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尚廉相關作文20篇

崇德尚廉 篇1

國二作文 ,577字

伸張正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我們每個人都必要的品質。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句話說得對。在春秋時期,晉國的祁奚,他告老退休時,晉悼公向他詢問接替他的人選,他想了想說,解孤最適合了。而解孤正是他的仇人啊!可解孤臥病在床,不久後就過世了。晉悼公請祁奚再推選一人,他推薦了他的兒子—祁午。

這個事件告訴我們要向祁奚學習,推舉賢人時考慮的應是品行和才能,而不是出於私心,他是個做事公正的人,在歷史上像他一樣值得我們學習的有很多,如曾國藩、劉開渠、黃旭華等。

他們的身行讓我們懂得誠實守信、遵守規則,崇尚正義是廉潔的基本品質,知錯就改,是擔當,也是一種美德。

崇德尚廉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美德,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品德高尚的人,比如教師,他們辛苦地教育著我們卻不圖名利,如蠟燭般燃燒著自己卻照亮了他人前行的路;我們的父母們,他們含辛茹苦地養育我們,卻不圖回報,像蠶一樣,一直為我們付出直至死亡;我們的朋友們,他們熱情大方、寬容,像陽光一樣照著我們,給我們溫暖……

從古至今,清廉高尚的人有許多,他們都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誠實守信,遵守規則,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為社會、他人、國家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那麼世界將更美好。

金秋十月,天高氣爽,丹桂飄香。讓我們學習廉潔文化,認識它、發展它,崇德尚廉,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崇德尚廉 篇2

國二作文 ,982字

俗話說:“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今天的中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明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未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主力軍……而面對一個個這樣重要的責任,作為中小學生的我們,必須要做到崇德尚廉。所謂的崇德尚廉,就是指我們要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增強愛國、愛民、愛家的情懷,養成遵紀守法、崇德尚廉的習慣。

然而,要擔負起國家的重任,要做一個崇德尚廉的好學生,還應當這樣做:

首先,我們要學會明善惡辨是非,這可是做人的首要品質。要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善與惡,是與非無不處在,隨時可遇。而這些往往是少不了從眾心理的推動。例如,過馬路時,有幾個人闖了紅燈,你也跟著闖了過去;教室裡,一片紙屑,一截鉛筆頭,順手扔到桌下了;課間,有同學在廁所吸菸,你也接過了一根……也許你認為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是你錯了,這正是你道德敗壞的開始……因此,我們必須擦點雙眼,開動腦筋,明辨善惡,分清是非,弘揚正義,維護真理,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們要知曉榮辱做好人。我們不僅要懂得榮譽的重要,也要懂得知恥,兩者相結合,這樣才能做一個行為高尚的人。羞恥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起碼的道德素養,是做人的底線。我們要想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要想為祖國贏得榮譽,要想做一個高尚的人,既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要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所以,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做一個講道德、知榮辱的中國人。

最後,讓我們一起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立大志。古人說:“充實為美。”擁有一顆自尊自愛的心,具有紮實的學問和高尚的人品,就是充實。充實的人,是自信的,有道德感的人。有了自信,就會自強,就會立大志。因為這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一個人,相信自己,努力不止,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個民族,只有自我砥礪、奮發圖強,才能掌握自己的前程與命運;一個國家,只有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才能以偉岸的姿態出現在世界各國面前,才能雄姿英發地躋身世界之林。因此,我們應該樹立雄心鬥志,做一個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好少年,要勇於進取,不斷創新,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貢獻力量!

讓我們一起做個崇德尚廉的好學生,讓我們養成遵紀守法、明善惡辨是非的習慣,讓我們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進,一起為我們的祖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崇德尚善,積極向上 篇3

高二作文 ,824字

善良和道德,自古便是古人對自己的至上準則,君子最好的明信片便是仁德。在如今這個時代,物慾橫流,拜金主義,唯我獨尊比比皆是,但是對善良與道德的嚮往仍在人們心中流淌。

善是高尚的代言。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百姓成為戰爭的犧牲品,更有曹操這種“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暴虐。劉備兵敗新野,在危難中他沒有放棄身邊的百姓,被曹家困於長阪。諸葛亮曾勸他放棄百姓脫身逃走,但是他卻決絕的搖頭;面對百姓的感激,他以熱淚相報,終於重新收回了零亂的人心。他的熱淚中含著善良,感化了百姓的心;他的搖頭中藏著仁德,感召著天下的賢者。他從白手起家到三國鼎立,全靠那仁德的熱淚,在後來的《三國演義》中他更是仁的化身,成為高尚的代言。

