤愛山水,除了山水之美,更是靈魂與其景共鳴。一座能體現人生經歷的山,再伴柔水叮咚,難怪乎能令人沉醉,書下諸多山水詩。思及此,覺得通透甚多,伴著音樂,不禁思如泉湧,寫了大半。真真是邊寫邊悟,如今細想,覺得少了些許東西,便在此將其補上:人類的山水情懷有部分原因是祖先的生活環境所致,因此,品山水之緣由眾多,仔細想來,倒挺別致有趣。

悟山水之道,品山水之美,吾心悠悠,只看那高山靜水,通幽處,獨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