德是崇高的影子。曾有個貧窮的農民在農作時聽到有人呼救,將孩子從池塘中救起。作為回報那孩子的父親將農夫的兒子和自己的兒子一起一起送去了學校,在之後的幾年中這兩個孩子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一個叫邱吉爾,領導了英國打贏了二戰;一個叫弗萊明,他發現的青黴素在二戰中拯救了無數的戰士。一個簡單的善舉,成就了兩個孩子,將本來平凡的行為變為高尚的美德。沒有這種善良的品德,英國也無法從二戰中走出了。一個道德折射出的不僅是兩個孩子的成功,更是一個民族內心深處對德的崇高信仰。

德和善其實滲透在社會的方方面面。小月月事件後人們對路人視而不見的行為表示譴責時,善和德滲透在日常的言行中;社會行為準則對不道德的唾棄時時浮現在眼前時,善和德滲透在大家的腦海中;當社會各界提倡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精神時,善和德滲透在民族的精神中;當世界各地、不同人種、不同年齡的人都懷著對君子高尚品德的嚮往時,善和德滲透在人類的靈魂中……

從日常的瑣碎到民族的存亡,從萊茵河畔到世界屋脊,從點滴的現在到渺遠的未來,對善和德的嚮往從未停歇。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古人對德和善的傳唱仍在如今的腦海中迴盪,不僅是現在,到未來也不會停歇。那個聲音繚繞在耳畔:“崇德向善,積極向上”。

讀書勤思崇尚廉潔 篇4

國二作文 ,721字

身為中學生的我們,都明白一個學習道理—讀書要勤于思考,但我們還應做到“崇尚廉潔”。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身為接班人的我們無論多艱辛都應完成這個任務。

你們知道嗎?只有勤于思考,才能悟得更深,亓步得更快,我們既是學生,動腦筋,勤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讀書勤于思考的人,看到難題,總會不厭其煩地思考,哪怕費上九牛二虎之力也要算出這道難題—大有做不出此題誓不罷休的氣勢!而反之,不勤思考的後果便可想而知了!總之,你定要清楚,勤思考能讓愛學習的人變聰明,愛學習的人必定是聰明之人,聰明之人必定是愛思考的人,愛思考的人必定有莫大的勇氣,莫大的自信,莫大的快樂!我們是學生,讀書時部要思考的,勤思考才能使我們堅持不懈地去學習!

讀書勤思,我們學習中必不可少。而崇尚廉潔呢?自也是我們所應做到的,這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推崇的一種人格境界,它要求人們誠信、廉潔、正直。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學生,我從課外閱讀中瞭解到中國歷史有上很多官員因為貪汙腐敗而成為階下囚,同時在閱讀中也看到了很多兩袖清風,為民辦事的清官,好官。於是我想在今天我們這個文明的時代裡,作為一名人民的公僕更要抵制紛繁複雜的誘惑是,廉潔道理人人都懂,腐敗分子也要懂,但人性的缺陷使其不能抵抗誘惑。所以,我說崇尚廉潔,而並非擁有廉潔,當廉潔未成為一個人的信念時,廉潔只是外在的。

我想,只要我們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行為,堂堂正正地做人,乾乾淨淨地做事,且能勤于思考地讀書……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更擔負建設強大祖國的重任!

我們要讀書勤思,崇尚節儉,知曉廉恥—也就崇尚廉潔了!只有這樣,將來我們才能成為建設國家的優秀接班人!

崇德文明廉潔 篇5

國二作文 ,681字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崇德、文明、廉潔,這是為人處世的道德品質,這值得我們去追求。今天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明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和接班人,是未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主力軍。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誘惑力的世界裡,我們必須有一把崇德、文明、廉潔的標尺來束縛自己。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我們現在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重要塑造期,所以我們一定要鑄造自己良好品德,邁好人生第一步!而我們應該怎樣鑄造自己良好品德呢?那麼我們就要做到以下四點:一是明辨善惡分是非;二是知曉榮辱做好人;三是自尊自愛品自高;四是自信自強立大志!只要做到這四點,我想我們就會是一個品德高尚、誠實守信、受到他人尊重的一個人了!

什麼是明辨善惡分是非呢?這很簡單,我們只要懂得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就可以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擦亮雙眼,開動腦筋,明辨是非,弘揚正義,維護真理,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那知曉榮辱做好人又是什麼呢?孟子曾說過:“同情別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恥的心,人人都有;對別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有道德,知恥辱的人。

自尊自愛品自高和自信自強立大志則讓我們成為一個堅定原則,持之以恆的人,自信者,天佑之;自強者,天右之;立大志者,事竟成。讓我們一起成為一個充滿雄心壯志、一個自信自強、勇於進取、不斷創新的時代新人!

最後,讓誠實守信、崇尚正義、廉潔知恥這把道德標尺伴隨我們的成長,做一個有道德、有文明的人!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 篇6

國二作文 ,1071字

國家需要崇德向善。記得每年的感動中國嗎?那一位位先鋒人物正是道德和善良的化身。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股股正能量,演繹了一段段傳奇,譜寫了一曲曲篇章。令我記憶深刻的是林俊德—一位愛國敬業的老人,為研究原子彈富強祖國,振興中華民族,他刻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寸步不離。儘管自己年邁已高,身患重病,他仍堅持工作,甚至在病床上還念念不忘自己身負重任,不忘自己還未完成的工作。憑著對祖國對工作的滿腔熱血和自己不畏病魔的堅強毅力,他竟走下病床,帶著氧氣瓶,開始工作。正如他所希望的把生命中的分秒時間用在完成工作專案、復興祖國的大業上,他以堅強的意志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在他的心中流淌著愛國的熱血,噴吐著敬業的熱情。林俊德身上彰顯著崇德向善,他也早已將崇德向善納入自己的靈魂,早已把國家、民族看得比一切重要。相信吧,整個中華民族正因為有如此人物,如此信仰,如此力量才能歷經滄桑而不衰,永遠雄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國家需要更多的崇德向善來鑄造偉大的復興之路,來鑄造輝煌,民族需要更多的崇德向善來振興國業,來譜寫篇章。

人人需要崇德向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小的個體,就如一顆小小的星球,大家組合在一起構成了社會這個浩瀚的宇宙。每個人在不同的場合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看似無足輕重,實則至關重要。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力量,如果我們都守著崇德向善的原則,都做一個崇德向善的人,在他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那麼整個社會都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面對因心臟病突發而昏倒在路邊的老人,兩位湖南大學生不顧旁人說的閒話,毅然決然地將老人送往了醫院,救了老人一命。在面對記者採訪時兩位學生坦誠地說:“人命關天,當時也沒想太多,好人有好報,就算是被賴上了也就當時做了一件善事吧。“人人都希望在逆境和困難面前能得到他人真心的幫助,那麼就應該在他人需要自己的時刻主動提出幫助,以崇德向善,於人利己的態度幫助他人解決燃眉之急。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是講道德最根本的體現和要求。一個人在最困難只是能夠得到他人的援助就如同在廣闊無際的沙漠中望見一片綠洲,如同漫漫的黑夜迎來那破曉而黎明。

以一顆崇德向善的心去面對生活,就會體驗到更多蜜一般甜美的歡樂;以一顆崇德向善的心去振興祖國,就會推動社會飛速地進步,造福千千萬萬的百姓;以一顆崇德向善的心去接待他人,就會收穫到他人真誠的關心和回報。世界需要崇德向善,讓我們做一個崇德向善的人,一個品行高尚的人,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吧!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 篇7

國三作文 ,5306字

【篇一:奮發向上崇德向善】

奮發向上,是中華兒女幾千年來與大自然拼搏而儲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華文明發展歷史的光輝結晶。奮發向上的精神,促進了社會人文的發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進了人類與自然、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中國共產黨人,就是憑著奮發向上的革命精神,從弱小走向了強大,帶領人民趕走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國,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古人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人之初,性本善”,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精髓的中華兒女,我們必須以崇德之心、向善之本才能在變幻無常的國際潮流和暗流湍急的改革中做到仁者無敵。

那麼對於青少年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覺得,作為學生的我們,將來都要走入社會,只有具備自強不息的品格才能立足於社會,成為有所作為的人,那麼,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塑造堅毅剛強,奮發向上的性格。

現在我們必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恰同學小年,風華正茂。有老師指導,有同學切磋,有浩瀚的書籍引路,可以心無旁騖求知學問。此時不努力,更待何時。要修德,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我們應該努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一切美德的基礎就是愛,愛是生命的最強光,心存愛別人的心,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看到老人摔倒了就勇敢去扶,你要相信世間並不總是傷害好人讓其遭到譴責。人都是會老的,難道你願意哪天老了以後,自己一人摔倒在街道卻無人問津?我們應該有愛,從自己做起。大多數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而北大的校長就曾鼓勵學生勇敢地伸出手,一切的後果由他們承擔!你油然而生的正義和善良或許會挽救一個孱弱的生命,為這個如冰雪世界般冷漠的社會升溫,讓其他人看到人性的光芒,也開始愛別人。

看到有困難的同學就耐心去幫,或許你只是花了一部分的課餘世間,但你卻能收穫一份純真的友情;或許你只是為他解決了幾道題目,但你卻能讓他銘記於心慢慢提高成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班級就會擁有團結的風氣,如大家庭般溫暖如春。愛是茫茫宇宙中最富生命力的那顆星,一顆獨自在夜幕不夠明亮,但許多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發出像鑽石一樣璀璨的光芒。

毛主席曾經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我們青少年只要有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不久的將來成為國家棟梁,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富強,更加美麗。就能讓中華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強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寶貴財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織部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強大動力。

【篇二: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弘揚中華傳統文明禮儀】

偉大的中華民族具有悠悠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史,文明禮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內容豐富,幾乎滲透於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謙讓友愛、尊敬師長、尊老愛幼、儀表端正等。這對於培養良好的個人素質,協調和諧的人際關係,塑造文明的社會風氣,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價值。

良好的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由此可見,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一個人的文明禮儀不僅代表著他生活環境的禮儀風貌,也象徵著一個國家的禮儀風貌。同時,一個講禮儀的國家絕對是一個社會風氣良好的國家,是一個沒有被任何汙穢之氣汙染的國家。作為中小學生,應該秉承“講禮儀,樹新風”的良好理念。講禮儀絕不是說說而已,要用行動來證明。

古時“廉頗交歡”,“程門立雪”講的就是關於文明禮儀的小故事:藺相如和廉頗是春秋戰國時期趙國的大臣,兩人起了矛盾,當廉頗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覺得對不起藺相如,決心當面請罪。他脫下戰袍,赤身揹著荊條,跪在地上,泣不成聲地向藺相如認錯,藺相如見此情景,急忙扶起廉頗,兩人緊抱在一起!矛盾化解了……宋代有個叫楊時的人,是理學家程頤的學生,他去拜見老師程頤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頤正在睡午覺,楊時就站在門外靜靜地等候,直到程頤醒來!這時雪已經下了一尺多深……楊時、廉頗、藺相如這些古人的講文明講禮儀的行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啟迪和思考!

作為中小學生,我們應當時時刻刻做到講禮儀,從小做起,養成講禮儀的好習慣。在學校裡,我們要做到尊敬師長,愛護同學;在家庭中,我們要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對待長輩,我們應該“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在與親人相處時,我們應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在儀表上,我們應該“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中國正在雄起,我們要積極地學習傳統文明禮儀,傳播文明禮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好準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堅強向上,奮發圖強。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習總書記激勵人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鼓勵全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

【篇三:奮發向上崇德向善作文】

如果說社會是一張縱橫交錯的網,那麼德與善便是那不可或缺的樞紐,以其微小卻足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支撐著一切;如果說社會是混沌模糊的夜空,那麼德與善便是那璀璨閃耀的星光,以其微弱卻不可抵擋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的迷茫。

或許有人會疑問,到底什麼是“德”與“善”,它們又為何如此重要。是的,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忙於工作與享受,生活的美好與甜蜜讓他們無法自拔,尖端產品的出現讓他們應接不暇,發微博、刷微信讓他們樂此不疲。但是,當資訊科技已經成為社會主流的時候,人們是否有關心過那漸漸遠去的道德與善心,是否反省過自己不道德的所作所為。

中國自古就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且不說那遙遠的程嬰救孤、蘇武持節,就是雷鋒的故事也常常被人們傳頌。但竟是在經濟繁榮的今天,流傳千古的美德竟日益消失。雪天滑到卻無人扶起的老人,公交車上東西繁多搖晃不穩的婦人,寒風中賣菜錢卻被偷的菜農,這一個個鮮明的例子難道不足以抨擊人們那顆冷淡的心嗎?

雖然如此,但畢竟還是會有義薄雲天的支邊教師放棄優越的生活將足夠寬廣的生命開拓到了遼遠的邊疆;還是會有佝僂蹣跚的老人用一生的汗水鍥而不捨的種下一山青翠;還是會有無言的母親向墜樓的孩子不存猶豫地伸開大愛的臂膀。他們在不斷地為社會重新整理著道德標尺,他們用善良的心溫暖著社會的冰冷,他們跨過荒謬的輿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善德的力量,他們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凡人善舉,一件一樁,閃耀著道德的光芒。凡人善舉,一點一滴,匯聚成榜樣的力量。面對這些—不斷閃現的德與善的光輝,沒有任何一個人再有資格說世態炎涼,更沒有誰可以大言不慚地將純樸的善舉當作笑料。

每個人都希望社會安定,希望國家富強。但是如果連最基本的德與善都喪失了的集體,怎樣得以安定,談何以富強?德與善,這個簡單的詞卻無形之中推動著社會發展,民族的進步,成就著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更考驗著個人的素質與品德。它不是口頭上的呼籲,也不是憋屈在內心慷慨激昂的吶喊,而需要每個社會成員的努力,需要萬眾一心的國家意志,需要同心戮力的民族精神,更需要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公民品德。涓流匯海、壘土成山,只有每個人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塑造出一個國家的時代氣質。

德與善就如春日的綿綿細雨,滋潤著社會這塊肥沃的土地,讓我們這些紮根於國家富饒的幼苗得以更快、更好地發展。所以,讓我們把促進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培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化成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用自己的雙手打造出祖國更加輝煌的未來!

【篇四:奮發向上崇德向善】

這次的主題是“愛國主義讀書教育”,看到這次主題我不由自主的想到父母小時候給我講的諸多的愛國主義故事,說到愛國,在我小時候理解當中認為就像是女英雄秋瑾跨馬持槍英勇奮鬥,她真可謂是死的大義凜然,留下“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千古名句給後人細細品味,我從小就發自肺腑地崇敬她,在戰爭年代有多少英雄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換來當今和平幸福的生活,如今我們生活在新中國的少年兒童,我們時刻銘記他們的豐功偉績,銘記祖國遭受的千災百難,如果需要,我們也會與國家生死與共,雖然終究猶如漫漫黃沙消弭於廣闊大地中了,但也不會存一絲遺憾。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面對的更多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在這些具體小事中我們也要盡顯“奮發向上崇德向善”之意,對國家來說,似乎已經夠了,小小的“政通人和”聚集起來不就是大大的“政通人和”嗎?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漸漸喜歡上讀書,學業很重也總喜歡捧一本書,細細品,慢慢咂。究其喜歡讀書的原因,更多是因為書中教會我怎樣做好身邊小事。我朗誦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一遍遍念著《禮記》:“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立義以為土地。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所以,我學會做一個好學生,我與同學談笑風生,給予他們我力所能及的幫助,做一個好朋友。我孝敬父母,力求做個好孩子,我會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我會在人來人往時,給陌生人遞上一個善意的笑臉,我會在別人需要幫助時,盡力伸出援助之手……我努力為社會獻上自己的一份心,雖然我知道它們微不足道,但我求像書中賢人一樣“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內不愧心。”

我笑著,前進著,一遍遍做著未來的夢:我的理想是在家鄉開一家餐館,喜迎飢寒者,笑送飽食客,努力做到使每一位客人滿意是我的宗旨。我會學習韓紅組織由志願者組成的團隊,著手募捐、接受善款、親自分發救災物資、參與人員營救,讓他們通過我的幫助獲取快樂,獲取幫助,幫他們完成他們的夢想,是我最幸福最快樂的時候,是我人生最豐富最圓滿的時候。

我是不是有點胸無大志呢?我的夢想是不是有些不值一提呢?可是,我並不認為愛國一定要像秋瑾、岳飛、文天祥等人那樣捨生忘死,現在國家統一安定,更需要踏踏實實面對生活小事,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在這其中盡“顯奮發向上崇德向善”之意,在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上,更需要人們安居樂業,人人文明,生活富足,為社會擔一份責任,我記得我們敬愛的習主席語重心長地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教育內涵是宣揚“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這使我覺得志存高遠,愛國對現在來講,不要覺得寬泛,要落腳到生活實處。我曾讀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所以我覺得,每個中國人只要做好本職工作,為自己的夢想而執著追求,崇德向善,為社會擔責任,也許就是小小的志存高遠,愛國,聚少成多,相信中國也就志存高遠了吧。

【篇五:愛在左,情在右—樹崇德向善新風範】

文明禮貌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給我們自己帶來快樂,溫馨。人心向善,感動常青。曾幾何時,冰心老人的愛在左,情在右,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揮不覺得淒涼,叫多少人慕煞了白髮。多少年來,雷鋒精神像春風一樣拂過人們的心靈,播下樂於奉獻、樂於助人的種子。良好文明的習慣必須從小抓起。

先人倡導的仁愛和諧、正義奉公、尚禮守法、誠實守信的道德規範,鑄就了中國人民不屈的精神靈魂,形成了中華民族尚禮從善的性格。培育出了全民族追求和諧、崇德向善的優良素質。謙和好禮、誠信克己、與人為善、刻苦耐勞的優良素質,讓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走向繁榮昌盛。

文明禮儀,可以讓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在陽光中成長,可以讓一棵嫩芽蓬勃成傲人的青蔥,當代的中國是一段比任何事物的生長和枯榮都更有力量的歲月。因為它所能夠溫暖的,是向善的人心,是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時事怎樣變遷,都不會泯滅的人性的光輝。古有程門立雪的尊師,孔融讓梨的尊長,有三顧茅廬的恭敬,負荊請罪的謙讓團結。今有義薄雲天的支邊教師將足夠寬廣的生命開拓到了遼遠的邊疆;有佝僂蹣跚的老人頂著一頭白髮種下一山的青翠;更有無言的母親向墜樓的孩子毫不猶豫地伸開雙臂,有媽媽老師面對疾馳的汽車以柔弱的軀體救下自己的學生,他們在不斷地為社會重新整理著道德的標尺。我們有幸一路走來,感受著如此的光和熱,也同樣有責任回饋以自己的熱情。人心都是向善的;朝著美好,向著希望。猶如向日葵總是將臉深深地浸入陽光,永恆地嚮往和追求著愛。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民族,禮儀之邦;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美德,世代傳承。明禮、知恥,對個人是品德修養,融入到社會生活中,是家庭美德,是職業道德,是社會公德,更是維繫社會正常生活和良好風氣的豐厚滋養。?

以“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為精神引領,講道德,樹明禮向善之風,做正直友善的人;講誠信,樹誠實守信之風,做正義坦蕩的人;講法紀,樹禮讓和諧之風,做遵紀守法的人;講奉獻,樹互助友愛之風,做熱心志願服務的人。?

同學們!讓我們以一顆明禮的心對待身邊所有的人,以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來規範我們的一言一行,做一個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好學生。

讓我們共造崇德向善新風範!

做崇德向善的人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72字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引導我們青少年從小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積極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品德高尚的人。孔昭傑,是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一天,他聽見呼救聲,發現不遠處有小孩掉進魚塘裡。孔老漢二話沒說,也不顧得脫衣服,就跳進水裡,奮力游去。他用雙手迅速把沉入水裡的幾個小孩拽起,託上岸。最終,5名落水小孩在他和隨後趕來的民警救護下全部脫險。此時他全身早已溼透,體力也完全透支,但是不等孩子的家長們來道謝,他便默默地離開了。

或許有些同學會認為大人才需要做好事,小孩是不需要那樣的。可是這樣想就錯了,因為我們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也有許多的有青少年的身影。我曾看到,在傾盆大雨中,兩位同學共撐一柄小小的花傘;我也看到,一個同學滑倒在寒風冰雪裡,素不相識的人上前攙扶,我還看到,一個同學在細心的為他人講解難題,共同討論……這種種的光輝行為都不止一次曾讓我們的青春熱血沸騰。

這些人不僅僅體現出他們的善良,也體現出社會的進步。越多好人在身邊出現,意味著祖國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所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的建設目標,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具有統領作用;又是中華民族的美好夙願,也是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還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是……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我們青少年應從小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幫助他人,積極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我們要好好學習,不能虛度年華,碌碌無為;要心地善良,做崇德向善的人;要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中國的發展盡力!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 篇9

高二作文 ,1115字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的確,書可謂是我們一生的摯友。它承載著人類幾千年來的精神碩果,帶我們跨越時空,與千古文明擁抱。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

書籍就像蒲公英雪白的絨毛,乘風帶著我們飛翔。但“人像一粒種子,偶然地飄落到這個世界上。”薩特說,“要想確立自己的本質,必須通過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人不是別的東西,而僅僅是他自己行動的結果。”書只是引領我們,要想讓素養真正在我們身上生根發芽,就必須奮發向上,崇德向善。

古人不乏奮發向上者。“頭懸樑,錐刺股。”“鑿壁偷光。”“聞雞起舞。”等等。這些故事婦孺皆知。再看看方仲永,仗恃自己聰慧的先資,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最大的天才如果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讓微風吹來,眼望著天空。溫柔的靈感始終不光顧他”。結果如何?“以為眾人矣”!奮發向上就像成功路上的一絲燭光。點燃它,就可以看到光明;摒棄他,前途將一片昏暗……

古人也不乏崇德向善者。屈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杜甫,“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古人為德,捨生取義;古人因善,捨己為人。德與善就如同撐天之柱,維地之繩,支撐著中華民族站立在精神的偉岸上。其芬其芳,早已飄過時代的輪迴,盪漾在民族心頭……

幾千年逝去,“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在歷史車輪滾滾而過後,直到“遙不知其所至”的今天,仍“雷霆乍驚”“轆轆遠聽”。而那些不思進取,卑鄙惡俗的人,必將碾成車轍下的塵埃。風過,逝也,無影無痕……

“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這個時代是最壞的時代”。二十一世紀知識大爆炸的同時,也迎來了物質文明的高潮。而就在這個最好的時代,對奮發向上的渴求,對人性善良的堅持,對美德的崇尚。在物慾名利的迷霧中變得有些模糊……

衝破迷霧,必須要以閱讀為契機,不斷提高完善自己,理智地剋制住慾望。然後奮發向上,尋找屬於自己的天空;崇德向善,種下心靈的菩提。只有這樣,人類文明才能夠延續,昇華。

我們,十七歲的青少年,擁有美好的青春與無限的可能,有強健的體魄,拼的力量,輸的資本。為何不奮發向上?路遙告訴我:“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青少年,祖國鮮活的血液,讓我們用熱與激情,克服一切困難。因為“苦難,對於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對於強者是一塊墊腳石。”

“我覺得生命是一份禮物,我不想浪費它”。而生命最大的意義是詮釋德之蓮花,善之菩提。用我們揮灑下的血、淚、汗,種花,

種世界。

這個時代為我們開啟,未來屬於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青少年。讓我們手拉手,讓正能量在人與人之間傳遞。金錢、名利、權勢,讓它們灰飛煙滅去吧!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我們要讓這個世界,處處淨土,處處如夏花絢爛!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作文 篇10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作文 ,2485字

【篇一:奮發向上崇德向善】

奮發向上,是中華兒女幾千年來與大自然拼搏而儲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華文明發展歷史的光輝結晶。奮發向上的精神,促進了社會人文的發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進了人類與自然、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寶貴財富。作為一名當代中學生,我們應該把它落實到生活上,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學習雷鋒叔叔海綿擠水的精神,珍惜時間,勤奮學習,奮發向上,力爭優秀。我們應該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學習目標。奮發進取、努力拼搏。為了這樣的理想,我們應該持之以恆,用勤勞的汗水和拼搏的精神,去努力奮鬥,鋪就未來的成功之路;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創造一片新天地,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明禮知恥,崇德向善”是我們的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是我們在生活中為人處事的基本要求。放眼現代社會,一些常見的急功近利、背信棄義、道德淪喪、誠信缺失的劣行,給社會增添了不和諧的音符,給人們帶來傷害。我們希望生活在一個安定、和諧、文明、溫暖的社會,希望每個人都過得愉快和美好。這樣的社會需要每一個人付出努力。因此,作為中學生,我們都要從自我做起。我們要講道德,樹明禮向善之風,做正直友善的人;講學習,樹艱苦奮鬥之風,做勤勞節儉的人;講誠信,樹誠實守信之風,做正義坦蕩的人;講奉獻,樹互助友愛之風,做熱心志願服務的人。在這個物質膨脹、心靈浮躁的社會,唯有崇尚優良道德品質才能根治人性的醜陋與邪惡、洗滌心靈的汙垢與黑暗。只要我們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社會就會越來越美好,我們的中華民族就能永遠充滿希望和活力。

“善人者,人亦善之。”心善,樂善好施是大愛無疆的蔓延;心寬,寬大為懷是足智多謀的恬靜;心正,正大光明是憨厚耿直的凸現;心靜,靜心如水是博大精深的境界;心怡,怡然自得是達觀開朗的淡泊;心安,安常處順是知足常樂的欣慰;心誠,誠心誠意是高風亮節的鏡子。善,本是人類的秉性,唯有了善心,才能擁有這樣美好的世界,美好的未來。

讀書以明志。我們通過學習,懂得這些了正義、向上的道理,我們將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繼續推崇“崇德向善”的人性理念,無負於未來,無負於這教育我們的可敬的老師,無負於培養我們的祖國。

各位親愛的同學,從我們做起,表達出我們美好的願望,釋放出我們的熱情,釋放出我們的愛,奮發向上,崇德向善,一起攜手,一起努力,期待我們的祖國更美好,更溫暖,更強大!

【篇二:奮發向上崇德向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相信每個人都熟悉這句話,雷鋒精神像一陣春風拂過人們的心田,傳播下樂於奉獻,愛國敬業的種子。

雷鋒精神成為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的組成部分。

像除雷鋒這樣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榜樣人物還有許多:

“頭可斷而志不可奪”的方誌敏保持著堅定的意志,在敵人的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面前,仍不屈不撓,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錚錚鐵骨。現在,方誌敏的夢想實現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正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奮進。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們也要為祖國走向富強而努力奮鬥,做好自己能做的事,節約用水,參加公益活動,文明行為,從我做起,將文明之風傳遞到每個人心中。

只有社會充滿活力,健康,國家才能富強,所以,社會就需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任長霞像一位“女包公”一樣,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捍衛著一方平安,展現了人民警察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高尚品德。我們要從小培養公平,公正的習慣,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正確對待事物。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維護好自己的權利,履行好自己的義務。

個人素質關係國家榮辱,我們更應具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郭明義,“當代雷鋒”,是中華民族的道德模範,他生活雖然簡樸,但卻為災區群眾,特困生捐款並獻血6萬多毫升,還成立了郭明義愛心團隊去幫助人民。他的身上,有著古聖先賢們的優秀品德,我們也要學習他,努力做好一名學生。

愛著自己的國家,做好一名學生,對人真誠、友善,向模範學習,讓我們傳播好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

【篇三:奮發向上崇德向善作文】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這是宋朝司馬遷對德才關係有了更精確的論述,他認為:德行是才能的嚮導,有了好的德行,才能就會得到善用;才能是德行的輔助,有了好的才能才可民不屈的精神靈魂。古人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們新一代的人會如何呢?、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句話是再熟悉不過了,雷鋒精神像甘泉滋潤了我們的心靈,結出了樂於奉獻,爭做文明使者的種子,就因為種子的發芽,成長到最後的散播,至今還有好多人做為人生的信念在踐行著、傳遞著:掃馬路的清潔工、嘔心瀝血的老師、大汗淋淋的科技工作員……有的人說,他們“好傻”,稱他們“傻人”,可是,他們的“傻”,才造就了是祖國的和平、社會的安定。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讀了長征故事後,就像是聽了一首大氣、豪邁、雄渾的革命交響曲!燦爛瑰麗的日出,波濤洶湧的河浪,綿延雄偉的高山,那一位位信念堅定革命者們用他們執著的雙腳踩平了征途的凶險,印證了萬里長征的艱辛,更表現了我們民族錚錚向上的奮鬥精神!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廢。”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應奮發向上,就像那永恆的長征精神!

我們的中華民族素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有程門立雪的尊師,有孔融讓梨的尊長,有三顧茅廬的恭敬,……,我們同學也要以一顆明禮的心對待周圍人,以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約束我們的言行,做一個明知禮知恥崇德向善的好學生。

以“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為精神引領,講道德,樹禮儀向善之風;講學習,樹艱苦奮鬥之風。

讓我們揩手共同“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吧!